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跪求看了紅色電影後的觀後感(大約1000字)
紅色電影《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學院組織我們看了一場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
整場電影的環境和氛圍都極其壓抑。日本軍人滿南京城的屠殺,沿街隨處可見全裸的中國女人和鮮血淋漓的男人。它講述的是舊中國弱勢群體在那個年代的悲慘遭遇:14個教會學生,14個秦淮妓女,一個神父的養子和一個洋人殯葬師,一起出現在了一個天主教堂。
這部電影拍的十分細膩,妓女豐潤扭動的翹臀、洋教士與妓女的調情、孟父親壓抑的偉大的父愛,李教官的隱忍痛心,妓女為救女孩不顧生死的血脈情……一切的一切交織在一起,是一場無聲的控訴。它想要宣洩,想要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愛找一個出口。什麼能夠讓難區人民逃離南京,什麼能夠帶領大家躲避戰爭?然而,在那個年代,有的只是殘酷。但是,在那個時代的中國,還有一樣東西:民族情。
從演員上,最讓我稱奇的便是貝里斯蒂安的演技,《金陵十三釵》是先在外國首映的,洋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反響並不高,因為他們不懂得這種情懷,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妓女就比學生低賤,不懂得犧牲,不懂得隱忍。但是克里斯蒂安懂了,從一個貪財嗜酒的洋人殯葬師蛻變成為一個為靈魂祈禱的神父,他都演的淋漓盡致,看著他為十三釵祈禱的背影,我真的願意相信世界上有上帝,願意相信最後的最後,大家都平安無事。
而從內容上,對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十幾個國民黨軍人在即將走出南京城的時候為了保護一群逃亡的教堂女學生果斷的扳動了槍膛,發生了激戰,學生走了,正准備離開的時候卻引來了坦克,十幾個人太渺小了,但是面對敵人的坦克,他們沒有辦法,唯一的就是用人的身體帶著手榴彈去近距離炸毀,一個小編隊,沒有防彈衣,只有浸泡過水的被褥,一條直線,前面的人一個一個倒下,最後一個炸破手沖擊到了坦克的面前,整個場面一直有槍聲在回盪,教室一片安靜。就是這幾個小人物,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和很多軍人一樣,他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是一種大愛,軍人特有的愛。
這個故事,最讓人感動的是那群從「秦淮河」躲出來的風塵女子,誰說妓女無情,誰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不錯,她們是有自己的私心,進了教堂就找最安全的地方——地窖,但我想,那隻不過是在那種情況下的本能反應。她們同樣也是有愛的,豆蔻為了為浦生彈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險,用生命與尊嚴做賭注,只為找回缺失的四條琵琶弦……更加可貴的是,這群被人們一直瞧不起的「妓女」卻個個穿上女學生的衣服代替女學生去參加日本兵的慶功會。她們害怕死亡,更不知道會面對什麼,不知道結局,但是她們卻勇敢地走上了軍車,此時此刻對生命是一種震撼,她們或許有很多未完成的夢,或許沒有機會去實現了,她們是偉大的,正是在大災難面前中國人的抗爭和救贖。這部電影感動了我們,讓我們感到震撼,因為它融入了國家的命運,表現的是民族的精神。
爆炸的炮火中,有美麗的五色花隨著硝煙飄落,花兒落在地上,牽起一片輕輕的嘆息,唯獨不變的是我中國兒女不屈的靈魂。
㈡ 紅色影片觀後感400-450字
《雷鋒》電影觀後感
為弘揚雷鋒精神,紀念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47周年,物流中心團委於3月3日組織全體團員青年觀看了《雷鋒》電影。觀影後使我感受深刻,同時不僅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把向雷鋒同志學習與保持團員先進性相結合呢?
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學習雷鋒同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雷鋒同志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如磐石,他在日記中寫到:「我就是長一個心眼,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革命需要我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看到這些朴實而堅定的話語,反思自身,在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物質文化要求日益提高,有些青年團員的共產主義信念發生了動搖,有些團員甚至丟棄了共產主義,走向腐敗走向犯罪。青年團員員一旦失去了堅定的黨性,就失去了其奮斗終身的目標和理想,失去了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註定要走向滅亡。雷鋒同志滿懷堅定理想信念,為國家富強,為人民富裕而奮斗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名青年團員員去學習。我們只有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始終保持青年團員的先進性。
其次,我們要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為人民服務,是貫穿在雷鋒一生最明亮的旋律,是雷鋒精神的核心。雷鋒一生沒有創造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他總是樂於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始終保持著青年團員的高尚品格。
再次我們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求實,敢於鑽研,敢於深入。只有深入進去才能看到實質,才能有所收獲。雷鋒同志教我們做「釘子」,讓我們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丟棄浮誇和浮躁,踏實得干好每一件事。我們青年團員要充分弘揚雷鋒精神,釘子精神,要在天津市物流貨運中心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學習氣氛,制定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及目標,勇於趕超,勇於拼比,不甘落後,積極向上。每天的工作的優異成績是對此最好的見證。
學雷鋒活動永遠沒有停止,我們會把他作為生活和工作的榜樣,勇於奮斗,不停探索,積極進取,為集團二次創業做出貢獻。
㈢ 電影<<閃閃紅心>>觀後感(作文)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場極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描寫兒童團員潘冬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閃閃紅星的照耀下,由一個兒童團員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則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影片講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擊隊聯手對抗土豪惡霸的精彩故事。本劇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親是紅軍團長,母親是地下黨成員。當時他的父親跟著紅軍隊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著父親回來,有一天母親對他說:「等到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的時候,紅軍就來了,你爸爸也就回來了。」於是冬子來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樹下,從地上撿起一枝乾枯的映山紅,坐在石頭上等紅軍的到來,一天又一天……他夢見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紅軍來了,自己穿著整潔的軍裝,戴著閃閃的紅星走在隊伍里,特神氣……當他正陶醉在這美夢之中時,吳大叔來了,他對冬子說:「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聽了後用力地點了點頭。最終,盡管冬子失去了母親,但他靠自己的機智與勇敢幫助共產黨打敗了土豪劣紳,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紅軍。
潘冬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冬子非常想念父親盼望紅軍打回來。就每天坐在小松樹下等,幻想著自己也成了紅軍的一員,神氣的走在隊伍里。這時吳大叔來了,他告訴冬子:「要想勝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吳大叔說得太好了,革命勝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能壯大起來呢?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做一個對社會主義,對人民有貢獻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場極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描寫兒童團員潘冬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閃閃紅星的照耀下,由一個兒童團員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則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潘冬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冬子非常想念父親盼望紅軍打回來。就每天坐在小松樹下等,幻想著自己也成了紅軍的一員,神氣的走在隊伍里。這時吳大叔來了,他告訴冬子:「要想勝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吳大叔說得太好了,革命勝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能壯大起來呢?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做一個對社會主義,對人民有貢獻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周五下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革命題材的電影——《閃閃的紅星》。
影片講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擊隊聯手對抗土豪惡霸的精彩故事。本劇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親是紅軍團長,母親是地下黨成員。當時他的父親跟著紅軍隊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著父親回來,有一天母親對他說:「等到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的時候,紅軍就來了,你爸爸也就回來了。」於是冬子來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樹下,從地上撿起一枝乾枯的映山紅,坐在石頭上等紅軍的到來,一天又一天……他夢見山上的映山紅開了,紅軍來了,自己穿著整潔的軍裝,戴著閃閃的紅星走在隊伍里,特神氣……當他正陶醉在這美夢之中時,吳大叔來了,他對冬子說:「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聽了後用力地點了點頭。最終,盡管冬子失去了母親,但他靠自己的機智與勇敢幫助共產黨打敗了土豪劣紳,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紅軍。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觸很深,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潘冬子的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堅信革命必勝的信念。他敢於與敵人作斗爭,敢於爭取革命的勝利。當時胡漢三為了阻止紅軍吃上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鹽,便封鎖了上山的路,潘冬子靈機一動,用河水把鹽融化了,倒在衣服里,把河水裝到竹筒里帶上了山。他的聰明、機智使紅軍保存了體力,最終取得了勝利。第二點是:吳大叔的那句話:「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啊,現在是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要想實現任何願望,都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奮斗!雖然現在生活好了,可這些都是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值得我們永遠珍惜的。如果現在你等,他等,我也等,那我們的祖國何時才能強大呢?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做個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革命家對我們的期望!
是啊,「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句話。為了祖國的騰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今天上午,我們觀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講述了革命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潘冬子生在革命戰爭年代,而他當時所在的村子正好有個大地主胡漢三,老百姓們的糧食每年都要上交給他一大部分,自己就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冬子的父親因為紅軍長征而存下了大量的糧食,差點被胡漢三害死。
終於有一天,紅軍們來到了這里,抓住了胡漢三,將他貪污的糧食分給了貧苦的村民。可是,就在紅軍們將胡漢三押回總部受審的路上,胡漢三的手下卻將他救走了。因此,他又回到村裡繼續作惡。紅軍只好開始長征,而冬子的父親作為民兵也參加了這次長征。冬子的父親在臨走時送了冬子一顆閃閃的紅五星,說這顆紅五星可以保護他,然後就匆匆上路了。
而然,父親走後沒多久,村裡的土匪又開始燒殺搶虐,冬子的家也被胡漢三燒掉了,母子倆只得和留下來的紅軍一起住在窯洞里。但是胡漢三得知這個消息後,馬上就帶上了一隊人馬去圍攻窯洞。紅軍決定突圍,冬子的母親為了掩護紅軍突圍而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紅軍也是傷亡慘重。為了搶救傷員,冬子自告奮勇去山上采葯,結果被胡漢三抓去了,說是想要救冬子就把電報機還給他們。紅軍就在胡漢三的房子里打好埋伏然後將電報機弄壞,准備第二天早上開始殲敵。第二天一早,紅軍隊長來到胡漢三居住的地方,將電報機還給胡漢三。胡漢三剛要伸手拿,只聽幾聲槍響,胡漢三的手下應聲倒地。冬子逃進了糧倉,不料,狡猾的地主也逃進了糧倉。兩人在糧倉里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搏鬥,最終,地主被米淹死在糧倉里。
村裡又變得和諧和安寧。就在這時,冬子的父親長征回來了。他親手為冬子戴上了那顆閃閃的紅星。從此以後,冬子就成為了人人稱贊的小英雄。
我認為冬子的性格很堅韌,小小年紀就懷有堅定的革命信念,使他在面對殘暴的敵人而毫不畏懼。他也很堅強,他沒有因為失去母親而喪失自我。他也很機智勇敢,在最危險的時刻,他冒著生命危險去除掉惡霸。他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去學習。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28 17:42
自選一個 , 請給滿分.回答人的補充 2009-08-28 17:46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場極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描寫兒童團員潘冬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閃閃紅星的照耀下,由一個兒童團員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則留給我很深的印象。
潘冬子的父親參加了紅軍,冬子非常想念父親盼望紅軍打回來。就每天坐在小松樹下等,幻想著自己也成了紅軍的一員,神氣的走在隊伍里。這時吳大叔來了,他告訴冬子:「要想勝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吳大叔說得太好了,革命勝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們的國家什麼時候才能壯大起來呢?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做一個對社會主義,對人民有貢獻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請給滿分! 謝謝了.
㈣ 紅色電影觀後感200字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㈤ 紅色教育影片觀後感
亮劍
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團結。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氣魄。一個有魄力的果敢領導者,才能帶領團體無懼無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對困境是的果斷抉擇,是永不言敗的信心,是鍥而不舍的執著。魄力讓敵人望而生畏,讓隊友充滿信心。具有這種魄力的人,
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軍人,真正的領導者,是國家、民族、團隊真正的不屈的脊樑!亮劍精神講的就是驚天駭地的氣魄。
314回答者: 4
㈥ 紅色電影觀後感100字左右
地道戰觀後感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去看了電影《地道戰》,它在我腦海里縈繞不散,使我熱血沸騰,不由得產生了一種沖動,一份渴望,一絲感動,愛國情結在心中湧起。
這部電影講述了1942年,日本侵略者企圖在冀中進行「大掃盪」,聰明的中國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神奇的地道,通過地道戰,粉碎了敵人陰謀的故事。
當我們看到英勇的敲鍾大叔為了保護高家莊的老百姓,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上空時,日本鬼子總司令的槍聲也響了,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大叔拔出手雷和敵人同歸於盡。看到這里,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聲。這掌聲,是給敲鍾大叔的敬禮,也是贊揚了大叔這種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我看到了戰爭時期,老百姓的錚錚烈骨,也讓我看到了老百姓不畏犧牲、堅強抗日的品質,正如毛澤東所說:「只有靠人民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靠人民群眾才能支持戰爭。」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禁聯想到現在。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沒有戰爭,沒有糾紛,而許許多多的人卻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去刻意破壞它,難道這些人不知道這是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的嗎?這樣做,先輩們在天之靈又怎能安息呢?我希望,人們應該愛護這一切,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好好學習,才能報答革命先烈們,成為保護祖國、建設祖國的接班人。
電影結束了,我還意猶未盡。冀中的勞動人民用智慧建造了地道,也用生命保護了冀中,他們為建設新中國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㈦ 紅色電影觀後感500字
很喜歡看這部電影,這是網路上看的,剖析比較深刻
《城南舊事》
是第四代導演吳貽弓拍攝於1982年的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影片摒棄了戲劇化的處理效果,並沒有跌盪起伏的劇情和激烈的的大喜大悲,而是以一種散文化的、抒情的格調,成功地再現了原作的那種充滿了「回憶感」和「往事感」的神韻。
一、 散文化的結構
導演吳貽弓雖然沒有用戲劇化的情節來推動劇情一環套一環地發展。但是,他營造的那種情緒很好地將三段小故事連接到一起。
導演從小英子遇到巷子口的瘋女人引出了第一段故事。這是關於瘋女人秀貞和她的女兒小桂子(妞兒)的故事。在這一段故事裡,導演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是瘋女人秀貞,另一條便是妞兒。妞兒的引出,是通過妞兒去買醬,伙計欺負她,而小英子為其「出頭」,兩人成為好朋友引出的。一邊,通過秀貞前言不搭後語的傾訴敘述了她的愛情遭遇,一邊通過和妞兒的友誼及妞兒的遭遇將故事發展。同時,還以母親和宋媽的談話揭示了事情的緣因。
可以說,故事完全是以那種緩慢的、情緒化的速度發展的。秀貞顛來倒去地講著自己和大學生的故事,抒發著自己對愛人、對女兒的思念,導演通過幾次秀貞和小英子的接觸刻畫了秀貞。第一次是出場時,兩者都沒有說話(小英子被宋媽拉走),只有眼神中的交流,秀貞眼中的渴望以及小英子忽閃著的眼中的純真。第二次秀貞拉住小英子,小英子抽回手,說自己不是小桂子,秀貞眼中流露出明顯的失望。第三次小英子幫秀貞把大學生的東西拿出去曬,回憶中的秀貞十分幸福,在她眼裡,小桂子爸爸僅僅是走了,出門了,還會回到她身邊,而她更是為小桂子做好了衣服,等著她穿。第四次,秀貞強烈要求小英子帶小桂子回家。第五次,也是最煽情的一次,秀貞回憶自己和大學生的相知相識相戀,「那一笑」「緣分」, 秀貞敘述時插入的院內的景物,將懷舊和思念之情推到了頂峰。第五次,秀貞問小英子自己是不是瘋子,她在清醒和迷糊之間痛苦地掙扎著,她也知道愛人和孩子不太可能回來,但她還是希望著。
妞兒這頭,導演自然地敘述著這兩個孩子的友誼。她們一起喂小雞、盪鞦韆,一起嬉戲。很多時候,她們並不說話,只是在一起,但是我們明顯能感覺到二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啾啾的小雞,晃晃悠悠的鞦韆,都給人一種童年的純真的懷念。妞兒的身世是通過看到妞兒被她父親驅趕引出的,然後便是妞兒和小英子的訴說。妞兒哭泣著,小雞繞著她們轉著圈,英子什麼也不說了,只有用大眼睛看著妞兒,一種哀愁的情緒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此處無聲勝有聲。
最後,在一個雨夜,兩條線並在一起,妞兒就是小桂子。當秀貞一眼見到妞兒,便認出了她,抱著她「我命苦的孩子啊」。沒有冗長的解釋,也無需解釋了。
故事結束於小英子從醫院醒來,導演通過賣報人的叫賣含蓄地道出了秀貞母女的死。在《驪歌》聲中,小英子搬家了。之後的兩段故事,也是通過《驪歌》結束的。《城南舊事》不同於《暴雨將至》或者《低俗小說》這些國外現代電影,它的三段故事是用這種情緒化散文化的抒情方式結束的,有一種情緒化的過度,而並非用標題(《暴雨將至》)或者直接跳接(《低俗小說》),體現了濃濃的民族風格和韻味/
在第二段故事中里情緒還是佔了主打地位。小英子第一次和小偷見面之時,兩者尚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兩者離得較遠,英子也幾次欲走,被小偷叫住,到了後來,二者有了交流,小偷也透露了自己弟弟的事。小英子更是從小偷的關於好人壞人的判斷的話題引出了海跟天的區別,雖然童言無忌,卻是詩意顯然,讓人不無酸楚。再後來,在學校的表彰會上的一場,導演用朦朧而又夢幻般的鏡頭展示了一幅兄弟情深的畫面,更加增強了對小偷的同情和認同。小偷被捉後,導演也沒有用激烈的沖突加以渲染,而是只讓小英子和小偷相互對視。從那對視的眼神中,我們可以讀出很多東西,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愫。
第二段故事也結束於《驪歌》聲中,這次是在上音樂課,運用了畫內聲的表現。電影一共出現兩次上音樂課,一次是小偷和英子談心之後,唱的歡快的歌曲,小英子也唱的很歡,第二次就是此時,在哀傷的歌聲中,小英子只是坐著發呆,大眼睛裡充滿了哀愁。
第三段故事開始於英子回家看到毛驢和宋媽的侄子。宋媽的丈夫每從來也是騎著毛驢,毛驢便成為了這個沒出息的狠心男人的標志。導演通過英子、弟弟和宋媽的生活場景表現了兩個孩子對宋媽的深情。宋媽給弟弟洗腳,和孩子們唱兒歌,哄弟弟吃葯等場景,都流露出濃濃的渴望。而從宋媽口中不離的小栓子,小丫頭又體現著宋媽對自己孩子的愛和對生活的無奈。典型的當宋媽哄弟弟說,「不要小栓子」時,聲音哽咽著,她捂住嘴忍住眼淚。
此故事中另一條線是爸爸。爸爸在整本片子里都是一個慈父、嚴父的形象。醫院那場辛酸而溫情的戲更是把父女情渲染地淋漓盡致。而爸爸也終究離開了。導演將爸爸和宋媽的離去安排在一場。給掃墓一場並沒有那種哭天蹌地的場面,然而那種哀傷卻隨著《驪歌》之聲彌漫開來。影片最後,宋媽和英子越離越遠的鏡頭和西山秋天的紅葉給人以無限的暇思,讓人嘆息不已。
二、 生動化的語言
本片雖是一個兒童眼中的童年故事,但應該說不能算作兒童片。本片是以情緒的散文化的方式敘述故事的,但是它生動的語言還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英子的語言尤其出彩。
小英子是一個小學生的年紀,貪玩、天真、懂事卻有不失幼稚。典型的,當她得知妞兒的身世後,回家問媽媽「我是不是你生的」「你怎麼生我的」,這一席話充滿了童真和童趣,而且符合人物的年齡、性格。而後面小英子還有一段在葡萄架下為父母讀課文,並且評論海的一段更是富有詩意和童趣,一個活潑、純真的兒童形象很好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當大人在談論事情的時候,英子還會冷不防插上一句,如宋媽和媽媽談到賊時,「別人丟東西還說熱鬧」,半大孩子似懂非懂的話讓人忍俊不禁。當小英子說「你是來拉屎的吧」、「真不講衛生」,當賊給她糖,她更是說「爸爸說了,別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要」,這些話卻是典型的兒童的話,真實而又精彩無比。
最出彩的還是醫院父女見面的一段。父親問英子成績,英子撒嬌「你自己看嘛」,問「有沒有遲到」,回答「上面不是寫著嗎」、「自從挨了你打,再也沒有遲到」、「打得的好疼,忘也忘不了」,問「恨爸爸嗎」,回答「不恨」。這一段充滿童趣而又精彩無比,令人辛酸。
瘋女人秀貞的語言也很有特點,她的話雖然顛三倒四,但是她不時會清醒一下子,特別是她對大學生的回憶的那段,配合著院內景物,她的話外音幽然傳來,給人一種懷舊和哀傷,特別的那一句「這一笑啊」,讓人為她的痴情動容。
小偷則是一個現實的控訴者。他對自己身世無奈和不平,對自己淪落為小偷無可奈何。說到他弟弟,他自豪,而又充滿希望,然而弟弟「拿我當個好哥哥」之類的話有不無酸楚。
宋媽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她抱著弟弟拍著腳說「臭腳丫兒,哎~」這哄孩子的長聲,令人熟悉不已,含著深深的溫情,而「不要小栓子」這些話更是體現了她生活的無奈和對孩子的依戀。
《城南舊事》中還有很多風格化的小細節,比如提水,養小雞,唱兒歌,駱駝,賣紅薯的,換東西的貨郎等更是構成了電影的懷舊的景象和氣氛。總而言之,影片很好地透出了那種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不愧為中國電影史上突出的散文電影。
㈧ 紅色電影觀後感50到300字
觀《小兵張嘎》有感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小嘎子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一提起小兵張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們佩服。因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給殺死了,所以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在部隊里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完成了許多任務。有一次因為他和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比賽摔跤,結果被區隊長軟禁。他是多麼的可愛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總是讓區隊長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麼的愛國啊!
看完電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麼任務總是漫不經心的做,一遇到困難就有點要放棄的感覺,但是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從不放棄,堅持不懈。記得那次學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當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電風扇」時,卻發現了一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果把電池和螺旋槳做好了該怎麼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盡棄嗎?當我想好了該怎樣接上的時候,電線又不通電了,我沒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小嘎觀《小兵張嘎》有感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小嘎子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一提起小兵張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們佩服。因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給殺死了,所以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在部隊里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完成了許多任務。有一次因為他和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比賽摔跤,結果被區隊長軟禁。他是多麼的可愛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總是讓區隊長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麼的愛國啊!
看完電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麼任務總是漫不經心的做,一遇到困難就有點要放棄的感覺,但是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從不放棄,堅持不懈。記得那次學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當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電風扇」時,卻發現了一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果把電池和螺旋槳做好了該怎麼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盡棄嗎?當我想好了該怎樣接上的時候,電線又不通電了,我沒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小嘎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下來。終於我做好了這個「電風扇」。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小嘎子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的時候,我又堅持了下來。終於我做好了這個「電風扇」。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小嘎子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㈨ 紅色電影觀後感
[紅色電影觀後感]
永遠的榜樣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08級車輛工程三班
張雨
從小學時就學習過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焦裕祿同志的光輝事跡始終在腦海中回放,一遍遍激勵著我前進,紅色電影觀後感。再次看《焦裕祿》這部影片,重溫他進入蘭考縣對黨的工作忠心耿耿,為人民鞠躬盡瘁的精神,再次忍不住落淚。
看完這部影片,我在想假如我處在他那樣的位置和境況,我會怎麼做呢?我有勇氣留下來在最危難的時候和群眾們一起渡過災難嗎?我想是肯定的,因為在我的心裡已經有了榜樣,我知道該怎樣做啦,我知道作為一個黨員的真正意義。正是從他那裡我知道了,人活著得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生活就是母親把你生下來,你要好好的活著,而且不是為你自己而活,為廣大人民群眾而活。要時刻想著他人而不是自己。
從他剛來到蘭考,圍著他的是一群沒吃飽飯的小孩,看到車站都是正准備背井離鄉的災民,他心裡難受,我心裡也不好受,那時候的中國還是比較貧困和落後的,加上自然災害,人們生活簡直就沒法過,觀後感《紅色電影觀後感》。而領導幹部及極個別的黨員還想不幹啦打退堂鼓。而焦裕祿同志在國家和人民最危難的時刻,沒有被困難嚇倒,並堅定的向黨組織表示:「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最困難的地方越是能鍛煉人,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在工作中他說到:「我們黨員就是要做到讓人民群眾滿意,所有的工作不是做給上級領導看的。」當面對著自然災害,而吳縣長還只關注做展覽給上級領導視察時,他又說道:「如果連人名群眾最基本的溫飽就解決不了,還談什麼未來和發展,當務之急就是怎麼讓蘭考縣那麼多人過上好日子。」他到基層視察時刻都帶著本和筆,記下所有能讓人民生活提高的方法。關注蘭考風情,用泡桐治沙,辛苦留住一名研究地質的大學生。關心每一位蘭考縣人民。他就是人民的好兒子。將黨中央的聲音和行動傳到千家萬戶。
雖然在蘭考縣時間不長,但短短的四百餘天里,他頂著風沙,冒著風雨,忍著病痛,行走在蘭考貧瘠的土地上,紮根在蘭考人民的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忘不掉焦裕祿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自發的為他送葬,戀戀不舍的告別他們的好書記。那是人民群眾對他的最高褒獎,是人民群眾對他的眷戀之情。
他是一個好父親,認真教育著自己的每一個孩子。他鞠躬盡瘁為人民,兩腳踏遍黃沙地,「心裡裝的全是人民而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好品質深深的紮根在我的腦海里,也深刻影響了他自己孩子的心,為後代做了一個好榜樣。
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做這樣的人,作為一個黨員也更應該做這樣一個黨員。我們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跟應該要有焦裕祿精神,將這種精神化作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永遠在人民群眾的這片土壤上生根,發芽,結果。
〔紅色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