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篇兒童電影觀後感
小孩不笨2》觀後感 今天受朋友邀請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沒想到,效果卻大大超出預期。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但導演「賺人眼淚」的手法實在是天下一流,連我這等「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稀里嘩啦了好幾次,實在是佩服得緊!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裡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著說出了真相:學校馬上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為要賺錢,不僅不聽他的請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為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黑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為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台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為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才去學校哭著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床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 love 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為「迷幻、虛假和偽裝」! 生命、愛、關懷、靈性……在哪一個黑夜滋養?在哪一個凌晨萌發?又在哪一個時刻開花?!
請採納。
⑵ 求電影一個可憐的小男孩的觀後感
我還沒看呢?你急個啥!你看了嗎?我們都不用交,你為什麼要交啊!
⑶ 奇跡男孩觀後感
奇跡男孩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電影《奇跡男孩》,講述了10歲的奧吉天生臉部畸形,又經歷了27次手術,非常不幸。此前一直在家中跟著媽媽自學。小學五年級時,奧吉進入父母為他精心挑選的學校上學,因為天生臉部畸形,小奧吉戴上頭盔掩飾自己真實的樣子,不尋常的外表讓他成為同學們討論的焦點,並終日受到嘲笑和排斥。
然而,小奧吉沒有被嘲笑和譏諷嚇倒,而是勇敢沖破了內心的壁壘,打開了頭盔,變得自信堅強。也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和歡迎。
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兩個道理,一個是不要嘲笑別人,這樣會讓別人非常難受,第二是被人嘲笑時不要氣餒,只要擁有堅強的內心,就一定會受人尊敬的。
⑷ 觀看《孩子的夢想》後寫一、篇觀後感言
今天,我飽滿深情地觀看了一部親子勵志電影——《追逐夢想的孩子》。
電影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李小天成長歷程。小天父親是賣砂鍋的,小天從小就沒有母愛,天天被父親嘮叨著考重點上名校。可小天成績一直都是一塌糊塗。小天喜歡跑步,就利用機會和同學刑風一起訓練,老師也大力支持,父親在這一切的影響下,才正確認識到應該發展孩子興趣特長,讓小天獲得了自信。
這是一個汗水和淚水滴胸懷的故事,這是一個用勇氣灌溉出奇跡的故事。一個調皮搗蛋的男孩,一個生活學習一塌糊塗的小男孩,經不懈努力,用汗水用勇氣,用實力向人們證明,最終超凡出眾,燦爛綻放!
看完這電影,我的心中默默浮現出一個表情——笑中含淚。追逐夢想是一件偉大而又光榮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哪怕你的夢想再小,哪怕你的身份再卑微,你們也有去追逐夢想的權利。就像片中的小男孩一樣,追逐自己的夢想,持之以恆,認認真真地把它做好,即便失敗了,你也是幸福的,如果你成功了,你會享受到快樂!
這部電影很感人,看完後,我學到了很多,使我一生受益。
⑸ 看電影小男孩寫影評
看過很多關於二戰的電影,甚至做過一篇盤點文章,危難中也是鑒證了很多人性閃光點的時刻。在戰爭中,如果不論輸贏和既定利益方,戰爭中不管從那一方來說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部二戰電影以美國為視角,片名little boy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的核武器同名,而被投到長崎的原子彈就被命名為「胖子」,《小男孩》中還真的有個小霸王「胖子」小朋友。撇開美式主旋律來講,電影觀賞性很強,用童話的方式來講述關於戰爭的故事,真的挺贊的。 選擇相信是需要勇氣的,愛和信念最終可以創造奇跡。這是電影的主題,足夠強大的信念也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從被魔術師的「魔法」幫助實現了第一次隔空移動物品,後來小男孩就堅信自己也是有魔法的。父親是小男孩心目中最好的「夥伴」,片頭用了幾段來陳述父子關系,導演將孩子幻想中的情節展現出來,生動有趣。因為長子是扁平足不能參戰,所以父親上了戰場,然而在菲律賓,父親成了日軍的戰俘,生死未卜。後來,小男孩遇到善良的神父,他給了男孩一個聖經里的清單,並且告訴他,要按照清單里的任務一條一條完成,那麼在戰爭中失聯的父親就會回來。 小男孩堅定不移的去相信如果完成了清單所有的任務,爸爸一定會回來。雖然連哥哥都嘲笑他,但他卻不在乎,在異國朋友橋本的幫助下,最終完成了清單中的任務。移山的那段充滿魔性,巧合讓小男孩出了名,後來的原子彈也是神巧合。 個人認為日本大叔橋本這個角色設定的非常好,作為一個生活在美國的日本人,因為戰爭的關系要受到各種排斥,我們的主人公小男孩也從一開始排斥他到後來和他成為了好朋友,這中間除了互相理解和互相交流之外,也從側面體現出了美國這個國家大包容的感覺,雖然有一些過度偏激的人會把仇恨發泄在平民百姓身上,但大部分還是理智的。 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上戰場的戰士,戰爭都是殘酷的,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核武器的威力巨大,對日本造成了重創,戰爭也接近尾聲了。站在日本的角度,對他們的打擊是慘重的,多少普通民眾都被這場災難牽連到,但侵略方在某種層面確實不值得同情。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希望人類可以痛定思痛,不再有這樣大規模的戰爭,生活在和平的世界裡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看完電影你會有滿滿充盈正能量的感覺。在戰爭的陰影下人們惶恐不安,小男孩選擇了相信,而他贏了。這樣的勇氣是很多大人都不曾擁有的,因為人越長大顧慮越多,失去了單純的念想,而孩子的眼裡,是非黑白很分明,他用他小小的信念創造奇跡,最終一家人終於團聚。
⑹ 觀電影《小男孩》有感1000字作文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由英國著名作家蒂姆鮑勒寫的《小河男孩》。讀完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為書中的女孩傑西失去爺爺而感的難過;為傑西認識的那個男孩的身世而感到納悶;也為傑西的爺爺完成了他最想完成的作畫——《小河男孩》…… 這本書主要講了女孩傑西的爺爺患了心臟病,並且隨時都有病情加重的可能,但他仍然堅持要回自己的家鄉一趟,因為他想在故鄉的小河邊完成自己的作畫——《小河男孩》。傑西酷愛游泳,在家鄉陪爺爺的那段日子裡,她時常會在那條小河邊見到一個男孩。傑西並不認識他,但他卻在傑西為爺爺的身體狀況而擔心 、難過的日子裡給她以信心與鼓勵,與此同時,他還請求傑西幫助他了卻一個心願。爺爺在傑西的幫助下終於完成了他的畫作,而那個男孩也如願以償,他從小河的發源地游向了大海 …… 這本書形象的用河流來表示生命與死亡,整本書宛如詩篇,感人至深,使我受益匪淺。我以後一定會讀更多的課外書,這能提高我的作文水平,也能提高我的文化修養,還能提高課外知識呢!
⑺ 電影《奇跡男孩》觀後感:哪有什
《奇跡男孩》這部電影折射了很多問題。
一、孤獨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可能會面對一段內心孤獨的生活。
奧吉,因為長得醜陋,剛開始每天的學校生活是度日如年,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的陪伴,別人還把他當作怪物看待。在學校里,奧吉太孤獨了,當他與傑克因考試而成為好朋友時,他的心情一下子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