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500字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500字

發布時間:2021-07-26 03:45:57

① 求電影《孔子》的觀後感 600字左右

首先,史實也無怪乎是《史記》,《呂氏春秋》這一類書的記載。這些書是為統治者記錄歷史的書籍,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至於那些稗官野史更是不可全信的。
我不是學歷史的,鮑鵬山號稱專家,和胡玫他們展開口水戰,提出了他的史實言論。
鮑鵬山說:「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可是電影里竟然打成了『孔鋰』。之所以叫『鯉』那是有故事的,是因為這個兒子出生的時候魯昭公送了一條大鯉魚祝賀。」

鮑鵬山說:「《論語》裡面出現子路、子貢是對的,但是電影里孔子怎麼會直呼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貢』呢?稱呼別人的字,這是對同輩的稱呼方法。但是孔子是長輩,喊弟子一定是直呼其名的。」

「鮑鵬山還指出,片中孔子的弟子子路、顏回以及衛國南子的死都不符合歷史的記載。」

鮑鵬山說:「子路和顏回其實都是在孔子回魯國之後死的。而且顏回是因為太窮、營養不良死的,根本沒有電影里死得那麼悲慘。」
以上就是專家鮑鵬山和金牌編劇們所引發口水戰的言論。你自己分析下吧!
剛看完,感受如下:觀感是被分裂成兩個部分,孔子在魯國工作期間和不在魯國工作期間。前期故事較完整,場面也還算波瀾壯闊(雖然是電腦做的)。主要描寫了孔子政治野心大但卻又不懂政治,最終出現路線性錯誤,導致流亡。後期部分故事性較弱,主要是子見南子性騷擾篇,兵荒馬亂狼狽不堪篇;顏回捨身救書見義勇為篇,糧草斷絕一碗馬肉湯篇。全劇總結:苦大仇深

② 孔子觀後感作文 500字以上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傳說此電影首次還原子見南子,這個,歷史上算一個迷案,反正肯定是有點曖昧了,要麼為什麼孔子的學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悅,孔子諾諾的予所否者天厭之。這個地方南子說大家都能看見你的痛苦,可是沒有人能體會你痛苦中的境界,實際有畫蛇添足之嫌,討論完了詩經和仁者愛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聲,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思想十分適用於我們的學習當中。他所述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是多麼的謙遜,讓人為之贊嘆。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試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遙遠的時代,就有人能發出如此真確的主張。熟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不錯,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無法在這世上立足?

③ 電影《孔子》觀後感500左右

非常感人的電影,但自己看會更深刻,看別人的觀後感有什麼意思,還是你想應付作文,

④ 電影 孔子 的觀後感600字

《孔子》觀後感《 孔 子 》 以 高 超 的 藝 術 手 法 為 我 們 展 示 了 我 國 春 秋 時 期魯 人 孔丘 跌 宕 起 伏 的 一 生 , 呈 現 出 一 個 有 戰 爭、 有 陰 謀 、 有 聖 人 、 有 梟 雄 、 有 美 人 、 有 思 想 的 恢 弘 大 氣 的 春 秋 亂 世 。 影 片 以 孔 子 在 魯 國 執政 為 開 端 , 周 游 列 國 後 回 歸 故 里 為 結 束 , 始 終 以 孔 子 的 個 人 經 歷 為 線 索 , 藝 術 地 將 春 秋 時 期的 諸 多 重 大 歷 史 事 件 聯 系 在 一 起 , 既 有 魯 國 廟 堂 之 上 討 論 「 墮 三 都 」 時 的 明 槍 暗 箭 ,又 有 「 夾 谷 會盟 」 中 的 金 戈 鐵 馬 , 既 展 現 了 孔 子 及 弟 子 們 的 師 生 之 情 , 又 有 「 子 見 南 子 」 的 千 古 謎 情 。 春 秋 亂 世 , 正 是 戰 火 頻 仍 、 動 盪 不 已 的 時 期 , 聖 人 孔 子應 世 而 生 。 在 孔 子 5 1 歲 任 職 魯 國 中 都 宰 後 , 先 後 有 「 夾 谷 會 盟 、 武 子 台 平 叛 、 墮 三 都 以及 齊 魯 大 戰 」 等 戰 事 、 爭 端 發 生 , 而 這 些 正 是 在 《 孔 子 》 里 重 點 表 現 的 「 四 大 戰 役 」 。 「 夾谷 會 盟 」 的 凶 險 、 「 武 子 台 平 叛 」 的 火 攻 、 「 墮 三 都 」 的 浩 壯 、 「 齊 魯 大 戰 」 的 慘 烈 , 為 觀眾 呈 現 出 宏 大 壯 觀 的 視 覺 盛 宴 。 孔 子 的政 治 生 涯 大 起 大 落 , 顛 沛 流 離 , 周 游 列 國 宣 揚 儒 家 治 國 之 道 。 史 書 上 所 記 載 , 眾 弟 子 一 路 追隨 老 師 ,無 論 艱 險 窘 困 , 始 終 不 離 不 棄 。 孔 子 師 徒 行 經 冰 河 , 冰 面 暴 裂 , 書 籍 全 數 跌 入 河 中 ,孔 子 最 疼 愛 的 門 生 顏 回 不 忍 老 師 的 書 冊 毀 於 一 旦 , 奮 不 顧 身 撲 入 冰 河 救 書 ; 門 生 子 路 為 實 現孔 子 的 理 想 , 前 往 衛 國 為 官 , 衛 國 發 生 政 變 時 , 為 了 保 衛 自 己 的 主 公 而 舍 生 取 義 … … 這 一 幕幕 震 人 心 目 的 畫 面 , 一 樁 樁 感 人 至 深 的 事 跡 , 為 我 們 展 現 了 聖 人 孔 子 所 奉 行 的 思 想 與 教 義 的現 實 意 義 。 孔 子 從 政 失 敗 後 離 開 魯 國 , 在 外 漂 泊 , 先 後 經 過 7 個國 家 : 衛 、曹 、 宋 、 鄭 、 陳 、 蔡 、 楚 。 在 今 天 看 來 , 孔 子 並 未 出 山 東 河 南 二 省 , 但 已 足 夠 展 示兩 千 多 年 前 的 社 會 風 貌 。

⑤ 求一篇最新電影《孔子》的觀後感,500—600字

近日觀看了電影《孔子》,對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層。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傳說此電影首次還原子見南子,這個,歷史上算一個迷案,反正肯定是有點曖昧了,要麼為什麼孔子的學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悅,孔子諾諾的予所否者天厭之。這個地方南子說大家都能看見你的痛苦,可是沒有人能體會你痛苦中的境界,實際有畫蛇添足之嫌,討論完了詩經和仁者愛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聲,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思想十分適用於我們的學習當中。他所述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是多麼的謙遜,讓人為之贊嘆。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試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遙遠的時代,就有人能發出如此真確的主張。熟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不錯,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無法在這世上立足?

⑥ 孔子電影觀後感800

要點:

1、大致敘述電影的內容

2、選取幾個經典的片段談談自己的感悟

範文:

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於魯國一個沒落的貴族裡,但他堅持自己的思想,開班教學,創立了私學,改寫了只有貴族才能上學的歷史。途中因弟子子路救了季府准備殉葬的小奴「期斯弓」而發生的故事,導致孔子受連累被逐出魯國。

孔子在諸侯各國游說講學,推崇仁政思想,企圖改變各國戰爭紛爭的局面,改變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後來他在外漂泊十四年後,又被魯君召回國,在此期間創作出《春秋》等著作。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孔子的幾條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名言對我們教育很多,比如說:朽木不可雕也。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本身不喜歡學,不會學,再好的老師也教不好他,也沒有教他的必要。

這句話給我們的教義是十分大的,告訴我們,要主動學習,態度端正,要對學習抱著喜歡的態度,不做「朽木」要做一根「好木」。

這樣老師才會對你抱有希望,然而老師見你學習態度好,必定會想:「他(她)是一個有希望的學生」,也會因此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你的身上,你就會有更多學習新知識的機會,也不會讓老師天天一副「苦瓜臉」對著你,豈不是一舉兩得!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我同樣記憶深刻,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迫別人去做。這句話讓我終身受用,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講仁義的人,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強迫別人去做;然後再做到「己所欲,施予人」這樣的人,以後必定會受人尊敬、受人敬佩,千古流芳。我們雖然談不上「千古流芳」,但這樣做至少不會「遺臭萬年」。

所以,《孔子》這部影片對我們的教益是很大的,不論是孔子的政治思想還是他的教育理念,或是他的名言,都給了我們後人很大的啟發!

曾幾何時,他為了傳播這正確美好的思想而到處顛沛流離!為了改變這紛爭世界還老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他又是努力了多久!為了對後人的正確教育、啟迪,他又承受了多少磨難、傾注了多少心血!

⑦ 電影《孔子》觀後感

更與誰人說——電影孔子觀後感
電影孔子上映的第二天2月23日,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現在來寫觀後感,純屬個人意見,不知道該對誰說:

第一,形象和場景刻畫:

關於周潤發和心中孔子的形象:我一直承認周潤發演技比較好來的,這部電影刻畫的孔子,一直微笑著,很端但是不傲的感覺,溫潤有餘而寬厚不足。而歷史上那個面目模糊但妖妖叨叨的南子,周迅演的還不錯。

對古代的房屋啊,祭祀啊等了解很少所以看不出門道,我想的就是兩點:一本片中齊魯衛等各國的都城、村落明顯不同,反映出了經濟實力和民風民俗的差異,比那種看不出發生在那個城市的現代劇好很多。二孔子周遊列國不是周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春秋時代似乎最北邊的小國燕也是在現在北京這個位置,也就是說,他周遊列國應該都在黃河附近或者以南,為啥後半段那個雪花飄飄的,象東北的冬天啊?

衣服:孔子的衣服和徒弟們的、國君們的很正常,一看就是麻的。南子的衣服,雷到我了,沒見過把一大堆藍色珊瑚珠紛紛揚揚掛一腦袋象一新疆小美女似的古代夫人,更雷的是她還從一排藍色珠簾中走出來。

第二、電影與歷史和著作的契合:

因為這個階段在讀論語,所以還是有些感想的。

開篇處加封大司寇之前,孔子和魯國國君說的那些話,差不多都是論語或者相關原文,不過改換了環境,比如該和冉有說的,對魯國國君說了,這個也算是在尊重史實基礎上的藝術加工吧,可以接受。

那個漆思弓開始可是難壞了我,印象中完全沒有這個人啊,回家一網路原來就是漆雕開,吾斯之未能信的那位。這個,古代人有姓名字號。所以有點亂,其實著名學者知道漆思弓=漆雕開,看樂和的人既不知道漆思弓也不知道漆雕開,編劇就應該照顧一下我們這種剛開始學的人,直接叫他漆雕開就好了么?

傳說此電影首次還原子見南子,這個,歷史上算一個迷案,反正肯定是有點曖昧了,要麼為什麼孔子的學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悅,孔子諾諾的予所否者天厭之。這個地方南子說大家都能看見你的痛苦,可是沒有人能體會你痛苦中的境界,(沒記錯應該是這個話吧?),實際有畫蛇添足之嫌,討論完了詩經和仁者愛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聲,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這個要麼大容易拔高成假大空,要麼容易讓編劇留下南子對這個境界作何理解的大漏洞。

孔子的諸位弟子,傳說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劇中露臉的有那麼幾個。已經說過了的漆雕開,正冠後亡的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的子路。文質彬彬的孔子最喜歡的顏回、有管家感覺的冉求、著名孝子曾參、被夫子稱贊總有辦法的子貢,被孔子打擊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還有孔子的妻子兒女,其實這里要說導演也很不容易,光是找到年齡形態氣質都符合的演員估計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啊。

關於顏回之死,我印象中論語中沒有顏回是怎麼死的的論述,只是說顏淵死,子哭之慟。回來網路一下,也是沒有史料記載,導演安排他為了在冰河中救起竹簡被凍死,於情還是不錯的,但是細一想,還是發現了bug:論語中有一段,顏淵死了師兄弟們要求孔子用自己的車給顏淵改成棺槨,孔子回答,孔鯉(孔子的兒子,這里又有一個問題,影片字幕是鋰字,而書上一向都是鯉魚的鯉。)死的時候,有棺而無槨,按親疏遠近我應該給兒子而不應該給弟子,而我誰都不給的原因是,我和公卿們共同出行的時候,按禮數我的車不能比他們差,我只有一個車了,要保留。按這段的意思,顏淵死應該在回魯國以後。(因為流亡的時候,孔鯉生死孔子是不知道的,而且流亡當中也不會有公卿並列。)(

⑧ 電影【孔子】的觀後感600字以上

1月27日,是史詩巨片《孔子》以2500個拷貝特大規模投向市場的第6天。片方表示,影片投資1.5億元「賭的就是觀眾看完不後悔」。《孔子》上映6天來,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等各大中城市的主要場次均有爆滿現象,上座率整體在八成以上。

《孔子》以高超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展示了我國春秋時期魯人孔丘
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現出一個有戰爭、有陰謀、有聖人、有梟雄、有美人、有思想的恢弘大氣的春秋亂世。影片以孔子在魯國執政為開端,周遊列國後回歸故里為結束,始終以孔子的個人經歷為線索,藝術地將春秋時期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聯系在一起,既有魯國廟堂之上討論「墮三都」時的明槍暗箭,又有「夾谷會盟」中的金戈鐵馬,既展現了孔子及弟子們的師生之情,又有「子見南子」的千古謎情。湯一介、張頤武、孔慶東、陳來、彭吉象、孫欽善、錢遜、顧青、張衛等學者近日對電影《孔子》各有點評。

節奏張弛有度,情節引人入勝

春秋亂世,正是戰火頻仍、動盪不已的時期,聖人孔子應世而生。在孔子51歲任職魯國中都宰後,先後有「夾谷會盟、武子台平叛、墮三都以及齊魯大戰」等戰事、爭端發生,而這些正是在《孔子》里重點表現的「四大戰役」。「夾谷會盟」的凶險、「武子台平叛」的火攻、「墮三都」的浩壯、「齊魯大戰」的慘烈,為觀眾呈現出宏大壯觀的視覺盛宴。

孔子的政治生涯大起大落,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宣揚儒家治國之道。史書上所記載,眾弟子一路追隨老師,無論艱險窘困,始終不離不棄。孔子師徒行經冰河,冰面暴裂,書籍全數跌入河中,孔子最疼愛的門生顏回不忍老師的書冊毀於一旦,奮不顧身撲入冰河救書;門生子路為實現孔子的理想,前往衛國為官,衛國發生政變時,為了保衛自己的主公而捨生取義……這一幕幕震人心目的畫面,一樁樁感人至深的事跡,為我們展現了聖人孔子所奉行的思想與教義的現實意義。

《孔子》全片節奏張弛有度,情節引人入勝,高潮扣人心弦,雖然時長兩個小時,但是依然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認為,電影《孔子》的誕生,是國產史詩巨制的一個里程碑,它將中國大片的標准提升到了聖賢這一步,實現了一個大的突破,也讓中國文化走上了一個新的平台。與同期的《阿凡達》相比,《阿凡達》展現了電影技術的一個新高度,而《孔子》則是為中國大片指引了新的方向,中國人不需要再吊在威亞(特技)上討好外國人,中國文化將成為代表中國的最強音。

畫面大氣磅礴,鏡頭質感濃重

電影《孔子》中表現到武子台平公山不狃之叛時,孔子登上高台鼓振士氣,布下陷阱誘敵深入後以火油覆之,掀起全片第一個高潮。此節人物線索一分為三,一方三桓密議,一方夫子御敵,一方是反叛軍從集結至正面對戰的碰撞,三線並行,文戲武戲混搭。對於這一情節,導演胡玫拍帝王戲的經驗派上不小用場。以帝王之勢為聖人裁衣,用熊熊烈火烘托一個高高在上、寂寞而專注的擂鼓人,一如孔子以德識、才智對世人振聾發聵卻始終曲高和寡的一生。北大古文獻研究所所長孫欽善教授看完《孔子》後認為,多線敘事考驗的是導演的基本功,但整體氛圍掌控才是電影的關鍵,《孔子》選取的每個場景都非常有氣勢,並較為巧妙地在各大場景中穿插進孔子的重要思想。

氛圍的整體感也體現在全片大氣的攝影上:「夾谷會盟」山雨欲來,彰顯聖人箭藝和智謀;「墮三都」短兵相接,明快的節奏營造緊張氛圍;「武子台平叛」夫子親自擂鼓揮兵,展現軍事才華和大將氣度;「齊魯大戰」是影片場面最為壯闊的一幕。該片攝影鮑德熹說:「我們用電腦製作出了十萬人的視覺效果,『齊魯大戰』真的是最大的場面,《孔子》會把我們的胸襟拉闊,把我們的所有想法提高。」

長期從事影視美學等學科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北京大學教授彭吉象表示,影片中數字藝術營造出的大場面、大背景,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歷史語境。他不同意部分學者提出的「此類影片最好不拍」的觀點,而是認為,拍些精品是有好處的,許多年輕人和海外的中華文化愛好者都需要直觀的藝術,而不僅僅是嚴謹的學術。

孔子從政失敗後離開魯國,在外漂泊,先後經過7個國家:衛、曹、宋、鄭、陳、蔡、楚。在今天看來,孔子並未出山東河南二省,但已足夠展示兩千多年前的社會風貌。電影《孔子》為重現春秋時代的實感,從布景陳設、筆刀碳粉、夫子慢車的沉重書簡到衣履飾物都經過反復考究。《孔子》全片使用的道具多達3000件,此外人物的稱謂、生活中的禮儀習俗,也是經過權威歷史顧問團隊多次考證論證,務求細節完美、一絲不苟。

清華大學教授錢遜也對影片畫面質感給予肯定:「影片中的每個細節都滲透著禮樂文明的厚重、庄嚴、肅穆和意味雋永的儒家思想。而對於有人提出的《孔子》思想性不強的意見,中華書局總編審顧青則提出了不同觀點,他認為,如果太散文式地去講述孔子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必然會造成公眾理解上的困難。「不能用專家的視角看電影,適合專家學者們去看的電影不見得適合普通觀眾去看。《孔子》的觀賞性很強,達成了與公眾的溝通,不乏味,不說教,不幹巴巴,該緊張的時候緊張,該感動的時候感動,給了大家一個很生動的孔子。」顧青說。

人物刻畫生動,塑造英雄孔子

耗資1.5億元,歷時3年,聚集了堪稱「華語夢之隊」的強大幕後陣容,周潤發、周迅等巨星加盟,首度將2500年前中華聖人的傳奇生涯搬上大銀幕,這些無疑讓影片亮點紛呈。孔子是中國人的驕傲,如今更成為了全球偶像。從影片上映情況來看,大部分觀眾都認為《孔子》是近年來極具誠意、整體質量很高的中國電影。

影片壯觀唯美的畫面、有史可據但又劇力萬鈞的劇情、真材實料精細周到的道具,令全片極具觀賞性。演員的表演也備受稱道,周潤發大氣傳神的演出堪稱「演活了幾千年前的聖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張衛更描述周潤發塑造的是「叱吒風雲、臨危不懼的英雄孔子」。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周潤發塑造的孔子形象生動、有力量,讓人看到了孔子為了理想目標堅韌不拔去奮斗的精神。整部電影宏大、有追求、有歷史感,對白自然流暢,最重要的是適度、得體。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大哲學系教授湯一介認為,影片《孔子》尤為可貴的是對於孔子的「禮」給予了很高的重視,這是為許多現在寫孔子、說孔子甚至研究孔子的人所忽視的重要內容。

周迅飾演南子一角也相當出彩,只是在這樣一部男人戲當中篇幅略短。而陳建斌飾演的大反派季孫斯也十分「耀眼」,令觀眾大感驚喜。「顏回殉道」、「子路就義」、「孔子回魯」等經典場面更是成了「殺傷力」十足的「催淚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說,拍攝這類影片,能夠對古代文化傳統與人物抱著「溫情與敬意」是最根本的原則,在這點上,《孔子》做到了。這部凝聚著電影界以及學者心血的影片認真演繹了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學者,沒有陷入「戲說歷史」的圈套,這一點著實難能可貴。

⑨ 孔子觀後感500字

孔子》觀後感

今天,搶先在首影前觀看了《孔子》,不能說悶,也沒有十分激動,總體上還有點失望,所以要寫觀後感,真的讓我久久不能下筆。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片,電影《孔子》選擇了最為嚴肅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用名人拍出一幕激情四射的通俗劇,它幾乎沒有娛樂片的特質,可以稱得上是「嚴肅的商業片」,大段的半文對白,繁瑣禮法的悉數呈現,春秋五霸的權勢關系,都需要觀眾做好「備課」的准備。我雖然在此前已惡補了一下,但還是有不少話語聽不明白;而且很多劇情很快地一下帶過,對歷史沒有相當了解的人,是會完全看慒的。感覺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是比較文藝化了,考驗觀眾的智慧啊!
故事從孔夫子五十多歲,得以實現夢想,踏上仕途開始,感覺開場有點突然,接下來就是孔子運用計謀,抗衡齊國、三桓,然後平步清雲,連升幾級,做到代相國之職,劇情很緊湊。精彩的辯論,讓人精神一振,不過不失的特效,也帶來了一點視覺刺激。不過,總覺得有那麼點不明所以,在半知半解中努力往下看,頭上冒出的問號越來越多:作為三桓之首的季孫氏,為何讓孔丘當代相國?孔丘推行墮三都的時候,季孫氏又讓旁邊的人推動此舉,任由孔丘拆他的城牆?這此似乎都是他的計謀,但看不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了對他有什麼好處,電影對此沒有交待清楚。接下來與公山狃一戰,也挺振奮人心的,不過其中的萬剪齊發,而孔子「無懈可擊」,然後又出現「諸葛連弩」,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中段的「子見南子」也讓人印象深刻,美色與權勢擺於前,孔夫子還是選擇了仁義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聖人也! 不過那一幕想要表現南子的美艷,我卻感覺不出有任何的吸引,同是周迅,比起畫皮里的小唯真是差遠了。
再到後面,讓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顏回落水,來回多次在冰水裡搶救竹簡一幕,雖然他的行為很偉大,我也有那麼一點感動,但轉念再一想,這樣是不是有點迂腐呢?不管怎樣,他是為這些孔子最愛的書簡獻身了,導演讓他死得很唯美。
最後,孔子與弟子們得以回魯國,一眾人喜極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門前跪拜,老淚縱橫,那時候我也哭了,不過不是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員的入戲所帶動。
總的來說,「就這樣吧」!

閱讀全文

與電影孔子的觀後感5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是電影明星英文 瀏覽:437
男同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580
八度空間電影完整版 瀏覽:897
關於龍貓所有的大電影 瀏覽:543
31屆香港電影金像女主角 瀏覽:290
好萊塢關於警察電影大全 瀏覽:124
白鹿原電影結局結尾 瀏覽:115
最好聽的韓國電影音樂 瀏覽:8
一部學生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2
暴力聚會電影演員表 瀏覽:871
經典法國逐木鳥老電影種子 瀏覽:470
恢復電影院的地區 瀏覽:500
德拉西翁大電影 瀏覽:46
粵語電影跟蹤 瀏覽:28
有看正在上映電影的網站嗎 瀏覽:628
晚娘上電影演員 瀏覽:41
周星馳劉德華電影推薦經典電影 瀏覽:6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英語 瀏覽:694
吳亦凡的新電影叫什麼 瀏覽:560
電影突然變異圖片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