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為什麼導演拍雨人這部電影

為什麼導演拍雨人這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27 07:40:54

『壹』 雨人的幕後製作

電影《雨人》的原型,金·皮克(Kim Peek),是一名來自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自閉症患者。他擁有超常的記憶力,被人們稱之為「專家」,精通從文學到歷史在內的15門學科,能一字不漏背誦至少9000本書的內容。
當皮克1951年出生時,醫生發現在他的頭顱右側有一個水泡,此後對全腦部的掃描發現許多異常:聯系左、右腦半球的胼胝體根本不存在,大腦前部和後部的連接也缺失,左腦半球顯示出異常,小腦比常人的小,為液體包圍而顯得異常。
皮克的父母始終沒有放棄他,並以全部的愛心帶他融入社會。當皮克16個月大時,他的父母就像一般家長一樣,開始讀誦一些書籍給他聽,而且邊念邊拉著皮克的手指順著每一本書的內容滑過這些字里行間,沒想到皮克竟能記下父母念的每一本書,立即將方才聽到的內容說出來。他的腦子就像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可以過目不忘,還能自動搜索。父親從皮克青少年時期,便帶著他四處去社區的機構擔任義工。1969年,18歲的皮克被父親安排到一個針對成年殘障人士的研究機構工作,而他竟可以不必使用計算器,就能准確地計算每名員工工作時數所該領的薪水。此後,他又跟著父親在許多社區的殘障服務中心擔任義工,以自己的例子為有肢體與心智障礙的人帶來歡樂。
直到1987年,皮克的生活出現了重大轉折。當時,好萊塢編劇巴瑞默羅從皮克的個性中汲取靈感,創作了描寫自閉症天才「雨人」與兄弟手足真情的感人故事《雨人》。電影《雨人》由好萊塢著名影星達斯汀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主演,最終榮獲198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4項大獎,霍夫曼因成功塑造「雨人」贏得奧斯卡影帝。
當社會各界知道《雨人》一片是以皮克的經歷為藍本後,競相對他發出邀請,父親帶著他到全美許多社區、中小學、大學、福利機構演講與拜訪,而且不收取演說酬勞。皮克與父親10多年來不斷奔走,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告訴社會大眾有關自閉症的種種,以及分享皮克的個人經歷。金和他父親成為殘障人的使者,這些年來已有兩百六十萬人分享金的故事。
2009年12月19日,58歲的皮克因突發嚴重心臟病,不幸去世,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據皮克的父親法蘭透露,皮克幾周前罹患上呼吸道感染,上周六又病情惡化導致突發心臟病,由於病情嚴重,最終他在猶他州鹽湖城附近的默雷市醫院病逝。
父親法蘭表示,讓他欣慰的是,雖然皮克直到去世時仍是一名自閉症患者,但他卻在有生之年能夠有機會受邀到全美各地的校園、社區圖書館,甚至在華盛頓的官員面前演講,展現他的博學以及超強的記憶能力。這讓他得以走出自閉症的黑暗世界,擁抱更廣大的群眾。法蘭悲慟地說:「他所知道的一切事情都讓人難以置信。他曾先後乘飛機旅行將近300萬英里、對總計近6000萬人演講,其中一半聽眾都是學生。」
《雨人》在拍攝時曾先後請過多位享有盛譽的導演,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馬丁-布雷斯特、西德尼-波拉克等。其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最初考慮導演此片,他還開始為影片開拍籌措資金。後來其好友喬治·盧卡斯需要幫忙拍攝他的印第安娜瓊斯系列第三部,只好推遲。最後,巴里-萊文森接受了導演任務,他重新改寫劇本後才令影片起死回生。 製作公司地區備注製作公司地區備注聯美電影公司美國presentsStar Partners II Ltd.美國in association withGuber-Peters Company美國Mirage Entertainment美國uncredited發行公司地區備注發行公司地區備注聯美電影公司USA1988 (worldwide) (all media)MGM Hom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UK2000(VHS)
(2004 (DVD) 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USA1988 (theatrical) (as MGM/UA)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Germany2000 (VHS)
2004(DVD) MGM/UA Home VideoUSA1988 (VHS) (pan and scan)France2000 (VHS)
2004(DVD)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Sweden1989 (theatrical)USA2000(DVD)
2007 (DVD)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West
Germany 1989(theatrical)SF Home EntertainmentSweden2003 (DVD)
2011 (DVD)
(Blu-ray)
2004 (DVD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West
Germany 1989 (VHS)/(laserdisc)/(VHS) 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公司USA2007 (DVD)美國廣播公司USA1992 (TV) (broadcast premiere)Argentina Video Home (AVH)Argentina(VHS)Chapel DistributionAustralia1997 (theatrical) (35mm print)Varus Video俄羅斯Warner Home VidéoFrance1998 (DVD)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USAVHS/ (DVD)(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

『貳』 急需2000字雨人影評,哪位大蝦幫幫忙

今天上午看完了湯姆克魯斯、達斯丁沃夫曼主演的經典片《rain man》(雨人)
看的時候我想起了最近另一部國產的李連傑、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
想起它是因為這兩部說的都是一個關於自閉症患者的故事。我不能說哪一部更好或是哪一部更壞,因為這兩部都不算是商業類型片,人物的關系和表達的方式也都不同。導演拍這樣電影的目的,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動。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
但是從這兩部電影之中,我們也能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很大差異。看《海洋天堂》,更多的是依靠親情產生的無私卻巨大的力量。看到一個父親為兒子所默默承受、默默付出的深沉的愛;看《雨人》,你卻能看到更多:弟弟對父親的憎惡,對金錢的不擇手段,對哥哥的鄙夷,到最後弟弟明白了父親的愛,明白了錢不再是問題、親人才是唯一的道理,也明白了哥哥其實是個值得崇拜甚至嫉妒的天才。
看《海洋天堂》就像看《大地震》一樣,心裡難受的要命;但是看《雨人》,你卻更像是在體驗真實的生活,淡淡的歡樂和淡淡的悲傷在這段漫長看不到盡頭的心路歷程上,左右著你的選擇讓你彷徨不定:時而憤怒,時而幽怨,時而同情,時而無奈。
影片的最後,弟弟終於重新找回了親情。盡管他的哥哥像個植物人一樣冷冷得不能體會到弟弟查理的心情,但是弟弟還是心甘情願的承受了。就像當初他的父親一樣,這時候的查理已經成熟了,理解了父親,原諒了父親,也接受了自己這個「愚蠢」的哥哥……
很早就聽過《 雨人》這部電影,幾年前周華健還出過一張叫做《 雨人》的專輯。想必這部影片確實很不錯。
覺得它真的是很溫馨的一部影片。一個憤憤不平的弟弟,和一個換了痴呆的哥哥。這樣兩個迥異的人碰到了一起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影片里。在一開始,弟弟對於哥哥的態度總是 很惡劣,甚至有時候還會去罵他。

而哥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周圍的一切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他的嘴裡總是會不斷地重復著一些稀奇古怪的話語,他愛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去看電視、睡覺。他很怕下雨、他總是對於數字特別的敏感。

當弟弟從醫院里將哥哥「偷走」,因為哥哥不願意坐飛機,弟弟便開著車子帶著他去洛杉磯。在這一路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也是這樣短短的一周時間里,讓弟弟漸漸了解了哥哥,走進了他的世界裡。哥哥的出現,讓弟弟的身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盡管最後弟弟沒有獲得哥哥的監護權。也沒有從哥哥那裡拿到一半的家產。經過了現實之旅的哥哥毫沒有改變。然而對於弟弟來說,這次旅行卻使得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能否分享300萬美元已經不再重要。他懂得了人生中還有更珍貴的東西:人的感情和手足之情。手足之情比金錢更值得珍惜。
作為一部足夠感人的電影,這一定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很少有電影可以表現手足之情,更何況這樣的兩兄弟是看起來根本就是兩種人,霍夫曼和克魯茲的對話是在一種不平等的狀態下進行的,這樣的難度更大,但是兩人的表現力還是很突出,平穩的敘事,不錯的劇情,造就了一個經典的手足之情!

一部很不錯的片子····值得一看 !

『叄』 雨人的創作背景

製作團,這張專輯歷時2年多,全部在周華健的新錄音室「渡船頭」 中製作完成。製作過程中網羅了 包括李志清、陳小霞、劉志宏、劉思銘、黃韻仁在內的眾多音樂人,周華健自己作曲2首, 作詞1首,並參與多首歌曲的編曲及製作工作。
創作靈感,近幾年來唱片市場不景氣,周華健做音樂也曾經迷失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該不該推翻舊的周華健,也不知道該不該找尋新的周華健。停留在仁愛路50坪的錄音室,周華健覺得自己已經將靈感耗盡,應該是時候換個新環境了。周華健坦言,之前也曾經遭遇過低潮和瓶頸,他一直希望在創作上找到新的周華健,他說:「主流音樂改頭換面,以前我做的東西變得好像非主流了,我曾經想過放棄,覺得做的也夠了,但是很多朋友幫助我度過了瓶頸,過了這關以後,我終於完成了這張新的唱片。」
周華健表示,自己也曾嘗試過R&B之類的時下流行曲風 ,但是發覺那好像是一件不適合自己的衣服,繞了一大圈,最後自己在不經意的狀態下發現,最簡單的東西更能令人感動,自己不需要哪些華麗的包裝,因而最後呈現出單純、真實、細膩、感人的周式情歌。 專輯名稱是取自達斯汀霍夫曼出演的電影《雨人》,電影主角是個患有孤獨、自閉症,但在數學方面具有超常能力的「雨人」,達斯汀霍夫曼也因此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專輯取名《雨人》,並不只是因為專輯里有一首同名的主打歌。而是這個名詞,代表著周華健在音樂上的頑固與熱愛,不懂得刻意討好,不知道嘩眾取寵,只懷抱著一種不屈不撓近乎傻勁的單純。
專輯造型,《雨人》片場請來了搭畫後景的老師傅,將片場後布景繪制的十分生動,讓人彷彿置身戶外一樣,據了解這已是將近失傳的技術,沒有年輕人願意學習。而現場也請來了一整批弦樂隊,鋼琴家,每個人穿著打扮正式,讓人感覺宛如是在舉辦一場小型音樂會。而女主角洪曉蕾則傳著正式的晚宴禮服坐在特別准備的一顆巨大紅色氣球下方聆聽台上周華健指揮的音樂會。
MV故事,《雨人》的MV故事描述一對青梅竹馬的小情侶,長大了之後,男主角終於為女主角舉辦了一場個人音樂會,實現了兩個人小時候的夢想。這場音樂會由周華健擔任總指揮,只演奏給一位聽眾,也就是女主角洪曉蕾聆聽,頓時兩人回憶起許多小時候一起生活的故事。MV中也找來了小男女主角演出小時候的故事,兩位小主角在拍MV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好,專業的程度也得到了華健與導演金卓的高度贊賞,直呼現在的小孩真不簡單。而小男主角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長相非常酷似小時候的周華健,也讓華健非常地喜歡小男主角。整隻MV當中不斷地有插畫動畫的搭入,配上雨人簡單明快的旋律與歌詞,更讓整隻MV在畫面的表現上充滿著單純可愛的感覺。也由於拍攝現場不斷播放著《雨人》,小女主角也在現場跟隨著雨人優美的旋律彈起了鋼琴,讓整個片場充滿著幸福快樂的氣氛。

『肆』 《雨人》好看嗎它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手足之情的震撼力,以及這種震撼力是如何一步步感染並影響到我們自己的。
克魯斯那時嫩的能掐出水,演技卻成熟到位,當然雷蒙的演技更是如同自閉症患者一般。在這次兄弟倆特殊的旅行中,直到浴缸放出水的那一刻,查理才意識到父母與哥哥為自己健康成長付出多少,犧牲多少。雖然後來自己帶雷蒙去賭場有自己的一己私利,但看到他倆在跳舞時,眼神中能看到查理對哥哥開始有了依戀與期盼。同樣地,電影結尾處,哥哥雷蒙低頭倚在查理頭上這種幼稚的行為,暗示自己對弟弟的不舍與留戀。

電影《雨人》對自閉淀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對大眾來說,自閉症是別人身上的事情,跟自己沒什麼關系。但在1988年之後,越來越多人的了解了自閉症是什麼,並且對自閉症患者可能的表現持有友好的態度。

『伍』 關於電影《雨人》的問題

這部半公路片性質的電影展示給我們很多美麗的自然風光。沿著舊別克從早上開到晚上,從農村開到城市,從小鎮開到小城。 一路看過去,鬱郁蔥蔥的樹在公路兩旁站成整齊的兩列,汽車的駛過,在陽光下,給我們非常清新和明亮的感覺。兄弟倆走過風車遍野的強風地帶,弟弟的憤怒使得汽車也發狂,於是汽車駛出公路捲起濃濃的沙土灰塵漂浮在空中。這是鄉村的「骯臟」,但是相對於城市挺拔秀麗的高樓大廈中汽車尾氣的遍地開花而言,這種「骯臟」顯得那麼的純潔和干凈。

很多的鏡頭是通過雷蒙的視角展示給我們的。特別是過鐵橋的那段,攝影非常特別。給我們很奇妙的感受,我們暫別自己,完全進入雷蒙對橋的關照之中,汽車飛速的向前駛著。雷蒙的眼神也不斷的變換著方位,從向後看立即向前看,然後又突然的向上看。雷蒙給了攝影師充分的自由,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我們看著雷蒙的看到的景色,感到他的世界充滿了神奇。特別是那些移動鏡頭給我們親臨其境的感覺,而我們知道這種感覺在弟弟那裡是不可能出現的。

「自閉症患者」雷蒙是一個真正的詩人。我這時候記得福柯在他的《瘋癲與文明》序言中引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話「人們不 能用禁閉自己的鄰人來確認自己神志健全。」我們每個人看到雷蒙的行為舉止不時發出舒心和歡暢的笑聲不是因為笨和自閉而是因為他的可愛與天真。同時還可能因為我們想像他那樣天真爛漫但現實好像有很多的因素不允許我們那樣。我們把我們的這種願望隱秘的藏在我們觀影時的笑聲里,不動聲色。

雷蒙的很多東西都是很特別的。他的語言豐富多彩,喋喋不休的背後我們更多的是感覺到他的單純和可愛,想什麼就說什麼,很多東西我們常人看來不關痛癢但在雷蒙那裡卻是如此的重要。比如害怕坐飛機,害怕澡池放水的聲音,准時看「人民法院」,晚上十一點准時睡覺,等等。有時也可愛的讓人發笑,比如不懂男女之事。但有一個東西讓弟弟大發了一把,那就是利用雷蒙驚人的記憶力算牌。

「他沒有金錢的概念。」這就使得他遠離了世俗的人,走向他獨有的內心世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隨自己的興趣做所有的事情,「下雨的時候我們都不能出去。」這就是「雨人」,他住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擁有非常豐富的快樂,他很忙,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是一個好玩的「雨人」---「a funny rain man」。我看《雨人》的時候正好下著磅礴大雨,這時候去體會雷蒙的感覺很特別。

我還清楚的記得哥哥和弟弟開始時的強烈對比,當帶著墨鏡瀟灑十足的弟弟和歪著頭傻乎乎的哥哥一起走在美麗如畫的畫面里時,看到哥哥踉踉蹌蹌的跟不上弟弟的樣子,我心裡非常難受,心情也非常的復雜。哥哥沒有現代氣息吧,可是我在哥哥常人看來「鄉巴佬」形象的背後看到的都是比弟弟更加美好的心靈,同時看到親情的無比珍貴。很不習慣那些對鄉下人投去異樣眼光的人。

我們再來看看弟弟。一開始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得到大量的遺產。所有他才委屈自己非常難受甚至難以忍受的跟哥哥在一起。但是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的狡詐他的暴跳如雷他的唯利主義在哥哥善良天真的無形影響下變得溫柔起來。同時也變得有人情味善良起來。不坐三小時的飛機而改坐三天的汽車。後來甚至幫哥哥脫鞋子,聽哥哥回憶童年在一起的時光,還教哥哥跳舞。當鏡頭漸漸移向他們靠在一起的臉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感覺到親情對金錢的戰勝了。最後哥哥坐火車離去的時刻留下弟弟獨自一人在站台若有所失的神情告訴我們,他真正需要的是哥哥而不是其他什麼的,所以他戴上墨鏡雖然依然瀟灑卻不自在好像少了些什麼。

影片的音樂處理的也非常棒。時而飄盪著纏綿感人的曲調,時而散發出快節奏的輕松樂章。特別是兄弟倆走向賭場那段神采飛揚的打擊樂更是充滿了陽光的味道,讓我們所有沉重的心事都變得脫韁野馬一樣,自由空前綻放。影片的尾聲出現我熟悉的輕音樂,讓我在結束的時候再一次進入雷蒙的內心世界,久久不願出來。

可是影片結束得太快,很多人都恍恍忽忽,若有所失的樣子,以至於回味也太快的到來。 http://ke..com/view/73715.htm
基本都在這裡面了·!

『陸』 電影《雨人》問題...

據美聯社9日報道,美國鹽湖城的基姆·皮克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天才,他精通從文學到歷史在內的15個不同領域,能一字不漏地背誦至少9000本書的內容,但他在其他方面卻有些「弱智」,如不會穿衣服等。好萊塢電影《雨人》(RainMan)就是以他為原型。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他們上周已經用研究太空旅行對人體影響的高科技設備,對基姆·皮克的腦部進行了掃描檢測,試圖了解他的大腦的秘密。

能記住9000本書

據報道,現年53歲的皮克是一個自閉症患者,但也被人稱做「超級天才」,因為他在歷史、文學、地理、體育、音樂等15個不同領域都有著超凡的天賦。據為他進行腦部掃描的加州醫學中心主任理查德·波爾利稱,皮克的大腦不僅具有獨特的能力,並且所有證據顯示,隨著時間流逝,他的大腦彷彿也變得越來越聰明。

據報道,皮克經常在下午來到鹽湖城公共圖書館看書,每看一本書他都幾乎能過目不忘,有時候他甚至無聊地看電話號碼簿,並能將一本號碼簿上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一字不差地記住。據皮克的父親弗朗稱,當皮克還只有12到20個月大時,他就能記住父母向他朗讀的每一本書的內容,直到如今,皮克的大腦至少記住了9000本書的內容。

不過,皮克在其他方面卻顯得相當「低能」,如找不到抽屜、不會穿衣服等。

大腦有「數據儲存區」

皮克的故事給了好萊塢導演靈感,1988年奧斯卡獲獎電影《雨人》正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這部電影也讓皮克出了名,電影播放後,皮克的生活也戲劇般地改變了。此前他很少與別人交往,甚至從不看別人的臉,但電影播放後,皮克開始漸漸改變自己,試圖與人們交往,到公共場所發表演講。

然而,皮克的「大腦奇跡」一直困惑著美國眾專家,據報道,當皮克出生時,醫生們曾發現他的頭蓋骨右半部有一個水皰,後來的測試顯示,皮克的大腦竟然沒有像普通人那樣左右半球分開,而是形成了一個單獨的、巨大的「數據儲存區」。

據皮克的父親弗朗稱,皮克大腦的這一生理狀況很可能正是皮克能記住超過9000本書內容的原因,但這也造成了他的運動技能遠遠落後於同齡人。

高科技解讀「自閉症天才」之謎

據美國宇航局研究小組專家稱,科學家們給皮克做了包括核磁共振斷層照影術在內的一系列檢查。測試結果將創建出一系列皮克大腦的精確三維圖像。

研究者們打算將新的三維圖像與1988年美國猶他大學神經學專家丹·克里斯汀森博士曾為皮克拍攝過的核磁共振成像圖像進行比較,以了解在這16年時間中,皮克的大腦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何彷彿使他變得越來越聰明。

皮克的父親弗朗對記者說:「這次測試的目的是為了發現,當基姆在表達和思考問題的時候,在他的大腦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全球約有50位白痴天才 孤獨症患者為何出天才?

時間:2006年09月24日09:34 我來說兩句(10)

雍忠瑋:看看移動員工的工資條 杜碧玉:日本電信運營商太囂張 更多精彩博客推薦

關注最火辣的網路話題

【來源:北青網—北京科技報】

丹尼爾·塔曼特

全球大約有50位白痴天才

現年27歲的英國男子丹尼爾·塔曼特堪稱天才,他擁有驚人的「記憶數字」能力,能將圓周率背誦到小數點後面第22514位。他不僅精通數10種語言,還創立了一家記憶技巧公司,專門教人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學習數學和語言。

然而嚴重的孤獨症卻讓他自小無法與人正常交流,也無法理解常人的感情。他的世界裡只有數字,在那裡從1到1萬的每個數字都有著特有的顏色、紋理和情感共鳴的地方。

例如4代表害羞和安靜,6代表黑暗空虛……

不久前,本報曾獨家專訪過這位白痴天才。最近,丹尼爾·塔曼特又出版了他的自傳《誕生於憂郁日子》。

據統計,像丹尼爾這樣的白痴天才在全球已確診有50人左右。

可能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智能低下」與「天賦驚人」看似矛盾的兩個方面怎麼如此真實地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相信很多人曾看過電影《雨人》,男主角與丹尼爾有很多相似之處。《雨人》乃是真實故事改編成電影,真正的雨人金·皮克與其父法蘭·皮克目前居住於猶他州鹽湖城。金是一個機械記憶能力超強的天才。金的總智商約87(±3),然而根據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之推估,他的記憶智商約達220,幸虧他有高達220的記憶智商,始能將總智商提高到87(±3),如果他的記憶智商只有87(±3)時,他的總智商可能會低到智力測驗無法測得,他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重度或極重度智能障礙者,其間差異之顯著,舉世無匹。

像「雨人」和丹尼爾這種智能低下卻又在某方面擁有驚人天賦的人,被稱為「白痴學者」或「白痴天才」,也就是「孤獨症學者」。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智能低下」與「天賦驚人」 看似矛盾異常的兩個方面怎麼如此真實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孤獨症患者的人際關系智能受損,但沒有影響到其他智能的發揮

美國媒體曾報道,美國音樂特殊才能智障學者蕾絲莉(Leslie Lemke)從未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她十多歲時,首次聽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毫不猶豫並且流暢地在鋼琴上彈出。她可以用鋼琴彈出任何她聽過的音樂,無論它有多長或多復雜。然而她不能握住刀叉、湯匙或用碗筷吃飯,最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當你對她說話時她很少能重復你的語句,連鸚鵡式的模仿都感困難。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劉正奎博士說,人的認知包括三方面: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對生理的認知(包括生老病死);對心理和情感的認知。患有孤獨症(通常所說的自閉症)的人對心理情感認知上存在障礙,缺乏認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但是,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將人的智能分為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和自然智能。這幾種智能之間相互獨立,例如音樂智能差的人,其語言智能可能很出眾。陳景潤的數學天賦在國內算得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卻在人際關系方面相當缺乏經驗。可見這二者並不互相影響。因此孤獨症患者的人際關系智能雖然受損,但沒有影響到其他智能的發揮。

孤獨症患者缺乏其他刺激,往往重復做同一件事

另據報道,日本有一位美術特殊才能智障學者山本吉彥6個月時發現腦水腫,成為重度智能障礙者,直到6歲還無法完成大小便訓練,不會說話,嚴重的聽力損失導致語言障礙,12歲時他的心理年齡大約只有3歲,智力測驗結果智商23左右。山本在國中入學面談時,還無法回答諸如:「你叫什麼名字?」、「你從哪一個學校畢業?」等簡單問題,也不會寫日本字母,精神心理學家的報告認為山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潛能,他好像喜歡無聲世界。既然他不喜歡語言,川崎鼓勵他每天用圖畫來描述他的生活,以圖畫來寫日記,於是山本開始每天專注於自己的畫,他可以如佛像一般,坐在他的座位上好幾小時不吵不鬧。

後來,他的畫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被譽為日本另一位梵谷(荷蘭印象派畫家)。其畫作先後在美國、日本等地展出。孤獨症患者往往重復做同一件事。由於他們不能感知別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更執著於他們自己的世界。孤獨症患者的行為特點就是刻板的重復。而不斷重復恰恰又是行為訓練的重要方式。當重復達到一定數量,人的行為便形成模塊,可以下意識地對模塊進行自動加工,而不需要佔用大腦資源。而普通人雖然平均智力水平相對更高,但是他們每天需要接收和處理的信息量也很大。人的精力就像保鮮水杯里的水,常人要將水灑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才能滿足其生活和發展需要,因此每一份水可能只有很少的幾滴;而孤獨症患者也許只有半杯水,但是他們卻將這半杯水全部灑在同一個地方,效果就會十分明顯。

天才在任何群體中都有概率

另外,天才在任何群體中都有概率。無論是正常人群還是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群,都有可能誕生天才。在普通人群中也有能力超群的人。浙江定海縣一個僅21個月的幼女已經能認出1500個漢字。她在9個月時便表現出非同一般的記憶力,家裡的被子曬在陽台上,父母忘記收,她就用手指著窗外,呀呀地叫個不停。父親買回幼兒智力卡片,她只看一遍,就記住了二十幾張卡片的內容。

-文/本報實習記者 孫曉煜

延伸閱讀

孤獨症患者為何大多對數字敏感?

美國研究曾報告一對很有名的24歲同卵雙胞胎喬治和查爾斯,兩兄弟的智商分別是60與70左右,均屬智能障礙。由於家人受不了他們的怪異行為,當他們9歲時被送到列契渥斯村,這是一所位於紐約州希爾斯的州立精神醫院。

院內醫生在對他們進行研究時問到:「2020年的哪一個月的第一天是星期五?」

兩兄弟想了幾秒後答道:「三月、二月和十一月。」

醫生再問:「有哪些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是星期日?」

答:「1957,1963和1946年。」如果不按年代次序排列,答案反而迅速而正確。

像丹尼爾這樣「學者孤獨症」患者多數會在數字記憶方面的天賦十分突出。再比如,前面提到的真雨人金·皮克所擁有的特殊能力領域很廣,但大多與記憶有關。所有人口數超過8百之美國城市,金都能告訴你該市有幾號公路經過、哪條鐵路或河流穿過市區或市郊、該市的郵政編碼,如果要看區域電視,應看第幾頻道。

還有一位美國人,名叫肯尼士(Kenneth),心理專家指出,肯尼士實足年齡能38歲,心理年齡11歲,識字不多,但他能告訴你美國每一個人口數超過5千的大小城鎮,美國排名前2千的各大飯店之名字、房間數及所在位置,統計3千座山與河流以及大約2千件主要的發明和發現。

劉正奎博士認為,患有孤獨症的人對數量化的敏感是一種本能。數量化是人構建對整個世界認識的最基本關系。新生兒就能分辨出1和3的區別,即使是動物也能對數量有基本的認識。而其他諸如邏輯思維、判斷力等高層次的能力,則需要後天的構築。孤獨症患者具有和常人一樣的先天能力,但是由於其接收信息的能力不足,只在後天的某些能力上有所欠缺。

名詞解釋

孤獨症學者(Autistic Savant):是個人存在主要的心理疾病或性格異常,或情感障礙(如孤獨症),但卻擁有與他的障礙全然相對的,驚人的心理運作能力。部分孤獨症患者的認知能力,甚至於超出常人,具有極強數字記憶能力、美術、音樂等特殊能力。

「孤獨症」患者的治療訓練,必須有一個依託,通常是用其感興趣的事物對人類情感加以詮釋。比如丹尼爾可以通過數字初步了解他人的情感,這有助於減輕病症。

『柒』 造雨人的影片評價

《造雨人》根據約翰·格里沙姆的同名小說改編,這也是這位作家的第六部作品被搬上銀幕。由柯波拉執導,馬特·達蒙主演,深刻地控訴現代法律社會所造成的不平等,以及法律與正義的背離,是喜好法律電影的朋友不可錯過的佳片。
相關評論
律師片在當下來說不算新鮮,同樣就算是在1997年,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不算新鮮的類型了。問題是,雖然它不算新鮮,但卻沒什麼人拍,為什麼?因為怕拍爛,想想看,《費城故事》在前,近一點,有阿湯哥的那本。
所以,這些優秀貨色壓在前面,如果一個導演沒有十足的功底,是不會碰這個題材的,如果他會,正因為他與眾不同,他與眾不同,正因為他是福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而事實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帶給了我們一本極其生活化的律師電影
整部片子就是一本對現實的反抗,妥協,再反抗,再妥協,最後無奈的影片,但在經過了生活化的處理,以及加入了很多感人的小細節後,使得影片主題一直隱藏於流程之中,但觀者卻時時能進行對主題的思考,而且隨著電影的深入,思考也漸漸深入
一開始,魯迪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出場,並抱有著堅定的實現理想的決心,我們心中對他是認同的,而加深我們認同的,其實是魯迪兩句開場白:I knew exactly what was going on here. Just like when Daddy was in the bed-room crying and Mommy was sitting in the kitchen, face all bloody, saying that Daddy was sorry. (我已經完全知道這兒曾經發生了什麼,就好像當父親在廚房大哭,媽媽站在廚房裡,面對著血腥的情景,只會說爸爸真的很抱歉。)
My dad hated lawyers. You might think I became one just to piss him off, but you'd be wrong. Did piss him off so much though that when he heard he fell off a ladder and didn't know who to sue first. (我的爸爸痛恨律師。你也許會覺得我應該會成為被他滾開的人,但是你錯了爸爸是讓自己滾蛋;可是當他從一把梯子上摔了下來第一次不知道應該起訴誰。)
在一個充滿家暴的家裡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內心最為深刻的就是讓自己眼下的生活和以前劃清界限,並且,在自己以後成立的家庭中做個好榜樣,以驅除自身童年的陰影.
對父親的痛恨以及對由此產生的幫助其他與自己有同樣經歷的人,成為了他選擇當一個律師的原因.正因如此,也註定了,魯迪必定是一個好律師.而一個好律師,在影片中所渲染的那種社會風氣下,是站不穩腳跟的.因此,魯迪一開始就碰壁了,雖然成為了律師,雖然接到了案子,卻沒有找到一個好老闆。
而且事實上,在那裡,好老闆是不存在的.作為一個在此處生存的律師,你的選擇只有兩條路:要麼同流合污,要麼撒手別干.我們也和魯迪一樣,一上來就因為如此的社會風氣而大為碰壁,剛才鼓勵魯迪的心情煙消雲散,反而更開始同情他了.
一個沒有好律師的地方,一個善與惡已完全顛倒的地方,你走在街道上,到處看到的都是那些逍遙法外的大財主和跟在其後的正義感早已不存在的那些律師
怪不得,魯迪會發出如此感慨:Rudy Baylor: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awyer and a hooker? A hooker'll stop screw-ing you when you're dead. (律師和妓女之間的不同之處是什麼?當你死了的時候妓女是不會再敲詐你的。)
Rudy Baylor: How do you know when a lawyer is lying? His lips are moving. (當一個律師開口時,你怎知他何時正在撒謊?)
由此開始,劇情真正進入主線,而主線,是又三條不同的分支組成的
1.老太太遺囑問題的案子
2.白血病青年的賠償案和與老練律師的周旋
3.克萊爾的家庭暴力案及其與魯迪的感情進展
三條主線是交織在一起進行交代的,但整體看上去卻又雜亂,因為他們不無聯系:老太太要定遺囑,魯迪在過程中租用了老太太的房子,魯迪同情白血病青年並帶他出去遊玩,途徑老太太家並讓其與老太太下棋,克萊爾因受家庭暴力影響,而魯迪又與她有過同樣的經歷,他們產生了感情,魯迪把她安置在老太太家避難等等等等。總之,三條線無時無刻不出現微妙的聯系.
而法庭一戰,是本片的精華所在,面對強力的對手.他作為一個才剛畢業的年輕律師,經驗,資格,人氣,他要什麼沒什麼.而支持他最終獲得勝利的,可能只有一條:良心.而這,也是最終他放棄律師這個行業的原因.他無法抹殺自己的良心,無法面對一個惡貫滿盈的當事人而卻還要花費權利為期辯護.而自己卻又沒有扭轉整個行業的這種力量,到此,為了在將來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為了不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他無奈,他惟有放棄.
而影片讓我們面對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你是願意做一條在混水裡游的魚,還是願意成為一個無私的造雨人?
Rudy Baylor: I'm just another lawyer. Just another shark in the dirty water.(我只是另一名律師。只是另一條在混水裡的鯊魚。)
Rudy Baylor: Sworn in by a fool and vouched for by a scoundrel. I'm a lawyer at last. (向一個傻瓜宣誓並且由一個無賴作擔保。至少,我還是一名律師。)
一句話評論
They were totally unqualified to try the case of a lifetime... but every underdog has his day.
自始至終引人入勝的精彩表現,也塑造了一大批活潑生動的人物形象,約翰·格利沙姆的的同名小說《造雨人》是科波拉先生這些年來最精彩也是最犀利的一部電影。
——紐約時報
雖然他改編的這則故事是格利沙姆經常講述的,關於一個耿直、有才華並且涉世不深的律師鋒芒畢露並且靠著自己的智慧戰勝強權與腐敗,科波拉在《造雨人》中注入了大量的幽默、個性、真摯的情感和敘述故事的獨特方式,使得該片成為了本年度最值得觀看的電影之一。
——洛杉磯時報
一部非常離奇的電影,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執導下,在眾多約翰·格利沙姆的改編作品中,《造雨人》成為了其中最具娛樂性的一部。
——新聞周刊
科波拉創作並且執導了這部好看的電影改編作品,精心布置的場景,還有功不可沒的優秀的演員陣容。
——華盛頓郵報
它是如此地平淡無奇。要知道它的導演可是曾經炮製過難以計數的經典之作(無論是好的還是差的),憑良心講,它真的有點兒沉悶。
——帝國雜志

『捌』 電影rainman影評

這是一部在奧斯卡的大名單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經典影片,也是整個八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影片。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部嚴謹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好萊塢式教科書。影片力求達到所謂"學術"與"大眾"之間最為適當的交匯點,並在合適的時候將這一點發揚光大,一方面得到那些評委們的肯定,另一方面博得大眾的歡欣,這,也正是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影片選擇了"親情"這個具有無窮魅力的情感主題,並且貫穿在整部電影當中,使用道德的多重選擇來對"親情"概念加以烘托。所謂"道德的多重選擇",實際上指的是在片中作為弟弟的查理(湯姆·克魯斯飾)在對待金錢利益和手足之情上的兩種選擇,這也是構成影片矛盾的焦點所在。我們首先考察一下影片中的哪些因素對其情感主題起作用了。
本片導演巴里·萊文森一向以對社會事物及社會熱點的冷靜洞悉而著稱。他的電影大多風格內斂,在對鏡頭的處理上顯得中規中矩,常將鏡頭的焦點對准人物並以此為線索展開整個事件。在對主導動機的處理上簡單含蓄,顯得冷硬而規矩。影片開場時的第一個主導動機:吊在半空中的汽車,就直截了當地點出了整部影片敘事的主體——公路。而汽車則是影片中矛盾發展的載體。同時,這里也點出了影片主人公查理的人物身份。在接下來的工作間一場戲里,更是表現了查理的精明能幹、善於調和事物的諸多性格側面。另外,在空中的汽車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查理如日中天的工作背景,彷彿就像他架車行駛在天空中一樣,而處在景深空間的則是一幢幢高樓大廈。
接著,查理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於是去參加葬禮,卻發現了一輛車,便引出了對兒時的記憶。原來,查理因為偷開父親的車而被父親唾棄。車成為影片中矛盾的動因。正是由於車的原因,查理才會和父親不和,自己也因此幹上了汽車行當。在下面的段落中,同樣利用汽車,引出了本片的真正主角——"雨人"(達斯汀·霍夫曼飾)。於是整部影片的所有設置已基本確立,在剩下的時間里,就是利用這些設置製造並解決其中提出的矛盾。
從查理把"雨人"帶出醫院開始直到"雨人"返回醫院是影片的中心敘事段落,占據了整個影片的2/3以上。這一進展過程看上去更像是公路片模式,而汽車更是成了這一大段中重要的道具和承載體。影片的編創人員也有意識地要用汽車而不是其他交通工具來完成對片中"親情"主題的刻畫。當查理准備帶"雨人"上飛機時,"雨人"表現出了極度的恐慌與不安,並歷數了以前各個時期的飛機失事。查理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只好答應"雨人"搭乘汽車的要求。至此,編導們達到了利用汽車來延展敘事時空,營造一個相對廣闊敘事環境的目的。
汽車是整個事件發展的承載體,也是主題發揮的良好基石。在二人行到中途的時候,"雨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內褲,於是要求查理回到他指定的地方買那條指定的內褲。已經被這個怪哥哥弄的焦頭爛額的查理此時進退兩難。異常無奈的他氣憤地離開了汽車,獨自一人邊走邊大聲抱怨,可當他回頭再看時,哥哥也已經不在車內了,而是向賣內褲的那個方向走去。這時的汽車里空無一人,代表的是兄弟倆情感及思維方式上的隔閡與難以溝通,於是倆人相繼離開了他們心靈交流的場所——汽車,頓時造成了一種分離空盪的藝術效果。而當後來查理和"雨人"在賭場贏了一大筆錢後和蘇珊娜一同乘車嬉戲時,氣氛卻是暖洋洋的,因為汽車在這一狹小空間代表的是兄弟間心靈的溝通,讓他們同時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中,噴泉中的泉水也像是和著歡快的舒暢的背景音樂雀躍起舞,發出輕捷明快、滴入人心的水滴聲。在這兩個地方,汽車顯然是充當了"親情"溝通的場所,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且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除了汽車之外,影片中還利用了諸如電話、電視之類的現代科技產物來對現實社會狀態進行一些側面的隱晦的折射,並產生了一定的社會諷刺作用。不過,影片中最大的諷刺還是出於"雨人"對查理的諷刺。
"雨人"指的是患有"自閉症"的一類人,是被排除在正常人世界外的。片中的"雨人"雷曼德便是典型。他做事情總是循規蹈矩,要求一切事物一陳不變。他害怕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接觸,對世界的一切都僅限於平面化的、教條式的認識,其行為舉止更是屬於"異類",完全不顧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只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行動。和以往表現"非正常人"的電影一樣,影片中的"雨人"除了先天性殘疾外,還具有某些"正常人"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長。在影片中,編導不厭其煩地表現他對數字的獨特興趣和超凡的記憶能力,並強化了這一個人行為上的主導線索,成為了整個敘事中重要動機而存在。影片還利用其自身的這一特性,營造出一種特別的喜劇效果和戲劇張力。從某種角度上講,"雨人"這個角色是影片整個戲劇性的焦點所在。片中的喜劇環節、矛盾的動因均在他的身上得以體現。如查理與蘇珊娜做愛時,不明事理的雷曼德闖進了他們的房間,並和蘇珊娜一起哼哼起來。這樣的以他個人無意識、無邏輯的行為創造出的笑料在影片中層出不窮。更重要的是,他的這一行為引起了查理的不滿,也為敘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兩種對立性格層面的相互溶解奠定了基礎。
以後的敘事中心點基本上圍繞兄弟兩人性格、志趣上的格格不入深入下去。而"雨人"雷曼德則是二人關系中的支柱點。直到查理找到雷曼德身上可以為自己所用的地方,獲得了極大物質和心理滿足時,兩人的性格、行為沖突才被化解。由此可以確立此人物在全片中起著推動事件因果發展的作用。
對於營造良好的"笑果"一向以來都是好萊塢的強項,特別是在當一個"非正常"個體進入"正常世界"時的各種行為都會給人以怪誕、滑稽之感。影片借"雨人"大作文章,尤其是由於他的固執、苛守規章引出的連串喜劇,如前文中提到的闖入弟弟房間一段,在影片中段執意要買指定內褲以及當他借別人家收看電視時,家中小孩子們一個個面無表情地盯著電視與他像孩子般看得津津有味形成的反差。這些細節讓他的形象生動可愛,又讓影片整體的觀賞效果上了一個台階。
事實上,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不難發現,導演基本上是以純粹客觀的視角來進行拍攝的。我們幾乎看不到人物的內心視像,這是本片的又一大特點(這也是巴里·萊文森一貫的電影風格)。"雨人"的形象雖然生動親切,但也僅僅是豐富了影片的娛樂元素,推動了整個事件的進程。對於"雨人"自身來講,沒有多少人性特徵,他看上去更象是查理的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觀眾看到的是社會中人們所追求、崇尚的那些"實際利益",而在影片中則表現為查理的拜金主義和惟利是圖。可以這么說,查理這個人物形象就是美國的一個縮影,片中有一個地方表現得很出采,當委託人正在宣讀查理父親遺囑時,鏡頭所對準的是查理的一隻手,那隻手上套著兩枚戒指,正不耐煩地敲擊著桌子。這一形象化的描述把一個對財產視若珍寶卻對親情視為旁物的典型形象刻畫地入木三分。相對於查理,"雨人"對數字有著超乎尋常的敏銳捕捉及出色的記憶能力,但對同樣要依靠數字來分辨的金錢卻是一竅不通。於是,查理為了錢而與"雨人"走上了同一條路,"雨人"則用自己的各種行為讓查理認識到比錢更重要的東西——親情。當然,作為一部帶有明顯商業化烙印的好萊塢電影,宣揚的又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性主題,那麼結局的設置必定是具有明確道德立場判斷的。影片的敘事也努力地讓查理這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劣性"一步步被"洗脫",最後使他在觀念上發生"根本的轉變",給觀眾一個"圓滿"的解釋,並把許多尖銳的諷刺以曖昧的方式進行了"自我化解",讓影片看起來不會過於惹眼,又有一定的深意。
本片最大的亮點還是達斯汀·霍夫曼那無懈可擊的天才表演。用可愛、精緻、偉大或是其他任何贊美之辭來修飾他都不為過。尤其是他在形體上的把握,使他無論在中近景鏡頭還是遠景鏡頭都是整個畫面最吸引人注目的焦點。霍夫曼對"自閉症"患者近乎神經質式的詮釋將"非正常人"的表現境界又提高了一步。相比之下,扮演弟弟的湯姆·克魯斯在他的光環下就顯得相形見拙了,純粹就像是一個花瓶似的擺設。
綜上所述,得出的結論是,《雨人》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不錯的情感片,但依舊是擺脫不了好萊塢模式的窠臼,以商業元素的介入為主,藝術樣式的創造為輔,製造出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道德標准被確立在主導環節,並對影片的敘事及藝術創造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類似的影片在美國比比皆是,只是這部《雨人》總體基調及細節上的把握更細膩、平穩,再加上天才的表演,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從一個側面代表了奧斯卡的取捨標准——中庸的題材 傳統的手法。

『玖』 雨人的影片評價

影片名為《雨人》,其實與雨並無關系,而是指一種「自我封閉症」患者。這類人性格孤僻、不善社交,只會自我思考,類似白痴,其中也不乏在某一方面智力超群者。
影片反映了一個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問題,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原來許多人以為這類患者不能治好,但看過影片後發現他們還是通人性的,如給予關懷和溫暖,便有可能使之從自我封閉的困惑中解脫出來。影片生動的故事和具體的形象所發揮的作用,大大超過了書本、報刊上的宣傳。同時,不僅表現了「自閉症」患者的生存問題,還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家庭倫理道德與情感問題。查利之所以能從一個不通人情、圖謀遺產的不義之徒,最終放棄邪念,變成一個知情達理的人,主要是為手足之情所動。雖然這種轉變還太快,但觀眾卻從影片里享受到了美國社會生活中十分缺少的那種溫馨的手足情深的感情。
作為一部黑色喜劇片,導演一方面通過雷蒙的視角來觀看和批判美國社會中正常人所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細致地描繪了兄弟兩人心態和情感的變化。整個影片的調子有時溫和,有時冷酷。
在好萊塢眾多英俊瀟灑的演員中,霍夫曼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他在演技上卻有深厚的功力。因雷蒙這一角色沒什麼對白,故而他基本上靠外形動作,如腦袋歪斜、兩眼呆滯,有時甚至兩眼的目光湊不到一起,與人交談時也不注視對方而是兩眼上翻等,把其內心的情感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把一個「一半白痴、一半天才」的「自閉症」患者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對於霍夫曼來說,雷蒙是他從影以來最難把握的一個角色,但他傾注了全部精力,終於使之在銀幕上獨具特色。與霍夫曼搭檔的克魯斯,則較好地把握了查利復雜的心態,既生動地刻畫了其貪財自私的一面,又較真切地表現了查利對雷蒙的手足之情,從而使這一人物性格也沒有落入簡單化的窠臼。

『拾』 最強大腦中國版雨人....那麼外國版雨人是誰呢為什麼是雨人

【雨人】是一部電影
男主角的哥哥是一個智障,有天男主角帶他哥哥去看心理醫生,結果發現他哥哥可以很快心算出上萬數為的算式,於是,他被成為了天才- -
『雨人』這個稱號是男主角的哥哥在日常生活中,電影中人物給他哥哥起的外號

說到底,沒有什麼外國版雨人,只是美國人妄想的,【可惜中國人實現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導演拍雨人這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人性什麼 瀏覽:125
有哪些好看的新電影 瀏覽:269
哆啦ei夢大電影2 瀏覽:345
主角是嬰兒的電影 瀏覽:203
電影智取威虎山人物大全 瀏覽:718
粵語電影白彪 瀏覽:796
愛情公寓大電影車視網 瀏覽:245
周星馳演的電影合集下載 瀏覽:510
台灣喜劇黑幫片電影 瀏覽:395
電影世界大抽離 瀏覽:199
搶劫打警察的電影大全 瀏覽:622
廣德電影院唐人街探案3 瀏覽:76
農村電影電影大全 瀏覽:401
光頭愛情電影片段 瀏覽:237
幽幻道士7之僵屍小子電影完整版 瀏覽:391
電影院就近 瀏覽:353
格里菲斯電影導演窮困潦倒 瀏覽:231
致青春電影的圖片 瀏覽:564
一部女主角有腋毛的電影 瀏覽:600
電影新草台班子攝影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