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災難片《傳染病》,講述了一個怎樣的可怕故事
講述了一個變異的病毒,在幾天內就感染了全球的可怕故事。
Ⅱ 春季預防傳染病觀後感
今天,我從網上看了《中小學生安全教育》。這段視頻分了四個部分,第一個是地震災害,第二個是傳染病,第三個是食物中毒,第四個是校園傷害。
地震,是我們不可組織的自然災害。地震帶給我們的是經濟的損失,人員的傷亡,所以我們要防範地震,了解地震逃生的知識,來維護我們的生命安全。
下面是防範地震的小知識:遇到地震一定要保持清醒,及時關閉煤氣等物品,以防煤氣泄漏;如果在房間里,一定要迅速跑到空曠的地方,來不及逃跑就逃到易於形成安全三角區的地方;如果是在樓房的高層,不要試圖往外跑,千萬不要去陽台或者窗下躲避;如果在教室上課,不要驚慌失措;逃生時,不要坐電梯;如果在公共場所,不要亂跑亂叫,躲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果正在街上,千萬不要躲進高樓里避險;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要彎著腰;如果離開了房間,千萬不要再回去拿東西;如果沒有及時撤離,被埋在了石頭底下,一定不要驚慌,要像小英雄徐正中一樣。
傳染病也是可怕的。春天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預防傳染病。傳染病主要是有呼吸道傳染,有些傳染病前期酷似感冒,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時診治。傳染病常見的有這幾種: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手足口病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好好認識這幾種病症,防範這幾種病症。
食物中毒也是對於小學生殺傷力較大的事情。同學們經常因為食品小攤做的飯供跡垛克艹久訛勛番魔不合格而對身體造成傷害。食物中毒有細菌性中毒、真菌毒素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所以我們一定要勤洗手,不能讓病菌進入我們的身體,我們也要選擇干凈的餐館去吃飯,否則極有可能讓變質的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
我們學校也有很多安全隱患,它們嚴重的危害了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在我們身邊,就經常發生著這樣的事情:同學打架斗毆、在科學課上使用實驗器材不當、上勞技課時不聽老師指揮、室外勞動課時追逐打鬧……我們要懂的自我保護,不能讓別人欺負我們,遇到危害一定要向其他人求助。
掌握了安全知識,就不怕我們的身心受到傷害。以後我要多看這些有益節目,增加自我防範意識,讓未來變得更美好。
Ⅲ 作文:怎樣預防傳染病(400字)
一般秋季常見傳染病可分為三大類: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染病。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傷寒、痢疾等。這類傳染病經「糞—口」途徑傳播,是「吃進去」的傳染病,通常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飲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的處理,吃進走後發病。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軍團菌病、肺結核病等。這類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是「吸進去的傳染病。細菌和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灰塵中細菌或病毒的飛沫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發病。常見蟲媒傳染病有乙腦、瘧疾、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這類傳染病是通過一些昆蟲媒介,如蚊、蟎、虱子、跳蚤等叮咬人體後傳播,是「叮咬傳播」的傳染病,昆蟲先叮咬病人,然後再叮咬健康人,同時將細菌或病毒傳入健康人的體內導致發病。
Ⅳ 速求一份傳染病電影觀後感
最愛》這部電影最早進入我的視野還是在它的拍攝初期。那時,在媒體的報道中,它被描述為一部「講述一群艾滋病人的故事」、「敢於直面真實」的現實主義電影。它的題材讓我印象深刻:上世紀90年代,一個貧困村子的農民因集體賣血而導致半條村感染了艾滋病。在死亡和貧困面前,村民的人性逐漸展現,愚昧落後的意識讓村裡人在面對死亡時顯得丑態百出。那時候,電影的名字也不叫《最愛》,而叫《魔術外傳》。
剛看到那些報道時,我的腦海里立刻聯想起了一些西方電影里的麻風病人形象。他們由於身染惡疾,被迫居住在中世紀城市外的一些洞穴里,禁止與人接觸,飽受凄楚與流離之苦,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看完報道後一個下意識的疑問是:在今天喧嘩而浮躁的中國電影中,容得下艾滋病人的形象么?有多少人願意去看這些呢,畢竟把它真實地表現出來,就如同撕裂了社會良知的一道血淋淋的傷疤啊?
這樣的疑問一時找不到答案,久而久之,便漸漸淡忘了。
直至《最愛》上映前夕,媒體的宣傳已經換了套策略,我一廂情願當成的「苦難」彷彿也找到了新的賣點——「一部傳奇絕戀的故事,講述身染惡疾的男女主角在絕境中從相憐、相依到相愛,直到用生命證明了愛情的尊嚴和偉大的悲傷故事。」
這種轉變往往暗示著導演需要在藝術和商業,自我表達和迎合觀眾之間作一種取捨和權衡。從結果看,在一取一舍之間,電影的主題早已四分五裂。
在我看來,《最愛》是莫名其妙的。它把背景放在了一個最富鄉土氣息的中國農村,村民們講著方言,有獨特的風俗,但就在這樣一個地方,卻有一個章子怡和一個郭富城,我說的不是商琴琴和趙得意,而就是那兩位演員本人。他們以出場,觀眾立馬感到一個是國際女星,一個是港台明星,他們渾身都是他們自己。這樣兩個人扎眼的存在把這個地方的地氣完全打亂了,那個村莊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場所,一個商業演出的舞台。而原先這個舞台是打算留給悲劇和苦難的。
《最愛》究竟是想表現疾病(一群艾滋病人的故事)還是想表現愛情(一部傳奇絕戀)?對於這個問題,你或許可以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最愛》講述的是兩個身患絕症的人的愛情故事,講述必然來臨的死亡和分別給愛情帶來的悲劇感,講述身患疾病的人同樣具有追求愛的勇氣和權利。如果導演的想法確實和這個答案相一致,倒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至少可以找到不少先例:高端一點的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低端一點的如韓劇中無數段以相愛中的一方罹患白血病去世而告終的愛情。但是這兩種例子無不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它的社會背景色彩相對淡化;二是它把全部重心集中在愛情本身之上。《最愛》從一開始的題材選擇,到導演篇幅的表現比重都顯示出它有著另外的企圖。片中的艾滋病村(盡管在最終上映的片子里只是模糊地把村民的病稱為「熱病」)並非一個上演空中樓閣般愛情的虛無縹緲所在,它是一個真實的村莊。在《孔雀》和《立春》中顧長衛那種專注於表現生活細節的特點也延續到了《最愛》中。但是,這些原本是優勢所在的地方卻加重了電影的重心失衡。很難搞懂,在一個真實的罹患艾滋病的村莊,苦難、貧困和死亡壓抑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在這樣一個現實被黑暗照亮的地方,一對男女的纏綿(盡管是死前的纏綿)有什麼重要,值得電影用壓倒性的時間進行表現。
彷彿是為了調和現實的苦難和愛情的歡愉之間的不相稱,顧長衛有意通過某種風格化手法去彌補。他以往的風格,有影評人稱之為「造作」,我的理解是將某種情境、表演或台詞極端化,使之完全不自然,以取得戲劇性效果。《最愛》仍舊是「造作」的,但已不完全是出於風格的考慮,商業的因素已變得很重要。拿章子怡出場時穿的那件大紅襖襖來說,確實「造作」無比,但我總覺得不如《鬥牛》中閆妮穿的那件暗紅、褪了色的棉襖來得朴實,盡管它們都是「萬黑叢中」的一點紅,在突出人物方面的目的是一樣的。如果閆妮的棉襖穿在章子怡身上,那影片的格局就會大不一樣,觀眾對片中愛情的接受方式也會很不一樣。同樣造作的還有電影中人物喜劇色彩濃厚的表演和對話方式。按照常規的理解,顧長衛使人物這樣對話和表演,是為了取得一種「笑中帶淚」的效果,或者嘗試一種喜劇中的悲劇。但鑒於片中關於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虛無的場面是那麼短暫,跟喜劇部分完全不相稱,整部電影幾乎就是一部「准」喜劇,我們幾乎可以推論出導演為了商業考慮,已經放棄了最初的表現原則。
《最愛》中最精彩的既不是它在道義方面對現實苦難的關注或者娛樂方面對死亡和愛情的調侃,不是它的故事也不是導演的風格,而是濮存昕和蔣雯麗這兩位配角演員的表演。他們再次證明了好演員從來不惜扮丑否定自己的形象,不惜犧牲自己以成全一個真實的角色。他們也再次證明了演員的價值與明星的身份之間並不是完全一致的。
剛從網上看到消息說,《最愛》並不就是《魔術外傳》,而只是為了配合上映而推出的一個剪輯版,之後還有有一個兩百分鍾的導演剪輯版。但願以後看到導演剪輯版後能解答本文中的疑問,推翻其中的一些結論。aware天 貓
Ⅳ 傳染病徵文400字四年級
「冬季高發傳染病 」證文 傳染病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病,他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和損傷,所以人們都比較恐懼,生怕別人得了傳染病而遺傳到自己身上最流行的傳染病有非典,禽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腮腥炎因此我們都會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戴口罩,遠離患者進行隔離,但有些人因為體質的問題而被感染了。沒人敢和他生活在一起,變得十分孤獨 傳染病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病,它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和損傷,所以人們都比較恐懼。生怕別人得了傳染病而轉移到自己身上。最流行的傳染病有:非典、禽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
因此,我們都會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戴口罩、遠離患者,進行隔離。但有些人因為體質的問題而被傳染到了,沒人敢和他生活在一起,變得十分郁悶。
傳染病是有病原體,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後常有免疫性。有些傳染病還有季節性或地方性。傳染病的分類尚未統一,有人按病原體分類,有人按傳播途徑分類。每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茨體、細菌、真菌、螺旋體、原蟲等。一般的傳染病都是從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部的,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大家都會出門戴上口罩來隔離,或者是先打好預防針,以免自己被傳染到。
防小兒春季傳染病的食療法在疫情未出現以前首要任務是做好經常性預防工作,主要內容如下:
1. 對外環境中可能存在病原體的實體應進行的措施改善飲用水條件,實行飲水消毒;結合城鄉建設,搞好糞便無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處理工作;建立健全醫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實驗室的規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擴散和院內感染;在醫療保健機構也應大大貫徹《食品衛生法》以及進行消毒、殺蟲、滅鼠工作。雖然上述工作主要由衛生防疫及環境監測部門牽頭執行,但臨床醫師也應積極配合。
2.預防接種又稱人工免疫,是將生物製品接種到人體內,使機體威海產生對傳染的,只要我們把那顆種子拔出來,就不會再使傳染病繼續發展 最後,我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過元旦!
Ⅵ 中小學生安全和傳染病防治教育觀後感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安全知識教育對於我們非常重要。通過安全知識教育,能使我們青少年樹立安全意識,了解安全常識,學會自我保護,提高應變能力,盡可能減少和杜絕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這次講座,使我又懂得了很多的安全知識:
中小學生游泳不能在沒有家長的帶領下獨自去游泳,不能和不會游泳的家長游泳,要和會游泳大人一起游泳,還不能去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游泳前還要做好下水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用水淋濕身體的各個部分,不能馬上下水,下水後不能嬉戲打鬧避免抽筋。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應該大聲呼喊成人相救,不能自己下水去救。或用救生器材或竹竿、木板等工具營救。溺水者不要驚慌,盡量讓口鼻露出水面。當學校遇到緊急情況我們學生應保持冷靜,按學校要求進行有序疏散。在疏散過程中要求一切行動聽指揮,嚴禁說話、擁擠,嚴禁動手推搡,嚴禁奔跑。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在教室上課時應該迅速抱頭、閉眼、蹲到課桌下面、地震一停迅速撤離教室到外邊空曠地面。如果我們在家裡時,應該選擇衛生間或廚房等跨度較小的房間避震。面對火災我們應該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有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大火來時要迅速從安全通道脫離險境,不要貪戀財物。在道路上行走應該要走人行道,注意紅燈停、綠燈行,不在汽車臨行時或車輛前後橫穿馬路。不在道路上嬉戲打鬧,不越護欄,不追扒攔車輛。
通過觀看這個安全知識講座,我學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識,學會了一些逃生和自救的小常識,這樣我們才能在發生安全事故時,使自己和他人能避免或減少受到的傷害,我們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俗話說的好:安全第一。在任何一件事情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守候在大家身邊,教育著我們,時時刻刻為我們敲響警鍾。我們要加強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以安全的行為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
Ⅶ 防狂病視頻觀後感作文
春季天氣多變,氣候乾燥尤其在北方換季比較明顯,加之過年期間孩子在飲食和起居活動缺乏節制,活動減少免疫力低下,尤其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更加之到校之後學生同伴多都屬於易感人群,所以家長要更加註意孩子的傳染病及健康。通過學習陝師大實驗小學《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後,總結出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了解春季傳染病知識是預防傳染病的前提
春季易發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結核病。家長需要從醫學書籍及網路初步了解以上病症的詳細知識做到能發現、能認識。
二、懂得春季傳染病預防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點
首先要多運動、合理飲食、按時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第二、多通風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保證室內干凈整潔。第三、要補充營養,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第四、少吃生冷辛辣食物,不喝冰冷碳酸飲料,盡量減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避免去不衛生的場所就餐。第五、要加強個人衛生、個人防護,要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臟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勤洗澡、勤剪指甲。避免感冒引發合並症狀。
三、正確的意識是預防傳染病的難點
1.不要認為傳染病是小病,而不重視導致貽誤就診使病情加重造成更大的麻煩。
2.發現症狀後,缺乏正確和科學的認識,自行在家用葯,貽誤病情。
3.杜絕個別家長拍耽誤孩子學習,有意瞞報病情,讓孩子帶病上學,造成交叉感染,給其他同學和學校帶來嚴重後果。
4.嚴格認真按照學校和老師要求,積極配合做好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保證學校正常秩序,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取得更加優異的學習成績。
預防春季傳染病是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需要我們每個家長都行動起來。使我們實驗小學有一個健康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Ⅷ 對於傳染病,人類該反思什麼作文500字
對於傳染的。盡量隔離,不能。你他們太近。也要祝他們早點康復。
Ⅸ 傳染病電影推薦詞怎麼寫
能傳染病的電影很多比如有一個生死棋日就是很好的
Ⅹ 觀看防毒防艾的觀後感
毒品和艾滋病已成為一個我們人人熟知的詞彙,「毒品」,一個可怕的名詞,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它的魔掌。多少鮮活的生命,被它妖艷的外表所誘惑,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是一條充滿了精神和肉體的痛苦,充滿了妻離子散的痛苦之路;而艾滋病的傳播和流行不僅嚴重影響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對中國經濟和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艾滋病的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當人體處於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系統可以有效抵抗各種病毒的襲擊。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體內,這種良好的防禦體系便會土崩瓦解,各種病毒乘機通過血液、破損傷口長驅直入。通俗地講,艾滋病病毒是通過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和機體抵抗能力,而給人以致命的打擊。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葯物,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目前,病死率幾乎高達100%的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故此我們把其稱為「超級絕症」。
這二者又有什麼聯系呢?吸毒者喜歡肌肉或皮下靜脈注射毒品,而這些注射毒品用的針頭往往存有艾滋病毒,這便成為了艾滋病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血液傳播!研究表明,61.219%艾滋病患者都正在吸毒或曾經吸過毒,而吸過毒的人98.326%都感染上艾滋病。可以說,吸毒必定讓人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必定讓人家破人亡!
作為一名中學生,也作為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有義務、有能力做好禁毒防艾工作,堅決做到不吸煙,不喝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學校,協助老師、同學宣傳禁毒防艾知識,共撐起我們美好的明天。
「禁毒防艾,遠離毒品,關愛未來」,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像是一口警鍾。時時刻刻在你的耳邊響起。提醒你那些五顏六色葯丸後的隱患,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朋友們,願這些文字永遠在你們心中回盪,把毒品永遠杜絕在我們真善美的大門外,為我們的理想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