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木蘭故事50字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謝絕。
典故: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
木蘭十來歲時,她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餘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
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12年後凱旋迴家。
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1)花木蘭電影觀後感50字擴展閱讀:
1、故事出處: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長300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
2、《 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
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② 電影花木蘭觀後感300字急需~
有一位歷史上傳奇女子叫花木蘭。
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樂府民歌叫木蘭辭。
有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叫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是的,花木蘭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女中豪傑,她的形象早已經滲入到我們腦海的深處。她是一個傳奇,她身上有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品質。
現在,又有了一部電影叫花木蘭。
這部影片以時間為序,以戰場為主要場景,以花木蘭思想上的變化為主線,介紹了花木蘭的傳奇經歷。《花木蘭》演員陣容強大,除了趙薇和陳坤外,片中的大反派由影帝胡軍扮演,他在《花木蘭》中飾演的是匈奴王子,並與趙薇所飾演的花木蘭有多場對手戲。他在片中的造型與當年的蕭峰多少有點相像:一頭「飄逸」的長發,一身寬大的長袍。費小虎是花木蘭的小夥伴,由房祖名扮演,他的話語略帶幽默,在這個彌漫的硝煙的和心情壓抑的氣氛中起到了良好的調和的效果,房祖名的演技有進步喔!還有「海豚音王子」Vitas也傾力加盟,俄羅斯神秘男高音Vitas在片中飾演洋俘虜。這些超級明星的傾情演繹,也使這部影片增色不少。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眼花繚亂的、金戈鐵馬、氣勢宏大的戰爭場面,而是花木蘭翻江倒海的內心世界變化:糾結,無奈,懦弱,無助,堅強……
首先,花木蘭是一個孝順的人.
花木蘭的家庭屬於軍戶,兩國交戰,敵國來犯,不能選擇逃避,所以她明白自己家必須要出人入軍,而父親體弱多病,而且已經年邁,去戰場只能是送死,家中又無兄長,於是他選擇隱瞞父親,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其次,花木蘭是一個重感情的人。
花木蘭的父親常說「在戰場上,人是不能有感情的。」但是沒有經驗的花木蘭怎麼會把這句話理解深刻。她為此猶豫過要不要繼續打仗,無奈過要不要繼續看著自己身邊的朋友、戰友一個一個的倒下,後悔過為自己一時的沖動中了敵人的圈套,懦弱過要不要繼續拿起武器帶領全軍戰士戰斗。是誰幫了她,是她的夥伴,她的將軍,甚至可以說是她最愛的人,幫了她,默默支持著他,讓她終於沖破了內心的陰霾,戰勝了自己。
最後,花木蘭和文泰之間的友誼,愛情他們是患難之交,他們相互欣賞,他們相互幫助,他們願意為對方失去生命,他們之間的愛是深沉的愛,是默默的愛,是無私的愛。當花木蘭陰差陽錯的被關進牢房時,文泰設法救了她;當文泰在前方遭襲時,花木蘭不顧一切的去救他;當花木蘭萎靡時,他不惜以假死的方式來喚醒她;當花木蘭身中兩箭,沒有糧草和水時,他為她療傷,不惜拿自己的血喂她吃,終使她復原。
哎,看完之後,感動地要死!無疑地是這部影片,深深地觸動了身上的每一根還健在的神經。現在回想起來還有無數感動地鏡頭還在腦海中浮現。
下輩子你作人,我作馬,你來殺我。(對自己的戰馬說)
每次夢醒後我都會想起你,因為只有想起你,我才有醒來的勇氣……現在是這樣,以後也是這樣(擁抱)
③ 花木蘭觀後感50字英語版
花木蘭觀後感英語版,見附件。可以適當刪減。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
④ 觀《花木蘭》有感
蘭》有感
初中 議論文 860字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花木蘭》這部電影,劇情震撼催人淚下,讓我的心朝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花木蘭從小喜歡習武。秀麗的臉上充滿著男孩子的淘氣,她孝順、聰明且富有正義感,常為抱不平而打架,但父親說:「花家的人,只在戰場上打,要打,你下輩子做個男孩兒吧!」後來木蘭卻真的女扮男裝代父出征。瞭望台上,父親默默地與全副武裝木蘭告別,無奈的眼神里充滿著慈愛與祝福……木蘭眼神堅定又充滿豪情,似乎在說:「放心吧,父親,女兒代您上戰場,一定會凱旋歸來!您多保重!」為保護家鄉,保護自己的老父,她毅然上了戰場。這里真是無聲勝有聲啊!初上戰場的木蘭,還不敢殺敵,但一次戰斗中,她不得已閉上眼睛殺掉敵人的主帥,自己卻被嚇哭了……我禁不住也哭了,心裡堵得慌:一個女孩子怎能承受……戰爭太殘酷了。但殘酷的戰爭也在不斷地錘煉著木蘭,令她迅速地成長起來,使她變得更加堅強、勇敢——「逃避停止不了戰爭,害怕只會失去更多」。為了保護身邊的每一個人,她沖鋒在前,奮勇殺敵,多次立下戰功。她號召部下:「身後就是家鄉,縱然流盡最後的血,縱然化成大漠里的一具屍骨,我們也要拚死守護它……」她對國家的無比忠誠,對人民無比的熱愛,使我又一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戰爭勝利,木蘭凱旋歸來。當皇帝要封她為大將軍時,木蘭卻異常平靜地說:「木蘭不想為官,征戰十二年,從未盡過孝道,爹多病,請皇上恩准我回家吧!」多麼淳樸的語言,多麼優秀品質,多麼感人的場面呀!戰場上,浴血奮戰,九死一生,女扮男裝的她幾乎被軍紀罰死;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功成名就,但木蘭不為富貴所動,甘願放棄的享受,回家侍奉老父親,盡其孝道……這,是多麼令人肅然起敬。
古人從小就培養小孩如何自立,如何忠於國家,如何孝順父母,如何謙卑處世……現在的人缺少正是這些,有點成績就驕傲了,總認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而去爭名奪利;如今的孩子多數從小就被寵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懂得索取,哪會為父母分憂,幫忙做家務,更不知道回報與感恩呢……
自古說「忠孝難兩全」,花木蘭卻是忠孝兩全的女中豪傑。她,真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⑤ 花木蘭的故事50字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12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⑥ 寫一篇,花木蘭的,電影的讀後感。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一首流傳了千年的《木蘭詞》,現在被改編成了電影《花木蘭》,我和幾個朋友前些天到萬達看了這部片子。趙薇做客《詠樂匯》時,說自己看預告片的時候流淚了,看完電影,真的覺得她所言非虛。看到魏國將士唱著軍歌「人生百年,如夢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歡,死有何憾」,為本國戰俘送行時,我落淚了;本是一個陣營的戰友,卻為了不再讓更多的人做無謂的犧牲,要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柔然部族殘殺,這該是多麼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為救病中的花木蘭,不惜割腕喂血時,我流淚了;在木蘭身負重傷卻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況下,文泰,實際上是魏國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鮮血來濡濕木蘭乾涸的嘴唇,這是何等深情之愛!看到最後兩人如此相愛,在國仇家恨前,卻不得不分開,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淚,為他們無疾而終的愛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觀眾,也不時用手拭著眼睛。很佩服馬楚成導演和本片編劇,很熟悉的情節,被拍攝的不落俗套。劇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終充滿著深沉的愛,魏國將士寧死不屈對本國國土的愛; 花木蘭和文泰為了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文泰最終和柔然公主聯姻,這是對天下蒼生的大愛。發自肺腑的說,本片確實值得一看。
看過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觸頗多。這幾天一直在我腦海里盤旋的主要是:誰說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樣能做的出色。不要因為自己是女兒身就妄自菲薄。在實際生活中,常聽身邊的人說:「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乾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為可氣的是,上述言論還都是出自身邊女性之口。且不說本片中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就連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這樣的女人,是國家的福氣!」即使是在現時生活中,和男子同樣工作出色甚至超過男子的女同胞們也大有人在。有被譽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任長霞,;有服務千萬旅客,並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見義勇為的女醫生湯明,還有那些女企業家,科技戰線上的女專家,試問,她們又比男同胞們差在哪裡?
除此之外,我還在想,12年征戰,多少人為國捐軀,變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屍骨,而木蘭卻能榮歸故里,這僅僅憑的是運氣嗎?我想,這應該得益於她小時後勤於練武,苦學兵法,對如何打仗這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才能在戰場上有勇有謀,屢建奇功。所以我們要想做成某件事情,也要注意平時各方面的積累。如:考試要想考的好,靠的是平時一點一滴知識的積累;工作要想乾的好,靠的是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對待任何事情都嚴謹認真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和態度,也非一日兩日就能養成的。
過去,花木蘭的故事激勵了多少女同胞;今日,她的精神仍然深深激勵著我,男兒當自強,女兒也應巾幗不讓須眉,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提倡男女平等的新社會里,女性的幸福更不能只系在「嫁得好」這一根弦上,而應該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並在工作中努力和男同胞們做得同樣出色!
⑦ 花木蘭電影迪士尼英語影評70字
花木蘭電影迪士尼英語影評
Reception of Mulan was mostly positive, gathering a 86% fresh rating from Rotten Tomatoes. Stephen Wong described the visuals as "stunning," Kyle Suggs described the visuals as "breathtaking," and Dan Jardine described the visuals as "magnificently animated." Many praise the movie for attempting something new. Fa Mulan is unlike a traditional Disney heroine, suggesting that she is independent and brave; without being overtly glamorous.
Mulan is a 1998 animated feature film proced by Walt Disney Feature Animation, and released by Walt Disney Pictures on June 19, 1998. The thirty-sixth animated feature in the Disney Animated Canon and the ninth film in the Disney Renaissance, the film is based on the Chinese legend of Hua Mulan, and was the first of three proced primarily at the animation studio at Disney-MGM Studios in Orlando, Florida. It was directed by Tony Bancroft and Barry Cook, with the story by Robert D. San Souci and Rita Hsiao, among others.
While the film today is very popular among young alts, many of which praise it for being the most progressive Disney Princess film, the film did well at the box office, though it's success didn't quite reach the standards of previous Disney Renaissance movies such as Beauty and the Beast, Aladdin, or The Lion King
⑧ 電影花木蘭觀後感 不少於500字
又一個女人的史詩——評電影《花木蘭》
看《花木蘭》之前,我暗暗祈禱這千萬別是一部炒冷飯的無聊電影。不要像《見過大爺》那樣套餐情節、名牌龍套——惟一不同的是根據對岸風光來安排反角。而看過《花木蘭》之後,我敢說,這是我心目中今年的惟一佳片。
吾家有女初長成
影片伊始,導演故意壓低了鏡頭,讓你看到五分之四的黃土,只有一線藍藍的天。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柔然蠻族草菅人命的血腥,軍戶們承平中的閑適生活,一一展現在面前。影片只略微地用花木蘭哄父親喝酒還是喝葯的細節,就交代了花木蘭從小學習的武功兵法,以及對老父親深深的愛。趙薇的演技不著痕跡,不靠美麗忽閃的大眼睛,就已經把花木蘭善良勇敢的個性勾勒得無比清晰。
木蘭本應在紅旗下長大,幸福地嫁人,男耕女織終老一生。但柔然入侵,父親病重,她只能以代父從軍來履行職責。當木蘭悄悄地拿起長劍、拉上駿馬、掩上柴扉、女扮男裝踏上征程,我們知道,花木蘭長大了。
花木蘭批上戰袍的最初出發點,是為了讓年邁的父親不要戰死沙場。盡管都知道保家衛國的重要性,但作為邊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兒女,她當兵為盡孝的出發點就是這樣的樸素。但,這並不是英雄的瑕疵。一個連親人都不愛的人,怎麼可能愛國?
可嘆幾十年來,我們談到英雄的時候,都認為英雄必高大全:雷鋒就不能有手錶,不能有愛人;關二哥就應該遠離女色,只愛皇兄;小學生作文必是想起董存瑞才起床學習;當警察目的只能是除暴安良。其實,很多英雄,在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也許就是為了一碗飯。
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蘭很快被帶入到軍旅生活。軍旅中不允許有女人的存在,這是中國軍旅的迷信,也是花木蘭遇到的最大障礙。一個女性,在軍旅中隱藏性別生存下來談何容易。人緣極好的同鄉小虎協助花木蘭獲得了大通鋪最靠里邊的床位。花木蘭終於可以安頓下來。
風趣友善的文泰、傻大笨粗的胡奎、蘭心蕙質的秀才,寥寥數語就展現了古代軍營鬧哄哄的生活場面。可沖突總是很快的展開,花木蘭因渾身癢癢而去洗澡,女人身份很快被文泰察覺,遇到了自己第一次生存危機。當第二天營長帶隊搜營的時候,我不禁對陳坤咬牙切齒了。人家不就是女兒身入營嗎,犯得著大張旗鼓搜身滅族?而當營長宣布是侄兒丟玉佩引發的搜身事件,又讓花木蘭真正面臨了生與死的考驗。我這才發現,錯怪了文泰。
是讓人搜身發現自己是女人,而讓全村、全營人連坐致死,還是企圖僥幸混過關?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感謝武功高強的文泰,通過花木蘭手上留下的傷痕,使他能明白花木蘭是因女扮男裝而自稱盜賊,這才能在柔然入侵時及時救下花木蘭。
感謝心地善良的文泰,把花木蘭的戰馬牽來,這才能使花木蘭能在第一時間沖殺四圍,順利地刺殺敵方主將。
明天的太陽總是和煦的。和煦的陽光照耀下,一個濁世翩翩佳公子,和一個易釵而弁美少女,成就了一番征戰沙場的功績。
影片發展到這里,沒有展現多少戰爭場面,劇中的台詞少得可憐。但人們卻清晰地把握了花木蘭成長的歷程。這也是我對本片贊許之處。
中國的名著電影電視多有兩個誤區。誤區之一就是重情節之宏大,輕人物心理刻畫。無論水滸三國都是人物臉譜化,性格鮮明,但沒有心理描繪。而近年來的巨作「三大戰役」、「英雄」、「藏龍卧虎」等,都是用宏大熱鬧的戰爭場面鋪陳。這也使得一些人如果看不到宏大的場面就抓狂。誤區之二,就是完全用台詞堆砌。彷彿古龍的小說,離開了人物對話就不知道劇情該怎麼展開。代表作就是「夜宴」。
能不說什麼台詞就能展現情節,小人物創造大時代,不能不說這是國外和香港成熟的手法。趙薇和陳坤在劇中少有的台詞量,卻很考驗他們的演技。
無情未必真豪傑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熟總會付出代價。花木蘭在一次押送糧草的任務中,急於救出深陷敵陣的文泰,卻造成了敵人偷襲糧車的慘重損失。戰爭中,是不是應該舍棄自己的感情?文泰和花木蘭,有著自己的堅持。當文泰的死訊傳來,花木蘭不再勇猛,變成了一個頹廢的酒肉將軍。
愛,只能藏在心裡;情,不能救回兄弟。朔風吹來,陣亡將士的軍牌叮當撞擊,也給與我們每一個人對於戰爭的思考。花木蘭會就此沉淪嗎?將士們能重新站起來嗎?影片把大卷的膠片留給了酗酒、哭泣、卻沒有讓花木蘭說一句話。
「無情」的花將軍終於站起來了!他說:「逃避,阻止不了戰爭;害怕,只會讓我們失去更多。」我們看到的,是把情深深地藏在心裡的花木蘭,是一個嚴冬之後盛放的花木蘭,是一個……把尋夢尋愛和人類解放事業結合在一起的花木蘭。
獲得了同袍的期許,卻受到大將軍嫉妒。終於在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中,大將軍將花木蘭舍棄了。沒有援&軍,沒有糧草,夥伴被斬.殺,將士已疲憊。但這時的花將軍,已然將國之重任放在肩頭。她說:「士兵可以叛我,將軍可以棄我,而我花木蘭,絕不背叛國家。」誰敢說這只是heixie社會的一塊拼盤?誰敢說花木蘭在劇中僅有的兩大段豪言壯語不是發自肺腑?這一刻,我流淚了。
文泰站出來了。他躲開花木蘭是希望她更堅強地面對戰爭。他站出來,是希望他的袍澤能有尊嚴地離開戰場。他義無反顧地在脖子上架著刀走向柔然人。這一刻,柔弱的陳坤變了。孟子雲,雖萬千人吾往矣!一個拓跋宏,一個鮮卑人,堅強地用自己當人質,換取了手足的生命。
在這一刻,誰說戰爭必須無情?沒有情義的人,無法解決「為誰而戰」,必然成為一群流寇。而花木蘭與文泰,成功地將「情」、「義」、「忠」、「孝」完美的統一。
借用魯迅一首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踏花歸來馬蹄香
文泰用身體換來將士們的生命。花木蘭感於文泰捨己救人,獨自一人混入柔然大帳,並伺機與柔然公主密謀和親。終於在海豚維塔斯的協助下,將弒父自立的新單於門獨刺死。
門獨嗝屁了。木蘭倒下了。文泰得救了。大魏安全了。皇上開心了。公主得逞了。
和解的條件是令人扼腕的。文泰必須要娶柔然公主為妻,兩國結為親家,從此放下刀兵。
花木蘭拒絕了皇帝的官位,獨自回到了家鄉。父親垂垂老矣,村民沾沾喜矣。十二年一輪回,同樣的黃土高坡,同樣的東閣門西閣床,同樣的唧唧織機,銅鏡里的花木蘭依然美麗。
文泰來到村裡,兩人有了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
與《拯救大兵雷恩》結尾處突兀地拔高到人性不同,《花木蘭》並沒有牽強的把國家利益提高到至極乃至虛無。結尾不是大團圓,卻也不讓人覺得悲傷。他們是不是不幸福?他們又是不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詮釋。
也許那個傻妞公主是幸福的,她想要榮華富貴,中原肯定比茹毛飲血的柔然更好。她想要當皇後,將來有的是機會。求仁得仁又何怨。但是,丈夫身體雖未背叛,但心靈的遠離,不是最大的背叛嗎?
我喜歡《花木蘭》這部片子。趙薇最近的幾部片子都有很深的表演造詣。前段時間我很喜歡看趙薇主演的《一個女人的史詩》。但這兩部片子有很大的不同。《史詩》裡面是借一個小人物的一生來刻畫整個時代,而《花木蘭》卻是一個女人,創造了一個時代。所以我覺得,《花木蘭》,也是又一個女人的史詩,這也是我們民族最珍貴的財富。
木蘭踏馬歸來,征程甩在身後。對國家,對愛情的理解,讓我們深深的思考。
文泰踏馬歸去,愛情藏在心裡。對木蘭,對未來的期許,讓我們覺得,影片還沒有結束。
駿馬飛馳,彷彿牽連起木蘭的香味,隨著孫燕姿的歌聲,久久連綿。
彷彿阿甘書中飄起的羽毛,飛起,再飛起。希望,在明天。
⑨ 電影《花木蘭》觀後感(英語100詞)
This retelling of the old Chinese folktale is about the story of a young Chinese maiden who learns that her weakened and lame father is to be called up into the army in order to fight the invading Huns. Knowing that he would never survive the rigours of war in his state, she decides to disguise herself and join in his place. Unknown to her, her ancestors are aware of this and to prevent it, they order a tiny disgraced dragon, Mushu to join her in order to force her to abandon her plan. He agrees, but when he meets Mulan, he learns that she cannot be dissuaded and so decides to help her in the perilous times ahead.
望採納
⑩ 電影花木蘭觀後感想像力的重要性
僅供參考:
看電影之前,我對《花木蘭》的期待很矛盾。一方面,馬楚成這兩年的成績單實在讓我無法覺得他是個靠譜的導演,並且可以駕馭好這個題材;另一方面,我真的、萬分的,希望花木蘭這個角色,能帶給趙薇一個公正而誠懇的評價。不管別人怎麼看,我始終認為她是個被低估的演員;即使《畫皮》好評如潮,我也不覺得那是她最好的發揮。在我心裡,《情人結》和《姨媽》才是她的水準。
結果,在電影開始的那個鏡頭里,我的第一個矛盾就被解決了。Vitas同學以和整個電影氛圍十分不搭調的氣質,一襲雪白站在西北荒漠上敬業的對著口型迎風流淚滿嘴沙,然後鏡頭一轉,這海豚音王子居然是傳說中的男寵……大哥,難道你也是沒錢了就跑到中國演演電影么?!整個電影就這樣莫名奇妙的開場了,簡潔明快,開門見山,不到十分鍾,花木蘭已然「旦辭爺娘去」了(電影里沒娘)。
說實話,電影的前半段我看的要比後半段舒服,因為那是典型的「馬楚成作品」:節奏明快,劇情簡單,台詞輕松,還有不少笑果。即使這個電影就這么進行下去,或許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無非是多一部《劍蝶》(當然水平要高一點……),只是會遺憾趙薇對花木蘭投入的感情罷了。可是壞就壞在,所有人都知道這電影是必然要轉型的。幾次宣傳場合,馬楚成話里話外都是家國天下,怎麼可能讓花木蘭就只是和費小虎比比眼睛大小呢。
於是在急轉直下的半小時里,整個《木蘭辭》基本被還原了。「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原來詩中關於花木蘭的軍旅生涯就這么二十個字,而電影里也沒費什麼勁,幾仗打下來,花木蘭就成了將軍。
能想到么,看到這里我真的很失望。花木蘭已經走到了這里,那麼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她還要有什麼成長?在看電影之前,我始終把它想像成一個女人的史詩,因為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這樣一個女人,她在軍隊里有多艱難,她在戰爭中有多麼渺小和無助。花木蘭之所以成為花木蘭,我覺得,不是因為她可以在成千上萬的士兵面前發號施令,不是因為她可以得道多助,而僅僅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並且她有勇氣、毅力和氣魄,在那樣一個不屬於她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在我看來,這種渺小的生存才是最偉大的。
所以對於電影後半段的劇情,說實話我真的是不喜歡。我不喜歡太宏大的家國情懷,不喜歡那麼多符號一樣的主題元素被堆積在電影中,也不喜歡那場潦草的高潮戲。或者是馬楚成太鍾愛這個題材,也或者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特點。總之就是看的到導演的努力,卻也看得到他的力不從心。大場面調度不好(估計也沒錢……),室內戲又拍不出緊張激烈,倒是花木蘭殺了門獨後和文泰四目相對的時候,以及最後兩個人相忘於江湖的時候,隱約讓我想起了我每看必哭的《星願》……
當然我以上這些,並不是說《花木蘭》有多差。其實憑心而論,在最近的國產電影中,我想《花木蘭》即使算不上多優秀,但也在平均水準之上,何況還加入了導演演員那麼多的心血和誠意,為此我也願意鼓掌。其實有《木蘭辭》做基礎,《花木蘭》怎麼也不會太差,只是如果要出彩,必定要在詩詞之外找到一個閃光點。而《花木蘭》令我失望的也正在於此,因為我實在不願意看到這個「閃光點」居然是一段俗套而多餘的愛情。誠然陳坤這一次確實演得很好,可我卻覺得,假如把這個角色去掉,這電影會更加好看,也更有力量。難道花木蘭就那麼需要一段愛情么,難道一個女人要成長要強大,一定需要一個男人告訴她這樣那樣嗎?難道她真的需要在過盡千帆還要來一句,謝謝你文泰嗎?花木蘭敢於代父從軍,已經是超出常人的魄力,怎麼到了軍隊里,成長為一個統領千軍的將軍了,卻反而連面對死亡的勇氣都沒有了呢?即便真的要把花木蘭成長中的障礙設置為她作為女人的軟弱,那麼我想,一個費小虎,足夠讓她長大和面對一切了。
所以我只能說,電影存在的問題是出自編劇的蒼白和導演的力不從心。可能花木蘭這個人物千百年來被賦予了太多的美德和希望,每個人又都對她有某種情結,於是她成了道德楷模或者聖女貞德。但在我心裡,即使她在戰場上總是躲在最後,她依然是個英雄。其實編劇中有一點我很喜歡,就是對花木蘭她爹的改動,不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而是仍然留戀戰場、希望保家衛國的漢子。這一點對花木蘭的性格鋪墊很重要,讓這個女孩的舉動有了一脈相承的氣質。
我想無論每個人對電影有什麼評價,對趙薇的這一次表演,應該都會有目共睹吧。以前我總吝嗇用贊美之詞評價她的表演,《畫皮》好評如潮我甚至還潑過冷水,但這一次我真是很激動的在看完之後就打電話傳播她演的有多讓我感動。當然我不會用那麼多類似於有層次、有感情之類的詞評價她,我只是真的在電影中,徹底的忘了她是趙薇……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後媽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其實最感動我的,是她和柔然公主對話那一段,雖然那句「對於你的xx(想不起來了,反正就是和平的願望),我很尊重」讓我差點笑場。那一段她不漂亮,也沒什麼光彩,對手戲的那個貌似年紀還沒有我大的小姑娘一臉青春洋溢,眨著無辜的大眼睛努力表演這個公主的深明大義,卻不抵蓬頭垢面的趙薇,一句歷盡滄桑的「我也只是個女人」。
我也只是個女人吶。《花木蘭》我很欣慰的一點,就是沒有讓她多麼刻意的去模仿男人的動作和神態。而電影雖然給了她女兒身,卻有意無意的還是讓她成為了一個「男人」。 再矯情一點兒的話,聽到那句台詞的時候,我腦子里想起的絕不是銀幕上那個角色的12年,而是那個替角色說話的演員的12年。其實她也只是個女人吶。一個女人的肩膀會有多寬闊呢,一個女人的內心可以有多強大呢。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導演不知道,但是趙薇知道……
Ps.我真的覺得,《花木蘭》這個角色,非趙薇莫屬。放眼內地女演員,有如此英氣、膽識、爽朗,但又確實是個如假包換的女人的,舍她其誰呢。而且,單憑她這「在娛樂圈女明星中越來越罕見的臉型」,就足夠讓其他人只有等著為不知道啥時候還會再有的動畫片版配音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