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秦腔的人物介紹
張引生清風街村民,無父無母無妻無子,苦戀白雪,情緒激動時常伴發間歇性羊癲瘋,被清風街村民視為瘋子,是本書的講述者,因為偷白雪的內衣被打,而惱羞自殘,將自己的生殖器剁去。夏天仁已故,夏家四兄弟老大,夏君亭之父。大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仁之妻,夏君亭之母。夏天禮夏家四兄弟老三,愛財,吝嗇。育有一子,子夏雷慶,娶妻梅花。夏天禮常年於黑市販賣銀元,後遭人暗算,橫死。二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義之妻,育有金玉滿堂及瞎瞎五子。三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禮之妻,夏雷慶之母。四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智之妻,夏風夏雨之母。夏天智退休小學校長,酷愛秦腔,在清風街享有很高的聲望,樂善好施,有儒雅之風。育兩子,長子夏風,娶妻白雪;次子夏雨,未婚。夏天智胃癌復發病逝。夏君亭夏天仁之子,清風街現任村支書,娶妻麻巧。夏 風夏天智長子,省城工作,成名作家,娶妻白雪,後離婚。白 雪清風街人,縣劇團秦腔演員,夏風之妻,後離婚,其人美麗,善良,孝順,是縣劇團的台柱演員,與夏風離婚後拜夏天智為爹,生有一女卻無屁眼,這也是其家庭悲劇的重要的原因。夏 雨清風街村民,夏天智次子,與丁霸槽合夥開辦萬寶酒樓,與金蓮侄女是戀人關系。趙宏聲清風街村民,赤腳醫生,開大清堂葯店,工於撰寫楹聯,清風街的文化能人。上 善清風街村委會會計,善言辭,能機變,會唱秦腔,與婦委會主任金蓮有染。金 蓮清風街婦委會主任,負責計劃生育工作,與村委會會計上善有染。李三踅清風街村民,承包磚廠和魚塘,貪利,好爭斗,為人凶惡。與村民武林的小姨子白娥有染。秦 安清風街前支書,後被夏君亭取代而降為村主任,悶氣郁胸不能釋懷,身患腦瘤病,遂痴傻。周俊奇清風街電工,患有心臟病,體弱。俊奇娘清風街村民,原周家地主之妻,夫亡寡居。年輕時與夏天義有男女之私。子周俊奇。劉新生清風街村民,承包了清風街一半果園,精於鼓樂,能做鼓譜,愛用肚子做鼓拍打,樂於組織社火。武 林清風街村民,結巴,懦弱,以做豆腐為副業,但卻依然貧困不堪,娶妻黑娥,後離婚。黑 娥武林之妻,面容姣好,與夏天義的次子夏慶玉有染,後與武林離婚,嫁慶玉。白 娥黑娥之妹,非清風街人,蝸居姐姐家,與李三踅有染,鍾情於引生,後與馬大中姘居。書 正清風街村民,夏風中學同學,做鄉政府廚師。邋遢、喜貪便宜,為人吝嗇、難纏,腳斷了之後,鄉政府以衛生問題將其辭退。丁霸槽早時鑽信用社政策的空子,挪用錢款成為富人,矬子,善於經營,清風街的生意能人,開萬寶酒樓。狗 剩清風街村民,赤貧,因擅自在退耕還林示範地種菜被罰款200元,喝農葯自殺。榮 叔清風街村民,懂陰陽,小氣,多病。夏中星之父。後於深山中自釘木箱中求不壞之體,暴死。其算命的本子暗示了清風街眾人的命運與結局。夏中星榮叔之子,禿頂,復員軍人,曾為縣秦腔劇團團長,後調任為縣宣傳部長,之後經夏風說情,出任鄰縣縣長。陳 星清風街外來人員,開修鞋鋪,後承包了清風街一半果園,善於唱流行歌曲,夢想去城裡唱歌,與夏雷慶的女兒翠翠戀愛。馬大中胖子,河南人。清風街外來生意人,作香菇收購買賣,住萬寶酒樓,後與白娥姘居。張學文鄉政府稅吏。清風街「年終風波」製造者。邱老師縣劇團演員,光頭,奇醜,喜飲酒。有「頂碗」及「噴火」等秦腔表演絕活。王老師縣劇團演員,年輕時以秦腔劇《拾玉鐲》成名,後秦腔沒落,鬱郁不得志。
『貳』 電影大丑中與班主發生關系的是誰
《大丑》故事以一個地方劇團「名丑」邸大丑,在社會文化變革時期,個人命運的變遷,及此生身邊三位藝術女性的命運變遷為故事線索,深刻挖掘了藝術家們的藝術生涯和情感世界之跌宕起伏的生存狀況。
根據同名小說《大丑》改編的文藝電影,將在商業化中國的大地上,為中國人對文藝的熱情把脈。此電影
主要通過一名秦腔藝術工作者邸大丑個人的悲歡離合,從而反應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秦腔在當代的掙扎與困頓。拍攝中,電影攝制組得到了中央及地方政府宣傳部、各地秦腔劇團等各方的廣泛協助與支持,導演段青民精益求精的藝術精神亦使電影《大丑》更加精彩。
本電影《大丑》男一號,由著名秦腔藝術家樊軍出演。樊軍少年成名,尤其擅長秦腔中丑角與武生,是中國現今秦腔實力派之一。作為本劇主演兼藝術指導,擁有深厚秦腔藝術功底的樊軍老師的大大增加了電影《大丑》的藝術厚度。
中國廣為熟知的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郭達鼎力加盟,在影片中主演樊軍從藝老師,在電影表演中形神兼備的表演使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更高的層次。
『叄』 秦腔丑角戲
丑分大丑、小丑、武丑。丑角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為主。武丑以武打為主,和凈角中的三塊瓦之間的區別不明顯。
丑角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由於傳說當年唐玄宗喜好京劇丑角角色演戲,下場演戲時就扮演丑角,在宮中,他為逗楊貴妃開心,親自扮演丑角,一代皇帝扮演丑角未免有損國威,於是就在鼻子上掛一塊白玉,因此後來丑角臉上便抹上白粉,而且上場時丑角總是第一個被化妝,而唐玄宗被尊為中國戲劇界的祖師爺,所以傳統劇團的團長都是丑角擔任,中國戲劇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就是名丑蕭長華先生擔任。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肆』 陝西秦腔名人
1、馬友仙
馬友仙,女,秦腔旦角。1944年(農歷甲申年)生,漢族,陝西省合陽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傳承人,秦腔「馬」派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青聯委員,中國表演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文聯常委,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藝術專家」。
『伍』 秦腔名演都是誰
秦腔的優秀演員,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藝術家魏長生外,還有被譽為花部四美的王湘雲、陳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欒小惠,周至派的桃瑣兒,長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緒中後期有潤潤子、玉喜兒、陳雨農、黨甘亭、趙傑民、李雲亭(麻子紅)、劉立傑(木匠紅)、王文鵬等。辛亥革命以來,有名丑馬平民,名小生蘇哲民、蘇育民任哲中,名旦劉箴俗(有與歐陽予倩「並駕齊驅」之譽)、王天民(人稱「西北梅蘭芳」)、李正敏(人稱「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華等。名凈田德年和名須生和家彥、耿善民、張鎖中、劉毓中、劉易平等。特別是秦腔表演藝術家陳雨農、王文鵬、黨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劉毓中,郭明霞以及原「三意社」的編修李逸笙、蘇哲民等人,陝西秦腔藝術家張寧、李小峰、殷滿合、李淑嫻、張莉萍等在唱腔、表演、化妝造型等方面都有創新。
『陸』 陝北秦腔的代表人物
徐松林
一級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副團長。「省電視百佳演員」。省秦腔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省慈善協會常務理事。主演劇目有《三滴血》、《五典坡》等10餘部。1984年考入本院,改工丑角。師承名家閆振俗、李興等人。演出劇目有本戲《十五貫》、《海瑞馴虎》、《忠保國》,摺子戲《楊三小》、《拾黃金》、《打砂鍋》、《二娃審案》及小品《瓜女了》等。獲陝西丑角大賽一等獎;國際小戲小品大賽優秀表演獎;「金獅獎」全國小品大賽二等獎;「中城之星」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中國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陝西小戲小品大賽優秀表演獎等10餘項獎項。
耿建華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省劇協會員。1972年從藝,先後在靖邊、安塞、榆林地區文工團及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主工須生。1985年至1999年任榆林地區文工團業務團長。被授予省「新長征突出手標兵」、「德藝雙馨」等榮譽稱號,被省文化廳、文化部評為尖子演員、秦腔百佳演員。參加了徽班進京200周年紀念演出。演出的保留劇目有《竇娥冤》、《周仁回府》、《三子爭父》、《齊王悔宮》、《鍘美案》、《趙氏孤兒》等。獲西北五省「咸陽杯」比賽一等獎,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清唱一等獎,省第四屆藝術節「最高榮譽獎」等省、內外戲曲大賽一等獎、特別獎10餘次。曾出訪日本演出10餘場。隨團赴台灣演出。
司衛東
國家一級演員。工須生。1980年考入潼關縣劇團,1983年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在《法門寺》、《團圓之後》、《花燭恨》、《留下真情》、《好年好月》、《屠夫狀元》等數十部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獲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表演獎;省「中城之星」表演獎等10餘項獎;1997年被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
另外還有:趙揚武、張玉梅、王化武、陳魁、段桂珍、張波
『柒』 《秦腔》人物關系表
主要人物
張引生:清風街村民,無父無母無妻無子,苦戀白雪,情緒激動時常伴發間歇性羊癲瘋,被清風街村民視為瘋子。
夏天仁:已故,夏家四兄弟老大,夏君亭之父。
大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仁之妻,夏君亭之母。
夏天義:夏家四兄弟老二,清風街原村主任,倔強,剛正。生有五子,皆有妻室,依次為:夏慶金,娶妻淑貞;夏慶玉,娶妻菊娃;夏慶滿,已娶妻;夏慶堂,娶妻竹青;瞎瞎,已娶妻。除長子外,其餘子媳皆不孝。後被七里溝山體滑坡掩埋。
二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義之妻,育有金玉滿堂及瞎瞎五子。
夏天禮:夏家四兄弟老三,愛財,吝嗇。育有一子一女,子夏雷慶,娶妻梅花。夏天禮常年於黑市販賣銀元,後遭人暗算,橫死。
三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禮之妻,夏雷慶之母。
夏天智:退休小學校長,酷愛秦腔,在清風街享有很高的聲望,樂善好施,有儒雅之風。育兩子,長子夏風,娶妻白雪;次子夏雨,未婚。夏天智胃癌復發病逝。
四 嬸:清風街村民,夏天智之妻,夏風夏雨之母。
夏君亭:夏天仁之子,清風街現任村支書,娶妻麻巧。
夏 風:夏天智長子,省城工作,成名作家,娶妻白雪,後離婚。
白 雪:清風街人,縣劇團秦腔演員,夏風之妻,後離婚。
夏 雨:清風街村民,夏天智次子,與丁霸槽合夥開辦萬寶酒樓。
趙宏聲:清風街村民,赤腳醫生,開大清堂葯店,工於撰寫楹聯,清風街的文化能人。
上 善:清風街村委會會計,善言辭,能機變,會唱秦腔,與婦委會主任金蓮有染。
金 蓮:清風街婦委會主任,負責計劃生育工作,與村委會會計上善有染。
李三踅:清風街村民,承包磚廠和魚塘,貪利,好爭斗,為人凶惡。與村民武林的小姨子白娥有染。
秦 安:清風街前支書,後被夏君亭取代而降為村主任,悶氣郁胸不能釋懷,遂痴傻。
周俊奇:清風街電工,患有心臟病,體弱。
俊奇娘:清風街村民,原周家地主之妻,夫亡寡居。年輕時與夏天義有男女之私。子周俊奇。
劉新生:清風街村民,承包了清風街一半果園,精於鼓樂,能做鼓譜,樂於組織社火。
武 林:清風街村民,結巴,懦弱,以做豆腐為副業,但卻依然貧困不堪,娶妻黑娥。
黑 娥:武林之妻,面容姣好,與夏天義的次子夏慶玉有染,後與武林離婚,嫁慶玉。
白 娥:黑娥之妹,非清風街人,蝸居姐姐家,與李三踅有染,鍾情於引生,後與馬大中姘居。
書 正:清風街村民,夏風中學同學,做鄉政府廚師。邋遢、喜貪便宜,為人吝嗇、難纏。
丁霸槽:矬子,善於經營,清風街的生意能人,開萬寶酒樓。
狗 剩:清風街村民,赤貧,因擅自在退耕還林示範地種菜被罰款200元,喝農葯自殺。
榮 叔:清風街村民,懂陰陽,小氣,多病。夏中星之父。後於深山中自釘木箱中求不壞之體,暴死。
夏中星:榮叔之子,禿頂,復員軍人,曾為縣秦腔劇團團長,劇團解散後調任為縣宣傳部長,後經夏風說情,出任鄰縣縣長。
陳 星:清風街外來人員,開修鞋鋪,後承包了清風街一半果園,善於唱流行歌曲,夢想去城裡唱歌,與夏雷慶的女兒翠翠戀愛。
馬大中:胖子,河南人。清風街外來生意人,作香菇收購買賣,住萬寶酒樓,後與白娥姘居。
張學文:鄉政府稅吏。清風街「年終風波」製造者。
邱老師:縣劇團演員,光頭,奇醜,喜飲酒。有「頂碗」及「噴火」等秦腔表演絕活。
王老師:縣劇團演員,年輕時以秦腔劇《拾玉鐲》成名,後秦腔沒落,鬱郁不得志。
『捌』 秦腔丑角喬慷慨作品
喬慷慨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他早年在陝西周至演戲,1978年進入銅川市秦腔劇團,1994年調入西安易俗社,1997年辭職創立了「陝西慷慨喜劇藝術團」。
他是一代秦腔丑角大師閻振俗先生的得意門生,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在喜劇方面具有極好的悟性和天賦。表演自然大方、規范講究,丑而不俗、頗有內涵。尤其是語言詼諧幽默、耐人尋味,動作滑稽有趣,讓人百看不厭。
從藝30多年來,他先後在《八件衣》《忠保國》、《樹下風波》等40餘部傳統戲和現代戲中,塑造了不同類型的喜劇形象,深受西北廣大觀眾的愛戴。
秦腔藝術丑角傳人喬慷慨,不僅在表演上精益求精,還潛心創作出秦腔丑角戲、喜劇小品和幽默快板30餘部。這些作品形式多樣、風格各異,題材面廣、構思精巧,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和趣味性。
因此,他自編自導自角戲《窮樂觀》、《荒郊義救》等九個小戲、小品曾分別榮獲省級匯(調)演特等獎、一等獎。許多小品經常在央視和省台播出,並在西北廣為流傳。他在《祝福》中扮演的反面人物「衛賴子」,在《十五貫》中塑造的婁阿鼠,以及獨角戲《楊三小》《教學》《打砂鍋》《窮樂觀》中的人物無不個性鮮明,語言幽默詼諧,表演動作讓人百看不厭。
喬慷慨戲路很寬,現代戲、傳統戲皆擅長,無論紗帽丑、小丑還是彩旦演起來都游刃有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八件衣》中的叫花子仁義和《忠保國》中的趙飛,演到哪紅到哪、喬慷慨不僅戲演得好,還能搞創作,早已是省作協會員。
他創作了30多部喜劇,既有《摸鍾識盜》《賴子救嬸》這樣的丑角戲,也有《賣庄基》《喬老爺巧斷紅桃案》等喜劇小品,還有《戒煙》《掃黃》《討飯難》《鍾樓頌》等幽默快板。
其中,《父與子》《五子葬父》《老子和兒子》等「父子系列」的喜劇小品,以誇張的語言對不肖子孫予以諷刺,深情呼喚傳統美德。
『玖』 秦腔有那些名家
1、馬友仙
馬友仙(1944~)女,漢族,原籍陝西合陽縣。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傳承人,秦腔「馬派」創始人。8歲考入咸陽大眾劇團,學演小旦、兼演青衣。
10歲時以一出《櫃中緣》唱紅了咸陽以及臨近地區。以後多年又陸續推出秦腔摺子戲《河灣洗衣》、《打魚殺家》、《走雪》等,以音色優美、唱做俱佳而轟動劇壇。
此後隨著藝術上的追求上進和技藝的不斷提高,又分別在秦腔傳統戲《五典坡》、《玉虎墜》、《三滴血》、《游龜山》、《紅樓夢》等大戲中擔任主角。
2、貟宗翰
自幼酷愛秦腔藝術,1952年進入西安三意社學員班學戲。師承著名藝人張朝鑒、李天堂、李慶增等。入科半年後就登台演出,開門戲為《蘇武廟》。
相繼又演出了《蘇武牧羊》《穆柯寨》《四進士》等戲,引起了群眾和領導的注目與重視。1960年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又經馬健翎、李玉敏、袁多壽等著名藝術家的嚴格訓練和教導。
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代表劇目有《趙氏孤兒》、《十五貫》、《魚腹山》、《殺廟》、《血淚仇》《二堂舍子》等。
他的許多優秀劇目和唱段被錄制唱片、磁帶、碟盤發行全國,甚至流傳海外。《打鎮台》一劇曾被中央戲曲研究院錄像,作為研究秦腔資料保存。
他的學生遍及西北五省,有的已成為國家一級演員,表演藝術家。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善於中縱向繼承、橫向借鑒,博採眾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表演方面注重刻畫人物內心,瀟灑穩健,剛柔相濟,質朴深沉;善於吸收兄弟劇種的特長,如京劇須生的身段做派、蒲劇的髯口、帽翅技巧、崑曲的步法指法等,使之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聲腔方面在繼承唱念韻味技巧的基礎上大膽借鑒京劇花臉唱腔的共鳴特色,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為探索秦腔須生新唱法創出了一條新路。
他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圓潤流暢,韻味濃郁醇厚,聲情並茂。尤其象《紅燈記》中李玉和的唱腔,堪稱其代表做,至今廣為流傳,被譽為「小浩亮「。2015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75年。
3、李愛琴
李愛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梨園世家,祖父是唱皮影戲的,渭北一帶年長的老人經常說「四楞子」李三的跑檯子,這李三就是李愛琴的祖父。
父親李萬祥農忙在家務農,農閑跟著祖父到集鎮村捨去演出。後來,祖父去世了,父親為了糊口謀生,就帶著5、6歲的李愛琴離鄉背井闖盪江湖。
李愛琴先在彭藝社扮小孩、演丫環,隨後到大華社,在李正敏、董化清先生的培養指導下,先後演出《探窯》、《三娘教子》、《五典坡》等戲。
由於嗓子好,吐字清,演戲投入,再加上年齡小,受到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被稱為「六齡童」。1954年參加陝西省軍區五一劇團,開始系統練功和學文化。
為排演《戚繼光斬子》,她曾向京劇名家李萬春先生學習;1956年以《戚繼光斬子》參加陝西省戲劇會演,獲演員一等獎,並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9年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同年,她入選參加陝西省演出團到北京以及滬、粵、鄂、滇、川等省市巡迴演出。
在演出團受益於秦腔名家的具體指導,其間又先後得到蓋叫天、紅線女、陳伯華等名家的指教,使她表演藝術水平有新的飛躍。
4、肖玉玲
肖玉玲,女,秦腔閨門旦。從藝40餘年,在秦腔閨門旦行當中獨樹一幟,對於每一個角色的塑造都性格鮮明,活靈活現。1958年,年僅18歲的她就主演了秦腔史上第一部電影《火焰駒》。
對於角色黃桂英的成功塑造,使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角。世稱「(小)肖派」。代表作品有《五典坡》中的王寶釧、《玉堂春》中的蘇三。
《狀元媒》中的柴郡主、《探窯》中的王寶釧、《紅珊瑚》中的珊妹、《孟麗君》中的孟麗君等藝術形象。2017年4月21日7時,肖玉玲在陝西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9歲。
5、康少易
出身梨園,自幼深得父親教誨和各位高師面傳心授,經幾十年舞台實踐,悟出了四功五法在於「范「的真諦,悟出了「不像不是戲「「太像不是藝」,此為戲也的至理。
悟出了藝術之道,無外由簡到繁,繁能而簡,繼而精,然達通靈化境者,非幾輩人之致力於此是不能完成的。因之,我們應遵循藝術之道以不懈之力,把戲曲藝術傳下去。
多年來,為秦腔、豫劇、蒲劇、京劇傳授了《四傑村》《鬧龍宮》《金錢豹》《反西涼》《殺四門》《鐵公雞》《金雁橋》《火燒裴元慶》《白水灘》等劇目。
特別是《盤腸戰》由陝西省京劇團康雲翔在北京演出獲得中國文化部金獎。傳子康雲翔秦腔、京劇,昆亂不擋的全能武生,授徒安波、冉星、王沖、同超、胡小毛等。
『拾』 秦腔丑角戲 特點
丑角藝術已經成為一種概念化了的藝術,不同的丑角其所展現出的性格或滑稽、或詼諧、或愛憎分明、或善惡兩端。這是丑角在發展過程中所塑造與形成的性格,丑角往往會以動帶靜、動靜結合來完成這一角色的表現。秦腔丑角通常會有諷刺嘲罵、鋒利深刻的寓意。丑角表演從淺層次上來講滑稽可笑、幽默活潑,但深入品味不難發現悲哀、激怒、亦或是憤慨之類的情感藏於其中。這就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秦腔丑角所給我們帶來的藝術魅力。
秦腔丑角的特點
秦腔丑角自身個性的體現表現為雅俗共賞,且以俗為主,所表演的內容大都是日常發生的事,加之丑角在化妝與服飾上的滑稽造型,更易被群眾理解與接收並深深受到人們的喜愛。丑角的語言也極具趣味性,通常是將村野雜談或歇後語融入人物的語言中,這對於人物塑造具有重要的影響。
秦腔丑角的唱腔特點
秦腔丑角的唱腔與秦腔老生的唱腔相比而言,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的地方。二者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聲腔、歸韻、吐字的力度,同時在技巧與風格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就秦腔老生的演唱而言,其主要特點為湯氣回腸、蒼勁挺拔,十分講究醇厚的韻味。而秦腔丑角在演唱技巧方面則十分注重唱腔的挑、勾、抹、滑的起承轉合技巧,這樣的唱腔無疑會帶給觀眾更多的幽默感。秦腔丑角在唱腔處理上,會十分注重唱腔的藝術風格與人物心理特性的吻合,並結合挑、勾、抹、滑、收、放等眾多演唱技巧,才能使得秦腔丑角在唱腔上富有濃郁的韻味。例如秦腔《卷席筒》中曹張倉所演唱的一段戲文「頭朝西,腳朝東,安安穩穩埋墳中」時,丑角演員需要把握好行腔、吐字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對於「西」、「東」、「中」這一韻律較強的字進行演唱時,應該突破軟、硬「擻兒」結合做到輕重韻錯落有致並運用挑、勾、抹、滑、收、放等眾多演唱技巧增加唱腔的跳躍性使其具有詼諧幽默之感。而這樣的唱腔正好也對劇中的曹張倉進行心理活動的展現,將其「我讓你千秋萬代,萬代千秋留美名」的懇切心境也在此種技巧的唱腔之中充分表達出來。
秦腔丑角的語言特點
由於戲曲不能脫俗,而丑角作為戲曲中的角色行當之一,自然也就屬於通俗的文藝范疇之內。丑角需要背觀眾熟悉與認可,因此它需要迎合觀眾欣賞口味則需在表現內容上多下功夫,例如在秦腔中丑角的道白運用的都是方言。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語言藝術對於塑造丑角的重要性。語言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具,在秦腔丑角表演中運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無疑會獲得觀眾的認可並得到人們的喜愛。也有許多醜角演員會將原有的劇本唱詞改編成民眾更樂於接受的順口溜,這樣的語言改編也會使丑角表現更加通俗、形象,人物塑造更能獲得觀眾認可。秦腔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成為了令人們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特別是在丑角的語言運用上,以其生動簡練的語言傳遞出真誠的情感及力量。
秦腔丑角的念白特點
在戲曲表演中有這樣一句話「千斤念白四兩唱」即道出了念白在整個戲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對於秦腔丑角來說,念白的意義也同樣十分重要。念白作為丑角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它可以分為獨白、對白和方言白等,這不同於其他行當的念白方式。丑角念白特點主要表現為清脆響堂、清晰且明快,「拼讀式」流暢與「噴口兒」有力。此外,秦腔丑角還有一種常常使用的念白方式即為「說快板兒」。秦腔丑角的「說快板兒」通過鼓板伴奏而形成自身特有的韻律與節奏進行念白表演。「說快板兒」這一念白方式,不僅能夠給觀眾傳遞更多有關劇情發展的信息,而且能使觀眾在聽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秦腔丑角的風格特點
在西方美學范疇中,可以找到對於戲劇中丑角的審美觀點,甚至有學者提出「丑」即是美的美學觀點。秦腔丑角的總體表演風格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美學觀念。在秦腔丑角中比如善良憨厚的胡山、樂於助人的楊小三等都表現出他們人格的美,因此丑角的含義中不包含「壞人」這一含義。假使有些丑角是反面或中間人物,其扮相與性格也會十分可愛、幽默。許多老一輩藝術家如馬平生、王輔生等在丑角表演上都有自身特有的風格特點,為丑角形象的塑造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丑角藝術是基於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真實物象「丑」為基礎來反應一定的人和事。丑角需要通過一定的滑稽美來展示其特色之處,因此這不僅需要一個部的丑角戲,還需要丑角演員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只有兩者兼備丑角的演出才能更加受到歡迎,並實現其雅俗共賞的審美個性。
秦腔丑角表演的藝術特點
丑角在舞台上的表演,除了已經固定化的丑角身段與動作外,還需要有手、舞等藝術手段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以此凸顯其的性格特徵。丑角人物性格的展現需要在表演過程中運用念白或用唱功配合動作的方式。
在秦腔《連升店》這一戲曲中,其店主即是運用念白方式形象地塑造了唯利是圖的商人形象。而在《卷席筒》中曹張倉即是通過唱腔配合動作來展現其內心世界的。在舞台藝術表演中,他在藝術處理上以「拙」寓意「秀」,在行為動作上採用「磕子」、「栓背」等技巧,表現出曹張倉憨厚老實的性格特徵。在唱腔上,運用苦音調演唱七句「再不能」在充分表達人物內心世界的同時,觀眾心中也會留下一個朴實無華、品德高尚的曹張倉形象。在秦腔藝術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許多有造詣的丑角演員,而這些演員風格的形成也極大地豐富了秦腔的表演藝術,為秦腔吸引觀眾、擴大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使得很多民眾在議論秦腔時,首先便是關注丑角,提起看戲、評論演員也必然會談起出醜角表演。
丑角在秦腔的角色行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甚至在關鍵時刻丑角能否有出色的表演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戲劇。無論是在語言的運用上還是動作表達秦腔丑角都會有通過自身獨有的特色進行演繹。丑角藝術藉助現實中所存在的丑的物象這一現實狀況來反應社會現象。喜劇色彩越濃烈就越是顯得大眾化就越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秦腔就像是生長在民間的光彩奪目的鮮花,許多年來經過戲劇創作人、表演藝術家等對其施肥、澆灌,使其能夠在眾多傳統藝術形式中散發著獨具自身特色的魅力,並帶有濃郁的泥土清香而不斷被群眾所接受、認可以及喜愛。因此,本文從秦腔丑角的語言特點、念白特點、風格特點及藝術特點等多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評價,這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與理解了秦腔丑角這一行當在藝術表現領域的獨特之處,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了秦腔丑角的藝術魅力。這無疑會更加促進我們去創作出更具品位的丑角戲,同時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丑角表演藝術家,為秦腔乃至整個戲劇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