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普電影觀後感600字
[科普電影觀後感]一個天氣涼爽的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科普知識校園行的活動,科普文章觀後感.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集體來到了操場.只見操場從東到西陳列滿了各式各樣的展板.遠遠望去,甚是好看,這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快步走上前,細心地看了起來.迎面映入眼簾的是人體靜電這一欄目,細心看完展板,才知道原來靜電是每個人都有的,並且生活中常常有靜電的現象產生.比如,在朋友、同事之間互相握手或接觸時就會產生靜電.當然,我自己也親生經歷過.記得那時是冬天,我穿著很厚的毛衣、棉襖.晚上准備睡覺時,誰知一脫毛衣,便看見了幾個電花在閃爍,還發出一陣噼啪的聲音,我有點害怕,立即關了燈.這是怎麼回事?我故伎重演,但這次還是有電花.這時,媽媽走進來,問我怎麼還不睡,我便向媽媽解釋了一切.媽媽告訴我這就是靜電,每個人身上都有靜電,穿化纖衣服摩擦後就會產生靜電,我這才恍然大悟.今天看完科普展覽,更深的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接著,我又看了飛機、機器人、火箭、紅外線等許許多多科普知識的展板.看完了科普展,我想:科學是多麼神奇,又是多麼重要啊,任何事情似乎都離不開科學.你看,在世界大戰中,美國的紅外線照相機使黑暗中隱藏在樹林里的日本軍稀里糊塗地喪了命;你瞧,萊特兄弟的飛機使人類圓了飛天夢;你看,機器服務生的端茶倒水方便了你的生活;你聽,電話機的鈴聲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這一切,不都是證明了科學無處不在嗎?不僅如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的得用科學來解決事情.還記得有一次,我家冰箱的冷藏室集了好多水,把東西都凍住了,想把水弄出來,可實在太多了.這時,我突然想起了虹吸現象.於是便拿來了一根橡皮管,把一端浸入水中,在另一端猛吸一口,立即放入盆中,水便順著橡皮管嘩嘩地流入盆中,水不一會兒就流光了,媽媽看到後直誇我聰明,觀後感《科普文章觀後感》.我想,那是科學知識,使我變得聰明起來.這,便是科學,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為我們帶來方便,快捷,舒心以及快樂.所以我想,科學是很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是我們應該孰知並且掌握的!---------------------星期六,爸爸帶我去觀看科普知識展覽.我看了好多東西,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我現在就來告訴你們.鏡頭一:我先看到了大廳中的一個地球儀.地球儀的外面有塑料玻璃圍著,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地球儀竟然不用物體支撐,也能在塑料玻璃球中飄著.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幫助它飄起來的是利用抗磁原理設計的磁懸浮技術,通過這個磁懸浮技術技術讓地球儀在空中飄起來的,人類現在利用這個原理發明了速度飛快的磁懸浮列車.磁懸浮技術的用處還真大呀.鏡頭二:我又來到了展廳中,發現了展廳中的一個實驗,哪個燈泡不會亮,這個實驗是讓我們按一下開關,看看這個燈泡會不會亮,我按了一個開關,燈泡沒有亮,這說明什麼呢?我從放大鏡里一看便知道了答案:電燈泡的鎢絲斷了,是這樣啊!那我就再來考考你們,燈泡亮了,說明什麼,就是鎢絲沒有斷了唄!電燈泡的原理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把鎢絲加熱後發光,如果鎢絲斷了,電流就無法通過,因此鎢絲就不熱了,也就不會發光了.鏡頭三:我來到了感覺觸電的實驗台前,實驗台上有兩個大手掌,其中的兩只手指上有兩塊圓形的鐵片.接著,我讓爸爸轉動一個小發電機的手把,我把手放在個大手掌上,爸爸開始轉動小發電機的手把了,我感到兩只放在圓形鐵片上的手指有點麻麻的感覺,原來這就是觸電的感受.爸爸告訴我,小發電機的電流比較小,因此僅有麻麻的感覺,如果電流很大的話,就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甚至觸電生亡.因此我知道了,以後不可以亂摸電器的插頭,以免觸電.鏡頭四:從展廳出來後,我又去看了立體電影,在電影開始前我先戴上了配套的眼鏡,電影非常精彩,電影裡面的人物和動物就像真的在眼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後來,我回家查詢了資料後才知道,立體電影用兩台攝相機模仿人的眼睛同時進行拍攝,在放映時,也同時用兩台放映機同時放映到同一個銀幕上,並用配套的偏光鏡片他離出左右眼不同的畫面,因此看上去就像真的在眼前一樣.我從這次去看科普知識展覽後,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但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有很許多知識還不是特別明白,我以後要多看看,多學學,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② 觀看紅色電影的觀後感(600字)
南京南京觀後感這不是一部電影,更像是真實的片段錄像。整個電影從頭到尾都是觸目驚心殺戮和獸行,看了讓我很難受,如果電影講的是事實,那歷史就太瘋狂、太殘忍了。最觸動我的場景是日本兵在活埋了中國人後還在一個個頭顱中間原地踏土,跳舞,簡直滅絕人性。另一個場景是拉貝先生離開難民營大門後下跪對中國人謝罪,中國人需要一個外國的納粹來保護,真是諷刺。生命如草芥,但是草芥是不會被殺光的,電影的結尾還是在死亡中給我們留下了生的希望。電影中的人物塑造充滿了人性的真實,人道主義和人文主義的精神也充斥在每個段落中。在電影中沒有國家與國家的對抗,只有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每個人都是真實的,也是矛盾的,不可復制的。如果假設我們身臨其境,你能像劉燁那樣慷慨赴死么?你能像高圓圓那樣挺身而出么?你能想范偉那樣出賣同胞又捨身取義么?甚至你能像角川一樣在人性中掙扎,而最後選擇自殺么?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無法回答的,導演能夠正面,真實的講述這段歷史,讓人敬佩,這個電影沒有講述為什麼,如果非要找答案,那答案就是歷史,就是現在。回頭看看歷史,每一次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都是伴隨著戰爭這顆人類文明的毒瘤,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避免重蹈覆轍,拒絕戰爭。
③ 求一篇2013 電影觀後感600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讀後感
——青春,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
一切才有了意義
在最美的十八歲,
在步入大學的階段,
我所選擇的第一本書就是是由辛夷塢
所寫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最初的最初,看見這個書名有種感嘆、有
種傷感,我想,他教會我們的是對愛情的一種方式,無論你喜不喜歡,這確實真
實而又現實的。
鄭微是那種活潑可愛,
大方豪爽甚至有的厚臉皮的性格,
小說中,
一個是與
鄭微青梅竹馬的林靜,
另一個是和她大學時的熱戀男友陳孝正。
一開始她以為自
己一長大便可以嫁給林靜,
豈知林靜去了美國,
鄭微傷心至極,
但在這時她認識
了陳孝正,
雖然兩人剛開始不和,
但鄭微卻已悄悄喜歡上他,
並且實行了一套「厚
臉皮倒追方案」,最後兩人墜入愛河。但陳孝正最後迫於家庭的壓力也去了美國。
然而在她畢業工作時,林靜和陳孝正又同時出現在她面前。
對於鄭微來說,
好不容易忘了林靜愛上阿正的她,
卻又被無情的拋棄,
就如
同有部電視劇所說的「什麼是絕望,就是在你沒有希望時,給了你希望,又在你
感到有希望時把你的希望全部倒空」。也許會有人說陳孝正是自私的,為了利益
拋棄了鄭微,但實質上他也可以為了微微拋棄一切,只是如他所說的,「他人生
的大樓是不允許有一厘米誤差的」,他的出身,他人生的壓力不允許他追求幸福,
他如同一個沒有自由的玩偶,而操縱者是他的媽媽。
陳孝正的性格促使他只能和鄭微當戀人。而林靜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大哥
哥,
一個很大的靠山,
能夠遮風擋雨,
能給小女人以依靠。
鄭微嫁給他會很幸福。
林靜這樣的人才是女人們所追求的幸福。
陳孝正就如同天空中那美麗而渴望不可及的泡沫,
林靜如同手中模樣朴實的
甜美蛋糕。
青春終將腐朽,曲終人散時,才發現愛是那樣銘心,而傷害卻也同樣刻骨。
那個曾經如此飛揚跋扈的小飛龍,那個曾經如此孤傲冷峻的阿正,那棵老槐樹,
那本《安徒生童話
>>,
那場
7
年的失約,那個陪你一起走過青春的阮阮,那個一
生中最亮的月光,統統都將被埋葬。
成長的代價就是要失去一些東西,
而那些東西當時不覺得有什麼珍貴,
若干
年後,
過盡千帆才明白這些將不會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再次出現。
可是沒關系,
每
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如此,
但願我們會懂得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因為那
些都是用青春,用眼淚,用心碎換來的。在未來的日子裡,有過去的記憶溫暖於
心,甜蜜也好,痛苦也罷,都是存在過的證據。我的青春,你來過。雖然沒有陪
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慶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里,有你來過的痕跡,久
久都不曾退去。這就夠了。希望你日後想起,也會會心一笑,我們曾經的傻氣。
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再
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
存在的意義。
④ 愛國電影觀後感【600字】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⑤ 歲月神偷電影觀後感 600字
一部好電影會有一種力量,正如《歲月神偷》給我的震撼久久未能平復。據說這部電影是導演羅啟銳的親身經歷。所以感覺非常真實。
這是一部「笑中有淚」的電影,電影對白輕松幽默,飾演細佬的小孩子非常搞笑。但是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受是:感觸。你在這部電影可以看到人生的各種畫面情節:純真的初戀,親人之間的吵鬧與情誼,甚至是生離死別。
電影里有一個情節令我非常深刻就是:他們一條街的人每當開飯時都會在街上擺上桌子,然後吃飯時,他們都是不分彼此的,可以跟其他家的人一起享用,你可以在吃著飯的時候到其他家的桌上夾上幾道菜吃。
電影最令我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吳君如講的:人活著,總要信的。吳君如(飾演媽咪)的兒子(李治廷飾演阿哥)患上血癌,她對她兒仔說:你可以戰勝病魔的,你要有自信,你可以的,不管怎樣,人活著總要信的。雖然最後奇跡並沒有發生。當家庭陷入貧困危機,丈夫對生活失去信心,吳君如對她丈夫說:不管怎樣,人活著總要信的。確實,我們活著對事情總是要有希望要有信心,哪怕你知道可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都要抱有信心,等待奇跡的發生。阿哥和他細佬在醫院看到有人死亡時,細佬非常害怕,阿哥教他要面對死亡,不要畏懼死亡。而阿哥他自己卻要面臨他將來不久的死亡。
⑥ 觀後感600字
當我看完《隱形的翅膀》這部殘疾少女和命運頑強拼搏的影片時,我被主人公志華那經過命運慘烈打擊之後依然不屈不撓抗爭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動了。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麗草原上的故事。15歲的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們高興地去放風箏慶祝,卻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過醫院全力搶救,終於保住了性命,但卻失去了雙臂。失去雙臂的志華痛苦不堪,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無法自理,生活變得非常艱難。她想回到學校上課,卻被學校拒絕了,原因是她沒有雙手無法寫字做作業。.....面對著失學和生活無法自理的困難處境,志華非常痛苦,想要了結自己的生命,但是爸爸媽媽鼓勵她,給予她勇氣使她最終放棄自殺的念頭。後來, 志華參加了高考,她的分數過了線,但因為沒有雙手又報的是醫科專業,她最終沒有被錄取。失望再一次降臨。不料媽媽知道了她沒被錄取的消息,受不住打擊,精神分裂症發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沒有回來,志華家又陷入迷茫,悲痛的狀態。.....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但是媽媽已不在人世。為了紀念媽媽,志華和爸爸將媽媽親手為她做的龍風箏放上天空,風箏越飛越高。.....彷彿志華媽媽正在為女兒驕傲! 看過影片之後,最不能忘記的,不是他們殘疾的身體,而是他們驚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態與燦爛的笑容。他們的身體因精神的完整而美麗。想起張韶涵的一首歌: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我思緒萬千的和志華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志華在難以忍受的困難面前並沒有退縮,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獲得了成功。我想:生活對志華是多麼不公平啊!跟她比,我幸福多了,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自由自在的到處玩耍,可以……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更應該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的更仔細,更精緻,更加一絲不苟! 隱形的翅膀」,將會帶著的夢想,像風箏一樣在無邊無際的天空飛翔。..... 人沒有了雙肢就像小鳥失去了翅膀,花草樹木失去了滋潤一樣,就好比沒有了生活能力,沒辦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華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雙肢,她也曾想過是否該繼續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她選擇了生存下去,並且要考上大學,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她開始學慣用腳來寫字、吃飯、洗臉、刷牙、穿脫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來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腳訓練地跟手一樣靈活,便開始不依靠爸爸媽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被游泳教練選中並且又參加了訓練,參加了全國殘疾人游泳大賽,取得了勝利,同時也被體校錄取了。 她正如《隱形的翅膀》歌中,說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志華的這種行為,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她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別人休息時,她還在拚命訓練。我們要向她學習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雖然,我們沒有殘疾,但是,我們對待學習,要像志華一樣,奮發向上。我們已經五年級了,不能老想著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 這部影片給了我許多感想和啟發,讓我終生難忘。它不僅讓人感動,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殘疾,都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只要你有志氣,有毅力,無論什麼事都能做好。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女孩因風箏掉到了高壓設備上她去夠,不幸被電擊打,使她失去了雙臂。 當光明變成了黑暗,原來活潑快樂的女孩轉眼間變成壓抑痛苦的女孩。 這種巨大的轉變沉重的打擊著女孩的心靈,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這種事。女孩失去了雙臂,她喪失了生活的能力,這意味著她每天都會在痛苦中渡過,每做一件事都是極大的困難。失去了健康,才懂得健康的珍貴。人能健康快樂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沒有什麼比健康快樂更重要了。我們要珍惜每一天,讓每一天都過的有意義,做自己想做的事,獲得更多的快樂。 女孩失去了雙手,她只能讓父母幫助她來生活,但她並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於是,她每天都練習壓褪,她忍著痛終於把腿練的非常柔軟。她學著用腳寫字,一次寫不好再寫,不知她寫了多少萬次,每一次的練習都是痛苦的折磨,就是再累她也沒有放棄。她對自己充滿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用腳來生活,減少父母對自己的幫助,可見她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她沒有因為自己是個殘疾人,而使父母整天為她操心。慢慢地她學會了用腳來生活,還能用腳來做飯。這些在我們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她居然實現了,她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自己,挑戰著人生。 。 有種力量是隱形的,我們看不見,但是一直存在我們的內心,或許沒有經歷一些事,我們永遠也不知道那股力量的強大。是的,沒有闖不過去的災難,只要我們用心對待生活;是的,沒有到達不了的地方,只要我們努力拚搏夢想。無論何時,記得,我們都有對隱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