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最緊缺的十大人才!
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才報告》預計,2010年,第二產業人才缺口將達1220萬人,而第三產業人才缺口預計達325萬人。
1、護理學就業前景看好
據衛生部統計,2015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2、民航業人才缺口24萬
以目前國際民航水平計算,未來20年我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
3、精算師將成高端人才
目前,我國僅有百餘名精算師,我國未來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但目前每年高校精算專業的畢業生僅僅幾十人。
4、汽車服務人才全面緊缺
汽車業在我國是重點產業之一。有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研發人才缺口50萬人,維修人才缺口80萬人。未來5年汽車人才全面緊缺,包括汽車研發人才、汽車營銷人才、維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5、微電子高端技術人才
有統計數字顯示,北京市對該專業的需求比較旺盛,從職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個。可以說,微電子專業屬於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
6、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隨著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未來的城鄉規劃將統籌,給大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7、物流類
物流領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對行業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8、動漫設計
目前,動漫正成為中國一項熱門行業,而動漫也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
9、房地產經營與評估
房地產業還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對行業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10、現代醫葯類
現代中葯及生物醫葯技術產業已成為我國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潛在的戰略性產業。入世後,我國最緊缺的人才:一是農業、信息、金融、財會、外貿、法律和現代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二是生物技術、環保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高層次科學技術人才;三是熟悉世貿組織規則、適應國際競爭需要和能夠參與解決國際爭端的專門談判人才;四是了解國際慣例、符合需要的外語人才;五是跨領域、跨行業、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按專業技術人才的口徑(指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並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統計,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相當於發達國家1/3-1/4;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僅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7.5%,中專以下的人員佔一半以上,高級人才僅佔5.5%。此外,美國在企業從事研究開發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占其總量的80%,而我國在企業工作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還不到全國總數的40%。一是專業結構不合理,教育、衛生、經濟、會計4類專業技術人員,佔了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0%,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現代醫葯、環保等工程技術人員遠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高新技術和復合型創新人才整體性短缺。二是行業、產業布局不均,農業、信息通訊、金融、保險、法律等行業的人才嚴重不足。三是分布失衡,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量85%集中在東中部地區。四是產學研脫節嚴重針對補充的補充:漫畫行業算是國家比較扶持的行業。專業技術人員60%集中在國有事業單位,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的技術力量相對薄弱。
我覺得會讓投資方將更多的錢放在對影片本身的打造上,對服裝、道具、場景、特效等方面更加用心和做工精良,從而促使我國電影往更好方向發展,而不是一味追求流量。
作為影視工業化的重要一環,服化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隨著市場的進一步凈化及觀眾對服化道要求的提升,服化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由此,專業人才的積極培養也是不可或缺,只有越來越專業的人才,才能做出越來越專業的作品
❸ 為什麼中國電影明星能進入好萊塢的人那麼少
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種族歧視」。
實際上像李小龍、成龍這種世界級的「大咖」,在好萊塢也只是有名而無實。
意思就是他們在美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譽,即便去了好萊塢也有一大票擁簇。
很多世界級的大明星、大導演(卡梅隆等)、乃至各國政要(奧巴馬等)都是他們的粉絲。
但他們在好萊塢卻拿不到頂級的資源。
你像成龍參加白宮晚宴,白宮晚宴歷來規定任何嘉賓都不可以帶相機進去。
成龍因為不知道有這么個規定就帶了一個相機,結果保安一看是他,攔都沒攔就讓他進去了。
但即便是這樣,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都沒找他拍過戲。
他最賣座的《尖峰時刻》系列是新線電影公司製作的,但新線卻不在八大之列。
章子怡其實說過,好萊塢給他們的角色,都是為了迎合美國觀眾而特意創作的角色。
因此這些角色,除了加深他們對亞裔群體的刻板印象以外,毫無用處。
那些角色即不飽滿,也不鮮明。
實際上除了成龍在《尖峰時刻》里扮演的李警官以外。
其他中國電影明星在好萊塢扮演的角色,你一口氣看完,完全抓不住這些角色的性格特點。
就連最起碼的「外向」,「內向」你都搞不清楚。
無論他們演的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的行為都和他們的性格完全搭不上邊。
但你說是鞏俐、章子怡演技不過關?
不是。
而是劇本本身就是那麼塑造的。
章子怡其實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她在好萊塢根本不可能獲得白人演員那樣的尊重。
人們對她的「尊重」完全出於一種客氣。
她也只能演一些毫無靈魂的角色,又不能幹涉導演和編劇的創作。
因此只能回來。
好萊塢最近學聰明了,為了賺中國人的錢,老是在劇里加一個中國演員。
但給他們的角色實際上又可有可無,屁用沒有。
在國內上映我就把這些演員放出來,在國外我就剪掉。
你說是這些演員不想抓住機會好好表現嗎?
不是。
而是他們給你的角色本身就是可以剪掉的,可有可無的角色。
❹ 為什麼中國大陸這么大,連個拍電影的人才都沒有呢
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於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 —— 徐瑋
❺ 為什麼國產喜劇頻頻撲街,是人才匱乏了嗎
這些年來中國在電影行業是一直在快速的發展,有一些非常好的電影作品可以說能夠和好萊塢等一些大片進行比較的,但是有一塊短板就是關於喜劇的短板,在國產喜劇上很少出現一些非常好的作品,之前沈騰所代表的一些喜劇作品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從沈騰之後就很少再出現能夠撐得起國產喜劇片明星了。
國內現在國產喜劇頻頻撲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才的匱乏,在喜劇這個行業裡面能夠接觸的人其實是非常少的,好不容易有幾個人喜劇天賦是比較好,但是並不擅長於拍電影,這一塊是目前中國電影行業的一大短處。
❻ 現在電影行業比較缺少的人才是哪些
個人認為,現在缺少的是好的導演和好的編劇,一個好的電影一定要講好故事,劇情的推進台詞都是電影必不可少的。所以,這就需要一個好的編劇。
❼ 中國為何缺乏好的劇情片和演員
編劇太差是致命傷。。沒有好劇本,導演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演員就不出彩,票房就不好,就沒人投資!結果就是按照這個模式惡性循環下去。越來越差!
而且好的劇情片情節多少都有些敏感,以現在中國電影的環境來看,就算有好的劇情片劇本也很難能拿出來!
❽ 中國電影有未來嗎 新一代的演員和導演根本不能夠和以前的相比,等那幾個人走了中國電影怎麼辦
中國電影的未來就是在新手手上,如徐錚的泰囧票房大賣。像老牌導演近年有什麼片子評價高的?張藝謀一部比一部爛,馮小剛也如此。現在是老牌導演阻礙電影事業發展。
❾ 為什麼中國影視行業不發達(指真人電影.電視劇)難道是不是演員演技超差才導致中國電影沒人看
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國家國民素質太低,別的不說,看日本的好了,劇集拍攝短的6集,長的最多13集,我看一部白色巨塔,也最長了,就21集,還是每個禮拜放一集,足足放半年,你看我們這里,拍的劇集真TMAD的長,動不動就是30,40集,一部古裝都可以拍到7,80集,每天還放個2-3集,你說這個質量能好嘛!其實中國也有好的藝術電影,電視劇真的是不談了!看的人的欣賞水平就這點,所以拍的人也就這樣子了!再說了,我們國人也不會反思,做事情上面,認真上面很欠缺,做事情只看錢,不是看重作品的質量的!
❿ 為什麼中國演員演戲總是給人缺乏真實感
劇本的理化、導向作用導致真實的現實醜陋現象無法出現在影視中,因為影視要追求美的視覺享受。
電影,影視教育落後,利用的是模仿教學模式,無法表現,或者很難表現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演員本身缺乏該生活角色的經歷,如上層一帆風順未受挫折的富家小姐或者文學家庭姑娘表演下層的平民生活,或者上層的政府人士,當然氣質實質有所欠缺。
演員成功角色形象追求轉型,由於其成功角色的定型那麼新角色形象難免會有以前的角色形象交錯,所以不真實。
現實觀眾的對劇本情節的願望,或者本人的願望生活情節與影視作品存在出入,因為觀眾的主觀意識導致的錯誤的認為影視不真實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