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釋迦牟尼佛的初心是怎麼得的
他的理想可能就是將佛發揚光大吧與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一起住世的,我們常提到的還有阿彌陀佛、葯師佛等等。這些佛跟釋迦牟尼佛又不處於同一個世界。比如阿彌陀佛是住在極樂世界的,而葯師佛則是住在琉璃光世界的。他們各司其職,各有各的佛法上的造詣。
再有,就是密宗中的活佛的概念。
還有禪宗中的眾生皆有佛性,禪定即可見佛的心佛。等等...
學習佛法不要停留在這些個問題上,否則很難精進。本師說了,相都是本不存在的,包括諸佛的相。
⑵ 妄想的意思是什麼
妄想網路名片
妄想是一種不理性、與現實不符且不可能實現但堅信的錯誤信念。它包括錯誤的判斷與邏輯推理。即使把事實或已經被完全論證的理論擺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難動搖他的信念,妄想大都出現在精神病狀態下,如精神分裂症。同名的還有彭順導演的電影《妄想》。
[編輯本段]妄想Delusion
主要表現
在精神病領域,尤指難以糾正的病態信念,與現實不符,與個人處境和文化中公認的信念也不一致。原發性妄想按本人的生活經歷和人格是無法理解的;繼發性妄想在病態心理學上可以理解,它源於其他精神症狀或障礙,如情感障礙或牽連觀念。
妄想是思維變態的一種主要表現。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它雖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對此堅信不疑,無法說服,也不能以親身體驗和經歷加以糾正。
妄想有歷時短暫的,也有持久不變的。妄想的內容連貫、結構緊湊者稱為系統妄想;內容支離、前後矛盾、缺乏邏輯性者稱為非系統性妄想。
妄想內容一般都與個人經歷、社會和文化背景有關。有時明顯反映現實生活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宗教、神力、鬼怪狐仙等內容明顯減少,代之以竊聽器、激光、電腦等現代科技的內容。
妄想有時容易和正常人堅持的一些錯誤想法,如偏見、迷信、誤解相混淆,但後者這些想法主要是由於思想方法、認識水平、環境作用以及個人情感影響,缺乏科學知識等等因素所造成。他們隨著知識的掌握,通過教育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可以糾正過來的。
種類
妄想可以按內容分為以下幾類:
被害妄想:患者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堅信有人要加害於他。
抑鬱妄想:患者過分貶低自己的價值,此種妄想包含負罪妄想、疑病妄想、貧窮妄想等。
誇大妄想:患者認為自己聰明過人、認為自己是天才,創造的成果可以改變人類的命運,或者在名譽、地位、權勢上加以妄想,也可以在自我擔心的某些問題上加以妄想,誇大此事的危險性。
變形妄想: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奇異的變形。
鍾情妄想:患者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認為某人愛上了他。
被控制妄想:即異己體驗,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思維、意識被某種外力控制住了,也就是說患者認為自己在與某人共享身體、思維,例如患者正在思考某個問題時突然就停止了,患者體驗到了自己要想的事情被外力(頭腦外的思想,而非自己的思想)奪走了(思維剝奪),或患者體驗到了外力強行把不屬於自己的事情放到了自己的腦子里(思維插入)等。 以上幾種妄想多發生在精神分裂症狀態下。
特徵
妄想的最大特徵是妄想內容的核心完全涉及自我,如「我偉大」、「他人要加害於我」、「我是有罪的」、「那件事情會毀掉我的」等。如內容的核心不涉及自我,就算是一些沒有依據的且荒謬離奇的想法,在精神病學的評價標准上,也可以不被視為妄想。
注意
某些妄想是繼發於幻覺之後的,如在幻聽、幻視等的誘因下所導致的繼發性妄想,這類妄想與原發性妄想在病理上是有所不同的,在此與原發妄想需要區別。
治療方法
1. 葯物治療:以抗精神病葯物為主治療妄想症主要依靠葯物但對不同類型的妄想症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抗精神病葯是其中一類首選葯物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可考慮使用抗精神病葯物的長效針劑如果病人情緒波動較大包括出現精神病後的抑鬱便可使用抗憂郁葯物
2. 心理治療:首先需建立良好的治療關系透過給予病人支持來改變某些行為此外病人要避免過度的壓力在壓力情境下常會影響妄想強度針對個案情形教導適當的適應技巧或者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減少個案對壓力的不當反應如果病人同意應鼓勵其家人一同參與治療計劃對治療進度有幫助
3. 團體治療:配合上述治療進行
有些病人可即時好轉但有些則較難治理甚至可持續終生如若不予適當治療大部份病人仍可維持相對正常的社會生活但也有病人不能自我照顧情況嚴重
⑶ 大魚海棠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大魚海棠》中,椿因為被救愛上了人類男子,所以為他做了很多的犧牲,而湫則是因為喜歡椿,所以甘願付出。
(3)楞嚴經電影導演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在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的海洋深處,生活著掌管著人類世界萬物運行規律的「其他人」。居住在「神之圍樓」里的女孩「椿」,十六歲生日那天變作一條海豚到人間巡禮,被大海中的一張網困住,一個人類男孩因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
為了報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幫助男孩的靈魂——一條拇指那麼大的小魚,成長為比鯨更巨大的魚並回歸大海。歷經種種困難與阻礙,男孩死後終於獲得重生,但這一過程卻不斷地違背「神」的世界規律而引發種種災難。
⑷ 靳氏有什麼名人
靳尚(?-前311),戰國楚臣。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人。懷王十八年(前311),秦派張儀誘使懷王絕齊,懷王發覺受騙,欲殺張儀。他接受張儀厚賂,通過懷王寵姬鄭袖進言,張儀得以釋歸。他自請監視張儀,隨同去秦;途中被魏人張旄殺死。
靳黈(tǒu)(生卒年待考),戰國時期上黨郡守。公元前263年,韓桓惠王企圖獻出上黨向秦求和,不料上黨郡守靳黈抗命不尊,力主抗秦,韓王派馮亭接替靳黈。馮亭以上黨歸趙,引發秦趙長平之戰。(見於《戰國策》)這個靳黈是繼靳尚之後在史料中出現的第二位靳氏先祖。
靳歙:(公元前?~前183年),垣曲上敵原村(今山西垣曲)。著名漢朝重臣。信武侯靳歙,初以侍從官員身份跟隨沛公劉邦,他是從宛朐起兵的。曾進攻濟陽。擊敗過秦將李由的軍隊。又在亳縣南和開封東北攻打秦軍,斬殺一名千人騎兵的長官,斬獲五十七首級,俘虜七十三人,受沛公所賜爵位,封號為臨平君。後來又在藍田北進行戰斗,斬秦軍車司馬二人,騎兵長官一人,斬獲二十八首級,俘虜五十七人。又率軍到達霸上。當時沛公立為漢王,賜封靳歙建武侯爵位,並升他為騎都尉。靳歙隨從漢王平定了三秦。高後(呂雉,呂後)五年(公元前183年),靳歙去世,謚號為「肅侯」。他的兒子靳亭代承侯爵。二十一年後(公元前162年),靳亭因驅役百姓超過了律令規定,在漢文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61年),朝廷剝奪了他的爵位,同時免除了其封地。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肅侯玄孫之子長安上造靳安漢詔復家。
靳強:西漢將軍。漢二年(前205)以郎中騎千人從陽夏隨劉邦,擊項羽,以中尉破鍾離眛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受封汾陽侯。國都在今山西靜樂縣西。傳四世:壯侯靳強-共侯靳解-康侯靳胡-侯靳石。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五月,侯靳石「坐為太常,行太僕事,治嗇夫可年,益縱年,國除」。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靳強玄孫長安公乘靳忠詔復家。
靳允,生卒不詳,東漢末年兗州范縣(今山東范縣)令。
靳詳:生卒年不詳,三國時蜀使臣。太原(治今山西太原)人。
靳沖(?-312),十六國時漢鎮北將軍,被劉聰下令斬。
靳陵(?-312),十六國時漢將作大匠望都公,因奉命築造溫明、徽光二殿,逾限不成,被劉聰下令斬於東市。
靳准(?-319),十六國前趙臣,匈奴族,曾任中護軍,其女為劉聰皇後。318年(麟嘉三年)劉聰死,其子劉粲即位。靳准任大將軍,錄尚書事,獨掌大權,未幾,殺劉粲自立,號為大將軍,漢天王,置百官,遣使稱藩於晉,不久,亦為其部下所殺。
靳月光(生卒不詳)靳准之女;月華之姐。史稱她和妹妹靳月華「皆國色也」。
靳月華(?—318年),漢國昭武皇帝劉聰皇後。父靳准,官大司空領司隸校尉。靳月華和姐姐靳月光,都有沉魚落雁的美貌,史稱為她倆「皆國色也」。
靳皇後(?——318年),靳氏,出身匈奴貴族,生年不詳。汗國(五胡十六國)隱皇帝劉粲的皇後。劉粲立為太子時,納靳氏為太子妃,生子劉元公。318年,劉聰死,劉粲即位,立靳氏為皇後,立劉元公為太子。不久,劉粲被大司空靳准殺死,靳准又為部將所殺,靳皇後同時遇害。
靳康女者,不知何許人也。美姿容,有志操。劉曜之誅靳氏,將納靳女為妾,靳曰:「陛下既滅其父母兄弟,復何用妾為!妾聞逆人之誅也,尚污宮伐樹,而況其子女乎!」因號泣請死,曜哀之,免康一子。——選自《晉書》列傳第六十六列女
靳豚(?—350年),十六國時後趙大將。公元350年八月張賀度、段勤、劉國、靳豚會師於昌城,准備進攻鄴城。魏國主冉閔親自統領軍隊反擊,在蒼亭交戰,張賀度等大敗,死亡二萬八千人。冉閔追到陰安,殺了靳豚,將其兵眾全部俘虜後返國。
靳瑰(?—398年),十六國時南燕撫軍司馬。被慕容德所殺。
靳安:後燕太史令。
靳山顧:(生卒年待考),南朝梁西江督護。梁武帝大通二年(529年)與流放廣州的宗室蕭正則合謀襲擊番禺,「招誘亡命,將襲番禺。未及期而事發,遂鳴鼓會將攻州城。刺史元景仲命長史元孝深討之。」——《南史》卷51《臨川王蕭宏傳附子蕭正則傳》
靳孝謨:(公元?~619年),武功人。著名隋朝末期官吏、唐朝大臣。隋朝末年,朝邑(治今陝西大荔)的法曹靳孝謨以蒲津(今山西永濟舊蒲州城)、中潬(今河南孟縣)二城歸降唐高祖,因功授金紫光祿大夫。
靳裁之:(生卒年待考),潁川郡人(今河南潁川)。著名宋朝學者、經學家。靳裁之學識淵博,精通儒家學說,從小就開始精學伊洛程氏之學。後來的著名南宋經學家胡安國在入太學時,其老師就是靳裁之。
靳懷德(945—1017),博州高唐人。祖昌范,殿中丞。父隱,禹城令。懷德太平興國中明法,解褐廣安軍判官。秩滿,授鴻臚寺丞,歷著作佐郎、太子左贊善大夫、通判相州,改殿中丞、通判廣州,遷國子博士、通判滄州。歷虞部、比部員外郎,又通判莫州,知德州。
靳六耶:(生卒年待考),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人。著名宋朝大司徒、懷遠將軍。
靳十耶:(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宋朝奉議大夫。
靳青:(生卒年待考),山西人。著名宋朝畫家,善畫貓,以致畫貓能避鼠。
靳東發: 〔宋〕字茂遠,官止州卒。其性多能,尤工畫藝,人目之為靳百會。當時畫手少作故事人物,頗失古規鑒之意,東發集古今諫諍百事以為圖,號百諫圖。——《畫繼、圖繪寶鑒》
靳真明:(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金國征南大元帥。
靳秘:(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金國宣授大都評史。
靳德淵:(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兵部尚書,追封西河郡侯。
靳顯:(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鎮四川大元帥。
靳用:(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廉訪司使。
靳鳳:(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三務使。
靳和:(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鎮南大元帥。
靳麟:(生卒年待考),靳和長子。曲沃人。著名元朝絳陽軍節度使。
靳榮:(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奎章閣大學士。
靳昺,字克昌,絳州曲沃人。兄榮為奎章閣承製學士,奉母王氏官於朝。母歿,昺與兄榮護喪還家。至平定,大雷雨,流水驟至,昺伏柩上,榮呼之避水,昺不忍捨去,遂為水所漂沒。後得王氏柩於三里外,得昺屍於五里外。詔賜《孝子靳昺碑》。——《元史》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五 孝友二
靳頡:(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征西大將軍。
靳杲:(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奉議大夫。
靳煌(1210—1293)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縣王封人(今河南焦作市中站區許衡街道辦事處東王封村)。元代正三品嘉議大夫、懷孟路總管、尚葯太醫、太醫院副使。生於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3月17日,元太祖成吉思汗五年,南宋甯宗趙擴嘉定三年)農歷二月己卯日。
靳忠,深州靜安人。以才勇為阿術所知,拔為帳下親軍。從攻樊城,又從破沙洋、新城,攝行軍百戶。至元十二年二月,追敗宋殿帥孫虎臣,奪其乘舟,伯顏壯之。及常州破,錄前後功,真授管軍百戶。江南平,伯顏以忠賞不酬勞,命為管軍千戶,佩銀符。從討建寧黃華,手刃賊首黃朝奉、王拔都,又獲其驍將陳統制。行省賚白金碗二以旌之。後以伯顏薦;除武略將軍、鄧州翼管軍下千戶。二十一年,從忙古台入朝,賜金符,就擢中千戶。樞密院申定兵制,又改下千戶。卒。忠禮敬賢士,恂恂有儒者風。先是,諸將討閩浙之亂,多俘良民為奴,忠令自相保任,散歸鄉里。其後男女相攜來謝,作齋祠以為福報焉。——選自 《新元史》卷一百六十五·列傳第六十二
靳德進:(生卒年待考),原籍潞州,後徙大名。著名元朝大臣。祖靳璇,父靳祥,佩金符,贈集賢大學士。靳德進尤精於星歷之學。累遷秘書監、掌司天事。凡攻佔取勝,皆豫克日期,無不驗者。會車駕自上京還,召見白海行宮,授資德大夫、中書右丞、議通正院事。元仁宗即位,命領太史院事,理辭不允。
靳貴:(公元1464~1520年),字充遂,號戒庵;江蘇丹徒人。著名明朝大臣、文士。著有《戒庵集》二十卷。
靳觀明 〔明〕號浮玉,京口(今江蘇鎮江)人。靳貴裔孫。頗擅臨池之譽,與同郡陳永年方駕。善以墨瀋寫山水,竹石亦復超妙。——《無聲詩史》
靳義:(生卒年待考),字原禮;河南淇縣人。著名明朝大臣。由太學生入仕,累官監察御史。明永樂初年(公元1403年)巡行畿輔,承辦貪官,糾正冤案,每日只吃素食,無取於民,皇太子賜給他魚米,以表彰他的廉潔。官至湖廣按查副使。
靳學顏:(生卒年待考),字子愚,濟寧人(今山東濟寧)。著名明朝學者。靳學顏是明嘉靖十三年舉鄉試第一。明嘉靖十四年進士,授南陽推官,以廉平稱。歷吉安知府,治行高,累遷左布政使。明隆慶初年,入為太僕卿,後改光祿大夫。不久又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靳學顏內行修潔,後來見高拱以首輔掌銓,專恣甚,遂謝病歸。靳學顏著作頗多,逝世後僅存十之二三。著有《雨城集》二十卷行於世。
靳學曾,靳學顏之弟,山西副使。治績亦有聞。
靳時芳:(生卒年待考),姚安人。著名明朝大孝子。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馬,靳時芳背負而行。母病,靳時芳晨夕抱扶,歷三十二年如一日。家貧教授,畦步有繩尺,游其門者,皆有規程。父嚴母慈,子孝婦賢,團結和睦,勤儉持家,數十年如一日。福壽延年,八十三歲逝世。
靳於中:(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進士,仕至大理寺正卿,刑部尚書。卸官後徙居密縣,後分移登封。著有《禮記禮宗全錄》四冊,義釋「闖王」留下美談。
靳居,字淑孔,長垣人。崇禎進士,曾知濟源、萊陽二縣,有政聲。
靳滋昂:(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明朝末年醫學家。著有《心經楞嚴經注》,《黃庭內外景經注》。
靳統武,明末平陽侯。
靳輔:(公元1633~1692年),字紫垣;祖籍遼陽人(今遼寧遼陽),漢軍鑲黃旗人。著名清朝大臣、水利工程專家。官職是「河道總督」,他熟知水利,對古代水利工程潛心鑽研,吸取前人經驗,指導民眾治水修渠,深受百姓受戴。後來寫出一部《治河書》,是中國治水歷史的總結,是水利史上重大貢獻。
靳標嵩:(生卒年待考),字維岳,號赤符;河南尉氏人。著名明末清初大臣、學者。著有《疏園集》、《參同易測》、《庸行真議》等。
靳讓:字益庵,河南尉氏人,清朝官吏。康熙十八年進士,授浙江宣平知縣。
靳標策:(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學者。著有《仲全子文集》。
靳載:(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學者。著有《四書敘講》、《四書膚見》、《讀史辯》等。
靳址:(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學者。著有《易經古本》,《詩經古韻》,《太極通書》,《西銘解》,《朱子語類》,《澄碧樓文集》。
靳榮藩:(公元1726~1784年),字價人,號綠溪;祖籍山西洪洞,出生黎城麥倉村人。著名清朝官吏。先世洪洞縣人,自六世祖始遷黎城。祖父靳綺,府學生員。父靳尚端官至浙江蒲江知縣,山西忻州學正。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進士。歷任河南省新蔡縣知縣,河南鄉試房考官,龍門知縣、遷安知縣、蔚州知州,築「靳公壩」,遵化知州,大名府知府,五十八歲去世。
近現代名人
靳雲鵬:(1877~1951),字翼青;山東鄒城嶧山鎮苗庄村人。著名北洋軍閥、北洋政府內閣總理。靳雲鵬與馮國璋一樣,也是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學生。1917年「府院之爭」後,段祺瑞重掌大權。靳雲鵬借參戰之名,編練參戰軍,擴充皖系勢力,11月間又赴日考察,推行親日外交。次年,靳雲鵬升任參戰督辦公署參謀長,代表北洋政府先後與日本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等三個喪權辱國條約。段祺瑞下台,徐世昌繼任大總統後,靳雲鵬於1919年初入閣,任陸軍總長,暗中聯絡直奉兩系,圖謀組閣,徐世昌為平衡各派勢力,鞏固其統治地位,於1919年9月24日任命靳雲鵬為國務總理,為民國陸軍上將。在直奉兩派通電支持和經參、眾兩院通過後,靳雲鵬於11月5日正式受命組織內閣,並兼任陸軍總長。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曾要靳雲鵬出山維持華北局面,但靳雲鵬提出日寇須撤出華北,恢復「七七」事變前的局面。後來日寇認為他下台較早,手中並無有實力而作罷。靳雲鵬在晚年意志逐漸消沉,加入了「居士林」,整日誦經念佛,直至1951年病逝。
民國總理靳雲鵬
民國總理靳雲鵬
靳雲鶚,字頤恕,號薦青(1881年5月一1935年7月),國民黨軍隊上將,山東省鄒城市嶧(yī)山鎮苗庄人。靳雲鵬之弟。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
靳雲鶴,出生於山東省鄒城市嶧山鎮苗庄村苗庄村普通農家,後遷往濟寧。靳家兄弟姐妹7人,靳雲鶴在三兄弟中居末。靳雲鶴的父親靳開端,足下有三子,長子靳雲鵬,後為民國陸軍上將、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皖系四大金剛之首;次子靳雲鶚,後為國民黨軍隊上將、北洋政府河南省省長、直系悍將;三子就是靳雲鶴。
靳樹梁,字棟華,1899年4月1日出生於河北省徐水縣西黑山村。其父為鄉村塾師,收入微薄,難以維持家庭生計。靳樹梁9歲時隨堂兄去河南讀書。他學習勤奮,僅用3年半時間讀完高小和中學,13歲考入河北公立工業專科學校應用化學科。通過學習,他認識到祖國地大物博,礦產豐富,應以先進技術開發寶藏;遂中途轉學天津北洋大學采冶系。
靳書科:山西壺關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傅作義屬下歷任副長官部參謀、第十二戰區長官部坦克大隊隊長、察哈爾省保安司令部警保處少將處長、綏遠省無職軍政幹部招待所登記組組員、察哈爾省保安副司令兼張家口警備司令、城防司令等職。1949年9月19日,靳書科在綏遠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董其武率領下起義。
靳佩芬(1910—),女,安徽省舒城縣范店鄉人。1922~1928年在羅山小學讀書,後入安慶女子中學。1933年,在北京志城中學畢業。1934~193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讀書。畢業後,任西北聯合大學化學系助教。1940~1944年在蘭州任西北師范學院講師。1944~1945年,在四川任東北大學講師。1945~1946年,任桂林師范學院化學系副教授,後任長春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建國後,除短期在青島山東大學化學系任副教授外,其餘數十年來均任安徽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晚年兼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靳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現已退休。
靳虎:(1911~1989),又名李文昌;甘肅金縣人(今陝西榆中)。1927年參加西北軍。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炮兵學校副校長,海軍預科學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械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靳來川:(1911~1987),河南獲嘉人。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任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院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靳懷剛:(1918~1996),山東鄒城市嶧山鎮苗庄村人。靳懷剛出身於顯赫家庭,父親靳雲鶚,曾當過吳佩孚的副司令和河南省省長,同於學忠有袍澤之誼。他的伯父靳雲鵬,在北洋軍閥政府里曾兩度出任國務總理,與張作霖是兒女親家。
靳夕:(1919.10-1997.6) 現代畫家,美術電影編劇、導演。
羅蘭,原名靳佩芬,1919年生於寧河縣蘆台鎮。著名台灣作家,名震寰宇的文壇巨匠。她已出版《羅蘭小語》5輯,《羅蘭散文》11 輯,《綠色小屋》、《飄雪的春天》、《西風·古道·斜陽》等長短篇小說5部,「堪稱新傳記之範本」的自傳性文學《歲月沉沙》三部曲,以及詩論、游記、詩歌 劇、廣播作品31部。羅蘭的作品多次獲獎。
靳之林:男,1928年5月生,河北灤南人。當代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本原文化研究學者。
⑸ 釋海燈的人物生平
釋海燈(1902-1989)俗姓范,名靖鶴,字劍英,又名無病。
幼年出身貧寒,父親是個窮裁縫,勉強度日。 1906年5歲喪母。
1908年7歲隨舅父習武。聰慧勤學,酷愛文學和武術。入私塾,成績優異。 1916年秋,參與綿陽南山師范學校統考,其年齡最小,但以第一名成績為錄取,在校兩年時間,總保持第一。為帖補生活,以幫老師改作業和投稿糊口度日,但還是以綿陽十二縣第一名成績畢業,後分到梓潼一所新學校任教,之後辭職到成都深造。
1918年17歲考取四川法政學校(後並於四川大學)文學院文學系,因家境貧寒,以第一名成績又考入四川省國立警監學校公費學校。從此,早上習武,白天上學,晚學詩詞,生活漸趨穩定,追隨李葯師問診切脈,為人看病行醫,由於長期生活清貧,體質單薄。
1920年19歲正式改名范無病,意無災無難之意。因為父報仇心切,到處訪求名師,結識了川軍28軍教官王體泉,拜其為師,學習鑽研武功。
1927年回成都,借宿同學處,以<<新新新聞>>寫文章糊口度日。 1928年兩位身懷少林絕技的少林寺護寺高僧,因祖庭被軍閥所毀, 前往四川化緣救災,住成都昭覺寺(詳見:汝峰大師之迷)海燈法師在成都五嶽宮街觀看汝峰大師(即貞緒大師)表演少林絕技時,想習之,追隨數日,但汝峰大師(即貞緒大師)告知:「本絕技概不外傳,必須是我少林弟子方可習之」。以示虔誠,要求以其胸燃32盞油燈,燃燈供佛, 皈依佛門拜師入佛習武,海燈遂拜二位高僧為師,學習少林武功。開始練「童子功」、「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等,二位少林高僧苦心教導下,范無病學得不少功夫。每天凌晨三更聞雞起舞,勤學苦練,終練得四大絕技:
一、面壁坐禪:入定幾天,轟動一時。
二、二指禪功:就是用二指撐地,翻身倒立可達二分鍾。
三、童子柔功:須從少年學起,終年不輟,終生不娶,才能練得全身柔軟如棉,能頭套進腰鼓桶,運用軟功,利索落地。
四、梅花椿拳:腳踏梅花椿,步法穩健,分寸不亂,才能在十一根高約三尺左右的梅花木椿上如履平地,表演梅花拳法。開始練低椿,再逐步提高。
范無病武功精進:特別是五行功、達摩功、少林精拳、少林棍法、子龍槍法、青龍刀法、九步連環拳,以及單、雙板凳拳等軟硬功夫。
1928年隨師應回龍寺邀請,向雲禪和尚和丹岩老人學習內外樁功,以及少林套路,為日後少林武術奠定良好的根基。
1929年由川軍28軍教官王體泉引見拜山東朱智涵道長學習少林拳和道家功等。
登登州嵩山少林寺,請貞俊法師((1865~1939))糾正拳腳,貞俊法師認為海燈有江湖氣,不願指點。不久,海燈離去。
1932年海燈法師考入成都北較場軍官教育團讀書深造。 1937年暮秋,五嶽宮,佛泰長老引薦成都昭覺寺方丈、學問淵博的智光法師, 進大殿范無病頂禮膜拜禮師,智光法師為范無病披剃,授以「三皈」、「五戒」,取法名為海燈。
1937年初冬,到昭覺寺智光法師處受具戒,正式成了和尚,自號「常精進僧」。
擔任昭覺佛學院國文教師和武術教師。寶光寺與昭覺寺齊名同為佛教禪宗叢林,寺內方丈貫一老和尚禪學精深、德高望眾,他在任方丈前與佛泰長老同為寶光寺的「四大班首」之一。任方丈後,智光法師和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的能海法師都是貫一老和尚的受戒弟子。所以出家前後常去寶光寺向貫一老和尚學禪法,兼教寶光寺眾僧武術。幾十年來,海燈與寶光寺一直保持著聯系。
1938年海燈法師就任梓潼縣七曲山大廟住持、及梓漳縣佛教會理事長。 1946年河南省嵩山少林寺被聘為國術教授 。住雲水堂,而後進達摩祖師面壁洞坐禪,入定七天七夜,轟動一時。
1949年解放後,海燈法師多次參加省、市和全國性的武術比賽及表演,擔任上海市體育宮武術教練。在習武的同時,堅持研究佛學、醫學和文學。同時對中國古典文學興趣濃厚,特別對舊體文壇造詣更深,向為海內外名家所稱道,出版《少林雲水詩集》等。
1952年海燈法師在上海楊浦區榆林路西方蓮社,講經弘法授課。 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虛雲大師主持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組織重建工作,虛雲大師以其百歲高齡率僧眾開荒墾地,躬耕隴畝,打地拋磚,重建寺廟,再塑佛像。至1959年,殿堂僧舍相繼落成,建築面積約662l平方米,新塑寺內佛像50餘尊,有120多名僧人住持。
1956年裡,鑒於寺中僧眾日增,為提高大眾的佛法知識水平,虛雲多次同大家商量在寺中創辦佛學院,卻因沒有合適的講經人選而擱淺。
1956年6月,釋海燈(海燈法師)自上海來到雲居山親近虛雲,即為虛雲大師留下常住於此。 1956年7月15日,原住持性福和尚退居,釋海燈(海燈法師)升座就任方丈。 不久,虛雲與海燈和尚共同主持了寺中的講經法會。法會上,由海燈法師為僧眾講《楞嚴經》,前後長達四個月之久。參加聽講的除了本寺和雲居山及周圍小廟的僧尼外,還有專程從香港及內地其它省市趕來的四眾弟子,海燈法師對經文十分熟悉,講解時流利自如,通俗易懂,口齒清楚,聲音宏
亮,敘述生動有趣,所以每堂課大夥都聽得津津有味。
1956年十月為續佛慧命,弘揚溈仰宗風,虛雲邊重建邊考察座下學子,考察畢,虛雲在真如寺向釋海燈(海燈法師)、性福和尚數人傳授溈仰宗法印(詳見雲居山掛溈仰宗鍾板)。尊為溈仰宗九世海燈宣明。侍者濟平法師本為虛雲和尚座下弟子,但虛雲老和尚告訴他:會有一位密宗大師來,你要拜他為師,故濟平法師轉拜海燈法師座下。(濟平法師轉看簡介)
1957年初,好事者欲占據真如寺僧眾55-57年所開墾的田地,甚至競將虛雲所住茅蓬也劃入遷出范圍之內。虛雲求助李濟深又把此信轉至周恩來總理才得以為保全。
1957年夏,虛雲繼續安排海燈法師在真如寺為僧眾講《法華經》,到十月才結束。期間,虛雲與海燈法師一道在寺中創辦佛學研究苑。擇有高小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比丘近十人就學其中。學僧釆取不脫產學習制度,每日於早四點早課後即聽講兩小時,晚六時又聽講兩小時。要求聽過講課之後進行自習,然後覆小座。這一年主要由海燈法師講課,學僧則要求背誦《楞嚴經》《法華經》及《四分律比丘戒本》等。
海燈法師講《楞嚴經》寫了一首名為
「雲居山講楞嚴經」的詩:
「農事泯諸相,
勤耕第一榮。
飽溫既有得,
閑坐話無生。」
詩既寫了當時在寺中講經的情形,又體現出他十分推崇禪宗的「農禪並重」之家風。這首詩現已收錄在1985年由四川巴蜀書社出版的海燈法師所著《少林雲水詩集》之中。)
1957年的上半年,海燈法師用了4個月的時間,講完大經《法華經》。不講經時,每天堅持練武和放牲口。廟里常住僧眾有120多人,聽海燈法師講經的除本寺和山上山下周圍小廟的僧尼之外,還有從香港和國內各地來的僧尼和男女居士等,人數最多時達300多人,一般情況也有200人左右。海燈法師對經文十分熟悉,講解時流利自如,通俗易懂,口齒清楚,聲音宏亮,敘述生動有趣,所以大家每堂課都聽得津津有味,非常願意聽他講經。
為了提高寺中青年僧人的文化修養,海燈法師在講經之餘,還以《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古典名籍為教材,給大家講授中國古典文學知識,使青年僧眾受益非淺。
1957年九月十五日虛雲大師便請攝影師上山,拍攝全山風景,舉凡大雄寶殿佛像、藏經樓、法堂、晦山與戒顯和尚塔,明月湖、趙州關、飛虹第五編 當代中興志橋、海會塔,以及所住茅蓬一一拍照。又自攝坐像一幀,共計三十九張。相片沖冼出來之後,虛雲親自安排分送給有關捐助功德的善信。
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屬於我國佛教八大宗派中的禪宗一派,一般不習武,而以參禪為主,所以廟里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專門跟海燈法師習武,海燈每天清晨一個人單獨練習,有時也和弟子濟平一道對練。在真如寺期間,海燈法師曾為大家表演過幾場武功,給寺廟常住的僧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其中有拿手絕技「二指禪功」,三節棍、九節鞭、羅漢拳、梅花掌、空中射箭等等。海燈法師打的三節棍能摔成一條直線,變化多端;空中射箭則更是令人嘆服不已。特別是「二指禪功」更是令人叫絕。
海燈法師在真如禪寺主要主持修建:鍾樓和鼓樓兩座建築。(文革後重新修復的鍾鼓二樓就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重建。登上真如禪寺的鍾樓和鼓樓,便見正中大樑上一行醒目文字:「佛歷二八八四年(公元1957年)歲次丁酉夏四月初八主持海燈皆兩亭大眾同建」。) 1957年10月濟平法師跟隨海燈法師到上海研習法華、楞嚴等經典。在上海期間除日常五堂功課外,每日聽經九小時,更夜不倒單,或拜經、或參禪。同年應邀請海燈法師在上海佛教青年會宣講《金剛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客似雲來,反響極大。
((據導游回憶:海燈法師在上海的時候,住淮海路,我一前輩道友當年還年輕,海燈法師教他練武,他不喜,後來海燈法師竟把密法傳授於他。文革時代,正是此道友保存了海燈法師的諸多法本法寶,實在是法師之先見之明。
海燈法師晚年,竟被人請去拍一指禪,故腳上綁了繩子。後又被最早宣傳海燈法師的記者倒頭一棒,成了一大冤案。法師黯然圓寂,留下雲居山那溈仰宗九世祖塔,明月清心,豈勞分辨。
2012年吾曾拜見海燈法師高徒濟平法師,濟平法師已界八十,尚生龍活虎,金剛面目,我曾問他本門傳法的事情,他說師父傳我大法,不能隨便傳人,可見法師傳承之嚴格,據我相識的一位法師才得親傳,居士們學得多是皮毛耳。))
1959年,海燈法師就任蘇州吳縣石公寺住持,隨後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問道、修行、…… 1967年深秋,海燈法師從上海返回四川。在故鄉江油縣重華鎮的山邊結了一間簡陋的茅逢,取名「本願精舍」。定居下來。並寫詩抒懷:
佔得恆河一點沙,
半瓢白水過生涯;
海濱拋卻名人社,
山麓結成開士家。
海燈是個苦行僧,生活極為簡朴,他回到家鄉後,以教武為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 海燈在重華鎮時,不僅教人習武,還替老鄉看病,很受當地人的尊重。他一直過著平靜的日子,終年隱於山鄉。 1968年初春,他懷首「古稀不作衰齡想,兩腳猶堪踏九州」的雄心宏願,帶領徒弟四人到河南嵩山,探訪了闊別三十年的少林寺。這是海燈法師第六次故地重遊。來到寺內,但見雪飛鳥鳴,蒼松依舊,憶及昔日「聞鍾起舞」、苦練少林硬功的景況,不禁感從口來,隨口吟誦道:
雪花六齣鳴啼鳥,海燕雙飛憶卧龍。
三十餘年唯好夢,百千萬劫亦英雄。
臨行加顧少林徑,益我難忘子夜鍾。
歸途中,又寫了《重遊少林四絕句》,其中一絕雲:
嵩山技擊名中外,
少室健兒遍九州;
人日我來春正好,
光景無邊雪未休。
表達了對少林武術的高度贊譽和對少林寺的深厚感情。
1976年9月9日粉碎「四人幫」後,海燈法師歡欣鼓舞,他又命筆寫道:
「冷坐十年成底事,
但向人間作白牛」。
願在其有生之年,為振興少林武術鞠躬盡瘁。 1979年9月,一個電影攝制組在四川拍攝奇人奇事,一個偶然的機會,導演龍騰辟穀論壇聽說江油有個會武功的和尚,便請來了海燈,海燈就這樣走上了銀幕。香港長城影業公司和峨眉電影製片廠合拍大型新聞記錄片《四川奇趣錄》,海燈法師帶領弟子們,來到川西名剎寶光禪院,表演了精彩的「二指禪」、「童子功」等少林武術,贏得了「功深面壁、絕技驚天」的贊語。當時,寶光寺僧眾和新都不少青年紛紛向海燈法師學習少林武術,法師盡心施教,不知疲勞。他在《寶光寺雜詠十首》詩中有雲:
高山流水幾經年,洗髓無能未敢眠;
願將所學傳新學,玉宇澄清樂有年。
體現了海燈法師老當益壯、勤奮不輟、將自己的少林絕技傳授給青年一代的可貴精神。
隨著這部片子的公映,海燈的大名第一次得到傳揚。
此間,攝影組主創人與海燈法師過從甚密,曾向他學習劍術、求教詩法,並有《敬呈海燈法師》七絕四首相贈。海燈法師將離寶光寺時,乃回贈以《留別新都馮君》七律一首:雲水光中洗眼來,風塵亦識謫仙才。
青山娛目萬千里,白月傳心三五回。一劍有知增慧業,十年無語對秋崖。
人間到處皆親友,輔世不須問劫灰。 1982年,事緣當時少林寺的當家和尚釋行正,送幾個學僧到四川讀佛學院,途經江油市。他與海燈是舊識,故友重逢,互敘友情,海燈稱將再到少林參訪,釋行正表示歡迎。他回到河南後,未久海燈帶了六名弟子,到少林掛單住下來……
1982年11月海燈的弟子肖定沛寫出了一篇將海燈與少林寺聯系在一起的新聞並發表,正是少林熱,且名聲在外,又被冠以少林的美名,頓時名聲大噪。被某位知名作家寫成《海燈法師傳》。(此後海燈法師也不得不默認為少林方丈,更何況由護寺和尚傾授少林武術,不是少林也是少林無從辯解。不料紙包不住火還是為之後的真假少林方丈風波埋下伏筆)
1982年底,海燈法師懷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為了繼承和發展我國少林正宗武術,謝絕了國外的聘請,在耄耄之年,重返少林寺。「來到少林夢亦新,千峰挺秀見精神」。在這座充滿生機的「天下第一古剎」,海燈法師不辭辛勞,課徒傳藝,為振興少林武術、振興中華武術鞠躬盡瘁。當時,新都及四川各地的弟子曾不遠千里,前往少林寺探望海燈法師,法師與他們合影留念並寫《憶蜀》詩相贈:
萬峰獨遜此峰幽,滿目榴紅絕頂游。
一片白雲生足底,幾多大事記心頭。
愛人以德真名宰,輔世忘功契上流。
記得來時清靜路,半鉤新月映平湖。
詩中所吟的清靜路,實指新都的寶光禪院,所吟的平湖,實指新都的升庵桂湖。
1983年北京晚報連載了「海燈法師傳」長篇小說。使海燈成為媒體的焦點。
1984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制記錄片《少林海燈法師》, 展示法師的三大絕技。1984年四月中旬,攝影組評價:海燈法師「得達摩正宗,懷驚人絕技」,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海燈法師傳奇的一生,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少林海燈法師》的彩色電影。攝制組陪同海燈法師一行回到寶光寺,與僧俗舊友及文武弟子們相聚。
1984年年底,攝影組剛在北京拍完這部電影,又應中央電視台和成都市外辦的聯合邀請,海燈法師冒著風雪嚴寒,帶著高徒范應蓮、李興友等人趕到寶光寺,參加拍攝反映佛教徒生活、由筆者編劇的電視片《佛門生涯》。因此,筆者有幸又一次得到法師的贈詩,勉勵之情,溢於毫端:
寶光妙意幾人知,
曾向峨峰禮導師;
何期桂湖遇才子,
此行端不枉游資。
同時,海燈法師在雨雪交加的黎明,去訪問新都的弟子執教的武術訓練班,海燈法師高興地對正在練功的學員們說:「你們都是童男童女,『童子練輕功,越練越上沖』,希望你們學好武術,練好本領,為『四化』獻力,為國家爭光」。 1985年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到美國訪問,使當地華人社會掀起了一陣「少林旋風」,在新聲戲院登台獻技,弟子范應蓮輕松擊敗一身高一米八五、體重一百六十英磅的美國青年拳手維克特。 1985年二月海燈法師應著名的度輪宣化上人邀請去美國萬佛城傳法,度輪宣化法師跪拜海燈宣明法師座下,以示為講經說法者的尊重。 (海燈法師是九世宣明宣化上人為九世宣化)海燈法師也為萬佛城僧眾傳授了度輪一生修持的密法。
海燈從美國回到四川後,一個以海燈名字命名的建築物在他家鄉破土動工,這便是之後的海燈法師武術館奠基儀式。
(1986年十月,正式晉任為少林寺方丈)
因為海燈以少林寺「方丈」的名義大出風頭,使身為當家師的釋行正和尚大為不悅,就遷了海燈師徒七人的單(遷單),下「逐客令」。既然主人不留客,海燈也就帶著六名弟子離開少林寺。
1986年海燈法師受邀到上海武警指揮學校指導學生練武。茲聘請海燈法師為我軍偵察兵武術骨幹集訓隊總指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1986年 4月15日。聘字為2201號
1987年四川電視台在拍攝了二十集的《海燈法師》連續劇。記錄了海燈的傳奇事跡。在電視台播出後,更使海燈聲名遠播,中外皆知。 1988年海燈法師武館在江油落成,並舉行了盛大的開館儀式,該館沒有練武廳,沒有練武功房。海燈法師任第一任館長。海燈武館黃琉璃瓦、宮殿式建築,武術館哪能這樣搞呢,明明是修的紀念館,當時就有人這么認為。武館里掛滿了海燈的詩抄。江油某領導說修一個海燈法師武館,發展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打出名牌,利用名人效應。海燈法師是江油人,江油就要推出海燈法師。海燈法師隨後發表《少林氣功精要》引起武術節強烈反響。又整理撰寫《少林雲水詩集》為海內外名家所稱道。由於他的名氣很大,一般學武者趨之若鶩。
同年任觀霧山極樂寺住持。
海燈法師一生除講經、習武之外,還寫了不少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餘舍俗被緇六十餘載,
志在金經一卷、山芋兩壇,
長木妻蘭若足矣,而積習未忘,
禪餘偶有吟詠,亦聊以志所感。」
(見《少林雲水詩集》之「序言」)
海燈法師晚年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9年海燈法師去世後,江油市為海燈編寫文史資料《海燈專集》,海燈法師弟子范應蓮寫了《我的恩師海燈》,並編輯出版了《海燈法師畫傳》。
⑹ 首楞嚴演義電影怎麼看
該片基本上是按照經本及圓瑛法師的註解來進行的,可以說是對初學楞嚴者的寶貴參考資料。當然影片由於篇幅限制不能講得很詳細,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初級入門先導作用。只是可惜,剛到要十番顯見,影片就結束了,所以說好戲還沒真正開始,盼望著賢者們能繼續創作,為初級入門學者製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⑺ 有哪些當時不懂後來才理解的電影台詞或情節
其實每部電影中都會有許多深層次的意思,只是一直以來我們作為觀眾很難看明白其中的意思罷了,就好像那句話說的「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以是曲中人」,當你看懂的時候就真的會有這樣的感想了。有些人看喜劇笑哭了,但是有些人看喜劇卻哭著笑,因為當時的我們不懂,後來才理解了這些電影台詞和情節。
誰知道等到後來盧本偉風生水起了後,卻和笑笑反目成仇。直到後來兩人鬧出的一系列事件,盧本偉也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表面兄弟」。在這件事之後我就明白了當初看的《九品芝麻官》中的橋段是真的不假,畢竟,藝術的靈感來源於生活。
⑻ 抄寫楞嚴經第六卷
阿彌陀佛!師兄,修行路上一點小小的障礙,沒事的!你要精進,就會有事相來磨煉一下,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修行怎麼樣?哪裡還有欠缺?哪裡還有漏洞?繼續抄,繼續念,不用理會。完了就完了,不要把事情放在心上。楞嚴經多抄,另外,再配合每天念幾遍楞嚴咒吧!
隨喜贊嘆!
⑼ 《首楞嚴經》電影的純音樂叫什麼
阿彌陀佛,您能提這個問題,說明您是一位有大善根的人,與《楞嚴經》有很深的法緣。
《首楞嚴演義》電影有多個音樂,我不知道您說的是哪一個,現將我知道的分享如下:
插曲:
《取水偈》編曲:馬騰飛,演唱:王千予
《娑毗迦羅》編曲:馬騰飛、張迪,演唱:王千予
《戒池清涼》編曲:馬騰飛,演唱:張迪
《征問詰討》編曲:馬騰飛、張迪,演唱:桑吉平措
片尾曲:《楞嚴咒咒心》
配音專輯:
《Buddha Spirit》編曲:Anael & Bradfield
《大乘天》編曲:程池。
《鳳蝶》編曲:梵天Bonten
並願您精進修行,明達佛理,早成正覺。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⑽ 有哪些電影台詞或情節,是你當時不懂後來才理解的
我覺得有以下這部電影中的台詞和情節是我後來才理解的:
事實上,答案已經在電影《莫呼洛迦》的原聲配樂中給出了。其中一首歌詞唱道:「我是現代女孩。」那麼現代女孩是誰?關於這一點,《楞嚴經》中也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女人愛上了阿難,並試圖誘惑阿難。在佛陀的指引下,她加入了精神修行,並逐漸開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佛陀從《楞嚴經》開始就啟發了阿難,但最終阿難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反,中途被佛陀開悟的女人取得了正確的結果。所以這就是我後來才懂得情節。以上僅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