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生死救援電影觀後感

生死救援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23 13:05:17

㈠ 愛心親情教育片《驚天動地父子情>>觀後感

今天看了一下電影《驚天動地》,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困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共抗災難的傳統美德。團結就是力量,當全人類都已然對這樣的話語耳熟能詳的時候,我們就是用這樣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震撼了全世界,再一次讓世界人民了解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與巨大潛力。
在這樣重大的災情面前,無論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在什麼地方有著怎樣的不足。但是比之過去如何?我們的祖國正在進行著史無前例的偉大進步,在這樣的進步之中難免會有著微末細節里的瑣碎與不足。但是不足是用來通過努力和行為去彌補與完善的,而不是掛在嘴上說的。我們應當去堅信,沒有人能比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做得更好,而我們也會做得更好,進步得更快,創造出更多奇跡來!我們也應當記得那些慘痛的教訓和回憶,大聲的回應自己心中的聲音,我們將更加努力的去創造新的生活,我們將更加用心的致力於新中國的建設中去,為了那些曾經經歷苦難的人們,也為了那些今後將因為我們而避免遇難的同胞戰友們……
看完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讓我理解了生命的意義,那就是我們要好好活著,好好活不是行屍走肉般的活著。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只有在努力奮斗、競爭中才會讓我覺得自己活著,才會覺得自己在好好的活著,才會不辜負親人、朋友、老師的期望。其實人生就是問題疊著問題,我們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進步,所以我們遇到困難問題時是要想著怎樣解決它,從中能學到什麼,而不是去退縮,迎難而上才應該是我們大學生的風格。我覺得我們班級甚至學院都應該組織同學觀看《驚天動地》這部電影,它能很好的震撼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大學生從中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我們的現狀。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抱怨各種不滿而不是努力去改變,是不是應該珍惜珍貴的生命而是去虛度光陰無所作為,是不是應該珍惜我們之間這來之不易的緣分,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思考。
珍惜現在,努力吧,我的朋友們,未來時我們的!

㈡ 《地下營救》觀後感

《地心營救》:生命不曾落寞
文/夢里詩書

根據真實事件的改編,《地心營救》以智利礦難33名礦工絕處逢生的生死救援為背景,呈現而出的是一場關於生命的奇跡,誠然電影在型式上不免稍顯流於了好萊塢電影的表象,但那關於生命的尊崇和真摯的情感,依舊如此為人感動。

礦工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弱勢群體,他們不僅工作辛勞,更還時刻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地心營救》在伊始用一片祥和關於愛與親情的美好和礦工們深入地底時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比照,突如其來的礦難,被困於避難所的困境和地上家人與政府不懈的營救,兩條線索齊驅並進相得益彰的展開,與死神的生命賽跑成為電影在前半段時刻能緊扣心懸的張力所在,而在當鑽頭打通避難所之後,劇情由此卻開始出現了滑鐵盧,轉而變成了一部表象化的形式電影。

真實事件的改編,誠然為電影沉澱了足夠厚重的情感奠基,但導演對於被困地體後33名礦工群像糟糕的把控令電影在情感元素的攫取上流於了表象,很多本可以有著足夠張力戲劇沖突的戲碼在電影中往往被一筆帶過,比如在礦難發生前。只重利益不顧安全隱患的礦主,比如對待母親態度冰冷醉酒成性的礦工在礦難中的改變,比如安全工程師最後一個走出避難所的船長精神,電影在這些對陰暗面的反思和正能量的締結上,都只是猶如照本宣科的一筆帶過,使本自真實的故事,並沒有能在電影中得以最好的升華。

不同於以往災難片一味的壓抑與殘酷,在這部電影中,溫情反而成為了電影最為有力的情愫,當深陷地底,每個人面臨只有百分之一渺茫的獲救機會,一場礦工們在避難所幻想或與家人或與愛人一同晚宴的場景,即將真摯的情感以動人於心的坦露。也將智利這個南美洲最為發達國家人民樂觀,充滿希望的國民特性以出色的呈現,而在歷經68天最終將33民礦工一一救出,結局處親人間的喜極而泣,無疑見證了生命的奇跡。

這是一部與冷峻的災難片不經想同的電影,因為那生命的奇跡,所以感動,因為那溫情的凝聚,生命不曾落寞。

㈢ 電影驚天動地觀後感

驚天動地觀後感

默認分類 2009-10-08 22:41 閱讀3126 評論10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故事片《驚天動地》(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真實再現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歷史場景,深情展示了全國軍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英雄壯舉和煥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給觀眾帶來視覺的震撼、心靈的沖擊和精神的激勵。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影片以紀實的風格、平實的手法,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驚天動地》作為一部類型化的災難片,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在風格樣式上營造緊張、驚險、懸念,又把握好災難的真實與藝術的再現的關系,為了真實地展示地震的慘烈和破壞場景,攝制創作人員深入到綿竹、北川、漢旺、寶興、都江堰、什邡等重災區搶拍了大量的實景戲,其間得到了當地政府、災區群眾和駐軍部隊的大力支持。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後期合成製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驚天動地》!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於人民,忠誠於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這個電影講述的是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就在一瞬間,房屋、大廈……全塌了。學校里好多老師、學生被埋在廢墟里,大家都非常驚慌,後來解放軍來了,大家激動不已,紛紛央求解放軍救救自己的家人、朋友。於是解放軍開始奮力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其中有一幕非常的感人,一個老師在房屋即將倒塌時,他將一個學生護在自己的身下,結果自己的生命被結束了,可是他保住了一個正在含苞欲放中的小女孩。還有一幕,有一個解放軍,他冒著餘震的危險,爬進廢墟里,用自己的身軀護住了身下的三個小女孩,後來他死了,三個小女孩在他的保護之下活了下來。

這個電影讓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的恐怖情景,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後怕,不禁鼻子酸酸的,有點想哭。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地震發生後,拿起手機往家裡打電話,打不通,真讓人心焦,萬一出了什麼事,那可怎麼辦啊!

地震過後,汶川、映川……地方損失慘重,看了都讓人心寒,兒我們也只能盡一點微薄之力,讓災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後來聽說有關堰塞湖的災害。我的心又懸了起來,畢竟這是關繫到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每個人都渴望在哪難過的時刻里,留下精彩的瞬間,可是5.12地震雖然沒有精彩的瞬間,卻是讓每個炎黃子孫都刻骨銘心,永生難忘呀

㈣ 求電影《驚天動地》的影評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故事片《驚天動地》(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真實再現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歷史場景,深情展示了全國軍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英雄壯舉和煥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給觀眾帶來視覺的震撼、心靈的沖擊和精神的激勵。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影片以紀實的風格、平實的手法,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驚天動地》作為一部類型化的災難片,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在風格樣式上營造緊張、驚險、懸念,又把握好災難的真實與藝術的再現的關系,為了真實地展示地震的慘烈和破壞場景,攝制創作人員深入到綿竹、北川、漢旺、寶興、都江堰、什邡等重災區搶拍了大量的實景戲,其間得到了當地政府、災區群眾和駐軍部隊的大力支持。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後期合成製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㈤ 驚天動地電影觀後感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驚天動地》作為一部類型化的災難片,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在風格樣式上營造緊張、驚險、懸念,又把握好災難的真實與藝術的再現的關系,為了真實地展示地震的慘烈和破壞場景,攝制創作人員深入到綿竹、北川、漢旺、寶興、都江堰、什邡等重災區搶拍了大量的實景戲,其間得到了當地政府、災區群眾和駐軍部隊的大力支持。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後期合成製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驚天動地》!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於人民,忠誠於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㈥ 求《驚天動地》這部電影的影評。

這就是中國人——《驚天動地》影評
也許是那些天來流的眼淚比我十多年來流過的還要多,也許是那些天來聽的故事比我十多年來聽過的都要感人,也許是那些天來國人們一反常態的倔強和團結比我十多年來讀過的歷史更加振奮人心,也許,也許只不過是一場罕有的大地震激發了我們所有人的一顆愛國心而已......
因而,看過《驚天動地》後,那無法言喻的震撼和難以忘懷的感動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中國人,真正的中國人。

作為解放軍八一製片廠的作品,《驚天動地》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展示解放軍戰士在災區中的英雄行為。但若說解放軍戰士就是電影中的主角,那就不準確了。與其他主旋律電影略有不同的是,《驚天動地》並沒有過多的喊口號或強調政黨的領導能力,而是力圖重現當時災區中的一切悲喜交織:老師毫不猶豫地用身軀護著講台下的學生,一對戀人在漫天飛舞的紙錢中深情相擁,一群解放軍戰士為剛救出的小女孩唱生日歌,以及災區人民間的互利互勉和永不放棄等等,這些鏡頭似乎在訴說著:中國人就是這樣,這就是中國人。

英雄行為的平民化,是《驚天動地》超越其他主旋律電影的諸多閃亮點之一。懷著一顆熾熱愛國心的國人們,在如此巨大的災難面前,人人皆是英雄。然而,如此具有民族精神的電影,居然是二次上映的。更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它的一次上映是非常的悄無聲息,簡直好像已經預計到票房的不堪!

聞說《日本沉沒》在日本上映之際,眾多日本人爭相排隊購票觀看;《漢江怪物》在韓國上映時,韓國人熱烈地追捧著,而這兩部民族電影的票房一直是居高不下。這樣的境況,在《泰坦尼克號》或《阿凡達》登陸中國之際也曾出現過。諷刺的是,如《建國大業》般巨星雲集的主旋律大片也不曾擁有過這般萬人空巷的待遇!不得不感嘆:中國人真的要在災難面前才能展露真本性嗎?

《驚天動地》確實在特技方面遠遠不足以與《日本沉沒》、《漢江怪物》相提並論,可除了特技,無論是劇情鋪排、拍攝技巧、所表達的民族精神都不輸給日本人和韓國人。為什麼就敵不過那些只一味宣揚著所謂「人文精神」的好萊塢大片呢?這就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這樣。不是故意地崇洋媚外,也不是完全對國貨失去耐心,而是對自己、對民族、對國家的不自信!

《驚天動地》不僅是一部贊揚中華民族在危難面前百折不饒和眾志成城的主旋律電影,還是一個檢驗國民自信力的標簽。它既透過電影本身對中國人優點作出
了嚴厲的批評。

這就是中國人,真正的中國人。

㈦ 驚天動地的觀後感

[驚天動地的觀後感]地質信息事業管理中心工會在合理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分別於4月1日、2日下午組織機關全體工作人員觀看了電影《驚天動地》,驚天動地的觀後感。影片以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汶川地區的大地震為背景,以紀實的風格、宏大的場面、鮮活的人物、細膩的情節,講述了我軍某摩托化步兵旅在旅長唐新生的帶領下積極投入抗震救災一線,多次解決危機事件的故事。故事真實地再現了汶川地震發生後,在危難時刻,全國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度艱難,共同抗擊自然災害的頑強精神,全方位地展現了解放軍戰士氣壯山河、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場景。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解放軍戰士們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唐新生旅長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地震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的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部隊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最後成功地化解了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影片中有一處情節,當部隊在接受新的救災任務時,唐旅長面對庄嚴的解放軍部隊喊著誰是獨生子?時,沒有人舉手,當他換個方式又喊著誰不是獨生子?時,整個部隊的戰士同時舉手。此時此刻的戰士們都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都甘當先鋒,不畏生死,甘願沖到重災區抗震救災最前線。戰士田野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支撐住倒塌的樓板,挽救了三個孩子的生命,他用一腔熱血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任務,用生命譜寫了一首解放軍戰士愛國愛人民的壯麗詩篇。向汶川地震中的人民教師、母親、縣委書記敬禮!向旅長唐新生、戰士田野敬禮!向所有參加抗震救災的解放軍戰士們敬禮!向我們偉大的祖國敬禮!團結就是力量!中國人民就是用這樣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震撼了全世界,觀後感《驚天動地的觀後感》。汶川地震的生死救援,進一步彰顯了大災面前有大愛的高尚情操,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解放軍戰士在面對殘酷災害時堅不可摧的神聖氣勢,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黨和人民團結力量的偉大,人們心連心的偉大。在這樣重大的災難面前,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心中有黨、有祖國,有愛、有信念,我們便能有著擊倒一切困難的力量和信心。今天的我們要學會珍惜,學會堅強,要更加熱情地投身於本職工作,更加努力地去創造新的生活,更加用心地致力於祖國的建設。------------《驚天動地》是記錄汶川大地震的影片,裡面的感人事跡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 在這部片子里,我最喜歡我們軍隊前往災區令我激動不已的情景。在災難發生之後,英勇的軍人們全副武裝,迅速前往災區,時間就是生命,一路上,他們互相幫助,誰滑下被震松的山坡,大家就千方百計地救起誰;遇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戰士們使用沖鋒舟,劈波斬浪,時而冒著暴風雨,時而忍著酷熱,爭分奪秒地前赴災區。終於,日夜兼程的解放軍第一時間趕到了受災嚴重的映川縣。看著滿目瘡痍的縣城與飽受災難的兄弟姐妹們,戰士們忍著淚水,撲向這不同尋常的戰場中,在救援工具不足的情況下用手挖,在血漿不足時戰士們獻血,在一切不可能的情形下一個接一個的奇跡相繼發生,直到我國救援的大部隊陸續來到,精疲力竭的戰士們在唐旅長的帶領下,同百姓們一起更加如魚得水,這會兒的大會師更加令人心情澎湃,不能自己。 其中最為驚險的地方就是驚心動魄的大結局了。電影接近尾聲時,由於某工廠硫磺毒氣泄漏,危害性極大,指揮部無可奈何地採用爆破,此時,堆積如山的炸葯被防化兵設置好,可是唐新生與其他幾名倖存者還沒及時撤出,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他們終於跳上了火車,但炸葯這時起爆了,火車被掀起的厚厚塵土與碎石淹埋了,同志們目瞪口呆,個個傷心不已,這時,如雷貫耳的火車聲回響在人們的耳邊,火車突然從廢墟中沖了出來,大家興高采烈地雀躍了起來。這個片段十分精彩,電影結束後,不僅有奔施著的烈車時常顯現在我們腦中,還有驚人的爆炸聲不斷地回響在每一個人的耳畔中。 當我們回首遙望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回憶起那地震中的感人場面,我們就去看看電影《驚天動地》吧!《驚天動地》是記錄汶川大地震的影片,裡面的感人事跡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在這部片子里,我最喜歡我們軍隊前往災區令我激動不已的情景。在災難發生之後,英勇的軍人們全副武裝,迅速前往災區,時間就是生命,一路上,他們互相幫助,誰滑下被震松的山坡,大家就千方百計地救起誰;遇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戰士們使用沖鋒舟,劈波斬浪,時而冒著暴風雨,時而忍著酷熱,爭分奪秒地前赴災區。終於,日夜兼程的解放軍第一時間趕到了受災嚴重的映川縣。看著滿目瘡痍的縣城與飽受災難的兄弟姐妹們,戰士們忍著淚水,撲向這不同尋常的戰場中,在救援工具不足的情況下用手挖,在血漿不足時戰士們獻血,在一切不可能的情形下一個接一個的奇跡相繼發生,直到我國救援的大部隊陸續來到,精疲力竭的戰士們在唐旅長的帶領下,同百姓們一起更加如魚得水,這會兒的大會師更加令人心情澎湃,不能自己。 其中最為驚險的地方就是驚心動魄的大結局了。電影接近尾聲時,由於某工廠硫磺毒氣泄漏,危害性極大,指揮部無可奈何地採用爆破,此時,堆積如山的炸葯被防化兵設置好,可是唐新生與其他幾名倖存者還沒及時撤出,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他們終於跳上了火車,但炸葯這時起爆了,火車被掀起的厚厚塵土與碎石淹埋了,同志們目瞪口呆,個個傷心不已,這時,如雷貫耳的火車聲回響在人們的耳邊,火車突然從廢墟中沖了出來,大家興高采烈地雀躍了起來。這個片段十分精彩,電影結束後,不僅有奔施著的烈車時常顯現在我們腦中,還有驚人的爆炸聲不斷地回響在每一個人的耳畔中。 當我們回首遙望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回憶起那地震中的感人場面,我們就去看看電影《驚天動地》吧!

㈧ 《五月的聲音》誰看過,幫忙寫篇觀後感,要真實,300-400個字左右,多寫幾篇,不要重復的文章,

五月的聲音 觀後感
《五月的聲音》是第一部講述5.12地震的影片。它描述了地震發生後,成都作為抗震救災的一個中轉站,匯聚了來自全國、全世界的愛心力量;各級領導幹部、部隊官兵、醫務人員身先士卒捨生忘死地搶救傷員;新聞記者小昵不顧生死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平穩民心和熱心人士在災區展開的一場生死救援行動的故事。
觀看了《五月的聲音》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大難無情,人間有愛,成都市人民電台廣播員小昵面對大地震之後很有可能發生的餘震沒有退縮,不顧生死,仍然堅守在新聞直播室里,平穩民心,她的播音就是這次大地震里最溫暖的聲音,這種毫不利己,無私奉獻,捨生忘死值得我們學習。總書記,省長,首長身先士卒,深入災區,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社會各界人士愛心涌動,市民們聽說了醫院急需血液的消息,都紛紛去獻血,頓時,成都市人民醫院血庫爆滿,這些好心人獻出的不僅是血,還是強而有力的信念。在前往災區的路上,近兩千輛的士排成了長龍,這些的哥的姐們都是為了運送災區傷員才聚集到這里可能曾為一元錢與你斤斤計較,可能曾為了蠅頭小利給你繞繞路,但是在災難面前,他們凝聚在了一起,一起為社會做出貢獻,形成了這場災難最亮麗的風景線,這不就是中華民族千年的傳統美德嗎?馬路邊,孩子們冒著大雨,舉著蠟燭,高唱《歌唱祖國》,他們這不也是在對社會做出微薄的貢獻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通過了這次災難,中華民族的心都系在了一起。它讓我們感到了中國的富強、昌盛!

㈨ 《驚天動地》觀後感的開頭怎麼寫

1 驚天動地》一開始帶我們重溫了那段慘痛的歷史,但是也讓我們重溫了人世間的真情,重新洗濯了自己的靈魂。宏大的場面,鮮活的人物,細膩的細節,看得我眼淚不住的流啊!「我們背後是祖國!」當電影里災區孩子們一遍又一遍的大聲朗讀著句話,眼中真的湧上淚水。汶川大地震,舉國救災,對比台灣的台風災難,正是因為我們背後有中國這個日益強大的祖國。我想每個人的心裡又一次對我們的祖國 和我們可愛的解放軍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

《驚天動地》值得大家一看 ,尤其是到電影院觀看!不是要大家刻意去學習什麼,只是覺得四川汶川的這段抗震救災的歷史值得么個中國人了解和銘記!這將是我們的財富!祝福中國!

2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閱讀全文

與生死救援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紅蜘蛛的結局 瀏覽:403
致命黑蘭大電影 瀏覽:655
張國榮周迅主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941
喜歡看愛情電影的女生 瀏覽:627
蛇女泰國電影國語版 瀏覽:704
60年代農村老電影圖片 瀏覽:402
證人香港電影粵語下載 瀏覽:508
香腸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843
電影里主角喜歡的中文歌 瀏覽:926
二次電影院 瀏覽:825
法國電影瞧這一家子 瀏覽:19
新僵屍叔叔大電影 瀏覽:706
愛情動作片日本豆瓣電影 瀏覽:544
林正英電影大全僵屍美女 瀏覽:219
英文電影對白小學生 瀏覽:431
雨神電影院 瀏覽:643
阮玉玲粵語電影 瀏覽:411
喜劇有什麼電影 瀏覽:928
電影撼龍天棺演員 瀏覽:258
凡爾納鸚鵡螺號電影名字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