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觀看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

觀看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22 12:33:25

A.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怎麼寫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1、內容簡介2、發表評論3、抒寫感受

B. 求 [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2500字。求手打。不雷同。

調成泛黃色調,溫火熱煮青蔥歲月,
《中國合夥人》里有舊時代熱血青春;三個青年從
一無所有到身家萬貫,這是一部勵志大片;橫跨幾個年代,裡面有時代的斷截面;
還有始亂
終棄的愛情,有始至終的友情„„陳可辛想說的東西很多,但什麼都沒講徹底。或許,
其實
是這樣,
他並不想說這么多,
他只是覺得要堆砌這么多,
因為這些對票房可能有益。
經過
《武
俠》和《血滴子》
(監制)或小或大的失敗教訓,他對失敗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懼,迫不及待
想找個機會消除挫敗感。

陳可辛擅長刻畫情感,
收集整理以及更大一點的群體情懷,
他所有的電影都在圍著情感
打轉,
即便在嘗試拍攝中國式大片時,
類型電影的框架也壓制不住他對情感的突出關注。

是陳可辛最大的優點,他懂得人性的復雜,情感的美好與哀愁。可惜在《中國合夥人》里,
他並沒發揮出上好狀態,
成冬青、
孟曉駿和王陽三人的性格和關系變化,
包括他們各自的愛
情,除了偶現的動人妙筆,幾乎全靠旁白幫忙。在講述方式上,我沒見過這么笨、這么匆忙
的陳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厭煩,簡直退化到早期作品《雙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
泛濫。
設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
僅藉助於畫面和情節,他們三人的性格和
情誼差不多會坍塌。
過於依賴旁白,
就像強行灌輸的評述,
生硬地為觀者構建對主角們的印
象。

作為北上拍片的港區導演
對於影片營造的上世紀八、
九十年代的時代質感,
當給予一
些表揚,
這也是陳可辛從不失手的地方。
不像別的香港導演到了內地,
港味與陸味倉促雜交,
如蹩腳的國語配音一樣令人難受,
陳可辛的
《如果·
愛》

《武俠》

包括這部
《中國合夥人》

並沒出現不自然的怪異問題。當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內核精神。王陽是個文青,留著長
發,有觀眾向陳可辛提問,王陽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詩人海子是誰。這個無
關緊要的事實,
泄露了很多秘密,
可解釋三個人物沒有人格
(不一定是高尚的)
魅力的原因。
陳可辛終究對人物的外在和內在設定有距離感,
他做了功課,
但視野和經驗不夠。
王陽的文
青范,
孟曉駿的世家子弟樣貌,
成冬青艱難求學的漫畫式描述,均流於類型片的套路化,盡
管他們的形象借鑒了現實人物。

校園、創業、泡妞、決裂,自從預告片曝光,就可推斷《中國合夥人》可能和大衛·芬
奇講述
Facebook
創始人故事的《社交網路》有關聯。出來的成品,果然證實了這個猜測,
《中國合夥人》偷了《社交網路》不少東西,這真令人尷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師對峙的
戲及對整個電影的牽引作用,和《社交網路》如出一轍。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斷,
《中國合夥
人》
的誕生,
就是
《社交網路》
催生的產品。
主創照著
《社交網路》
的樣子,
找適合的故事,
左轉右拐到了新東方俞敏洪他們的頭上。

C.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是一部勵志電影,讓人看後覺得要充滿信心。有目標。認為英語學校不是很難。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現實。以及兄弟情意。其中有句不和兄弟合夥也讓人記憶深刻。

D. 求一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五六百字左右 最好是原創的

致青春》中幾個漂亮臉蛋賺足了觀眾的笑聲和眼淚,但是給多數普通人的印象是青春只屬於長得好看的人。《中國合夥人》中的「土鱉」成冬青卻告訴你,青春並非長得漂亮的人的專利。

關鍵詞:土鱉

雖然電影以英語教育機構「新東方」為原型進行創作,但是導演陳可辛明顯僅僅是利用了此話題點來進行電影宣傳,電影的「血肉」完全與「新東方」不沾邊。電影主角成冬青是一個出身農村,腦子還不靈光的一個「土鱉」形象,經歷了高考失敗,依然希望通過復讀考上大學來改變命運。「冬青娘,再讓他試一次吧,地里的稻子又不是不長了」,在開明鄉親的勸說下,成冬青跨過了人生的第一個轉彎,開始了從農民到知識分子的轉變。

關鍵詞:愛情

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內心深處有隱隱的自卑感,成冬青代表了社會下層出身的「窮二代」。雖然那個年代還沒有與之對應的「富二代」「官二代」,但是成冬青不折不扣是一個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弱勢群體的代表。雖然沒見過世面,但是男人的審美卻是與生俱來的。成冬青邂逅「女神」蘇梅,開始了「李雷和韓梅梅」的愛情故事。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橋段,而是一些搞笑而又似乎在每個人的戀愛中發生過的情節,笑著笑著把你拉進青春的回憶。成冬青的愛情故事用他自己的話說「她在出國前一晚,把我給睡了!」,這段愛情鑄成了成冬青心頭的念念不忘,卻不曾回響。蘇梅嫁人了,卻不是成冬青,戲外一語成讖,某人成為了黃太太,丈夫卻不是黃曉明。

關鍵詞:奮斗

俞敏洪跟他的學生說:「如果我們的生命不為自己留下一些讓自己熱淚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過的。」成冬青在被「女神」拋棄之後,苦逼的人生才真正開始。簽證被拒,「美國夢」碎,之前設想的人生軌跡戛然而止,成冬青儼然不能回到鄉下的稻田去對著稻子講英語,像如今的多數大學畢業生一樣,他選擇為了填飽肚子而工作。那個時候他沒有夢想,只有空腹的飢餓感。最直接的需求可能比夢想還要正確。從在每一根電線桿刷小廣告開始,成冬青開始瘋狂的人生追求,與生活抗爭,逆流而上。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開始就害怕失敗。」成冬青當初在給他寥寥無幾的學生講這句話時,眼神里閃著一道從未有過的光。這是成冬青的第二個人生拐點,他沒有像多數人一樣選擇安逸,順從生活,而是主動出擊,相應地他勇敢的選擇了一條道阻且長的人生之路。這時候多數人卻把他的這種選擇,當做一種人生的不得已而為之。「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善感的初次回憶的青春。」就像羅大佑歌聲里唱的,當年掛在嘴邊那個狂熱的夢,多數人在時光的洪流中遺失了。但是那個「2B青年」成冬青卻將夢想描述成堅持並讓他感到幸福的東西。

關鍵詞:友情

一起泡妞、一起逃課、一起打群架、一起范二逼到一起創業,不管你是否贊同,友情始終比愛情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成冬青有著一份和大多數人一樣難忘得同窗友情,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將這份感情融入到創業中去,於是才誕生了後來「新夢想」。當孟曉駿問成冬青「do you have a dream?」的時候,成冬青是明白的,他害怕心裡的答案是正確的,於是他妄想用「春夢算不算?」來搪塞。但是分歧已經埋下,各自人生終究是彼此某段時光的伴侶,散夥只是遲早的事。「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憶,你曾經問我的那些問題,如今再沒人問起。」如果故事就此結局,難免是多少個兄弟鬩牆現實版的縮影。但是最後「新夢想」危難關頭,兄弟三人再次並肩站在戰場上,患難與共。他們不再是「中國合夥人」,而是「中國好兄弟」。他們告訴這個充滿物質主義的世界,在中國人骨子裡,高義薄雲天。

關鍵詞:夢想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多年之後王陽如是形容他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而成冬青沒有試圖去改變這個世界,而是努力保持自己不被世界改變。其實,不被世界改變才是成冬青一直堅持的夢想。我們應該羞愧,我們借口把青春留給了長得漂亮的人,其實是自己把夢想丟在了流水荒年。
可能你忘記那個「土鱉逆襲」的主角是成冬青,卻忘記了他的扮演者叫黃曉明。一個被人被賦予外貌,也被吐槽英語,質疑演技的演員,不知道他幕後是如何付出的,但是成冬青是絕對打動人的,當成冬青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征服對手時,所有人看到了黃曉明對於夢想的堅持,人生的戮力而為。請記住,這是成冬青的「中國夢」,亦是黃曉明的「電影夢」。

成東青,被北大開除,卻可以自己創辦新夢想。婚宴後的杯盤狼藉中和摯友吵翻,卻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看到友誼的力量。

王陽,曾經愛的是他的八十年代,卻在被美國妞拋棄後 剃發明示:我的八十年代,死在了今天。
所謂八十年代是什麼?是「心碎」是詩歌是文藝是他的青春志氣。
但八十年代就這么死了,青春果然不堪一擊。
於是當老師。
從文藝青年到和事老,
從美國妞到中國小胖妞
青春倘若有張不老的臉,那一定是他長發飄飄 誦讀詩歌時的溫柔風流模樣。

孟曉駿,美國夢果然不是一帆風順的嗎?「我眼看著我們這一代中最優秀的人滑到了最底層」,最厲害的中國學生也要去洗盤子才能生存。
那所謂的美國夢到底是什麼?意義何在?
還不如回國吧。
他始終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鄧超的模樣倒是真的適合了這個角色,連當雜工時都是一副少年壯志的氣勢。
至於後來為了所謂的尊嚴 為了證明自己 不惜與摯友吵翻,我覺得一切都可以理解。他的性格和人生經歷疊加在一起,真的只有奮力爭奪到第一,才能擺脫他的「演講恐懼症」。

E.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200字

陳可辛的電影《中國合夥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片子徹底從最初的「藍翔技校」版屌絲病毒視頻中跳脫了出來,既徹底地勾起了70後80後的復古情懷,又迎合了90後對炫酷機智影像的追求,無論是劇情、攝像、剪輯的技術層面,還是演員表演、主旨設定等內容層面,影片之於今日的中國電影,都是高水準的。雖然無法超越《甜蜜蜜》那樣陳可辛的經典,亦足矣為趙薇同學樹立一個覘標——電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來評價的。

劇情設定無需多言,俞敏洪為代表的新東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闡釋一代人在友情、愛情、事業和東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後甚至直接PPT似的貼出了已經成長為如今社會精英階層的四五十歲老男人們的各個年齡對比圖。伴著《光陰的故事》勾人淚點的音樂,虛構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時代意義和現實落點,不過個人覺得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點,這個PPT製作的真的不夠精良,甚至還不如之前《廚子戲子痞子》結尾的老照片。

在這樣的劇情背景中,陳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講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個海歸、一個文藝、一個屌絲,略顯標簽化的人物設定因為流暢緊湊的敘事而不顯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給影片加分不少。通過三個人在畫外音里的輪流主導來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學情景,配合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包袱,觀眾自然而然地就被帶入到了那個時代。

F. 求一篇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掉在水裡不會淹死,呆在水裡才會,你只有拚命的向前游。

——成東青

不得不說成東青的變化非常大,無論是從造型還是言語。片中有一個場景,孟曉駿嚴肅地問:「Do you have a dream?」成東青想了想後開著玩笑說「春夢算嗎?」他的夢想說大也不大,他的夢想就是不要回到農村去;可他的夢想也不小,他成就了一個從36塊錢到身價63億的成功者。

我佩服他的不是他能在一個飛往美國的飛機上背下一本書,不是他面對孟曉駿暴怒時的坦然,不是他面對美國人污衊時的冷靜,而是他敢於去承擔的責任感。當無數中國人在中國使館被美國炸了的時候,站在群眾中被罵成「賣國賊」,被打的頭波血流,依然直直的站在那裡高聲喊著「中國人打中國人算什麼本事」的不是王陽,也不是孟曉駿,是他,成東青。新夢想不是他一個人的,但當新夢想面對困難時,他沖在了最前方,去接受愚民的暴力,就像他多年前在大學時替王陽和孟曉駿堵住門免遭暴力時一樣。成東青是無數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成功者們的縮影,因為他的堅持、他的踏實努力,所以才有了他們最初的新夢想。在校園時的懵懂和青澀,到為人處事沉著冷靜,除了給全村人下跪為了借錢高考和隱私及辦學而被校方開除,真的很難想像影片略過的部分他都經歷了什麼。成東青說,中國學生都很擅長應付考試,美國人很難想像一個中國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而付出多麼艱辛的努力。他說的就是他自己,一個歷經艱辛最後成功的年輕人。

他追求的不是成功,是尊嚴。

成東青是三個人中最朴實、最踏實,也是最艱難的人。他不像孟曉駿有著優越的家庭環境,也不像王陽有著開朗的性格和「文藝范兒」,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影片開始以孟曉駿為第一人稱敘述後,很難在成東青身上看到當年那個青澀的大學生,他是那麼優秀的一個企業巨頭,話語中透著沉穩。他是新夢想最大的股東,也是最根本的創業者,雖然創辦新夢想並非他提出來,但他自始至終都堅持著新夢想,從未放棄。當孟曉駿在因新夢想不能上市時而憤怒揚言退出股東,在王陽醉酒後說「玩夠了」時,他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從未有過。曉駿和王陽或許只是一時沖動才說出過激的話,而他,就算再生氣,再憤怒,他也絲毫不會動搖。

成東青看似「土鱉」,甚至有些唯唯喏諾,可他卻是最令人捉摸不清的一個。孟曉駿有著倔強的性格和精明的頭腦,王陽有著不羈的青春和開朗的性格,而成東青,則是一個深藏不漏,永遠都那麼冷靜、淡定的一個。

真正的大智如愚,真正的執著不懈,真正的新夢想人。他是成東青。

——孟曉駿

相對而言我卻更喜歡孟曉駿這個角色,從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永遠都充滿年輕力量的永不言敗精神,他的青春是自私甚至有些自傲的,他的青春也是堅強無畏的。

他絕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知道什麼是「潮流」,他知道如何來「應景」,他知道市場經濟需要的是什麼,他知道如何用他的閱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人說曉駿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可一個有野心的年輕人又有什麼不對嗎?年輕需要挑戰,而孟曉駿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相信自己能夠去改變的人。他的夢想曾是去考去美國並定居在那裡,而在美國這樣一個按下「快進」鍵的國家,公平競爭是不存在的。孟曉駿看到了生存的不易,為了生活他受到了以前從未體會過的艱辛和艱難,所以才有了他日後在新夢想中的軍師地位。在三個人中,他的生活看似最一帆風順,良好的家境,完美的愛情,而且是三人中最先拿到出國簽證的人,可他經歷的屈辱絕不比成東青少。他看似沉默寡言甚至是有些冷漠,但他對於創業絕對是滿腔熱情。他的夢想其實不是出國,不是辦新夢想,不是賺錢,他要的其實是尊嚴。他的夢想是讓美國這個無數中國學生夢想的國家看到:中國學生有出息,有尊嚴,中國學生不是為了留在美國而去美國,中國學生是為了更好的建設自己的國家。

孟曉駿在片中一個場景給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他在簽證課堂上站起來頂撞老師的「too young, too naive」,之後收拾東西揚長而去。那一刻我甚至想為他叫好,這不是叛逆,這是追求真理。孟曉駿敢於去反抗,他平時甚至有些代事冷漠不愛說話,但他會去對他不滿意的事情說出自己的觀點,哪怕這會受到異常嚴厲批判。曉駿永遠都知道自己該取捨什麼。他知道在面對基本的生活時他需要放棄什麼,堅持什麼,他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個不斷在更新,不斷在改變的世界。我想孟曉駿曾經是自私、目中無人的,曾經是心懷壯志要去圓夢美國的,但經歷了真正的生活,他成為了新夢想中最堅固的奠基。我想他的青春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青春,才是一個年輕人應該去挑戰的青春。我喜歡孟曉駿這個角色,因為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無憾。

夢想是什麼,曉駿心裡很清楚,比任何人都清楚,因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他自己。

世界改變了最初的孟曉駿,但孟曉駿沒有改變自己,沒有改變自己最年輕、最真誠、最願意去為之奮斗的夢想,這才是作為一個human最重要的。

G. 怎樣寫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今天去看了《中國合夥人》,剛看這電影名字不怎樣,就是沖著陳可辛導演去看的。但果然不負我所望,這部電影是今年至今我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片。
《中國合夥人》的導演是陳可辛,配樂是金培達,攝影指導是杜可風,但是三位主演都是大陸的男演員,內容也完完全全是大陸的故事,不得不令我敬佩陳可辛是位真心做作品而不僅僅是為了撈錢的香港電影導演。
說說電影的三位主演黃曉明、鄧超、佟大為,老實說,他們仨的作品我沒看多少。黃曉明讓我最深刻的是《風聲》里的表演,鄧超是的《通天帝國》,佟大為是《奮斗》。不過他們在這部電影里的出演真心不錯,可以說是他們暫時的代表作。
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是典型的鳳凰男,窮困的農民出身,考了二次高考都失敗,為了考第三次,他的母親找了村子裡所有人借錢才供他讀完大學。這個故事裡的「新夢想」不得不讓我想起「新東方」,成東青也實在太像「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我曾經讀過俞敏洪北大演講的文稿無數次,我記得他說過:「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後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聖地,覺得永遠夠不著。」成東青與俞敏洪的出身太相像了!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講還講過:「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當時我就暈了,因為當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聲)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後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在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年。我在醫院里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電影里,成東青也因肺結核住院一年,所以難免讓我把角色代入進去了。還是說回電影角色成東青,那種苦孩子出身的倔強被黃曉明詮釋得很好,一直被冠以偶像派的黃曉明居然把農民企業家演得這么像讓我感到意外。
鄧超飾演的孟曉駿,讓我看到鄧超氣質里的霸氣。孟曉駿是學校里的完美偶像,成績優異,才華出眾,擁有青梅竹馬的女友,很好的家世,後來成功拿到簽證到美國。貌似一帆風順的人,到了美國竟然連刷盤子時拿小費的資格都沒有,擁有一份給小白鼠喂葯的工作都已經是高人一等的生活了,龐大的落差打擊了他的尊嚴!徹底摧毀了他的美國夢。這角色也讓我聯想到本片導演陳可辛,陳可辛早年在美國求學刷過盤子、當過服務員,同樣歷經坎坷和辛酸,而且陳可辛凡事求完美的性格也和角色相像。感覺孟曉駿這個角色是他送給過去自己的禮物。
王陽由佟大為飾演,剛開始以為是在講李陽,後來發現沒有映射某個人,但是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一類人。王陽是浪漫派詩人,大學時交了個外國女友,雖然後來被甩了。但是他在自己婚宴里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深記住,大意大概是「一直以為自己是那種與眾不同的人,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的」。一個浪子在婚禮里居然說出:「真正的愛情都是平平靜靜就來了的,沒有那麼折騰的。」 聽後還是有點動人。
回來看了個數據:「這部影片的製作加宣傳費用,成本達七千萬人民幣。中影集團投資30%,陳可辛自己的工作室投資70%,後來陳可辛將股權分銷給其他公司之後,自己的股權比例降低到20%。據說陳可辛為拍攝此部電影,放棄了導演片酬。」而且像陳可辛這樣的大導演居然為了這部電影連跑十幾個城市宣傳,可見他的重視。可能就像他接受南都采訪說的:「其實我拍的就是我自己的美國夢。內地的美國夢和香港的美國夢沒什麼分別的。「九七」的時候很多香港人一定要去美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呢,那時候香港人要去美國變得比你們還要難。我根本就是拍自己。我從來沒有拍過關於自己的電影,《如果·愛》、《甜蜜蜜》都沒有那麼個人,這部是我拍電影以來最個人的一部。」
另外,電影出現了幾次「我們都太年輕,太天真 」,聽與我一同觀影的朋友說這是主席的金句。其實這句話最適合運用在剛出社會的我們90頭的這些人身上,這時候讓我想起柴靜那句「未曾長夜痛苦過的人不足以論人生」。其實,這部電影的核心還是在「夢想」身上,鄧超在戲里問過黃曉明幾次「你還有夢想嗎?」不禁讓我想起北島《波蘭來客》中:「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我特別怕這種感覺,就像電影《女朋友○男朋友》里曾經搞學生活動後來卻反學生運動的王心仁一樣,我害怕終有一天成為今天自己討厭的一類人。
這部電影里有一句很煽情的話:「如果皺紋終將刻在我們額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刻在我們心上。」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就像楊照寫給女兒的《我想遇見你的人生》里講到的「『老』是什麼?那就是:原本年輕時代的理想與夢想褪色了,現實與世俗的考慮在生命中愈來愈重要,關於品格與原則的堅持也就一天天地鬆弛了」吧。
《中國合夥人》結尾出現這樣一句話:「他們的故事,或許也是你的故事。」隨後列出一系列90年代出身的成功企業家,彷佛這個故事是向他們致敬般。
最後,贊美一下這部電影引用的大量經典歌曲,聽說為此導演還付了差不多600萬的版權費。
另外,這部電影最觸動的我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成東青與蘇梅的愛情。成東青對蘇梅痴心一片,本來蘇梅也是愛他的,但是最後還是敵不過現實,過去美國後還是和屌絲男成東青分手了,與外國人生了小孩。這樣的愛情很殘酷也很真實,我已經討厭《北京遇到西雅圖》《分手合約》那種童話般美好的愛情故事,我覺得那是教壞小孩子。現實生活真正的神仙眷侶都是讓人膜拜的,能成為享受平凡的愛侶已屬不易,大多人都是怨侶。我並不喜歡為完滿而完滿的結局,雖然我偏愛浪漫派作品,但是骨子裡還是相信現實的。

H. 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傳記電影《中國合夥人》講述了成冬青、孟曉俊、王陽、三人創辦「新夢想」英語學校的故事,從一文不名的大學畢業生到身家過億的教育企業家,影片展現了中國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巨變,從一間簡陋到極點的英語補習班,發展成學員數十萬的英語培訓集團,這是一個中國夢實現的過程。
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別由黃曉明飾成冬青、鄧超飾孟曉俊,佟大為飾王陽。成冬青是三人創業的帶頭大哥,承擔最多,但成冬青也是孟曉俊事業藍圖發展的最大阻力,兩人就新夢想公司上市的問題爭論了將近十年之久。成冬青是保守派,不想上市分權;孟曉俊是激進派,希望上市能夠擴大公司規模。兩人的角力幾乎也把友誼給搭了進去。
單說鄧超演繹的孟曉俊,當初三人同校時,孟曉俊品學兼優,他父親和爺爺都曾遠赴美國留學,他自然也很容易申請到出國留學,顯然在20世紀80年代初,孟曉俊是作為天之驕子而存在的。他的朋友王陽顧著泡妞,成冬青忙著解決生活起居和戀愛問題,比起孟曉俊真是差的太遠了。
影片中孟曉俊的人生轉折就是出現在美國,他到美國並沒有什麼優勢,在餐廳當服務員還是BUSBOY那個級別,就是餐廳里專門收盤子的,小費都沒有資格拿。這段歷史看起來尤為心酸,鄧超表演時從眼神到動作都在流露出一種無奈的辛苦,但為了夢想,孟曉俊不得不堅持下去。這段戲之所以這么豐滿,是因為導演陳可辛把自己的人生經歷編入電影,孟曉俊這個人物有他的人生一部分。
《中國合夥人》沒有把電影拍成溫情勵志向上的風格,影片中三個好友在企業發展上的意見分歧很大,甚至還要分道揚鑣,這種處理手法比較難得,也顯得更為真實。利益其實最容易暴露人的本性,所以生意場的有一句忠告就是:「不要和好友做生意。」可能幾十年的朋友,一次生意就能鬧得決裂,人的情感很容易被巨大的利益所左右。孟曉俊、成冬青、王陽經歷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最終還能夠聯手打造新夢想公司,這樣的友情也顯得彌足珍貴。
鄧超這次飾演的角色孟曉俊很有趣,因為這個人物的性格是有明顯變化的,最初是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後來又變成有苦難言的留學生,再後來是發展受阻的企業高層,鄧超通過富有層次的情緒和狀態演繹出孟曉俊這個人物的變化,可以說,他把這個人物演活了。

閱讀全文

與觀看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新台灣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995
台灣話遇上東北話的電影 瀏覽:270
香港電影比特犬斗狗名字 瀏覽:63
奧特曼視頻大全電影解說搞笑 瀏覽:933
加州旅館國語完整版電影 瀏覽:306
大傻哥跟周慧敏的電影 瀏覽:84
一部感染電影吐綠色的血 瀏覽:288
古天樂楊恭如方中信粵語電影 瀏覽:743
電影保家衛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260
電影票管理系統 瀏覽:585
春江花月夜粵語電影 瀏覽:693
五個字的兒童電影大全 瀏覽:527
血腥刺激動作電影大全 瀏覽:897
具有好的人生觀的英文電影 瀏覽:690
最多演員的香港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8
馮小剛自己演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80
契約電影推薦完整版 瀏覽:636
白人跟黑人的愛情電影 瀏覽:716
法國電影沙漠綠色 瀏覽:35
岡波仁齊電影大全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