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發師的影片評價
陳逸飛的這部遺作眼光不淺,野心也大。說的是一個橫跨二十年的劃時代故事,從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期一直拍到新中國建立後五年。製作認真,應有的場面都拍到了,從上海灘征歌逐色的十里洋場,到江南水鄉小鎮以至黃河、漠北(南方都市報文雋評) 。
影片的節奏非常快,充滿溫情的畫面轉瞬就會血腥彌漫,而血性方剛之間也會流露出絲絲溫情,陳逸飛就是在這樣的轉換之間讓觀眾心底瞬間湧起絲絲感動(華西都市報評) 。
《理發師》有陳逸飛獨特的視覺風格,以及戰爭和愛情相結合的大氣磅礴。是多年難得一見的極具藝術品位的戰爭愛情大片。業保留了柔美中和的視覺特質,在故事性上很好(成都日報評) 。 《理發師》的場外故事,遠比電影本身精彩。由於視覺大師陳逸飛的精心打造,《理發師》的畫面精美而淳樸,只不過,演員在大多數時間里沒有給出讓人動容的表演。而且,電影的故事和表現手段顯然老套而倉促。演員們的表演游離在電影之外,唯一比較出色的是陳坤。電影的劇情比較老套、倉促。陳逸飛在電影的處理上,真誠有餘而專業不足,電影的不少段落處理得很繁瑣。當然,《理發師》的畫面無可厚非,電影的不少畫面,如油畫般淡入淡出。與許多電影的場景過於華美不同,《理發師》的畫面最大的特點反倒是淳樸,這可能是作為視覺大師的陳逸飛對電影的一種理解(齊魯晚報評) 。
B. 電影《理發師》(陳逸飛導演,陳坤主演)裡面的主題曲叫什麼名字哪裡有下載啊
《夢里路遙》 酷狗裡面有的下
C. 理發師的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2002年8月1日,由畫家陳逸飛執導的國產片《理發師》女主角定為姜文的同門師妹周韻,姜文任男一號,葛優出演男二號。10月26日因劇本出現問題,原定於10月底開機的《理發師》推遲開機,使姜文錯過了留出來的檔期,姜文向劇組提出辭呈。陳逸飛回應:劇本正在抓緊時間修改,希望能夠保證姜文出演,最遲20天後開機。11月20日,因3個大男人(陳逸飛、姜文、葛優)都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導致劇本一再難產,改動8次。開機時間一拖再拖。11月27日姜文、葛優和陳逸飛在北京一起出席了短短5分鍾的《理發師》開機儀式。
2003年1月7日,四家投資方經會議協商,決定停止拍攝,整個劇組就地解散,造成800萬元損失並浪費全片五分之一膠片 。1月11日姜文緊急聯絡媒體,就「停拍風波」做出書面發言:因創作和藝術上的分歧停拍。1月13日陳逸飛否認了姜文的聲明,認為「姜文人品有問題」,強調停拍無關創作和藝術上的分歧,背後還有隱情。1月14日陳逸飛在滬召開個人新聞發布會,就《理發師》停機發布六點聲明,爆出停拍原因:劇組存在「財務黑洞」 。
2003年4月攝制組重新成立,陳坤接替姜文主演。主創人員來自五湖四海,集中了包括西安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及上海電視台的各路工作人員。這一次陳逸飛對場景、服裝、道具、化妝等各個環節的事必躬親。
2005年4月10日,陳逸飛突然死亡,影片尚未拍攝完畢,作為《理發師》的藝術總監,吳思遠經過一晚的考慮,迅速接棒。此時電影大部分已完成,吳思遠在後期製作中動了很多心思。片尾是陳逸飛現場指揮拍攝的鏡頭,他對采訪記者說:「希望喜歡我藝術的人記得我曾經拍過一部電影《理發師》。 」
D. 陳逸飛主演過什麼電影
他沒演過什麼呀,作為畫家非常有名
開始做導演,一部《理發師》還沒導完就去世了,這部電影前期花了非常多錢,他死後,別人都不願意接這個電影,怕收不回成品,虧錢
不過還是有人接了,這個電影應該已經可以看到了
陳坤主演,不是我喜歡的演員呀,唉
E. 關於理發師的電影有哪些
片名:《理發師》
英文名:《the music box》 導演:陳逸飛 藝術總監:吳思遠 上映: 2006年4月28日 中國大陸 類型: 愛情片 劇情片 戰爭片 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時長: 145分鍾 顏色: 彩色 主要演員: 陳坤--飾陸平 曾黎--飾宋嘉儀
F. 關於凡一平《理發師》這一作品的評論
理發師》編劇凡一平披露姜文陳逸飛矛盾始末
明日,陳逸飛的遺作《理發師》(blog)即將上映,編劇凡一平悄悄躲在廣西一小縣城賓館里開始新的小說創作。昨日記者致電給他,他十分誠懇地說:「雖然我是《理發師》的第一編劇,但我認為這部電影是陳逸飛先生的個人作品,為此我願意放棄15萬元的編劇費。」他還披露了姜文陳逸飛矛盾始末。
凡一平寫完《理發師》劇本後,一名演員把劇本給陳逸飛看,當時他只想拍一部小
==============================
成本電影。沒想到後來姜文表示願意合作,說《理發師》很合他的路子,所以很多公司開始融資進入拍攝。」《理發師》中途停機,凡一平說第二天陳逸飛就打電話給他,叫他緊急回去改劇本。「那時陳先生和姜文徹底鬧掰了,因為兩人藝術追求不同,姜文一開始可能比較客氣,但後來意見很激烈。」凡一平介紹,「整個劇組五分之四的人是姜文的,雖然陳逸飛不斷追加投資,可作為導演,他的意圖根本無法貫徹,這讓他十分失落。而陳先生還從來不對別人說自己的痛苦,他有肝病不能生氣。就在那個時刻,他仍客客氣氣和人說話,那是壓抑自己,所以病來如山倒。」衛昕
凡一平,1964年生。廣西人。先後就讀於河池師專和復旦大學中文系。已先後在《詩刊》、《當代》、《十月》、《青年文學》、《上海文學》《小說家》,中國電影出版社等發表和出版長篇小說兩部、中短篇作品愈百篇,並多次獲獎。有作品入《小說選刊》、《中國文學》、《散文選刊》、《中國文學》、《散文選刊》、《作家文摘》、《傳奇文學選刊》等多種選本。小說《跪下》,被改編成同名二十集電視劇。小說《尋槍記》被改編為電影《尋槍》,小說《理發師》改編為同名電影。
內容提要 《理發師》的故事充満了傳奇色彩,主人公陸平是一個身懷絕技的理發師,在歷史的風雲變遷中,他由普通人到將軍,又由將軍到理發師……值得慶幸的是,有一個女人始終深愛著他,無論他是理發師還是將軍……《理發師》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理發師陸平為情殺了日本鬼子後,從上海逃到師傅所在的小鎮,師傅的女兒宋穎儀愛上了他,但此刻日寇打進了小鎮,為了女兒的幸福,宋父把穎儀嫁給了國民黨師長葉江川,從此,兩情相望。但在亂世中,命運捉弄著陸平,這個理發師也始終沒有走出這份愛的糾纏,他們相聚在新中國的陽光下……
========================
看了理發師, 才發覺以姜文在電影上的才氣,當初是不可能不和陳逸飛發生爭執的, 我也願意相信那隻是藝術 觀點上的爭執!
==================
矛盾:姜文和陳逸飛要的東西不同
對於《理發師》中途停機,凡一平說第二天陳逸飛就打電話給他,叫他緊急回去改劇本。「那時候,陳先生和姜文徹底鬧『掰』了,因為兩個人要的東西是不同的。姜文一開始可能比較客氣,但對藝術十分執著,特別看到陳先生對電影方式和他想像的不一樣,就提出了很激烈的意見。」凡一平對姜、陳之間的矛盾如此介紹,「整個劇組有五分之四的人是姜文的,雖然陳逸飛為了自己的電影不斷追加投資,但作為一個導演,他的意圖根本無法貫徹下去,這樣就讓他十分失落。」
紀念:放棄《理發師》編劇費
談起陳逸飛,凡一平由衷地表示尊敬。「我舉個小例子,停機以後,陳先生特地來南寧找我談劇本問題。按道理這樣的大老闆都應該坐賓士、寶馬,可他卻和我一起打車。而到飯店吃飯,本來我這個東道主應該買單,卻沒想到他會趁著去洗手間的間隙去買單。」在南寧期間,陳逸飛和凡一平有一次秉燭長談,凡一平十分難忘。「重新開拍後,我由於在進行長篇小說創作,所以沒去探班。但他去世前十天,我給他電話時他還盛情邀請我去上海做客,卻沒想到他突然去世。我當時都不大相信,打電話給他司機,才真地相信他去了……」
對於現在《理發師》的各個主演,凡一平說不認識。「其實不管這電影拍得好還是不好,我都希望大家能夠帶著平常的、慈悲的心情去看。畢竟這是一位對電影十分痴迷的人用生命進行的創作。」為了紀念陳逸飛,平時一集電視劇就能賺2.5萬元的凡一平宣布放棄《理發師》的15萬元編劇費。
================================
命若塵埃----《理發師》影評
漫漫黃土風揚,青春已逝,瘸了腿的理發師斜倚樹干,相依為命視為珍寶的工具箱隨意敞開。老式留聲機吱扭吱扭費勁的轉卻再流淌不出昔日的妖嬈華麗,他的眼裡空茫夾雜悵惘----小人物、大時代,生命沉浮竟無一絲毫可以自己把握,生之艱辛,不自由;愛人的背影,音容笑貌,單車,古鎮,第一次心動,第一次相擁……美麗得讓人心疼,珍貴的令人痛楚。大時代的小人物,沉淪由命,升榮由命,卻荒涼絕望的讓人難以呼吸,唯有那愛人的笑靨,不舍的堅貞信念,對生命自由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一個「只是個理發的」微緲希望的夢想,對善良正直人之為人的最本分堅持,使得灰色背景里有絲綠意,茫茫黃土原上有棵綠樹雖孤零卻令人稍感安慰。
理發師的一生,是一代人的命運,悲歡離合,命若浮塵。
國破家亡日,偌大一城繁華淪陷之際,臨行前用謀生的刮鬍刀結果行凶囂張的日本軍官,出逃到師傅的小鎮。那裡,該是他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光吧。青春遇到美麗,離亂硝煙還未轟炸小鎮的古樸,迎接他的是鄉村寧靜質朴無華的純凈。只憑他的大上海帶來的手藝足以讓人崇敬與欽佩,最簡單的肯定,最充實的滿足。人的一生不都在尋找這樣的聖地嗎,守著自己的所愛,安身立命。鄉人一聲尊崇,鼓舞他餘生。淳樸的民風里,他把僅有的笑,如花悄然安放。
胡同拐角處騎單車的姑娘,只留俏麗的背影,卻動人心弦。一聲聲「表哥」「表哥」的呼喚,含嬌帶嗔,從不言愛卻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轉身都寫滿愛的注腳。以此,註定了要生生世世。沒有一個轉身不華麗,沒有一個眼神是多餘!是不是,美夢太長?天妒良人。她出嫁,一個女子,為另一個男人罩著,不為愛,只為生。談話揮手間日軍已從山那間開進山這邊的村鎮,死了心愛的大白馬,無法終了剃完頭的願望的小村民血濺當場,俏寡婦一生凄絕呼喚,陰影蔽日,槍聲響起,她隨他去了。
那個叫陸平的理發師,常常讓人記不起他的名姓,超越眾生,是太多苦難靈魂的縮影,舉手投足,都模糊了他特殊個體的存在符號。
他毅然的自傷手指,拒絕為日本人服務 ;終於卑微殘喘至抗戰勝利,戲劇性的在國民黨中攀升少校、上校、師長。這些,卻,不是他想要。反復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我只是個理發的」,表妹貌似自我的言說「有一天,我們會在一起的,開個理發店」承諾、誓言又是期盼。最本質的對生命渴求,最卑微的開口從不想附麗與奢求------我只要那個我!可嘆,命若塵埃,由不得你選擇。
抗戰勝利,狼煙未褪硝煙又起,國共內戰。他終於提起自己的工具箱行動了,第一次被迫逃命到古鎮,這次為自由而拋棄軍銜、拋棄戰場。爬上來,一雙手承接,走入一片紅色海洋中。揭開建國的篇章,沒有歡呼,不帶激動。直接跳入漫漫黃土風塵地,蒼涼的邊疆守哨之地,單一色的服式、臃腫而老氣。我看見----他老了,不可阻擋的歲月痕跡爬上眉梢,滄桑!沉默與蒼老,跛了腿走路。所謂生命,所謂青春,所謂年華,到黃土沙塵中去了吧。。。
千篇一律期望已久的結局,心中設計了千百遍,它終是出現了,黃風起處,寥廓無邊的黃土地上,一棵木樹,枝椏奮力朝上,大風處走來了伊人,風華不再,依稀望見舊年清澈的雙眸,溫柔溫情。那一聲「表哥」穿過風塵,穿過年華,姍姍而來,似是說著----這次,再也不分開,再也不。。。不為它中了我的期望而流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夢境里,盡管沙塵四起,黃土漫漫,物質貧乏到了極處,他與她,卻真的如願了,真的自由了!為這份百般磨難,又靜水深流般的愛戀而無法止住眼淚。為你祝福。深深祝福。
不過是,愛情速食的時代,和平歲月的嬌兒,哀永恆不在。
或者是同情同感用心太深吧,再看陳坤,看他的臉,與眼神,一個男子,即使,哪怕千百次讓人覺得無奈,只動人深情又疲憊無奈的眼神而讓你不能不心疼。他的骨子裡要一個最真實的自我。他軟弱又倔強。
同樣的影片,極易想到三毛的《滾滾紅塵》,人的一命輕若微塵,踏破紅塵,旋生旋滅,殘酷又現實。在《滾滾紅塵》中,不小心泄露了作家的靈魂----永遠在抗爭追逐著真善,追逐幻光,註定了殘缺之美,在《理發師》那理發師》影評
發表時間: 2006-5-19 12:55 作者: 鐵琴書生 來源: 雲間地帶
G. 《理發師》的前導演是誰啊,聽說去世了,現在這電影拍好了嗎
譯名:理發師
導演:陳逸飛
主演:陳坤 曾黎
類型:動作/愛情/劇情
片長:110分鍾
上映日期:2006年4月28日
觀眾評分:7.2/10 (353 votes)
劇情簡介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日軍侵佔上海。技藝高超的理發師陸平,因意外殺死了一名日本軍官,只好逃難到江南古鎮,投靠師傅的師兄宋豐年。
宋豐年的女兒宋嘉儀和陸平一見鍾情。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兩人純潔的愛情在戰爭的陰影下,卻開放出了最為燦爛的情濃與愛意。然而宋豐年為了女兒日後能有所依靠,將宋嘉儀嫁給了國民黨軍官葉江天,做了他的姨太太。無情的時世和難以抗拒的命運,生生將二人分開……
時事流轉,命運弄人,被迫和嘉儀分開的陸平,又因在抗戰期間曾隨著宋豐年進過日本軍隊的戰營而被誤為漢奸處死,在眩目的陽光下,他背後的槍口冰冷而靜默……
千鈞之際,深念著他的嘉儀救了他,在葉江天的安排下,陸平戲劇性地被任命為國民黨軍官。然而,陸平的志向卻不在於此,他一心迷戀的仍是他的理發,這引起了葉江天的極大不滿和鄙視。然對於嘉儀而言,能夠經常見到陸平則是最幸福的事。隨著二人感情的日漸加深,嘉儀鋌而走險,以借去上海見姑媽為借口,要陸平單獨陪她前往。
在上海,他們久久積孕在心中的愛像火山一樣爆發了,但葉江天的到來,卻再一次將他們推回到冰冷的現實中,在愛與被愛的反復中,他們經受著痛苦的折磨和撕裂……
解放戰爭後,陸平被解放軍俘虜,關押在西北的一個勞動農場進行改造。勞動農場的場長就是當年陸平為他理過發的新四軍戰士鄭文斌。他告訴陸平,一直深愛著他的宋嘉儀並沒有跟隨丈夫葉江天逃往台灣,而是毅然返回家鄉,並一直在那裡苦苦地等待著他。
在一片荒漠的唯一一棵大樹下,陸平終於等來了他深深相愛的宋嘉儀。歷經近二十年後,兩只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周邊新聞
新改劇本只透露一點點
陳坤在這里穿著長衫出現,時光彷彿一下子倒流了幾十年。陳坤的扮相告訴大家,這個理發師不是高大威猛型,隱約間透著些憂郁、優柔。他與姜文慣常給人的強有力的男子氣概不同,倒頗有幾分張國榮、梁朝偉似的陰柔。
新修改了劇本,陳逸飛也開始奉行保密措施,問來問去,陳逸飛笑了,「這個劇本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大的脈絡不會變。他是上海的當紅理發師,抗戰爆發,誤殺了日本人,逃到鄉下,與老理發師的女兒一見鍾情,後來誤打誤撞成了國民黨部隊的一個沒有實權的小參謀。其實電影也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我還是希望大家自己看。」
這個理發師有點自卑
那麼,這個理發師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陳坤如此用語言塑造他:「這個人有一種味道,他的魅力只有在理發的時候才能爆發出來。理發,是他被人認可的唯一途徑。他是個自卑的人,只有做出一個漂亮的發型,才會發自內心的高興。理發之外,他其實不敢面對生活。他是那麼柔弱無助、那麼自卑又那麼執著。」
拍攝求質「浪費」膠片
一個視覺藝術家當導演,最讓大家好奇的也就是他如何處理電影畫面。陳逸飛拍片明顯是慢工出細活。拍攝陳坤逃到鄉下的一場戲,一個下午,只見一隊士兵列隊走過,陳坤躲閃。就這一條,差不多耗費了一個下午的時間。
陳逸飛表示他就是要精益求精,拍成一條,可以「浪費」七條膠片。女主角曾黎笑稱陳逸飛很有藝術家氣質,看畫面哪裡不對,馬上就畫出來。這些畫說不定哪天就賣了大價錢。
H. 陳逸飛的《理發師》停拍事件是怎麼回事
有消息傳出,電影《理發師》四家投資方經會議協商,正式行文出台四條決定:《理發師》停止拍攝;劇組所有演職人員解散;成立結算小組,處理該影片善後工作;該影片於今年4月20日重新成立攝制組,劇組全部演職人員重新選定。
另悉,陳逸飛仍然擔任《理發師》的導演和執行製片人,負責考慮新的演員人選。《理發師》前期拍攝的1/5,將選擇可用的部分繼續使用。因停機事件而導致上升的成本,將由陳逸飛和其他三家投資方承擔。姜文、周韻等人離開劇組後,演員將進行大調整。女演員大概會用新人,男演員方面,新人和明星的可能性都有。陳逸飛仍表達了與葛優合作的願望,但有消息稱,由於葛優還有馮小剛的新片《手機》任務在身,不大可能再參加《理發師》的拍攝。
關於《理發師》主創人員重組後將繼續拍攝的消息傳出後,本報記者經多方打探得知,1月22日,經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北大華億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和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會議協商研究,作出如下聲明:
一、上述三方認為,電影《理發師》停止拍攝系由於主創人員在藝術創作上的分歧所導致。
二、上述三方認為,截至目前電影《理發師》不存在有關媒體報道的所謂「財務黑洞」問題,最終意見將以各投資方共同委託的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意見為准。
三、上述三方希望各投資方及有關當事人不要擅自在媒體上發表任何關於電影《理發師》的言論,以利於該片有關事宜的妥善解決。
就當事人之一姜文下一步的創作動向記者聽到了種種傳聞,其中據悉最有可能的一種說法是姜文將參與電影《林海雪原》的拍攝。據北大華億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平說,當初想拍攝《林海雪原》的電視和電影版,但都因為各種原因停了下來,如果姜文不參加《理發師》的拍攝了,希望他能夠出演《林海雪原》,對此邀請姜文尚未回應。
針對這一傳聞記者采訪了《理發師》風波中另一位關鍵人物———該片監制及製片主任趙毅軍。據趙毅軍說,《林海雪原》是他和姜文一直都非常感興趣的一部作品,他們兩人作為軍人的後代都非常渴望拍攝這樣一部充滿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電影。該片版權已由北大華億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購得,投入拍攝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理發師》劇組決定不用姜文出演,將使姜文更有可能投入《林海雪原》的拍攝了。趙毅軍同時透露,他將在電影《林海雪原》中繼續負責製片方面的工作。
別了,理發師
喧鬧一時的《理發師》劇組矛盾風波終於落幕,陳逸飛、姜文最終分道揚鑣。懸念解開:前者誓將《理發師》進行到底,後者轉而「智取威虎山」,一個懸念化做兩個期待,看上去很美。
但是矛盾的解決掩蓋了矛盾的成因,《理發師》風波背後的深層原因被忽視了,下一回不知該攤上誰倒霉。
接下來的《理發師》有一點很令人擔憂,誰敢接姜文的班?又有誰願意在姜文的影子里接受人們的挑剔與議論呢?或許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不在乎,但他們明顯不適合演陸平。當然還有友情客串的葛優,他留下來的空白同樣是當今國內其他明星難以填補的,因為他的風格與魅力是獨一無二的。
和則兩利,不和則兩敗。中國古人的這個說法與現代社會的雙贏理論不謀而合。但陳逸飛與姜文的不和最終也談不上兩敗,風波過後,姜文終於可以去拍
自己更喜歡的電影如《林海雪原》等等了,而陳逸飛接下來的《理發師》也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知名度。按陳逸飛對媒體算的賬,由於換人造成影片「前功盡棄」的損失,最終完成的《理發師》將比預計多花約250萬元。那麼循著「精神勝利法」的思維方式,不妨可以進行一番自我安慰:只當花250萬元請姜文和葛優為《理發師》做了一個大廣告,而且廣告效應非常好。這筆「廣告費」應該說是物超所值的,除了姜文、葛優「全力投入」把這則「廣告」演得極其逼真以外,姜文等人還為《理發師》劇本、造型等方面的完善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這些都大大有利於《理發師》更上一層樓。
別了,《理發師》!我們將在春暖花開時節再度聽到它的消息,比如新確定的演員是誰,等等。在這場長達近一個月的風波中,姜文失去的只是鎖鏈,而陳逸飛贏得的是《理發師》的整個世界。
I. 陳逸飛導演過什麼片子
《人約黃昏》《逃往上海》《上海方舟》《理發師》不過真正稱得上電影的好像只有兩部 第一個和最後一個
J. 陳逸飛的介紹
陳逸飛 (1946.4.14-2005.4.10)生於寧波。著名油畫家,文化實業家,導演。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現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進入上海畫院油畫雕塑創作室,曾任油畫組負責人。1980年旅美後,專注於中國題材油畫的研究與創作。陳逸飛以「大美術」的理念,在電影、服飾、環境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創造性成就,成為文化名流。是聞名海內外的華人藝術家。160—70年代創作了《黃河頌》、《佔領總統府》、《踱步》和《周庄》等知名的優秀油畫作品。「我畫畫、拍電影、設計服裝,如今還辦起了媒體,有人問究竟該如何稱呼我,我說叫視覺藝術家吧。」——陳逸飛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如此進行自我界定陳逸飛把他所涉獵的各領域統稱為「視覺產業」:「我對生活中所有美的東西都非常關注,我是在用我賣畫的錢來經營自己的視覺產業,同時涉足這些產業又會讓我的畫風得到突破。」陳逸飛不贊同畫家就該一輩子埋頭作畫,時代變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在走出沙龍、象牙塔。2005年4月10日早上8點44分,著名導演、畫家陳逸飛因胃出血在上海華山醫院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