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申克救贖里播放的是部什麼電影
麗塔海華絲的電影
盪婦吉爾達
吉爾達 片名吉爾達 / 盪婦姬黛
導演查爾斯.維多
主演麗塔.海沃思格倫.福特喬治.麥克里迪約瑟夫.卡雷亞史蒂文.傑雷喬.索耶Gerald MohrRobert E. ScottLudwig DonathDonald Douglas (I)
首映1946-02-14片長110分鍾
類型劇情 黑色 愛情 驚悚 地區美國配音英語法語西班牙語
麥斯和露露為酒店之合夥人,一日露露之女同性戀愛人被人謀殺,棄屍荒野,露露決心為愛人報仇,並循線查出麥斯涉有重嫌。露露利用麥斯迷戀已逝之女演員麗塔,將吉妲打扮成麗塔,麥斯果真愛上吉妲,並慢慢走入露露之陷阱。後因事跡敗露,麥斯便將吉妲交予謀殺事件之幕後黑手—斯巴克,供其拍攝變態影帶並予以殺害,在千鈞一發之際,露露率眾人趕到,解救吉妲,將壞人繩之以法。
這部銀幕女神麗泰海華絲Rita Hayworth的代表作,和入選第92名的【封面女郎】一樣,來自相同的班底。身為蛇蠍美人的代表人物,麗泰海華絲飾演的吉爾達一角,在出場時,穿著低胸禮服,手裡點根煙,唱的就是這首「Put the Blame on Mame」。用描述的很難說出這個場景,不過只要知道提姆羅賓斯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掩飾挖地洞所掛的那張海報,就是麗泰海華絲在【吉爾達】中的造型,就可以知道吉爾達在美國老ㄚ公心目中的性感地位,連現在許多人膜拜的瑪丹娜,就在「Vogue」一曲中,直接點明了她想要當麗泰海華絲…不過吉爾達這個角色也害死了麗泰海華絲,因為這個角色的妖嬈太過成功,以致於日後找她主演的電影都不脫吉爾達類型,後來酗酒抑鬱而終。
2. 肖申克救贖男主角 出演的電影
應該是 神秘河
劇情介紹
我們埋葬自己的罪惡,然後將它們清洗干凈…… 吉米·馬庫(西恩·潘),戴夫·博伊爾(蒂姆·羅賓斯)和西恩·德維(凱文·貝肯)三個孩子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們都住在波士頓的一個貧民街區,一起游戲一起打架一起成長。這份美好的童年友誼是如此單純而牢固,似乎他們註定了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直到一天其中一位的人生偏離進另一條軌道,他們的人生被永遠改變了。10歲那年,戴夫在一次玩耍的時候不幸遭人綁架並受到性虐待,被營救回來後的戴夫以後彷彿變了一個人一樣,對所有的朋友親人都產生了隔閡,三個好朋友的友誼也慢慢疏遠破碎,世事變遷,他們最終失去了聯絡。 25年以後,三個童年好友被另外一起悲劇事件再度聯系在一起。吉米19歲的女兒凱蒂被殘忍地殺害了,而負責這起案件的警官正是西恩和他的搭檔惠特尼(勞倫斯·費什伯恩),他既要面對看起來毫無頭緒的案子,又要面對痛失愛女急於復仇的吉米。但最讓西恩無法預料的是,案件中顯現的點滴線索把兇手的嫌疑指向了戴夫!兒時被綁架造成的心理陰影這多年始終揮之不去,導致了戴夫婚姻事業上的失敗,誰也不知道,在他溫文平和的外表下,隱藏著人格上的陰暗和壓抑…… 三個兒時的好友,現在一個是一樁殘忍謀殺的最大嫌犯,一個是負責案件的警探,一個是一心親手為女兒報仇的父親,三個人綳成了一個緊張的三角關系,每個人都面臨著矛盾掙扎,每個人都被迫著去面對內心那個真正的自我,每個人,也都必須回頭去注視自己不為人知的過去,不管是美好,還是痛苦。
3. 過了25年,為何大家仍鍾愛"肖申克救贖"導演主角
肖申克救贖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1994年在美國上映講述了一個銀行家被冤枉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而被關進肖申克監獄的故事。他在監獄中幫助了很多犯人,後來知道自己案子的真相,並通過自己的救贖獲得自由。這部劇已經過去了25年為什麼大家仍鍾愛劇中的導演和主角呢?這當然和導演及主演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其實不光是電影,不管你做什麼都應該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有付出就會有回報。這種精神真的值得大家學習,如果當時大家不這么努力,電影就不會這么受歡迎,如果導演害怕困難半途而廢那麼我們連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了。更別說讓大家鍾愛了。
4.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救贖到底指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首先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電影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
5.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救贖的是什麼呢
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救贖的本意是贖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充斥在電影里關於宗教的延伸,救贖又變壞後又被外界改正的意思。以上來自網路~
所以最後通過主人公的不斷抗爭,他的努力使得肖申克里的人們救贖了什麼?
犯人們通過書籍音樂逐漸了解了自己的天賦人權~
最後獄長等罪魁禍首也得到了制裁。
正好從本意和宗教意義詮釋了救贖。
--個人想法。。。
大學那會兒就看過了,不過沒想這么多。只看到好人重獲自由,壞人得到懲罰,算是部喜劇。
6.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呢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名字含義: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主人公安迪在這個叫肖申克的監獄里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影片名就是電影內容的縮寫。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劇情電影,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該電影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身陷囹圄,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獄長不願幫他翻案。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後成功逃出監獄。 該片於1994年9月23日上映。
(6)電影肖申克救贖的導演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Andy)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恩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Red)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成為了肖恩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里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的鶴嘴鋤,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影星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三瓶Tiger啤酒。但他沒有喝,只是靜靜坐著微笑。瑞德喝著啤酒,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恩克監獄長沃登洗黑錢的重要工具。
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聽說瑞德原來很喜歡吹口琴,就買了一把送給他。夜深人靜之後,可以聽到悠揚而輕微的口琴聲回盪在監獄里。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兩個月的嚴重懲罰。而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長卻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約會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到時你就知道是什麼了。」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原來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鶴嘴鋤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安迪出獄後,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污受賄的真相。監獄長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第一頁寫到「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另外聖經里邊還有個挖空的部分,用來藏挖洞的鶴嘴鋤。
經過40年的監獄生涯,瑞德終於獲得假釋,他在與安迪約定的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一封安迪的手寫信,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了。
7. 求《肖申克救贖》演員的詳細資料
蒂姆·羅賓斯(英語:Tim Robbins,1958年10月16日-)是美國著名的電影演員,他還是一位導演、編劇以及製片人。作為演員,他於1992年憑借《超級大玩家》(The Player)榮獲戛納電影節和金球獎的雙料影帝,在2004年又憑借《神秘河》(Mystic River)榮獲第76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作為導演和編劇,他1995年的作品《死囚上路》(Dead Man Walking)在1996年獲得了奧斯卡的三項提名並且在同年的柏林電影節上獲得四項大獎。
詳見:http://ke..com/view/250166.htm
請採納~謝謝~
8.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詳細資料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肖申克(鯊堡)的救贖
英文片名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更多中文片名 刺激1995 月黑高飛 地獄諾言 消香克的救贖
影片類型 劇情/紀錄
片長 142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評級 Rated R for language and prison violence.
級別 Finland:K-16 Netherlands:12 Norway:15 Sweden:15 UK:15 Brazil:14 France:U Peru:14 Spain:13 USA:R Canada:13+ Australia:MA Hong Kong:IIB Singapore:NC-16 Chile:14 Germany:12 Singapore:R Argentina:16 Ireland:15 Denmark:15 Portugal:M/16 South Korea:15 Canada:14A New Zealand:R Japan:PG-12 Israel:PG
製作成本 1,000,000 (estimated)
票房成績封面(獄友)
全美首映票房:$1,968,808.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28,241,469.00 (單位:美元)
版權所有(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編劇
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 .....(short story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
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screenplay)
演員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Andy Dufresne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Ellis Boyd 'Red' Redding
鮑勃·岡頓 Bob Gunton .....Warden Samuel Norton
詹姆斯·惠特摩 James Whitmore.....Brooks Hatlen
威廉姆·賽德勒 William Sadler .....Heywood
克蘭西·布朗 Clancy Brown .....Captain Byron T. Hadley
祖德·塞克利拉 Jude Ciccolella .....Guard Mert
耐德·巴拉米 Ned Bellamy .....Guard Youngblood
主演簡介
蒂姆•羅賓斯
蒂姆•羅賓斯1958年生於加州西科維市,1980年畢業及取得戲劇學位。曾是專業棒球運動員,但對演戲情有獨鍾。1984年的《玩具兵》為其銀幕處女作;1986年在影片《壯志凌雲》中飾演一個配角;他的成名作是1988年的棒球片《百萬金臂》 ,羅賓斯在影片中扮演一個傻里傻氣的投手;他的代表作有表現越戰後遺症的《異世浮生》、暴露好萊塢黑暗的《大玩家》、喜劇片《智商》、黑色喜劇片《金錢帝國》、頌揚獄友情誼的《肖申克的救贖》、展示時裝業的《雲裳風暴》以及《王牌任務》等等。其中最被人稱道的就是95年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這是一部當年與《阿甘正傳》齊名的影片,可惜在當年的奧斯卡上惜敗於《阿甘正傳》。羅賓斯並不僅僅是位出色的演員,他還是位出色的導演。1992年,羅賓斯自編自導自演了描寫競選參議員內幕的《天生贏家》,片中他自唱的歌曲表現了他多方面的才能。1994年,他執導的第二部影片《死囚漫步》,為他獲取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本片在柏林影展中大放異彩拿下四項大獎,主演的西恩•潘和蘇珊•莎蘭登分別獲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影後桂冠。在2004年他自己又憑借影片《神秘河》中的出色表演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摩根•弗里曼
美國演員,在校時曾參加戲劇演出,18歲加入空軍。1959年退伍後,赴洛杉磯市立學院念戲劇。1967年首次在百老匯演出黑人版的歌舞劇《我愛紅娘》,其後在公共電視台兒童節目中固定演出6年之久。70年代初期跨足影壇,直至1987年以《惡街實況》皮條客一角獲紐約、洛杉磯及全美三大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與金球、奧斯卡提名,獲得好萊塢重視。1989年以《為戴茜小姐開車》聲名大噪。如今是少數具有演技實力的黑人明星。
製作人
Liz Glotzer .....executive procer
David V. Lester .....executive procer (as David Lester)
Niki Marvin .....procer
原創音樂 托馬斯·紐曼 Thomas Newman
攝影 羅傑·迪根斯 Roger Deakins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理查德 弗朗西斯-布魯斯Richard Francis-Bruce
選角導演 迪布拉 阿奎拉Deborah Aquila
茱麗葉 里奇特Julie Lichter .....(uncredited)
藝術指導 特朗斯 馬什Terence Marsh
美術設計 彼得 蘭斯頓 史密斯Peter Landsdown Smith .....(as Peter Smith)
布景師 邁克爾 希爾頓Michael Seirton .....(as Michael Sierton)
服裝設計伊麗莎白 麥克布萊德Elizabeth McBride
副導演/助理導演
邁克爾 綠木Michael Greenwood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托馬斯 斯切林博格Thomas Schellenberg .....ke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約翰 R.伍德沃德John R. Woodward .....Bullhorn Tower Guard
傑西·約翰遜 Jesse Johnso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 [美國]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國]
發行公司
PolyGram Film International ..... (1994)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 (1994) (USA) (theatrical)
Rank Film Organization [英國] ..... (1995) (UK) (theatrical) (as Rank Film Distributors)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美國] ..... (1995) (USA) (video) (laserdisc)
Filmayer S.A. [西班牙] ..... (Spain)
Guild Home Video ..... (UK)
Roadshow Entertainment Video [澳大利亞] ..... (Australia) (VHS)
Sandrew Metronome [丹麥] ..... (Australia) (VHS)
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VCI Distribution [英國] ..... (Argentina) (video)
Village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亞] ..... (Australia)
Vídeo Arte [巴西] ..... (Brazil) (VHS)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國] ..... (1996) (USA) (VHS)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2000) (Brazil) (DVD)
特技製作公司
Motion Pixel Corporation ..... (digital special effects)
其它公司
Redman Movies and Stories [美國] ..... camera crane
Arlene Fishbach Enterprises ..... music consulting
Bald Eagle Sound Inc. ..... post-proction sound
Boston Light and Sound Inc. [美國] ..... dailies projection system
D. Bassett & Associates Inc. [美國] ..... negative cutting
Direct Travel of California Inc. [美國] ..... travel services
Du Art Film Laboratories Inc. [美國] ..... proction dailies processing
Epic Soundtrax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Hollywood Rental Company Inc. [美國] ..... proction equipment
International Film Guarantors Inc. ..... completion guaranty
Joe Dunton & Company International ..... Arriflex camera and lenses provided by
Nancy Seltzer & Associates ..... publicity
Pacific Title [美國] ..... titles and opticals
Preston Camera Systems ..... gyrosphere aerial camera system
Joe Dunton (Cameras) Ltd. (I) (II) [英國]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上映日期
Canada1994年9月10日加拿大 ..... (Toronto Film Festival)
1994年9月23日美國USA
1995年1月6日挪威Norway
1995年2月16日澳大利亞Australia
1995年2月17日英國UK
1995年2月24日芬蘭Finland
1995年2月24日西班牙Spain
1995年3月1日法國France
1995年3月2日荷蘭Netherlands
1995年3月3日瑞典Sweden
1995年3月9日德國Germany
1995年3月23日阿根廷Argentina
1995年4月16日波蘭Poland
1995年4月28日丹麥Denmark
1995年6月3日日本Japan
1995年10月26日香港Hong Kong
1996年2月12日 韓國 Republic of Korea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象在公園里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議會,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同時,安迪為了展現音樂的魅力,讓更多人了解,冒著被處罰播放了一段音樂,並送給瑞德一個口琴。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上報這一情況以爭取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一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那裡有我給你的東西。」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原來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同時,因為他對經濟聰明的頭腦,典獄長一直讓安迪為他做黑賬,洗錢,將他用監獄的廉價勞動力賺來的黑錢一筆筆轉出去。而安迪將這些黑錢全部寄放在一個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實這個斯蒂文是安迪虛構出來的人物,安迪為斯蒂文做了駕駛證,身份證等各種證明,可謂天衣無縫。安迪越獄後,用斯蒂文這個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用這筆不小的數目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污受賄的真相。監獄長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扉頁上寫著:「監獄長,您說得對,救贖就在裡面。」當看到里邊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錘時。監獄長領悟到其實安迪一直都沒有屈服過。而這時,警方正向監獄趕來逮捕監獄長,最後監獄長飲彈自盡。
瑞德獲得了假釋,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後,決定違反假釋規定,尋找自由。便動身去芝華塔內歐。兩個老朋友安迪和瑞德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
[編輯本段]電影幕後
一句話評論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
蘊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幕後製作
本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一種《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貫穿全線的「三次救贖」
redemption,救贖,並不只是andy本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不但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他對獄友的拯救,表現在一種精神上的拯救,因為他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周圍的人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red就是其中一個典型。兩個對自由持有一樣的寄望,但有著不同態度的人,構成 了全片的主線。三次「redemption」如下:
第一次是他幫助獄警HADLEY逃稅,為獄友贏得每人3瓶啤酒的獎勵。 「We sat and drank with the sun on our shoulders, and felt like free men. We could'a been tarring the roof of one of our own houses. We were the Lords of all Creation.」... 「You could argue he'd done it to curry favor with the guards. Or maybe make a few friends among us cons. Me, I think he did it just to feel normal again...if only for a short while.」 這時,你看到了T.Robbins第一次露出笑容。畢竟,自由總是最快樂的,同時也代表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每個人都有這種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
第二次則是本片中最為精彩的一part,他在獄警辦公室放「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e Figaro)。這個片段看似平靜如水,但 實則激情四射,殺傷力極強,最能使你兩眼發熱。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em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 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ese walls dissolve away... 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 every last man at Shawshank felt free.」 這次,andy的微笑是一種帶有勝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獄警中的價值以及依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給他的朋友,帶來自由的感覺--哪怕是一剎那。 「There are things in this world not carved out of gray stone. That there's a small place inside of us they can never lock away, and that place is called hope.」
第三次,他為監獄建立了一個圖書館。為了得到第一批書,他每周一封信,連續寫了六年。然後他增加到每周兩封,在andy入獄的第二個十年間,圖書館落成。這也是一個劃時代的勝利,這個勝利的影響是深遠的。大概也是在這個時候,Tommy出現了,劇情也隨之發生了轉折。
Tommy被殺後,andy從hole(禁閉室)中出來,臨脫獄的一天,和red的對白非常耐人尋味。在逃離此處之前,andy反思了自己的錯誤,妻子的死 他要負一定責任。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逃獄前後的片段處理得很好。red總是擔心andy會自殺。面對絕望,有人選擇死,因為這意味著一種解脫--導演在這里也 有引導觀眾往「死」那個方向想的傾向,似乎是想和觀眾開個玩笑--但對於那些真正想獲得自由的人來說,會選擇另外一條路,一條真正通往自由的路。
其後,norton自殺,「HIS JUDGMENT COMETH AND THAT RIGHT SOON.」這句話非常有諷刺意味。而從 andy脫獄成功到red出獄後的這一段戲,完全是對M.Freeman演技的考驗。M.Freeman的獨白和表演總是給人一種看破紅塵,爐火純青的感 覺,為本劇增色不少。(王家衛也在《重慶森林》、《春光乍泄》等片中用過獨白的手法,但梁朝偉的表現似乎還是稍欠火候。)從在獄中: 「Sometimes it makes me sad, though, Andy being gone. 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到最後他打開盒子,決定到 Zihuatanejo找他的朋友andy,說出內心最後的獨白: 「I find I am so excited I can barely sit still or hold a thought in my head. I think it is the excitement only a 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 is uncertain...」 均可以看出他的深厚功力。
顯然,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純粹的商業片--雖然它確實帶來很高的商業成就--1995年全美影帶租售冠軍。但除卻票房,它帶來的信息量也是很大 的。比如「價值」就是該片帶來的一個重要信息。出獄監犯的人生價值何在?Brooks(老布)的從出獄到自殺,也是催人淚下的一個片段。正如red所說, 他已經長期的監獄生活institutionalized(「體制化」)了。 「Man's been here fifty years. This place is all he knows. In here, he's an important man, an ecated man. A librarian. Out there, he's nothing but a used-up old con with arthritis in both hands. Couldn't even get a library card if he applied. You see what I'm saying?」...「Believe what you want. These walls are funny. 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After long enough,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珍惜你的自由,也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red是這樣評價自己的: 「I'm the only guilty man in Shawshank.」他最後一次在HEARINGS ROOM所說的,他對自己所做的一切, 深感悔恨。「Not a day goes by I don't feel regret, and not because I'm in here or because you think I should. I look back on myself the way I was...stupid kid who did that terrible crime...wish I could talk sense to him. Tell him how things are right. But I can't. That kid's long gone, this old man is all that's left, and I have to live with that.」
其實,人生本身不就是一個監獄嗎?我們每個人,有哪個不是被社會institutionalized「體制化」的產物?該片的電影原版海報上寫著 這樣一句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這使我想起前段時間的一本暢銷 書:《誰動了我的乳酪》:「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提起拍攝於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影迷通稱為《刺激1995》),幾乎永遠是影迷心中的經典、電影論壇里不過時的話題、影碟店內的暢銷貨、IMDB網站上的前三名。
[編輯本段]電影音樂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
出自電影配樂大師Newman之手。
專輯曲目:
01. May - The Ink Spots
02. Shawshank Prison [Stoic Theme] - The Ink Spots
03. New Fish - The Ink Spots
04. Rock Hammer - The Ink Spots
05. Inch of His Life - The Ink Spots
06. If I Didn t Care - The Ink Spots
07. Brooks Was Here - Thomas Newman
08. His Judgement Cometh - Hank Williams
09. Suds on the Roof - Hank Williams
10. Workfield - Hank Williams
11. Shawshank Redemption - Hank Williams
12. Lovesick Blues - Hank Williams
13. Elmo Blatch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4. Sisters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5. Zihuatanejo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6. Marriage of Figaro: Duetto-Sul Aria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7. Lovely Raquel
18. And That Right Soon
19. Compass and Guns
20. So Was Red
21. End Title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是否記得剛來到監獄的新囚犯們走下囚車時,嘲笑他們的人群中有一個年輕的黑人?該演員就是片中主角老黑人Red的扮演者Morgan Freeman的兒子.
·是否記得三姐妹之一的Bogs被隊長打殘廢後送入救護車的情節?在拍攝過程中,那個老的掉牙的救護車拋錨了,在畫面中的救護車移動其實是工作人員的人力牽引.
·是否記得Andy駕駛著紅色的敞蓬車在墨西哥山路上飛奔的鏡頭?那是一部1969年產的Pontiac GTO,而影片中的年代還在1966年.攝制組曾經聯系了一部1965年的Mustang,但是車主在最後時刻變卦了.
·是否記得在肖申克在監獄的第一晚,老囚犯們不停地嘲笑喧嘩,企圖嚇新囚犯的情節?在拍攝過程中,因為臨時演員不夠用,還動用了拍攝現場的保安也來製造喧嘩的氣氛.
·是否記得Andy在謀殺發生的那個夜晚坐在自己的車里,有一個雙手上子彈的特寫鏡頭?其實那雙手是導演Frank Darabont的,因為原先的劇本里沒有設計這個鏡頭,是事後補拍的。
·是否記得Andy和老黑人Red第一次在操場上相遇的情節(Red在和其他人玩棒球)?因為拍攝的時候出現了無數的問題,這個場景竟然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來反復拍攝才讓導演覺得完美。
·是否記得Andy在雪中行走的鏡頭?那些雪花其實是土豆薄片。
·是否記得影片開頭那個喊「熄燈」的監獄警衛?他在實際生活中也是一名監獄警衛。
·是否記得Tommy(Andy的學生,被開槍打死的那個)來到監獄時,同一囚車中坐在他身後的黑人囚犯?那個人在實際生活中是俄亥俄州少管所的典獄官。
·是否記得Andy用來敲破下水道的那塊石頭?其實最初的設計是讓Andy用他的小石錘的,但是後來發現小石錘不足以敲破下水道,才改換成了石頭。
·Andy在下水道中爬行時臉上及管道中的污漬其實都是巧克力漿。
·是否記得那句台詞「有些鳥是不會被關住的」(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直譯是:有些鳥是無意被籠養的)?劇本原先設計了一個圖書管理員Brooks養的那隻烏鴉又飛回肖申克、死後被Andy和Red發現的情節(比喻Brooks像這只鳥一樣只適合籠養而不能在外面生存),還涉及了囚犯們在操場為這只鳥舉行葬禮以悼念自殺的老Brooks的場景。
·是否記得最後一個場景中Andy和RED在海灘上重逢並擁抱的鏡頭?這在劇本中原是不存在的,因為Stephen King的原著小說中並沒有這段情節。這是導演在其合夥人的堅持下違心添加的,而甚至在拍攝完後還一度企圖剪掉。幸虧在試看樣片的時候名觀眾們非常喜愛,導演才因此做出了讓步,並決定保留這段情節。後來的觀眾們才因此有幸觀看到這令人喜悅且熱淚盈眶的結局場面。
·摩根.弗里曼扮演的那位贏得遲來自由的老者名叫RED,即英文單詞「救贖」(Redemption,也是本片片名)的前三個字母。
·Tommy Williams(因為偷電視而被判兩年的小夥子)這一角色本來是給布拉德·皮特准備的,片中扮演Tommy的Gil Bellows,曾在1997年的當紅電視劇集《Ally McBeal》(港譯《艾麗的異想世界》,台譯《甜心俏佳人》,像《六人行》一樣的熱門連續劇)中扮演了一個類似角色William Thomas。
·拍攝地是俄亥俄州的曼斯菲爾德州立管教所(Mansfield State Penitentiary),但由於監獄過於破舊,劇組不得不在拍攝前進行整修。室內戲則是在攝影棚內拍的,因為修復這所監獄的內部比搭建同樣的布景花費要高。
·美國人道主義協會(The American Humane Association)監督了影片中所有涉及到布魯克斯的烏鴉的拍攝。有一場戲是布魯克斯給他的烏鴉喂蛆蟲,AHA當即認為這對蛆是不"人道"的,並要求他們改用一隻自然死亡的蛆,他們只好從命。
·貼在摩根·弗里曼假釋文件上的那張照片實際上是弗里曼的小兒子,阿方索·弗里曼(Alfonso Freeman),阿方索在片中還跑了回龍套,就是喊"新囚犯!今天的新囚犯!"("Fresh fish! Fresh fish today! We're reeling 'em in!")的那個。
·
9. 推薦幾部類似肖申克救贖這樣的外國經典電影
《肖申克救贖》屬於劇情片,類似《肖申克救贖》的電影有《鋼琴課》《一九零零》《辛德勒的名單》《綠里奇跡》《美麗人生》。
1、《鋼琴課》
《鋼琴課》由簡·坎皮恩執導,霍利·亨特、哈威·凱特爾、山姆·尼爾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講述了語言表達上有障礙的愛達背叛了丈夫斯圖爾特,與鄰居貝因通過一架鋼琴而結緣,並最終相愛的故事。1993年,該片獲得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2、《一九零零》
《一九零零》由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 羅伯特·德尼羅、傑拉爾·德帕迪約和多米尼克·桑達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出生在同一天的兩個人,從小就結下了友誼,然而因為地位階級與出身經歷的不同,使兩人的人生產生天壤之別的故事。
3、《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點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4、《綠里奇跡》
《綠里奇跡》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湯姆·漢克斯、大衛·摩斯、邁克·克拉克·鄧肯等主演,於1999年12月6日上映。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綠里奇跡》,講述了二十世紀,保羅在老人院回憶起在當獄長時,高個子黑人約翰·科菲因被誤判來到死牢後發生的超自然的事件。
5、《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
10. 倫格林是誰,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要紀念他
亞倫格林(外文名Allen Greene)是導演Frank Darabont(弗蘭克·達拉邦特)的經紀人,在完成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拍攝前夕死於艾滋病(AIDS)的並發症。
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細心觀眾都會在電影的片尾發現一行字幕:"In memory of Allen Greene",其翻譯成中文就是「謹以此片紀念亞倫格林」。
(10)電影肖申克救贖的導演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在影片中,有人在改變,也有人在習慣。影片中的「肖申克監獄」隱喻著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對於在監獄里呆了50年的老托馬斯來說,改變意味著毀滅;但對於年輕而富於激情的安迪來說,改變則是一種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斯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也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