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盧溝橋事變,觀後感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2007年07月07日。
QQ中開始傳這樣的信息:
今天是千年一遇的070707,祝:收到的陞官發財,閱讀的工作順利,儲存的萬事如意,轉發的年輕美麗,回復的愛情甜蜜,刪除的天天揀到人民幣!
我這些天已經養成看電視寫感受的習慣了。今天中央6台放的是抗日電視《七七事變》!我認真的看了,並在我所在的群中發出信息,讓大家一起看。現把自己感受最大的幾個鏡頭梳理出來!!!!
第一,撕破日本國旗。在一次戰役中,中國一名戰將,展開日本國旗,一下撕成兩半。
第二,砍倒日本國旗。日本人他們的國旗插在橋上,中國的戰士奉命將日本旗扔到河中去。
第三,戰場上放著很多棺材。說明中國人的決心。
第四,戰前動願,將兩個烈士的遺孀抱來,讓所有的戰將: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烈士!!
第五,在最後撤軍中,所有的將士都是倒著走的,特別是導演特寫了一個鏡頭:一個雙眼受傷的戰士用雙手摸橋上的獅子。
第六,愛國的語言太多了。記錄一兩條:大丈夫寧戰死殺場,馬革裹屍 寧為戰死鬼 不做亡國奴
第七,片子一直在渲染一種民族精神,一種讓我們愛國的精神。感動!!
第八,在烈士的墳前,所有的戰士向天放槍,並放飛很多鴿子,和平啊!!
另附一個思考:
為什麼戰斗中,我國的戰士一直迎著槍沖,倒下那麼多,為什麼不藏起來,搞戰術呢?每次看電影都有這種疑問,只到有一天,我在打一個戰爭游戲《諾曼底登陸》開始我也想停下來,躲起來,可是總是被打死,最後,我就開始沖,雖然受傷了,可是成功了。
反對戰爭!!!
2. 誰給我寫一篇電影《七七事變》的觀後感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電影《七七事變》,它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
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願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屍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於盡。
現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
3. 盧溝橋事變感想
盧溝橋事變,即七七事變,是我國抗日戰爭的全面開始。我認為,盧溝橋事變可以說是中國正式開始對日宣戰的導火線,同時這也昭然若揭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並也為此對全面侵華付出了實際行動。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蘇醒的時刻,國民和一些愛國人士已經清醒的認識到國家要面臨著亡國之危,需要全體國人團結起來為抗日行動起來!
4. 七七事變讀後感300字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日本軍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
這一天,釀造了慘無人道、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之國恥!
這一天,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曠日持久的八年抗戰。
八年,我們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付出寶貴生命;八年,中華兒女從不言放棄;八年,中華民族歷經磨練;八年,中華民族固若長城;八年,我們擁有了摧不跨的「抗戰精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七七事變和八年搞戰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貢獻的中華兒女敬禮!
今天,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日子,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們藉助網路為我們的英雄們敬禮,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飲水思源」。
中國,一個發展中的中國,一個崛起的中國,我們需要牢記歷史,回首過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卻,讓這些成為我們「強國之路」的基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青少年的歷史意識,國難意識,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個人以為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自強精神是國家之根本。我們不但要有愛國意識,更要有憂國意識,牢記歷史是我們將悲痛轉換為動力的辦法之一。
「抗戰精神」和「長征精神」都是中華兒女用生命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她們是中國崛起和富強的永恆動力。可以說,只要保持著「抗戰精神」和「長征精神」中國就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沒有什麼不可克服的。
牢記這一天,為我們的英雄默哀,也為我們的祖國祝福!
七七事變讀後感(篇4)
5.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
小學三年級作文要不
「七.七事變」觀後感
清明節前夕,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革命電影——「七.七事變」。
我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中國軍民勇敢抗擊日本鬼子的那一幕幕,那一幕幕都使我非常的傷心,因為在這場日本發動的戰爭中,中國傷亡了很多人。
當我看到那一幕幕的鮮血布滿大地的時候我更生氣且淚水充滿眼眶,因為這些鮮血是中國人的鮮血,是那些革命英雄奮不顧身為了保護祖國而留下的。這里還有一些高級將領的鮮血如佟麟閣、趙登禹等,這些軍人在關鍵時刻捨身、舍家,都勇敢的沖在最前線,用血肉之軀去拼搏。
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才真正的知道戰爭是多麼的可怕,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是多麼的深。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難道不應該懂得不應該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去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嗎?
6. 七七事變觀後感300字
我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中國-軍民勇敢抗擊日本鬼子的那一幕幕,那一幕幕都使我非常的傷心,因為在這場日本發動的戰爭中,中國傷亡了很多人。
當我看到那一幕幕的鮮血布滿大地的時候我更生氣且淚水充滿眼眶,因為這些鮮血是中國人的鮮血,是那些革命英雄奮不顧身為了保護祖國而留下的。一些高級將領的鮮血如佟麟閣、趙登禹等,這些軍人在關鍵時刻捨身、舍家,都勇敢的沖在最前線,用血肉之軀去拼搏。
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才真正的知道戰爭是多麼的可怕,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是多麼的深。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難道不應該懂得不應該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去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嗎?
7. 盧溝橋事變簡介300字(不是把課文抄一遍)
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以卑鄙的手段佔領豐台,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被日軍控制。
北面,是部署於熱河和察東的關東軍一部;西北面,有關東軍控制的偽蒙軍8個師約4萬人;東面,是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統轄的約17000人的偽保安隊;南面,日軍已強占豐台,逼迫中國軍隊撤走。
這樣,盧溝橋就成為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其戰略地位更加重要。為了佔領這一戰略要地,截斷北平與南方各地的來往,進而控制冀察當局,使華北完全脫離中國中央政府,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
8. 《七七事變》觀後感300~400左右
昨天看了電影七七事變,感慨良深,我進一步了解了抗日戰爭的事發原因,那是多麼的無恥和可笑!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就像一個無賴,無理取鬧;就像一個強盜,強搶中國;就像一個竊賊,深夜行事……可惡至極!
影片內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陰雲籠罩。日本侵略者在華北擴張有恃無恐,平津危在旦夕.為了打通盧溝橋這一軍事要道,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挑釁。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一名士兵為借口,強行要求進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隊拒絕,日軍不斷製造事端。引起雙方交戰。日軍遂大舉進攻盧溝橋,並進一步擴大戰事,直逼北平城,華北十分危急。平津各界愛國人士,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紛紛奮起聲援29軍。蔣介石也發表講話「無論何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表明了抗日的態度。 29軍軍長宋哲元,雖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決定全面抗戰。
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親臨戰場,指揮戰斗,給日軍以重大打擊。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控制了中國軍人的戰斗能力,二位將軍率軍以死相拼,先後戰死疆場,以身殉國,表現了一代中國軍人「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英雄氣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29軍在日軍的強攻下傷亡慘重,宋哲元為了保存實力,決定撤出宛平城。在29軍處境最艱難之時、張自忠挺身而出,隻身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北平的各界人士紛紛奮起抗戰。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中華民族煥發出空前的覺醒,此等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8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
9. 觀盧溝橋事變有感2500字
今天中午,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電影《盧溝橋事變》。這是一部關於抗日的影片,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榮昌盛,而忘記那昔日的國恥。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動人心弦的畫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都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中不禁燃起一股莫名的愛國情!
這部影片有許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有兩處地方我卻一定要和大家談一談。這兩處分別是「妙對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這樣一個情節:日寇和我們中國士兵同坐一席時,一個日本人拿著一幅上聯出場了,那上聯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這在座的人心裡個個都明白:日本人這是在借中國的文化侮辱中國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來,為他鼓掌。而中國士兵則個個義憤填膺,卻又無詞答對。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銀絲滿頭、年逾古稀,但卻精神矍鑠,說話聲音鏗鏘有力。他揮毫潑墨,寫下了十一個大字:「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幅下聯形象得把日寇比作無惡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吶!這時,日寇一個個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們尊敬,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賄賂,他們私底下進行了骯臟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棄啊!這時,那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賄賂——一隻國寶級的古董花瓶給自己的母親看。他母親是一位老婦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陳詞,許多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但老婦人那充滿正義的表情卻已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隨後,那老婦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婦人用行動詮釋了她深深的愛國情懷。
這兩位老人都是好樣的,是英雄!以前日寇說我們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可是現在,這條巨龍醒了!兩位老人尚且如此愛國,那我們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吧!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為祖國將來的建設出一份力。
10. 盧溝橋事變後的場面300字
1937年的7月7日,當時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在未通知北平當局的情況下,在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入夜後,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當時的中國駐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遂於當天晚上8時炮轟盧溝橋。在隨後的7月28、30日,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天津。中國抗日戰爭,即第二次中日戰爭正式爆發……此次戰爭像一顆仇恨的種子,埋在了中國大地,並深深地影響著中日關系現在以及未來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