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和成龍一起的七小福是哪幾個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寶 2 元奎 3 元華 4 成龍 5 元俊 6 元德 7 元彪
於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學生拜師、學藝、簽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其時香港的梨園行當還未被電影擊垮,尚有很多觀眾捧場,因此需要大批戲曲演員,於占元正是看此機會才辦起戲校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於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盪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於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雕」了。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地球人都知道,成龍師兄弟的電影成就完全體現在動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動作戲外,而且個個是有名的動作指導。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發出二十個最佳武術指導獎杯,其中十二個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灣電影金馬獎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設最佳動作指導獎,迄今已有八屆,「七小福」卻得了六次(註:其中包括與別人合作得獎次數,比如程小東、元彬合作的《新龍門客棧》、成家班、曹榮合作的《義膽廚星》等),說佔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實不為過。至於他們為何都能在功夫片領域做到游刃有餘,進而成為一代大家,歸根到底還是和他們當年做戲曲演員有關。於占元本是京劇名武生,帶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凈行,所謂唱念坐打,動作雜耍皆須樣樣精通,可是要論起唱來,「七小福」中也只成龍一副好嗓子,而於占元也惟獨對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則是務必精益求精——後來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雜家小子》中兩人大練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脫一副猴樣,便是當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戲的結果。而《A計劃》中洪金寶、成龍扮賊唱戲一段,《華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動銀槍的台姿英風則更是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了。
另外,戲曲演員和舞蹈演員一樣,因為舞台表演的關系,尤善於掌握身體動作的節奏,運動起來,姿勢瀟灑,輕重緩急,錯落有致,如果和音樂鼓點相配的話,那就可以稱作舞蹈了。這一點在《玻璃樽》中成龍伴隨著音樂和洋拳手對打可以得到印證——也正因為節奏感對於功夫片的特殊重要性,我們才不難理解跳舞蹈出身的楊紫瓊、李賽鳳、楊麗菁甚至章子怡緣何都能迅速成為一代打星了。
其實早在「七小福」的童年時代即與武俠功夫片結緣,原來於占元的女兒於素秋乃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紅的武俠片女星,於占元本人也經常在粵語片中做武師,有了這層關系,洪金寶、成龍這幫師兄弟很早就參與了電影演出,但和蕭芳芳、馮寶寶這些當紅童星比起來,「七小福」也只能算是跑龍套的,能夠得到像《大小黃天霸》中六霸、七霸這等次要角色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在鏡頭前的歷練和大銀幕上的演出經驗,卻奠定了「七小福」日後輝煌的基礎。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的大量流失,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終於維持不下去了,成龍、元彪等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當時他們這些戲班出身演員走的都是進電影圈做龍虎武師的路子,似乎這樣才算得上人盡其才,沒辜負自己學戲時苦練的本事。成龍、元彪等人的運氣還不錯,在邵氏電影公司做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遇到了三年前先他們出師的大師兄洪金寶,當時他已經從龍虎武師升到武術指導了。經洪金寶介紹,成龍、元彪、元華等人開始為嘉禾電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龍虎武師,而在這段時間里,對他們來說最難忘的經歷則是參與李小龍影片的拍攝工作。
《精武門》是李小龍從好萊塢回港後的第二部功夫片,在該片中,李小龍的剛猛有力的截拳道展露無疑,雙截棍的威力,一人獨斗群寇的豪氣都令人觀之熱血沸騰。當時成龍、元彪在片中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龍暴揍的日本浪人,成龍還做了片末被陳真一腳踢飛撞在牆上的鈴木先生的替身。「七小福」的另一位成員元華則幸運地做了李小龍的替身,片中需要李完成的一些雜技動作幾乎都由元華完成,另外,元華還扮演了在「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牌前戲耍陳真的日本學生,還有幾句挑釁的台詞——後來元華在喜劇片《龍的傳人》中街頭賣藝時,就曾吹噓過給李小龍做替身之事,有趣的是片中扮演他兒子的周星馳就是李小龍的忠實FANS,他在《喜劇之王》中表演《精武門》「踢館」一場將張柏芝凌空提起倒摔在地下那段的原版本則是由成龍扮演被摔的那個,而成龍在《喜劇之王》中也客串了一回「死跑龍套」的,觀眾看得搞笑,殊不知當年他也和星爺一樣都是此等出身,想必他對片中「臨時演員也是人!」一句也會有深刻的體會。
可以說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龍才真正從武俠片中分化出來,歷史背景也由古代變為近代甚至現代,呈現出一派嶄新氣象,並開始為世界影壇所矚目,同時對洪金寶、成龍師兄弟日後的走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小龍之後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連武俠片大師張徹也開始涉足《馬永貞》等近代豪俠功夫片,而模仿李小龍功夫片風格的打星也層出不窮:呂小龍、梁小龍、黃小龍….還有成龍。
「七小福」中和成龍是最早成名的,洪開始以武術指導聞名,後來開始自導洪金寶自演電影,首部作品是《三德和尚與春米六》,其後主演的《老虎與田雞》《林世榮》等片亦頗受好評。成龍則在李小龍暴斃後,被其原來的合作者羅維發掘,作為李的接班人。不過無論是跟風李小龍的《新精武門》,還是改編自古龍小說的武俠電影(《劍花煙雨江南》等),都沒有取得成功。直到1978年吳思遠借成龍拍《醉拳》才令其迅速走紅。該片的諧趣風格及袁和平設計的活潑靈巧兼具雜耍性的武術動作簡直就是為成龍量身定做,淋漓盡致地發揮了他在這一方面的天賦,同時也令成龍找到自己日後在功夫片領域的發展方向。自此,李小龍之後的又一位功夫巨星正式登場。
由於成龍諧趣功夫片的大受歡迎,也使得素來愛跟風的香港電影人紛紛改拍此類影片,其中自然濫作居多,卻也不乏精品。除了成龍的《蛇形刁手》、《龍少爺》《師弟出馬》外,洪金寶導演的《雜家小子》和《敗家仔》也堪稱上佳之作,這兩部影片故事情節與《醉拳》大體相似,皆是少年受辱,遇高手學藝報仇的套路。片中詼諧幽默的武林高手(類似於《醉拳》中袁和平之父袁小田飾演的蘇乞兒形象)都是由洪金寶擔綱,成龍似的調皮闖禍少年則由元彪演繹,而兩兄弟設計的武打動作則愈加精彩刺激,絲毫不遜於成龍的《醉拳》,因此也取得了極佳的口碑及票房——更重要的是,《雜家小子》和《敗家仔》令元彪迅速出位,成為一代打星,在整個八十年代風頭不讓洪、成兩位師兄。
至於「七小福」其他幾位兄弟,元奎、元德、元華、元武、元振等人此時也都聚集在洪金寶、成龍的周圍,同氣連枝,大家有飯吃,或做武術指導,或在銀幕顯形,較之以前做武師的日子要好得多了,這正應了一句老話(可能不太合適):朝中有人好做官——不過話又說回來,靠人不如靠己,雖說師兄弟好得沒話說,但如果自己沒有實力,早晚也會被淘汰的,更何況這幾位本身亦非等閑之輩,憑本事照樣能出位,只是早晚的事罷了。
元奎為成龍的《龍少爺》、洪金寶的《皇家師姐》等片設計的武打動作已顯示出自身實力。作為導演,他與劉鎮偉合導、周星馳主演《賭聖》曾創下1990年香港最高票房紀錄。而當他遇上李連傑後,更是一展平生所學,充分發揮了李連傑的敏捷身手,經典的武術設計更是層出不窮。單以他與師弟元德聯合為《功夫皇帝方世玉》設計的動作場面來說,李連傑與胡慧中在看熱鬧人群的頭頂比武高來高去盡展瀟灑身姿,而趙文卓與李連傑於監斬台里低矮的夾層中的打鬥則是閃轉騰挪卻以靈巧取勝;再加上李、趙二人在染布坊內長棍對短棒的對攻——這一高一低,一短一長的巧妙對比真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元奎、元德以該片獲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武術指導獎確實也是實至名歸的。至此,元奎與元德師兄弟聯手在李連傑主演的《新少林五祖》、《中華保鏢》、《赤子威龍》、《鼠膽龍威》等影片中設計了一系列精彩絕倫的動作場面,李連傑鮮明的造型,瀟灑的亮相,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矯健身手無不體現著元奎師兄弟的心血,從而也令他二人在香港的武術指導中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元華給人的銀幕印象一直是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在八十年代成龍、洪金寶、元彪主演的許多電影如《飛龍猛將》、《急凍奇俠》、《東方禿鷹》中,元華總是扮演功夫最厲害的反派,有時需要成龍他們師兄弟同時出招才能戰勝他,其實以元華的瘦削身體,若沒有些真功夫還真不足以抵擋自己三個師兄弟的輪番進攻。只是不斷重復這等只靠拳腳功夫顯威的反派角色,難免會令元華最後淪為如盧惠光、周比利等純臉譜化的陪練打星。於是這位留著和林子祥一樣的小鬍子(《急凍奇俠》中元彪對其相貌的評價)開始在演技上下功夫,與周星馳合作的《龍的傳人》、《情聖》、《漫畫威龍》和與李連傑合演的《龍行天下》等片都充分展現了元華的喜劇表演才華,比之在成龍、元彪的影片中充當一號打手自然要生動、形象得多。另外,他為《急凍奇俠》和《龍行天下》設計的武術動作也干凈利落,不落俗套、頗有新意,只可惜後來他在武術指導這一行當並未有太大發展,而是專注於銀幕前的演出,還別說,倒也算得上別具一格,小有成就。
即便在「七小福」早年學藝時期,元彬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八十年代其他師兄弟開始各領風騷時,元彬更是默默無聞,未見有何建樹。他也甚少與洪金寶、成龍等師兄弟合作,相反倒投在另一位著名的武術指導程小東門下,與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東的副手,輔助他為《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新鹿鼎記》等武俠片設計了許多經典的動作場面,因此深得徐克賞識,後來竟提拔他在《黃飛鴻三獅王爭霸》中做了武術指導的正職,又在《黃飛鴻四王者之風》中擔任了執行導演,一時聲名鵲起。不過,元彬、馬玉成設計的武術動作雖然深受程小東的影響,但卻各有側重:馬玉成頗得程式凌空飛舞,飄逸瀟灑風格之精髓,只是有時過於誇張,虛與實的結合差了些;元彬則武術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寫實性很強,只可惜有時候又想學程小東的天馬行空,結果難免弄巧成拙,這點在《黃飛鴻四王者之風》和《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中體現得很突出——至於後來元彬為「銀河映像」的許多經典槍戰片做指導的動作場面,固然精彩寫實,但較之拍功夫片可以任意發揮,他在杜琪峰等人的導演意圖控制下卻又顯得有些縮手縮腳了。
在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洪金寶、成龍、元彪是香港最紅的功夫片的明星,只要是他們領銜主演的功夫片,幾乎都能獲得極佳的票房收入,如果是三人合作的影片則更是票房賣座的保證了。因此當年這三兄弟曾合作過多次,最早是在《奇謀妙計五福星》中,該片是嘉禾為對撼新藝城的賣座動作喜劇系列《最佳拍檔》開拍的,由洪金寶導演,開創了豪華明星陣容的群戲先河,影片以洪金寶、吳耀漢、馮淬帆、秦祥林、岑建勛(後來換為曾志偉)的搞笑戲為主,劇情主要是這五個好色男人調戲美女的橋段,還有一大看點就是洪金寶、成龍、元彪師兄弟三人硬橋硬馬的動作功夫場面,(《奇謀妙計五福星》中元彪只露了一面,沒甚戲份,待到後來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便是三人同時對敵的精彩武鬥了)。只是在這套由洪金寶控制影片整體風格的「五福星」系列,成龍、元彪的戲份也只限於打鬥,並無多大發揮。但到了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的《A計劃》時,則是完全圍繞成龍展開情節,無論洪金寶、元彪怎麼賣力的打鬥表演,卻也搶不去成龍的風頭。
說起洪金寶與成龍的關系,可以說是亦師亦友,據說成龍的許多功夫就學自洪金寶,而他入電影圈以來一直受到這位大師兄的照顧。因此兩人之間的合作也是最多的,而且互相啟發,對香港類型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單說洪金寶,他不僅以《提防小手》和《五福星》系列開創了黑色功夫喜劇潮流和時裝動作片,監制的「僵屍」系列電影更風靡一時。而且他除了動作功夫少有敵手外,還主演過幾部頗受好評的文藝片,如在《八兩金》中與張艾嘉談情說愛,影片淡淡的鄉愁和略顯悲傷的愛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而洪金寶出色的演技也為該片錦上添花。另外,他在與成龍合演的《龍的心》扮演一個天生弱智的成年人,演技著實精湛,只可惜與同年鄭則仕主演的《何必有我》題材撞車,不僅口碑不佳,票房也只收幾百萬,堪稱洪金寶與成龍合作以來最失敗的一次,使得成龍以後再不敢輕言演文藝片,而洪金寶卻毫不在乎,後來又有與張曼玉主演的《過埠新娘》文藝片問世。此等勇氣和對自身演技的突破在「七小福」中絕對可拔得頭籌。
再說洪金寶對成龍的啟發,因在《奇謀妙計五福星》中成龍首次扮演警察,才觸發了成龍的創作靈感,才有了《A計劃》中的民國巡警馬如龍,才有了後來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警察故事》中的陳家駒。而洪金寶在八五年為德寶監制了《皇家師姐》系列,成龍就在八七年為嘉禾監制了《霸王花》系列——不知這個算是啟發,還是對撼呢?另外,成龍、洪金寶、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成龍的是威禾,洪金寶的是寶禾,元彪的則是泰禾,很明顯都是依託嘉禾電影公司開創的。有了各自的事業,他們的合作就開始漸漸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計劃》外,尚有《快餐車》和《飛龍猛將》。《飛龍猛將》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片中設計了一段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因誤會展開混戰的動作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毆成一團,非常經典,誰知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絕唱了呢?不過,洪金寶與元彪倒是陸續有合作,比如《東方禿鷹》、《亂世兒女》(此片中洪金寶破天荒地演了一個大反派,與元彪惡斗一場最後被炸死)、《九五牛皮膠》等——其實近年來個人最喜歡的「七小福」作品當屬元奎導演,元彪、元華、元奎、元德、金城武主演的《馬永貞》,拳腳刀斧,槍戰武鬥的動作場面精彩絕倫,兄弟情義,幫派廝殺,情感陰謀、搞笑悲情,雖用傳統手法演繹,卻也令人盪氣回腸。元彪的英雄、元華的搞笑,元德的反派都很出彩,只可惜該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票房極差,不知何故。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七小福」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雖然發展重點不太一樣,比如成龍、洪金寶、元奎在好萊塢,元彪留守香港,元華轉投無線電視台做了電視劇演員,元彬則在內地混飯吃。但現在又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寶為成龍的《highbinders》擔任動作導演,元彪為成龍的《龍旋風》擔任動作指導,洪金寶在元彬導演的電視劇《斷仇谷》中擔綱主演,元彪則與洪金寶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許「七小福」作為演員在銀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龍、洪金寶)已經開始老了,但他們作為動作指導對香港甚至世界類型電影所發揮的創造性作用卻越來越重要——謹以此淺陋文章紀念為我的青少年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的幾個香港電影人!
成龍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國戲劇學院。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京劇大師於 占元師父(於素秋的父親)。於師父為成龍起了一個名,叫元樓。其他 的師兄弟也是以元字為名。每天的操練包括腳上功夫、打鬥方式、特技 動作等。另外還有如拉筋、劈腿、翻 斗等動作。除了練功外,他們更 要做清潔、洗碗等的事務。成龍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時艱苦訓練中成 長。 在一次京劇的表演中,於師父選了元龍(洪金寶)、元泰、元華、 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龍,擔演一套京劇《七小福》的主角。從此人們 便稱他們為七小福,而成龍亦從此獲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機會,以後他們 就不斷在荔園表。
2. 成龍電影《五福星》系列裡的演員
主 演: 成龍 Jackie Chan .... CID 07
洪金寶 Sammo Hung Kam-Bo .... Teapot
Lung Chan .... Henchman
陳欣健 Philip Chan .... Inspector
Paul Chang .... Mr. Hope
Charlie Chin .... Vaseline
岑健勛
吳耀漢
秦祥林
曹達華 Tat-wah Cho .... Medicine Man
鍾楚紅 Cherie Chung .... Shirley
Fat Chung .... Henchman
馮克安 Hark-On Fung .... Pat
馮淬帆 Shui-Fan Fung .... Rookie
Pat Ha .... Tar's Daughter
林正英 Ching-Ying Lam .... Tar's Butler
Chau Sang Lau .... Bus driver
Moon Lee .... CID Agent's Girlfriend
就在這幾個裡面了具體哪個不清楚。。。望諒解
簡 介:
非常有趣的一部喜劇片。
這是洪金寶所導演的「五福星」系列電影中的一部,影片講述茶壺、死氣喉、凡士林、捲毛積及蘭克司同日出獄,並決意改邪歸正,同組清潔公司。在一宗黑幫偽鈔電版交易中,被警察成龍看見,歹徒情急之下將贓物拋入清潔工作車中。從此五寶成追殺目標……
這部由洪金寶導演並和鍾楚紅、秦祥林等超級巨星一同出演的影片,真正吸引觀眾的應該是前半段的那些生活化笑料,幾名大男人為了追求鍾楚紅而各懷鬼胎,吳耀漢被別人設計作弄而誤以為自己練成隱身術等場面,都能收到讓觀眾捧腹的效果。
3. 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有哪些明星
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將於7月18-22日在山西大同舉辦,本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和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光影與共,天下大同」為主題,彰顯動作電影家國情懷,助力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宣布了本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評委會名單。著名電影人吳思遠將出任評委會主席,楊紫瓊,文雋,陸川,黃曉明,白百何,錢嘉樂擔任評委會委員。
黃曉明是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2010年憑借諜戰片《風聲》獲得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電影代表作有:《中國合夥人》、《太平輪》、《無問西東》等。今年,黃曉明與史泰龍主演的好萊塢越獄動作巨制《金蟬脫殼2》也將登陸大熒幕。
4. 有個電影,成龍對甄子丹對打然後旁邊的石門開著裡面有一個男的拿著劍出現、然後甄子丹對成龍說一句話成龍
千機變Ⅱ-花都大戰
快速導航
演員表
基本資料
中文片名:《千機變Ⅱ之花都大戰》
英文片名:《The Twinseffect2》
電影《千機變2之花都大戰》
導演:元奎梁栢堅
出品人:宋樂群楊受成
年份:2004年
地區:中國香港
對 白:粵語/國語
演員表
角色:春十三少
演員:蔡卓妍
角色:女 帝
演員:瞿穎
角色:藍 翎
演員:鍾欣桐
角色:紅 鷲
演員:范冰冰
角色:卧虎藏龍
演員:甄子丹
角色:炭 頭
演員:房祖名
角色:柴 頭
演員:陳柏霖
角色:黑木爺
演員:梁家輝
角色:依多波曼
演員:謝晶晶
角色:尉 繚
演員:吳彥祖
角色:桃 桃
演員:陳冠希
角色:石將軍
演員:成龍
影片分析
元 奎
元奎參與電影製作超過三十年,曾擔當監制、導演、動作指導等崗位,著名作品包括:楊紫瓊主演的《皇家師姐》、李連傑主演的《方世玉》、周星馳主演的《賭聖》等。後來,元奎轉戰荷理活,在李連傑多部電影
《Romeo Must Die》、《The One》及《Kiss Of The Dragon》,擔當動作指導,備受推崇,應邀執導其首部荷李活電影《The Transporter》 。
梁栢堅
梁栢堅,新一代實力全面的導演,他是著名導演吳宇森的副手,曾參與製作《喋血雙雄》、《辣手神探》等多部國際著名電影,1996年首次執導的《浪漫風暴》一鳴驚人,之後作品包括賣座喜劇《絕世好bra》、動作片《野獸之瞳》、懷舊劇情片《魂魄唔齊》等。
人物介紹
春十三少(蔡卓妍飾演)
市井流氓之後,承繼母親衣?,以販賣男奴為生。春十三少個性率直,從不掩飾她貪財好色的個性,視錢財為唯一的人生目標,對愛情「永不專一」,更不會為男人而流半滴眼淚。
女帝(瞿穎飾)
入宮前曾與尉繚相戀,卻被親妹陷害,捲入宮廷爭斗,從此變成心狠手辣,更對男人極之痛恨,乘著帝主駕崩,女帝滅殺皇族,建立女權為中心的暴政。
藍翎(鍾欣桐飾)
首批由女帝親自挑選的女戰士之一,精通騎術及劍術。藍翎出身自將帥世家,自少已被訓練成重視軍紀,是個出色的女將軍。雖然她外表冷血無情,但內心暗藏少女溫柔。
紅鷲(范冰冰飾)
與藍翎共事的女戰士,但心術不正,不擇手段,因尉繚器重藍翎,妒火心生,不惜利用卑鄙的狼人對付皇族後人,被尉繚趕走。
卧虎藏龍(甄子丹飾)
正陽族忠良之後,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的高手,曾策動西南十六族六十萬人反攻花都,被女帝視為眼中釘,為了追蹤皇子下落,深入西南楚域鬼地,並與傳說中的石將軍,有一場世紀對戰。
炭頭(房祖名飾)
自少被黑木爺收養,與柴頭、桃桃為師兄弟。由於身世不明,令他變得做人沒自信,處事退縮。炭頭因桃桃皇城盜寶,令他捲入風波,與柴頭同被當成「皇族孤星」的真身。
柴頭(陳柏霖飾)
自少被黑木爺收養,被訓練為四處游盪的戲班藝人,是個愛錢亦愛權的小流氓,渴望一登龍門,但從不付出。因為被懷疑是「皇族孤星」,多次被女帝手下追殺。
黑木爺(梁家輝飾)
戲班主持人,喜收養及訓練無助少年,成為戲班生財工具。黑木爺五年前從女帝魔掌逃出來,但身中神秘毒咒,月圓之夜即變成半男半女,故經常四處流浪避世,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依多波曼(謝晶晶飾)
身形魁梧奇偉的大將軍,跟隨女帝征天下多年,表面上對征服男人從不手軟,然而十多年前,她早已被一名充滿男人味的「戲班小子」完全征服
尉繚(吳彥祖飾)特別演出
擁有貴族氣質,身任宮廷近衛隊之首,率領藍翎、紅鷲等女戰士,保護皇城。除了對女帝有君臣之忠,內心對女帝愛慕情深,為了親近保護至愛,不惜自宮。
桃桃(陳冠希飾)友情客串
戲班男花旦,天真而充滿強烈正義感,為了對抗女帝,他可以放棄了一切,不顧生命,冒險入皇城盜寶。
石將軍(成龍飾)特別演出
原名衛城,前朝護國將軍,為守護皇者神劍,對付女帝,不惜把肉身封印,變成石像數十年,等待能解救國危的真命天子現身。
劇情介紹
傳說,兩生花開,帝王星現;乾坤倒轉,天下大亂……
在遠古中原的西南邊陲,有一個由女人專權的天女國,在天國里,權利全部掌握在女帝(瞿穎飾)手裡,所有的男人遭到欺壓,甚至被變賣為奴隸。由於被變賣為奴隸的男人們頸部都被鐵環緊鎖,系以銅鈴,所以被謔稱:「鈴鐺」。在這個男人失去做人尊嚴的天女國,少女春十三少(蔡卓妍飾)以販賣「鈴鐺」維生。盡管生意不錯,但春十三少還是欠下依多波曼大將軍(謝晶晶飾)不少錢。在一次集市上,春十三少和依多波曼大將軍撞在了一起。依多波曼將軍讓春十三少找來一個看到美女耳朵就紅的男人,找著了可以抵以前欠下的所有債務。 就在春十三少和依多波曼大將軍達成協議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一個黑影,但瞬間就無影無蹤,只留下印有「兩生花開,帝王星現;乾坤倒轉,天下大亂……」字樣的傳單隨風飛舞。此事傳到女帝耳朵後,女帝為此寢食不安。原來,此時皇宮密史丟了一塊藏寶石石板,女帝擔心藏寶石板會落入帝皇星手中。一旦被帝皇星解開石板之謎,並找到那把神劍,那將直接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富有靈性的藏寶石板被派黨偷走後,女帝決定派出玄機使暗中跟蹤石板的下落,並伺機殺死帝皇星。就在玄機使暗中跟蹤藏寶石板時,藏寶石板無意中落入炭頭(房祖名飾)和柴頭(陳柏霖飾)的手中。炭頭和柴頭自小隨義父黑木爺(梁家輝飾)賣藝為生,如今無意中從師弟桃桃(陳冠希飾)手上獲得藏寶圖石板後,卻被販賣男奴的春十三少看中。伺機擒獲柴頭和炭頭時,春十三少與武功高強的玄機使藍翎(鍾欣桐飾)相遇。春十三少和玄機使藍翎不打不相識。為查出「帝皇星」的真身,藍翎隱藏其玄機使身份,與炭頭、柴頭與春十三少結伴踏上冒險之旅。 一路上,炭頭和柴頭被誤認是「帝皇星」的真身。在遭遇飛來橫禍後,柴頭和炭頭被逼逃命。途中,柴頭和炭頭遇上了「卧虎藏龍」(甄子丹飾),並由此得知兩個人必有一個是帝皇星的真身。根據預言,藏寶石板可以引帝皇星出現,找到鬼城拿回神劍,就可以推翻女魔王,男人就不再受女魔王的壓迫。春十三少與藍翎用消魂香迷惑了保護帝皇星的「卧虎藏龍」後,四人遇上了遁地族人。在遁地族人的幫助下,春十三少一行四人終於來到一個道門前。走進山洞,一行四個人終於在一個兵器庫里看到了那把神劍。柴頭以為自己會是帝皇星化身,但任憑柴頭費盡力氣,怎麼也抓不到那把近在咫尺的神劍,倒是炭頭無意中得到了那把神劍。尉繚(吳彥祖飾)得知藍翎沒有拿回神劍是因為她對炭頭動了感情,女帝抓獲藍翎和春十三少後引柴頭和炭頭現身。在炭頭的帶領下,被女帝壓迫的正陽族叛軍早已在荒漠盡頭厲兵秣馬,「帝皇星」一聲號令下,一場「復國聖戰」開始了。激戰中,大將軍依多波曼在正陽族的隊伍中看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黑木爺。至此,大家聯合起來與女帝決戰生死,並最終打敗了女帝。女帝統治被推翻後,炭頭放棄了作皇帝的機會,把皇位讓給了柴頭。他和藍翎一起,遠走他鄉,過上了幸福、平靜的生活。
5. 楊紫瓊是不是會武功
會。楊紫瓊曾經專門到洪家班習武半年,每天練功、打沙包、踢腿。
楊紫瓊,1962年8月6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祖籍中國福建,馬來西亞籍華裔女演員、製片人,畢業於英國皇家舞蹈學院。
楊紫瓊從四歲開始學習芭蕾舞,經常登台表演,渴望成為瑪戈·芳婷。楊紫瓊還學習畫畫和鋼琴,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尤其擅長游泳和羽毛球,少年時代曾代表馬來西亞參加過跳水比賽。此外,楊紫瓊還喜歡高山滑雪和騎馬。
為了演好第一部動作片《皇家師姐》,楊紫瓊專門到洪家班習武半年,每天練功、打沙包、踢腿。1985年,楊紫瓊主演其第二部電影《皇家師姐》,她親自完成戲中穿玻璃之類的危險動作。憑藉此片,楊紫瓊提名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5)成龍電影大全皇家師姐擴展閱讀:
楊紫瓊履歷:
1983年,當選馬來西亞小姐冠軍。198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而正式出道。
1985年,主演《皇家師姐》系列電影轉型女打星。1988年,嫁給香港富豪潘迪生,婚後息影。
1992年,以成龍的動作電影《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復出。
1997年,憑借007系列電影《明日帝國》打開好萊塢市場。2001年,主演的電影《卧虎藏龍》榮獲第73屆奧斯卡、第58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並憑借該電影提名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
2002年,擔任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2014年,主演袁和平執導的電影《卧虎藏龍2》。
2001年,被蘇丹冊封馬來西亞霹靂州拿督,成為馬來西亞第一位演藝界華裔女藝人受此封銜。
2002年,楊紫瓊獲得「世界傑出青年大獎」,也是首位獲得此榮譽的華人女性。2007年獲頒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2008年,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同年任聯合國全球道路安全形象大使 。
2009年,被美國《人物》雜志評選電影史上35位大美人。
2012年3月14日,從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手中接過法國至高榮譽勛章 。
2013年5月被馬來西亞國家元首封勛丹斯里勛銜。
6. 洪金寶所有的電影名字
截至2020年1月份,洪金寶出演的電影有《殺破狼》、《我的特工爺爺》、《盪寇風雲》、《蔡李佛》、《夏日福星》、《最佳福星》、《福星高照》、《飛龍猛將》、《快餐車》、《東方禿鷹》、《奪帥》等。
1、《殺破狼》
《殺破狼》是葉偉信執導的時裝警匪動作片,由甄子丹、洪金寶、任達華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廖啟智、夏韶聲、張智堯、惠天賜、洪天明、陳達志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即將退休的督查陳國忠、黑社會老大王寶、新任督查馬軍之間的生死搏鬥。
4、《蔡李佛》
《奪帥》是由羅守耀執導,洪金寶、恬妞、李修賢、任達華、邵美琪、吳京等人主演的香港動作片。
影片以講述黑社會幫會「忠信義」在外部攻擊和幫內內斗的雙重打擊之下的瓦解過程為主線,記述了幫派內部爭奪大權的暗藏風雲。
5、《夏日福星》
《夏日福星》由洪金寶執導,黃炳耀編劇,洪金寶、成龍、元彪等主演的一部動作喜劇電影。
影片講述了鷓鴣菜、犀牛皮、大山地、羅漢果、花旗參、大力丸、巴巴拉和維奇等警察兄弟放假外出旅遊時接到任務,所上演的一連串爆笑驚險的好戲的故事。
7. 求成龍、洪金寶、李連傑到至今所拍的所有電影
李連傑:
2008 木乃伊3:龍帝之墓
2008 功夫之王(雙J計劃)
2007 投名狀
2007 游俠(玩名對決)
2006 霍元甲
2005 狼犬丹尼(猛虎出籠)
2003 致命搖籃(龍灘虎穴)
2002 英雄
2001 宇宙追擊令(救世主)
2001 龍之吻(猛龍戰士)
2000 致命羅密歐(致命英雄)
1998 致命武器4 (轟天炮)
1998 殺手之王
1997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1996 黑俠
1995 冒險王
1995 鼠膽龍威
1995 給爸爸的信(赤子威龍)
1994 精武英雄
1994 中南海保鏢
1994 新少林五祖(洪熙官)
1993 太極張三豐
1993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1993 鐵雞斗蜈蚣
1993 方世玉續集
1993 方世玉
1992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1992 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
1992 黃飛鴻之92之龍行天下
1991 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
1990 黃飛鴻
1988 龍在天涯
1986 南北少林
1986 中華英雄
1984 少林小子
1979 少林寺
成龍:
《大小黃天霸》1962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
《秦香蓮》1964年
《和我痛飲》1966年
《領悟禪宗》1968年
《精武門》1970年
《廣東小老虎》1971年
《巾幗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氣道》1972年
《金瓶雙艷》1972年
《頂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賊》1973年
《龍爭虎鬥》1973年
《碼頭龍虎鬥》1973年
《香港過客》1974年
《花飛滿城春》1974年
《喜瑪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龍大師》1975年
《少林門》1975年
《新精武門》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風雨雙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劍花·煙雨·江南》1977年
《鐵拳僧》1977年
《天殺星》1977年
《飛渡雲山》1977年
《點只功夫▲簡單》1977年
《蛇鶴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闖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龍拳》1978年
《龍騰虎躍》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隻瘋拳》1979年
《奇異雙人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師弟出馬》1980年
《殺手壕》1980年
《炮彈飛車》1981年
《龍少爺》1982年
《迷你特攻隊》1982年
《忍者戰爭》1982年
《A計劃》1983年
《炮彈飛車續集》1983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年
《快餐車》1984年
《黑帶雙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響》1985年
《威龍猛探》1985年
《龍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龍兄虎弟》1986年
《壞小子》1986年
《A計劃續集》1987年
《對不起》1987年
《飛龍猛將》1987年
《警察故事續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緝犯》1989年
《奇跡》1989年
《群龍譜》1989年
《藝人的反抗》1990年
龍兄虎弟續集》(又名《飛鷹計劃》)1990年
《雙龍會》1991年
《火燒島》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滅火群英》1992年
《超級警察》1992年
《西域雄獅》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獵人》1993年
《S計劃》1993年
《重案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紅番區》1994年
《霹靂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又名《白金龍》)1996年
《一個好人》1997年
《好萊塢烈焰》1997年
《我是誰》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時刻》1999年
《贖金之王》2000年
《特務迷城》2001年
《尖峰時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贖金之王2》2002年
《環游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飛龍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千機變二之花都大戰》(2004)
<神話>2005
《寶貝計劃》(2006)
《尖峰時刻3 》(2007)
《功夫之王》(2008)
《新宿事件》(2008)
洪金寶:
《愛的教育》1961
《大小黃天霸》1962
《岳飛出世》1962
《公主與七小俠》1963
《人之初》1963
《生死關頭》1963
《兩湖十八鏢上下集》1965
《大醉俠》1966
《段魂谷》1968
《龍門金劍》1968
《怪俠》1968
《奪魂鈴》1968
《神經刀》1969
《獨臂神尼》1969
《小魔俠》1969
《燕娘》1969
《飛燕金刀》1969
《毒龍潭》1969
《一劍香》1969
《怒劍狂刀》1970
《鷹爪手》1970
《血符門》1970
《鐵羅漢》1970
《武林風雲》1970
《金衣大俠》1970
《五虎屠龍》1970
《十二金牌》1970
《天龍八將》1971
《奪命雙劍》1971
《鬼怒川》1971
《鬼太監》1971
《俠女》1971
《蕭十一郎》1971
《影子神鞭》1971
《冰天雪女》1971
《鍾馗娘子》1971
《山東響馬》1972
《大內高手》1972
《合氣道》1972
《群英會》1972
《亡命徒》1972
《鐵拳旋風腿》1972
《風雷魔鏡》1972
《大刀王五》1973
《五雷轟頂》1973
《龍爭虎鬥》1973
《跆拳震九州》1973
《偷渡客》1973
《賣命》1973
《黑夜怪客》1973
《迎春閣之風波》1973
《老虎燕星》1973
《李小龍的生與死》1973
《鬼馬雙星》1974
《中泰拳壇生死戰》1974
《黃飛鴻與少林拳》1974
《虎鞭子》1974
《鐵金剛大破紫陽觀》1974
《死亡挑戰》1974
《七省拳王》1974
《忠烈圖》1975
《後生》1975
《艷窟神探》1975
《花飛滿城春》1975
《香港超人》1975
《直搗黃龍》1975
《脂粉大煞星》1975
《密宗聖手》1975
《鬼計雙雄》1976
《少林門》1976
《北少林》1976
《大太監》1976
《半斤八兩》1976
《四大門派》1977
《破戒》1977
《李小龍生與死》1977
《面門心靜》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老虎田雞》1978
《肥龍過江》1978
《貂女》1978
《臭頭皇帝》1978
《泥鰍吃猛龍》1978
《死亡游戲》1978
《醒目仔蠱惑招》1979
《搏命單刀奪命槍》1979
《雜家小子》1979
《肥龍功夫精》1979
《林世榮》1980
《鬼打鬼》1980
《錢作怪》1980
《咸魚翻身》1980
《身不有己》1980
《甩牙老虎》1980
《追女仔》1981
《敗家仔》1981
《提防小手》1982
《人嚇人》1982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A計劃》1983
《新蜀山傳》1983
《快餐車》1984
《雙龍出海》1984
《神勇雙響炮》1984
《省港奇兵》1984
《人嚇鬼》1984
《貓頭鷹與小飛象》1984
《皇家師姐》1985
《龍的心》1985
《夏日福星》1985
《時來運轉》1985
《僵屍家族》1985
《僵屍先生》1985
《福星高照》1985
《生死線》1985
《智勇三寶》1985
《聖誕奇遇結良緣》1985
《最佳福星》1986
《聽不到說話》1986
《富貴列車》1986
《霹靂大喇叭》1986
《神勇雙響炮2》1986
《過埠新娘》1986
《鬼猛腳》1986
《東方禿鷹》1987
《標錯參》1987
《靈幻先生》1987
《小生夢驚魂》1987
《表哥到》1987
《肝膽相照》1987
《一屋二妻》1987
《最後一戰》1987
《快餐車》1987
《腳猛鬼》1988
《七小福》1988
《忘命鴛鴦》1988
《僵屍叔叔》1988
《飛龍猛將》1988
《忠義群英》1988
《神探父子兵》1988
《畫中仙》1988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
《群龍戲鳳》1989
《八兩金》1989
《烈火街頭》1989
《火燭鬼》1989
《富貴兵團》1989
《再見王老五》1989
《脂粉雙雄》1990
《瘦虎肥龍》1990
《亂世兒女》1990
《龍鳳賊抓賊》1990
《火燒島》1990
《皇家女將》1990
《豪門夜宴》1990
《一觸即發》1991
《老豆不怕多》1991
《五福星撞鬼》1991
《猛龍入侵黑社會》1991
《豪門夜宴》1991
《洪福齊天》1991
《離線枕邊人》1991
《密宗威龍》1991
《戰神》1992
《陰陽法王》1992
《暫不忘情》1992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1993
《住家舞男》1993
《一刀傾城》1993
《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
《冇面俾》1995
《霹靂火》1995
《浪漫風暴》1996
《摩登笑探》1996
《阿金的故事》1996
《運財五福星》1996
《啊金》1996
《一個好人》1997
《黃飛鴻之西域雄師》1997
《雙重火力》1997
《小倩》1997
《沒有小鳥的天空》1998
《成龍的傳奇》1998
《迎頭痛擊》1998
《無問題》1999
《拳神》2001
《蜀山傳》2001
《龍騰虎躍》2002
《夏日殺手》2002
《大丈夫》2003
《紅褲子》2003
《鑽石大盜》2003
《功夫世家》2003
《大阪超人飯店》2004
《驚心動魄》2004
《環游地球80天》2004
《香港櫥神》2004
《殺破狼》2005
《龍威父子》2005
《猛龍》2005
《雙子神偷》2007
《雙龍記》2007
《三國之見龍卸甲》2008
《奪帥》2008
《少林僧兵》2008
《武術少年行》2008
8. 七小福成員排名是什麼
七小福包括:洪金寶、元奎、元華、成龍、元泰、元武、元彪。
七小福由來源於於占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本名周元俊)、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於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
京劇《七小福》:
《七小福》(Painted Faces)是由羅啟銳執導,洪金寶、鄭佩佩、林正英、岑建勛、午馬等領銜主演的動作電影。
影片講述京劇大師於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七小福「戲班最終名揚天下的故事。
9. 有一部電影是洪金寶主演的,片中好像他很愛說大話的,是什麼電影
是〈離線枕邊人〉。
主要演員:
張學友 吳耀漢 高志森
洪金寶 林正英 鄭裕玲
張敏 高麗虹 樓南光
劇情簡介
洪成功目睹兩起殺人犯作案,遭追殺。洪逃時誤撞鄭玲玲,鄭以為洪對她無禮。洪追其解釋,又不幸汽車撞倒……一起起莫名其妙的事接連發生。
觀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g2MjQxNDg=.html
10. 都有哪些香港警察破案武打電影
執法先鋒,皇家戰士,中華戰士,皇家師姐,皇家師姐之中間人,雌雄大盜,皇家女將,特警屠龍,直擊證人,洗黑錢,師姐大曬,冷麵阻擊手,魔翡翠,龍鳳賊捉賊,瘦虎肥龍,脂粉雙雄,洪福齊天,群龍戲鳳,群龍奪寶,奇謀妙計五福星,福星高照,夏日福星,最佳福星,飛龍猛將,富貴列車,東方禿鷹,急凍奇俠,亂世兒女,馬永貞(金成武),赤腳小子。。。。有個別幾部不是警察的,都是本人很喜歡的那個時期前後以武打為主的動作片,應該有相當一部分適合你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