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海上鋼琴師電影男主角

海上鋼琴師電影男主角

發布時間:2021-07-19 07:51:39

A.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是誰

蒂姆·羅斯是這部電影的男主,他還是出生於英國倫敦,是英國男演員,同時也是一名導演。他在這部劇中扮演的是男主的角色,他也出演過很多的影視作品。但是他就是憑借著這部電影,《海上鋼琴師》被觀眾所熟知。


B. 海上鋼琴師男主角還演過哪些電影

【泰坦尼克號】里也有他,在船遇難時安排大家上救生船。
《綠巨人》
《低俗小說》
Lie to me別對我撒謊(2009)
The incredible hulk 神奇綠巨人(2008)

Funny Games 趣味游戲/滑稽游戲 (2008)

Virgin Territory 處女地(2007)

Youth Without Youth 沒有青春的青春 (2006)

Dark.Water.鬼水怪談. (2005)

Skellig 史凱力(2004)

Silver City 銀城競選 (2004)

To Kill A King 叛徒與英雄(2003)

planet apes 人猿星球(2001)

Vatel 慾望巴黎 (2000)

C. 海上鋼琴師男主角叫什麼

姓名:Tim Roth 中譯: "蒂姆·羅斯",或"提姆·羅斯"),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
出生地:倫敦,英國
生日:1961年5月14日
身高:5英尺7英寸(約170cm)
頭發顏色:黃色
眼睛顏色:綠色
父:Ernie(已故)記者
母: Anne 畫家/教師
姐:Jill 記者
前女友: Lori Baker(?-1988) 英
妻子: Nikki Butler(1993.1-) 美 服裝/珠寶設計師
子:Jack Earnest 1984 (與Lori Baker)
Timothy Hunter 1995.5.4(與Nikki Butler)
Micheal Cormac 1997.1.5(與Nikki Butler)
愛好:抽煙,喝酒,看書,shooting pool(一種類似檯球的賭博活動,但Tim說他「只賭啤酒」)
現住地: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
他於1961年5月14日生於倫敦南郊Dulwich, 猶太血統,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 二戰之後他的父親為支持大屠殺中的倖存者, 也為方便出入於敵視英美的國度, 將Smith改成猶太姓氏Roth。
他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父親是位記者, 英共黨員, 晚年定居於利比亞沙漠, 以致於現在TR手裡都有一張父親與卡扎菲上校的合影; 他的母親也是一個思想左傾的自由主義者, 風景畫家, 為貼補家用兼做教師。 後來TR曾經很驕傲地說: 他的父母都很開明, 對他起的都是"促進作用"。
但他的童年並不幸福, 可以說正好相反: 他遭到過性虐待, 父母的離婚更是向傷口上撒鹽。 這些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進而徹底毀掉他的學業。 等到了小學結束, 他沒能和Dulwich區其他孩子一起升入優等中學, 所有的卷子他一筆未動的交了回來。
他進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惡校, 在那裡一呆六年。期間他迷上了朋克, 做過學校里反種族歧視社團的負責人, 也吸過毒。15歲的一次遊行中, 因為同行者與警察發生沖突, 他被連帶抓進監獄, 做了一夜牢。
16歲上, 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經驗: 學校排演音樂劇《Dracula》, 他是男主角。 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 因為極度的緊張, 他不但冷場還尿了褲子。
他開始選擇職業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歷讓他一直對社會的變革有近乎狂熱的興趣。 11, 2歲的時候, 他曾立志要一名傳教士, 但他很快就像父親一樣 believe in no God了。首次演出的經歷雖然失敗, 表演卻深深吸引住了他。 他說"Acting is a political thing "---也許對他來說, 他所投身的事業首要不是自我宣洩和慰藉的手段, 而是他想要改造社會的途徑。在大學里學了18個月的雕刻之後, 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退學去做了一名演員。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 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里, 他開始了職業生涯。 不排戲的時侯, 他就去做推銷員以維持生活來源, 這樣度過了最初的幾年。
某天晚上他騎車回家的路上, 在給自行車打氣的時他受到了注意: 那時他正為排演《奧塞羅》中的凱西奧剃成了光頭, 有人走過來問他是否願意扮演一個光頭黨。
這部電視電影是Alan Clarke 的Made in Britain。 TR以前一直很尊崇的Clarke的作品, 尤其是Scum, 他提到過Ray Winstone 是他做演員的動力之一。 而交談之後Clarke對他很滿意, 決定了他就是那個四處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適人選。 Made in Britain描寫的是撒切爾夫人執政初期倫敦底層社會的生活。 它冷靜的寫實風格以及Alan Clarke 提倡的integrity, 日後都深遠地影響到了TR。 並且在這部影片結束以後, Clarke將他推薦給了Mike Leigh, 那時後者正准備籌拍MeanTime, 同樣是倫敦底層家庭的電視電影: 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true class actor。
他在MeanTime中的這個角色有一點點發育遲緩, 故事圍繞著他和他的女朋友, 他的哥哥, 以及好友(Gary Oldman扮演)展開, 從現有的視頻材料看, 也許是他最撼動人心的角色。 隨後他出演了首部大銀幕上的電影The Hit, 一個剛出道的菜鳥殺手。
到了85年, 一切都很順利。 The Hit 讓他拿到包括 BAFTA在內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 那一年, 他和女友還有了一個兒子, 他目睹了那個小東西的降生, 給他取名Jack Earnest, 並將J.E.R及他的生日紋在了右臂上。
評論界提到當時的他, 把他與Daniel Day-Lewis, Gary Oldman放在一起, 所謂的Brit-Pack名單上的中堅。 但他們走了不同的路。 其他人接拍decent role, 頻繁拿獎的同時, 他什麼也沒有。 他頑固地抗拒他認為全是shit的商業片, 堅持著走獨立電影的路線。 不過經濟衰退時期, 當時的英國電影工業也幾乎陷入死路, 哪有那麼多他想拍的東西。 何況在英國, 本來競爭就很激烈。 (他曾經形容為"it's like 'Fuck you! I want it!' ")
有整整四年的時間, 他沒有合適的工作, 也沒有朋友, 在赤貧線上生活。
88年, 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 為了生計, 他去了一家超市做工, 負責把新進的貨擺到貨架上; 而另一份工作是在電話里向人搞推銷, 他兩個都干著。 他和Jack的母親也在那一年分手。 痛苦的情緒開始彌漫, 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覺。 隨後, 對工作發瘋般的渴望驅使著他去了荷蘭, 法國, 捷克, 澳大利亞, 甚至非洲. . . 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他被Peter Greenaway 發現並帶回英國, 在《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中扮演Theif 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帶給他以國際性聲譽的電影, 與Robert Altman合作, 反映梵谷晚年生活的: Vincent & Theo. 他對梵谷相當熟悉, 因為梵谷不僅是他的偶像, 更是父親的偶像。 然而這個時候, 他父親去世了。他的遺體火化之際, 身邊只有一張兒子從梵谷劇組寄來的照片, 以及一束向日葵。工黨派人出席了父親的葬禮, 但是TR並不在場, 他那時正在埃賽俄比亞。那一夜, 為了父親, 可能也為了自己, 他向著英國的方向痛哭。
:" . . .But when I was in my twenties, I realized how wonderful he was . . . The male figure in my life . . .for good or for bad." 他的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年後在巴黎接受采訪, 提到父親他依舊熱淚盈眶 : " I wanted to be there, but I was in the middle of hell . . . you don't want to know . . . my father never believed in God, so I felt I could cry for him over there in Ethiopia."
他的名字再度與Gary Oldman聯繫到了一起。 黑色喜劇《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贏得的是熱烈的贊揚。但他在英國的前景依舊黯淡。他與保守黨政府的矛盾也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在一次頒獎典禮上, 他公開指稱撒切爾夫人為cunt . 這太過份了, 他被趕出了英國 。
□Tim最欣賞的電影有: 公民凱恩, 阿拉伯的勞倫斯, 四百下,憤怒的公牛, Repulsion, His Girl Friday, Mary Poppins, Ninotchka;
□Tim喜歡的老一輩影星包括 加里格蘭特,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斯賓塞屈塞, 詹姆斯斯圖爾特, 格里高利派克, 英格麗褒曼, 阿爾帕西諾, 克里斯托弗沃爾肯,貝蒂戴維斯;
□Tim在做演員之前,做過推銷員, 郵遞員, 酒保; 他說要是不做演員,他想從事輔導受過精神創傷或有心理問題的兒童的工作.
□他很不喜歡自己Tim這個名字,覺得它"太中產階級";
□Tim聽音樂的范圍很廣, 從馬勒到涅磐樂隊; 但他曾特別提到過喜歡的樂隊有: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The Sex Pistols,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The Clash, Butthole Surfers等; 另外他新近成了Flaming Lips的fan.
□Tim不養寵物,但他的妻子曾養過一隻脾氣乖戾,愛睡垃圾箱的老貓,那隻貓憎惡一切人類,Tim不以為忤,把它也當作自己的寵物;
□他喜歡把手指甲剪得很短;
□Tim曾經在16歲時從彈簧床上蹦下來,結果一不小心摔破了鼻子;
□Tim認為教育應該**,大麻可以合法化,他覺得英國的君主制「可笑」早該廢除,他同情共產主義(一個采訪過Tim的記者後來描述他是個死不悔改的左翼份子),反對死刑;
□Tim的車技一直不大高明,90年代初的一次車禍中他當時時速120公里,好在並無大礙;Tim更喜歡騎自行車;
□Tim上網的歷史至少可以回溯至97年;在接受Empire的采訪時Tim曾說他上網第一件事是看新聞,而且會花上幾個小時;在拍攝The War Zone期間他一直用電郵和劇組聯系討論,另外他現在時常會去The War Zone留言板留言;
□Tim的二兒子Hunter的名字來源於Tim喜歡的作家兼記者Hunter S. Thompson;小兒子Cormac的名字源於Tim夫婦共同喜歡的作家Cormac McCarthy;
□Tim不怎麼看雜志,很熱心看書和報紙,其中純虛構類的小說他興趣不大;他曾經說過美國沒有報紙,但他對《紐約時報》還保持了某種尊敬,他是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忠實讀者,來美國發展多年後,還在訂這份報紙;
□Tim曾經被考慮的的角色:Sid & Nancy里的Johnny Rotten,Schindler's List里的Amon Goeth,Pulp Fiction里的Vincent,Hannibal里的Hannibal;
□Tim覺得自己長得非常難看,但他說不會去整什麼容,尤其當記者建議他改動鼻子的外觀時,"他下意識地用手護住鼻子『No,no,it's a family nose!'";
□Tim99年新買的房子價值190萬,位於帕薩迪納市的高檔住宅區;建於1920年左右,是他們夫婦都很喜歡的設計風格;
□Tim喜歡看Eastenders(BBC自1985年起熱播的一部肥皂劇)
□Tim極惡穿西裝,他說那種感覺讓他非常不舒服;99年時他曾自豪地宣稱他只有兩套西裝;他最常見的服飾是牛仔褲和T恤;
□Tim鍾情於低檔次酒吧,時常在那裡出沒;
□Tim對紋身著迷,他曾說若自己不是演員,會把全身包括臉都紋滿,而現在只好把所有紋身限制在右臂上;這些紋身多是用來紀念他生命中發生的大事;
他的第一個紋身來自南倫敦的一個血汗工廠,據他自己說,沒有實際意義,當時只是想紋; 第二個是為紀念長子Jack的出生,後來又先後為他的妻子(Tim戲稱這是他的結婚戒指),他們的兩個孩子做過紋身;另外Tim還紋過"PERISH"字樣的紋身;他也很喜歡body piercing;

-------------------------------------------

鬼水怪談 (Dark Water) [2005]
最後的徵兆 (The Last Sign) [2005]
別來敲門 (Don't Come Knocking) [2005]
銀城競選 (Silver City) [2004]
美麗家園 (The Beautiful Country) [2004]
叛徒與英雄 (To Kill a King) [2003]
不間斷殺機 (Emmett's Mark) [2002]
三劍客 (The Musketeer) [2001]
納粹製造 (Invincible) [2001]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內神外鬼 (Lucky Numbers) [2000]
麵包與玫瑰 (Bread and Roses) [2000]
慾望巴黎 (Vatel) [2000]
百萬美元旅館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海上鋼琴師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暴徒 (Hoodlum) [1997]
浪子回頭妙事多 (Gridlock'd) [1997]
兄弟情義 (No Way Home) [1996]
人人都說我愛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仿骨豪情 (Rob Roy) [1995]
低俗小說 (Pulp Fiction) [1994]
小奧德薩 (Little Odessa) [1994]
黑暗的心 (Heart of Darkness) [1994]
烈火青春 (Bodies, Rest & Motion) [1993]
落水狗 (Reservoir Dogs) [1992]
梵谷與提奧 (Vincent & Theo) [1990]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1990]
情慾色香味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1989]
分離的世界 (A World Apart) [1988]

D.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角資料。

1961年5月14日,Tim Roth在倫敦南郊的Dulwich出世。這個有著猶太血統的男孩被命名Timothy Simon Smith。二戰之後他的父親為支持大屠殺中的倖存者、也為方便出入於敵視英美的國度,將Smith改成猶太姓氏Roth。

他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Ernie(爾尼)是位記者、英共黨員,晚年定居於利比亞沙漠,以致於現在Tim手裡都有一張父親與卡扎菲上校的合影;母親Anne(安妮)也是一個思想左傾的自由主義者、風景畫家,為了貼補家用兼做教師。Tim曾經很驕傲地說他的父母都很開明,對他起的都是「促進作用」。

然而他的童年並不幸福,相反:他遭受過性虐待,父母的離婚更是向傷口上撒鹽。這些給他的心靈造成了永久的傷痕,進而徹底毀掉他的學業。等到了小學結束,他沒能和其他孩子一起升入優等中學,所有的卷子他一筆未動的交了回來。

他進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惡校,在那裡一呆六年。期間他迷上了朋克,做過學校里反種族歧視社團的負責人,也吸過毒。15歲的一次遊行中,因為同行者與警察發生沖突,他連帶著被抓進監獄,做了一夜牢。

16歲,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經驗:學校排演音樂劇《Dracula》,他是男主角。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因為極度的緊張,他不但冷場還尿了褲子。

他開始選擇職業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歷讓他一直對社會變革有著近乎狂熱的興趣。11、12歲,他曾立志要當一名傳教士,但他很快就像父親一樣不再信仰上帝了。首次演出的經歷雖然失敗,表演卻深深吸引住了他。他說「表演是一種政治活動」——或許對於他來說,所投身的事業首要不是自我宣洩和獲得慰藉的手段,而是改造社會的途徑。在大學里學了18個月的雕刻之後,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退學去做了一名演員。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里,他開始了職業生涯。不排戲的時侯,他就去做推銷員以維持生活來源,這樣度過了最初的幾年。

某天晚上騎車回家的路上,在給自行車打氣的時他受到了注意:那時他正為排演《奧塞羅》中的凱西奧剃成了光頭,有人走過來問他是否願意扮演一個光頭黨。這部電視電影是Alan Clarke(艾倫·克拉克)的《Made in Britain》(英國製造)。Tim一直很尊崇克拉克的作品,尤其是《Scum》(糟粕)。他提到Ray Winstone(雷·溫斯頓)是他做演員的動力之一。交談之後克拉克對他很滿意,認為他就是那個四處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適人選。

《英國製造》描寫撒切爾夫人執政初期倫敦底層社會的生活。它冷靜的寫實風格以及克拉克提倡的誠實日後都深遠地影響到了Tim Roth。這部影片結束後,克拉克將他推薦給了Mike Leigh(邁克·利),那時後者正准備籌拍《MeanTime》(其間),同樣是倫敦底層家庭的電視電影,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性的演員。

85年,一切都很順利。《The Hit》(殺手輓歌)讓他拿到了包括BAFTA(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在內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也是在那一年,他和從事電影編劇的女友Lori Baker(羅莉·貝克)有了一個兒子。他目睹了那個小東西的降生,給他取名Jack Earnest並將J.E.R及他的生日紋在了右臂上。

接下來在其他人接拍像樣的角色、頻繁拿獎的同時,他什麼也沒有。他頑固地抗拒那些他認為全是狗屎的商業片,堅持走獨立電影的路線。在經濟衰退時期,英國電影工業也幾乎陷入死路,哪有那麼多他想拍的東西!何況在英國,本來競爭就很激烈,他曾經形容為「it\'s like 『Fuck you! I want it!』」

整整四年的時間,他沒有合適的工作也沒有朋友,在赤貧線上生活。

88年,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為了生計,他去了一家超市打工,負責把新進的貨物擺放到貨架上;而另一份工作是電話推銷,他兩個都干著。他和Jack的母親也是在那一年分的手,痛苦的情緒開始彌漫,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覺。隨後,對工作發瘋般的渴望驅使著他去了荷蘭、法國、捷克、澳大利亞甚至非洲……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被Peter Greenaway 發現並帶回英國, 在《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廚師、竊賊、他的妻子與她的情人)里扮演Thief 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給他帶來國際性聲譽的電影——與Robert Altman合作、反映梵高晚年生活的:

《Vincent & Theo》(文森特與西奧)。 他對梵高相當熟悉,因為那不僅是他的偶像,更是他父親的偶像。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遺體火化之際,身邊只有一張兒子從梵高劇組寄來的照片以及一束向日葵。工黨派人出席了他父親的葬禮,但是Tim並不在場——他那時遠在衣索比亞。那一夜,為了父親、可能也為了自己,他向著英國的方向痛哭。

當黑色喜劇《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贏得熱烈贊揚的時候,他在英國的前景依舊黯淡,他與保守黨政府的矛盾也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在一次頒獎典禮上,他公開指稱撒切爾夫人為cunt,這太過份了,他被趕出了英國。

他於90年來到美國,以一部低成本犯罪影片開始了他的志願流放。劇組里還有當時同樣沒什麼名氣的塞繆爾·傑克遜。他是主角,導演一開始擔心他的英國口音會把觀眾嚇跑,但Tim玩命式訓練的成果讓他放了心。這部片子拍完不久,經人介紹他認識了錄像帶出租店伙計昆汀·塔倫蒂諾,讓他吃驚的是昆汀竟看過他許多電影。

Tim從不為導演念劇本,原因只有一個:他認為自己「crap at it」,為此已推掉了《辛德勒的名單》里那個納粹軍官的角色。所以當聽說昆汀也要他先念幾段對白時,他一口回絕。但那個狡猾的傢伙毫不氣餒,一天晚上他在酒吧里灌醉了Tim,然後把台詞寫到餐巾紙上給他看, 終於把他爭取到自已的劇組里。

這部電影就是《落水狗》。它問世後所引起的轟動理所當然地帶動相關演員受到注意,也是這一次偶然的破例,Tim突然一夜之間成名了。Prada公司拉他拍廣告,啤酒商知道了Mr.Orange和Mr.Pink——Steve Buscemi愛喝啤酒,於是酒被成箱成箱地送了過來,送劇本的也踏破了門檻……
就這樣他在美國安頓了下來,一直住到現在,按自己的喜好接片,也和深愛的女人結了婚,她叫Nikki Butler(妮緹·巴特勒)。期間他受到過奧斯卡的青睞,首部主流電影給他帶來一個「最佳男配角」提名,同年他的另一部影片在獨立影界大受好評,與昆汀第三次合作,還接到伍迪·艾倫的片約……奧斯卡之後,他毫不猶豫地一頭扎回獨立製片領域,隨後拍攝的《Deceiver》與《Animals》都是與初次做導演的人合作,片酬幾乎為零。看來他是打算「把生命和死亡都獻給這項事業」了。

95年左右,他第一次讀到《The War Zone》這本小說。讀完書的24小時內,他決定這就是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這本引起廣泛爭議的書觸及到對青少年的性暴力這一敏感題材,「看完書的第一反應不是我應不應該為他們做什麼,而是我該怎樣做」 Tim說。經過大量的前期准備,97年冬天《The War Zone》正式開拍,地點選在了英國。那是一段極為艱難惡劣的日子,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當公眾的社會道德全面崩潰——《The War Zone》要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一個外表正常的普通家庭因成員間的性虐待而走向毀滅。Tim的鏡頭冷冷地對准了那些觸目驚心的事實。片子拍得毫不煽情,然而幾乎沒有人看完之後能保持無動於衷,倒是許多觀眾反映它了達到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

這樣一部電影必定不會帶給他任何收益或奧斯卡,甚至冒著一定風險、需要很大勇氣。「然而當放映結束,有些觀眾起身走過來和我探討這部電影,他們中有的人是平生第一次開口講述自已的事,我怎麼會後悔?」

他做過推銷員、郵遞員、酒保,他說要是不做演員,他想從事輔導受過精神創傷或有心理問題的兒童的工作;

他極惡穿西裝,說那種感覺讓他非常不舒服,99年時他曾自豪地宣稱自己只有兩套西裝;

他依然鍾情於低檔次酒吧,時常在那裡出沒,也丟不掉抽煙、喝酒、看書、打shooting pool的愛好;

他對紋身著迷,也用紋身來紀念生命中發生的大事;

他和Gary Oldman都先後推掉《Intimacy》(隱私)這部片子,理由是其中過於暴露的性描寫

E. 請問<海上鋼琴師>的主演,他還演過哪些電影,介紹一下

姓名:蒂姆·羅斯
性別:男
英文名:Tim Roth
生日:1961年5月14日
星座:
國籍:英國
地域:歐美
身高:170cm
血型:
三圍:
嗜好:
生平介紹:1961年蒂姆·羅斯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優越的家庭,母親是一名教師兼畫家,父親是一名記者。蒂姆非常善於模仿各種口音,所以常常被誤認為是美國人。在他從事演藝事業以前曾在Camberwell藝術學院學習雕塑,不過很快就放棄並轉向表演。1982年蒂姆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Made in Britain),他在片中飾演的角色Trevor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蒂姆又與導演邁克·李(Mike Leigh)合作拍攝了《Meantime》。蒂姆的第一部電影是1984年的《撞擊》(The Hit),不過他表現更為出色的電影卻是6年後的《梵高與提奧》(Vincent & Theo)以及與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配戲的《《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蒂姆在洛杉磯尋找機會的時候被正在為影片《落水狗》(Reservoir Dogs)選角的年輕導演昆丁·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相中,本來想讓他出演犯罪集團中Mr. Blonde 或者Mr. Pink,但蒂姆本人卻更青睞流血過多而亡的Mr. Orange一角,並最終贏得出演機會。這部影片證明了蒂姆的選擇是多麼正確,因為觀眾們對Mr. Orange始終難以忘懷。1995年,羅斯與導演塔倫蒂諾在《四個房間》(Four Rooms)中再度合作,同年他因在影片《赤膽豪情》(Rob Roy)中的表現而獲得了一項奧斯卡提名。蒂姆·羅斯的作品還包括《人人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浪子回頭妙事多》(Gridlock'd)、《海上鋼琴師》(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戰爭地帶》(The War Zone)、《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銀城競選》(Silver City)和《鬼水怪談》(Dark Water)等。

F. 《海上鋼琴師》的主演是誰他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蒂姆·羅斯 我也很喜歡他 演技高超 長相也不賴演出:
Lie to me別對我撒謊(2009)
The incredible hulk 神奇綠巨人(2008)
Funny Games 趣味游戲/滑稽游戲 (2008)
Virgin Territory 處女地(2007)
Youth Without Youth 沒有青春的青春 (2006)
Dark.Water.鬼水怪談. (2005)
Skellig 史凱力(2004)
Silver City 銀城競選 (2004)
To Kill A King 叛徒與英雄(2003)
planet apes 人猿星球(2001)
Vatel 慾望巴黎 (2000)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海上鋼琴師 (1998)
Deceiver 說謊游戲 (1997)
Hoodlum 血染哈林 (1997)
Gridlock'd 浪子回頭妙事多 ( 1997 )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人人都說我愛你(1996)
Rob Roy 赤膽豪情 (1995)
Pulp Fiction 低俗小說(1994)
Little Odessa 小奧德薩 (1994)
Captives 真情俘虜 (1994)
Murder in the Heartland (1993) (TV)
Reservoir Dogs 落水狗 (1992)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1990)
Vincent & Theo 梵谷與提奧 (1990)
The Hit (1984)
Meantime (1984)
Made in Britain (1982)
導演:

The War Zone 家園禁地/戰爭地帶 (1999)

G.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角Tim Roth還演過什麼電影

代表作:

演出: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海上鋼琴師 (1998)

Deceiver 說謊游戲 (1997)

Rob Roy 赤膽豪情 (1995)

Little Odessa 小奧德薩 (1994)

Captives 真情俘虜 (1994)

Murder in the Heartland (1993) (TV)

Reservoir Dogs 落水狗 (1992)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1990)

Vincent & Theo 梵谷與提奧 (1990)

The Hit (19840)

Meantime (1984)

Made in Britain (1982)

導演:

The War Zone 家園禁地 (1999)

他於1961年5月14日生於倫敦南郊Dulwich, 猶太血統,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二戰之後他的父親為支持大屠殺中的倖存者, 也為方便出入於敵視英美的國度,將Smith改成猶太姓氏Roth。

他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父親是位記者, 英共黨員, 晚年定居於利比亞沙漠, 以致於現在TR手裡都有一張父親與卡扎菲上校的合影; 他的母親也是一個思想左傾的自由主義者, 風景畫家, 為貼補家用兼做教師。 後來TR曾經很驕傲地說: 他的父母都很開明, 對他起的都是"促進作用"。
但他的童年並不幸福, 可以說正好相反: 他遭到過性虐待, 父母的離婚更是向傷口上撒鹽。 這些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進而徹底毀掉他的學業。 等到了小學結束, 他沒能和Dulwich區其他孩子一起升入優等中學, 所有的卷子他一筆未動的交了回來。

他進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惡校, 在那裡一呆六年。期間他迷上了朋克, 做過學校里反種族歧視社團的負責人, 也吸過毒。15歲的一次遊行中, 因為同行者與警察發生沖突, 他被連帶抓進監獄, 做了一夜牢。

16歲上, 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經驗: 學校排演音樂劇《Dracula》, 他是男主角。 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 因為極度的緊張, 他不但冷場還尿了褲子。

他開始選擇職業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歷讓他一直對社會的變革有近乎狂熱的興趣。 11, 2歲的時候, 他曾立志要一名傳教士, 但他很快就像父親一樣 believe in no God了。首次演出的經歷雖然失敗, 表演卻深深吸引住了他。 他說"Acting is a political thing "---也許對他來說, 他所投身的事業首要不是自我宣洩和慰藉的手段, 而是他想要改造社會的途徑。在大學里學了18個月的雕刻之後, 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退學去做了一名演員。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 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里, 他開始了職業生涯。 不排戲的時候, 他就去做推銷員以維持生活來源, 這樣度過了最初的幾年。

某天晚上他騎車回家的路上, 在給自行車打氣的時他受到了注意: 那時他正為排演《奧塞羅》中的凱西奧剃成了光頭, 有人走過來問他是否願意扮演一個光頭黨。

這部電視電影是Alan Clarke 的Made in Britain。 TR以前一直很尊崇的Clarke的作品, 尤其是Scum, 他提到過Ray Winstone 是他做演員的動力之一。 而交談之後Clarke對他很滿意, 決定了他就是那個四處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適人選。 Made in Britain描寫的是撒切爾夫人執政初期倫敦底層社會的生活。 它冷靜的寫實風格以及Alan Clarke 提倡的integrity, 日後都深遠地影響到了TR。 並且在這部影片結束以後, Clarke將他推薦給了Mike Leigh, 那時後者正准備籌拍MeanTime, 同樣是倫敦底層家庭的電視電影: 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true class actor。

他在MeanTime中的這個角色有一點點發育遲緩, 故事圍繞著他和他的女朋友, 他的哥哥, 以及好友(Gary Oldman扮演)展開, 從現有的視頻材料看, 也許是他最撼動人心的角色。 隨後他出演了首部大銀幕上的電影The Hit, 一個剛出道的菜鳥殺手。

到了85年, 一切都很順利。 The Hit 讓他拿到包括 BAFTA在內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 那一年, 他和女友還有了一個兒子, 他目睹了那個小東西的降生, 給他取名Jack Earnest, 並將J.E.R及他的生日紋在了右臂上。

評論界提到當時的他, 把他與Daniel Day-Lewis, Gary Oldman放在一起, 所謂的Brit-Pack名單上的中堅。 但他們走了不同的路。 其他人接拍像樣的角色, 頻繁拿獎的同時, 他什麼也沒有。 他頑固地抗拒他認為全是shit的商業片, 堅持著走獨立電影的路線。 不過經濟衰退時期, 當時的英國電影工業也幾乎陷入死路, 哪有那麼多他想拍的東西。 何況在英國, 本來競爭就很激烈。 (他曾經形容為"it's like 'Fuck you! I want it!' ")

有整整四年的時間, 他沒有合適的工作, 也沒有朋友, 在赤貧線上生活。
88年, 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 為了生計, 他去了一家超市做工, 負責把新進的貨擺到貨架上; 而另一份工作是在電話里向人搞推銷, 他兩個都干著。 他和Jack的母親也在那一年分手。 痛苦的情緒開始彌漫, 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覺。 隨後, 對工作發瘋般的渴望驅使著他去了荷蘭, 法國, 捷克, 澳大利亞, 甚至非洲. . . 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他被Peter Greenaway 發現並帶回英國, 在《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中扮演Theif 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帶給他以國際性聲譽的電影, 與Robert Altman合作, 反映梵谷晚年生活的: Vincent & Theo. 他對梵谷相當熟悉, 因為梵谷不僅是他的偶像, 更是父親的偶像。 然而這個時候, 他父親去世了。他的遺體火化之際, 身邊只有一張兒子從梵谷劇組寄來的照片, 以及一束向日葵。工黨派人出席了父親的葬禮, 但是TR並不在場, 他那時正在埃賽俄比亞。那一夜, 為了父親, 可能也為了自己, 他向著英國的方向痛哭。

" . . .But when I was in my twenties, I realized how wonderful he was . . . The male figure in my life . . .for good or for bad." 他的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年後在巴黎接受采訪, 提到父親他依舊熱淚盈眶 : " I wanted to be there, but I was in the middle of hell . . . you don't want to know . . . my father never believed in God, so I felt I could cry for him over there in Ethiopia."

他的名字再度與Gary Oldman聯繫到了一起。 黑色喜劇《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贏得的是熱烈的贊揚。但他在英國的前景依舊黯淡。他與保守黨政府的矛盾也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在一次頒獎典禮上, 他公開指稱撒切爾夫人為cunt . 這太過份了, 他被趕出了英國 。

中文名: 蒂姆·羅斯Tim Roth(中譯: "蒂姆·羅斯",或"提姆·羅斯")

英文名: Tim Roth 本名Timothy Simon Roth

性 別: 男

生 日: 1961-05-14生於倫敦

角 色:導演,演員

家族本姓"史密斯", 其父因同情二戰中的猶太人,改做猶太姓Roth.但是有關Tim是猶太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Tim沒有猶太血統。1961年5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善於模仿各種口音,常被誤認為美國人。他在坎伯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塑,之後退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第一個突破是在英國電視電影《英國製造》(1982)中扮演的角色。1984年演出處女作《The Hit》,獲得高度評價。在《梵谷於提奧》中扮演的文森特·梵谷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嗚呼》中於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得到了業界注意。昆汀·塔倫蒂諾原本打算讓羅思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者粉先生,但是羅思爭取到了橙先生一角,從而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巨大突破。《低俗小說》中,昆汀再次邀請了羅思;1995年的《四個房間》則是羅思與昆汀的第三次合作。同一年,羅思憑借他在古裝片《赤膽豪情》中的反角贏得了奧斯卡題名。接著。他還在伍迪·艾倫的音樂電影《人人都說我愛你》中一顯歌喉。1996年以《赤膽豪情》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扮演那麼多壞人和罪犯之後,羅思在《海上鋼琴師》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純潔無辜的鋼琴天才,這個角色使他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1999年晉身導演之林,《The War Zone》為他奪得歐洲電影獎年度發現獎。今日的羅思已是受人尊敬的演技派,頗得導演和影評人青睞。

父親為自由撰稿的記者,母親是教師和畫家, 家中還有一姐。幼年父母離異, Tim與姐姐由母親撫養。由於瘦弱矮小, 青少年時代常受欺負。在坎布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刻,之後輟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

1981年,英國大導艾倫·克拉克啟用幾乎沒有表演經驗的Tim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中擔綱主演,演出聰敏而不知悔改的新納粹少年,這也成為Tim的代表作之一。 1984年演出電影處子作《The Hit》,獲高度評價。 Tim在《文森特與提奧》中扮演的文森特·梵谷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嗚呼》中與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在業內口碑很高。

1991年前後Tim赴美發展,後結識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昆汀原本打算讓Tim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粉先生,但是Tim爭取到了橙先生一角。 此片使Tim開始贏得了美國影迷的注意。 1993年和1995年, Tim和昆汀又再度合作了《低俗小說》和《四個房間》。 1996年,Tim還憑借古裝片《赤膽豪情》中的反角和在小成本電影《小奧德賽》中的出色表現,分別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和"獨立精神"最佳男主角獎。 接著,他又在伍迪·艾倫的歌舞片《人人都說我愛你》中一展歌喉。 扮演了無數罪犯和邊緣人之後,Tim在1998年的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的鋼琴天才,這個角色使他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1999年Tim晉身導演之林,《The War Zone》被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評為1999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今天的Tim接拍電影時依舊遵循嚴肅和藝術的准則,不計報酬和戲份地撲向任何與大師級人物或有才華的初出茅廬者合作的機會,是一位倍受尊敬的獨立影人。

Tim目前和身為時尚設計師的妻子Nikki、他們的兩個兒子(11歲的Timothy Hunter Roth,9歲的Michael Cormac Roth)以及一條寵物狗生活在距洛杉磯不遠的帕薩迪納家中。22歲的長子(和昔日女友)Jack則在倫敦做了一名演員。

1961年蒂姆·羅斯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優越的家庭,母親是一名教師兼畫家,父親是一名記者。蒂姆非常善於模仿各種口音,所以常常被誤認為是美國人。在他從事演藝事業以前曾在Camberwell藝術學院學習雕塑,不過很快就放棄並轉向表演。1982年蒂姆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Made in Britain),他在片中飾演的角色Trevor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蒂姆又與導演邁克·李(Mike Leigh)合作拍攝了《Meantime》。蒂姆的第一部電影是1984年的《撞擊》(The Hit),不過他表現更為出色的電影卻是6年後的《梵高與提奧》(Vincent & Theo)以及與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配戲的《《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蒂姆在洛杉磯尋找機會的時候被正在為影片《落水狗》(Reservoir Dogs)選角的年輕導演昆丁·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相中,本來想讓他出演犯罪集團中Mr. Blonde 或者Mr. Pink,但蒂姆本人卻更青睞流血過多而亡的Mr. Orange一角,並最終贏得出演機會。這部影片證明了蒂姆的選擇是多麼正確,因為觀眾們對Mr. Orange始終難以忘懷。1995年,羅斯與導演塔倫蒂諾在《四個房間》(Four Rooms)中再度合作,同年他因在影片《赤膽豪情》(Rob Roy)中的表現而獲得了一項奧斯卡提名。蒂姆·羅斯的作品還包括《人人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浪子回頭妙事多》(Gridlockd)、《海上鋼琴師》(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戰爭地帶》(The War Zone)、《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銀城競選》(Silver City)和《鬼水怪談》(Dark Water)等。

H.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男主角叫什麼名字

姓名:Tim Roth 中譯: "蒂姆·羅斯",或"提姆·羅斯"),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出生地:倫敦,英國生日:1961年5月14日

I. 電影《海上鋼琴師》男主角1900為什麼到最後還不下船

因為男主人公以及其心靈彷彿他一直處在的大海一樣,澄澈干凈。而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1900站在下船的「斜板」上,雖然很想追尋心中的女郎,但是當他看見錯綜復雜的街道,樓房,與他身後一望無際的大海形成對比,其中包含恐懼 渴望 膽怯,但是對未知的迷茫,畏懼佔了上風。(個人見解,採納吧!!!)

J. 《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男主角叫什麼

中文名:蒂姆·羅斯 英文名:Tim Roth 蒂姆·羅斯別名:提姆·羅斯 性別:男 生日:1961-05-14 身高:170cm 出生地點:倫敦 角色:導演 演員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蒂姆·羅斯1961年5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善於模仿各種口音,常被誤認為美國人。他在坎伯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塑,之後退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第一個突破是1982年在英國電視電影《英國製造》中扮演的角色。1984年演出電影處女作《隸你十年》,他扮演一個剛出道的菜鳥殺手。《隸你十年》讓他拿到包括BAFTA在內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 蒂姆·羅斯盡管如此,由於蒂姆·羅斯對商業電影十分反感,堅持走獨立路線,這使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合適的工作,在赤貧線上生活。他做過超級市場的員工,也做過電話推銷,生活一片混亂。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他被彼得·格林納威發現並帶回英國,在《情慾色香味》中扮演大盜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帶給他以國際性聲譽的電影,與羅伯特·奧特曼合作,反映梵谷晚年生活的《梵谷與提奧》。接下來,他的名字再度與加里·奧德曼聯繫到了一起。黑色喜劇《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頓之死》,贏得的是熱烈的贊揚。之後,因為政治上的立場,他被趕出了英國。 1992年,他與初出茅廬的昆汀·塔倫蒂諾合作了震驚影壇的黑色經典《落水狗》,片中的Mr.Orange一角為他贏得了在獨立電影界顯赫的聲名和更多的演出機會。這之後蒂姆·羅斯的發展可謂一帆風順,和他合作的導演包括昆汀、WoodyAllen、GiuseppeTornatore、WimWenders、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等,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為影迷奉獻越來越多經典的角色和影片。
[編輯本段]影星歷程
他於1961年5月14日生於倫敦南郊Dulwich,猶太血統,本名TimothySimonSmith,二戰之後他的父親為支持大屠殺中的倖存者,也為方便出入於敵視英美的國度,將Smith改成猶太姓氏Roth。他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位記者,英共黨員,晚年定居於利比亞沙漠,以致於現在TR手裡都有一張父親與卡扎菲上校的合影,他的母親也是一個思想左傾的自由主義者,風景畫家為貼補家用兼做教師。後來TR曾經很驕傲地說:他的父母都很開明,對他起的都是「促進作用」。 但他的童年並不幸福,可以說正好相反:他遭到過性虐待,父母的離婚更是向傷口上撒鹽。這些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傷痕,進而徹底毀掉他的學業。等到了小學結束,他沒能和Dulwich區其他孩子一起升入優等中學,所有的卷子他一筆未動的交了回來。他進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惡 蒂姆·羅斯校,在那裡一呆六年。期間他迷上了朋克,做過學校里反種族歧視社團的負責人,也吸過毒。15歲的一次遊行中,因為同行者與警察發生沖突,他被連帶抓進監獄,做了一夜牢。16歲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經驗:學校排演音樂劇《Dracula》,他是男主角。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因為極度的緊張,他不但冷場還尿了褲子。 他開始選擇職業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歷讓他一直對社會的變革有近乎狂熱的興趣。11-12歲的時候,他曾立志要一名傳教士,但他很快就像父親一樣believeinnoGod了。首次演出的經歷雖然失敗,表演卻深深吸引住了他。他說"Actingisapoliticalthing"---也許對他來說,他所投身的事業首要不是自我宣洩和慰藉的手段,而是他想要改造社會的途徑。在大學里學了18個月的雕刻之後,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退學去做了一名演員。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里,他開始了職業生涯。不排戲的時候,他就去做推銷員以維持生活來源,這樣度過了最初的幾年。 某天晚上他騎車回家的路上,在給自行車打氣的時他受到了注意:那時他正為排演《奧塞羅》中的凱西奧剃成了光頭,有人走過來問他是否願意扮演一個光頭黨。這部電視電影是AlanClarke的MadeinBritain。TR以前一直很尊崇的Clarke的作品,尤其是Scum,他提到過RayWinstone是他做演員的動力之一。而交談之後Clarke對他很滿意,決定了他就是那個四處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適人選。MadeinBritain描寫的是撒切爾夫人執政初期倫敦底層社會的生活。它冷靜的寫實風格以及AlanClarke提倡的integrity,日後都深遠地影響到了TR。並且在這部影片結束以後,Clarke將他推薦給了MikeLeigh,那時後者正准備籌拍MeanTime,同樣是倫敦底層家庭的電視電影: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trueclassactor。 他在MeanTime中的這個角色有一點點發育遲緩,故事圍繞著他和他的女朋友,他的哥哥,以及好友(GaryOldman扮演)展開,從現有的視頻材料看,也許是他最撼動人心的角色。隨後他出演了首部大銀幕上的電影TheHit,一個剛出道的菜鳥殺手。到了85年,一切都很順利。TheHit讓他拿到包括BAFTA在內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那一年,他和女友還有了一個兒子,他目睹了那個小東西的降生,給他取名JackEarnest,並將J.E.R及他的生日紋在了右臂上。 評論界提到當時的他,把他與DanielDay-Lewis,GaryOldman放在一起,所謂的Brit-Pack名單上的中堅。但他們走了不同的路。其他人接拍像樣的角色,頻繁拿獎的同時,他什麼也沒有。他頑固地抗拒他認為全是shit的商業片,堅持著走獨立電影的路線。不過經濟衰退時期,當時的英國電影工業也幾乎陷入死路,哪有那麼多他想拍的東西。何況在英國,本來競爭就很激烈。(他曾經形容為"it'slike'Fuckyou!Iwantit!'") 有整整四年的時間,他沒有合適的工作,也沒有朋友,在赤貧線上生活 88年,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為了生計,他去了一家超市做工,負責把新進的貨擺到貨架上,而另一份工作是在電話里向人搞推銷,他兩個都干著。他和Jack的母親也 蒂姆·羅斯在那一年分手。痛苦的情緒開始彌漫,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覺。隨後,對工作發瘋般的渴望驅使著他去了荷蘭,法國,捷克,澳大利亞,甚至非洲...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他被PeterGreenaway發現並帶回英國,在《Thecook,Thethief,Hiswife&HerLover》中扮演Theif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帶給他以國際性聲譽的電影與RobertAltman合作,反映梵谷晚年生活的:Vincent&Theo.他對梵谷相當熟悉,因為梵谷不僅是他的偶像,更是父親的偶像。然而這個時候,他父親去世了。他的遺體火化之際,身邊只有一張兒子從梵谷劇組寄來的照片,以及一束向日葵。工黨派人出席了父親的葬禮,但是TR並不在場,他那時正在埃賽俄比亞。那一夜,為了父親,可能也為了自己,他向著英國的方向痛哭。 "...ButwhenIwasinmytwenties,Irealizedhowwonderfulhewas...Themalefigureinmylife...forgoodorforbad."他的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年後在巴黎接受采訪,提到父親他依舊熱淚盈眶:"Iwantedtobethere,butIwasinthemiddleofhell...youdon'twanttoknow 蒂姆·羅斯...myfatherneverbelievedinGod,." 他的名字再度與GaryOldman聯繫到了一起。黑色喜劇《》,贏得的是熱烈的贊揚。但他在英國的前景依舊黯淡。他與保守黨政府的矛盾也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在一次頒獎典禮上,他公開指稱撒切爾夫人為cunt.這太過份了,他被趕出了英國。 家族本姓"史密斯",其父因同情二戰中的猶太人,改做猶太姓Roth但是有關Tim是猶太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Tim沒有猶太血統。1961年5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善於模仿各種口音,常被誤認為美國人。他在坎伯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塑,之後退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第一個突破是在英國電視電影《英國製造》(1982)中扮演的角色。1984年演出處女作《TheHit》,獲得高度評價。在《梵谷於提奧》中扮演的文森特·梵谷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嗚呼》中於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得到了業界注意。昆汀·塔倫蒂諾原本打算讓羅思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者粉先生,但是羅思爭取到了橙先生一角 蒂姆·羅斯,從而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巨大突破。《低俗小說》中,昆汀再次邀請了羅思;1995年的《四個房間》則是羅思與昆汀的第三次合作。同一年,羅思憑借他在古裝片《赤膽豪情》中的反角贏得了奧斯卡題名。接著。他還在伍迪·艾倫的音樂電影《人人都說我愛你》中一顯歌喉。1996年以《赤膽豪情》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扮演那麼多壞人和罪犯之後,羅斯在《海上鋼琴師》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純潔無辜的鋼琴天才,這個角色使他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1999年晉身導演之林,《TheWarZone》為他奪得歐洲電影獎年度發現獎。今日的羅思已是受人尊敬的演技派,頗得導演和影評人青睞。 父親為自由撰稿的記者,母親是教師和畫家,家中還有一姐。幼年父母離異,Tim與姐姐由母親撫養。由於瘦弱矮小,青少年時代常受欺負。在坎布維爾藝術學院學習過雕刻,之後輟學,一心追求表演事業。1981年,英國大導艾倫·克拉克啟用幾乎沒有表演經驗的Tim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中擔綱主演,演出聰敏而不知悔改的新納粹少年,這也成為Tim的代表作之一。1984年演出電影處子作《TheHit》,獲高度評價。Tim在《文森特與提奧》中扮演的文森特·梵谷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嗚呼》中與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在業內口碑很高。 1991年前後Tim赴美發展,後結識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昆汀原本打算讓Tim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粉先生,但是Tim爭取到了橙先生一角。此片使Tim開始贏得了美國影迷的注意。1993年和1995年Tim和昆汀又再度合作了《低俗小說》和《四個房間》。1996年,Tim還憑借古裝片《赤膽豪情》中的反角和在小成本電影《小奧德賽》中的出色表現,分別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和"獨立精神"最佳男主角獎。接著他又在伍迪·艾倫的歌舞片《人人都說我愛你》中一展歌喉。扮演了無數罪犯和邊緣人之後,Tim在1998年的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的鋼琴天才,這個角色使他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1999年Tim晉身導演之林,《TheWarZone》被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評為1999 蒂姆·羅斯年度"十大佳片"之一。今天的Tim接拍電影時依舊遵循嚴肅和藝術的准則,不計報酬和戲份地撲向任何與大師級人物或有才華的初出茅廬者合作的機會,是一位倍受尊敬的獨立影人。Tim目前和身為時尚設計師的妻子Nikki、他們的兩個兒子(11歲的TimothyHunterRoth,9歲的MichaelCormacRoth)以及一條寵物狗生活在距洛杉磯不遠的帕薩迪納家中。22歲的長子(和昔日女友)Jack則在倫敦做了一名演員。 1982年蒂姆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視電影《英國製造》(MadeinBritain),他在片中飾演的角色Trevor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蒂姆又與導演邁克·李(MikeLeigh)合作拍攝了《Meantime》。蒂姆的第一部電影是1984年的《撞擊》(TheHit),不過他表現更為出色的電影卻是6年後的《梵高與提奧》(Vincent&Theo)以及與加里·奧德曼(GaryOldman)配戲的《君臣人子小命嗚呼》(Rosencrantz&GuildensternAreDead)。 蒂姆在洛杉磯尋找機會的時候被正在為影片《落水狗》(ReservoirDogs)選角的年輕導演昆丁·塔倫蒂諾(QuentinTarantino)相中,本來想讓他出演犯罪集團中Mr.Blonde或者Mr.Pink,但蒂姆本人卻更青睞流血過多而亡的Mr.Orange一角,並最終贏得出演機會。這部影片證明了蒂姆的 蒂姆·羅斯選擇是多麼正確,因為觀眾們對Mr.Orange始終難以忘懷。1995年,羅斯與導演塔倫蒂諾在《四個房間》(FourRooms)中再度合作,同年他因在影片《赤膽豪情》(RobRoy)中的表現而獲得了一項奧斯卡提名。蒂姆·羅斯的作品還包括《人人都說我愛你》(EveryoneSaysILoveYou)、《浪子回頭妙事多》(Gridlockd)、《海上鋼琴師》(Leggendadelpianistasulloceano,La)、《戰爭地帶》(TheWarZone)、《人猿星球》(PlanetoftheApes)、《銀城競選》(SilverCity)和《鬼水怪談》(DarkWater)等。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Dark.Water.鬼水怪談》(2005) 《SilverCity銀城競選》(2004) 《planetapes人猿星球》(2001) 蒂姆·羅斯《TheWarZone戰爭地帶》(1999) 《Leggendadelpianistasull'oceano,La海上鋼琴師》(1998) 《Gridlock'd浪子回頭妙事多》(1997) 《Deceiver說謊游戲》(1997) 《EveryoneSaysILoveYou人人都說我愛你》(1996) 蒂姆·羅斯《RobRoy赤膽豪情》(1995) 《PulpFiction低俗小說》(1994) 《LittleOdessa小奧德薩》(1994) 《Captives真情俘虜》(1994) 《MurderintheHeartland》(1993)(TV) 《ReservoirDogs落水狗》(1992) 《Rosencrantz&GuildensternAreDead君臣人子小命嗚呼》(1990) 《Vincent&Theo梵谷與提奧》(1990) 《TheHit》(1984) 《Meantime》(1984) 《MadeinBritain》(1982) 導演: 《TheWarZone家園禁地》(1999)
[編輯本段]影星軼事
昆汀新片《戴罪立功》蒂姆·羅斯期望再度合作 《神奇綠巨人》中的「憎惡」蒂姆·羅斯,向媒體表示,他仍然希望並等待與昆汀·塔倫蒂諾合作,主演後者正在進行前期准備中的新片《戴罪立功》(暫譯名,IngloriousB 蒂姆·羅斯astards)。 早在已經結束了的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期間,塔倫蒂諾就曾宣布,他的這部二戰題材的新片已經完成了劇本草稿,並且准備進行拍攝。該片的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群犯了罪的美國士兵原本將要被處以死刑,但是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政策,他們被允許戴罪立功——深入已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去執行一項幾乎是自殺性的任務。 羅斯說:「我一直在等待消息,這件事我和昆汀很早就談過了,總之看情況吧 蒂姆·羅斯,希望我能演。」如果塔倫蒂諾確定會製作該片並且羅斯能夠出演,那麼這將是二人第四次的合作,前三次為1992年的《落水狗》、1994年的《低俗小說》以及1995年的《四個房間》。

閱讀全文

與海上鋼琴師電影男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曾經的電影網站 瀏覽:744
電影票疫情延期 瀏覽:521
電影演員朱研近照 瀏覽:204
白雪公主電影台詞英文版 瀏覽:366
匯豐電影票幾張 瀏覽:704
2021年4月份最佳電影院 瀏覽:686
免費電影大全電影天堂 瀏覽:958
泰國關於學生作弊的電影 瀏覽:765
八佰電影完整版2020觀看 瀏覽:283
電影演員秦昊介紹 瀏覽:686
電影你好李煥英電影拍攝地圖片 瀏覽:4
包貝爾騙紅包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49
大清球隊電影 瀏覽:407
燕匯廣場電影院 瀏覽:526
飄雪電影網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825
心在旅行電影名字 瀏覽:796
bunny兔是什麼電影 瀏覽:128
微電影女演員求職 瀏覽:342
緣分電影張國榮圖片 瀏覽:464
電影票房吧吳京炒作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