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被人們歸為20世紀90年代晚期「新日本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也被評論家們稱為「獨一無二的導演」和「同輩人中思想最嚴肅的導演」。是枝裕和「被記憶、喪失、死亡、人們怎樣尋求生路和設法倖存等問題苦苦糾纏」[1],他的電影總是圍繞著關於孤獨、記憶、認知等母題展開,試圖以一種隔離的姿態來探觸人的內心世界。是枝裕和的影片大多節奏舒緩平實,敘事極簡,靠情感維系單薄的時間線,同時又極力剋制感情的表達,極度還原感情的真實困境。
自1995年的《幻之光》以來,是枝裕和已經拍攝了8部故事片,絕大多數都獲得了學界和觀眾的好評,也收獲了一系列國際獎項,是枝裕和也因此得以成為當代日本電影排眾而出的導演。然而在《幻之光》之前,是枝裕和一直在從事著記錄片的拍攝,也正是其紀錄片的震撼力量使得是枝裕和得以晉升為導演。而早期的紀錄片工作經驗對是枝裕和之後的故事片拍攝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B. 是枝裕和的演藝經歷
1987年,是枝裕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科,之後加盟TV MAN UION製作公司,主要拍攝電視紀錄片。
1993年,是枝裕和拍攝關於台灣導演楊德昌和侯孝賢的紀錄片《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
1995年,拍攝由江角真紀子、內藤剛志合作主演的愛情片《幻之光》 。
1998年,執導由井浦新、小田繪梨花主演的劇情片《下一站,天國》 。
2001年,拍攝以探索生命為主題的劇情片《距離》,該片由淺野忠信、夏川結衣、伊勢谷友介聯袂主演 。
2004年,執導由柳樂優彌主演的劇情片《無人知曉》,該片拍攝歷時一年半,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
2006年,執導由岡田准一、宮澤理惠合作主演的動作片《花之武者》,該片根據日本古典小說家藤澤周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2008年,拍攝由阿部寬、夏川結衣合作主演的家庭片《步伐不停》,獲得第51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獎和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該片講述了某個普通家庭中的次子回到久別的老家團聚的故事 。同年,執導由真喜志智子主演的音樂紀錄片《祝你平安:Cocco的無盡之旅》 。
2009年,拍攝由裴斗娜、井浦新、板尾創路聯袂主演的以空氣人偶為故事中心的愛情科幻片《空氣人偶》,獲得第52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2010年,是枝裕和與冢本晉也、落合正幸、李相日聯合執導恐怖懸疑片《鬼怪文豪怪談4:後日》 。
2011年,自導自編由前田航基、前田旺志郎和小田切讓聯袂主演以孩子為主題的勵志片《奇跡》,獲得第59屆聖塞巴斯蒂安影展最佳劇本 。
2013年,執導由福山雅治主演的以親子題材為背景的劇情片《如父如子》,該片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是是枝裕和在受到記錄20世紀70年代日本多起嬰兒錯抱事件的報告文學啟發後寫下的故事,獲得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2014年,參演劇情片《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
2015年,執導新片《比海還要深》並確定將於2016年5月21日日本公映。 執導電影《海街日記》,在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上,收獲了觀眾選擇獎 。
2016年,2月,電影《海街日記》在第37屆橫濱電影節獲得了作品獎、導演獎、攝影獎、主演女優獎、新人獎等五個獎項 。3月,電影《海街日記》在第39屆日本奧斯卡獲得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照明四項大獎 。4月,電影《比海更深》入選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 。
C. 如何評價日本導演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是現今日本導演、甚至亞洲導演中不多的創作頻率超高的同時還能保持非常穩定的質量的作者導演。
他的作品帶有濃重紀錄片色彩。現代家庭戲最為為拿手,特別會拍孩子戲,但古裝和幻想題材還未能很好掌控。現在能夠近乎完美的拍出公式化故事,但還是對非公式化電影有執念。
眾所周知,是枝裕和在拍電影之前一直是紀錄片導演。紀錄片的特點是:
劇沖突不明顯
生活細節特別多
這兩個特點在是枝裕和開始拍電影之後幾乎是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最明顯就是他1995年的處女作《幻之光》。
《幻之光》最大沖突是女主由美子的前夫郁夫為什麼自殺,但這個沖突特別的平淡。由美子沒有像懸疑片裡面的主角一樣四處調查,她只是過生活,過超平淡的生活:悶熱的大夏天裡和現任丈夫一家五口在門口吃西瓜;家裡只有兩個人的時候和丈夫在家裡脫光了吹風扇;有空了和賣魚大媽聊聊天。你都會覺得由美子是不是不再在意前夫自殺的問題了。
但是沖突沒有離開,只是引而不發。你能從電影畫面中的遠景、近景、布局、光線和由美子的表情細節里體會到她還是被前夫自殺的事情困擾著。情緒醞釀著到最後一場葬禮戲引爆。 沖突不明顯,細節特別多,是枝裕和幾乎是用拍紀錄片的調調完成了他的處女作。
D. 在日本的當代電影導演裡面,是枝裕和的電影水平,可以排到什麼席位
是枝裕和是一位大師級導演,他有三部電影進入豆瓣TOP 250。
顯而易見,是枝裕和可以稱得上是北野武之後在國際電影節上最為成功的日本導演。
E. 對於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你作何評價你為什麼這樣評價
說實話,對於國外的導演其實並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如果讓我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外國導演的話,那麼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是枝裕和。之所以喜歡他,主要是因為在保證作品速度的同時,他也是最能夠保證作品質量的一個外國導演。作為一個出場率比較高的導演,他的作品不管是在觀賞性還是在票房上都非常的有吸引力。也正是因為有票房的號召力,才導致有更多的投資人願意投拍他拍攝的電影。但是隨著姐妹們情感的不斷加深,我發現梅子酒在他們中間代表了一個童年,同時也代表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每當他們拿起這杯酒的時候,就會想起曾經的美好過往,同時又會在心中不斷的感慨,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喜歡用用食物來表演的話,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會得到一種異樣的滿足,而喜歡食物的人也必定是一個幸福的人。
F. 是枝裕和的電影哪部最好
無人知曉 (2004)
導演: 是枝裕和
編劇: 是枝裕和
主演: 柳樂優彌 / 北浦愛 / 木村飛影 / 清水萌萌子 / 韓英惠 / 更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04-05-13(戛納電影節) / 2004-08-07(日本)
片長: 141分鍾
G. 是枝裕和哪些電影好看
是枝裕和,1962年6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清瀨市,日本電影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
1993年,拍攝紀錄片《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
1995年,憑借愛情片《幻之光》入圍威尼斯影展的競賽。
1998年,執導劇情片《下一站,天國》 。
2001年,拍攝劇情片《距離》 。
2004年,憑借劇情片《無人知曉》入圍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06年,執導動作片《花之武者》。
2009年,憑借愛情科幻片《空氣人偶》入圍第52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獎 。
2011年,自導自編的勵志片《奇跡》獲得第59屆聖塞巴斯蒂安影展最佳劇本 。
2013年,憑借劇情片《如父如子》入圍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並奪得戛納評委會特別獎 。
2014年,參演劇情片《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2017年,執導的懸疑犯罪電影《第三次的殺人》入圍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H. 是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影片里在豆瓣評分高的,這部影片入圍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獲得了金棕
柏林電影節斬獲金棕櫚,我還金雞百花電影節斬獲奧斯卡呢。
I. 是枝裕和的人物評價
是枝裕和的作品風格朴實,注重內省,影片中常使用大量的固定鏡頭 (搜狐娛樂評)。
是枝裕和是20世紀90年代日本獨立電影涌現出來的優秀代表,他的作品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充滿人文主義色彩,《如父如子》中,他仍主打自己最擅長的親情牌,講述因抱錯孩子而在兩個家庭中引發的故事 (騰訊網評)。
《如父如子》該部作品突出體現了是枝裕和的編導功力。細看之下,影片主要人物的修養、性格、經歷、思維方式等等都不一樣,導演在很多場戲里都把幾位主角放在同一個鏡頭里,讓他們說不同的台詞,做不同的動作,用最直觀的手段給觀眾展示他們的不同。同樣地,影片的心理戲也毫不遜色 (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