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芳華》觀後感開始怎麼寫
芳華觀後感:
《芳華》雖已是去年的老電影,可再次觀看時,心中還是五味雜陳,有著說不出的滋味。
這部電影實屬良心作品。它包含著文工團中文藝兵們一起訓練一起生活時的愉快;包含著何小平翩翩起舞時的優美和戰場上救助戰士們時的勇敢無畏;它有著戰場上戰爭的冷酷無情,也有戰士們的堅毅與誓死守衛;還有著六七十年代人們最美的年華。
當然,它包含了令人嚮往的美好回憶,但也帶著讓人避之不及的陰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團時遭人排擠,爛好人劉峰最終落得殘疾、受人欺負的結局。我不禁地想:為什麼好人總得不到好報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過得滋潤呢?難道正應了"壞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窮死」這句俗語?但其實啊,不是說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個度,像劉峰這「爛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當做理所應當,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況。
在電影的最後,劉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著雖簡朴面容卻帶笑。這也許就說的是好人看穿了虛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的改變。倒是劉峰和何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❷ 電影《芳華》中你有什麼感悟
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樂於助人、質朴善良的劉峰(黃軒飾),和從農村來,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的何小萍(苗苗飾),「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芳華。他們感受著集體生活的痛與暖、故人的分別與重逢,還有時代變革之下,每個人的渺小脆弱和無力招架。
由此我不禁聯想到,一個國家,一個執政黨,應該讓治下的老百姓普遍體驗到自由自在生活幸福,而不能像如今的朝鮮那樣,通過封鎖信息和鉗制人們自由,來強迫人們假裝出滿臉幸福,最起碼應該是在八面來風有充分比較之下才真正感受到的心滿意足。
❸ 電影《芳華》的觀後感是什麼
誰才是真正有芳華的人,有一片段一群治安袖標的人,純屬民族的毒瘤,犧牲的英雄們,難道就是為了保護他們?要是知道了,九泉之下不會安息!
❹ 看了電影《芳華》有哪些觀後感
好人沒好報
❺ 看過電影<<芳華>>之後有什麼感觸
昨天看完《芳華》匆忙的就走了,都不顧跟我一起的人,就是想自己一個人從復雜的哭泣中冷靜一下,看一眼冬日裡難得的暖陽,在陽光和略微拂面的風中,感受、回味。那是一種獨享的寂寞的內心自己和自己對話,想把復雜的情感梳理一下,用我摯愛的文字寫出來,紀念電影、紀念歲月、緬懷親人!
那時候撞衫、現在撞臉
老爸老媽的結婚照是軍裝照,老爸的綠色的軍裝和老媽的唇紅齒白,讓我看到電影里梁小平的第一張軍裝照的時候特別感動,因為想起了父母。記得很小的時候,老媽就說,特別想讓我做樂隊文工團的彈樂器的,那樣生活就不會很累,也不會很張揚。這就是老媽給我的第一個期待。因為家裡老爸和大舅、二舅、弟弟都是軍人,從小就生活在那樣一種綠色的世界裡。所以當第一眼看到到那麼多綠色的時候,頓時思念。那時候大家穿一樣的衣服,現在自由了,大家是頂著一樣的臉,更可悲。
特別喜歡電影里,女生訓練時候的美腿,那不是筷子一樣的腿,是有肌肉、有點粗、但是又力量的真實的大腿,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痕跡,這就是還原。
徹底淪為黃軒的粉絲,那種干凈的單眼皮,內心波濤,表面平靜的溫暖,讓人迷醉。
善良不需要憐憫
高曉松說嚴歌苓不憐憫自己作品中的主角,就是把他們放在殘忍中。可能很多人都在感嘆,為什麼那麼善良的劉峰得不到善報,孤單的一個人、被城管欺負。
其實我從劉峰的眼中看到的是淡然,真正的善良是不需要憐憫的,那是人的本心。劉峰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心甘情願,也就是無所求的,所謂求仁得仁,覺得自己能做好事,其實就是對自己好。
所以他們其實不需要憐憫,不需要問值得不值得。所以他們才能在年老的時候,從容而溫和,不和人爭執,堅守自己的幸福。是穗子那樣作品等身幸福?還是家財萬貫幸福?答案其實自在人心,守住自己的堅持,守住自己的善良,善良不需要憐憫。
殘忍和溫暖
永遠定格在心理的是劉峰一個人守著一排屍體,面色復雜,我能想像出那一刻心的顫抖。對於一個善良的人,比自己受傷更難受的就是看著別人死亡。所以劉峰才會在蒙自掃墓的時候說,跟躺在這里的他們比,我不敢說自己不好。
在殘忍的生活中保持溫暖,才是真的溫暖,這個世界的殘忍、人類的殘忍、對整個人類的失望,不是梁小平一個,劉欣慈也是,很多人都是。有些人在失望後保持溫暖,期待用這樣的點滴溫暖,匯聚成大的溫暖。有人用作品驚醒。《三體》里人類的最後,其實就是自我的殘殺。太多的作品是在殘忍中尋找溫暖,期待每個還有溫暖的人,別放棄,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聯合大家一起。感染更多的人,至少讓自己別太冷。
❻ 電影《芬芳》觀後感2000字
走出電影的特設情節和氛圍,我仍舊淚眼迷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細細品味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心疼少年們的遭遇,感動學高德馨的老師,領略教育的真諦。沒有經歷過生死的少年,走不出親人離世的陰霾,但有折翼的天使——老師帶他們飛出陰霾,勇敢的飛向太陽。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憧憬。他們眼裡無淚,也無光,只剩下憂郁和無盡的悲傷。他們坐上校車,卻不知開往何方……
人間滄桑,大愛無疆。國家關懷災區的孩子,為他們重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這里成了這些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孩子們的「新家」。在這里,以愛育愛的老師們,給這些身處陰霾的少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他們脫離苦海,成為他們最親最愛的人。也許是這些少年經歷了災難,讓他們更有決心,更勇敢。他們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回報社會。在文縣泥石流災害中,他們沖鋒陷陣,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電影最動人心弦的是「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主題,天使般的老師手持愛的鑰匙,打開了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釋懷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那裡只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以至於他選擇在浴室里自殺。周老師和江老師為解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自己釋懷,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著。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為沒能抓住媽媽的手,自責不已,認為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而更多的是責罵,讓她內心充滿恐懼。周老師為解開她的心結,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關心。最後,井曉曉與父親相擁,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己與爺爺相依為命,他不能接受爺爺的離世,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老師為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執念,真正的面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裡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為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老師費盡心思。終於,在自己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的時候,兩個手持愛的火炬的老師,點燃了他們內心希望的火苗。讓他們能勇敢的面對生活,面對現實,面對未來。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著頭只能看到腳面,抬起頭可以看到廣闊的天空」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老師們「大愛」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師德、師魂、師表,躍然熒屏,也深入人心。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弦,結尾江老師對著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老師失蹤的尋找。
影片告訴我們,面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永續。而愛的傳播,離不開人民教師。老師是不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遞愛。唯願電影《芬芳》能啟迪每個教育有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每個人名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能不懼挫折,勇敢面對生活!
❼ 電影《芳華》主要講什麼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劇情簡介——
20世紀70年代,一些有文藝才能的少年男女從大江南北挑選出來,進入某部隊文工團,擔負軍隊文藝宣傳的特殊使命。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蕭穗子在這個團隊里朝夕相處,她們才藝不同、性情各異,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嚴格的軍紀和單調的訓練中,青春以獨有的姿態綻放芳華。
劉峰,是這個文工團里最不起眼的男兵,比起那些才華橫溢的男樂手、英俊瀟灑的男舞蹈隊員,他個子不高相貌平平也無才藝。他自覺地承包了團里所有的臟活累活,慢慢的,他成了每個人潛意識里的依靠,大家有了任何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劉峰」。
他被大家公推為「模範標兵」,得到了各級表彰。他在這樣的被需要中活得心滿意足,並深深地愛上了獨唱演員林丁丁。當他經過幾年漫長的等待,在他認為恰當的時機向丁丁表白時,他萬萬沒有料到,得到的是跟丁丁以及大傢伙兒平時對他的推崇完全相反的驚恐的拒絕。
事情引起了組織的注意,劉峰遭到公開批判,然後被下放伐木連當兵。中越邊境發生沖突,劉峰迴到了他的老連隊,野戰部隊的一個工兵營,這次戰爭讓劉峰失去了靈巧的右臂,剝奪了他安身立命的能力。從此劉峰只能靠著冰冷的塑料假肢過著貧困潦倒的日子。
了解到劉峰的境遇後,蕭穗子和郝淑雯踏上了尋找劉峰的路,她們付小費給站街的妓女打聽消息,找尋有線索的地址,郝淑雯還央求丈夫給劉峰一份工作。何小曼先找到了患有腸癌的劉峰,陪伴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7)電影芳華內容觀後感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峰 演員黃軒
質朴善良,他一無所有,只有善良,是文工團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但他主動包攬了團里的臟活累活,為大家服務,因此獲得模範標兵表彰,深受整個文工團喜歡。
2、何小萍 演員苗苗
是從鄉下來的文藝女兵,進入文工團後,原以為脫離被當做累贅的家庭就能一帆風順,在文工團因不合群的性格,經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擠。從而被巨大的孤獨感包圍,感覺自己是被拋棄的群體。
3、蕭穗子 演員鍾楚曦
文工團女兵,是個很浪漫的人,充滿少女心,親歷了何小萍與其他團員發生的多起沖突,也見證了劉峰的命運起伏。與劉峰的感情更像兄妹情,也有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