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如果愛>講的是什麼
孫納出身貧苦但志存高遠,為了生存和成功,她不擇手段,終於成為人人艷羨的大明星,然而命運弄人,十年之後在她要努力忘記一切的時候,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同時出現了--三人要同演一出戲,劇穿范扁既壯煥憋唯鉑瀝情和命運卻驚人的相似,戲里戲外,已難分真假,在孫納的心中,到底有沒有愛過,他與他,究竟如何抉擇……
參考資料:ent.sina.com.cn/f/m/perhapslove/
B. 如果愛》這部電影
《如果愛》中有三首歌是池珍熙唱的,其中兩首是獨唱,分別是《人生蒙太奇》和《美麗故事》,還有一首《命運曲》是和張學友合唱的。
池珍熙是第一次唱中文歌曲,韓國藝人唱中文歌,焦點自然是他的中文。池珍熙說:「整個過程中,我的壓力很大,花了很多時間來練習中文,很怕對白或者唱歌時,說得不好,但我又希望能夠做到最好。」他所唱的三首歌曲中,有兩首都是獨唱,難度非常大。也因此,陳可辛、張學友、周迅等都在現場大贊池珍熙,贊他非常敬業,而且透露他在拍攝期間,為了練習中文,相互交流時能說中文就說中文,非常辛苦。
C. 關於電影《如果愛》
人生蒙太奇
下載地址:
http://224.cachefile11.rayfile.com/b5f9/zh-cn/preview//preview.wma
歌詞:
人生蒙太奇
作曲:高世章
填詞:岑偉宗
編曲:高世章
演唱:池珍熙
池珍熙-人生蒙太奇
www.feiyes.net 飛葉在線歌詞網
時間已經到了
場景已經搭了
攝影棚也亮了
大門打開了
服裝已穴了
嗓門也拉開了
節奏也配合了
兩手准備了
拍過去從前
拍愛恨交纏
拍重重恩怨
悲歡離合戲一埸
短不過一瞬
長不過永遠
留在天上人間
現在有多近
回憶有多遠
回憶有多重
現在有多倦
現在沒有愛
回憶往哪裡伸延
什麼愛情故事
可以填飽肚子
誰會給這故事
最顯明位置
如果愛情故事
總是來之不易
誰讓愛情故事
像黑板的字
刷過去從前
刷愛恨交纏
刷重重恩怨
悲歡離合戲一場
什麼天上人間
這個愛情故事
忘了愛情故事
留住愛情故事
一切是過眼雲煙
D. 《如果愛》這部電影,大家怎麼看
近日偶然在CCTV6看到重播《如果 愛》,忽然起了興趣,於是好好重新看了一遍,也在豆瓣上看了不少影評。看下來,啟發不少,對此遙寄謝意。首先要說清楚的是,這是一部歌舞片,不是單純的電影。既然是歌舞片,那麼故事中大量重要的信息和關節之處,都會在歌舞里有明確交待。不過遺憾的是,本人不懂舞蹈,所以只能就歌曲來說說。當然了,希望能看到有懂舞蹈的人能從舞蹈編排的角度來分析下,讓本人也好好學習下。
E. 如果愛讀後感
[如果愛讀後感]因為布布我差點跟《如果愛》失之交臂,如果愛讀後感。嘿嘿,說明我和布布同志雖然有很多交集也有很多不同,所以我們偶爾的交流才會象乾柴遇到烈火我們需要不斷的相互學習以汲取對方身上的營養。 一個msn上的同學問我看沒看《如果愛》,我引用了布布的若干論點,大意是應該不好看。他很深沉的說很好的說不好看的都是沒有看懂(布布同志呀!),他看了兩遍了還打算進電影院看第三遍。我素來相信別人跟我一樣都是有著七情六慾的正常人,他們沉迷必是有理由的,況且魚翅有人喜歡有人討厭,我不吃點總覺得有點吃虧,所以我托著腮隔著屏幕說:我會看的。 今天上午我們進行普通話考試培訓——我坐了整整三個小時(我開始理解上課說話睡覺的學生了,也許我老了我坐不住我翻來覆去恨不得揭竿而起但是我還是以頑強的意志力剋制住了)聽那個認真的老教師講解普通話,普通話的道道太多了你們知道嗎?比如「一直」的「一」應該讀第一聲,可是「一致」的「一」應該讀第二聲,「不過」的「不」應該讀第二聲,但是「不能」的「不」應該讀第四聲。天哪你們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你們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么? 講到後來我無比驚懼的發現我根本不會講話了。我恨他! 在極度的自卑的壓抑中我悲涼的預測,下周日我的普通話考試凶多吉少。所以當我孤獨地飄盪在天橋上看到一個跟我一樣衣衫襤褸的討生活的哥們,我不由得不惺惺相惜,他賣盜版DVD我講盜版普通話我沒有理由不去撫慰他,所以我半推半就的買了他幾張碟。 ————————前天寫的,算是序,下為正文。 說起周迅,是個很有爭議的人,那天我看了一篇八卦文,把她和張柏芝進行比較,我覺得挺有意思——她們二人有很多相似之處,一律的瘦,一律的漂亮,一律的有靈氣,一律的啞嗓子,一律的情感易受傷害但是還是堅持愛,她們的男友都跟王菲有著親密的關系,現在她們主演的電影也在同一時間播映,據說兩個導演的夫人女友還在對罵。 我個人認為周迅非常漂亮,靈氣逼人,勝過張柏芝,但是幾乎很多男孩子都不喜歡她,一提起她就滿臉鄙夷之色,這倒真是咄咄怪事。 有一年我買了一張《戀愛中的寶貝》,這個片子讓西西倒足了胃口,我咬著牙關堅持了很久還是沒有看明白看到後來倒是有點毛骨悚然,我相信周迅對片子的理解,但是那非我們常人能及,所以我想也許她走火入魔了。 進入正題。《如果愛》的片頭讓我想起王家衛的文藝片,我很喜歡旁白的聲音,也喜歡開頭的那些旁白。很快是歌舞出場——布布說沒有什麼好聽的歌,我倒是覺得都挺好聽,歌詞寫的也好。歌舞片我看的少——《紅磨坊》我沒有看完,記得那天看的時候太困了就睡了,大概情節也不是很吸引人,只記得支支哇哇唱得讓我睡覺都不踏實——我老了,聽著覺得吵。 不過今天我覺得歌詞余韻悠長。其實這是一個很老套的故事,一個為了事業而背叛愛情的女演員,她很幸福是有兩個人真心的愛她,很不幸是因為她似乎兩個都愛——這個片子過程中好幾次讓我非常感動,一回是周迅離開金城武,她拖著包出門了金城武急急趴在窗戶邊看她,她停住了,在雪地里,只看見她的高筒靴,她忽然猛地踹了柵欄一腳震得窗戶砰砰作響然後她就奔跑著消失了。一回是看周迅躺在雪地里,象嬰兒一樣純凈無辜絕望。周迅有一張嬰兒般的面孔,但是她有著最滄桑的聲音和思想,這種強烈的反差細想進去還是很傷感的。我喜歡台詞中的一句:如果她們跟我一樣經受過那些苦,她們也會跟我一樣。 我一直相信:苦難會讓你變得更會保護自己,很多自私的人都是源於此,不過這不是原諒的借口,讀後感《如果愛讀後感》。 還有一回是金城武(看了十面埋伏以後我一點沒覺得他多麼帥,不過今天我覺得他確實很好)在清晨把周迅扔在北京的舊房子里,周迅打開錄音機聽到他的留言,並沒有太多驚訝,只是微微睜大了眼。而金城武這廂並不能真的能做到放棄,在機場忽然瘋狂往回跑去尋找周迅——其實這樣的情節我沒少看,但是這回我還是深深深深被打動了。愛,剪不斷理還亂。 張歌神唱得自然是無與倫比,其實我以前總覺得張學友比較搞笑,大概是看了太多他年輕時候拍的喜劇片,反而忽略了他的唱歌,但是這次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張學友,他老了,滄桑了,卻更有男人氣質了,他的形象高大了很多。他的歌詞也非常有意思。尤其是那幾句。 我只想聽你說,你到底愛不愛我?現在就給我回答。 不,不要回答。因為,你是愛我的。 也許,你是愛我的。 一步一步的退讓,當真是十分的辛酸,我忍不住微笑了。 好的電影會有很多經典台詞,據說《無極》里邊的煽情卻讓觀眾頻頻笑場——並不是含淚的笑,說明還是沒有打動人心。《如果愛》里邊有很多經典的台詞,我印象深的有以下: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人生的主角,但是在別人眼裡,也許她早已被剪切了。 你要記住,最愛你的人永遠都是你自己。 我會保留這盤磁帶,因為我知道我永遠不會再這樣說話。 恨的那個人遠遠比被恨的人痛苦。 最痛苦的莫過於愛上一個我鄙視的人,為此我鄙視我自己。 讓我成為你的回憶。 …… 張學友的歌聲為片子增色不少——布布說可惜張唱得不多,嘿嘿,我怎麼覺得就他唱得最多? 這部片子讓我深入其中並且感到痛苦,因為我不知道怎麼結局是最圓滿的,所以當張學友唱到:寧可當初我沒有遇到你,我是深有同感的。愛本身很沉重,況且是辜負的愛。 結局是開放式的結尾,陳科辛導演也說,他相信周迅還是跟張學友好了,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好的初衷但是也有感情,而且還有經濟基礎。 在網上搜了一些評論,說金城武代表「記住」,周迅代表「忘記」,張學友代表「嫉妒」。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詮釋,現在我當老師後有了很多職業病,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總結個一二三。看這部片子我總結如下: 1、真正的愛是痛苦的寬容。 2、愛和人品好壞無關。 3、如果愛無法抉擇,那麼成為回憶吧——媽的,確實太痛苦了 4、恨能釋放愛,其實是暫時的——有一種東西確實能超越死亡,那還是愛。 這個觀後感愛來愛去的太肉麻了:) 下午搜到一篇博克,很有趣,說夫妻倆去看《如果愛》,回來妻子說:周迅有時候也很好看。老公說:金城武有時候也挺好看。 結論是:他們兩好不好看要看運氣了:) 剛才不小心在電視上看到春春,趕上了一個尾巴我太郁悶了,電視這東西太不靠譜了。 一個台在放上海的國際模特大賽,老外模特長得一個模樣,那身胚子太讓我羨慕了,想到這輩子下輩子我的女兒的女兒也不定有指望長那麼高我真是有點絕望。 又不小心進了中央六台,居然是張藝謀《千里單騎》的一個什麼發布會,很隆重啊,雖然我趕上的又是一個尾巴——不過我覺得陳凱歌會很郁悶的。也許差之毫釐,但是隔之千里,現在好像網站上頭條都換成《千里單騎》了,而這個成本要低很多呀。被動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挨打。做人難。〔如果愛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F. 關於電影《如果愛》影評的文章
「每個人的一生都像一部電影,而他或她也許是當中的主角……」一段略帶溫情的經典台詞拉開了電影《如果愛》的序幕。陳可辛導演的《如果愛》是一部極具浪漫色彩的愛情影片,整個片子對故事的敘述形式類似倒金字塔式,情節處理非常巧妙,用不帶絲毫斧鑿痕跡的影調描繪了一場凄美,動人的愛情畫面。
時間,似一杯滾燙的白開水;慾望,似一粒劣性的毒葯丸。當兩者一結合,便意味著:愛,是可以被遺忘的;恨也就因此沉澱。
影片對時空觀的表現有種獨特的現代性。成功地採用平行蒙太奇手法,畫面不時地在十年前後來回切換,給人一種強烈的心靈震撼:原來愛可以這樣!所穿插的歌曲也在間接的對人物的情感經歷做必要的補充。戲中戲是對該片最好的詮釋。
片中女主人公孫納,在一開始是一個靠吃別人吃剩的飯過日子的窮丫頭,天真而又浪漫,似乎對外面所有的東西都無比好奇,內心純潔得就像一張白紙。她與林見東的關系就像兩條原本註定相交的平行線。孫納在吃完林見東吃剩的面後,便偷偷的跟在林見東後面,「可以借你地洗個澡嗎?"一場戲劇化的見面及對白,從此萌生了兩人青澀,浪漫的愛情故事。他們一起吃火鍋,一起在雪地里行走奔跑,一起暢談理想……
一幅幅甜美溫馨的畫面定格了十年後,他們再次相見時深深的回憶。「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擁有我,我擁有你……」這樣一首歌,曾經是夢想當歌星的老孫(孫納)最愛唱的,唱出了她的心聲,也唱出了一種結局,從而也奠定了影片凄美,扣人心弦的基調。
影片中的人物具有典型重疊化的特點。孫納即戲中戲的小雨,林見東即張揚。他們似乎都是被人為地分裂化的個體。十年後的孫納幾乎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自然釋懷地笑,取而代之的是虛偽的逃避與決絕,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過去唯一的用處,就是讓自己不再想到過去。」同樣,十年後的林見東也再不能像以前那樣「傻笑」得可愛,愛得天真了,取而代之的是對孫納的怨恨與對自己的痛罰。因為被拋棄,因為被無情的遺忘。十年的時間,他們的確都變了,變得連他們自己都很難找到原來的影子。一個為自己的理想奮斗,一個為自己的愛拼搏,執著的他們也都成功了。然而,當再次相見時,誰又能掩飾住深藏在內心的無奈和痛楚呢?難道過去的一切真的都消散了?當愛已成往事,恨!便習以為常了。「我恨你,我恨你……」「跟我走,跟我走……」這是林見東在電腦上反復敲擊的文字,此時此刻,他的心猶如滴血般地痛,因為愛得濃,所以恨得深。十年裡,林見東幾乎每晚都靠安眠葯才可安心的睡個覺,而他與孫納的再次見面卻形同陌路,這更加深了他潛藏的憎惡和嫉妒,比如孫納的冷眼,孫納的不屑一顧,孫納的絕情等等。
導演對聶文的角色安排可謂情理當中的。他是闖入孫納生命中的第二個重要男人。聶文是一個孤獨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悲哀的人。他在孤獨中尋找,在尋找中守候,卻又在守候中哀怨。當他無意中發現孫納與林見東的關系後,他憤怒過,他痛苦地掙扎著,一味的修改劇本,一味的去刻意演繹他想像的那個班主,甚至連餓都不記得了。一碗酸辣面,似乎印證了她們三人之間的愛恨糾葛。聶文有挽留過,但他能看透孫的心,他不想再欺騙自己,所以他最終選擇離開。或許,在聶文看來,很多東西,當你不能再擁有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在離開時,他回頭了,並帶有微微地一笑,大概也是他對愛最真誠的呵護。
影片在影像處理上非常精緻。特別是對林見東與孫納兩次合抱在雪地上畫面的處理,攝像機重復運用拉的拍攝手法,彷彿在訴說著對過去的留戀和對現在的無奈。另外是片中靜態畫面相當貼切,逼真。比如,影片最後對孫納坐在椅子上的一個臉部特寫,此時的孫眼神表現得非常冷靜,接過林見東的告別電話後,她憂郁中更多的是在細細的回味著過往的一切。聲音,是最深切的表達方式,當孫納在按下錄音機開關聽到所有的一切時,她明白了很多。但心告訴他們,就算能想起原來的自己也改變不了什麼了,現實已擺在面前,他們都不能回到過去了,離開,才是最好的方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恨無奈……」擁有或失去,都將成為他們的記憶。金導演為孫納准備的完整版的《回憶錄》,或許是他們各自人生歷程中最璀璨美麗的火光。
這是一部極具代表性的電影,歌舞的自然結合,給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導演對精彩情節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以人物悲情化的角色身份來共同演繹回憶與現實,愛與恨,一步步向時空推進,且聯系緊密,銜接流暢,讓觀眾獲得在惋惜中感慨,也在感慨中平衡的藝術效果。電影《如果愛》堪稱一部精彩的片子。
G. 電影《如果愛》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故事的開始應該追朔到1995年的北京,林見東前往北京去讀電影,他一心想挑戰自己讀電影導演系的野心,卻慘遭滑鐵盧。他的成績只是平平,理想完全破滅。
就在心灰意冷之際,他遇上了孫納,當時,孫納在一個歌舞團當洗燙工,卻已雄心壯志,努力要成為一流的歌舞演員,同時她更身兼多職,賺錢養活湖南鄉下的家人,對於只會伸開手掌問家人索取生活費的見東來說,孫納頓時成為他祟拜的對象,鼓舞他重燃鬥志。
這一段情緣,本來可以有個美好的回憶,可是見東發現孫納為了多賺一點錢,竟不擇手段,天真的見東一心為了幫孫納找岀路,介紹她認識一些電影製作人,孫納竟暗地出賣了他;孫納從此消失,見東的大學生活也結束。
歌舞片《如果·愛》由陳可辛執導,由周迅、金城武、張學友、池珍熙等人主演,講述了出身貧苦的女星孫納,在她努力想要忘記過去一切的時候,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同時出現,孫納面臨情感抉擇的故事。本片亦為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閉幕影片。
角色介紹:
1、孫納:演員 周迅
不擇手段往上爬的成功人物,雖然對當年發生的事感到不安和內疚,但她並不十分在意。她以為自己能在電影里翻雲覆雨,卻沒想過現實中的她,也要在兩個男人之間作出抉擇,更沒想到她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作出這樣的抉擇:去珍惜懷念她的過去,還是像她現在一樣,只顧眼前?
2、林見東:演員 金城武
10年前的他,跟大部分在上世紀80年代物質生活豐富的香港成長的人們一樣,從沒想過物質的缺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情,他本著純真的想法去北京追尋夢想,但考驗真正到來時,他卻經受不住。
清貧的大學生活令他措手不及,與刻苦耐勞的本地年輕人相比,他更是遜色,這一切更被一個叫孫納的女子徹底摧毀。10年後他以報仇為借口回來,目的是要讓「她」知道,她曾怎樣一手摧毀一個人。
3、聶文:演員 張學友
內地最出名的導演,並一手將孫納捧紅。與孫納一起的5年,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光,但此時,他卻開始害怕自己已江郎才盡。創作的危機令這對情侶關系緊張,感情也出現了危機,更重要的是,聶文隱約覺得,孫納當年之所以跟他一起,只不過是因為他可以將她捧紅。
電影圈是很小的,孫納如何利用關系,爬到這一個位置,聶文一一清楚,但他是愛孫納的,也許他覺得他們是屬於同一類的,雖然他並不喜歡這樣的他們,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生存。
H. 電影如果愛觀後感
如果你是那個被愛的人,你會怎樣為你愛的人付出。
如果你是愛著對方的那個人,你又會怎樣為那個人付出。
如果兩個人彼此相愛,又會怎樣為對方付出。
也許沒有真正的答案。
最悲苦的孤獨不是身邊沒有愛人,而是心中遺棄了自己。
愛沒有公平,往往愛也是自私的,可能佔有欲對一部分人來說很重要,
又有一部分人往往不喜歡被佔有,感情總是在迂迴。
可是愛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痛苦多些,歡樂多些,還是自私多些?
I. 大家可不可以談談對《如果愛》這部電影的看法
我喜歡給我驚喜的影片,也許是<無極>給我產生的嚴重挫敗感成就了PERHAPS LOVE 給我的驚喜吧!呵呵
這是一部體裁新穎的影片,融合了當今娛樂圈最中心的元素--音樂與電影.這點是吸引我觀看的原因.
其實,看完之後,我發現我並不是透徹地明白電影的真正意義,無法與影片的名稱對上號來,於是乾脆拿掉片名,就影片本身談談我的看法:
一開始,人生剪輯的概念原本並不新穎,但"也許也有剪錯的"倒還覺得有點意思了.然後就開始了現實與回憶穿插的部分,歌舞與戲劇混為一體的部分.其實這樣的組合很易給觀眾混濁感,對劇情的理解造成障礙.但這又恰恰呼應了影片本身戲為人生,人生即戲的主線.年代跨越的距離同時與主人公的思想變化又是一致的.因而,覺得整部戲又很統一,專注.接著就全部進入了現實的狀態,又用現實的畫面重復著回憶的場景,也就是周訊終於跟他回北京開始.突然記得曾經陳可辛說過,他想表達的就是任何形式或狀況的分手都是因為愛的不夠.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什麼他們一再的分離.但這樣又覺得影片開始太矯情了些,剪輯這個比喻用的太突兀與蒼白.
我就是如此徘徊,總覺得不夠懂.
繼續講我的想法:最後大家彼此都放手,<命運曲>是我認為這裡面最好聽的一首歌.有一種對如此PERHAPS LOVE 的悲哀.
還有最後在麵店的對話,我也覺得不懂,與開頭關於人生的討論有所呼應,卻有對影片中心缺少關聯,於是我又產生了同剛才相同的困惑~~`~~
在這里只是闡述了個人觀後感,我是決計沒有資格評論任何電影的.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