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年電影觀後感400字
《童年》是一本值得後人品味的文學巨著。它講述了高爾基童年時的悲慘生活。
書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有些事甚至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四歲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到專橫的外公家,卻經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朴實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竟被十字架活活壓死了。
當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為高爾基傷心、難過,甚至想替他熬過那火辣辣的鞭子;當我再次品讀時,我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自私正好和老祖母的寬容、慈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便深刻的體會到了正處在戰爭中的蘇聯人民的生活之艱辛和不易。人們在這種環境中,變得自私和貪婪。
這種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高爾基的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印記。
高爾基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並成為一代文豪,不僅歸功於在這種環境中依然保護他的外祖母,更歸功於高爾基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而我們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更應該擁有這樣良好的品質,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2. 分享一下觀看完 恰同學少年 這部電視劇的一個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恰同學少年一題就是摘自《沁園春·長沙》的一句
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不僅因為劇情的跌宕曲折,更因為一代革命家少年時代的豪情壯志。他們憂國憂民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使人欽佩,他們敢作敢為的膽量讓人贊嘆,他們勇於破舊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少年時的志趣思想,往往預示著一個人一生的前進方向。而電視劇中所描述的毛澤東的少年時代,給了我們大學生無限啟示,告訴我們應該心懷祖國、志向遠大,先完善自身繼而立足世間。
偉人的少年時代以天下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談論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雖然因「過於張揚」而被老師批評,但他心懷祖國和改變舊中國現狀的偉大理想得到了教師們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學的欽佩。偉人的少年時代樂觀而不畏寒苦,假期無處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變他的達觀,攜友一同讀書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經所說,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這種樂觀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毛澤東的魅力不僅如此,因為他光明磊落的為人、沉著縝密的思維和獨特的領導才能,團結了一群有志於改造貧腐的舊中國的青年。在少年時代,他們遊走於工廠鄉村,成為當地先進思想的宣傳兵;成年以後,他們更是各顯所長,在華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們的理想與抱負,他們的氣魄與膽量,他們的志趣與胸懷,無一不令人深深為之折服。
反觀自身,恐怕許多人有愧於心。
生活在改革開放、物資豐富的新社會,我們物質上充裕,卻難免精神上的貧乏。衣食不缺的我們無須為明天的生活發愁,卻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會責任感。在大學甚至是中學,虛榮攀比的現象屢見不鮮;因為失去奮斗的目標與動力而沉溺於網路的人也比比皆是;怠於努力而寄未來的希望於歪門邪道者也大有所在。雖然生活中少有如劇中劉俊卿之輩,但劉俊卿卻是當代大學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寫照。在劇中,他的所作所為讓人厭惡,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問題卻不得不讓人警示。
但與其說這部電視劇為我們敲響警鍾,不如說它向我們提出了要求。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句話的確是不可爭辯的真理,也是這部劇集的最好見證!正是因為有了湖南一師的那群優秀少年,才有了之後的富強中國!我們大學生應從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
3.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00字以上600字以下
少 年 強 則 國 強
——觀《恰同學少年》有感
梁啟超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題記
《恰同學少年》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優秀教師形象。這群人在那個時代應該是最時尚的,最先進的,最現代的。他們追求真理,追求信念,現在任何青春偶像在他們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一直以來,對於偉人,我們只能從他們光輝的事跡中瞻仰他們,效仿他們,緬懷他們。然而,偉人也是人,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偉人的。偉人最初也只是普通的人,是他們獨特的經歷,深刻的思考,大膽的實踐使得他們逐步鑄煉出優秀的品質而成就偉人的。
九十四年前,生活在動盪年代的熱血青年,心系國家的安危,帶著理想,帶著責任,走向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九十四年後,又是一群人,在熒屏上為我們再現了這樣一段動人的歷史。看了這對歷史,帶給了我們震撼,更帶來了深深的思考。
其實,它講的是青年時代毛澤東的經歷。本應該跟以前的那些「紅色經典」一樣的,但是,它又確實不一樣,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它將毛澤東這個偉人還原為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毛澤東也曾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是在求學過程中逐步探尋理想,成為一個有偉大抱負的人的。
我最喜歡的,其實是「雨中嶽麓」那段。古人雲:「納於大麓,烈風驟雨弗迷。」的確,在那個大雨的夜晚,在愛晚亭,當毛澤東說出:「趁著這滿山夜色歸你我所獨享,烈風驟雨中,凌其絕頂,一覽眾山,豈不快哉?」我的心,被震撼了。冒雨登山,現在的獨子連想都不敢想,有豈能體會到那份雨水沖刷的涼爽和快意呢?當他與蔡和森回到愛晚亭時,蔡和森說:「風,浴我之體;雨,浴我之身;烈風驟雨,浴我之魂!」當時的我恨不得能穿越歷史,回到92年前的那個夜晚,與他們一起雨中登山,只可惜,我生活在現代啊!
天穹高高鴻雁飛,書院深深松竹茂。曉霧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風雨驟。
詠長夜,攀北斗。蝶戀花,夢難求。書翻千秋史,談盡古今愁。美哉瀟湘偉少年,踏浪湘江競風流。
名和利,莫問候。書並劍,到心頭。揮毫萬山紅,舉臂托飛舟。美哉中華偉少年,他日神州競風流。
看著電視,聽著歌曲,內心總澎湃起一種感動和震撼。感嘆那個年代的風起雲涌,佩服先輩們的志氣和闖勁,也嘆息自己的生不逢時。沒辦法經歷上世紀20年代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反動勢力為維護其反動統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斗爭風起雲涌的崢嶸歲月。這個時期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4.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看過很多電視劇,看完後,不是為牽強的劇情報淺蔑的一笑,就是為虛構的事實報以閑適的遺忘!但是,自從看了《恰同學少年》後,我的心第一次被電視劇如此深深的震撼和「虜獲」。它的主題時刻印合著我的心境,給了我無盡的反思,它的精神也一直和我靈魂對悟,讓我的性情和劇情吻合甚至時時進行自我精神駁難!
《恰同學少年》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力量、一種召喚、一種深刻的理想追求!這些人類的美好品質不僅改造著那個時代,同時也影響著當代直至永遠!
《恰同學少年》在物慾橫流、理想匱乏的今天推出,不僅給了繁碌的現代人以休閑的安憩時刻,更多的應該是給予了現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缺少的精神營養和靈魂食糧。以毛澤東為首的一群貧寒學子,胸懷「掃天下」之鴻鵠志向,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憂患情懷,勇敢無畏,堅定自信,意氣風發,激盪青春,理想崇高,浩浩盪盪,戮力同心,同心同德,執著的朝著美好的前途進發。這些精神到處閃現,激勵著劇中人物也鼓動著我們的激情。可以肯定的是,劇中所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年代整體所缺少的。這些劇情都是深刻的反映著主題,詮釋著主題,深化著主題!
勇敢無畏;看完《恰同學少年》,勇敢的激情只是輕描幾筆就充分的展現我們眼前不並且深掘我們的心理了!它撫慰了我們的懦弱或者是膽怯。把它發揮到極致應該是「猴子石」繳槍一劇了。一群只讀聖賢書、吃無憂糧兩百文弱書生面對三千正規裝備的武裝軍隊——何況是一群欲借戰亂發財、窮凶極惡的軍隊——他們雖然是戰爭敗軍,但是他們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依然如凶神惡煞般可怕。此時整個長沙城到處是一片混亂,民慌亂避難,群人無首。設想:此情況下,我們也是大學生——相當於毛澤東時的師范學歷——能做什麼呢?不是常有大學生吼叫勇敢、狂妄嗎?相比之下,現在大學生所謂的勇敢不是真實的勇敢,而像是無所付出的踐踏自己或他人存在的正當生命自由度,更像是心理上對殘酷現實無能的、無奈的嚎叫!而當時的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的手無寸鐵的青年學子振臂群應,戮力同心。勇敢的擔當起阻抗敗軍的驚心動魄的巨任,挽救了長沙城,在某種意義上也改寫著中國的歷史!
堅定自信;他們一群人的自信不是淺薄的狂妄,也不是廉價的驕傲,而是對自己人生的看重和對自身價值的尊重!他們在學業上對於丁舉士是後輩,毛澤東仍然對他不是盲目的敬仰,不是單純的崇拜,而是充滿明智的自信。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當時,舊中國是滿目瘡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大多是家境貧寒的年輕學子常思救國方針和沖破不公平的社會樊籬的責任!這可以從紀墨鴻督學和楊昌濟的對話側面得到印證!
理想;他們年輕的學子,不是淺薄的「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不是無憂衣食住行的低微理想,而是為了全體勞苦大眾的幸福和不合理而揮灑熱血的豪邁情懷。在理想和現實沖突時,他們選擇崇高的理想而顛覆既存的堅硬現實。看他們高聲朗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的情景,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緊相連,他們將改造舊中國,改變國民命運當成自己的責任,他們一個個意氣風發、激揚文字,奮發圖強,在時局動盪中尋找中國的出路所在。把命運和國家前途緊緊聯系在一起,讓靈魂和身體與壯志一同燃燒!
激盪的青春;他們在貧困的環境和動盪的年代,不是對社會廉價的妥協和忍讓,而是對自己激盪的青春和殘忍的年代,不是沉淪歲月,不是浪費生命。而是以生命的分秒來鋪就輝煌的事業道路。用智慧的汗水來書寫偉大的人生歷程!更重要他們向貧苦宣戰,向現實嘲笑!
面對動盪的社會,迷茫的前途,以毛澤東為首的一群學子應用的跳起改造社會的重任的時候,就造就了他們非同尋常的偉大人生!他們的理想壯志和一切我們所缺少的優秀品質,難道看完此劇後,只有閑適的休息、心靈娛樂和單純的感動嗎?
5.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以前的社會是物質很缺乏,精神很豐富飽滿;而現在的社會呢,恰恰相反,《恰同學少年》觀後感。當我第二次看完這部電視劇就感覺很想寫點東西,我很羨慕那個年代的人們,真的很羨慕。那個年代的許多珍貴的東西,在我們這個年代逐漸丟失了。為什麼在和平年代,在物質富裕的年代,人們卻漸漸被蒙住了雙眼,看不清楚什麼東西才是珍貴的。在許多方面,與那時的青年相比,我甚至覺得社會在退步,在退步。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我們身邊的事物了。這部電視劇真正讓我重新認識了毛澤東。片中塑造的青年毛澤東的豐滿形象,讓我發現,我對毛主席實在太不了解了。甚至還誤解了這位偉人。我覺得似乎我們這一代都不真正地了解毛澤東,年輕人往往都對政治、歷史、軍事不屑一顧,更加不用說去了解了,觀後感《《恰同學少年》觀後感》。一說起毛澤東,大家似乎往往更加願意談論他晚年的過錯,對於毛澤東的看法總是太主觀,根本就不了解卻妄加評論。而如今我才明白毛澤東到底是如何地「功大於過」,他的「功」到底是怎樣的「大功」。毛澤東的形象在我面前更加豐滿了,對他的評價也更加客觀了。任何一個偉人,一開始都只是凡人,毛澤東也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青年。但是從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身上,明顯可以看到他不平凡的品質。他才華橫溢,博覽群書,積極好學,勤思善辨,修身養性,重情重義,孝順父母,憂國憂民,志存高遠。他的眼睛明亮、有神、篤定、堅韌、勇敢、無畏。他有一幫和他志同道合、與他一同奮斗的好朋友。哈哈哈哈哈,年輕人嘛,就必須........你們想去哇。最深刻的感覺就是我們現在缺乏那種敢拼敢幹敢闖的精神,缺乏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還有做人還得臉皮厚點。。。。。。呵呵
6. 恰同學少年 讀後感 400
隨著「八一」節的到來,各種歷史回顧的影片又拉開了帷幕。而在眾多的影片中,《恰同學少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更震撼了我的心靈,給予我無限的鬥志……
它是一部摧人向上的健康作品。讓我看到的是陽光和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胸懷祖國的氣魄,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氣風發,看得人眼前一亮。
《恰同學少年》吸引我的另一點是跟大多青春劇一樣,這部戲充滿了俊男美女,但跟韓劇和其它偶像劇所不同的是,劇中人物個個清新自然,造型朴實干凈,行為大方坦然,沒有矯揉造作「裝酷耍帥」的橋段,整部電視劇給人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感覺。看後給了我無限的憧憬。
這部電視劇也使我想起即將離開的大學校園,正在工作崗位上實習的我這才明白大學的光陰是最珍貴的。好懷念大一的生活,好想念我的母校,好想念我的老師、同學,一點點,一幕幕,大一的點滴在腦海中閃現。還會想起那條熟悉的街道,那熟悉的計算機樓,那熟悉的教室,春天裡的綠草坪,夏天裡的花海,秋天裡的落葉,冬天裡的皚皚白雪……那是充滿爛漫幻想的時候啊,有我們太多的憧憬,我們也曾有過那樣的雄心壯志,也曾有以天下為已任的偉大抱負和崇高理想,但缺少了那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英雄氣概。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夢里無數徜徉,卻不能回頭。這就是人生的無奈罷。如果時光再重來,大一的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呢?我想《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給了我們更多的詮釋,那種久違的青春活力,那種久違的理想主義,那種不容陰暗的堂堂正氣,那種對教育、對中國的未來深深的反思和憂患,那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想不光是我,每一個收看的觀眾,都會為之震撼。
可喜的是我們還會同母校走過半年的光陰,《恰同學少年》為我今後的道路指點了迷津。我們不會再混混諤諤,同時《恰同學少年》告訴我們:我們要在人生之路上乘勝前進,我們要選擇最能激發我們內心深處潛能的環境,我們要多和那些志趣高雅、胸襟開闊、抱負遠大的朋友交往,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受他們的感染,養成主動積極奮發的精神,這樣的人生,肯定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
7. 電影觀後感400字
觀《地道戰》有感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抗日的力量。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日戰爭期間,鬼子打高家莊的故事。在電影裡面,鬼子的特務化妝成「特工隊」,想摸清「我們」的地道,可是沒能得逞。當演到最後的時候,有一幕讓我終身難忘。在空無一人的茫茫大平原上,突然出現了很多拿著槍的人,他們雙目圓睜,都是從地道里出來的,他們掀開草皮,手中緊握著槍,一句沖啊,眾人一擁而上,一會功夫,鬼子全被消滅了。他們的英勇氣概值得我們敬佩。
通過這部影片,我認識到了人們群眾力量的偉大,他們用智慧與計策,憑著小米加步槍就將侵略我們祖國的日本鬼子打得屁滾尿流。
我為那些同日本鬼子拚死搏鬥、鬥智斗勇的革命先烈們感到自豪。(小時候寫的,肯定不好,你將就將就湊活一下)
8. 跪求一部勵志影視作品(《如恰同學少年》、《奮斗》)觀後感 600字
他知錯能改,古人「程門立雪」他「袁門立雨」,用誠心打動了老師;
他有領袖風范,同學們總是聽從他的號召;
他堅忍不拔,堅持冷水浴和各種有益的體育活動。
他……
他心中有天,有地,有中國,有世界,有宇宙!
當然,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從劇中,也看出了他的一些缺點。從中,不難預見出他日後成為國家第一領導人時,實行一些錯誤的路線原因和必然性。
毛澤東說:「與天奮斗,其快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這簡單的一句話顯現出他的兩個特點。
第一,他是一個很爭強好勝的人,什麼事情都要爭出個所以然。是的,在革命的時候,他可以與日本人斗爭,與國民黨斗爭。可是,當一個「共產主義的新中國」建立起來的時候,他已經是黨的主席。他又與誰斗?戎馬一生,征戰無數。年老的時候沒有人奮斗,樂在何處?當他無從奮斗時,便發起了文化大革命。和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路線的階級敵人」做斗爭。
第二,他不是很重視科學。現在大家都知道,人和自然要和諧相處,人是斗不過自然的,更不應該和自然斗。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的時候,毛澤東的數理化成績就不是很理想。後來也只去蘇聯短期停留過。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不注重科學,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正是因為這樣,他沒有採納計劃生育的政策。還提出了「人定勝天」等不正確的口號。開展大煉鋼鐵運動,和不切實際的糧食生產指標。
一般人到老年,都會比平時更倔強一些。如果本來就倔強的人,就更難聽取別人的意見了。如果他是一個普通人,這沒有什麼。可是,作為國家首要領導人。就必須廣泛的接受批評和意見。正因為倔強,和一些小人的鼓動,毛澤東才會堅持一些錯誤的路線。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一些災難。
不過,無論怎麼樣。毛澤東的確是一位偉大的領導。而我們要學習的,也是毛澤東青年時期的那種已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和優秀品格。
「衡山西,嶽麓東,城南講學峙其中。 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 多材自昔誇熊封。 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毛澤東用畢生的努力締造了新中國,也可以說是完成了自己的理想。而他也成為了歌詞中所唱的萬夫之雄!
老一輩的使命們已經完成了。可我們的使命才剛剛開始。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誰說,一二十年後「主沉浮」的就不是你我呢?
小妹的水平僅限於此,多多包含,O(∩_∩)O~
9. 小英雄雨來電影觀後感(400字)
==
這個單元,我學了《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課文寫了12歲的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鬼子英勇斗爭的故事,歌頌了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雨來很喜歡游泳,仰浮本領最高,媽媽不讓雨來耍水,怕出危險。一天媽媽知道雨來耍水,要打雨來,雨來跑到河沿,一頭扎到河裡去了。一會兒,他探出頭來,望著正在發愣的媽媽笑。
秋天,雨來上夜校,他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一天,鬼子來「掃盪」了,雨來自己在家中讀書,交通員李大叔忽然跑了進來,藏到缸下地洞里。鬼子沒有找到李大叔,便把雨來綁了起來。鬼子用糖和金戒指誘惑雨來,雨來沒有接受。鬼子又問雨來,但雨來仍然說沒看見。鬼子生氣了,扭雨來的耳朵,向兩邊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隻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擰。雨來臉上立刻變成白一塊,青一塊,紫一塊……但雨來始終說沒看見,氣得鬼子嗷嗷叫:「槍斃,槍斃!拉出去,拉出去!」蘆花村裡的人聽到槍聲,都哭了起來,他們到河沿上找雨來。忽然,河面上露出了雨來的小腦袋。雨來沒有死!原來槍響以前,雨來就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進河裡去了,鬼子慌忙向水裡打槍,可是我們的小英雄雨來已經從水底游到遠處去了。
這個故事很感人,小英雄雨來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去保護李大叔,而且,他非常勇敢和機智,把敵人騙了過去,他還是個愛國的小英雄不會因為自己的好處去出賣中國人。
我要學習他的愛國行為,也希望會有許多人像雨來一樣!在生活中,父母處處關心我們,不僅交錢供我們上學,還很寵愛我們。我們的學校又明亮、又寬敞,可有些同學們卻不好好學,你對得起爸爸媽媽嗎?相反,雨來在三鑽兒家的豆腐房裡上夜校,那裡又舊又破,雨來學習卻很認真。雨來的故事讓我深刻地感到:要好好學習,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快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