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是金獅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是金熊獎。
戛納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同時因舉辦地擁有大海、美女和陽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稱為3S電影節。
這些是齊名的。
⑵ 嘎納電影節上最年輕的最佳導演
55屆戛納電影節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美)--《糊塗的愛》(Punch-Drunk Love)
1970年2月26日,美國加州出生,父親是恐怖節目的主持人,從小在洛杉磯長大。美國獨立電影界炙手可熱的紅人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來自一個演藝之家,父親是當地恐怖節目主持人。他成長的城市在70年代是色情文化工業最繁榮的地方,安德森從少年時代起就著迷於色情電影,他對電影的興趣遠遠超過了他的學業。據說他在學校時是所謂之典型的「差等生",六年級時更因為惡劣的行為被開除。不過他在高中就拍攝了一部30分鍾的仿紀錄片《Dirk Diggler》,這部影片是關於一位色情明星的,後來成為《不羈夜》的靈感源泉。
安德森曾進入大學主修英國文學,不過很快就轉向自己所喜歡的電影。他在紐約和洛杉磯兩地擔任電視助理、拍攝MTV等。他前往紐約大學電影系,但這次他呆的時間更短,只有兩天,他用退還的學費拍攝了短片《雪茄和咖啡》。此片在桑丹斯電影節放映後,好萊塢向他發出了邀請函。1996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長片《Hard Eight》,這部將背景設在一個充滿賭徒和妓女的黑暗世界中的犯罪片對於初出茅廬的安德森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製作公司將他解僱,且拒絕上映他自己的版本,直至得到了戛納電影節的關注。這部影片最終還是有了一些積極評價,雖然該片一片會聚了菲利普·貝克·霍爾、格溫妮絲·帕爾特洛和薩繆爾·傑克遜等耀眼明星 ,但基本上觀眾對它聞所未聞。
1997年,托馬斯·安德森自編、自導,同時兼任製片的影片《不羈夜》(《一舉成名》)再獲成功,就像片名一樣,托馬斯·安德森也憑藉此片一舉成名了--憑藉此片他個人不僅得到國內外的多個獎貢,而且還獲得了1998年奧斯卡獎的提名(此片也使年輕主演馬克·沃爾伯格嶄露頭角)。1999年11月,托馬斯·安德森的新片《木蘭花》與觀眾見面,觀眾將這部由朱麗安·摩爾主演的影片與《角斗俱樂部》《美國美人》《成為馬爾科維奇》以及《駭客帝國》等成功電影相提並論,甚至評選它為"1999年最好看的電影和最有希望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並且也從中國演員鞏俐手中拿過了柏林金熊。
如今事業順利的托馬斯·安德森正忙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據傳他與女歌手菲奧納·阿普爾的感情已漸入佳境。
而2002年的 《愛昏頭》另他再次受到世界范圍的關注,在嘎納電影節上一舉奪得了最佳導演。
⑶ 在第55屆戛納電影節影展上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是林權澤的哪部電影
在第55屆戛納電影節影展上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是林權澤的《醉畫仙》。
《醉畫仙》Chihwaseon是由林權澤執導,崔岷植、安聖基、孫藝珍主演的一部韓國傳記電影。於2002年5月10日在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在19世紀50年代,朝鮮正處於內憂外患的爭斗中,百姓生活艱苦。乞丐少年張承業在被人毆打時由書生金柄文所救,二人從此結下身後的友誼。隨後張承業在金柄文的好朋友李凝軒的幫助下,向大畫院正式拜師學畫。五年之後,張承業憑借自己驚人的天分及努力,開始學有所成,出師闖盪天下。
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下,張承業與青樓女子梅香結識,在她的裙擺上畫了梅花,並題字「梅花一生不賣香」。不久之後,他到初戀情人李凝軒的妹妹素雲的家中,為久病的恩人作了一副《仙鶴圖》。當時的社會非常鄙視作畫的文人,在李凝軒離去後,張承業告別素雲,繼續雲游四方,陶冶性情。
⑷ 中國有多少導演得過戛納獎
得過戛納金棕櫚獎的就一位導演,1993年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中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金棕櫚獎
意義: 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拓展資料:
1、戛納電影節的歷史:
戛納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它的最高獎項是「金棕櫚獎」。
已創辦有71屆,今年第72屆於2019年5月14日至25日在法國南部城市戛納舉行。
2、中國獲得戛納最佳導演獎的導演有:
1997年第50屆最佳導演獎:《春光乍泄》王家衛。
2000年第53屆最佳導演獎:《一一》楊德昌。
2015年第68屆最佳導演獎:《刺客聶隱娘》侯孝賢。
3、中國獲得戛納最佳男演員獎的有:
1994年第47屆最佳男演員獎:《活著》葛優
2000年第53屆最佳男演員獎:《花樣年華》梁朝偉
4、中國獲得戛納最佳女演員獎的有:
2004年第57屆最佳女演員:《清潔》張曼玉
⑸ 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和金棕銅獎有什麼區別
最佳導演、影帝、影後、編劇獎
與奧斯卡獎的設置區別在於:戛納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戛納的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前身為電影節大獎,乃是針對參加主競賽單元的20餘部影片評選出的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與金獅獎、金熊獎並稱為電影節三大最高榮譽象徵。
必須說明,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與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⑹ 《謊言》獲得最佳影片 戛納電影節有哪些獎項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大獎、評委會大獎、特別金棕櫚、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劇本、評審團獎、金攝影機獎;
短片單元:短片金棕櫚獎;
「一種關注」單元:最佳電影、評審團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獎、最佳演員。
戛納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⑺ 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是什麼
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⑻ 2000年起嘎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獲得者
http://www.douban.com/doulist/128228/
⑼ 今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最佳導演獎 伊斯卡拉特《黑利》 墨西哥
⑽ 第68屆戛納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是誰
第68屆戛納電影節,華語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贏得最佳導演獎。
侯孝賢過去盡管多次入圍戛納,但僅憑1993年的《戲夢人生》拿到評委會獎(同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華語片至今唯一一個金棕櫚大獎),此次他也成為了繼王家衛、楊德昌之後,第三個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華語導演。
對侯孝賢的評價
擁有詩意精準的電影語言,是一部個人色彩很明確的作品。」而憑藉此次獲獎,侯孝賢也成為繼王家衛、楊德昌之後,第三個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對侯孝賢和美國導演托德·海因斯的評價
媒體打分的戛納場刊評分中,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美國導演托德·海因斯的《卡羅爾》以3.5分並居第一,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和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傑萊斯的《索爾之子》以2.8分並居第二。這也是華語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得到的評論界和媒體口碑方面最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