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300字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東北民主聯軍203小隊准備攻打土匪盤踞的威虎山,偵查員楊子榮化身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最後里應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威虎山地勢險要,鷹嘴崖更是飛鳥難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到楊子榮和203小分隊,經過殊死的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訴我,楊子榮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土匪的黑槍打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由無數個「楊子榮」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一身本領,當國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更有一種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志豪情!
Ⅱ 電影《智取威虎山》的觀後感~700字至800字左右~~~看過的幫幫忙~
從立項拍攝到如今上映,《智取威虎山》和導演徐克自帶兩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是這個戲?為什麼是這個人?就算是熱愛挑戰的徐老爺,怕也難估此次翻拍的影響。
要上威虎山,要闖過種種關卡:歷史觀的、意識形態的、敏感題材的、嚴格審查的……這就是翻拍樣板戲的代價,玩好了是噱頭是賣點,玩砸了就是累贅,甚或是自毀的炸彈。
徐克以一種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想像的方式,讓這個最大的懸念落在了實處。《智取威虎山》並未涉及嚴肅領域的討論,而是走了好萊塢商業動作大片的路數。沒有搞什麼對原作的反動,只是讓楊子榮和203部隊脫離革命大義,如黑澤明的七武士一般,當一群護村民戰土匪的快意俠客。
盡管有一個意識形態濃厚的故事打底,但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並無絲毫的僵死氣息。楊子榮經久不衰的個人魅力來自他的邪氣,張涵予無論在表演或者造型上,都在最大限度地釋放他的邪魅。在《智取威虎山》里,楊子榮並不擔負革命說教的功用。事實上,他打入土匪窩里的卧底身份,更符合好萊塢大片常見的設定:一個有瑕疵的英雄。
當經歷了紅色革命年代的老觀眾,看到楊子榮和八大金剛之一並排蹲在雪地里拉野屎,原本高大全不沾染人味的英雄形象,就撲簌簌都落了灰塵,生龍活虎地打虎放炮滅土匪去了。
與之相應的,楊子榮與203的革命友誼,更像是江湖俠士的惺惺相惜,而原本臉譜化的壞蛋們也紛紛活泛起來。陰郁的座山雕會有點SM的惡趣味,並且能用啞澀的嗓字來一下二人轉。八大金剛在滿足功能化的戰斗之外,也會有老八那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喜劇人物。至於卧底與反卧底的爆笑戲碼,則為本片提供了更多的娛樂效果。
一個說教意味濃重的剿匪故事,被落實為一個邪魅英雄的江湖傳奇,這就是一個徐克式的翻拍。一個被寫死了的故事,有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就算是樣板戲也能娛樂性十足,讓大家看燃了,看high了。而這,就是爆米花電影的魅力。
我挺徐克和他的《智取威虎山》,他們沒有考腦子的敘事,不玩隱喻不搞升華,不會板著面孔故作姿態挑釁觀眾,讓你因為看不懂而感到自卑或者氣憤。
它就是簡單歡樂,刺激好看,不夠嗎?
Ⅲ 電影《智取威虎山》觀後感,怎麼寫,求各位學霸幫忙
這部電影截選了小說《林-海雪原》中共-產-黨為了不讓威虎山上的匪軍再殘害無辜就派揚子榮同志用機智和勇敢剿匪的精彩篇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剿匪故事中還加進了幽默元素。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揚子榮。他遇事不慌張,帶幽默感,還非常勇敢,用聰明才智把匪軍打敗。我最喜歡楊子榮叫小松鼠把情報送回去的那段,那段講了楊子榮把情報放在陀螺里,山爺為了知道楊子榮的底細,叫黑沙(一隻大鷹)偷來給他看,座山雕看了很久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然後也只能無奈地讓黑沙將陀螺放回去。大年夜是座山雕的六十大壽,土匪們要為這個土匪頭子開慶典祝壽,楊子榮決定通知我們的部隊在這天發起對這幫土匪的殲滅戰。於是楊子榮讓小松鼠把裝有情報的陀螺交給其他偵察員,他把陀螺系在了小松鼠的背上,讓它偷偷出去,途中被黑沙發現了,小松鼠以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大鷹黑沙,最後安全地把情報送給了後方的偵察員。我從這里看出小松鼠很機靈、聰明,而且我還發現楊子榮不僅偵察水平高,而且智勇雙全,情報就隱藏在陀螺的表面,座山雕和他的助手硬是沒有察覺到。揚子榮同志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要一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慌慌張張的,一定要鎮靜,不然就要吃大虧啦,這樣多不劃算呀——流了一把冷汗,沒把事情辦成,自己還吃了大虧,甚至還會害了別人。
我最討厭的角色是那些專門殘害無辜的土匪。他們還是一幫糊塗蛋,身邊明明暗藏著一個共-產-黨員,都沒有發覺,甚至還有些信任他,真是不動腦子,稀里糊塗!大家得站在正義的一方,因為邪-惡永遠也戰勝不了正義的!
我非常想感謝那些用鮮血給我們換來幸福生活的共-產-黨員們,如果沒有他們那聰明、機智和勇敢也許就沒有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了,或者已經沒有我們了。
這部電影深受我的喜愛,希望大家也能喜歡。
Ⅳ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800到1000字。 謝謝
智取威虎山,歲月重溫,英雄還是那英雄

近日,看完徐克執導影片《智取威虎山》,再次重溫了歲月。記憶中的楊子榮,形象至偉,在該片中英雄的形象也還偉岸。影片在故事情節上作了不小的修改,加入了栓子他娘這一角色,角色任務就是因為痛恨土匪而對新加入的匪首實施美人計和斬首行動。
粗看影片,不理解為什麼:一入匪窩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後來才明白,這大概是環境造就一批人吧,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不狠一點,恐怕難以活命,為了活下去,就只能比別人更兇殘。說到土匪中的狠角色,《烏龍山剿匪記》中的鑽山豹也算一個,期待一天《烏龍山剿匪記》也能夠翻拍成電影,讓英雄去繳滅這些匪首。
87年版的《烏龍山剿匪記》絲毫不遜於翻拍之作,這也許是很多導演不敢將其翻拍成電影的緣故。曾經的演員非常敬業,一年半載只跑一個劇組,所奉獻的作品也堪稱經典,唯一不足的地方是當時的拍攝儀器不及現代,影片也不如現在高清,除此之外,再難挑毛病。反觀現代的影片,一個個主演參演時間只有幾天,甚至只需要露個臉,台詞什麼的也不用講,只需要在鏡頭前念念阿彌陀佛一二三四,就能圈走一半拍攝資金,後期自會有人配音,雖然口型完全對不上,好在全國觀眾早已習以為常,可以在腦海中自動還原,假定是演員自己在講台詞。如若實在是難以在腦海還原就快進,快進不成還有手機游戲、上洗手間等可以幫助排遣時間的事情可以做。
當下,在選擇看國產影片還是國外影片時,常常令人頭疼:國內好的劇本被圈錢的演員的糟糕演技糟蹋,國外垃圾的劇情被演員的演技和特效拯救。為了避免頭疼,我不看電影很久了,這次看電影竟然是在電視機前,看的也是幾年前的影片……
Ⅳ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生活需要智慧,這是我在暑假觀看了影片——《智取威虎山》後的深切感受。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很老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戰士用小股部隊殲滅了威虎山上的土匪的故事。
在這部影片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子榮,我深深地被這個人的能力和魅力所吸引,被他的機智勇敢所震撼。在影片中,他有一身好功夫,有機遇,有實力,有目的,更有智慧。在與熊與哨口與老虎的斗爭中,救了自己與隊友,救了有心加入解放軍的松鼠,救了隊伍散亂的老六,並贏得了老六的喜愛。他用他的智慧蒙蔽了敵人的雙眼,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英勇的做了土匪的卧底,為戰斗勝利建立了基礎,想要贏得勝利,就要了解敵人的弱點,這是用智慧才取得勝利的。
戰爭需要智慧,其實,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智慧,因為,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譬如,遇到歹徒,如果硬碰硬,往往可能會帶來不幸,就必須要利用周圍的有利條件,鬥智斗勇,巧妙周旋,最後才能把他一舉拿下。周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上,同樣也需要智慧,要到難題,有的人是立刻放棄,有的人不放棄,但還是一根筋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結果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浪費了時間,如果這時候,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也許智力是天生的,但智慧絕對是後天修煉而得。不管多聰明的人,總有些方面的經驗是欠缺的,所以,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犯很多的錯誤,但犯錯並不可怕,只要知錯能改,看清了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就能進步,就能邁向成功。
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智慧人生!
Ⅵ 觀智取威虎山有感800字
這部電影是由曲波寫的《林海雪原》改編而成。1946年冬,某團參謀長少劍波率隊奉命剿滅以座山雕為匪首的匪幫,這是一群國民黨的殘兵敗將,後來佔了威虎山,自立為王。從此燒殺擄掠山下的農民們,百姓苦不堪言。上級派了偵察兵楊子榮來協助剿匪,此人豪爽剛毅,足智多謀,生出一計:假扮座山雕的死對頭許大馬幫的默默無聞的駟馬副官胡彪,為博取座山雕信任,楊子榮特意將先前在小匪欒平身上得到的先遣圖孝敬給他,果然座山雕「龍顏大悅」,封楊子榮為「第九金剛」。在他險險躲過數次「信任危機」後,與少劍波眾人里應外合,在「百雞宴」將眾匪打了個落花流水,完勝而歸。本片以詼諧的片風、緊張的戰地氣氛,使人們的心境十足十的坐了回過山車。
還記得楊子榮與虎搏鬥的場景著實讓人捏了把汗。只見那猛虎蹣跚而來,卻氣勢十足,頭頂明晃晃的「王」字彰顯著無可撼動的百獸之王的地位。它似乎想殺眼前此人個措手不及,慵懶的步伐頓時凌厲起來,朝楊子榮猛地一撲,而楊子榮也不甘遜色,手腳並用爬上了樹,讓老虎撲了個空,它躊躇了片刻,朝楊子榮身後那片茂密的常青樹奔去。在楊子榮警戒的四處張望之時,不料那猛虎攀上了他身後的那棵樹,朝他的所在之地飛撲而來……幾番搏鬥,楊子榮堪堪用手槍勝了那老虎,真是有驚無險!也正是這次契機,讓座山雕的人聽見了異動,使得楊子榮順利的上了山。
小栓子一人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一開始他冷漠戒備,原來他爹被土匪所殺,娘又失蹤,所以心裡有了陰影,以為共軍也是土匪。但是在後來的朝夕相處中,小栓子漸漸被感化,好巧不巧,原來他的娘親沒有死,而是成了土匪夫人,於是又重振旗鼓與共軍一同作戰,小男子漢的英雄氣概頓現。最後片尾看到由韓庚飾演的人物居然是小栓子的孫子,讓我著實歡樂了一把。
本片環環相扣,扣人心弦。在歡樂的過程中同時不忘提醒人們,只要我們心連心,定能跨越艱難險阻,無往不勝!
Ⅶ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至少15O字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看完《智取威虎山》,我便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電影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203首長)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鬥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電影中的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鬥智鬥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裡,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讀過《林海雪原》的原著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後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在如今的社會,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消失殆盡,每個人都在極力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集體的利益。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土匪了,團結起來也沒多大用去。是的,土匪是沒有了,可是敵人依然存在,同時,我們還有民族復興要去實現,更何況如今國際競爭這么激烈,不團結怎麼才能立足於世界,怎麼樣才能在世界大潮中不被淹沒。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種精神。它永遠也不會退出歷史舞台,它會永遠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因為它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更是我們現在的標榜。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並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於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
Ⅷ 電影《智取威虎山》觀後感,求400字左右
電影截選了小說《林-海雪原》中共-產-黨為了不讓威虎山上的匪軍再殘害無辜就派揚子榮同志用機智和勇敢剿匪的精彩篇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剿匪故事中還加進了幽默元素。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揚子榮。他遇事不慌張,帶幽默感,還非常勇敢,用聰明才智把匪軍打敗。我最喜歡楊子榮叫小松鼠把情報送回去的那段,那段講了楊子榮把情報放在陀螺里,山爺為了知道楊子榮的底細,叫黑沙(一隻大鷹)偷來給他看,座山雕看了很久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然後也只能無奈地讓黑沙將陀螺放回去。大年夜是座山雕的六十大壽,土匪們要為這個土匪頭子開慶典祝壽,楊子榮決定通知我們的部隊在這天發起對這幫土匪的殲滅戰。於是楊子榮讓小松鼠把裝有情報的陀螺交給其他偵察員,他把陀螺系在了小松鼠的背上,讓它偷偷出去,途中被黑沙發現了,小松鼠以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大鷹黑沙,最後安全地把情報送給了後方的偵察員。我從這里看出小松鼠很機靈、聰明,而且我還發現楊子榮不僅偵察水平高,而且智勇雙全,情報就隱藏在陀螺的表面,座山雕和他的助手硬是沒有察覺到。揚子榮同志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要一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慌慌張張的,一定要鎮靜,不然就要吃大虧啦,這樣多不劃算呀——流了一把冷汗,沒把事情辦成,自己還吃了大虧,甚至還會害了別人。
我最討厭的角色是那些專門殘害無辜的土匪。他們還是一幫糊塗蛋,身邊明明暗藏著一個共-產-黨員,都沒有發覺,甚至還有些信任他,真是不動腦子,稀里糊塗!大家得站在正義的一方,因為邪-惡永遠也戰勝不了正義的!
我非常想感謝那些用鮮血給我們換來幸福生活的共-產-黨員們,如果沒有他們那聰明、機智和勇敢也許就沒有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了,或者已經沒有我們了。
Ⅸ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急!!!!
[京劇《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從來沒想過看京戲,也沒想過看現代劇,更沒想過看《智取威虎山》,沒想過為之激動和叫好;但這一切在學校的組織下,於上周五晚上在市大劇院實現了!
全場演出從頭至尾,高潮迭起,演的很精彩,讓我們這些戲劇的門外漢也感覺到了京劇魅力,深深沉浸在藝術的美感之中。
要說到收獲,《智取威虎山》的劇情劇目和人物更在思想上、認知上、甚至觀念上給我很多的啟迪與震撼。從劇中人楊子榮身上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和膽略,讓我看到了共產黨人那種不怕艱險、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整場觀看中,我牢牢記住了 「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專揀重擔挑在肩。一心要砸碎萬惡舊世界,為人民開出那萬代幸福泉。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精彩的唱段。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同學們普遍深受打動、深受感染的原因所在。
舞台上,那些主要演員激情洋溢的演唱和舞蹈感染了我。他們飽含激情的演唱,他們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理解、把握和表現,說明他們首先受到了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才能迸發出激情,才能教育我們。我由此認識到,有著全新的成長經歷、全新的思想觀念、全新的生活態度的現代的同學們,是多麼應該主動地、積極地、全面地去接觸和了解黨的光榮歷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