❶ 普通演員一般片酬多少
在我們的印象中,當演員一定是一個高收入的職業,其實只是我們將演員和明星混為一談了,誠然,在這個行業的頂部,那些風光無限的大明星,一部戲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收入,但是那些普通演員,收入絕對沒有那麼可觀。
普通演員這個概念其實非常的寬泛,我們先來說一說普通演員中的最底層,也就是群眾演員。
群眾演員收入低
在橫店影視基地,有許多顏值不輸給楊穎,楊冪,楊紫,這三位霸屏的漂亮女演員,這些女孩缺少的就是一個曝光的機會,為了女孩子心中一個明星夢,這些花季少女選擇留守在橫店,只為了有一天能像王寶強一樣,成為主角。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些群眾演員的收入是多少?所謂的群眾演員,就是我們在影視片里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路人甲乙丙丁,兩軍沖殺時,跟在馬屁股後面跑的士兵,還有躺著的屍體,這些就是群眾演員,這些群眾演員在橫店的行情應該,在一天200元以上。因為著名演員吳京曾經說,他在橫店拍戲的時候,200元一天招群演,是招不到人的,這說明群演的基本價位在200元以上,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群演並不是天天都能掙到這么多錢,作為最基層的最底層的演員,他們不可能天天有戲拍,而且這里所謂的一天,可不是八小時工作知哦,有的時候甚至需要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這個錢不好賺。需要說明的是,以前這些橫漂的收入很低,一天100,有的甚至只有80,這兩年價格才逐漸上升到現在的價位。
❷ 明星拍戲的成本有多少,為什麼拍攝一部電影賺這么多錢
因為票房高的電影有票房分紅收入。
❸ 電影中演員正常片酬應是多少
作為演員這個職業,確實是很多人都非常嚮往,因為一部作品,一個知名演員就能夠有幾千萬的片酬。其實在中國電影市場當中,演員當中曾經片酬最高的是李連傑,還有成龍,兩個人最巔峰的時候有8000萬的片酬之高,當然作為國際影星的鞏俐,章子怡也是在6000萬左右徘徊。一般來說普通的一線演員片酬都能夠接近1000萬,比如說黃曉明這樣的明星,一直以來都沒有低過於1000萬的片酬。
但是現在的演員與影片方已經達成合作,那就是不收取片酬,直接性的入股那就是在後期票房上映之後,直接性的票房分成。其實吳京的片酬一直都不是很高,如果一部作品吳京非常認同的話,甚至會零票房出演,比如說流浪地球就是吳京鱗片酬出演的一部作品。
❹ 一直想知道 明星拍一部電影能賺多少
其實隨著近幾年國內影視行業的迅速發展,大量資本湧入,明星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今年冒出的各種天價片酬簡直不要太多,前段時間被爆出要出演電視劇的章子怡,據說啊據說片酬高達1.5個億。(娘娘威武啊~)
另外之前沈夢辰上節目時,就爆料杜淳看中了一個耳機,要五萬,覺得太貴了,結果黃曉明眼睛都不眨,直接買了送給AB。
(教主眼裡的5萬塊估計跟我們眼裡的50塊差不多吧……)
除了一線大咖,很多二線男星包括當紅小鮮肉的收入也是飛漲!搜狐娛樂就曾爆料像李易峰、張翰、賈乃亮拍一部的片酬都在3500萬左右。而以他們的咖位,至少可以和經紀公司對半分成,有的還不止這個數。
之前我們還采訪過電視台的好基友,開八過吳亦凡、楊洋、霍建華、范冰冰等明星拍一部戲參加一檔真人秀的片酬和代言費到底有多少?
最近還聽了個八卦,有個女演員雖然算不上當紅流量小花,但一年也能接五六部電視劇,基本都是女一,每部至少上千萬的片酬,除去經紀公司抽成,最後到手的年收入少說有個兩三千萬。今年她就在北京買了個兩百平的大房子,老家也買了別墅,生活還是相當滋潤的。
而今年憑借《我是歌手》爆紅的黃致列,回韓國上節目時就炫耀,光是兩個節目的片酬就賺了三億多韓元!
雖然換算成人民幣,只有一百七十多萬,但這還不包括其他商演走穴的收入。跟他參加一個節目的某老男歌手,今年翻紅後參加了一個音樂節,只唱三首歌,就賺了一百多萬。我們有個小張以前幫好多樓盤開業商場慶典做活動,請過很多歌手,下次有機會給大家八一八這些歌手的出場費以及各種摳門的奇葩故事~
不過像這些明星,名氣都比較大,收入高大家也習以為常了。但大家可能會驚訝的是,很多完全不紅的人,收入都能秒殺大部分金領!之前聽說的有個十八線小咖主演一部電視劇,完全不紅,片酬都能上百萬。還有個十八線的演員,一年就去好幾部電視劇里演男N號,也能賺四五百萬。(暴擊有木有!)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每年都有這么多小朋友擠破腦袋去考藝校,出道後也是想方設法要上位,娛樂圈也因此多了很多很多的八卦哈哈哈~
❺ 電影票房超過幾個億演員收入是多少
演員要看他的片酬是事先定好,還是按票房抽成,或者是兩者相加起來。
這主要是看演員人氣高不高,要是沒什麼名氣的演員收入就不高,大牌的呢,像威爾史密斯 湯姆克魯斯的就幾千萬美金......
❻ 一般演員一個月收入是多少
普通角色演員收入大概一集也就是幾千塊起步到上萬塊不等,最多也就是10來萬塊,由於他們可能一年到頭的工作量可能並不大,這個完全要取決於演員的演技和曝光量來決定,所以只要是能夠接拍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員或者普通明星,每年的收入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乃至於上百萬都是不等的,上百萬以上的演員都比較少了。
還有一種普通演員就是群眾演員,這些演員一般在電視和電影中露臉次數不多,而且露臉的時間很短,甚至沒有台詞。國內目前有一些影視城,在這些專門拍攝電視和電影的影視城,就會有很多群眾演員。作為群演的話,工資是一天一算,如果是跟劇組有簽約,拍攝完畢大概3000-10000左右。
(6)電影演員賺多少錢擴展閱讀:
只有少部分有市場號召力和粉絲效應的大明星,才會有很高的收入,而且經常會有戲拍,對於大部分演員來說並不能保證經常能出演角色。
因為整個影視娛樂圈都是靠吸引眼球獲得關注,一部賣座的電視劇或電影只能找一些有名氣的演員出演主角,收入也比較高,其他的演員片酬也不一定會很高,而且只有部分演員可以有拍戲的保障,絕大多數演員每年拍戲的次數並不多。當無戲可拍的時候,就沒有收入了,所以平攤下來每年的收入有可能不如一個高級白領的收入。
❼ 演員每月掙多少錢
演員這門生意
在采訪最近憑《千山暮雪》走紅的香港藝人劉愷威時,記者提到演員漲價的問題,劉愷威開玩笑地說:「豬肉價格都漲了56%,片酬當然要漲了。」
我們可以細算一筆賬,看看電視劇演員的片酬是怎樣成功跑過CPI的。1994年,滕站投資的第一部戲《御花子》,當時主角的價格是1萬元/集,10年後的2004年,達到10萬元/集的演員依舊很少。2007年拍攝的《潛伏》,由於是小公司製作,趁著孫紅雷有個空當見縫插針,只能用當時的天價14萬元/集來吸引他。《潛伏》還沒上星已經火了,孫紅雷再接電視劇就達到了20萬元/集。
不過現在談起這個價格,投資人都會驚呼:「太便宜了!」從2009年開始,演員片酬進入快速上行通道,製片人段彬為他的《九河入海》在2010年底和某位一線大腕接觸,從35萬元/集漲到50萬元/集只經歷了一個月時間。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文章,觀眾對他的印象應該是從《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開始的,他扮演的「卓越」大概是男四號或五號,他的一張娃娃臉被趙寶剛戲稱為「永遠的男二號」,並在自己的電視劇《奮斗》里啟用他任男二號。後來電視劇《雪豹》良好的收視率,讓他又上了一個台階。文章的片酬在同齡的演員中呈火箭式上升,在電影《失戀33天》創造票房奇跡前,據說他的片酬已經漲到60萬元/集∼70萬元/集,成為一線男演員中唯一的「80後」。與他情況類似的是楊冪,出演電視劇《宮》之後她的片酬達到了40萬元/集。
一線大腕都非常忌諱公開談片酬,但實際上,電視劇是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永遠沒有白拿的片酬。《永不磨滅的番號》的導演徐紀周對一線的定義是「決定一部戲氣質的人」,賣劇就賣這一張臉,這些面孔大多數是部分中年男演員以及蔣雯麗、宋丹丹等極少數女演員,在多年沒有新人出現的電視劇行業,文章、楊冪屬於特例。一線男星的報價不低於四五十萬元,這些人中包括陳道明、陳寶國、王志文、李幼斌、孫紅雷、黃志忠、林永健、黃海波等人,據說其中最高可達80萬元/集,不低於30萬元/集的女星才可算一線,數量上比男星略少一點兒。
前兩年《三國》成本達到100萬元/集曾經成為話題,當時平均成本在六七十萬元/集,不過很快,成本與演員價格一起飛漲,隨便一部都市題材低於100萬元/集的已經沒有了。通常電視劇在30集∼35集的居多,如果製作成本3000萬元,一個大腕就可以拿走60%的投資,而過去,所有演員的成本約佔全劇的1/3。現在日本還保持著這個投資比例。
再看看電視劇的銷售。2007年,一集戲賣70萬元算很高了,2010年大概200萬元左右,現在三四百萬元很正常。電視劇銷售價格的演算法比較復雜,首先是獨播劇,央視一套在這塊兒是老大,他們可以拿200萬元/集來買劇,但是地方衛視可以捆綁在一起,通常是4家衛視,簡稱為「4顆星」。以2011年初播出的《你是我兄弟》為例,1顆星出25萬元,4顆星100萬元;下半年銷售就漲到了1顆星45萬∼55萬元。因此現在央視每次出價都會被地方衛視組合幹掉。另一小部分收入來自地面頻道和二輪播出,對於成本低的戲,這種銷售方式很重要,甚至是全部,2010年全國生產1.4萬多部(集)電視劇,所有播出平台能消化7000集;2011年更加可怕,上半年已經生產了1.5萬多集,全年大約3萬集,只有約1/3能夠播出。
由於視頻網站的迅猛發展和積極上市,它們可以消化掉一部分成本,據說《宮2》獨家視頻播出權賣到了180萬元/集,既然網站又出了一份比電視台更高的價格,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資金鏈還未斷裂,演員價格依舊飆升。電視劇贏利也變得和演員價格一般兩極化,要麼大贏,要麼大賠,再也沒有微利時代。有趣的是,贏利的四處吆喝,賠本的悄無聲息,圈外人會以為市場真繁榮,而非充斥著泡沫。
亂象背後
為什麼會有如此多「傻錢」入市呢?徐紀周從導演系剛畢業時,也曾一頭栽進「扎錢大軍」。他回憶說,2001年電影低谷,電視劇迎來春天,煤老闆、房地產都進軍影視界,這些熱錢的目的不以影視為賺錢目標,他們用影視劇做公關工具,而一兩千萬元對於上述企業只是毛毛雨。隨著近年房產、煤礦萎縮,按說市場應該低迷了吧?正相反,導演們不需要扎錢了,無數熱錢找不到花它們的人。
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影視公司和視頻網站運作上市,2011年就有20多家影視公司排隊上市。華誼和華策的成功上市給影視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上市必須有漂亮的報表,大項目、大製作、名導、名演員,都是裝飾報表的必需品。視頻網站也是同樣,不過製片人們常常納悶網站的贏利方式。電視台是不用其他人為它們操心的,每年有400億元廣告合同與電視劇有關,而電視劇的交易額不過50億元。
既然視頻網站和影視公司都不賺錢,用圈內人的話是「跑馬拉松,看誰在終點前倒下」,他們的終點是什麼呢?就是通過上市,讓股票漲價,股民買單,公司資產得到巨大擴張,正因為還沒有一家公司上市後遭遇失敗,所有人就更加信心滿
❽ 一般演員拍戲一天可以賺多少錢。
群眾演員? 在大陸的話一線演員每集有7W-15W,像趙薇、范冰冰、李幼兵、陳保國,黃曉明。二線演員一般每集過萬的很少,一般在5k—1W。剛從電影學院出來的或者在校生更少了,每集只有幾百塊,多則也不過三千。橫店的群眾演員每天三十塊。現在一般的演員則更喜歡拍電影,花的時間少賺的又多。沒市場的只有從電視劇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