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返老還童電影結局

返老還童電影結局

發布時間:2025-05-23 05:53:54

㈠ 電影返老還童詳細劇情

1918年,一戰進入尾聲。歐洲戰勝的那天,新奧爾良一個姓巴頓的家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小巴頓甫一出生,便似乎與眾不同:母親難產而死,接生的醫生嚇得魂不守舍,而父親更狠心把這個初生嬰兒丟棄到了老人院門口!當老人院的黑人大嬸發現小巴頓時,她同樣嚇得不輕--眼前這個幼小的嬰孩居然一生下來就是個滿頭白發、一臉皺紋的古稀老頭!然而,善良的大嬸並沒有嫌棄這個棄嬰。她收留了本傑明,並悉心照顧。 在偏僻的老人院,貌若八十歲老頭的本傑明並不顯突兀。於是,年復一年,他快樂地長大了。說來也怪,本傑明的生物鍾似乎是倒退著走的--別人越活越老,他卻越活越年輕。直到有一天,這個十二歲的小老頭遇上了前來探望祖母的六歲小女孩黛西(艾利·范寧飾)。當本傑明在老人院里遇到了徹底改變他一生的第二個女人時,她的可愛和純真徹底征服了「老男人」巴頓的心。而巴頓同樣真誠、清澈的心也感動了小黛茜,兩人之間的愛慕之意開始萌芽…… 十幾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更加猛烈地燃燒著整個世界。動亂局勢中,本傑明·巴頓和許多美國人一樣,乘坐船從美國來到英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這期間,他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物,目睹到了真正人生的悲劇,也體驗到人性最偉大的光輝。這當中,他遇見了伊麗莎白·阿伯特(蒂爾達·斯溫頓飾),擁有了一段短暫的戀情,而對方卻已婚,不久就離去了。 二戰爭結束後,本傑明重返美國。此時的他已然擺脫了兒時老態的模樣,漸漸長成中年人。
《返老還童》電影劇照(8張)並且,命中註定般地在紐約與兒時的夢中情人黛茜(凱特·布蘭切特飾)重逢。而此時黛茜也出落成一位風姿可人、事業成功的漂亮舞者了。然而這時黛西卻已另有愛人,本傑明只得黯然離去。 兩人再一次的相遇,源於黛西的受傷,她再不能夠舞蹈,黛西不願讓本傑明看到病床上的自己而讓他離開。又過了幾年,他們再次在老人院相遇。兩人經過成熟的交往之後,終於在年齡和外表都完全匹配的情況下一同度過了幸福美好的幾年時光。就在所有人都苦於歲月帶給他們的衰老之時,本傑明·巴頓卻猶如返老還童一般逆行而上。他們有了女兒,可是本傑明註定要年輕下去,最終變成孩童,他覺得自己無法陪伴孩子成長,選擇離開。 幾年後本傑明從印度回來,發現黛西與一位鰥夫結了婚,見他們相處融洽,本傑明放心的同時又有些悲傷。他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卻越來越小,患上了「兒童老年痴呆症」。孤兒院工作者通過他的日記找到了黛西。此時本傑明已經忘了一切,而且越來越像個孩子。黛西每天都看望他,陪伴他走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光。

㈡ 美國電影<<返老還童>>.我對電影的理解!

邁克船長說,蜂鳥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倒著飛的鳥。亦如Benjamin奇幻的一生。從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到風度翩翩的大叔,再到風魔萬千少女的青年,最後以嬰兒姿態歸於死亡。

這是一個那很平緩的故事。節奏平緩,情節平緩,就能感情,也似乎是,平緩到幾乎無情。
還好只是似乎。

Benjamin小的時候,面對的最多的就是死亡。老人院是死神最長光顧的地方。不斷有人死去,也不斷有人進來。面對死亡,完全沒有所應該有的哀傷,只是依然,平緩。

We were meant to lose peopl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不然又如何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呢?
說這句話的人,教會了Benjamin彈鋼琴;說這句話的人,再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天就靜靜的離開了。
只是卻愛極了這段自我矛盾卻有意義深遠的話。或許這也是大衛芬奇對死亡,更深刻的闡釋吧。

有些時候我們就活在即將發生沖撞的軌道上卻渾然不知。無論它是意外發生地還是蓄謀已久的,對此我們都無能為力。
你永遠也不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生命總是充滿了未知,卻又似乎是命中註定。
這大概就是生命之所以精彩的所在吧~~

我們的生被機遇所決定,即便我們是錯過的那個人。
本傑明和黛西,就算兩條相交的直線,相交,只是瞬間的事情。
——當我皮膚變得又老有鬆弛時,你還會愛我嗎?
——當我滿臉粉刺時,你還會愛我嗎?當我尿床的時候,害怕樓上有什麼的時候。
那麼短,那麼長的愛情。絢麗的是一瞬間,回憶的卻是一輩子。

黛西有了孩子的時候,本傑明離開了。
——你還是找一個丈夫,孩子的爸爸。
——你說什麼啊?
——你總不能以後來撫養我們兩個人吧?

在留給女兒的信中,他說:

一件事無論太晚... 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
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
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有所束縛
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卻也可以把它搞砸
但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
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
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
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
如果和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
重新啟程

你可以像瘋狗那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來之時,你也只能輕輕放手而去。

愛,其實這是一個以「愛」為主旋律的片子。本傑明和黛西的愛,本傑明和收養他的母親的愛,本傑明對他女兒的愛,本傑明與拋棄他的父親的愛。以愛的名義,本傑明告訴我們,要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爭取,學會放手,學會理解生命的真諦。

有些人就在河邊長大,有些人被閃電擊中過,有些人對音樂有著非凡的天賦,有些人是藝術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紐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亞,而有些人是母親,也有些人....能夠跳舞.........

平緩的敘述中,我們慢慢的被感動。

㈢ 《返老還童》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

《返老還童》表達的是一段跨越時間的愛情,在時間的長河中逆水行舟的本傑明·巴頓將帶觀眾從相反層面體會生的歡樂與死的痛苦。

《返老還童》講述了美國南部,新奧爾良,卡特里娜颶風肆虐。某間醫院里,奄奄一息的黛西將一本回憶錄交給了女兒卡蘿琳。

回憶錄的主人,是一位叫本傑明·巴頓的男子。 1918年,一戰進入尾聲。歐洲戰勝的那天,新奧爾良一個姓巴頓的家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

小巴頓甫一出生,便似乎與眾不同:母親難產而死,接生的醫生嚇得魂不守舍,而父親更狠心把這個初生嬰兒丟棄到了老人院門口,當老人院的黑人大嬸發現小巴頓時,她同樣嚇得不輕--眼前這個幼小的嬰孩居然一生下來就是個滿頭白發、一臉皺紋的古稀老頭。

然而,善良的大嬸並沒有嫌棄這個棄嬰。她收留了本傑明,並悉心照顧。 在偏僻的老人院,貌若八十歲老頭的本傑明並不顯突兀。於是,年復一年,他快樂地長大了。說來也怪,本傑明的生物鍾似乎是倒退著走的,別人越活越老,他卻越活越年輕。

(3)返老還童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返老還童》演員

1、布拉德·皮特飾演本傑明·巴頓

1963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美國電影演員、製片人。1987年,皮特以臨時演員的身份參加了他的第一部電影《無主地》的拍攝。1993年,皮特出演《加州殺手》,並憑此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凱特·布蘭切特飾演黛茜

1969年5月14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影視演員。1992年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藝術戲劇學校。畢業後布蘭切特主要從事各類戲劇演出。1997年,凱特出演了她參演的首部電影《天堂之路》。2005年,布蘭切特獲得第7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㈣ 電影《返老還童》最深解讀,你看懂了嗎

很多人問過我,「有沒有什麼電影值得推薦?」

我其實也沒看過很多部,但是《返老還童》一直是我列舉清單里的top 3.

《返老還童》於我而言,出彩之處不僅僅在於男女主演過硬的顏值和演技,還包括這個情節設定——一個人從出生就是老人模樣,然後越長大身體越年輕、有活力……

這樣一個故事本身就足夠引人遐思, 「天選之人」本傑明·巴頓會經歷怎樣傳奇的一生?

還包括同名小說背後那個同樣生前死後都是傳奇的偉大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為什麼想要寫一個這樣的故事?他的創作主旨是什麼?

還包括這個故事發生的那個傳奇的年代裡, 一戰結束後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空前強大(1919~2003),每個美國人的生存狀況。

不禁讓人思考, 紙醉金迷的年代,人的一生中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還包括 當我每一次回看的時候,都能從新的角度發現全新的解讀, 我想這是一部電影、一段故事、一部經典深入人心的最大秘密。

接下來,我把在觀影過程中發現的這些深刻de「秘密」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們看完之後有所思考的同時也能感同身受,就是我最大的幸運和滿足^__^

有人說,「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之一是為人父母,抱著自己剛剛出生的嬰孩的時候」。

看著皮膚粉嫩、水嘟嘟的嬰兒一點點長大,彷彿自己也重回青春,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愉悅感。

這是因為我們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看到的是希望,所以我們會充滿干勁。

可是 如果事與願違,你初生的孩子,關節退化,面色蒼白,皮膚褶皺,毛發稀落,上氣不接下氣,彷彿心臟在接下來的每時每刻都有驟停的風險……

你能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什麼? 你能看到死亡的氣息。

你會如何待他?

在你做出選擇之前,電影里其實已經給了我們兩個答案。

紐扣大王巴頓先生,把本傑明的降生視為不祥之兆,「體面」地遺棄了他;而奎尼,養老院里的女管家,用她寬厚的肩膀托起了本傑明形如枯槁的生命,她像對待每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她給了主人公二次生命。

當然每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苦衷。可是當老巴頓先生臨終的那幾年,他才發現自己錯過的,是親生孩子的成長和陪伴,是多少家業都無法彌補回來的溫暖。

可悲的是, 因為恐懼死亡他選擇了拋棄責任,因為接近死亡他才懂得放下執著。

其實這里的本傑明既代表生下來體質弱的孩子,我覺得也映射了老人的贍養問題。

老人和孩童的生命一樣脆弱,需要照顧, 即使我們在被照顧的人身上只看到死亡即將到來,也不能放棄愛,愛就是希望。

在童者眼裡,長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懂欣賞老成; 在老者眼裡,衰老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他們無比羨慕年青。 人到中年,不是危機四伏的年紀,是一切都剛剛好。

每個人都有三個年齡層次,實際年齡、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

我們的社會環境常常把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符的人,視作異類, 比如少年老成,比如老頑童,彷彿他們做的事情與他們的實際年齡相比,存在出入就是出格的。

和不同年齡的人交往彷彿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所以他們一般很少有朋友,同齡的,或者不同齡的。他們往往是少部分人。

電影《返老還童》里也揭示了這個現象。

主人公本傑明·巴頓的角色塑造奇妙之處,在於他的身上集成了「老年」的生理特徵和「少年」的心理特徵。 看樣子,早年的他應該是一個「通曉世事」的老者,可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孩子;晚年的他應該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可實際上他已經走過了數十個春夏秋冬……

所以,當他小時候的時候,只能和「同齡」的老人一起談心聊天,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一起玩,除了黛西;而當他在桌子下和黛西分享各自「秘密」被抓包之後,黛西的奶奶會譴責他「為老不尊」。

那麼, 究竟是什麼造就了社會觀念里的這種偏見?刻板印象,還是長幼有序的道德觀念?

我們對少年老成的刻板印象包括:呆板,了無生趣,被動,難以接近,沒有出息,難堪大用等等。

但是實際情況是, 我們在評判別人的時候也在反映自己的性格特點。

有這種刻板印象的人往往性格中缺乏耐心、渴望即時滿足,所以才會過於注意表象,而非內涵。

幸運的是,本傑明的人生旅途中並沒有一直獨行,他遇見了歐緹先生,然後是傑克船長,最後是伊麗莎白女士。

他們都沒有因為長相孱弱而遠離他,他們把自己的人生見解一一分享給他聽,不帶任何世俗偏見,他們都是影響主人公一生的好朋友。

吊詭的是,他們都是外界眼裡離經叛道的人,或許他們的交往中也有一點惺惺相惜的意味。

其實, 不管是外表上的少年,還是年齡上的老年,相遇相知都是緣分,我們要多多體驗故事,多多感受情感。

容易看到的是「你」的外表,不容易看到的是「我」的人格。

黛西和本傑明之間的愛情是《返老還童》的主線。 電影略去了本傑明在成年後取得的世俗成就,重點著墨於兩人之間感情的發展。

成年後第一次相遇,黛西20歲,本傑明26歲。 那個時候她已經搬去了紐約曼哈頓,一心追逐自己的舞蹈夢想,她只是把他當一個特別的人,他們之間沒有穩定的愛戀。本傑明很清楚這一點,他們要過的生活不同,所以他拒絕了她的求愛。

1962年春天,黛西37歲,本傑明43歲 。 他們在人生的中點再次相遇。這次他們毫無保留的相愛了,一起出海,裝修新房,搬進新居,養育女兒……

之後為了避免自己的逆生長給家庭和愛人帶來負擔,本傑明選擇出走。

再見是在,黛西54歲,本傑明60歲(或者說24歲)。她已嫁做商人婦,而他依然少年模樣。 即使她已經人老珠黃,他並沒有把她的那句「我太老了」放在心裡;即使分別成了必然,他們依然可以默契地互道晚安。

本傑明和黛西是幸運的,命運給他們的生活安排了一次暫停,他們在人生旅途中終究沒有錯過成熟的彼此,錯過愛情。

我相信每個人一生中都將經歷一段無比渴望愛情的階段,可以因愛而生,也可以為愛而死。

契機可能是因為,在錯誤的時間點遇上了對的人,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有緣無分,以至於以後再遇到感情的事情總是畏手畏腳。

如果現在有一個機會重開,你會選擇何時與她相遇呢?功成名就日,還是懵懂少年時?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你首先得問自己,喜歡對方什麼?

美麗動人的容顏,天真爛漫的笑容,始終如一的真誠,腰纏萬貫的財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氣,還是恰似一江流水的溫柔?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等候一個生命軌道交匯的機遇,然後在情投意合的時候,「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不要等到失去了再來懊悔,「好好去愛吧」。

本傑明的人生,其實和大多數人的一生並沒有什麼差別,只不過感受時間流動的方式與一般人完全相反,最終都要面臨生死離別。

你如何看待生命的流逝,決定了你將走上一條什麼樣的路。

和他的父親一樣,本傑明也沒有親眼見證女兒的成長,不管是「領著你上一天學」,「在你身邊教你鋼琴」,還是「在傷心的時候給予安慰」……

他希望能做到一個平平無奇的父親關愛孩子的一切。可是他不能。

於是他選擇另一種方式度過自己的餘生,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激勵女兒活出精彩的人生。

從這個意義上講,本傑明也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和《美麗人生》里的圭多一樣偉大,通過講故事或者寫明信片的方式,濃縮自己所有的人生經驗,守護女兒心靈的一片凈土,教導他們做值得的事情。

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你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即使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即使每個人的遭遇不同,他們都有機會擁有一段有價值的人生。

時間不能夠倒退,我們都要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才不至於辜負了這一生。

如果要挑選一個畫面給這部電影作結,我相信老年的黛西牽著「5歲」的本傑明緩步離開的情景肯定是最令人動容的。

返老還童的本傑明回到了從小長大的養老院里,漸漸記不起過去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在哪,不再會走路,記不起「黛西」的名字……

當他坐在屋頂遠望的時候,他親愛的媽媽奎尼在天堂守護著他,而他一生的摯愛 黛西就守 護在他的身邊,此時的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知乎上對於「最美的愛情觀」有這樣的一個回答,我覺得很應景,故摘錄於此:

以前我的想法很簡單,也和多數人一樣,遇到一個看對眼的人,兩個人在一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此時此刻,我會希望眼光更長遠一些,

七老八十的時候還能陪在身邊,碎碎念著整理他的穿戴,看著她露出寵愛的笑容,彼此喚著對方的昵稱,一起看兩個人最愛的舊電影,相濡以沫,相守相望。

即使兒孫經常不在身邊,即使身體機能日漸衰退,也能感受到生活中每一天日出日落的溫暖。

美好的念想會像蓋茨比遠望的那道綠光,引導著我們找到真正對的那個人,攜手走過漫長歲月。

一個人歷經滄桑,如果還有什麼值得期待,我想只有最愛的人陪在身旁,才不枉這一趟人間之行吧。

你在期待什麼樣的生活?你在守候什麼樣的愛人?

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END—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記得順手點個「贊」和「關注」~

㈤ 返老還童電影深度解析

《返老還童》這部電影極其的精彩,它能夠反映愛情、親情、孤獨、死亡、友情等許多的情形,而且非常好的把它們融合在一起,使得觀眾看起來極具的有風采特色。這部電影視覺角度也是提供了許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人生,很有想像力。

首先,故事的開頭是以一個鍾表匠開始,大概的描述了一下他的兒子在二戰時戰死他鄉,永遠地離開了他。於是鍾表匠就製作了一個倒著走的鍾表,他希望死去的兒子能夠回家,於是主人公本傑明就這樣出現了,倒著走了回去。

其次,主人公本傑明的父母在生他的時候就難產離開了他,他的父親也將妻子的死歸咎到本傑明身上,所以本傑明就成了孤兒。十幾年過去了當本傑明找到了父親。不過父親並沒有和他直接相認,也是在快死的時候才和他相認,這樣的結局讓本傑明非常的痛心。

最後,影視中還用了本傑明養母視角,給大家展示了什麼叫作真正的母親形象。另外還有多個視角讓電影極具風采。

本傑明終其一生都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

在生命的時區里,有的人走得快一些,有的人走得慢一些,我們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便覺得腳步慢了。

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節奏,不必用別人的標准去評價自己,不必每分每秒都遵守「社會時鍾」,不必用別人的標准去衡量你的人生。

本傑明倒著走的奇幻一生,不過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桎梏,他終其一生,都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而不是別人希望他成為的樣子。

㈥ 電影返老還童結局是什麼

本傑明一步一步變老,漸漸喪失記憶,喪失說話的功能,不會走路,最後變成短短的一個嬰兒,安詳的閉上眼睛,永遠睡在了愛人的懷里。然後那個反向走的鍾被換下,一個電子鍾安上。

閱讀全文

與返老還童電影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喜劇有什麼電影 瀏覽:928
電影撼龍天棺演員 瀏覽:258
凡爾納鸚鵡螺號電影名字 瀏覽:867
常熟電影院美城 瀏覽:449
1988流金歲月電影粵語高清下載 瀏覽:445
電影大紅包純音樂插曲 瀏覽:375
砍柴姑娘電影完整版 瀏覽:163
翁紅電影大全 瀏覽:147
鎖魂玉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822
犬王電影完整免費國語版 瀏覽:283
你好李煥英有必要去電影院么 瀏覽:513
優酷二戰美國電影大全 瀏覽:888
同學會1993電影完整版 瀏覽:516
電影票房破200億的演員 瀏覽:564
大地電影院椒江 瀏覽:531
紀念香港僵屍片的最好一部電影 瀏覽:431
在電影院求婚布置 瀏覽:459
電影人性化是什麼意思 瀏覽:820
幻城3電影演員表圖片欣賞 瀏覽:393
李秉憲斷了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