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慈欣原著《流浪地球》和電影版有何不同
建議自己看遍原著
1,原著人類用了300多年建造地球發動機,電影里是100多年(吳孟達飾演的姥爺明顯是個90或00後)
2,原著里,人類在太空有一整支艦隊保駕護航,電影里只有一個領航員空間站。
3,原著里,地球發動機的最大毀滅危機來自於最後一次穿越小行星帶,小行星撞擊地球摧毀了大量地球發動機,而人類本身自始至終沒有經歷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危機,只有謠言四起,而電影里,則是藉助木星引力加速,引發的發動機停機以及墜入木星軌道
4,原著里,人類基本上取消了一切精神娛樂活動,所有精力都放在理工,人類思維理性無比,而電影里,人類生活看起來輕松很多,打麻將,蹦迪什麼都有。
5,兩派之爭電影里沒有表現。
6,原著里,人類早期使用的是卡車運石頭,後來則是巨大的采礦機械自動化運石頭,而電影里,人類還在用卡車運石頭。
2. 流浪地球的劇情,結局是怎樣的怎麼評價這步片子
《流浪地球》是國產科幻電影為數不多的精品之一,無論是從視覺效果還是從故事劇情上面,《流浪地球》都給科幻電影樹立了一個標桿。先來說一下《流浪地球》的大體劇情。
《流浪地球》的出現可以說彌補了我國沒有硬科幻的空白。同時也算是給國人打了一劑強心針,至少讓外界知道了我們自己一樣可以拍出好的科幻電影。同時,參加《流浪地球》的每一個後期製作者又何嘗不是一顆帶有科幻的種子呢?有了他們,我相信未來我們的國產科幻電影一定會大放異彩。
3. 怎麼評價電影《流浪地球》
劉慈欣的星辰大海和家國情懷,邁出悲情的第一步。
前有《三體》的爛尾樓,後有沈騰領銜的勁敵,誰都不曾想到,開局就一個吳京一個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竟成了賀歲檔名副其實的黑馬,進而引發現象級話題,並成功的搶到了44億票房,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上漲。
先不談設定、劇本、節奏、人設的問題,單說《流浪地球》的成功,一靠愛國情懷的紅利,二靠為開創中國科幻電影開山的名頭,三靠純熟的好萊塢同類型電影套路。
至於錦上添花的適時炒作、不忘初心的創作態度、貫徹始終的家國情懷,是吃透了中國觀眾的心理,有的放矢的妙招。
對國內院線的國際化大片一向忌憚,得了被害妄想症,總覺得會被「洗錢片」坑了。被資本控制之下的主創們,眼裡就頂著一個錢字,於是,請個國際明星就敢自稱國際,湊齊個位數的露臉明星就敢吹巨制,用上幾秒五毛特效就敢自稱科幻。
在《流浪地球》上,至少看到了錢都花在了視覺特效上,場景設計大氣,細節營造用心,時時處處的視覺震撼與心靈感動,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不能說《流浪地球》達到了五星好評的程度,畢竟,中國的電影工業,還遠未達到支撐起精良大製作的成熟度,但只要有成功者,就一定會激發更多的人。跟風也好,創新也罷,只要用心,我全都要。
4.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導演郭帆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真正詮釋了中國古代典故: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流浪地球》迄今為止,已經上映23天,票房達到44億,這周突破到45億的問題肯定不大。
最後,希望郭帆導演能夠繼續拍《流浪地球》,連續拍成三部曲,每部都保持甚至超越第一部,那麼中國科幻電影和中國商業類型大片,真正的擁有重磅級別的標桿作品。
另外,作為中國導演圈子裡來講,導演郭帆長得真的蠻帥的。
更多關於《流浪地球》和郭帆導演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5. 流浪地球》電影是導演的作品,劉茲欣有電影版權嗎
電影版權並不屬於導演,而是出品單位。
6.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我記著是拯救地球的故事,以《戰狼2》爆紅的吳京,正在出演一部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而《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所以目前來看,《三體》或許胎死腹中,倒是《流浪地球》有可能跟我們見面。這也算圓了大劉小說拍電影的一個夢吧。
最後,流浪地球雖然名為流浪,但是無論小說還是電影,故事的時間線都不在流浪時代里。相比較之下,我更青睞於流浪地球的另一個名字——《地球往事》,真正的國產科幻電影,一直沒有好的作品。被人們寄予厚望的《三體》又一直難產。《流浪地球》對每位演員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情節,對於特別出演的「戰狼」吳京來說,電影代表了「感動和冒險」,他表示這部影片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能體會到中國科幻的魅力。
7. 郭帆導演的電影《流浪地球》有哪些彩蛋
原著作者劉慈欣也在影片中有出演,郭金飛也在其中飾演了一名飛行員,最後劉啟獲得了駕駛員資格證,和朵朵一起運送火石為流浪計劃奮斗。
8. 對流浪地球導演寫的信
可以寫給他未來的科幻片發展就靠你們了吧,靠你們這一批大班。
9.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值得一看嗎
《流浪地球》是一部帶有濃厚的中國哲學和印記,具有濃重的中國「家國情懷」的劇作,是值得一看的。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是家庭。這是國人關於親情、英雄、故園、家國的故事。影片中的春節、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節檔期的節日氛圍。同時,電影把故事架構在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電影表現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等浪漫主義、英雄主義的本土文化。
(9)告電影界導演書關於流浪地球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10.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樣說一點不誇張,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故事主體結構恢宏;帶著地球去流浪,劉慈欣的敢想給這部電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400年內,太陽內部將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地球將被汽化。為了人類的生存,聯合政府制定了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轉;第二階段逃逸時代:用地球發動機加速地球,飛出太陽系;第三階段流浪時代I:地球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階段流浪時代II: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減速;第五階段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其衛星,人類找到新的家園。這個大背景設定合理,感動人心!
第二,情節緊湊,特效給力!中國科幻電影從流浪地球開始,已脫離五毛特效的時代,整部電影的大部分特效由中國特效公司製作,邀請了一些國外特效製作公司合作。兩個洛杉磯公司,應該都屬於好萊塢特效公司。兩個韓國公司。還有一個紐西蘭公司。韓國公司是特效製作的主創。中國公司負責數字特效,靜態取景。2d圖畫和動畫。就是說,75%的大量基礎工作,包括繁雜的大量的鏡頭取景的基礎工作是由國內特效公司製作。3d特效核心技術關鍵技術還是外國公司製作的。這種合作開創了先河,為後來者奠定了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