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燒少林寺的電影劇情
黑衣人為奪《易筋經》,殺死少林住持,離開時遺下五龍腰帶。少林弟子白玉昆和田秀石下山尋仇,偶遇青龍幫當家之女王碧波遭大漢圍攻,昆、石拔刀相助,反被波責怪多管閑事。昆憑出眾武藝,贏得波父賞識,波亦暗中傾慕。幫中管事柯定山暗戀波,因妒成恨殺死波父。昆查得五龍腰帶乃幫主嚴廷恩之物,決冒出名晉見,惟山亦同時求見,恩一時難分真假。波為報父仇指真為假,恩遂下令處斬山……
㈡ 火燒少林寺高清完整版電影
火燒少林寺.The Blazing Temple.1976.DVDRip.X264.AC3.不世出之名將 壓制.mkv
㈢ 火燒少林寺的演職員表
▪ 製片:李信
▪ 策劃:江南
▪ 故事:江冰涵
▪ 總務:溫偉明
▪ 劇照:許宗榮
▪ 化妝:張碧蓉;邱曉芬
▪ 梳妝:錢淑珍
▪ 木工:廖炳瑞
▪ 場務:王寶齋;張義民;孫天龍;廖炳瑞;翁榮華
▪ 音樂:陳勛奇
▪ 對白:簫堯
▪ 效果:哈都 聯合主演:金剛;唐威;衛子雲;南少夫;易原;柯佑民;邵羅輝;洪化朗;黃冠雄;林望南;劉立祖;解元;魯平;陳家凱;胡威;胡光;李笑叢;吳可;何瑋;張寶善;岳峰;阿輝;楊金玉;陳森林;張美儀;葉茂;庄偉明;張宗貴;阿雄;陳雷;王凡;何中
㈣ 清朝真的火燒過少林寺嗎因為什麼啊
沒有,清朝統治者對少林寺很尊重。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親書少林寺(原掛於天王殿,後移至山門)、寶樹芳蓮(原掛於大雄寶殿,後被火焚)二方匾額。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親覽寺院規劃圖,審定方案,重建山門,重修千佛殿,少林寺這次大修繕和改建耗銀達九千兩。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寫下眾多詩詞、匾額。
(4)火山少林寺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少林寺是我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聲譽顯赫的禪宗祖庭,少林功夫的發祥地,位於登封市西12公里處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風景區的主要核心景區之一。
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於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傳禪宗。至此,少林被稱為「禪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堅、曇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立下漢馬功勞,得到了李唐統治者的贊譽和封賞。
在此期間,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極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稱,少林功夫也從此美名遠揚。明代達到鼎盛。
民國時期,軍閥石友三放火燒毀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築,千年基業毀於一旦。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少林寺雄風重振,特別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電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風靡世界,成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個頂級旅遊產品。
少林寺自建寺以來,禪、武、醫舉世聞名,經久不衰,沉積了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曾先後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全國首批「4A級景區」,年接待遊客150餘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旅遊明珠,華夏旅遊勝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少林寺
㈤ 有哪位記得一部80年代的電影,少林寺被血洗,老和尚扛起堵住逃生通道的巨石,讓其他人從胯下穿過,最後累死
火燒少林寺,講雍正時代的,是主持方丈把巨石抬起,後來方丈也被壓死了。
㈥ 求石友火燒少林寺的電視劇叫啥名字
名字就叫《火燒少林寺》好像現在是看不來了
石友三(1891年—1940年),字漢章,吉林省九台市卡倫人。石友三一生中投機鑽營,反復無常,曾先後多次投靠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日本人和中共,而又先後背叛,當時人稱為「倒戈將軍」。 對我國的佛教事業,以及文物造成巨大的損害,登封少林寺被他幾乎焚毀殆盡,歷史責任不容推卸。
1928年(民國十七年)三月,建國軍樊鍾秀乘馮玉祥的國民軍後方空虛,奪佔了鞏縣及偃師縣,但不久被馮部將領石友三奪回。樊鍾秀南撤,轉攻登封縣城,其司令部即設在少林寺內。石友三部向南追擊,至輾轅關(十八盤),少林寺僧助樊狙擊,終不敵而潰。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縱火焚法堂。次日,駐防登封的國民軍(馮玉祥部)旅長蘇明啟,命軍士抬煤油到寺中,將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鍾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御座房等處,盡付一炬,以泄厥憤。至此,千載少林寺之精華,悉遭火龍浩劫!
受石友三節制的新8軍軍長高樹勛,因不願進攻八路軍,石友三便挑動日軍襲擊高部,石、高矛盾激化。石友三第69軍政治部主任臧伯風及總參議畢廣垣與高樹勛策劃,尋機殺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1940年11月,石友三投敵只是時日問題,臧伯風、畢廣垣、高樹勛決心趕快下手。他們請出原西北軍將領、時任魯西行署主任兼游擊主任的孫良誠,由他出面請石友三到高樹勛部面談,「以消除兩人的隔閡」。石友三見是老長官出面邀請,便表示同意。
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率1連騎兵隨孫良誠到高樹勛部駐地河南濮陽柳下屯。高樹勛率旅長以上軍官將他們迎進會議室,大家談笑風生,共敘往事。不一會,有一勤務兵入內對高樹勛說:「太太有事相請」。高樹勛即離室而去,突然,四名衛兵進入會議室,將石友三架走。當天夜裡,高樹勛命士兵將石友三活埋於黃河岸邊。
㈦ 火燒少林寺的蘇啟明火燒少林寺
如果說恆林迫於形勢,擔任「團總」,保護了寺院及一方的安全,尚可稱贊的話,那麼妙興投靠北洋軍閥,出任「團長」,參與征戰,不但違背了佛寺清規,且引來了少林寺的劫難。
豫西地區,多災多難。民國十一年(1922年)直奉戰爭以來,迄無寧歲。火燒少林寺後,接著是蔣馮大戰(1929年)、蔣閻馮大戰(1930年)。連年戰亂、災荒,民生凋敝,少林寺之破落可想而知。此後的少林寺當家和尚淳樸(鞏縣回郭鎮人)、貞緒(1893—1955),鞏縣魯庄鄉南村人,俗姓李)等人,只在維系山門而已。
㈧ 狄龍嚴詠春火燒少林寺
你是問片名么,1976年張徹執導電影《少林寺》,參加「少林寺」的網路詞條
㈨ 火燒少林寺的事件簡介
民國初年,少林寺尚有僧眾二百多人,土地一千三百七十餘畝,度日艱難。 民國五年(1916年),有王雲華修葺緊那羅殿之舉;民國八年(1919年),寺僧又修繕了白衣大士殿及地藏王殿,但都屬小規模的修修補補。
當此之時,軍閥混戰,武人朝秦暮楚;土匪肆虐,無賴劫奪流竄,寺僧惟以寺宇平安為念。時有雲松恆林和尚(1865~1923年),為寺宇平安做出了貢獻,但也由此種下了禍根。
恆林,伊川縣宋寨人,俗姓宋氏,光緒元年(1875年)入寺燕染。民國元年(1912年),為登封縣僧會司。其參禪之外,又習拳術,武藝高超。因地方不靖,縣府便命他為「少林寺保衛團團總」,系地方民團性質。他只好「以菩薩心腸作金剛面目」,購置槍械,訓練僧兵,以備不虞。 民國九年(1920年)秋,歲遭旱荒,土匪蜂起。恆林率民團在登封縣城、梯子溝、白玉溝等處,與土匪大小數十戰,打落「肉票」多人,每次皆獲勝利。一次,土匪桿首朱保成、牛邦、孫天章、段洪濤等合夥夜襲鞏縣魯庄鎮,天將明時被發覺,向西南逃竄。鞏縣九區民團緊緊追擊。匪過偃師府店,偃師縣十四區、十五區民團也加入追擊隊伍。土匪逃至少林寺西熬子坪,遭恆林所率少林寺民團截擊,大部被消滅。這次戰斗繳獲槍支、彈葯甚多,皆藏於少林寺內。
恆林因其英勇善戰,名聲大振。土匪不敢犯境,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時河南省政府主席張鳳台授恆林以獎狀、獎章,並向少林寺緊那羅王殿獻了「威靈普被」的匾額,以謝神庥。河洛道道尹閻倫如也送了「少林活佛」的匾額,旌表恆林剿匪之功。恆林則謙恭如一,敦睦百姓。
民國十二年(1923年)十月初二日,恆林因積勞成疾去世,春秋五十九歲。次年春,登封、鞏縣、偃師、臨汝四縣民眾三百餘人集資為恆林立碑悼念。恆林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妙興(1891—1927)接任了登封縣僧會司及少林寺保衛團團總的職務。
妙興,字豪文,俗姓金,臨汝縣謝灣村人,家境貧寒,八歲(1898年)投少林寺恆林為師,自幼學拳習武,技藝超群,綽號「金羅漢」。 民國十四年(1925年)二月,豫西爆發了「胡憨之戰」。陝西的劉鎮華派憨玉琨率軍入河南,與河南督軍胡景翼作戰,爭奪中州。胡部樊鍾秀派蘭世勛運動駐偃師的憨部李慎亞倒戈。當憨部崔繼華自密縣退卻時,妙興率部隊幫助李慎亞攻打崔繼華,大大支援了樊鍾秀。自此,妙興與樊鍾秀關系更加密切。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七月,廣州革命軍開始北伐。九月,馮玉祥(1882~1948年)宣布脫離北洋軍閥,參加國民革命。吳佩孚聯合張作霖(1875~1928年)攻打馮玉祥,被北伐軍擊敗。次年(1927年)春,馮玉祥佔領西安,配合北伐軍合攻河南。二月,妙興所率第一團奉命開往鄭州,又調往舞陽。三月六日,在與任應岐部交戰中,妙興陣亡,年僅三十七歲。六月,遺體由弟子體信運回少林寺,葬於寺東北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