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配音演員畢克配音的電影

配音演員畢克配音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4 02:01:29

㈠ 畢克配過那些經典的電影

除了《尼羅河上的慘案》,《遠山的呼喚》,《卡桑德拉大橋》 配音生涯 1952年考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即今上海電影譯制廠),開始從事電影譯制配音工作,當時只是配各種配角,畢克仍仔細揣摩每一句台詞,一絲不苟,如《孤星血淚》中的鐵匠,戲很少,卻給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大量閱讀名著,理論書籍和廣泛向其他演員學習,這一階段為後來的配音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59年為了給即將召開的第三屆文代會獻禮,上海電影譯制廠翻譯製作了民主德國影片《陰謀與愛情

㈡ 聰明的阿凡提是誰講的

上海譯制廠,著名配音演員-畢克
畢克是我極喜歡的一代配音大師,功力深不可測。他也是從《追捕》開始為我們這一代所熟知。據說當年高倉建聽了他配的杜丘以後,指明以後他的每一部電影的中國配音必須由畢克擔當。畢克的低音沉鬱渾厚,下潛極深,去唱男低音一定是把好手。正因為此,他特別適合那種沉穩果毅的男子硬漢形象——如果阿嘉莎·克莉斯蒂筆下的大胖偵探赫克爾·波洛也算「硬漢」的話。 我一直以為波洛,而非高倉建,是畢克配音生涯的最高峰。畢克把波洛的遲緩、慵懶、自負、傲慢、精明的性格氣質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句「我,赫克爾·波洛……」便是名副其實的大高手派頭,不是尋常人能達到的境界。片末波洛向大家剖析案情,長篇大論,高屋建瓴。氣勢如虹,堪稱絕響。其間又訛詐賽蒙和傑基去做所謂的「印模試驗」,一句「只是有點熱乎乎的」說得極有味道,於緊張、恐怖和凄慘的氣氛中加一絲幽默,猶如音樂中的臨時變調。 如果波洛是畢克配音的頂峰,《尼羅河上的慘案》又何嘗不是譯製片配音的頂峰呢?從來沒有任何一部譯製片有過這么豪華的陣容:邱岳峰的雷茲上校。喬榛的賽蒙,李梓的林內特,劉廣寧的傑基,丁建華的女僕,童自榮的馬克思主義者,趙慎之的富孀,蘇秀的黃色小說作家……每一名字在我們這代人聽來都是如雷貫耳,在今天新的譯製片中出現任何一個都會成為閃光的賣點。現在呢,他們之間的大多數,都已經像《尼羅河上的慘案》里波洛的一句名言那樣,「不見了,沒有了,失蹤了。」畢克(1931年7月21日-2001年3月23日)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山東濟南人。1952年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導演、藝委會副主任。先後為《海之歌》、《白痴》、《僅次於上帝的人》、《陰謀與愛情》、《警察局長的自白》、《苦海餘生》、《卡桑德拉大橋》、《尼羅河慘案》、《陽光下的罪惡》、《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老槍》、《追捕》等約五百部譯製片配音。還為多部國產美術片、科教片配音。後兼任譯製片導演,執導了《兆治的酒館》、《鐵面人》、《老槍》、《罪行始末》、《總統軼事》、《威尼斯麵包師的兒子》、《遠山的呼喚》等譯制影片,其中《遠山的呼喚》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外國譯製片獎。

㈢ 求 國內優秀配音演員如:童自榮 尚華 畢克 喬榛 等的經典配音

山新
山新,國內新生代專業配音演員、北斗企鵝工作室配音演員、聲創聯盟中文配音社團主力社員之一。聲線干凈清澈,表演風格真實純熟,感情收放自如,無論是可愛蘿莉、天真正太,還是純真少女、溫柔御姐甚至精靈動物類角色都能輕松演繹。於2012年初為雅馬哈公的VOCALOID3中洛天依提供音源,成為第一個進入VOCALOID家族的中國人。主要作品有動畫《十萬個冷笑話》、《羅小黑戰記》、《星游記》等,游戲《古劍奇譚》系列、《三國殺online》、《仙劍奇俠傳4》、《仙劍奇俠傳5前傳》、《敘事曲》系列等。

㈣ 參加阿凡提動畫片的配音演員是哪些要能對應就更好了,很懷念哪些老演員的聲音

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給阿凡提配音的是畢克

部分經典台詞:「敬愛的巴依老爺,您的福分大,只要瞧一瞧這里邊,您就知道魔鬼是啥模樣了」(動畫片《阿凡提》阿凡提拿一面鏡子給巴依老爺看)

給巴依老爺配音的是邱岳峰

對於畢克老師和邱岳峰老師在《阿凡提》中的評價

畢克還參與了很多動畫片的配音,如《哪吒》中的李靖,《天書奇譚》中的袁公,《國王與小鳥》中的很有哲學意味的鳥等,特別是12集系列木偶彩色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他採用一種表面謙卑恭順而暗藏調侃和諷刺的聲音充分表現了阿凡提對地主高利貸者的戲弄。他與另一位配音大師邱岳峰所配的阿凡提與巴依老爺的對手戲更是精彩,「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等台詞膾炙人口。除了為角色配音,畢克還擅長旁白,如他在《少林寺》《斯巴達克斯》里均擔任旁白,特別是他為《悲慘世界》配的旁白,不僅推進著情節的發展,更完美的再現了原作濃厚而沉重的歷史感。

㈤ 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著名配音演員他們都配過哪些影片的聲音

李梓 (1930.12.23-) 女配音演員。

原籍河北欒城,生於石家莊。中學時 代在北平求學。1948年赴山東解放區 、入華東大學。1952年 肄業於山東大 學藝術系。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1954年任譯製片配音演員,是中國 影協第四屆理 事。曾為《音樂之聲》 、《白夜》、《陰謀與愛情》、《被 侮辱與被迫害的人》、《紅與黑》、 《紅 菱艷》、《紅色宣傳員》、《簡 愛》、《巴黎聖母院》、《望鄉》、 《葉塞尼婭》、《英俊少年》、《 啊 ,野麥嶺》等三百餘部譯製片配音。 還曾為《居里夫人》、《安娜·卡列 尼娜》等外國電視連續劇 配音。

丁建華 (1953-) 女配音演員。

山東諸城人。高中畢業。1971年參加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文工團 任演員。1976年任上海 電影譯制廠配 音演員。先後為《追捕》、《遠山的 呼喚》、《安重根擊斃伊滕博文》、 《卡桑德拉大 橋》、《情暖童心》、 《昏迷》、《細雨夢回》、《莫斯科 之戀》、《無頭騎士》、《茜茜公主 》等 百餘部外國影片配音。

劉廣寧 (1939.1.27-) 女配音演員。

原籍福州,生於香港。1959年上海第 四女子中學高中畢業,次年入上海電 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是中國影協第 三、四屆理事。曾為《葉塞尼婭》、 《絕唱》、《吟公主》、《生死戀》 、《白衣少女》、《大篷車》、《望 鄉》、《苔絲》、 《尼羅河上的慘 案》等近三百部譯製片配音。還曾為 《天雲山傳奇》、《沙鷗》、《胭脂 》、《夜上海》等國產片、電視劇配 音,並參加廣播劇演播

喬榛 (1942.11.17-) 配音演員、譯製片導演。

上海人。196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表演系,同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 員。 1975年任上海電影譯制廠演員 、導演。1984至1986年任該廠廠長。 曾擔任《魂斷藍橋》、《葉塞尼婭》 、《美人計》、《生死戀》、《紅衣 主教》、《寅次郎的故事》、《安娜 ·卡列尼娜》等二百餘部譯製片的主 要配音演員,並任《坎貝爾王國》、 《羅賓漢》、《湖畔奏鳴曲》、《三 十九級台階》等十餘部譯製片導演。 其中《追捕》、《苔絲》、《國家利 益》分別獲1979、1982、1983年文化 部優秀外國譯製片獎。1980年後曾主 演《珊瑚島上的死光》、《R4之謎》 等故事片。

陳汝斌

1932年生於北京市。1950年調入東影演員科任配音演員。40多年來曾為《復活》、《被開墾的處女地》、《靜靜的頓河》、《蝴蝶夢》、《舞台生涯》、《神秘的黃玫瑰》等近500部外國影片配音。還曾在國產故事片《地下尖兵》、《兵臨城下》、《寂靜的山林》、《黃英姑》等多部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並曾擔任譯製片導演、演員劇團團長、譯製片分廠廠長等職。

尚華

1922年,一個啼聲嘹亮的男嬰出生在山東省黃縣的一戶普通人家中。從商的父親尚勉臣欣喜異常,為 了將來男孩能子承父業,他前思後想為兒子取名「尚乃忠」。固執的父親當然沒能料到,成年後的乃忠並 沒有成為一個精明的商人,反倒在另一個藝術領域中叱吒了大半個世紀。 尚乃忠的青年時期,正逢國內戰亂不斷,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對於京劇藝術的痴迷。即便隨著父母顛沛 流離到哈爾濱當了一家五金店的學徒,仍然經常獨自一人偷閑跑到戲院里過把癮。「一定要當個演員」這 樣的夢想,就這樣悄悄地在一個少年人的心中萌動著…… 19歲跟隨全家來到上海落戶後,尚乃忠第一次違拗了父親的意願,棄商從文偷偷報名考進了當時的上 海現代電影話劇演員專校。他在這所私立學校中潛心攻讀,刻苦學習語言、表演等一系列課程,像一塊干 渴的海綿汲取著藝術的養料。 畢業後,尚乃忠如願開始了自己的話劇表演生涯。從1942年到解放初期,這一干便是八年。在這青春 放飛又略顯艱辛的藝術旅途中,他輾轉於京津滬各劇社之間,參加了《雷雨》、《原野》、《林則徐》等 諸多著名劇目的演出。很快他便成了劇社的主要演員。但是,固執的父親對於家裡出來這樣一個「戲子」 ,感到顏面無光,每每回到家中,尚乃忠最不忍見到的就是父親痛惋的目光。考慮良久,乃忠遂給自己取 了一個藝名「小臣」。最終,為了避免大家誤解他為「陳先生」,又給自己正式取了一個名字——尚華。

向雋殊 (1925.4.7-) 女配音演員。

原名徐佩華。原籍四川巫山,生於北 京。1943年就讀於北平京華美術學院 音樂系。1949年入華北大學文藝部戲 劇科學習,結業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 譯製片配音演員。是中國影協第五屆 理事、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後參 加近三百部影片的配音。其中有影片 《復活》、《靜靜的頓河》、《戰爭 與和平》、《舞台生涯》、《人證》 、《蝴蝶夢》等,以及外國電視連續 劇《女奴》、《石人圈》等。此外, 還曾為《冰山上的來客》、《杜十娘 》等許多國產影片的女主角配音。19 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 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1981年獲金雞 獎配音演員特別獎。

曹雷 (1940-) 女演員,譯製片導演、演員。

浙江浦江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 學院表演系。1965年入上海電影演員 劇團任演員,先後在《金沙江畔》、 《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 色。1982年起任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 演員兼譯制導演,先後為《非凡的艾 瑪》、《愛德華大夫》、《國家利益 》、《最後一班地鐵》、《蒲田進行 曲》、《姊妹坡》等外國故事影片的 女主角配音,並擔任《斯巴達克斯》 、《戰爭與和平》、《靡菲斯特》、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柏林之戀 》等外國故事片的譯制導演。其中《 國家利益》、《斯巴達克斯》、《靡 菲斯特》等影片曾獲廣播電影電視部 優秀譯製片獎。還曾為《鷹冠庄園》 、《畫家的女兒》等外國電視連續劇 的女主角配音。

孫敖 男 (1932--)

長春電影製片廠一級配音、演員。1932年出生在北京。1951年到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習,1956年調到長影廠當演員。當演員期間,他曾在影片《三進山城》(飾王翻譯官)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不同個性的人物;從事配聲工作以來,為400多部外國片、200多部國產片配音。如《永恆的愛情》中的哈邁德、《蝴蝶夢》中的德溫特先生、《兩個人的車站》中的普拉米·謝爾蓋維奇、《斯特凡大公》中的大公、《瘋狂的貴族》中的薩呂斯特、《獨立與死亡》中的佩德羅皇帝、《誘拐報道》中的古屋數男、《殺人狂》中的夏邱、《警告》中的季米特洛夫等男主角,均由他配音。其中,《永恆的愛情》、《蝴蝶夢》、《兩個人的車站》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李真 女 (1935--)

長春電影製片廠配音演員兼譯制導演。1935年生於北京市。1958年考入長影廠,參加了第一期演員培 訓班學習畢業後到長影演員劇團從事譯製片配音工作參與創作的作品至今已超過300部集。其代表作有《 兩個人的車站》(蘇),為女主角薇拉配音,該片獲文化部優秀配音而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參加 配音的還有:《岸》(蘇)、《愛情與女王》(美)、《邦斯舅舅》(英)等。此外,還擔任了《寅次朗 的故事》(日)、《稻草人》(蘇、又譯「醜八怪」)、100集電視劇《卞卡》(墨西哥)的譯制導演。 1988年被文化部評為「尖子」演員。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沈曉謙

沈曉謙是80年代中期加入上譯的,也可以說他趕上了上譯最後的輝煌時期,曾經有人說沈曉謙的音色比較像已故的邱岳峰老師,感覺在一些詞句上也許有些類似,但整體感覺不是很像。沈曉謙的音色也是啞啞的那種,比較適合配壞人的角色。

趙慎之

有誰會忘記《望鄉》里阿崎婆那充滿孤獨和辛酸的聲音呢?為阿崎婆配音的就是趙慎之。趙慎之與蘇秀是70年代以後公認的專門為老太太角色配音的高手

楊成純

楊成純曾擔任過上海電影譯制廠的廠長,他的聲音冷峻瀟灑,與邱岳峰的風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追捕》中的矢村、《野鵝敢死隊》中的「軍師」、《海狼》、《逃往雅典娜》中大衛·尼文扮演的角色以及電視劇《加里森敢死隊》中的卡西諾等等。楊成純80年代末舉家前往美國定居,現在在美國一家華人電台工作。

童自榮

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演員,生於1944年,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話劇表演系,1973年開 始從事電影配音工作,為中外影視作品千餘部配音,其中擔任主要角色的約三百部。

邱岳峰

(1922—1980)原籍福建福州,生於黑龍江呼倫貝爾。早年就讀於福建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北京 外國語專科學校。1942年後相繼在天津大亞劇團、藝風劇團、上海影人聯合劇團、天旅劇團、國藝劇團、北京紫竹林劇團任演員。1950年後任上海電影制廠譯製片組、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配音演員。善於以具有豐 富表情的不同聲音再現銀幕形象。曾為《偉大的公民 》、《安娜·卡列尼娜》、《警察與小偷》、《科倫上尉》、《白夜》、《第四十一》、《紅菱艷》、《 悲慘世界》、《簡愛》、《凡爾杜先生》、《大獨裁者》等二百餘部外國影片配音。

畢克 (1931.7.21-) 配音演員、譯製片導演。

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山東濟南人 。1948年蚌埠崇正中學肄業。1950年 後在上海金雞旅行劇團 、廣西宜山地 委文工團話劇隊任演員。1952年後在 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 譯制廠任配音 演員、導演、藝委會副 主任。先後為《海之歌》、《白痴》 、《僅次於上帝的人》、《陰謀與愛 情》 、《警察局長的自白》、《苦海 餘生》、《卡桑德拉大橋》、《尼羅 河慘案》、《陽光下的罪惡》、《 拿 破侖在奧斯特里茨戰役》、《老槍》 、《追捕》等約五百部譯製片配音。 還為多部國產美術片、科 教片配音。 後兼任譯製片導演,執導了《兆治酒 館》、《鐵面人》、《老槍》、《罪 行始末》、《總 統軼事》、《威尼斯 麵包師的兒子》、《遠山的呼喚》等 譯制影片,其中《遠山的呼喚》獲文 化部 1981年優秀外國譯製片獎。

㈥ 大鬧天宮的配音演員以及他們配對的人物

《大鬧天宮》配音演員表

孫悟空 李揚

玉帝 陳道明

土地公公 陳佩斯

太上老君 馮小剛

太白金星 張國立

東海龍王 陳凱歌

王母娘娘 劉曉慶

托塔李天王 劉燁

哪吒 何炅

大仙女 姚晨

天神 胡歌

馬天君 周立波

㈦ 畢克的人物簡介

畢克(1931—2001),中國著名譯製片配音演員、導演;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山東濟南人;1948年蚌埠崇正中學肄業,1949年參加工作,先後在上海金雞旅行劇團、廣西宜山地委文工團話劇隊任演員。
1952年進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導演、廠藝委會主任、顧問。先後為《追捕》、《鴛夢重溫》、《鐵面人》、《現代啟示錄》、《卡桑德拉大橋》、《尼羅河上的慘案》、《老槍》、《霧之旗》、《幸福的黃手帕》、《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新干線大爆炸》、《姿三四郎》和《大鬧天宮》、《毛竹》、《知識老人》等約五百部譯製片、美術片、科教片配音。
其中擔任主配的日本影片《追捕》、朝鮮影片《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於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後兼任譯製片導演,執導了《兆治酒館》、《鐵面人》、《罪行始末》、《總統軼事》、《威尼斯麵包師的兒子》、《十四個冬春》、《遠山的呼喚》、《謎中之謎》等譯制影片。
其中《遠山的呼喚》(兼主配)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譯製片獎;《謎中之謎》(兼主配)獲1989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畢克先生生前為上海電影譯制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演員、電影譯制導演、上海市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此外他還擔任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表演藝術學會常務理事、顧問。 畢克先生於1931年出生在濟南,一直喜歡戲劇與電影。1952年考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即今天的上海電影譯制廠),開始從事電影譯制配音工作,當時只是配各種配角,畢克仍仔細揣摩每一句台詞,一絲不苟,如《孤星血淚》中的鐵匠,戲很少,卻給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大量閱讀名著,理論書籍和廣泛向其他演員學習,這一階段為後來的配音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59年為了給即將召開的第三屆文代會獻禮,上海電影譯制廠翻譯製作了民主德國影片《陰謀與愛情》,畢克配男主角斐迪南,讓人感到聲音明亮,富有魅力,感情細膩,配音切合影片人物感情。
因此,他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為很多愛情片男主角配音,如《瓊宮情史》中的西班牙使節,《鴛夢重溫》中的失憶者史密斯上校,《白痴》中的那個為了錢竟心甘情願接受將軍的情婦做自己新娘的年輕的將軍秘書。
這一階段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在《音樂之聲》中的配音馮屈普上校,對唱和台詞之間的銜接處理的極為精當,影片公映之後風行全國,至今仍被視為譯製片經典之一。 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開始,畢克開始新的探索,以突破配音類型化為目標,從配感情細膩的愛情片男主角轉變為配正直,堅毅,智慧的角色,如災難片《卡桑德拉大橋》中鎮靜勇敢的張伯倫醫生和《遠山的呼喚》中的田島耕作。
這一時期畢克完成了他對兩個角色的經典配音:《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比利時大偵探波洛和《追捕》中的檢察官杜丘冬人。
尼羅河上的慘案集中了當時所有的上譯配音精英,被成為「譯製片的盛宴」,畢克把波洛的慵懶、自負、智慧的性格氣質通過自己的聲音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長達近三十分鍾的近乎波洛獨白的案情分析更是被畢克處理的扣人心弦,他歷數在座的每個人都有作案動機和作案時間,但他們都不是兇手,直到最後,他詳盡地敘述了真正兇手的作案過程,終於使兇手無處逃遁。在嚴密推理中又透出一點幽默與調侃。
在《追捕》中將高倉健冷峻、剛毅的風格充分體現出來,尤其是在天台上與邱岳峰配的堂塔醫生的最後對決更是被人稱道。
畢克也曾為反面人物配過音,如《金環蝕》中的神谷,《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中的伊藤博文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致於朝鮮電影代表團來上譯廠訪問時曾驚呼:「怎麼你們選的演員跟我們的演員聲音那麼像,簡直就像我們那些朝鮮演員自己在講中國話。」
另外,畢克還參與了很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動畫片的配音,如《哪吒鬧海》中的李靖,《天書奇譚》中的袁公,《國王與小鳥》中的很有哲學意味的鳥等,特別是12集系列木偶彩色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他採用一種表面謙卑恭順而暗藏調侃和諷刺的聲音充分表現了阿凡提對地主高利貸者的戲弄。
他與另一位配音大師邱岳峰所配的阿凡提與巴依老爺的對手戲更是精彩,「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等台詞膾炙人口。
除了為角色配音,畢克還擅長旁白,如他在《少林寺》、《斯巴達克斯》里均擔任旁白,特別是他為《悲慘世界》配的旁白,不僅推進著情節的發展,更完美的再現了原作濃厚而沉重的歷史感;最令人值得紀念的是,畢克先生生前的最後一部配音作品亦是擔任旁白——經典電視連續劇《圍城》(1990年)。 1980年代初開始畢克逐漸也從事譯制導演工作,在不影響自己配音工作的同時,和著名配音員,譯制導演蘇秀合作翻譯製作了《遠山的呼喚》和《姿三四郎》等電影和電視劇,其中《遠山的呼喚》獲得文化部1981年優秀外國譯製片獎。《姿三四郎》轟動一時。他盡心幫助和輔導青年演員,善於啟發演員,愛護演員的情緒,同時又十分的嚴謹,一絲不苟。
著名配音員曹雷曾經回憶在配一個默默抽泣的背影的哭聲時,因為不用對口型,她醞釀好感情轉過身去大哭,哭到一半被畢克叫停,因為她哭的節奏和屏幕上演員肩膀的抖動頻率不同。
1980年代末畢克患上了喉部疾病,這使得他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配音這個職業;在他的晚年,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曾希望他為自己的新片《鐵道員》配音,畢克也曾試圖接受,但嚴重的疾病讓他不得不放棄。
疾病惡化後,他已經說不出話,就給年輕演員做口型,做翻譯,通過在紙上寫字做指導;2001年,一代配音大師畢克先生與世長辭,終年70歲。
為了紀念他對配音事業的貢獻,畢克逝世後,追悼會上沒有演奏哀樂,而是用他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為波洛配的大段案情分析代替。 喬榛感慨萬千地追憶起與畢克老師的無數次難忘的合作經歷,喬榛清晰地記得與畢克的第一次合作:「那是70年代給《紅菱艷》配音。他在話筒前的感覺與片中的角色驚人地相似,整個人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氛圍中。盡管那個美術設計師並非主角,但他卻認真地對角色進行反復琢磨。這種對自己近乎苛刻的創作態度,影響著每一個與之合作的演員。」
畢克先生病重之時,蘇秀曾特地從杭州趕來上海到醫院看望畢克,他人很消瘦,由於完全喪失了呼吸功能,只好切開氣管,依靠呼吸機幫助維持生命。可是他頭腦清晰,思維活躍,對很多往事都記憶猶新。但過些時候再去看他時,他已經人都變了形,醫生說他上次病危搶救過來以後,耳朵聾了、渾身都腫了,但他心裡依然明白。蘇秀在板上寫「醫生說你比前一陣好很多。」他苦笑著搖搖著,口型清晰地說「不可能。」
蘇秀說,有一段時間,電視台不停地播放了一些老的譯製片。像《音樂之聲》、《瓊宮恨史》、《尼羅河上的慘案》等等,都是由畢克擔任主要配音演員的。蘇秀還在想,下次去看他,不再問他「胃口好嗎?」「睡得好嗎?」而是跟他談談當年配音這些影片時的趣聞逸事,讓他能得到一點短暫的歡樂。「但我這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實現,他卻已經走了。」

㈧ 畢克的介紹

畢克,中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1931年7月21日—2001年3月23日),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國家一級演員、電影譯制導演、上海市政協委員,原籍山東平陰,1949年進入文藝界,1952年開始電影譯制工作,是上海電影譯制廠最早的創建者和開拓者之一。畢克在《追捕》、《遠山的呼喚》、《海狼》、《尼羅河上的慘案》、《音樂之聲》等400多部影片中擔任主要配音工作,其中為偵探波洛及日本演員高倉健的配音最為人所熟知;後兼任譯制導演工作,執導了《英俊少年》、《蒲田進行曲》等多部影片;2001年逝世,享年70歲。

㈨ [大鬧天宮]配音演員

1、齊天大聖,邱岳峰配

邱岳峰(1922年5月10日—1980年3月30日),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祖籍福建福州,中國最傑出的配音表演藝術家之一。


㈩ 高倉健的電影,有哪幾部是畢克配音的

1.兆治酒館

日本 / 劇情 / 1983-11-12(日本)上映 / 片長125分鍾

2.海峽

日本 / 劇情 / 1982-10-16(日本)上映 / 片長142 分鍾

閱讀全文

與配音演員畢克配音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