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昆蟲記 聖甲蟲簡介
聖甲蟲的中文學名是蜣螂。
蜣螂(qiāng láng,英文Dung Beetle)俗稱屎殼郎(shǐ ké làng),屬鞘翅目金龜子科。體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蟲。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
世界上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長。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長的巨蜣螂。大多數蜣螂營糞食性,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
蜣螂通常以糞便或腐殖質為食,在生態系統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蜣螂的生態價值,包括轉將運糞便到地下、對種子二次傳播的作用、傳粉作用、對有害生物的控製作用和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以及廣閼的開發應用前景、重要仿生學意義和重大理論意義。
《法布爾昆蟲記:聖甲蟲(兒童版)》從法布爾先生的原著中選取了十種極具代表性的小生物,以詩歌般的語言,以童話般的形式,塑造了一個個能說話、能歌舞、有歡笑、有哭泣的擬人化的生動形象,實現了科學和文學的完美結合,讓兒童在閱讀中享受快樂。
《法布爾昆蟲記:聖甲蟲(兒童版)》為《神天牛(兒童版)》。
聖甲蟲屬於金龜子科。生活在草原、高山、沙漠以及叢林,只要有動物糞便的地方,就會有他們勤勞的身影。在廣大的甲蟲世界裡,聖甲蟲是最神奇的——它們的身體外面套著閃出青銅色或者弱翠綠或者深藍色光芒的盔甲。
在古代埃及,人們將這種甲蟲作為圖騰之物,當法老死去時,他的心臟就會被切出來,換上一塊綴滿聖甲蟲的石頭。
② 昆蟲記精彩情節介紹
1. 當掘地蜂經過蜂巢的門口的時候,無論它是要出遠門,還是剛從遠游中歸來,睡在門口,已經等待許久的蜂蟎的幼蟲,便會立刻爬到蜜蜂的身上去。
它們爬進掘地蜂的絨毛裡面,抓得十分緊,無論這只掘地蜂要飛到多麼遙遠的地方去,它們一點兒也不擔心自己有跌落到地上去的危險。因為它們抓得太緊了。
之所以要採用這樣的方法,它們惟一的目的就是想藉助蜜蜂強壯的身體,將它們帶到那些儲有豐富的蜜的巢里去。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
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