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
[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forgot it發布於:2009-05-04 17:49這學期,老師一共放了9部電影,列舉如下:《猜火車》、《天生殺人狂》、《飛越瘋人院》、《搏擊俱樂部》、《謀殺綠腳趾》、《破碎之花》、《精神病患者》、《駭客帝國》、《盲井》,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其中有些片我已經看過,而且不止一遍,有些事第一次看,但不關怎麼樣,在看完影片後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獲。可以說在以上9部電影中,每一部都有其特別之處,就好像葫蘆娃個個有神通,也這里是電影個包含了自己的主題和立足於個子的立場。《猜火車》講的是主人公從吸毒到重新生活的一個蛻變,影片中一些虛幻畫面的運用很好的描繪了吸毒後人所經歷的那種快感和釋然,而在主人公戒毒過程中,其被關在房子里毒癮發作時的瘋狂的,又極其脆弱的一面讓人不寒而立,導演此處描寫也極具誇張的將主人公腦中四溢的幻想展現給觀眾。有些讓人收不了,但如果不這樣來處理情節畫面,我想也不可能有深刻的印象。在影片的最後主人公自首去報案,算是給觀眾一個可接受的交代,也就是再罪惡的東西,總是有盡頭,似乎也在說明,人是有智慧的,好壞在分辯清楚後,還是得回到正常的生活。另外還可以看到,父母在片中對主人公給予了最大的容忍和關懷,而社會的力量對主人公的影響,感覺上是戒毒所和正常工作的成就感以及穩定感(如果當時有現在所謂的戒毒者聯誼會,我想應該會對吸毒的反復的現象有一定的幫助)。《天生殺人狂》是一部很瘋狂的片子,每一個情節都透露著人的本性,和無韁的自由。片中也不止一個鏡頭的放出野馬等動物,簡單的說就是說明片子是在講殺人是人的天性這一簡單的道理。另外影片還很深刻的揭露了媒體和政權的這兩者密布可分的關系。可以說,政權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了媒體,而在我們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更是如此。媒體為政權服務,於是群眾中一些立場不穩的容易被新聞所歪曲,思想也就被控制。輿論的壓力對於政府是很巨大的,於是控制輿論是政府能力好壞的標准,而這一點法國政府有些失敗。影片最後帶著打到政權,打到媒體,暴露本性的態度,將監獄弄了個底朝天,而在獄中采訪,兇手的那一段獨白也是精髓所在。看完全片後人會有一種不舒適的感覺,一方面原因是影片畫面的快節奏和血腥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對一些社會黑暗現象的反思。作為年輕一代,我想一味的去抵制這些罪惡已不是可行的了,更應該的是怎麼樣從平民的角度去看這些問題,理想的看待,如果再進一步,就是如何來解決這樣的矛盾。《飛越瘋人院》這也是人不自由,社會歪曲了,然後在某時某地出現一個英雄,帶領人們反抗,但最後失敗了。片中的主人公很具有理想元素。首先他很有理想,有幻想;其次他為自己目標去奮斗,並感染周圍的人;再次是富有愛心,有責任感。這樣的一個人在壓抑的環境中,在集權的制度中是被打壓的主要目標,到最後也就是他被做腦部手術,而另一個因他被激起自由慾望的男人沖出了圍牆的束縛。對於影片中的一些細節我就不詳細說了,要說的是我對這樣一個影片所出生的時代的猜想,1975年就有這樣的片子,並且被社會廣度的認可,是不是有些暗示對社會主義的粉刺,畢竟在西方人眼裡社會主義都是壓迫人自由的。而這樣的英雄影片也是很符合美國的英雄主義主導世界的理論。《搏擊俱樂部》。這部影片我已經看了好多遍,並且買了碟(總共只買過兩張碟)。可以說影片中的演員有一位是我最愛的,就是EN--Edward Norton。他優良的個人形象和精湛的演技確確實實贏得了很多像我這樣影迷的贊賞和追崇。撇開片子的明星效應,《搏擊》所要帶給人們的也就是個人原始慾望的覺醒。無非是說,在物慾的直接,情慾都已經阻擋不了這越來越沒個性的世界,觀後感《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人們都是金錢的努力,而那些所謂的興趣愛好都是無聊的自己我鑒賞。社會所需要的是一群人一起實施的解放,於是醞釀了最後的大爆炸,瞬時打垮了數幢大樓,就好像打斷這個社會的經濟的支柱一樣,人都會到原始,找回丟失的野性。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沒有影片中所描述的那麼極端,我覺得個人應該在客觀世界種實現價值,並且同時保留底線的純真和原則。可以很不世俗,但關鍵是必須要很世俗後不世俗的超然才行,最反感無責任,無壓力,無邊際的三無主義瞎扯。《謀殺綠腳趾》這是一部反應人無所謂性格的電影。也就是描繪了一類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沒有目標,沒有慾望,就那麼簡單的按自己的軌跡活著。而片中越戰退休的那一類人也很有象徵性,就是有慾望,有目標,但同時有那麼安穩的和前一類人廝混。不過我想,到老他們那年紀也無所謂要求不要求,理想不理想。能有原則就成了極端分子,沒有原則就成了社會底層殘渣。另外片中隱藏的一些人的秘密陰謀和一些新興人群的奇怪想法也是看點。總之科恩兄弟的電影是講不出所以然的。《破碎之花》這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雖然也有些受不了很沉悶的情節,但影片給人默然的感覺很適用於這個浮躁的環境和人。我想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待這個電影所要給人的東西。首先是逝去愛情的和人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相對孤獨感。我曾看到過一篇影評是這么描述《破碎》中對愛的理解。"…她們不管大方還是局促、冷漠、拒絕,都比不上那個安靜的躺在地底的更容易傾訴:傾訴對於一路走來的失望,傾訴回頭後的憂傷,傾訴失去那麼多次曾經擁在懷中的美好,傾訴無法驅散的疲憊和孤清…我感到了很多,愛的流失,歲月的變遷,人事的更迭,人與人之間冷漠疏離,然而最讓人沉到底的是深入骨髓的孤獨。無論如何,竟然驅不走那種對生活深深的倦意,而時間,似乎永遠侵蝕一切,而你坐看無能為力…電影取名破碎之花,源於男主人公的好友提醒他去見這些舊日情人時必須准備的粉紅色玫瑰花。為什麼是粉紅色?相信每個經過青春和愛情的女孩子都曾經喜歡過淡淡的粉紅,一種嬌弱纖柔異常的顏色,一種最承受不起骯臟的顏色,代表所有曾經的美好…如果人生果真是一朵花,那麼優美的姿態終究會萎謝。男主人公回到家中,爐台上粉紅色的玫瑰花瓣飄零,憔悴不堪。當他在路上去見每一個舊時女友的時候,始終惦記著送出手中粉紅色的花束,盡管似乎並沒有人真正在乎那些花。破碎了,終於破碎了,不僅是花,還有失去的時間和愛,永恆孤獨的人生本身。"其次,也是這次看完電影後才明白的一個現象,就是當人把什麼什麼當一回事,那看什麼都成那東西了。就像影片中粉紅色的象徵意義,什麼粉紅色的東西對主人公來說都好像是種暗示,而對於男孩也是,看大街上流浪的男孩好像都是他那未重逢的孩子;最後是一種生活的反差和生活的滿足尺度。簡單的說就是片中兩隔壁的家庭狀況。一個家裡滿是小孩,但不富裕,而另一戶家中就一人,富裕。《精神病患者》這是一部極具挑釁手法的電影。具體的就不詳細說了,愛電影愛希區柯克的人造把它分析透了。而全片中我最喜歡的幾個鏡頭就是化身上帝的我們從頭頂上看下面故事發生的進程,很具挑戰性和諷刺性,感覺上帝就是偷窺王。《盲井》這是部反應農民階級和山西煤礦的電影。裡面通過細節刻畫了農民們的一些特性,和作為父母的一種特性。還有封建文化在農民里的表現,還有是良知的表現。最後結局是害人的人死了,被害的人得了錢。算是種輪回報應。這部電影看完後確實非常壓抑,人性和社會的這般黑暗對於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所以看完後沉默了好幾天。《駭客帝國》是一部很不錯的科幻大片。在老師的指點下看完感覺美國編劇還真是厲害,能把那麼多東西能糅合在以部電影里,而且是科幻電影。電影中詮釋的理念有很多,如虛擬和現實,救世主和先知,命運,自由等等。我也在思考,就是人們處於一個相對自由的情況下,是不是該努力去求得全自由。這個在當下的社會很值得考慮,很容易類比。而我想出的結論是值得,但得看時候。用發展觀看問題。社會是在發展的,樂觀的說會越來越健全。而作為不甘淪陷世俗的人來說,最理智的做法就是先淌過這渾水,然後有成就的走自己的路,這我前面也提過。而對於命運什麼的,倒真的覺得有點個人主宰的味道,什麼通關系啊,將套路啊,也都自己去著手做才會有。7.8破碎之花(2005)影評(39)收藏(376)寫的好2009-05-04 17:58上的電影學院?`--無火腿不炒飯.2009-05-04 18:53沒有,學工科的,一公選課。--evil spell 2009-05-04 20:40上的公選課能理解到這個份上厲害--i like the time in the flim 2009-05-05 16:44寫的太好了。鼓掌!--〔電影課9部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貳』 要自己寫的港片《跟蹤》的影評
今年三月香港國際電影節開鑼,首映禮首場選映的,是杜琪峰監制、游乃海首次執導的《跟蹤》(Eye in the sky),電影很杜琪峰但又很不杜琪峰。
演員陣容大部分是熟口熟面的杜琪峰班底:梁家輝、任達華、林雪、吳廷燁。其他主角配角,都有杜琪峰電影特色:片酬較化算的現役電視藝員。故事的風格布局、推進速度,甚至演員的演繹手法,都有杜琪峰工廠的影子。
不同的是,電影多了一份杜琪峰電影中幾乎看不見的女性陰柔。女主角徐子珊飾演警察跟蹤隊的新丁(菜鳥?),她的角色吃重,貫穿了整部戲,女主角是有戲可演的獨立個體,不是英雄身邊的花瓶,這是港產片中難得的。徐子珊演電視劇時經常被批評演技拙劣又不夠漂亮,好在電影中的角色沒有要她精明亮麗,她的笨拙反而成了角色風格,甚至是她能加入跟蹤隊的原因。另一個女性角色是邵美琪飾演爛口差婆,可惜她說粗口不夠自然,令她的表現反而不及比她平實的張兆輝。
* * *
在此我想談談電影的結局,介意知道劇情的可在此止步。
杜琪峰之前拍兩部《黑社會》,我雖然不特別喜歡,但他明目張膽的拿黑社會選龍頭大哥來「明喻」香港的小圈子選舉,為了要說自己想說的故事,把好大的一個大陸市場舍棄,我是不得不對他敬佩。杜琪峰的銀河是香港上市公司,這次《跟蹤》的出品人是徐小明的驕陽,杜琪峰沒有再跟錢作對了。
我這樣說,是因為《跟蹤》的警察全是好人,賊人都是壞蛋。這樣一來,人物描寫都被平面化了。最明顯的是有場大賊們在天台齊齊燒烤的戲,賊兄弟意見不合打起來了,卻因為對面樓有性感女郎在窗前脫衣,眾人竟然停了下來,列隊行注目禮。十人吃飯,十種食相,怎會個個同一模樣?
好人任達華神奇地大難不死,壞人梁家輝就因為天有眼所以可以死得荒謬,我差點以為自己在看教育電視(從前有個小孩不聽母親的話,最後,他死了)。我想起了《無間道》在大陸有個要劉德華死的結局,也想起了劉德華在《天下無賊》也一定要死才能收科。電影要在大陸上映,這是唯一認可的結局。他們,還有馬田史高西斯面向的荷里活觀眾,都不明白無間地獄就在人間:活著可要比死更難受。
《黑社會》上下集、《大隻佬》、《暗戰》、《槍火》、《跟蹤》等一大堆銀河的戲,游乃海都有份編劇。有驕陽做老闆,《跟蹤》多了一份官方認可的「陽光」。黑白分明,好人有好報,壞人一定要被制裁,我們的精神才不會被污染。
『叄』 電影觀後感
《功夫熊貓》講的故事和阿甘正傳很像,劇中的主人公熊貓阿寶是一個傻根似的喜劇人物、憨厚、懶、饞、幻想、不折不扣的樂觀、幽默,讓人一看到它的臉的表情就很想笑。片子的開頭,是一個夢「阿寶夢見自己成為神龍大俠」,一覺醒來,面對現實,發現自己只是一個麵食店的小工,原來夢想和現實差距這么大。武林大會,龜大師要選一個人做神龍大俠,這位阿寶氣喘吁吁的上山,卻發現已經晚了,比武大會開始,大門對它關上了,它只能趴在門外看,它嘗試了很多辦法想撞進去,最終坐著爆竹進去了,恰好掉在了龜大師的面前,龜大師一指「就是你了」——一個什麼都不會的胖熊貓,居然在眾多的高手中間被指為神龍大俠。應了那句話了,宿命不是你去追的,而是它追你的,運氣來了,跑都跑不掉。這位阿寶一直推脫,自己什麼都不會,其他人也納悶,這么一個又懶,又笨,又饞的胖熊怎麼能成為神龍大俠呢?簡直是笑話。
影片到了這里,我想起美國這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這個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前是一個不足道的小角色,安心發展自己的國內事務,直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這個國家被迫參戰,最終取代了英國等老牌國家成為世界的警察。丘吉爾戰後對羅斯福說,英國已經衰落了,能夠領導世界的角色唯有美國。羅斯福說,不,我們不想領導世界,也沒准備好。丘吉爾說,非美國不可了,這是歷史賦予美國的責任。美國如同一個天真的胖熊,在其他國家為了霸權而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它在一邊看著,時不時過來插兩句話,最後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被推上了世界警察的位置。陰差陽錯,一個局外人居然變成了核心人物。
但是如同龜大師說的,生活沒有意外。阿寶留了下來,接受師傅的培訓。師傅帶了四個徒弟,分別是武藝高強的老虎,螳螂,孔雀,猴子,看不慣這種事情,於是對阿寶百般刁難,認為它的能力不足以勝任,完全是運氣好。胖熊傻乎乎的,對誰都帶著微笑,絲毫不介意別人的冷落和誤會,不知道是智商低還是有意為之,一副憨厚、笑呵呵、傻根似的樣子。生活依然好吃懶做,無憂無慮,但還是不會習武。師傅最初想把它趕走,但是熊貓臉皮太厚,於是留在了這里,生米煮成熟飯,死馬也只能當活馬醫了,只能教會這個笨熊貓武功了,讓它成為神龍大俠。
這時候,象徵著邪惡的大龍越獄了,大龍是師傅過去的弟子,非常聰明,也非常有悟性,武藝高強,但是心術不正,一心想奪取神龍秘笈,成為天下第一高手,最終被龜大師降服,送進了監獄里。但是大龍想辦法越獄了,殺死了監獄所有的看守,這對和平是一個威脅。龜大師這時候也快死了,師傅問龜大師如何教,龜大師只留下了兩個字「相信」。你相信能教會它武功,相信能把它變成神龍大俠,就一定能行。
但是阿寶的懶、笨和饞,讓人無法相信這么一個胖熊就是神龍大俠,師傅更是絞盡腦汁,不知道如何教會它武功。最終,發現了,用它自身的特點對症下葯,也就是針對它好吃的本性教他武功,效果非常不錯,阿寶的進步很快。終於到了一天,准備把神龍秘笈交給它的時候了,阿寶得到了神龍秘笈,打開一看,居然是空的,什麼都沒有。這讓它百思不得其解,神龍秘笈究竟意味著什麼?這時候,它的父親,一個麵食店的老闆,告訴它做麵食的秘笈——「最大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於是它悟到了,秘笈就是沒有秘笈,相信自己可以,就一定可以,高超的技藝不專屬於某個人,普通人也可以變成大師,它是沒有神秘感的。大龍闖進山裡,殺死了很多人,阿寶出現了,這位不會武功、一臉憨厚和傻樣的、饞、懶和笨的人,和一個聰明絕頂、武藝高強的人鬥法,最終阿寶用最朴實的辦法贏得了勝利,保衛了和平。一個最不可能成為神龍大師的人最終變成了神龍大師,這也許是美國夢的最好註解,它宣揚的是樂觀和希望精神,一切皆有可能。片中多次有著「面對現實吧,現實一點吧」這樣的話,和一貫的美國精神類似的,最終,理想戰勝了現實。
全片中充滿笑料,幽默,不乏人生哲理。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最核心的觀點是宣揚一種精神勝利法——無論起點多麼低,希望是永存的,只要不放棄,敢於做夢想,最終必能夢想成真,成功沒有秘密,秘密就在於選擇相信;面對困難,樂觀幽默,時不時自我解嘲,它都是克服困難的好辦法。如同迪斯尼的米老鼠誕生在二戰、經濟危機的時候,米老鼠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卡通人物,因為它的故事帶給人們樂觀和希望,讓人相信,面對殘酷的現實,要選擇相信未來,心懷希望,樂觀。美國的這部動畫片繼承了一貫的唯心觀、美國夢、阿甘等樂觀主義精神,在幽默和搞笑的氛圍中,讓你受益很多,很受啟發。
『肆』 電影《密道追蹤》觀後感作文
《密道追蹤》觀後感!
盜墓小說在民間火了七八年,那些在無盡的探險路上尋找文明寶藏的故事,描繪出一個又一個詭異的地下世界,引出無數書迷和影迷的期待,等著盼著盜墓文化能早日搬上大銀幕,以更直觀更刺激的形式產生更酸更爽的體驗。出人意料,兩大鼻祖《鬼吹燈》《盜墓筆記》的電影版仍然在緊鑼密鼓的製作中,倒是並列為三大之一的新書《密道追蹤》搶攤登陸,成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盜墓小說改編電影。
對於熟悉盜墓小說的朋友來說,《密道追蹤》雖然比不上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兩位大家的奠基之作,卻也是芸芸眾書中的頂級精品,自去年開始連載,便多次刷新網路閱讀紀錄,風頭就眼前來說可謂一時無兩。《密道追蹤之陰兵虎符》挾純正根基與頂級人氣而來,並非像前幾部彪炳"盜墓"之名卻行小製作蒙錢之事的肖小之作,而是以國際都罕見的豪華真3D攝影器材和技術,開發出一個雖不至於驚天撼天卻也格外精巧、揭密感十足的地下空間,而且加重了科技與功夫元素,人物關系的重新洗牌,給原作注入了新鮮感,而並非原地踏地的照搬。
盜墓小說改成電影,最大的困難應該就是情節改編問題了,因為網路文學的特點,盜墓小說往往寫得天馬行空,撒歡式的布局,很多大坑挖完就扔了或隨隨便便埋了,小說可以這么干,電影卻不行,必須有完整的情節和戲劇性。在這方面,《密道追蹤》給後來者演示了一個成功的案例,在保留原有人物設置,性格和基本身份、關系的同時,化繁為簡,原創出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沒有原作那麼滔滔不絕,卻無疑是更符合電影觀眾的欣賞習慣,估計後邊的《尋龍決》等影片也都會如此。
而在簡化情節的同時,影片的故事脈絡也變得簡捷輕快。在觀眾最為觀心的盜墓環節,無論是幾路高手的盜墓手法,地下墓穴的詭異機關,亦或是幾位主角爭鋒奪寶的明爭暗戰,《密道追蹤》都有表現的頗有章法。在故事方面,熟悉小說的觀眾比較了解,四大主角深入在鋼廠地下是為了找到虎符,阻止古代狠將激活陰兵,在電影里只是出現了虎符,並沒有表明陰兵的存在,而大拿和老沙一起干保安的設置遵循原著,卻衍生出一些有趣的笑料,有效調節了地下奔寶的陰冷氛圍。這樣的劇情設置也提升了拍攝續集的可能性。
就像正在熱映的《太平輪(上)》集海難、愛情、戰爭三位一體,熱點類型嫁接現在也是開發商業潛力的新法寶,《密道追蹤》是實打實的盜墓片,但為了讓觀眾看到酸爽,特別突出了功夫的分量,但不是花拳綉腿,呼應小說裡面大拿、老沙的神奇武功,飾演者李炳淵、李濤都是世界級的武術冠軍和格鬥冠軍,飾演神偷的唐文龍則是香港詠春高手,知名打星,出演嫣兒的則是亞洲最美瑜珈高手母其彌雅,顏值爆表,也有超柔弱絕頂身材。術、格鬥、詠春、瑜珈,四大功夫元素在古鎮的峭拔山水、詭譎地下展開對決,打出了很高的功夫水準,保證了影片的視聽效果。
『伍』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電影觀後感
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後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後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主要是講人類不斷破壞美麗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嚴重的懲罰。冰雹 、閃電、 暴風雨、 龍卷風、 颶風 、洪水、 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南極冰融化等種種災難降臨在人類身上時,人類才覺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經太晚了。因為災難轉眼之間席捲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溫室效應將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龍卷風 、海嘯、 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災都將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紐約市被淹的鏡頭:慌亂的人群 飛起的汽車 破碎的玻璃,後面是樓一樣高的巨浪…你能看到發生在夏威夷度假海邊勝地受到颶風侵襲的場面。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後果,這就是對人類的懲罰。幾千年來,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現在就要品嘗自然所釀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後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住我們的家園。 「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何變化?猶記得前年是下了雪,而去年,直至12月了,依然不見雪的蹤影。越來越溫暖了,不是嗎?其實作為一個怕冷的人來說,我更喜歡這樣的暖冬。可是暫時的舒適背後是否隱藏著危機呢?對於這種明顯的變化,不知人們是否有所思考。 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並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回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在最後一個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間。因為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後,而是現在。 就在後天預測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極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後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後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最令人震撼的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沖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過影片,那可怕的場面真使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同身受的懼怕。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來的天災人禍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大問題。 多一座工廠,多一輛車,多一台空調,毀滅就會早來到一天! 或者,也許我們趕不上那天,但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下下一代,他們要怎樣咒罵我們在這個瘋狂年代給他們製造的災難?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環境,盡可能的讓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球減輕一些負擔吧!保護環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話,難道我們真的想要「後天」的來臨嗎? 看完影片,走出房間,我慶幸的是:外面還有陽光,而我們的世界還沒被淹沒。
『陸』 驚天動地電影觀後感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後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捨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台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於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於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展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後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餘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願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徵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筒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驚天動地》作為一部類型化的災難片,在創作拍攝上注重運用國際上災難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在風格樣式上營造緊張、驚險、懸念,又把握好災難的真實與藝術的再現的關系,為了真實地展示地震的慘烈和破壞場景,攝制創作人員深入到綿竹、北川、漢旺、寶興、都江堰、什邡等重災區搶拍了大量的實景戲,其間得到了當地政府、災區群眾和駐軍部隊的大力支持。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後期合成製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驚天動地》!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彷彿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於人民,忠誠於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鍾,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柒』 求一篇電影觀後感
劇情介紹
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納(威爾·史密斯),事業不順,生活潦倒,每天奔波於各大醫院,賣骨密度掃描儀,偶然間認識到做證券經紀人並不是需要大學生文憑,只要懂數字和人際關系就可以做到後,就主動去找維特證券的經理Jay twistle,並憑借自己的執著,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我非常欣賞他面試時回答考官的一句話。考官問道:假使有個人不穿著正裝就跑來面試,然後我卻錄用了他,你會怎麼評價?克里斯回答的是:那他的褲子一定很不錯!多麼精彩的回答,多麼有創造性,讓任何人聽著都是那麼的別具一格。難怪Jay twistle也對他說,你真是一個怪人。
但是實習生有20人,他們必須無薪工作六個月,最後只能有一個人錄用,這對克里斯·加德納來說實在是難上加難。這時,妻子因為不忍窮苦的生活,獨自去了紐約,克里斯·加德納和兒子亦因為極度的貧窮而失去了自己的住所,過著東奔西跑的生活,他一邊賣骨密度掃描儀,一邊作實習生,後來還必須去教堂排隊,爭取得到教堂救濟的住房。但是克里斯·加德納一直很樂觀,並且教育兒子,不要灰心,尤其在籃球場的那段話記憶尤新:別讓人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即使我也不行。因為極度的貧窮,克里斯·加德納甚至去賣血。功夫不負有心人,克里斯·加德納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脫穎而出,獲得了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觀後感
看到這個名字就知道故事的結局,肯定是happy ending,一眼就能看穿的劇情也許就沒那麼精彩。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處於事業的彷徨期,進退都不知道方向。安逸讓最初的夢想變的更加遙遠起來。而電影里的主人公不然,生活本身就處於搖擺奔波中,每天拎著四十磅的機器穿梭,偶爾自嘲。正因為他的生活漸入絕境才能激起他對最初夢想的堅持。才能讓他一點點成功。我們從小都被這樣的故事教育著。看一個走投無路的人如何一點點絕處逢生。
當看完這部片子,我確是會跟受感動,很受啟發。拋開情節俗套一類的評價不講,威爾史密斯讓我對生活重新燃起希望。男主角和兒子感人肺腑的父子深情、他自身的不懈努力,對幸福的執著,處處都透著感動。當看到男主角因為沒有房子住,躲在地鐵的廁所裡面睡覺,門外有人不停的想開門,擔心兒子受到驚嚇的時候,男主角的那一滴淚是那麼讓人心酸。男人的眼淚從來都是為別人流的,卻又是別人看不到的。家就是這樣,無論你生活的多麼艱難,你的責任就是養家糊口,愛護自己的親人,不讓他們受到傷害。只要他們幸福,自己受再大的苦也無怨無悔,就算是流淚也要背著他們,因為你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他們的避風港,自己無論再怎麼累怎麼苦也要撐下去,要讓他們看到你積極樂觀的一面,而心酸的一面只有自己去品味。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在地鐵里,父子都很沮喪,第一次無家可歸,爸爸把賣不出去的機器說成時間機器,對兒子說我們回到了恐龍時代,我們被恐龍襲擊,啊,我們找到一個洞口。小時候我就老幻想這樣的場面,希望能在某處找到安全的庇護。父親是兒子的庇護,但父親呢,只能在廁所里反鎖大門,抱著孩子哭泣。最終父親靠著對夢的執著一點點實現,這些都是情理之中也沒有什麼波瀾,不過確實讓人最善意的希冀得到了滿足。希望付出終有回報。
每個人都有絕望的時候,但幾米說「即使身處絕望,也要看到美麗的星光」,我想這就是所有人都應該信奉的,如克里斯,加勒一般。就算生活已經快要把我們壓倒,我們還得站起來,沒有多餘的選擇,這急是生命。所以,我們要變得堅韌,勇敢堅強的向自己的夢想奮斗,只要我們堅韌度過每一個難關,終於有一天,也會聽到「咚咚」的幸福敲門聲。
雖然這個電影在我看來有寫瑕疵,但也沒有阻止它給我力量。
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捌』 國產反特老電影《跟蹤追擊》觀後感
很好看,除了劇情精彩,更重要的是影片中記錄了許多廣州那個年代的歷史記憶
如今很多當年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