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羅拉學霸為了學費下海經商哪部國外電影人物
《A級優等生下海記》。
《A級優等生下海記》是海利·普洛斯主演的電影,由Vanessa Parise執導,影片於2017年2月21日上映。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主要講述了杜克大學優等生羅拉為學費變身色情女星的故事。
劇情介紹:
故事並不復雜,女主考上了好大學但本來答應支付學費的家長忽然資金周轉不開。不想負債半生的她選擇了拍片交學費。
她試圖隱瞞這個兼職,但很快被同學發現並在大學傳開了。於是現實中的騷擾和網路暴力接踵而來。
『貳』 羅拉快跑電影深度解析
《羅拉快跑》是一部德國電影。影片講述了男主角曼妮是柏林街頭混混的故事。走私交易完成後,地鐵上丟失了10萬馬克的現金。如果不能在原時間把現金交給老闆,就會被追殺。
為了救男友,女主角羅拉不得不在20分鍾內得到10萬馬克。影片採用三段格局,給觀眾一種全新的感覺。
電影一開始,首先給觀眾的不是畫面,而是恐怖的音樂,然後艾洛特的一句話出現在音樂暫停中:「我們不應該停止探索,我們所有的探索最終都會回到我們的起點」;
然後秒錶的聲音響起,畫面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鍾來回搖擺,然後鍾固定在畫面中,背景音樂的聲音加快,場景給觀眾一種恐懼的感覺,讓觀眾緊張。
然後拉鏡頭,畫面俯視,快速行走時鍾出現在畫面中,鏡頭向後移動,然後固定在時鍾裝飾石獅上,然後張開嘴,畫面一黑,好像我們被吞沒了,畫面的聲音仍然快速緊湊,然後被帶到另一個忙碌的世界。
畫面中有快速移動的人,最後鏡頭固定在一個中年男子身上,然後中年男子把足球踢到空中,然後人群移動,電影的名字出現在畫面中。這種快速變化的人群和足球飛向空中的聲音給了人們強烈的視聽沖擊......
『叄』 女主角叫蘿拉男主叫馬丁的家暴電影
與敵共眠 Sleeping with the Enemy
(1991)
導演: 約瑟夫·魯本
主演: 朱莉婭·羅伯茨 / 帕特里克·博金 / 凱文·安德森 / 凱爾·賽科特 / 南茜·費什
勞拉(朱莉婭·羅伯茨 Julia Roberts
飾)從未想到過,自己的婚姻竟然是如此的令她感到痛苦,短短3年中,丈夫馬丁(帕特里克·博金 Patrick Bergin
飾)的控制欲和獨占欲早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常的范疇,而他的狂躁和暴力讓勞拉不得不屈服於丈夫的監視和掌控之下。在一次出海遊玩的旅程中,勞拉縱身躍入了大海,熟知水性的她故意在平日里裝出一副恐水的模樣,就是為了這次出逃所作的准備。馬丁以為不會游泳的勞拉已經葬身大海,而實際上,逃出生天的勞拉不僅在一個小鎮上安了家,還結識了賴以信任的男子本(凱文·安德森
Kevin Anderson 飾)。正當勞拉的生活逐漸走上正軌之時,馬丁在偶然中發現了勞拉未死的秘密,憤怒的他踏上了尋妻之路。
『肆』 羅拉是哪一部電影中的女演員
《羅拉快跑》
望採納
『伍』 求電影<羅拉快跑>賞析
旋風穿過每個人之間 ——評《羅拉快跑》
作者:badapple
自西門町一眼望去,處處見到蘿拉一頭染紅的短發,像火一樣點燃人間火花,雖然行人之中誰也不理會誰,但就算是一個擦肩而過,一瞬拘謹的互相注目,埋藏著無限多可能性的旋風,正穿過每個人之間。
「人類……地球上最神秘難解的動物……」片頭中行人雜沓匆促,沒有誰特別理會誰,甚至沒有誰目光交會誰,直到這個陌生人穿越過層疊的人影,直視進入鏡頭,開口說話。
鈴響震天,來自一具火紅色的電話,蘿拉終於奔進房間,執起話筒,電話線路以光速聯通她與男友曼尼,一段氣急敗壞的對話中,觀眾也有如同時搭上了光速飛船,沖進時空急遽壓縮的黑洞。
痞子男友曼尼今天出門販毒兼收帳,蘿拉則出門購物,她的機車適巧遭竊,所以無法依約前去接載曼尼,曼尼只好坐電車,在電車中又因躲避警察,大意遺落了販毒錢款,目前六神無主,除非在二十分鍾內籌得失款,否則必遭黑幫滅殺,他決定搶劫商場,蘿拉認為還另有籌錢之道,所以,掛上電話,她開始了影片全場的狂奔。
從無法預知的意外開始
一個發生在德國下層社會的簡單事件,一段鎖定在二十分鍾之內的單純任務,透過一具紅色電話,牽引出洪流一般復雜的隨機因緣,先前是幾樁無法預知的小小意外,此後是一連串效應無窮擴大的選擇。
倉促中選擇,蘿拉從眾多求援對象中選擇了她的父親;奔跑中選擇,她趕路時選擇莽撞不避行人車輛;憤怒中選擇,她在借錢未果時選擇將原本不和諧的父女關系訴諸決裂;慌亂中選擇,二十分鍾大限來臨時曼尼開始搶劫,空手趕來的蘿拉選擇作為幫凶,結果死於警察的槍擊。
被狙殺於街頭的蘿拉還沒瞑目,原本是平淡的一天,怎麽會跑到這種終站?如果能夠重來……蔚藍的天空下,紅色電話重新響起,蘿拉再度開跑,一樣的路途,一樣的街車行人,她奔跑途中發生的小小抉擇變化,這一次借錢遭拒後,蘿拉選擇直接搶劫自己的父親,籌錢成功,但曼尼卻慘遭橫死——被一輛因為閃避蘿拉而改變行速的救護車正面撞擊。曼尼一時無法瞑目,透過他的瞳孔穿進電話線路,蘿拉正掛上話筒第叄度開始狂奔……
《蘿拉快跑》擁有許多商業標簽,「節奏明快的MTV式電影」、「德國近年來於海外最賣座的電影」、「世紀末風格的另類電影」、「最令人興奮的歐洲電影」,對於在開場五十秒後即淚水決堤的我來說,不足以形容我在這部電影中所感受到的深邃訊息。
一個因果無限牽連的世界
想到當道的混沌理論指出,即使是一個簡單的數學算式,只要在運算中更動一個細微的變數,也可能演變成出瀑布一樣混亂粗暴的系統,一隻蝴蝶今天在北京撲動了翅膀,可能造成明年春天紐約的大雪封天,這連鎖反應,來自於我們所生存的是一個因果無限牽連的世界。
當然大部份的電影敘事,無非在詮釋因果之間的的周折,《蘿拉快跑》的出奇震撼,在於導演Tom Tykwer選擇的手法,只見筋骨去除血肉的高速節奏中,蘿拉狂奔一路的旁枝末節,即時剪接出穿越時空的因果效應,於是我們看見被蘿拉擦撞的保姆,也許因為心情惡劣而起意綁架嬰兒,走向牢獄人生,這保姆也有可能因為蘿拉的的擦撞一時駐足,接著偶遇慈善團體,漸漸被同化成一個社會義工,這樣南轅北轍的人生發展,一樁樁發生在蘿拉叄次狂奔中,同樣的情境,因為一點點隨機的無常,演變出完全不同的世界。
即使對佛法的認識非常粗淺,我還是感受到這部電影中濃厚的因緣觀訊息,宇宙既是由眾生所形成,任何人的一行一念都不斷擴散出無形的業力,交織成無限大的關系網,因為這網路中交換著億萬乃至無量的變數,所以凡夫只能在很有限的尺度中才看得清因緣,而《蘿拉快跑》採用暴力的切片方式,故事非關道德,不論理念,隨意在任一個時間點切開劇情,展示出大量的因果關聯,這樣高度濃縮內容的電影竟能令人動容,也許就在它擠壓了關系網,讓我們彷佛看見了巨觀的活生生的宇宙,彷佛窺見了一瞥所謂的絕對存在,領受到了一點佛陀所說的悟境。
《蘿拉快跑》最鮮明的話題之一,是蘿拉叄度重新狂奔求援的超現實劇情,模彷電動游戲中的虛擬世界,投一次錢幣,可以操縱叄次電子生命,影射出人生的愛恨情仇、驚險掙扎,是否只是屏幕另一邊的一場片刻消遣?人在巨大的因果網路之中是否具有自由意志?這部電影所吐露出的觀點,顯著淡淡的佛法意味。
千萬種可能的連鎖反應
《蘿拉快跑》的世界中,不傾向唯神的教條,也不服從唯物的秩序,它親近的是混沌中的人的隨機選擇,嚴格說起來,還是有些唯物論的氣息,但重點在於蘿拉的每個臨時抉擇,並不一定直接緣由自有跡可循的環境影響,她的叄次奔途,各自有細微的差異處,忽而貼牆而奔,再一次就忽而稍稍繞開,引發千萬種可能的連鎖反應,她這毫無來由的舉動也可能有千萬種因素,即使用超級電腦運算,也可能梳理不出蘿拉每個細小決定的充份理由,這點導演在電影開頭就表達了他的意見,人,是最神秘難解的動物。
更大的重點是,叄次開頭相同的狂奔,演變成叄部千差萬別的版本,《蘿拉快跑》描繪出的世間,是一幅因緣構成的幻象,假相看似萬有,實相是一戳指就可以全數崩解的虛無,也許導演的影射在電動游戲之外,接近更深度的層次,因為諸行無常,因為看見真實世界的虛幻,蘿拉這個人物的真我是什麽?電影中的所有角色與銀幕前的觀眾誰更像是真實?誰又更像是虛擬?
包含了這些深刻的訊息,可喜的是整部電影流暢有趣,走出電影院後,正是西門町最熱鬧的夜市時分,我感覺放眼望去,處處見到蘿拉一頭染紅的短發,像火 一樣點燃人間火花,雖然行人之中誰也不理會誰,但就算是一個擦肩而過,一瞬拘謹的互相注目,埋藏著無限多可能性的旋風,正穿過每個人之間。
《羅拉快跑》:另一種掌控電影的可能性
作者:田然【字體:小 大】
很顯然,這並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它的意義已然超越了電影本身的范疇,動畫,游戲,隨心所欲的劇情設置,它所散發出來的種種獨特氣質與這個時代是如此的吻合。對於看《羅拉快跑》長大的孩子們來說,學習電影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你也很難去說服他們再去循規蹈矩,因為他們看到了另一種掌控電影的可能性。
故事很簡單,一個叫羅拉的女孩在二十分鍾內必須搞到十萬馬克,並送到男朋友手裡,否則黑社會便要找她男朋友的大麻煩。應該說,分析這部電影的劇作結構是毫無意義的。我們都玩過角色扮演類游戲,主角在執行劇情任務的時候若是被幹掉,便可以打開存檔,回到初始的位置,繼續重復玩這一個任務,用這個理念去詮釋這部電影,是沒有問題的。《羅拉快跑》非嚴格意義來說,有著三段式劇情結構,前兩段劇情,羅拉執行劇情任務均告失敗,在第三段劇情中,羅拉終於完成了任務,她的男朋友化險為夷,兩人又收獲一筆意外之財,皆大歡喜。繼續分析,在角色扮演類游戲中,通常會有很多NPC人物,他們都有著自己明確的出場任務和人物性格,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隨機的,變數很大,主角在與這些NPC的互動過程中,得到應有信息,獲取適量幫助,最後完成任務。在《羅拉快跑》中,除去羅拉和她的男友,任何一位出場人物均可以看作NPC,羅拉的老爸,街上推著嬰兒車的老太太,銀行的看門員,地鐵站里的大鬍子窮鬼,這裡面有些NPC有著改變劇情的能力,有些則是點綴作用,無足輕重。羅拉在每一次開始任務,與這些NPC互動,尋求過關的過程,無論是羅拉,還是NPC,由於每次玩法的不同,雙方的走向都會有變化,稍一的差異都會體現在結果上,牽一發而動全局。可以說,這個游戲是玩不完的,或是說,這部電影是沒有結果的。在第三段劇情,種種機緣巧合,羅拉在賭場賺到了十萬馬克,她的男朋友又找到了拿他錢的那個邋遢鬼,但這是解決問題的惟一途徑嗎?換句話說,若是游戲重來一次的話,未必就會有這樣的運氣。那就會有第四次,第五次,在未完成任務之前,羅拉永遠不會停下來,會永遠跑下去,這樣一來,電影就永遠不會結束。也就是說,《羅拉快跑》僅僅提供了一個事件發展可能性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任憑故事自行發展,人物自生自滅。誠然,這個理論是很恐怖的。
故事的內核如此,為了配合故事的走向,在視聽手段上,《羅拉快跑》極盡華麗炫目眩目之能事,快速剪接,跳切,分格,低高速鏡頭轉接,flash動畫,照片蒙太奇,竭力營造出一種非現實的氣息,令人目不暇接。幾乎占盡所有鏡頭三分之二的移動鏡頭,大升大降,使整部電影在視覺上極富沖擊力,使整部電影都處在一個動勢。在節奏上,突出一個快字,凌厲,不拖沓。演員的表演也與這種風格相益得彰,果斷,不拖戲,行動力強。總之,對於《羅拉快跑》來說,主創人員選擇了以上這些詮釋方式,是正確而合情合理的。
《羅拉快跑》的誕生,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大幸事。拋下國內電影制度不談,從創作理念上講,這種創作思路是嶄新的,天馬行空的,這裡面不單單是迎合了年輕人口味這么簡單,關鍵問題是,電影的走向,創作電影的態度,創作電影的方式,在《羅拉快跑》出台之後會有何變化?電影類型是否變得更加豐富?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時代在變化,我們的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都開始隨之不同程度的變化,很多規則和束縛都在不經意地松動,最後土崩瓦解。那麼,如何按照我們的方式去詮釋我們想要表達的世界,《羅拉快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參考方案。
參考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思路。
《羅拉快跑》提倡所謂的男女平等
作者:羅南【字體:小 大】
觀影的過程便是一個思緒發散的時段。每每鏡頭在眼前斑駁流離,每每配樂在耳際輕微觸動,都會令大腦思索,令神經交織。《羅拉快跑》便是一部聰明的電影,值得讓我們的思維好好沖擊一番。
記得,我已經是第三次觀摩這部實驗電影了。第一次,只覺得酷,在三年前;第二次,感覺到了女權主義,在上個月;第三次,想到了男女平等,在昨晚。
影片的序幕,人群繁雜。在模糊的場景中,出現了一個個清晰的人物特寫,鏡頭最後對准了一位憨厚的保安,他微笑道:游戲只有90分鍾,其他一切均屬理論。隨後用腳把足球踢到空中。這句台詞第一次解釋了影片的主旨,足球是圓的,說明世界上的事物是在周而復始運轉的,90分鍾代表一場球賽的時間,所謂前45分鍾是主場,後45分鍾是客場,也是循環的。只不過只能循環一次,畢竟只有90分鍾,90分鍾以後便有結果。結果是什麼?下面就通過羅拉的三次奔跑來一一解析這個結果。
(一)羅拉第一次疾走
當羅拉接到求救電話後,立馬思索著該問誰借10W馬克來挽救男朋友曼尼的性命,經過一系列的腦電波搜索,鎖定了自己的父親。女兒向父親要錢理因說是天經地義,其實是羅拉不成熟一面的展現,畢竟人生是靠自己的努力而生存的,依靠別人的支援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除長久之痛,這場景隱約暗示了羅拉是一個非自立的紅發毛頭小孩。跑到了父親的辦公室後,卻被父親拒絕。在這過程中,羅拉沒有任何反抗,順其自然地被父親趕出大廈。在絕望當中,與曼尼共同搶劫了超市,倉皇而逃中被警察打死。
這的的確確是悲哀的一面,強烈襯托出女性地位的卑微,也反應出了女性精神的劣根性,依賴型,失敗性。
(二)羅拉第二次疾走
第二次奔跑,羅拉選擇了比第一次合適的路線,因而在時間上也有了明顯的縮短。在進入父親的辦公室後,與父親直接沖突,並用保安的槍對准了父親,強迫他交出10W馬克的現金。女兒的這一態度,把父親嚇了個魂飛魄散。這段影片的內容,與羅拉的第一次遭遇有了質的飛越,羅拉懂得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懂得了與兇殘的男性面對面的對抗。但羅拉還是沒有成熟,因為她依舊跑到父親的辦公室,依靠親人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這次奔跑的結果還是失敗的,曼尼被卡車撞死。但這次的奔跑卻跑出了女性的吶喊,跑出了女性的執著,是具有積極的意義的,是值得肯定的。
(三)羅拉第三次疾走
羅拉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忽略了客觀因素,直擊父親的辦公室。由於時間掌握的原因,父親已經離開辦公室,失望的羅拉只能依靠賭博來為自己爭取一絲希望。就是因為這個場景的出現,羅拉徹底拋棄了男性的救助,也徹底拋棄了自己的依賴思想。賭博中,羅拉的大聲嘶吼,吼出了女性的自強,吼出了女性的自信。
三次疾走,一次比一次激情,一次比一次接近成功,這是女權勝利的象徵。其中也不能忘記影片出現的二個重要的鏡頭,這兩個鏡頭也能夠充分反應羅拉的性格轉變。
當羅拉被槍擊後(第一次疾走),出現了曼尼與羅拉床上對話的畫面,仔細觀摩的話,可以發現羅拉把頭躺在了曼尼的手臂上,有種小鳥依人的感覺,反映出羅拉是依賴男性來維持生存的。當曼尼被車撞後(第二次疾走),也出現了曼尼與羅拉床上對話的鏡頭,所不一樣的是,曼尼卻把頭靠在了羅拉的手臂上。這一鏡頭的區別,完全詮釋出女性跟男性地位的轉變。同樣,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兩次的對話來體會這一地位的轉化。
三次疾走後,再回到90分鍾的足球比賽來,所謂的45分鍾客場,45分鍾的主場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影片只是在單純地烘托女性權利嗎?我認為曼尼的這個人物的敘述也能反映出男性的權利變化。
v羅拉第一次疾走後,曼尼選擇的生存方式是持槍打劫超市。羅拉第二次疾走後,曼尼放棄了打劫。羅拉的第三次疾走後,曼尼乾脆抓到了流浪漢,奪回了原來的10W馬克。這三個場景,也徹底改變了曼尼窩囊廢的性格,也徹底改變了軟弱男人的心理思想,與羅拉的性格相輔相成。所以影片不僅打著「女權萬歲」的口號,而且也打著「男女平等」的口號。因為只有男權與女權平等,這個世界才能維持穩定。
影片的主題已經敘述完畢,再來簡略地說說攝影和造型這兩個出色之處。靜態鏡頭中,攝像師運用了肩扛的方式來拍攝,這樣難免會有左右高低錯落的視覺差異,這種差異反倒激起了我對影片的興致,因為左右高低的晃動,襯托出羅拉心情的微微顫動。動態鏡頭中,攝像師動用了多個機組來拍攝羅拉的疾走,奔跑的場面處理地繪聲繪色,有汁有味。造型方面,羅拉一頭的紅色頭發,極具感觀刺激,這也是吸引影迷眼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女性桀驁不遜的象徵之一。外加一句,影片結束打字幕的時候,字幕竟然是從上往下翻的,緊扣影片獨特先鋒的特點。
電影的魅力在於你每欣賞它一次,就會得到不同的認識,然後把這些認識一一記載,留在文字中…
『陸』 羅拉是哪部電視劇人物
羅拉是電視劇《奇妙的時光之旅》的角色,由演員胡桑飾演。
由芒果影視出品,實力演員賈乃亮、林心如、徐璐、金聖柱、胡齡萌主演的奇幻超能劇《奇妙的時光之旅》將於今晚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繼續熱播。該劇講述了一個可以穿梭時光的照相機引發的愛情故事。
氣質女星胡齡萌此次在劇中飾演超級大明星羅拉,一個美艷火辣、有些呆萌、有些幼稚但很善良的「花瓶」演員,她和徐璐飾演的助理宋喬喬堪稱一對「歡喜冤家」,倆人明明是「僱主」關系,卻上演了一場世紀大鬥法,耐人尋味。
劇集介紹:
奇幻超能劇《奇妙的時光之旅》自播出以來收視飄紅,離奇的情節設定,以及奇幻浪漫的愛情元素深深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在經歷上周林心如飾演謝佳欣華麗回歸後,胡齡萌飾演的大明星羅拉各方面被全面碾壓導致她欠費的智商又開始達到了新高度。
於是在一場「枕頭大戰」的戲份里羅拉設計想讓謝佳欣出糗,她用「蕎麥做的枕頭」進行枕頭大戰,結果自己被謝佳欣「拍暈」,終於「自食惡果」,讓觀眾為她心疼之餘更是痛惜她的不爭氣。胡齡萌自己也笑著說「看一遍笑一遍,其實當時拍的時候,我還蠻緊張地,怕失手打到心如姐,那我就罪過了,我和心如姐從古代撕到現代,這樣真的好嗎?」
據悉,這已經是林心如和胡齡萌第二次合作,之前在《少年神探狄仁傑》中都曾經是袁弘(飾演 李治)的「女人」,倆人在古代「爭寵」在現代又「爭名」,真是故事性十足啊。
『柒』 羅拉是什麼電影裡面人物
奇妙的時光之旅。
《奇妙的時光之旅》是由許富翔執導,林心如、賈乃亮、徐璐、金聖柱領銜主演的都市穿越劇。
該劇講述了彭振東因一次蓄意事故毀容,十年後,彭振東換臉化名韓若飛回歸,通過一台時光相機重返過去挽救妻子謝佳欣性命,徹查隱藏真相的故事。該劇於2016年4月27日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播出。
劇情簡介
十年前,餐飲集團少董彭振東(金聖柱飾)與當紅女明星謝佳欣(林心如飾)在日本邂逅,兩人一見鍾情並且閃電結婚。但一場郵輪爆炸事故讓彭家一夜崩塌,而後謝佳欣遭遇意外車禍去世。
十年後,大難不死的彭振東換臉重生為韓若飛(賈乃亮飾)回歸,他獲得一台時光相機,通過相機自拍即可獲得一次穿越回十年前的同一地方的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時空穿梭中,韓若飛拯救妻子謝佳欣,並一步步揭開十年前事故的真相。
『捌』 命運的羅拉是什麼啊
1..《羅拉快跑》:蝴蝶效應跡象
曾經看過一部片子《蝴蝶效應》,主人公可以回到過去改變某個細節而使今後發生的事情全盤改變,從而改變命運。
我並不知道蝴蝶效應具體的概念是怎樣的,自己從觀影上以及外界片言只語獲得的理解是一隻蝴蝶在扇動翅膀的過程中帶動周圍空氣的運動,盡管其力甚微,甚至根本就意識不到,不過可能就會影響到幾千里外的人或事發生巨大的改變。比如東南亞的海嘯也許正是美國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而積聚能量後的結果呢,誰又知道呢?
《羅拉快跑》的故事情節也很簡單,將一個故事重復了三遍,這種類似的情況已經有很多電影出現了,比如《羅生門》,比如《英雄》,就是《大話西遊》里也有這種結構出現,不過《羅生門》與《英雄》是結構相似,而劇情與蝴蝶效應是沒有聯系得,反而《大話西遊》倒更貼近一些。
在羅拉的重復三遍的奔跑過程中,她所遇到的人或事都因為她的時間與面對方式的變化而變化了,可以說是羅拉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而羅拉的最終目的只是想改變男友的命運。
前兩次都因為她死或者她男友死而失敗,而失敗的原因似乎也具有深意,第一次她男友搶超市,第二次她搶銀行,雖然他們獲得了所需要的錢,但是事與願違,因為他們的方法錯了。第三次他們沒有那麼做,羅拉奔跑出來在拐彎處也不再撞那個推嬰兒車的女人,因為她知道會有人,於是一切改變了,他父親的朋友因為羅拉和他的對視而沒有出車禍,趕在羅拉之前找上了她父親,於是羅拉也沒能夠向她父親借錢未遂而有搶銀行的舉動。
還有一些有趣的情節,當中的聯系我記得不是太清楚了。
羅拉在跑的過程中遇到一個騎單車的年青人,後來他的車被那個撿了羅拉男友遺忘在地鐵上的錢的乞丐騎走了,於是在她男友正准備搶超市之前碰到了乞丐,追回了那筆錢。
可以說在影片裡面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著聯系。或許我們的人生也是同樣,不要忽略每一個你身邊的人。
羅拉和她男友的死而復生,為了目的可以一遍一遍的重復快跑,導演似乎太理想主義了一點,不過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人生並不順暢,但是只要你堅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2...《羅拉快跑》:為愛情奔跑
也許我也會陷入男主角那樣的困境,因為在生活中丟三落四,不定什麼時候會犯下大錯誤。找到這部片子看可真不容易,得感謝okbt.com提供了下載。
這是一部另類的電影,但還是免不了一些昆汀和里奇電影的影子。弄不清楚他們電影的上映時間,所以也就不知道是誰抄襲誰了。現在也沒有弄清楚這片子是德國還是法國的。就人物的長相和導演的拍攝特點來看,更像法國。而且,我沒看過幾部德國電影。
導演非常仁慈,命運不盡如羅拉的意的時候,便給她重新爭取的機會。於是我們才能看到羅拉在影片中的三次狂奔。那火紅色的頭發給我們的印象是熱情、勇敢與執著。從相同的路徑跑過,遇到相同的人物,但是因為羅拉選擇的變化而導致了每個角色不同的生活路徑。這也算不大不小的蝴蝶效應了。變化的是選擇,而不變得是羅拉對自己的愛情與幸福的執著。這執著不僅在最後挽救了男友的生命,也挽救了她的父親。有些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羅拉搶劫銀行沒有被捕,男友最後找回了錢袋;有些事情則是必然無法逃脫,就像那輛汽車的撞車事故,早些晚些都發生了。這就是宿命的變化無常。
導演在拍攝方面也竭盡所能,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機位展現了一條豐富的奔跑路徑,沒有顯出一點單調。配合節奏感極強的音樂,讓人不禁隨著劇情起舞。
最後的故事結束時,導演仁慈地給了我們圓滿地結局。羅拉拿著10萬馬克壞笑了,美好了生活從此開始。但是拿手槍的流浪漢呢?
回答者:蔓慈 - 魔法師 五級 6-9 14:08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66% (2)
33% (1)
其他回答共 1 條
記住,人生有時別無選擇--《羅拉快跑》
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開場,怎麼說呢?應該說是很直白吧,「我們不可能放棄探索,探索的終點將是開始時的起點,就讓我們重新認識它吧。」這是艾略特的一段話。畫面隨即展現的是人群變幻莫測的移動,鏡頭時不時停在人群中某個茫然的表情上。這時一個警察出現在人群中間,右手舉起一個足球,這時旁白聲響起:「人類也許是這個星球最神秘的動物,一個充滿疑團的奧秘。我們到底是誰?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怎麼確定知道的是什麼東西?為何會相信周圍的事物?數不清的沒有答案的疑問,即使有答案也會產生出另一個疑問,下一個答案又產生出下一個問題。但最終是否與原來是同一問題,同一答案?足球是圓的,游戲只有90分鍾。其他一切均只是理論。」話音剛落,警察將足球一腳踢起,鏡頭迅速拉遠,人群的輪廓逐漸變成影片的名字--LOLE RENNT。很酷,是不是?我向來欣賞與眾不同的東西,所以我就這幾分鍾,我喜歡上了這部電影。喜歡上了這個導演湯姆.提克威。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羅拉和男友尼曼是柏林的一對恩愛的戀人。曼尼充當著老闆馬仔的角色,在一次毒品交易中,順利成交後的曼尼在地鐵中將交易的10萬元錢丟失,而被一個流浪漢撿走。老闆責令曼尼在中午12點之前交回10萬元錢,否則12點便是他的死期。20分鍾內籌集10萬元錢,對於曼尼來說簡直是痴人說夢,徹底絕望的他撥通了羅拉的電話,他說羅拉認為萬能的愛情也救不了他,而羅拉約定曼尼12點在一家超市前見面,她相信奇跡一定會出現,她一定會幫他解脫困境。羅拉放下電話,牆上的掛鍾已經指向11點40,離男友的死期不到20分鍾,她的大腦在快速篩選可以借錢的對象,對,只有一個人,就是已經絕交的爸爸,羅拉奪門而出,打開大門,開始了她整部電影動心動魄卻又不可思議的狂奔。也開始了這部令人屏息、興奮的後現代電影,此時愛欲生死將完全改觀……你只有二十分鍾籌出十萬元錢,而且要狂奔穿梭於城市中拯救你的愛人。羅拉憑著她的熱情打破環繞周圍的固定規則及世界存在的既有標准。如果說愛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切,那麼我想她是真的可以。 「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是人們常說的蝴蝶效應。而這部電影中的那隻蝴蝶無疑就是羅拉,她的三次奔跑,三個不同的結局,卻改變了周圍的人一生的命運,這時我想起電影開頭的那句話「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有時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取決於自己,而是別人。人生有時真的是別無選擇,有時改變我們命運的,只是一隻蝴蝶而已。游戲之後也就是游戲進行之前。除另類的拍攝手法外,本片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極富動感的音樂是也是很大的看點。推薦!!!
『玖』 時間循環的電影有哪些
時間循環的電影是比較多的,比較早期的有《羅拉快跑》,講述的是女主角羅拉通過時間循環不斷的找到一種可以讓男友拿到錢的方法。比較科幻的有《源代碼》講述的是不斷經歷爆炸的男主角,在循環中開啟拯救之旅的故事。還有一部比較經典的是《恐怖游輪》,講述的是女主角在游輪上經歷的時間循環,這一部的懸疑感比較強。
這里仔細來推薦一下《羅拉快跑》這部電影,電影中的女主角其實是想要找到一種可以讓男友活下去的方法,同時她也要活下去。
女主角的男友其實陷入了一場交易之中,但是交易的錢卻被流浪漢拿走了,所以女主角需要在短時間內拿到錢,從而解決男友會經歷的一系列事件。女主角在電影中有很多奔跑的鏡頭,所以這個電影的劇情是非常精彩的,而且充滿著動感。
『拾』 暴力街區羅拉扮演者
在電影暴力街區中 Lola(羅拉)是由 「卡塔利娜·丹尼斯 」扮演的 。
卡塔利娜·薩拉特·丹尼斯(Catalina Denis),1985年1月7日出生,哥倫比亞女演員、模特。
作品有:
2006 《計程車4》 飾 Smart車女孩
2008 《Go Fast》 飾 Gladys
2010 《終極快遞》 飾露易絲
2010 《Le Mac》 飾 Luna
2014 《暴力街區2014》 飾 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