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炮兒》的結局是:六爺因為癌症死了,小飛因為欽佩六爺在六爺死前流淚,小飛他爸因為貪污的事下台坐牢,順帶牽扯出來小飛幾年前撞死人的事,也坐了牢,李易峰明白他爹(六爺)一輩子是怎麼樣的人,不再仇視他,開了間店,學他爹養了只鳥,每天教鳥喊爸爸。
《老炮兒》是由管虎導演,馮小剛監制,馮小剛、張涵予、許晴、李易峰、吳亦凡等主演的電影,於2015年12月24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當年名震京城一方的頑主六爺被時代所拋棄,現在孤身一人跟他的幾個老哥們固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的兒子曉波得罪了人被私扣了,為了救出兒子,他與老哥兒們狠狠地教訓了他們,是一部親情兄弟情交織的影片。
《老炮兒》原定檔期為2015年12月24日-2016年1月24日,現決定將全國范圍內的密鑰延期一個月,公映結束時間延長至2016年1月24日。
2017年9月16日,管虎、董潤年憑借《老炮兒》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
2. 描寫北京頑主的電影
聲明一點,只說電影,不包括話劇(其實有很好的,比如《小井胡同》)和電視劇。還有幾部實在記不起來了,一定選我最佳啊,看在我這么認真的份上,嘻嘻!!!
一、比較符合你說的條件的:
頑主
本命年
長大成人
陽光燦爛的日子
有話好好說
北京你早
夕照街
蛋炒飯(中國的阿甘正傳,雖然不太符合你說的條件,但值得一看,也是北京的)
二、主要講北京藝術家和文藝青年的,有本地有北飄,充個數吧(有些比較小眾,但大概網上都有,太小眾的就不說了)
如果愛(我的最愛!!!)
昨天(比較牛)
極度寒冷(講行為藝術家的)
冬春的日子(劉曉東和喻紅的演的)
流浪北京(中國現代紀錄片開山之作)
頤和園(70、80年代的人思想很純粹)
待業青年(紀錄片)
三、反應老北京的底層百姓的
龍須溝
駱駝祥子
我這一輩子
霸王別姬
城南舊事
紅塵
茶館
3. 頑主高清完整版電影
鏈接:
《頑主》是由米家山執導,米家山、王朔編劇,張國立、葛優、梁天、潘虹等主演的喜劇諷刺電影。
影片根據王朔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於觀、楊重和馬青三位無業青年,在北京開了一家「三T公司」,專門替人解難、解悶、受過的故事。該片於1989年9月15日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4. 王朔的《頑主》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頑主The Troubleshooters (1988)
導演:米家山 主演:張國立 潘虹 梁天 ...
於觀、楊重和馬青三位無業青年,在北京開了一家「三T公司」,專門替人解難、解悶、受過。他們碰到了形形色色的怪人和怪事,令人啼笑皆非,但都應付了過去,並且業務愈來愈興隆。不料法院送來傳票,勒令公司停業。三人掏盡了所有的錢打發上門討飯的顧客親屬,...
5. 請問 電影<頑主>的結局很多人排起長隊是什麼含義
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
雖然荒誕,但是意義就在於-有一部分人不理解,而另一部分人卻投入到其中去。
就像1樓說的那樣,讓世界更加多元。而更多的人進入頑主的角色,而頑主這個詞慢慢大眾化了~!
6. 電影《頑主》的結局
這是潘虹的丈夫米家山為峨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喜劇片,是第一部最先完成的王朔電影。內容描述於觀、楊重和馬青三位無業青年,在北京開了一家三T公司,專門替人解難、解悶、受過。他們碰到了形形色色的怪人和怪事,令人啼笑皆非,但都應付了過去,並且業務愈來愈興隆。不料法院送來傳票,勒令公司停業。三人掏盡了所有的錢打發上門討飯的顧客親屬,然後沖上大街想找人打一架發泄,可是被沖撞的那些中年人竟然毫無反應,三人也就怒氣漸消地迷失在人潮里。全片有相當濃厚的京派調侃味道,對當年的世道人心頗多諷刺,喜劇效果不俗。葛優、梁天等新秀也演得靈活有趣。……
7. 電影《頑主》的結尾,人們排隊在干什麼
在排隊光顧3t公司,使觀眾看到3t的希望
8. 電影《玩主》求解析
1988年,王朔共有四部小說被改變成電影,因此有人稱這一年為「王朔年」,這4部電影分別是《頑主》《輪回》《大喘氣》《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這可能是中國電影歷史上少有的奇事,未有見有其他例子出現。對於王朔,有些人認為王朔是「痞子」寫出來的也是「痞子文學」,也有的人把他說成了中國作家道德淪喪的始作俑者,總之對其評價往往是庸俗之類。但是,由他的作品所改編的影視劇卻無不讓眾多觀眾記憶深刻,甚至奉為經典。原因為何,是因為老學究多讀報,年輕人看電影?我想不是那麼簡單。
這部《頑主》被稱為第一部「王朔電影」,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王朔電影」。因為該作品對援助的還原度最高,基本上與小說內容相同,或許也更容易讓觀眾感受該王朔在小說中所要傳達的思想。而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樣的電影則只是從王朔小說中摘取靈感意涵而已,在任務與情節上並無關系。而無論哪部電影都有著共同的特點,便是「荒誕與現實」的共存。
電影鏡頭中,我們看到了80年代初的北京城,大馬路之間站一穿白色警服的交警,跟兩塊長麵包接起來似的公交車,微卷短發的女人戴著純色的圓邊帽,一開頭的歌聲便是再熟悉不過的《黃土高坡》,這樣的開頭我們不難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真實。那時的青年談戀愛就喜歡談理想說思想,那時也開始流行跳舞和時裝秀,那時購物只能去百貨公司,那時上個大學都是特牛B的。不需要再掐捏出什麼造型,也不需要再塗染什麼顏色,鏡頭下的一切事物都帶著那個年代才有的色調,非常直接的把信息傳遞到你的眼前。當然,更多的還是那幾個人物所留下的特殊印象,沒有啥追求不去想痛苦的而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心去生活,即使是「蒙」也算「坑」也算,及時行樂,樂得自在。這樣的年輕人可能在當時就應該算作是「墮落」,算作是殘渣。或許在現代這樣多樣的服務性商業中,如「3T公司」這樣專門以替人解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為生的也不是沒有,但是假若在80年代初卻必定會遭受多方的非議與指責。
「3T公司」是一個虛構的物件,電影通過「它」讓觀眾得以窺見了當時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人,有哀情傷懷被滿腦的「上層」思想堵了腦子的劉美萍,有為了賺錢而願意犧牲自尊的於觀楊重他們,有為了虛榮而揮金如土的三流作家,有整天念叨著德育卻沒半點正形的教授。「3T公司」專門「替人排憂、替人解難、替人受過」,這樣的方式便於讓他們接觸與了解這些「病例」,而對於自己的生活來說他們則無疑只是一味的堅守而非進取。,「非得讓我說自個是混蛋、寄生蟲?我怎麼就那麼不順你眼?我也沒去殺人放火、上街遊行,我乖乖的招誰惹誰了?非綳著塊兒堅挺昂揚的樣子才算好孩子?我不就庸俗點嗎?」當於觀被女友說是「你的生活態度是向下的。」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哦呵,我看起來是在輕飄飄慢吞吞的下墜。可是你知道么,我靈魂中有一種什麼東西得到了升華。」這句話,可能在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值得新意,但是在當時想來也是一種大膽而直露的呼嚎。
在影片中,最能反映新舊思想對立的或許便是「3T公司」的三個年輕人與那位大學德育教授之間的爭斗。最初是通過朋友介紹而認識,這位教授在酒席上對他們殷面和氣的,卻在大學講課時拿他們當反面教材來說事斥其如何的墮落。而在隨後的遭遇中,趙堯舜卻是對一名年輕女子有心而欲婚外出軌,可見在平常的虛偽面孔下該隱藏著這樣一張臉。:「這不公平,社會應該為你們再創造更好的條件。我要大聲疾呼,讓全社會都來關心你們。我已經不是青年了,但我身上仍流動著熱血,仍愛激動,這些天,我一想到你、馬青、楊重這些可愛的青年,我就不能自已,就睡不著覺。」「你說我們內心痛苦?」「當然這太明顯不過了,你不說我也能感覺到。」「要是我們內心並不痛苦呢?」「這不可能——這不合邏輯,你們應該痛苦,干嗎不痛苦?痛苦才有救。「那我告訴你,我們不痛苦。」「真的?」「真的。」
很多人說王朔這人說話帶刺不中聽,但是不得不承認其作品裡的睿智幽默是先進少見的。《頑主》,年代人熟悉的電影。當他們都已逐漸成長並有所成功的時候,再回過頭去看看片子里的於管和楊重他們,那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只是那暫時的糊塗嗎?或許真是難得糊塗呢?
9. 頑主電影
頑主上_hd.mp4
10. 電影《頑主》最後好多人排隊是什麼意思
你先看一下3T公司所有的業務,以及男1和父親的關系,基本都是一個人要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其他人的,並且不是自己出面,而是借了3T的手實施。比如那個作家,其實寫的文章並不好看,都刊登在很非主流的雜志上,但他非要辦個頒獎,把自己想像中的成功強加給別人。再比如伺候那個癱瘓的老太太,老太太80歲以後就沒睡過覺,最後她是趁人不注意自己跳樓自殺的,說明她本意早就不想活了,而她兒子為了吃老太太的離休金,一直看著老太太還找人看著老太太。而且,一旦出事,這些人都不願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那個作家自己想出名搞假頒獎,最後又把責任推給3T公司。最後很多人排隊的意思就很明白了:社會上有太多人,既想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別人,過後又不願承擔責任。舉個例子,你的父母讓你考研,並說考研是為了你好,然後你沒有考上,父母會說這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學習,別人為什麼都能考上;但父母不會承認,他們之前說讓你考研是他們錯誤的判斷了你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