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著名導演有哪些
第十名:成龍
成龍 是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於香港影壇的貢獻是無需多言的。他自編自導自演了一系列動作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電影以鮮明的個性與廣泛的受歡迎程度而走紅國際影壇,並持續多年經久不衰。
自導自演代表作品:《A計劃》(1984),《警察故事》(1985),《A計劃續集》(1987),《警察故事續集》(1988),《飛鷹計劃》(1990),《我是誰》(1998),《寶貝計劃》(2006)
吳宇森在香港電影的輝煌時期,他就獲得了暴力美學大師,香港新浪潮先驅,殺手教父等等稱號,1986年的《英雄本色》是吳宇森的人生轉折點,該片奠定了吳宇森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也是香港電影的一座豐碑。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導演、編劇、監制、演員。1951年,吳宇森隨家人從廣州移居到香港 ;由於他的父親患有肺結核不能工作,因此吳宇森一家人在貧民窟生活。1953年,吳宇森的家園在石硤尾大火中被燒毀,由於一家慈善機構的捐贈,他和家人得以遷往另一所屋子居住。中學畢業後,吳宇森到台灣念藝術專科,並嘗試拍攝實驗電影 。
代表作品:《變臉》《喋血雙雄》《赤壁》《碟中諜2》《英雄本色》《發錢寒》
主要成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導演 ,亞太電影節傑出成就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傑出貢獻金爵獎等等
B. 香港電影獎項有哪些最高獎是那哪個
一,金紫荊獎
金紫荊獎由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1996年舉辦第1屆,以後每年年初舉行。各個獎項由影評人協會會員討論投票決定。獎項數量較少,沒有技術獎項。每年還同時評選當年10大華語片和外語片。
二,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三,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四,雙周刊獎
由香港《電影雙周刊》雜志創辦於1981年,由影評人投票選出,分為「十大華語片」及「十大外語片」。評選范圍是當年在香港地區放映的影片。1996年以後該評獎納入「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高獎就是金像獎
C. 周冬雨再獲香港導協獎最佳女主角,迄今為止,她都獲得過哪些知名大獎
周冬雨獲獎記錄還是不少的。2010年,因主演電影《山楂樹之戀》走向大眾視野,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新人女演員獎;憑借電影《同桌的你》獲第1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年度最受矚目女演員獎;2016年,獲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2屆金磚國家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及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第8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最近,周冬雨憑借《少年的你》獲香港電影導演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如今的周冬雨已經早早豐厚了,可以說是我們最喜歡的女演員之一了,也希望他能夠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開發自己,提升自己,能夠使得自己的形象更加多樣化,讓群眾能夠一直保持對她的期待。相信周冬雨也會積極努力地提升自己能夠在未來的視角中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作品。
D. 為什麼中國在國際上得獎的都是香港導演和香港電影
誰說的,得獎的多的是,不過近幾年確實是少了點
比如張元憑《過年回家》拿過46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
1990年謝飛《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1993年他的《香魂女》又拿了金熊獎
E.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和金紫荊是什麼電影獎項,權威嗎
這個傢伙真煩,只知道做廣告。我來回答你吧。
1995年,一群影評人鑒於當時本地長期缺乏由影評人組成的團體,以及體現專業影評人選擇的香港電影年度評獎,在發起人召開多次籌劃會議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一九九五年三月正式成立,成為同類型組織的首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宗旨是:團結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評人,促進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精神;倡導從文化和藝術角度評論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的成就重新作出評價。
一直以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通過出版、舉辦講座、放映會及座談會等,在文化藝術普及教育上已立下不少佳績,除繼續這方面已建立了相當基礎的工作外,因應社會情況及當下契機,我們於未來一年在電影文化藝術教育上加強力度,針對特定對象推行重點計劃,是刻下的當務之急;尤其在現今的視覺文化年代,年輕人大量接收影像,青少年電影教育意義任道重遠。
我們一直致力推廣香港電影欣賞及評論,年來跟不同機構合作,舉辦過多次電影導賞和講座,例如於2002-2003年與康文署合作舉辦了「名片巡迴放映」,另外又設計及舉辦「世界經典電影課程」;今年我們更得到利希慎基金資助,與香港電影資料館合辦「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由2004年的10月至2005年的5月,有超過六間中學參與,讓學生了解香港電影和社會變遷的關系。
自2003年9月,我們的會員每月首個星期日都會在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KUBRICK書店,舉行「90分鍾純沙龍」的聚會,讓電影評論人和到場的影迷影痴盡情分享,開拓電影文化論述空間。另外,我們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合辦的「CIA電影三面睇」,則繼續成為港片工業人、影評人和觀眾的分享對話平台。而我們每年又會參與「牛棚書展」,不但售賣本會出版的刊物及會員的著作,同時又會舉行講座及沙龍交流會,加強與讀者的交流。
這些年來,我們努力提高電影評論的水平,促進電影文化的交流,關注政府有關文化和電影藝術方面的政策,出版了二十一種著作,包括每年的《香港電影回顧》、《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等。
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
這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官方網站。
港台影視獎——金紫荊獎
金紫荊獎由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設立的主要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1996年舉辦第1屆,以後每年年初舉行。各個獎項由影評人協會會員討論投票決定。
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1486/node1492/node1498/node1608/
這是有關介紹。
F. 請介紹一下香港電影導演陳果
出生日期 :1959年4月15日
出生地點 : 廣東
陳果資料
陳果,1959年4月15日生於中國廣東,10歲時跟隨父母移居香港。1981年19歲時進入電影圈,由底層起步,先後做過劇務、場記、副導演、助理製片、導演,還在《五福星系列》中的某一集跑過龍套。跟隨黃志強、成龍、洪金寶、張堅庭、區丁平、於仁泰、麥當雄、黎大偉等知名導演做助理製片、助理導演、策劃.
陳果是香港影壇最具風格化的年輕導演,有「低成本導演」、「草根導演」之稱。以暴力寫實手法著稱於香港影壇,尤擅長以低成本拍攝高質量的電影。他喜歡用非職業演員,一手發掘香港叛逆風格新演員--李燦森。他為劉德華所開設的天幕公司打響名號。
1991年,陳果執導處女作《大鬧廣昌隆》,該片風格唯美,異常冷艷,借鬼故事探討情愛與性愛話題,片商卻未看好而將其雪藏3年之久,然後是一段時間的沉寂。
1996年,因為得到了劉德華的大力支持,陳果組建起一個在當時的香港來說差不多是最貧窮的電影攝制組:幾個志趣相投者,區區五十萬港幣,8萬英尺過期膠片,加上從街頭找來的非職業演員,拍成《香港製造》一片,令他一鳴驚人,不但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更參展多個本地及國際電影節,獲大小獎項超過20個,劉德華亦主唱本片電影主題曲並榮獲香港金像獎提名。接著拍成的《去年煙花特別多》入選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細路祥》也成為香港城中熱話。這三部電影被稱為陳果的電影'三部曲',也奠定了陳果在香港電影乃至國際電影界的地位。2000年,他榮獲香港藝術家年獎。
陳果電影作品年表
2004年 三更2之餃子
2002年 人民公廁Public Toilet
2001年 香港有個好萊塢Hollywood Hong-Kong
2000年 榴槤飄飄Durian Durian
1999年 細路祥Little Cheung
1998年 去年煙花特別多The Longest Summer
1997年 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
1991年 大鬧廣昌隆Finale in Blood
陳果電影獲獎記錄
《香港製造》:
1997年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
1997年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7年釜山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入圍最佳劇本、最佳剪接
1998年香港影評人協會金紫荊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1997年南特影展-金熱氣球獎
1997年溫哥華影展-入圍最佳影片龍虎獎
1998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優良影片獎
《去年煙花特別多》:
199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1999年金馬獎-入圍最佳原著音樂、最佳原創歌曲
1999年維也納影展-觀眾票選獎
《細路祥》:
2000年盧卡諾影展-銀豹獎
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新進演員(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樂、最佳剪接、最佳原著歌曲
《榴連飄飄》:2000年威尼斯影展競賽片
G. 香港電影設的獎有哪些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香港電影金像獎系香港電影業一年一度嘅盛事,而且系港產電影之中最重要嘅獎項。金像獎見證咗香港電影業嘅起跌。2003年得獎嘅無間道系近年嘅代表作,嚢括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等嘅獎項,成為一時佳話。 [編輯]每年最佳電影得主
2004年 - Running On Karma (2003)
2003年 - 無間道 (2002)
2002年 - 少林足球 (2001)
2001年 - 卧虎藏龍 (2000)
2000年 - Ordinary Heroes (1998)
1999年 - Beast Cop (1998)
1998年 - 香港製造 (1997)
1997年 -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1996)
1996年 - Summer Snow (1994)
1995年 - 重慶森林 (1994)
1994年 - Endless Love (1994)
1993年 - Cageman (1992)
1992年 - To Be Number One (1991)
1991年 - 阿飛正傳 (1991)
1990年 - Beyond the Sunset (1989)
1989年 - 胭脂扣 (1987)
1988年 - An Autumn's Tale (1987)
1987年 - 英雄本色 (1986)
1986年 - 警察故事 (1985)
1985年 - Homecoming (1984)
1984年 - Banbianren (1983)
1983年 - Boat People (1982)
1982年 - Father and Son (1981)
金像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動作設計、 最佳音響效果、 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新人、最佳新導演、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專業精神獎等
H. 香港十大著名導演有哪些。。。
有杜琪峰、徐克、王家衛、許鞍華、吳宇森、陳可辛、爾冬升、王晶、周星馳、麥當雄。
1、杜琪峰
杜琪峰,1955年4月2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普寧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監制,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正式開始其導演生涯。
主要作品有黑社會、毒戰、槍火、暗戰、PTU、奪命金、復仇、神探、大事件等。
主要作品有變臉、赤壁、發錢寒、碟中諜2、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風語者、追捕等。
I.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的歷屆回顧
歷屆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回顧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2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2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J.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的發展歷史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1995年三月正式成立,為香港首個由影評人組成的文化組織,亦為國際影評人聯盟(FIPRESCI)成員之一。電影評論學會於每年年初均舉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大會,由會員經三輪討論和投票,選出過去一年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五個大獎,以及年度推薦電影,透過理性的交流和討論,表揚香港電影及電影工作者的成就。從1995年舉辦第一屆開始,一直未有間斷。並且出版年度回顧,輯錄大獎討論,以及會員對香港電影現象及個別電影作出的精到分析,以多元角度的影評總結全年電影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