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金剛川》是為了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而推出的一部電影,是一部為表達對中國軍人的感激之情的力作。
電影《金剛川》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詮釋,他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影片以一條名為金剛川的河上為故事發展背景,以志願軍無畏美軍炮火的攻擊,拚命架起一條運送物資的橋梁為故事主要內容,塑造了此次戰爭中戰士們有血有肉的愛國情懷,以及殊死拼搏的忠心赤膽。
英雄張振智與他的戰友在河上用7天7夜的時間建出了一條橋,但是當橋已經完工時,美軍卻派來了轟炸機,在志願軍上方狂轟亂炸,把那所7孔的橋炸的只剩下2孔。由於時間緊急,張振智與他的戰友沒有時間思考太多,只得在槍林彈雨中再次修橋。
電影中對橋修好被炸,炸好又修這一段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通過觀看這一片段,我們也能夠深刻的體會到,當時作戰環境的艱難,以及涌現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視死如歸的勇氣。盡管天空中處處藏著危險,但是他們還是堅守到了最後,等運輸車把物資運通過這座橋運到了其他地方,他們終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無疑這部電影一定會激起許多中國人心中的愛國情懷,對於大家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能夠喚醒大家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激盪。電影《金剛川》也讓我們對於中國軍人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任何時候都不拋棄不放棄,即使用血肉也要築起一道橋梁,對於他們來說,完成自己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
② 電影《金剛川》的背後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故事是抗美援朝時期金剛川戰役,這場戰役十分凶險,今天就跟大家來講一講這場戰役的真實情況。金剛川中的老張,是根據人物原型還原的。整個金剛川,世界也是當時真實事件改編的金剛川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役中,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了橋體用血和肉,築起了金剛川上的水上道路,保證了戰略物資的輸送,張振志也因為這次戰斗被華東地區授予工兵英雄稱號。
③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200字
思路:從電影金剛川的內容展開。
風起雲涌的20世紀,有一場戰爭深刻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的歷史走向,甚至撬動著今天大國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鴨綠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與晝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個國家直接或間接捲入戰爭,雙方300多萬軍隊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搏殺,霸權主義者黯然離場,正義的旗幟重新在北緯38度線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陽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東方大地。
如果說,西方軍事史學家稱公元前5世紀的馬拉松之戰是「歐洲出生時的啼聲」,那麼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抗美援朝戰爭,則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聲吶喊。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朝鮮戰爭對中國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確立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軍事強國和亞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還建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保家衛國,再也沒有什麼語詞像這4個字一樣,能夠深刻揭示中國人民在經受列強長期凌辱後對這場戰爭的理解。
從勝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華民族在邁向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堅定、自信。在隨後的歲月里,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風險挑戰,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意志從未改變、歷久彌堅。
(3)金剛川電影觀後感入黨擴展閱讀: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據劇情梗概介紹,該片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跡。
與以往戰爭片不同,路陽表示,三位導演想更多表現戰爭中的個體,「志願軍們不應該每個人是一樣的、是同質化的,他們一定是很鮮活的人。
所以我們想找到他們每個人的個人情感。」在他看來,戰友之間以同志相稱,彼此之間一定有一種超越工作、甚至超越家人的關系,「是一種牢不可破的情感。」因此在劇本創作階段,三位導演思考的都是如何建立起每個人物在部隊中的情感關系。
④ 如何評價電影《金剛川》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清政府給我們教訓,也是歷史的教訓。所以我們才會在建國初期的困難時候,在朝鮮遇到美國的侵略時候選擇出兵。現在為了銘記歷史,也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艱辛過往,就有了《金剛川》這部電影。我覺得《金剛川》最大的成功就是真實,引起人民的共鳴。接下來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因為《金剛川》我們更加知道,不要忘記國家所受的苦難,也不要忘記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金剛川》不只是演員看的演技高,二是那段沉重的過往引起了人民的共鳴。也讓我們更加愛護我們的國家,wone我們也應該去看望那些從戰場上倖存下來的老人,向他們致敬,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安穩的生活。
⑤ 《金剛川》:越簡單越壯烈,這部影片對你又怎樣的感觸呢
我們中國人一直被她們當中最勇敢的人維護得非常好,她們不用信仰神靈,她們的聖靈來源於她們的中華民族。去看看《金剛川》以前,想像有關戰爭主題的影片,美國好萊塢的二戰影片招數一直難以釋懷,覺得在近些年的戰爭劇中,奮不顧身的大場面便是標准配置。真真正正看了影片才發覺,小故事逃避了有意砸錢構建競技場的坑,小中見大,以一場中小型戰爭突顯了全部抗美援朝戰爭的悲壯。
這一角色出境時間的短暫性,鑄就了極大的感情沖擊性。影片中山南海北的家鄉話令人深感親近,每一個觀眾都能從影片中聽見鄉味。最令人流淚的,便是影片末尾的背景音樂,一瞬間戳中淚點。影片整體界面頗有匠心獨運,小故事簡易卻又詳細,沒有有意催人淚下更沒有詆毀對手,戰爭的殘忍和艱辛都是在界面中詳細表述了出去。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實際意義,也是深深地的融進了界面當中。
⑥ 電視劇金剛川的讀後感是什麼
這句金剛穿的讀後感,我覺得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解讀發展也不同,所以不一樣的
⑦ 徵文【青山處處埋忠骨——觀金剛川有感】學校那邊急要
電影《金剛川》於今天正式上映,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軀無悔許國的故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一次聽到、唱起這首志願軍戰歌,就讓我們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慷慨激昂、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英雄場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贊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從課本照進現實,校園里傳承「英雄贊歌」。還記得小學課本里的邱少雲、黃繼光……讓我們永遠記住了英雄們面對艱難困苦時無私奉獻和不怕犧牲的堅強意志。互聯網時代同樣需要學習英雄模範人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既把傳統課本文化教育傳承和發揚下去,還可以把各類紀念館、陳列館、博物館搬上互聯網,讓群眾能夠更直觀地「切身」感受中國近代史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浸潤式的環境中感知感受、認知認同愛國精神,讓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在心中牢牢紮根。 從電視走入生活,全社會唱響「英雄贊歌」。今天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青春守護的、用熱血捍衛的、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所熱愛的土地、國家和未來。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和實際的「口號」,而應當融入各類活動之中,精心組織公祭、瞻仰紀念碑、祭掃烈士墓等活動,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領域,推動
抗美援朝精神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群眾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大力唱響愛國主義正氣歌。 從口號變為行動,工作中踐行「英雄贊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動有落實。對英雄最好的懷念,就是把我們的敬國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匯聚成洪流,成為磅礴的「中國力量」。黨員幹部要時刻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永遠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
強化責任擔當,把抗美援朝精神作為提振幹事創業激情的不竭動力,轉化為在工作崗位上愛國報國的具體行動,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當前、腳踏實地,一步步埋頭苦幹,以超常的氣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幹事干成事。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讓我們共同把這曲贊歌一直傳唱下去
⑧ 你觀影《金剛川》的第一感受怎麼樣
《金剛川》看完後覺得可以說五味雜陳,想講話但喉嚨確實像被哪些卡住了一樣,一直說不出話來,第一感受就是震撼。
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當一架美國軍隊飛機沖向大家的主炮時,戰士依然在不斷地為美國軍隊槍擊。他早就對自己的存亡置若罔聞。盡管他雙目失明了,但他一刻都沒有舍棄作戰。在我心裡,他是真正的勇士。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出國留學70周年。回首過去,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大家如今的生活是由成千上萬革命先烈用性命和血水換得的。現如今,中國不會再是被國外帝國主義欺壓和隨意殘殺的中國。祖國發展和強勁是大家幸福生活的基本。願這個世界沒有戰事,僅有友誼。
⑨ 《金剛川》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金剛川》作為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的片子,由目前國內最擅長此類題材的演管虎執導出票,又有多位大牌實力男星加盟,哪怕只是一個用兩個月時間匆匆完成的命題作文,質量卻依然十分堅挺。
《金剛川》
管虎本身就是諾蘭的粉絲,所以的電影的節奏也把控的很好,《金剛川》人物台詞較為生動和貼近實際,沒有像以前的主旋律片子一樣一味的強調集體和情懷,沒有那些假大空的口號強行呼籲愛國,而是通過戰爭中每一個人物的具體行動來將導演的意圖傳達給觀眾,這樣會讓煽情來得更直接實在和生動,畢竟這是取材於真實的案例,很多細節都有跡可循,所以觀眾內心能和電影有共鳴。由於本片沿用了《八佰》三分之一的團隊,所以不論是從主創團隊很高的重合度,還是片中的白馬、激動人心的配樂來看,《金剛川》似乎都於《八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八佰》是趙子龍捨身救主,《金剛川》是劉關張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