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老夫子和華納的電影
★老夫子電影列表★
(按時間排序)(注意有些亦非官方譯名)
《老夫子》 (黑白影片)
首映日期:1965年8月3日
導演:陳烈品 出品公司:仙鶴港聯公司
演員: 張清(秦先生)、 劉情(王湘)、 高魯泉(老夫子)、 鄭君綿(陳先生)、 矮冬瓜(大番薯)、 俞明(王父)、 唐迪(黃父)、 馬昭慈(黃母)、 紅薇、陳寶珠(飛女)、 薛家燕(飛女)、 曾江(飛仔)、 依達(飛仔)、 荘元庸(郭際侶郎)、 容玉意(八婆)、 西瓜刨、周吉、 朱由高
《老夫子與大番薯 》(黑白影片)
首映日期:1966年5月10日
導演:陳烈品 出品公司:仙鶴港聯公司
演員: 雪妮(黃香), 高魯泉(老夫子), 沈殿霞(老夫子的表妹.沈小霞),矮冬瓜(大番薯), 李英(余經理)、 唐迪(黃父)、 馬昭慈(黃母)、 俞明(徐律師)、 黃曼(經理太太)黃文慧(陳姑娘)、 依達、 羅愛嫦、 黃樹棠、 容玉意、西瓜刨、 周吉、 朱由高
《老夫子三救傻仔明》( 黑白影片)
首映日期:1966年7月13日
導演:陳烈品 出品公司:仙鶴港聯公司
演員: 夏萍(陳小姐/明妻)、 俞明(傻仔明/李大為)、 高魯泉(老夫子)、矮冬瓜(大番薯)、沈殿霞(表妹沈小霞,大番薯的妻子)、司馬華龍、梅珍、容玉意(靚姑)、西瓜刨、朱由高、黃曼(羅斯)、馮明(警察)、凌漢(警察)羅愛嫦(護士)、黃文慧(護士)金秀蓓 (護士), 謝麗儀(護士)、周永光(飛仔奇)、黃樹棠(飛仔)、唐迪(精神病人)、鄭君綿 (精神病人)
《老夫子》(彩色影片)
首映日期:1975年3月8日
導演:李鐵、許強 出品公司:金山影業公司
演員:梁天(老夫子) ,矮冬瓜(大番薯)、 丁佩, 喬宏, 西瓜刨, 羅蘭, 森森、 張瑛、 唐菁、 王萊、 斑斑、 周吉、 魏平澳、 蔡麗貞、 尤芷韻、 容玉意、張惠儀、 黎少芳
《我系老夫子》(彩色影片)
首映日期:1976年10月2日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影業公司
導演:桂治洪 顧問:王澤(王家禧)
演員: 王沙(老夫子)、 矮冬瓜(大番薯)、 劉陸華(秦先生)、江洋(趙先生)、李菁(陳小姐)、壯莉(林小姐)、嘉玲(趙太太)、 徐愛心(表妹)、楊盼盼、徐少強、李婉華
《老夫子奇趣錄》(彩色影片)
首映日期:1978年11月18日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影業公司
導演:王風
演員:王沙(老夫子)、矮冬瓜(大番薯)、劉陸華(秦先生)、張瑛(趙老闆)、李壽祺(古老闆)、林輝煌(王蒙)、陸劍民(黑仔)、葉天行(飛仔)、西瓜刨(病人)馮敬文(搶匪頭)、黃曼儀(畫畫女孩)病人太太(呂紅)許瑩英(雲吞店老闆娘)芬妮(安妮)
《七彩卡通老夫子 》又名:老夫子之功夫小子 (彩色卡通)首映日期:1981年7月16日
導演: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
劇中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趙老闆、陳小姐、搗蛋三傢伙、大番薯的師傅、怪盜阿金、烏龍探長、阿金手下甲、阿金手下乙、監獄長、黑白雙煞、日本盲俠、小李飛刀、好小子林峰、虎霸王。
《老夫子之水虎傳》 (彩色卡通)
首映日期:1982年7月10日
導演:胡樹儒、謝金塗、王澤 編劇:王澤(改編自施耐庵名著《水滸傳》)
劇中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老趙、武松、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縣令、草包官差、貪財官差、孫二娘、孟州府知縣、施恩(金眼彪)、蔣門神、張都監、張團練
《山T 老夫子》 (彩色卡通)
首映日期:1983年8月4日
導演:本多敏行、蔡明欽 編劇:王澤、馮元熾
劇中人物:老夫子、外星人山T、大番薯、秦先生、趙老闆、陳小姐、東家快餐店老總、西家理發店老總、香港小姐、溜冰肥地小姐、地皮王、鬼見愁、阿奀
《老夫子2001》(彩色真人加3D動畫影片)
首映日期:2001年4月5日
導演:邱禮濤 監制:徐克
演員: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謝霆鋒(CID峰) , 張柏芝(張敏儀), 王家禧(客串自己)、陳惠敏(金爺)、黎耀祥、羅冠蘭(張母.譚例珠)、關寶慧(張母秘書)、張堅庭(校長)、許紹雄等
《老夫子之反斗偵探》(彩色卡通)
首映日期:2003年12月20日
導演:杜國威
聲音演出:曾志偉(大番薯)、杜汶澤(老夫子)、餘利發(秦先生)、利嘉兒(陳小姐)、楊天經 (VINCIENT)
劇中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陳小姐、梁小姐、老趙、VINCIENT(大眼)、YUKY、VINCIENT的妹妹、網路大魔王、黛安娜(大番薯的女網友)、梁小姐(秦先生的女朋友)老夫子寵物偵探社的動物隊員。
《無敵老夫子新傳之少林偵探社》
首映日期:2005年
演員: 羅家英(老夫子)湯寶如
B. 老夫子的電影有哪幾部啊
2018年為止一共有13部老夫子的電影:
1、《老夫子》(黑白影片)1965年陳烈品導演的電影,由張清、 劉情等主演。
2、《老夫子與大番薯》是陳烈品執導,張清、高魯泉、沈殿霞、雪妮等主演的香港電影,該片於1966年出品。
3、《老夫子三救傻仔明》是陳烈品執導,高魯泉、俞明、夏萍等主演的香港喜劇電影,該片於1966年7月13日在香港上映。
4、《老夫子》(彩色影片)1975年出品的香港電影,梁天、張瑛、唐菁主演。
5、《我系老夫子》1976年10月2日出品。
6、《老夫子奇趣錄》是由王風執導的喜劇片,王沙、芬妮 參加演出。《老夫子奇趣錄》講述了老夫子與大蕃薯在長州開設了一間診所,專醫奇難雜症,同時鬧出很多笑話。
7、《七彩卡通老夫子》是由蔡志忠,謝金塗,胡樹儒執導的影視作品,於1981年上映。
8、《七彩卡通老夫子:水虎傳》是一部改編自著名小說《水滸傳》的動畫電影,於1982年7月10日首度上映,1992年2月7日於亞洲電視本港台重播。為一部喜劇,主角為老夫子。
9、《山T 老夫子》首映日期:1983年8月4日,導演:本多敏行、蔡明欽編劇:王澤、馮元熾。
10、《老夫子2001》是由徐克監制,邱禮濤執導,張柏芝、謝霆鋒領銜主演的真人動畫喜劇片。
影片改編自王澤漫畫《老夫子》,講述失業的老夫子與大番薯意外造成交通事故致使張敏儀與男友張三鋒失憶,張三鋒更捲入黑幫糾紛,遭遇追殺。
老夫子為了力救兩人,不惜與秦先生及大蕃薯展開一輪既驚險又搞笑的尋仇風波。該片於2001年4月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11、《老夫子之反斗偵探》是中國香港製作的動畫,動作,喜劇類影片,主演是余宜發 ,杜汶澤,曾志偉,利嘉兒。
12、《無敵老夫子新傳:少林偵探社》2005年3月1日在香港上映的真人版動作電影。根據漫畫版《老夫子》所改編,由林偉所執導,由羅家英、湯寶如、陳觀泰、林偉和史洪波等人主演。
13、《老夫子之小水虎傳奇》是由福富博執導的動畫影片,鄧超、蕭亞軒和蔡康永等聯袂配音。影片於2011年1月27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三人因打誤撞領養了一隻「小水虎」,並且被捲入大反派「火爆王」精心布下的陰謀。為了救出「小水虎」並緩解日益嚴峻的海洋危機,他們與性格各異的四大龍王交手,與「火爆王」鬥智斗勇的故事。
C. 老夫子的真人是誰
老夫子真人版電影
《老夫子與大番薯》老夫子(高魯泉)
《我系老夫子》老夫子(王沙)
D. 老夫子全部名字
老夫子漫畫單行本在香港面市,到今年整整四十個年頭;而老夫子被拍成電影,從1965年至去年『老夫子反斗偵探』,由黑白到彩色真人演出或傳統卡通至立體卡通的電影,至今共有十一部了!
第一部
老夫子
首映:1965.8.3(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原著:王澤(《新報》連載漫畫改編)
演員:雪妮、張清、劉情、高魯泉、鄭君綿、矮冬瓜、俞明、唐迪、馬超慈、紅薇、陳寶珠、薛家燕、曾江、依達、荘元庸、容玉意、西瓜刨、周吉、朱由高……
短述:由香港仙鶴港聯影業公司出品及製作,該公司一共製作了三部老夫子大電影。第一部片名『老夫子』,其選角以體形及外貌相近的粵語片性格演員高魯泉及矮冬瓜飾演,而女主角是當時的一線女星雪妮主演,秦先生一角則由張清飾演,並邀請當時炙手可熱的陳寶珠,薛家燕及曾江等客串演出,演員陣容可以說是一時之選。
第二部
老夫子與大蕃薯
首映:1966.5.10(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編劇:江揚
原著:王澤
演員:雪妮、張清、高魯泉、矮冬瓜、沈殿霞、李英、唐迪、馬昭慈、俞明、黃曼、依達、羅愛嫦、黃樹棠、容玉意、西瓜刨、周吉、朱由高……
短述:仍是仙鶴港聯出品,因第一部頗受觀眾喜愛,故此添食再拍制,劇中內容多反應當時香港普羅小市民生活上的情節,以大眾題材為藍本配合老夫子、大蕃薯苦中作樂不屈不撓的性格,實是反應香港人拼搏的寫照。
第三部
老夫子三救傻仔明
首映:1966.7.13(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編劇:江揚
原著:王澤(《新報》連載漫畫改編)
演員:夏萍、俞明、高魯泉、矮冬瓜、沈殿霞、司馬華龍、梅珍、容玉意、西瓜刨、朱由高、羅愛嫦、周永光、黃樹棠、唐迪、鄭君綿……
是仙鶴港聯第三部老夫子大電影,戲中以描寫一對小夫妻在生活中的艱苦,從而令丈夫對妻子產生種種誤會,劇情是改篇王澤在『新報』連載的故事。
第四部
老夫子
首映:1975.3.8(粵語/彩色/金山影業公司)
導演:李鐵、許強
編劇:梁天
原著:王澤
演員:梁天、丁佩、森森、張瑛、唐菁、羅蘭、王萊、喬宏、斑斑、周吉、魏平澳、矮冬瓜、蔡麗貞、尤芷韻、容玉意、張惠儀、黎少芳、西瓜刨……
第三部與第四部電影,相距約10年。由金山影業製作的『老夫子』又在大銀幕出現。
第五部
我系老夫子
首映:1976.10.2(粵語/彩色/邵氏兄弟公司)
導演:桂治洪
編劇:司徒安
演員:李菁、劉陸華、王沙、矮冬瓜
由當時影業鉅子邵氏兄弟公司拍攝,老夫子一角是由當時新加坡喜劇演員王沙飾演,大蕃薯由矮冬瓜飾演,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插曲,頗為感人。
第六部
老夫子奇趣錄
首映:1978.11.18(粵語/彩色/邵氏兄弟公司)
導演:王風
編劇:司徒安
演員:芬妮、劉陸華、王沙、矮冬瓜、張瑛、梁蘭詩、林輝煌、陸劍民、葉天行、李壽祺、許瑩英
邵氏兄弟公司拍完「我系老夫子」於翌年再拍攝老夫子奇趣錄,演員大致與上集相同,只是導演一職,改由早期曾編導過多部黃飛鴻電影的老牌導演王岡執導。
第七部
七彩老夫子
首映:1981.7.16(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香港電影公司)
導演: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
編劇/原著:王澤
監制/策劃:胡樹儒
原畫:蔡明欽、吳為章、敖幼祥、林順發、吳萬來
作曲/作詞:黃沾
第一部老夫子動畫電影於1981年隆重登場,亦可說是香港第一部以漫畫改編的動畫長片,此動畫片推出,深受市場歡迎,票房成績斐然。
第八部:
老夫子水虎傳
首映:1982.7.10(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香港電影公司)
導演:胡樹儒、謝金塗、王澤
編劇:王澤(施耐庵《水滸傳》改編)
由老夫子漫畫長篇故事水虎傳改編,並於1982年搬上大影幕,在漫畫中表達的時光倒流趣事,題材在此動畫長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再造票房奇跡。
第九部:
山T老夫子
首映:1983.8.4(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龍卡通有限公司)
導演:本多敏行、蔡明欽
編劇:王澤、馮元熾
原著:王澤
監制:胡樹儒
製作總監:蔡志忠、胡樹儒
原畫:吳為章、林傳良、林順發、李淑華、蔣傑、敖幼祥
於1983年拍攝的山T老夫子動畫片,片中注入了外星人的元素。
第十部
老夫子2001
首映:2001.4.5(粵語/彩色/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導演:邱禮濤
監制:徐克
編劇:徐克、李敏才、司徒慧卓、邱禮濤
動畫人物原著:王澤
電腦特技總監:黃宏驥
電腦動畫總監:張仲華
演員:謝霆鋒、張柏之、陳惠敏、黎耀祥、劉以達、羅冠蘭、老夫子、大蕃薯、秦先生、王澤、張堅庭、關寶慧、Joe Junior、許紹雄、吳志雄、梁焯滿、羅蘭、史美儀、林雪。
徐克於2001年以3D動畫拍攝的老夫子,是中國第一部以3D動畫加真人的大電影,票房相當轟動。
第十一部
老夫子反斗偵探
E. 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分別是誰配音的
第一部 老夫子 首映:1965.8.3(粵語/黑白/仙鶴港聯影業公司) 導演:陳烈品 原著:王澤(《新報》連載漫畫改編) 演員:雪妮、張清、劉情、高魯泉、鄭君綿、矮冬瓜、俞明、唐迪、馬超慈、紅薇、陳寶珠、薛家燕、曾江、依達、荘元庸、容玉意、西瓜刨、周吉、朱由高…… 短述:由香港仙鶴港聯影業公司出品及製作,該公司一共製作了三部老夫子大電影。第一部片名『老夫子』,其選角以體形及外貌相近的粵語片性格演員高魯泉及矮冬瓜飾演,而女主角是當時的一線女星雪妮主演,秦先生一角則由張清飾演,並邀請當時炙手可熱的陳寶珠,薛家燕及曾江等客串演出,演員陣容可以說是一時之選。 第七部 七彩老夫子 首映:1981.7.16(動畫片,國/粵語,彩色/香港電影公司) 導演:胡樹儒、蔡志忠、謝金塗 編劇/原著:王澤 監制/策劃:胡樹儒 原畫:蔡明欽、吳為章、敖幼祥、林順發、吳萬來 作曲/作詞:黃沾 第一部老夫子動畫電影於1981年隆重登場,亦可說是香港第一部以漫畫改編的動畫長片,此動畫片推出,深受市場歡迎,票房成績斐然。 http://..com/question/16846957.html?si=1
F. 老夫子里大概有多少人物
額有 老夫子 老趙 大胖墩
G. 老夫子的介紹
《老夫子》是一部1975年出品的香港電影,梁天、張瑛、唐菁主演。
H. 《老夫子》動畫電影里,配音演員瑤瑤的資料
中文名:郭書瑤別名:小瑤、書瑤國籍:中國民族:漢出生地:台灣出生日期:1990年7月18日職業:歌手、模特兒、主持人經紀公司:種子音樂身高:155cm體重:42千克郭書瑤
出道日期:2008年家庭成員:父親已過世,母親,一個妹妹(郭書瑜,和小瑤一起拍攝《好姐妹》MV),一個弟弟乾爹:趙正平喜歡的男歌手:周傑倫喜歡的女歌手:梁靜茹、蔡依林、碧昂斯、布蘭妮喜歡的演員:安吉麗娜.茱莉興趣:跳舞、運動(羽毛球)、OLG、TVGame最喜歡的電影:舞力全開Stepup2:thestreets最喜歡的電視劇:命中註定我愛你討厭的蔬果:番茄帶酸味的蔬菜最不喜歡吃的食物:牛肉出道日期:2008年星座:巨蟹座最近心願:工作順心如意、大家平安郭書瑤20歲生日香港工作度過
I. 求參加《老夫子》電影製作的杜篤之簡介
網路名片
[杜篤之]
杜篤之
杜篤之(TU Duun Chih),生於1955年,祖籍安徽蕪湖,台灣台北人,電影錄音師、剪輯師、配樂師。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幾乎所有主將的電影錄過音,是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電影錄音師;親歷並見證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的起起落落,對台灣電影聲音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起步與後期錄音
目錄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經歷
得獎紀錄
《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言論
作品
1. 錄音
2. 剪輯
3. 音響設計
4. 混音
5. 音樂剪接
6. 配樂
獎項
1. 金馬獎
2. 其他獎項
展開
[杜篤之]
杜篤之
編輯本段經歷
1973年18歲的杜篤之參加中影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這是其職業生涯的開端。1981年,參加電影《1905年的冬天》的錄音工作,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開始騎車收集各種聲音。同年擔任了《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杜篤之關於錄音技術的觀念受到了楊德昌的影響,他在楊德昌的介紹下觀看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為塔氏電影精湛的後期錄音技術所折服。在1983年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海灘的一天》中,杜篤之的後期錄音技術達到很高的水準,表現出極高的擬真度,令楊德昌十分滿意,也得到了同期香港導演徐克的稱贊。在這個時期,杜篤之還為楊德昌的其他兩部作品《青梅竹馬》、《恐怖分子》錄音,並為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等電影錄音。
1955年出生於台北。1973年參加中影的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1978年進入中影擔任助理。1981年第一次為電影《1905年的冬天》錄音。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擔任《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其後多次與台灣新電影導演合作,許多重要的台灣新電影作品如《恐怖份子》(1986)、《悲情城市》(1989)、《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等片的錄音工作皆出自其手。杜篤之對台灣錄音工作之發展有顯著且重要的貢獻,
例如1988年他在《悲情城市》一片中首度採用同步錄音,立下良好的典範;2001更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兩片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最佳技術獎。
杜篤之從早期接觸錄音工作開始即對當時電影配音的模式感到懷疑,時常有些新的想法卻苦無實現的機會,直到後來與重視寫實的新電影導演合
[杜篤之]
杜篤之
作,才逐漸讓他得以發揮對聲音的想法。「沒有被察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這是杜篤之時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他認為做再多的東西,如果無法讓人相信,也是徒勞。
杜篤之以錄音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及豐富的經驗,至今已贏得了七座金馬獎最佳錄音獎,2001年並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2004年獲頒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錄音作品包含1983《風櫃來的人》、1983《油麻菜籽》、1992《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7《春光乍泄》、1997《藍月》、2000《花樣年華》、2000《一一》、2002《藍色大門》、2003《不散》、2004《月光下,我記得》、2004《天邊一朵雲》、2004《翻滾吧!男孩》、2004《2046》、2006《黑眼圈》、2006《詭絲》、2006《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練習曲》、2007《刺青》、2007《最遙遠的距離》等上百部作品。
編輯本段得獎紀錄
◎1984 《小逃犯》第二十九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1985 《超級市民》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88 《怨女》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特別獎。
◎1992 《少年?,安啦!》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3 《戲夢人生》第三十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4 《戲夢人生》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錄音。
◎1995 《好男好女》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錄音。
◎2001 《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第三十八屆金馬獎「最佳音效」。
◎2004 獲得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2005 《微笑的魚》獲得第二十八屆金穗獎最佳錄音獎。
◎2006 《松鼠自殺事件》獲得第四十三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郭禮杞、柯宜均共同獲得)。
◎2007 《最遙遠的距離》獲得第四十四屆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湯湘竹、郭禮杞共同獲得)。
編輯本段《悲情城市》與同期錄音
不過隨著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展,後期錄音還是逐漸顯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這種錄音技術先天的缺陷,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喜歡用群眾演員,這大大提高了對現場聲音還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員,那麼配音員格式化的聲音與語氣同群眾演員的口語化的言說方式會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導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實,杜篤之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1986年,在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杜篤之開始了現場錄音的嘗試,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台灣電影史上的同期錄音,就是從侯孝賢拍阿公李天祿的聲音時開始的。
在侯孝賢的另一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中,杜篤之將錄音室搬到現場,開創了台灣電影同期錄音的時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採用同期錄音方式進行的台灣電影,它的巨大成功與杜篤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後,侯孝賢一擲千金,購買價值100多萬台幣的全套錄音設備贈與杜篤之,鼓勵他繼續進行錄音工作。侯孝賢給杜篤之帶來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為了同一個事業而奮斗的精神,一種對功利心的鄙夷,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篤之深受感動,它們逐漸內化為其日後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准則。
編輯本段技術的精進與國際的聲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逐漸衰落,電影市場萎靡不振,杜篤之的錄音功力卻是日益見長,他在1992年徐小明的《少年,安啦!》首度採用杜比立體聲系統,這部電影連同侯孝賢導演於1993年的傑作《戲夢人生》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一起,為杜篤之在四年之內贏得三個金馬獎最佳錄音獎項。 2001年,杜篤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憑借《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兩部影片獲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獎,獲得世界范圍的肯定。 2004年, 南特三大洲國際影展以「向杜篤之致敬」為口號,舉辦「杜篤之回顧展」,以表彰他對世界電影錄音技術的貢獻。同年,他還獲得台灣「國家」文藝獎的肯定,成為第一個獲得文藝獎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這一年,杜篤之還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聲色盒子有限公司」,這標志著他的電影錄音生涯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言論
杜篤之說
電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你說,我是什麼角色?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但大部份時間是配角。而且台灣電影又不是專門真正玩聲音的一個設計,但是聲音你沒弄好,就會扣分;你弄得好,它會加分,不是加在聲音上,而是加在電影上,這是重點,你幫這個電影加分,而不是幫你自己加分,要努力的是這方面,不要強出頭,我是比較這樣看。
看電影時,我經常不看字幕,我的反應是去聽聲音、看動作、看嘴型。
我們運氣很好,遇到台灣新電影崛起,導演們都支持這些觀念及做法,因為他們也想要這個。
包括台灣新電影多是非職業演員,拍攝的氛圍與氣氛都是很自然的,要配音很不容易,同步錄音就此發展出來。
我們是走交情的,走朋友的相處,這種方式比較中國,我們是用這套中國人的方式和人工作,這是侯導告訴我的。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看得懂,或一定要發揮市場效果?
說杜篤之
侯孝賢:他是半夜聽到好聲音也會拿個錄音機去錄的音痴。
楊德昌:杜篤之是個典型的浪漫的例子:喜愛一件事物,於是變得理想主義,花費許多時間投入,專注克服困難,從失敗經驗當中汲取有用的經驗。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喜愛的專業上已達世界頂尖。
朱天文:因為小杜,我才知道有所謂「空聲」,我以為那是無聲,但小杜叫它空聲,空間的聲音。譬如《悲情城市》,拍完之後補錄音的部分如牢房難友們唱《幌馬車之歌》,要有空聲故不在錄音室錄,開撥到金瓜石礦區廢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個人,侯孝賢、唐諾、朱天心,跟唯一會日文的我母親,日文歌詞用注音符號標識發音而錄成。
小杜的聲音資料庫里什麼都有。地鐵的環境聲在東京、巴黎、上海、台北,完全不同。到任何地方,他跟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們已是本能反應的必先收錄當地的環境聲,他贊嘆這些聲音是買不到的珍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