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摩雅泰演員表

電影摩雅泰演員表

發布時間:2021-07-17 07:48:38

1. 秦怡主演電影

1939年:好丈夫 1946年:忠義之家 遙遠的愛 1947年:無名氏 大地回春 海茫茫 1949年:母親 失去的愛情 1950年:農家樂 1951年:兩家春 1956年:馬蘭花開 哥哥和妹妹 鐵道游擊隊 1957年:女籃5號 1958年:紅色的種子 1959年:林則徐 青春之歌 1960年:摩雅傣 1963年:北國江南 1965年:浪濤滾滾 1979年:風浪 苦惱人的笑 海外赤子 1982年:張衡 1984年:雷雨 1990年:閨閣情怨 1993年:夢非夢

2. 狄梵的電影作品

紅帽子浪漫曲 (1994)
夢非夢 (1993) .... 顏母
女人TAXI女人 (1991)
碧水雙魂 (1986) .... 女管家
女兒經 (1986) .... 吳家阿婆
日出 (1985)
燎原 (1962) .... 吳太太
春催桃李 (1961) .... 楊霞
摩雅傣 (1960) .... 南蘇
聰明的人 (1958) .... 穆秀英
阿福尋寶記 (1957) .... 瑞華(阿福母)
羊城暗哨 (1957) .... 八姑
家 (1956) .... 王氏即四太太
湖上的斗爭 (1955) .... 梅香
神鬼人 (1952) .... 三太太
火鳳凰 (1951) .... 姜敏
豪門孽債 (1950) .... 伍氏
水上人家 (1949) .... 阿寶
復活 (1941)

3. 秦怡的演藝經歷

1938年,秦怡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參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話劇和電影作品。
1941年,秦怡離開中國電影製片廠,進入中華劇藝社,成為該社演員。在長時間的話劇舞台實踐中,秦怡的演技不斷進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戲劇春秋》等話劇作品。
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同期出演了內容尖銳,有強烈的控訴意義的影片《無名氏》。
1949年建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主演了新悲劇愛情電影《失去的愛情》,在影片中飾演了對生活失望的女大學生。
1951年在影片《兩家春》中出演了勇敢的北方農村的童養媳墜兒,該片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三等獎。 1956年秦怡在抗日題材電影《鐵道游擊隊》中飾演了芳林嫂;並在《馬蘭花開》塑造了性格堅毅的鏟運機工人馬蘭。
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國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該片獲得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電影節銀獎和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獎。
1960年,秦怡主演了電影《摩雅傣》,在影片中演出了解放後傣族第一代女醫生的成長歷程。
80年代初,秦怡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 1982年,主演了多集電視劇《上海屋檐下》,並憑藉此部電視劇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1995年,秦怡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8年,秦怡出演電視劇《母儀天下》中晚年的王政君,並參演了我國首部反映農民工子弟生活的電影《我堅強的小船》。
2009年2月,秦怡獲全國婦聯和人民日報等十一家全國媒體授予的中國十大女傑稱號。5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出席《光榮與力量2009「走近他們」年度人物頒獎典禮》。10月,在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11月,秦怡從藝70周年,舉辦了「秦怡電影回顧展」。
2010年4月,秦怡在江陰市參加金雞百花獎的頒獎儀式。6月,被評選為「十大感動母親」,榮獲「母親真情杯」獎。7月,參與創建秦怡藝術館的工作。9月,擔任電影《情醉富春江》主角。10月,策劃首屆上海中外無聲電影展,並參加了電影展的一系列活動。
2011年1月,秦怡參加中國文聯百花迎春聯歡晚會;拍攝《秦怡》專題藝術片。4月,出席北京首屆國際電影季。5月,秦怡藝術館正式落成開館。
2013年,秦怡參演微電影《幸福家味道》。
2015年秦怡擔任電影《鐵道游擊隊》的藝術顧問; 6月,由秦怡出品、編劇並主演的電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6年3月,助陣電影《訂制愛情》開機發布會。

4. 中國老一輩電影家——康泰結過婚嗎有子女嗎他的妻子是不是老影人趙丹的女兒啊

和周璇訂過婚。

中國電影演員(1927-1985),原名劉秉璋,北京人,1944年於北京第四中學畢業,後入北京影藝學院,1945年入華北電影公司,抗戰勝利後在北京業。1946年在北京劇社擔任話劇演員,曾在《雷雨》《日出》中分別扮演周沖、方達生。

1954年6月,《渡江偵察記》在全國上映,受到大眾的熱烈歡迎。該影片榮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年優秀影片故事一等獎」。康泰在這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為革命不惜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周長喜。

1947年加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為了紀念在話劇《重慶二十四小時》中的成功,他開始使用「康泰」這個藝名,投身電影行列。

(4)電影摩雅泰演員表擴展閱讀

他先後拍攝了《玫瑰多刺》《釵頭鳳》《紅樓二尤》《婚姻大事》《森林大血案》等影片,出演話劇《美國之音》《民主青年進行曲》《欽差大臣》。1953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先後在《渡江偵察記》《李時珍》《海魂》《青春之歌》《摩雅傣》《燎原》《紅日》

《苦難的心》《快樂的單身漢》《第二次握手》等影片中主演或扮演重要角色。曾參加話劇《原野》《幸福》,並為《解放》《日本最長的一天》《軍閥》《羅馬大戰》《Z》《橡樹,十萬火急》等譯製片配音。曾於1980年獲得長春電影製片廠舉辦的第二屆「小百花獎」優秀男主角獎。

康泰用認真的態度、精湛的演技,以及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在銀幕上塑造了許多經典形象。

5. 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的演藝經歷


阮玲玉(1910~1935)是中國第一位得到社會廣泛贊譽的女演員。阮玲玉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掛名夫妻》起,在29部影片中飾演角色。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的電影表演藝術擺脫文明戲模式化表演桎梏、走向現實主義真實表演道路的開始。阮玲玉在短暫的一生中創造了舊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婦女形象,尤其是她在《神女》中飾演的那位被污辱被損害的女性,在表演上最為出色。當《神女》在國外重新展映,仍閃耀著不朽的藝術光彩。玩玲玉在表演藝術上,形成了自己真摯、朴實、自然、清新的獨特風格,她那飽滿的熱情、嫻熟的技巧、獨特的手法,使她達到了默片時代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
周璇(1920~1957)委婉、甜潤、動人的「金嗓子」和真摯、自然、感人的銀幕形象一直鐫刻在廣大觀眾的心裡。人們為她的藝術才華所贊嘆和迷戀;又為她凄苦的一生所哀憐和惋惜……她童年被賣為周家養女,1931年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1934年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前茅,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金嗓子」。1935年從影,1937年拍攝的《馬路天使》,使周璇一躍而成為電影明星。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盧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1943年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1950年回上海。周璇短暫的一生是凄慘的,她是舊社會最後一個犧牲品。然而,她所創造的動人的銀幕形象和優美的歌聲,將會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上官雲珠(1922~1968)。一個眼神,幾個動作,能使一個小角色的性格在銀幕上熠熠發光,並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上官雲珠就有這樣的藝術功力。她是一位可塑性強、戲路子寬,有表演才華的性格演員。上官的表演「情於中,形於外」,有一種出自內心的魅力。雖然她個子矮小,可是上官善於揚長避短,藏拙顯優
,感情的流露分寸得當,能把角色的神韻細膩地表達出來。她在攝影機前一站,往往使導演感到她「神」了。在她短暫的一生里,她塑造了各種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如《天堂春夢》里演漢奸的妻子、《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演「接收夫人」、《萬家燈火》中演含辛茹苦的家庭婦女、《舞台姐妹》中演人老珠黃的「戲子」和《早春二月》中演柔弱的寡婦、《南島風雲》中演抗日游擊隊的女護士符若華等,這些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怡(1922~)天生麗質,兩只大眼睛特別吸引人。著名劇作家吳祖光說:「她的美麗身姿和特別明亮的一雙眼睛把許多人吸引住了。」電影界漂亮的女明星不少,但像秦怡這樣有成就的不多。她從不以天生麗質為滿足、為本錢,她更注重勤奮進取,她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在抗戰時期,她就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先後在《忠義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母親》、《失去的愛情》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
新中國成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曾主演《農家樂》、《馬蘭花開》、《兩家春》、《摩雅傣》、《北國江南》、《夢非夢》等影片,並在《女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由她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兼任藝術顧問),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響的表演技巧和具有東方女性魅力的風韻。她參演過30幾部影片,無論是大角色、小角色,甚至是「跑龍套」的群眾角色,她都全心全意去演,以真實、自然,毫無矯揉造作的演技征服了幾代影迷。 林青霞(1954~),有著「台灣美人」之稱的她,是港台影壇賦盛名的女星之一,縱橫電影界20餘年,獲得台灣影後頭銜,卻選擇在40歲那年嫁給香港商人邢李源,從此淡出影壇,她戲劇性的生涯轉變,讓人印象深刻。林青霞18歲豆蔻年華之際,以電影《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迅速走紅,成為影壇閃亮的一顆新星。1975年,21歲的她在中影《八百壯士》中,飾演泅水渡江為八百壯士贈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隔年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早期的她讓影迷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她演《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年紀輕輕就走紅,但林青霞一直很努力轉型,1980年赴美進修表演,1984年又到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大學進修表演的相關課程。1990年更以《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金馬獎影後。1991年, 林青霞出演《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掀起了反串的熱潮, 她的反串形象另人難忘。 林青霞塑造了無數經典形象,例如經典的東方不敗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台灣人奉為走下神壇的美人。 劉曉慶(1955~)曾經是中國最著名的電影明星,先後拿過6次「金雞」和「百花」獎,就是現在,她也還身處影視攝制第一線。她又不僅僅是一個電影演員,和同齡人一樣,她經歷過20世紀下半葉中國所有重要的歷史時段: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下過鄉,當過農民、工人、解放軍,比多數同齡人幸運的是,由於她的表演天賦、個人努力和機遇,劉曉慶成功地改變了個人命運,由一個普通的只受過中等教育的川妹子,成為眾所矚目的電影明星。作為女演員,她得到的評價是「表演戲路寬廣,善於捕捉形象,運用生活細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
無論你喜歡她,還是厭惡她,認為她有個性也好,自大狂也罷,劉曉慶,這個二十多年來持續引起關注的電影明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張曼玉(1964~),「對於一個有實力的女演員而言,是不會在乎走在紅地毯上時的裝束的。」成為本屆戛納影後之後,張曼玉用優雅而溫情的方式記下「這一生中難忘的時刻」,美麗的自信卻呼之欲出。
張曼玉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能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時又展示出屬於角色的特有魅力,而能做到其中的一點,就足以使一個演員獲得成功了。
也許我們已經不記得張曼玉獲過5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4次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柏林戛納雙料國際影後等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但《阮玲玉》里她的美麗哀愁、《滾滾紅塵》中她的靈動慧黠、《新龍門客棧》里的她潑辣狐媚、《花樣年華》里她的隱忍孤寂……張曼玉20年的演藝人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所謂美女,是時光雕刻成的!」一個女人在歲月與鏡頭里不斷地修正著自己,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不會隨時光被遺忘的風骨與美麗。
鞏俐(1965~)稱得上中國影壇的一個奇跡,由於與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成功合作,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里,她從戲劇學院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國際知名影星。她是中國女星的國際代言人。她創造了中國影人闖盪世界影壇的奇跡。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magazin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還是柏林、威尼斯、東京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當年從紅花轎中走下來的九兒,呼啦一下就把這么多的耀眼光環都攬於懷中。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皇後,而且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6. 西雙版納有拍電影,電視劇的群頭么

1、《摩雅傣》:這是第一部反映西雙版納傣族生活的電影,拍攝於1960年。
2、《紅象》:拍攝於1982年的兒童片。
3、《孔雀公主》:這部拍攝於1982年的電影是那個年代的「偶像劇」,李秀明、唐國強主演。
4、《青春祭》:拍攝於1985年的影片,著名女導演張暖忻以雲南女作家張曼菱小說改編的。
5、《孩子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雲南曾接納數萬名知青,他們中許多都落戶版納傣寨,他們的青春記憶,從此與版納緊緊聯系在一起。而另一部《孩子王》,也在1987年拍成電影,由也曾在版納插隊落戶的陳凱歌導演。是作家阿城的兩部代表作《棋王》、《孩子王》。
6、《孽債》:或許應該把1994年拍攝的《孽債》排在第一,正是這部電視連續劇的風靡,在當時的中國掀起一股版納熱。
7、《雲南故事》:拍攝於1993年的這部影片鮮少人知,估計跟上映時正值中國電影最蕭條的時期有關,其後只能偶爾從央視電影頻道看見它的身影。
8、《玉觀音》:這部電視連續劇與電影的「雙生子」自不必說,同一題材能短時間內被拍攝兩遍,待遇快趕上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了。
1984年《相約在鳳尾竹下》(導演:王家乙、陳學潔 、周煒/主演:寶萍、 岩段、 依蝶)
1991年《傣女情恨》(導演:姚壽康、 王江東/主演:單星梅、 賈平、王華 、 韓老六、玉妲)
1996年《小象西娜》(導演:吳天忍/主演:李艷波、林甜 、 黃志玲、畢遠晉)
1997年《相愛在西雙版納》(導演: 葛曉英/主演:陳大明、劉孜 、古麗鮮)
2008年《月光下的鳳尾竹》(導演:王暉樂/主演:鍾雲鵬 、陳羽婷、馬媛)
2010年《花戀》(導演:聞辰/編劇:王辰 、 張曉誠/主演:王鷗 、李立北)

7. 母儀天下電視劇中,年老的王政君是誰扮演的,(就是在開篇中出來的)

秦怡
人物簡介
秦怡(1922.2.4-)女演員。原名秦德和。上海人。1938年上海中 華職業學校肄業後去武漢參加抗日宣 傳活動。同年至重慶,入中國電影制 片廠任實習演員,在影片《好丈夫》 中扮演角色,後相繼參加中國萬歲劇 團、中華劇藝社等話劇團體,在重慶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欽 差大臣》、《茶花女》、《天國春秋 》、《桃花扇》、《清明前後》等二 十餘部話劇。抗日勝利後回上海,作 為「 特約演員」 參加拍攝《忠義 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 、《母親》等影片。建國後歷任上海 電影製片廠演員、上影演員劇團副團 長。是中國影協第二至五屆理事、全 國文聯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曾主演 《農家樂》、《兩家春》、《摩雅傣 》、《北國江南》等影片,並在《女 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 徐》、《青春之歌》、《海外赤子》 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主演 的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兼任 藝術顧問),獲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 劇飛天獎特別獎,本人獲首屆電視金 鷹獎優秀女演員獎。其表演細膩、質 朴、自然,具有東方女性的神韻。 演出影片: 1939年:好丈夫 1946年:忠義之家 遙遠的愛 1947年:無名氏 大地回春 海茫茫 1949年:母親 失去的愛情 1950年:農家樂 1951年:兩家春 1956年:馬蘭花開 哥哥和妹妹 鐵道游擊隊 1957年:女籃5號 1958年:紅色的種子 1959年:林則徐 青春之歌 1960年:摩雅傣 1963年:北國江南 1965年:浪濤滾滾 1979年:風浪 苦惱人的笑 海外赤子 1982年:張衡 1984年:雷雨 1990年:閨閣情怨 1993年:夢非夢

人物經歷

[1]秦怡1922年生於上海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對文藝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商科的時候,秦怡就曾參加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離開自己封建的家庭,參加「中萬」劇團。
1938年,秦怡來到重慶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在此期間,演過話劇《中國萬歲》、《正在想》和電影《保家鄉》、《好丈夫》。1941年秦怡離開中國電影製片廠,進入中華劇藝社,成為該社演員。在長時間的話劇舞台實踐中,秦怡的演技不斷進步,在話劇《草木皆兵》、《離離草》、《桃花扇》、《戲劇春秋》、《結婚進行曲》等都有出色的表演,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當時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1947年秦怡在上海走上了大銀幕,參加了電影《忠義之家》、《母親》、《無名氏》等片的拍攝。由陳鯉庭編導的《遙遠的愛》成為她的成名作。
解放後,秦怡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這時的她演技成熟而自然,在影片《農家樂》、《馬蘭花開》、《女籃五號》、《青春之歌》以及《鐵道游擊隊》等影片中都有出色的表演。在《女籃五號》中,秦怡扮演的林潔,是一位在舊社會受盡苦難的藍球運動員,秦怡以深沉細膩的表演,展示了人物內心及生活中的復雜情感。在《青春之歌》中,她的表演含蓄而凝重,揭示了女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秦怡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女電影演員之一。
80年代,秦怡主演了《海外赤子》、《雷雨》、《夢非夢》等影片,還主演了多集電視劇《上海屋檐下》,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響的表演技巧,和她那具有東方女性魅力的風韻。
2000年5月21日,中國特奧世紀行上海慈善晚會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行,國際著名影星阿諾·施瓦辛格以國際特奧會慈善大使的身份光臨。當晚會的慈善拍賣和捐款活動開始時,施瓦辛格除了向中國特奧會捐獻了15萬美元,又用25000美元通過拍賣買走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的兒子金捷的《衡山公園寫生》畫。在會場,他說了這樣一句話:「秦怡是我崇拜的中國影星,同時她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弱智的兒子,她做得太多太多!」沒錯,秦怡為了金捷確實付出了太多。金捷患有精神分裂症,盡管醫生告知,金捷的病很難再恢復,秦怡卻從沒有絕望。兒子病後,什麼事都不知道做。她除了按時給金捷吃葯外,還要給他洗頭、洗澡、換衣。直到如今依舊如此。金捷從小十分喜愛繪畫,秦怡請來繪畫老師教他畫畫。金捷喜歡媽媽與他一起畫畫。每當媽媽與他一起去公園寫生,他就像過節似的喜笑顏開。施瓦辛格買走的《衡山公園寫生》就是他與秦怡一起在公園畫的。這兩幅畫很多人評價說:一樣的景,媽媽的畫沒有兒子的棒。秦怡畫得規矩有層次,金捷畫得灑脫活潑。難怪施瓦辛格要說金捷的畫:「這是一個奇跡!」
正如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說的:「因為她的性格和品質的美,她才能塑造那麼多美麗的人物,包括偉大的母親。」這就是秦怡,一位出色的母親,更是中國影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家。

代表作品

《忠義之家》、《遙遠的愛》、《無名氏》、《大地回春》、《母親》、《失去的愛情》、《農家樂》、《兩家春》、《馬蘭花開》、《女籃五號》、《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北國江南》、《海外赤子》、《雷雨》、《夢非夢》

人物事跡

賑災義演,明星捐款,反映了演藝界的愛心。與唱一首歌10萬元、出場費可達30萬元的「大腕」們相比,令我感動的是87歲的秦怡。因為她捐的20萬元,幾乎就是這位退休老人的全部積蓄!
秦怡有個重病的兒子需要撫養。還有一個90多歲的姐姐,也要靠她照顧。家裡離不開人,秦怡自然不能參加多少演出和活動,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基本就是她的全部收入。這樣的經濟負擔,使她平時很節儉。為了省下給兒子打胰島素要付的30元注射費, ,秦怡就自己學著注射。平時她連計程車都捨不得坐。雖然日子過得緊,秦怡在這次賑災捐款時,還是捐出了20萬元。她說,去年兒子已經病逝了,現在沒有太多牽掛了,願意把些錢拿出來,去幫助災區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這件事讓我想起幾年前與她的一次交談。那天我見到秦怡時,她正在一針一線地補襪子。想到如今一些年輕女演員帶著保姆帶著保鏢帶著經紀人去拍戲,再看看這位從影70年的藝術家,我只有尊敬。那次我主要是想請她談談「藝德」。她告訴我,中國藝術家的品德「要有個基礎,那就是對中華民族悲慘歷史命運的切身體驗。」講到這里,秦怡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好像在探視著時光隧道:「日本鬼子打上海時,謝晉元團長帶著八百壯士拚命抵抗。我那時還和同學老師到『四行倉庫』慰問前方將士呢!經過八年抗戰、經過三年內戰的中國人,誰能不珍惜新中國、誰能不熱愛祖國不熱愛人民不熱愛為老百姓打江山的人呢?這就是我一切創作表演的基礎。像我這樣飽經風雨的人,不會飄浮、更不會愧對自己的藝術良心。」
「品德要有個基礎,那就是對中華民族悲慘歷史命運的切身體驗」「 像我這樣飽經風雨的人,不會愧對自己的藝術良心」,老人家的話說到了點子上。這些話大概可以解釋她為什麼會把自己不多的積蓄獻給災區,因為她是一個懂得苦難的人;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麼這位87歲的老太太仍能始終保持著一種平靜端莊的美麗,因為她有一顆充滿大愛的藝術良心。
秦怡祖籍江蘇高郵,是宋代著名婉約派詞人秦觀的33代後人,同族名人有秦邦憲(博古)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秦怡把20萬養老錢捐給汶川大地震災區
秦怡在2008年發生了汶川大地震發生後5月16日電影人賑災義演當中,滿頭銀發的秦怡走上北京展覽館劇場的舞台,她說:"我今年87歲了,不能回到20多歲,到地震災區盡力.我今天要捐20萬元,向地震災區人民表達我的愛心!"全場2000多位各界人士對這位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報以如雷掌聲.
[編輯本段]化妝師
第二屆中國十大化妝師,2005′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造型師。國家級化妝評委、CCTV時尚中國化妝大賽評委、中央電視台特邀化妝造型師,曾做「春節聯歡晚會」「同一首歌」「全國廣告模特大賽」「著名品牌服裝發布會」「流行趨勢彩妝發布會」盛世中華「流動的紫禁城」等重大活動的化妝造型工作。
秦怡造型多年來為眾多大陸以及港台明星主持人做過整體造型設計,其風格在融入了流行時尚元素的同時也突出民族傳統的藝術風格,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

8. 有什麼電視劇是在西雙版納拍的

孽債
電影有摩雅傣

9. 西雙版納傣族人穿的裙子叫什麼名字

西雙版納傣族人穿的裙子是筒裙,分為泐人線條裙(不等距線條裙)和庸那迦線條裙(等距線條裙)。

西雙版納傣族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

西雙版納泐人女性服裝為本土服裝,宮廷和平民服裝的差別在於布料和裝飾。女性上衣為系帶窄袖上衣(也許還有缺襟盤扣長袖上衣,因為在電影《摩雅傣》里還有缺襟盤扣長袖上衣,但是目前沒有舊照片佐證),下裝為筒裙。泐人筒裙分為裙頭、裙身和裙腳,傳統上用三塊布縫合而成,

因為裙頭接觸皮膚和腰帶、裙腳接觸腳和地面容易磨損,用分開的布縫起來,壞了的時候容易更換。泐人筒裙的花紋主要集中在裙身部分,因為不容易磨損。

(9)電影摩雅泰演員表擴展閱讀: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

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筒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城鎮女子已極少纏巾,多挽髻於頂,插花、別簪、卡梳作飾,更顯綽綽風姿。衣裙色澤以孔雀綠、淡綠、肉紅粉紅、淡黃、嫩黃為眾。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的確良或有錦絲綢縫制。外出參加集會或趕擺時,足登時髦皮鞋、涼鞋,肘掛拎包、手撐花傘遮擋烈日,處處顯出優美動人之風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亮麗、淡雅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顯示出孔雀之鄉的孔雀羽毛般絢麗多彩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電影摩雅泰演員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朋友泰國電影 瀏覽:290
電影寶貝兒完整版免費版 瀏覽:227
中文字幕影音先鋒電影網在線電影 瀏覽:187
二戰中國日本空戰視頻大全電影 瀏覽:788
好小子電影三個小孩的名字 瀏覽:106
迪士尼公主真版電影大全 瀏覽:379
雲播投屏成龍電影 瀏覽:38
怎麼在手機上定電影票 瀏覽:169
摯愛梵高電影網站 瀏覽:749
啞女拐賣深山中什麼電影 瀏覽:909
台灣打真軍電影撞夠本在線 瀏覽:703
於家堡電影院今日電影表 瀏覽:919
寡姐所有愛情電影 瀏覽:669
電影下載網站小程序 瀏覽:793
在電影院下車英語怎麼說 瀏覽:415
宇宙天魔電影完整版在線下載 瀏覽:500
女主角李老師電影 瀏覽:13
電影反貪風暴演員表和歌曲 瀏覽:658
電影你好李煥英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67
豹妹完整國產電影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