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一部革命影視作品或讀英雄人物的故事寫體會(觀後感或讀後感),200字左右!急!!!
要是自己生活在那個年代, 也是革命英雄了,
㈡ 有關革命英雄人物的電影的觀後感
看了《少年英雄》這部電影後,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因為王二小的精神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王二小,生活在特困家庭里,天天都去牧牛,一天,王二小和個哥哥一起有說有笑地在牧牛。王二小給哥哥表演他的彈弓技能,沒想到,打到了敵人埋伏的地雷,「轟」「轟」霎時,周圍一片火海,王二小站在原地呆若木雞,他哥哥早已逃之夭夭,可還是逃不出日本鬼子的"魔掌",許多老百姓被日本鬼子給抓去了.王二小,被捕中的佼佼者,經過一段耳濡目染之後,王二小已經忍無可忍,無奈之下,垂頭喪氣的走在山路上「呼」鬼子的軍隊來了,王二小閃電般的躲進山洞,而然被一個落隊的日本鬼子給逮住,幸虧八路軍來的早,鬼子被打得人仰馬翻。
血淋淋的戰爭開始了!王二小為了人民,把敵人引向八路軍的埋伏圈,當敵人發現自己受騙了,殘酷地殺了王二小。「殺!為王二小報仇!」喊聲驚天動地!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淚珠,一顆顆地落下,緊接著,一股無名的怒火和悲傷一擁而進,占據我整個心房。
原來美麗富饒的祖國背後,竟藏著這么多英雄再了壯烈犧牲事跡,可想而之我們現在和平是多麼的難得。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里,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學習是我們最大的目標,我只相信一句話:亂世出英雄。
㈢ 英雄人物電視或電影選一部印象最深的寫自己的觀後感(680字)
我相信,這種沒分又賣力氣的工作是沒有人願意回答的
㈣ 寫一篇英雄電影括電視劇的觀後感作文
、近一段時間,一部根據許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拍的同名電視劇在各大省級電視台播出並一度走紅,成為2005-2006年度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之一.我在去年暑假看了這部電視劇,感觸很深.
這部電視劇主要記敘了抗日戰爭年間,白洋淀地區的八路軍英勇抗擊日寇的故事,以上級傳達的接葯任務為線索,把故事情節展現的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主角以張嘎為中心的一幫小夥伴,在打擊日寇的戰爭中表現出的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愛國精神讓人敬佩.
故事清晰的展現了日軍侵華期間的罪惡,也展現了我國人民抗擊外侵的決心.
這部電視劇的播出,表現了我國人民打擊一切敵視勢力的堅定不移的信心,警告一切敵對中國的勢力:「中國人民會與你們斗爭到底,無論任何組織和國家都不能幹涉中國主權和內政!」在「台獨」勢力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僅要與台獨勢力斗爭,也要與一切支持台獨的國家斗爭.
在21世紀,這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我們少年兒童更要為國家統一和完整作出貢獻,像張嘎那樣與一切敵對中國的勢力斗爭到底.而只有現在努力學習,將來才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學們,加油吧,牢記國恥,現在努力學習,將來使中國再像一個巨人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㈤ 復仇者聯盟3觀後感500字作文
晚上看了復仇者聯盟第三部。號稱漫威十年的重磅電影,上映才三天,內地票房就超十億。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作為一個漫威電影的路人甲,對漫威的英雄們有些還叫不上名字來,但是這部復聯3卻讓我感到它蘊含的價值觀在慢慢發生變化。
以前的電影,反派很壞,無感情,無人性,就是想要殺掉你,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英雄們,都是充滿了人性的,有家庭,有愛人,有孩子,有隊友,這些情感的演繹刻畫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讓人愛憐。但是,這次的復聯3,卻對反派滅霸作了濃重的情感刻畫,這個奇大無比的巨人,有自己的養女,是他的摯愛,而且也有著自己的價值觀,認為要生存下去,必須以人口的減少為代價,雖然很殘忍,但是這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人類真到了非要減少人口才能存活下去的話,那麼減少人口就是正當的。那些懷著慈悲之心的英雄人物,被兒女情長牽絆的英雄人物,他們在那個時候,還能用什麼來拯救人類呢?
復聯3對反派滅霸的情感刻畫,開啟了漫威英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變化。英雄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英雄?現在復仇者聯盟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嗎?我想,漫威如果想要做得更好,就必定是要引導觀眾價值觀的改變,特別是英雄觀的改變,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呢?復聯3已經出現這樣的轉變的苗頭。對於反派的親情刻畫,滅霸的眼淚,以及最後用一個響指毀滅了半個宇宙後坐在懸崖邊帶著一臉的惆悵看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他也在思考他這樣做的代價和理由,他也曾懷疑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的,以犧牲一半宇宙的生命,來換取另一半的生命,因為內心有矛盾,所以才產生情感,這種感情感染了我,讓我覺得偉大的並不是復聯們,而是這個滅霸,一個會流眼淚的有血有肉的滅霸,一個價值觀雖然值得商榷但卻有思想深度的滅霸,一個在成功後卻在西下的夕陽里有了失落感的滅霸。這樣的滅霸,是一個真正的反派嗎?而復聯們這次的表現,是真正的英雄嗎?不說下一部電影會有怎樣的劇情,單就這部復聯3來說,沒有反派,只有正義,沒有壞人,只有英雄!
㈥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㈦ 英雄人物電影觀後感700字
看了《少年英雄》這部電影後,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因為王二小的精神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王二小,生活在特困家庭里,天天都去牧牛,一天,王二小和個哥哥一起有說有笑地在牧牛。王二小給哥哥表演他的彈弓技能,沒想到,打到了敵人埋伏的地雷,「轟」「轟」霎時,周圍一片火海,王二小站在原地呆若木雞,他哥哥早已逃之夭夭,可還是逃不出日本鬼子的"魔掌",許多老百姓被日本鬼子給抓去了.王二小,被捕中的佼佼者,經過一段耳濡目染之後,王二小已經忍無可忍,無奈之下,垂頭喪氣的走在山路上「呼」鬼子的軍隊來了,王二小閃電般的躲進山洞,而然被一個落隊的日本鬼子給逮住,幸虧八路軍來的早,鬼子被打得人仰馬翻。
血淋淋的戰爭開始了!王二小為了人民,把敵人引向八路軍的埋伏圈,當敵人發現自己受騙了,殘酷地殺了王二小。「殺!為王二小報仇!」喊聲驚天動地!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淚珠,一顆顆地落下,緊接著,一股無名的怒火和悲傷一擁而進,占據我整個心房。
原來美麗富饒的祖國背後,竟藏著這么多英雄再了壯烈犧牲事跡,可想而之我們現在和平是多麼的難得。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里,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學習是我們最大的目標,我只相信一句話:亂世出英雄。
㈧ 讀了英雄人物的一些影視作品寫一篇觀後感
電影《英雄》觀後感
早就聽說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是一部很經典的影片,盡管拍攝出來已經有幾年了,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我一直沒有看,今天晚上終於有時間和精力把這部影片細細品味了一番,這部電影時間並不長,僅有短短地92分鍾,但秦國宮殿的陰森,野外山景的秀麗,塞外大漠的遼闊加上演員的英氣、豪氣、霸氣、義氣,無一例外的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使我重新理解了英雄的含義。真正的英雄不是建立在利而是建立在義的基礎上,重情重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不惜犧牲一切乃至生命;真正的英雄不是為了情誼一味順從迎合,而是在對方誤入歧途之時誠懇堅決地提出;真正的英雄在關鍵時刻為了大局不惜放下個人的恩恩怨怨,用寬容與大度化解仇恨;真正的英雄會慧眼識英才,虛心接納他人的意見。
影片從無名與秦王的對話展開,從無名的話中回放他和趙國三大刺客長空、飛雪和殘劍的刺殺秦王的全部准備工作和心理活動。片中的這些主要人物,都是英雄。無名的劍法非常厲害,十步之內能夠置人於死地,而秦王的宮殿戒備森嚴,按大秦法規臣子與秦王隔百步之遙,無名要想刺殺秦王成功,就必須距秦王10步之內。秦王下過賞令,刺殺長空成功者可走上20步與他獨飲,刺殺飛雪殘劍一人成功者可上前10步,這樣才能達到「刺殺距離」,為了助無名刺殺成功,長空,飛雪,殘劍故意讓無名刺傷自己,讓他帶去他三大刺客已死的消息,謊稱長空的劍法不如他,飛雪殘劍死於兩人的感情不和,心胸狹隘。這樣騙取秦王的信任,使得他獲得接近秦王伺機下手的機會。這個過程中,我感覺他們三個很重情義,我看不到一點個人私利,為著一個目的團結起來甘於奉獻,甘於流血忍受肉體上的痛苦。不過無名的話很快被秦王識破了,因為殘劍和飛雪曾與秦王交過手,秦王認為他們兩個氣度非凡,絕不是心胸狹隘之輩,在關鍵時刻,殘劍放棄了刺殺秦王,這讓飛雪和無名都很難理解,同時殘劍也不讓他們去刺殺秦王,在無名臨行之前,殘劍送給了他兩個字:天下。殘劍無疑是很有長遠眼光的,更是心胸非常寬廣的,誰都知道,秦王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但是殘劍清楚地看到了雖然秦王一心想吞並六國,給六國帶來威脅,但是在這六國連年征戰,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時,也是只有秦王實現天下的統一,才能夠解救萬民於水火,換來天下之太平,他們的刺殺行為僅僅是為了報個人的家仇,而同千萬百姓的生活相比,這些個人的恩怨其實算不了什麼,應當放下系萬民於心中。當無名將殘劍的意思告訴給秦王時,秦王也不由得對殘劍肅然起敬,真正理解他的居然是刺殺他的,和他素昧平生的朝廷重大通緝犯,就連他的侍衛也認為他是一個暴君,同時,看著殘劍寫的「劍」字,也悟到了劍的最高境界,是手上無劍,胸中也無劍,有的只是一顆大的胸懷,用大胸懷包容一切,為的是日後天下的和平與安定。殘劍也最終使無名放棄刺殺秦王,棄劍而去,並讓秦王永遠記住這劍的最高境界。當得知無名主動放棄刺秦時,飛雪不能理解,與殘劍在大漠中展開決斗,為了讓飛雪知道殘劍的此舉用意,殘劍任飛雪的劍刺向自己,當飛雪流著淚抱著垂死的殘劍問為什麼沒有擋她的劍時,殘劍只是說了一句話:為了使你相信。最後飛雪也一並殉情,雖然我很難推測飛雪最後是否明白了,但是殘劍的大度與遠見確實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飛雪的殉情,也足見其對愛情的忠貞。至於秦王,在本片中一改人們對他的暴君的印象,他是勇敢的,當他識破無名的謊言,在宮殿中透著燈火隱隱感到無名的殺氣時,依然臉上毫無懼色;他又是心胸寬廣的帝王,面對威脅自己生命的敵人,能說出與殘劍那樣的人結為知己,我死也無憾;他又是愛惜人才的,當眾武士要求殺掉無名時,他是那麼矛盾,他不想殺無名,卻又因自己立下了法令不可更改而迫不得已,用最隆重的葬禮厚葬了無名。並且在統一六國後愛民保民(雖然影片最後說的有些誇張)同時長空為了紀念三位兄弟也放棄了習武。
我不禁想到了當今這個復雜的社會,我們也要向文中的這些人物學習,有句俗話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我感覺友誼是不能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的,一定要真心對別人好,不要用的著人就燒香,用不著人拿棍邦,真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不要認為自己對別人沒有關心和幫助的義務,有時為了朋友要甘於奉獻,不怕吃虧。別人取得榮譽感到快樂時學會贊美和分享,而不是嫉妒怨恨,更不是阿諛奉承,別人失勢悲傷時學會安慰和鼓勵,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冷嘲熱諷,只有這樣才能換得長久的友誼。真正的友誼也不是為了對方高興一味地迎合奉承,要真心贊美對方的優點和長處,還要委婉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幫助他改正。因為自己的朋友也不是聖人,他們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缺點,可能一時他們不會理解,但是日子久了他會明白自己的真心。另外,「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有的人可能脾氣秉性和我們不投合,有的人可能脾氣很暴躁,有的人可能毫不留情的當著很多人的面批評過我們,甚至有的人可能不喜歡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更要有寬廣
㈨ 抗日英雄故事讀後感(500字、急!)
今天,我讀了《抗日英雄小故事》,看了中間的一個個英雄小故事,不禁讓我十分欽佩這些英雄們。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故事就是「後方戰場的巾幗英雄茅麗瑛」。 在上海第十二中學(原啟秀女中)校園里樹立著一位巾幗豪傑的塑像,這位女英雄就是茅麗瑛烈士。茅麗瑛是浙江杭州人。1931年進入上海海關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7月,任上海職業婦女俱樂部主席。她不顧日偽特務的威脅,組織募捐活動,將募集到的錢款物資支援四軍等抗日部隊。 1939年5月下旬,上級黨組織要求茅麗瑛為新四軍募集一批棉衣和錢款,同時為難民募集救濟款。在茅麗瑛和同伴們的共同努力下,社會各界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掀起了捐物捐款的熱潮。籌集到的資金很快被轉交給新四軍駐滬辦事處和難民救濟協會。就在茅麗瑛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義賣活動的時候,她的母親突然病危住進了醫院。身擔重任的茅麗瑛無暇照料老人家,就是在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刻也每能盡上一份孝心。 辦完母親的喪事,她又很快的投入到抗日愛國募捐活動中,抗日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她的行動終於激怒了日寇,在義賣期間收到了一封附有子彈的恐嚇信,但茅麗瑛毫不畏懼,絲毫沒有退縮,她堅定的表示要為「義賣而生、為義賣而死」。1939年12月12日晚,這個被日寇認為是後方戰場上的「禍患」。在開會下樓時,遭到日偽特務的謀殺,年僅29歲。 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為茅麗瑛烈士親筆提了輓詞:「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是光榮的,人民永遠紀念她!」 茅麗瑛受到敵人的威脅,仍不畏懼。還仍然讓人民們積極的募捐 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新世界的學生們學習的。特別是一些小寵兒,家中的掌上明珠,更要學習茅麗瑛的精神。在我們完成一件事時,不能因為遇到了一點點挫折和困難或者遭到了別人的反對而就放棄了,半途而廢了。這時想一想茅麗瑛,她即使遭到了日偽特務的威脅,也毫不害怕,想退縮,繼續帶領大家向新四軍和難民募捐。而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遭到了別人的反對,怎麼就可以退縮了呢? 讓我們好好學習茅麗瑛,做一名新世界的好少年。
㈩ 愛國的電影的觀後感 500字左右
讀《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有感
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再也不會有敵人來挑起戰爭,也不會有反革命分子來破壞我們幸福美滿的生活了……但同學們,你們可知道我們美好生活的背後,究竟是誰為此付出了淚水、鮮血、甚至是生命呢?對,那些為我們生活付出沉重代價的人就是紅軍!紅軍叔叔為了我們後代的幸福生活,在1934年4月就走上了這條北上抗日的艱辛道路,開始了打擊蔣介石反動派氣焰的征途……他們整整走了二萬五千里,一路上四渡赤水、巧占定番、跋涉大草地等,都是歷史上的創舉,是震撼人類的的壯舉。長征中,紅軍破關奪隘,搶險飛渡,退殺了追兵,阻止了敵人,翻越了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啃樹皮吃皮帶,走破了一雙又一雙草鞋……毛主席也曾說過:「請問歷史上曾有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過。」這句話就充分體現出長征途中巨大的艱難險阻……
希望大家在感嘆美好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紅軍叔叔們付出的鮮血、生命,也請你有空去讀讀這本書——《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你會有更多的收獲喲!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這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葯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葯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斗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著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便禁不住熱血沸騰。《閃閃的紅星》這部影片我太喜歡看了,閉上眼睛,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眼前。
看著這部影片,我自己也彷彿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每當看到紅軍戰士戰斗時陷入困境的場面,我恨不得沖上前去,幫助紅軍戰士把敵人消滅干凈。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和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等著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要像冬子的媽媽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准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它又像戰斗的號角,時時催促著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顆啟明星!
《烈火金剛》觀後感
剛剛看完優秀抗日題材電視劇《烈火金剛》,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顆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現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縛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或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與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更新忍悲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內心的強大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和後來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激射的鏡頭描寫,淋漓盡致地突現了英雄的愛恨情仇。而肖飛身負重創,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大喊,更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女戰士林麗奮力掙脫漢奸的阻擋,沖向敵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讓人肝腸寸斷,頓生無限敬仰、強烈的愛國主義革命情感。同時,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更是充滿了無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現了犧牲了的英雄們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涅盤,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是一樣的。但奮不顧身、為國犧牲或與邪惡抗爭的勇氣及對強寇頑敵捨命拼搏、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境界,筆者認為,現代的我們與英雄們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英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要不,為什麼在和平的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那麼多醜陋的行徑,罪惡的舉止,無人阻止或止而不絕?公交車上肆無忌憚的騷擾、偷搶;大街上圍觀惡人的揮刀行凶,以及那麼多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腐敗機構的橫行霸道,魚肉民生的種種惡行。這林林總總的新聞或消息報道的內容,都令人發指,深惡痛絕。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趨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縱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筆者認為,是浮躁的時代冰封了人們的愛心和正義感,無數個血淋淋的案件事實和身邊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例,也側面反映了機制的不公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顛倒或泯滅。人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選擇了面對囂張罪惡的忍氣吞聲。究竟誰之過,到底誰之責?這個時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嗎?難道是我們不需要了,還是英雄真的都已成為過去?
筆者深深相信,時代在變,但我們呼喚英雄的聲音依然熱切。讓我們呼喚英雄,創造時代的英雄。英雄歸來!
《張思德》觀後感
看電影《張思德》觀後感
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感覺非常好。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那麼多動人的真實細節,塑造了革命隊伍的各色人物。
張思德生活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這個家庭的每個人都很生動,特別是張思德和他老戰友的這份感情,是以往電影中不多見的。電影《張思德》沒有曲折的情節,熱鬧的場面,黑白膠片牽出平實瞬間,穿越60載歲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衛——開荒——燒炭,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他那樣淡泊。三過草地的老紅軍,班長一當7年,一整編,又成了戰士。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他認保育院不幸失語的孤兒做兒子,用心血崔開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簡下來的老兵當父親,真誠的撫慰一抹晚晴。 這些都讓人非常受感動。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盡管一切是那麼平凡,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毛澤東主席的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張思德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0年後銀幕下的我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張思德詮釋著崇尚的做人標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 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黨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曾經是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未來還將輝映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