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休克療法電影完整版

休克療法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1-08-08 02:41:05

⑴ 為什麼波蘭國家搞休克療法成功,而蘇聯搞休克療法失敗

第一,對經營管理機制轉軌的困難估計不足。俄羅斯共和國原來的經濟運行機制,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從組織結構、人員配置、運行方式等,都相當規范化;從領導幹部、工作人員以至普通勞動群眾,已經習慣並接受了業已形成的經營管理機制;長期以來,又把「國民經濟計劃化」當作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和優越性廣為宣傳,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等等。所有這些都加大了改革的難度,赫魯曉夫的改革,特別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其所以失敗,都與上述情況有著直接和間接的聯系。而葉利欽既沒有認真研究俄羅斯的狀況,也沒有深入總結各個時期改革的經驗教訓,而採取了快刀斬亂麻的魯莽政策,試圖在極短時間內,把俄羅斯由原來的計姚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運行的軌道;把原來的「短缺市場」,轉變為以供求關系為基礎的現代化市場關系。欲速則不達,貿然行事必然導致失敗。俄羅斯副總統魯茨克伊曾公開批評說,「政府的原則性錯誤在於」,不加研究和分析地「通過休克療法沖向市場」。第二,政出多門,法令不統一。在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要使改革取得勝利,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中心和得力的各級領導千部,而俄羅斯卻缺乏這樣的前提條件。1992年,是俄羅斯政治激烈斗爭的一年,集中表現為總統與議會之間的爭斗,兩者是在「嚴重對立的情況下」工作的。葉利欽認為,「經濟改革最嚴重的障礙之一是」,立法機關與執行機關之間的「深刻矛盾」。其結果,一是政出多門,總統批評說,同一個問題常常「有3一4個決定」;議長則抱怨說,許多命令、決定、指示是「互相抵觸的」,地方工作人員很難搞清「這團亂麻」,使人們無所適從;二是法令無法貫徹執行,到目前為止,從中央到地方基本上是兩套班子各行其事,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互相扯皮上」,葉利欽認為,只有一半地區兩套班子建立了「正常的協作關系」。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任何改革方案和政策,都無法貫徹實施,並導致了整個經濟「發生內向爆炸」。第三,對西方援助期望過高。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大國,以經濟援助為誘餌加速了原蘇聯解體,之後又試圖把「獨聯體」各國盡快納入西方的經濟運行軌道。戈爾巴喬夫為得到西方幾百億美元的援助,曾跪倒在西方大國面前行乞,而葉利欽也被西方援助所迷惑。首先,這在戰略上是錯誤的,像俄羅斯這樣將近1.5億人口的大國,只能靠自力更生發展經濟和進行改革。依賴外國援助只能導致失誤。其次,葉利欽把西方的大國政治行為與經濟行為混為一談,西方大國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可以在政治上支持某一派,包括經濟援助的許諾行為,但是,當落實經濟援助時則是另一回事,在這方面國家政權只能在不同程度上起某種促進作用,因為按慣例這樣巨額的經濟援助計劃,多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具體實施的,作為經濟組織,它不僅要反映各大國的政治意圖,而更重要的是要考慮經濟利益。既要考慮貸款的經濟效益,也要考慮受援國的償還能力。在美國授意下制定「500天計劃」的亞夫林斯基一語道破了天機:西方的經濟援助,「主要是精神援助,而不是經濟援助」。「西方七國」曾答應給俄羅斯240億美元的援助,這對千瘡百孔的俄羅斯經濟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就是這點微不足道的援助,經過一年爭取和哀求,到位的還不足半數,對此,俄羅斯議長公開批評說,政府曾把西方援助看作「改革的動力」,現在已「遭到明顯的失敗」。

⑵ 什麼是休克療法

什麼是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原是醫學上臨床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後來,這一醫學術語被用來形容治療經濟危機的「後遺症」———通貨膨脹。此種經濟葯方的基本用意在於:採取嚴格從緊的金融貨幣政策,輔以壓縮消費的手段,強行彌合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缺口,達到短時間內遏制通貨膨脹的目的。由於上述經濟措施具有很強的沖擊性,社會經濟會受到極大的震盪,甚至處於「休克狀態」,故有了醫學上的「休克療法」的比喻。

中國漸進式改革與蘇東「休克療法」

中國社會的轉型過程與蘇東形成了明顯的差別,實際上意味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轉型過程。在蘇東地區,80年代末期發生的劇烈社會和政治變革,幾乎完全打破了這些國家在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上的連續性。自此之後,在這些國家,盡管在社會的基本走向上也存在種種的分歧,但大規模的私有化和向市場經濟轉型,已經完全是在沒有政治和意識形態束縛的環境下進行的。

而中國的改革過程,人們一般稱之為「漸進式改革」。在其實質性內容的層面上,則是強調自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原則基礎上的自我完善。漸進式改革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是在基本社會體制框架(特別是政治制度)和主導性意識形態不發生變化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改革。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⑶ 休克療法的成功案例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的成功實施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的最初實施,收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效。該療法實施不到一周,惡性通貨膨脹便得到了強有力的遏制,物價從暴漲趨於穩定。1986~ 1987年通貨膨脹率僅為10~15%,1988年為21.5%,1989年為16.6%。國民經濟經過短暫的下降也逐步回升。實行休克療法的第二年,即1986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9%,但隨後幾年都保持了2.5%左右的增長勢頭。同時由於採取了有效措施,債務問題也得到了明顯緩解,並最終使玻利維亞克服了嚴重的債務危機。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的初戰告捷,為薩克斯贏得了較高的聲譽。玻利維亞發生的驚人變化,被世人稱為「玻利維亞奇跡」,薩克斯本人也被譽為「國際金融界的金童」,休克療法也由此享譽世界,備受世人矚目。

⑷ 「休克療法」是哪位俄羅斯領導人

"休克療法」是葉利欽在上世紀90年代推行的.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70425/08153537479.shtml
「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經濟領域。是薩克斯被聘擔任玻利維亞政府經濟顧問期間所為。薩克斯根據玻利維亞經濟危機問題,提出了一整套經濟綱領和經濟政策,主要內容是經濟自由化、經濟私有化、經濟穩定化。實行緊縮的金融和財政政策,由於這套經濟綱領和政策的實施,具有較強的沖擊力,在短期內可能使社會的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震盪,甚至導致出現「休克」狀態,因此,人們借用醫學上的名詞,把薩克斯提出的這套穩定經濟、治理通貨膨脹的經濟綱領和政策稱為「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在俄羅斯的失敗:
1991年底,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獨立,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豐厚的遺產令葉利欽喜上眉梢,可窮家難當,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外加1萬億盧布內債和1200億美元外債,也讓其夙興夜寐,坐卧不安。葉利欽認為,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改革成效甚微,於是他認為俄羅斯應該要大刀闊斧,進行深刻變革。此時,年僅35歲的蓋達爾投其所好,在薩克斯的點撥下,炮製了一套的經濟改革方案,葉利欽「慧眼識珠」,破格將其提拔為政府總理,1992年初,一場以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休克療法的重頭戲,也是第一步棋是放開物價。俄羅斯政府規定,從1992年1月2日起,放開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資料價格。與此同時,取消對收入增長的限制,公職人員工資提高90%,退休人員補助金提高到每月900盧布,家庭補助、失業救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物價放開的頭三個月,似乎立竿見影,收效明顯。購物長隊不見了,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習慣了憑票供應排長隊的俄羅斯人,彷彿看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可沒過多久,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扶搖直上,到了4月份,消費品價格比1991年12月上漲65倍。政府原想通過國營商店平抑物價,不料黑市商販與國營商店職工沆瀣一氣,將商品轉手倒賣,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市場秩序亂成一鍋粥。由於燃料、原料價格過早放開,企業生產成本驟增,到6月份,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14倍,如此高價令買家望而生畏,消費市場持續低迷,需求不旺反過來抑制了供給,企業紛紛壓縮生產,市場供求進入了死循環。
休克療法的第二步棋,財政、貨幣「雙緊」政策與物價改革幾乎同步出台。財政緊縮主要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稅收優惠統統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繳納28%的增值稅,同時加征進口商品消費稅。與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減了公共投資、 軍費和辦公費用,將預算外基金納入聯邦預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銀行貸款彌補赤字。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貸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備金制,實行貸款限額管 理,以此控制貨幣流量,從源頭上抑制通貨膨脹。可是,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於稅負過重,企業生產進一步萎縮,失業人數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濟補貼和直 接投資,財政赤字不降反升。緊縮信貸造成企業流動資金嚴重短缺,企業間相互拖欠,三角債日益嚴重。政府被迫放鬆銀根,1992年增發貨幣18萬億盧布,是1991年發行量的20倍。在印鈔機的轟鳴中,財政貨幣緊縮政策流產了。
休克療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規模推行私有化。蓋達爾認為,改革之所以險象環生,危機重重,主要在於國有企業不是市場主體,競爭機制不起作用,價格改革如同沙中建 塔,一遇到風吹草動,便會轟然倒塌。為了加快私有化進程,政府最初採取的辦法是無償贈送。經有關專家評估,俄羅斯的國有財產總值的1/3約為1.5萬億盧布,剛好人口是1.5億,以前財產是大家的,現在分到個人,也要童叟無欺,人人有份。於是每個俄羅斯人領到一張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可以憑證自由購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啟動,已是1992年10月,時過境遷,此時的1萬盧布,只夠買一雙高檔皮鞋。因此這個措施使大批國有企業落入特權階層和暴發戶手中,他們最關心的不是企業的長遠發展,而是盡快轉手盈利,職工既領不到股息,又無權參與決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生產經營無人過問,企業效益每況愈下。1992年12月,蓋達爾政府解散。
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GDP總量只有美國的1/10。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燃料、電力和冶金工業成了民族經濟的關鍵部門,其比重在GDP中約為15%,在工業總產品結構中為50%,在出口中為70%多。實際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如果說原料和能源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還算接近世界平均指標的話,其它部門則遠遠低於美國同類指標20%~24%。70%多的生產設備服務期超過十年,高於經濟發達國家一倍。這種局面是國內投資特別是實際經濟部門的投資大幅度減少的直接後果。外國投資不願進入俄羅斯,吸收的外資總額累積只有115億美元。俄羅斯科技開發支出全面減少,投資不足,對創新重視不夠,使得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價格和質量競爭力的產品越來越少,特別是在民用科技產品市場上受到外國競爭對手的排擠,俄羅斯產品還占不到1%的份額。
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到2000年底俄羅斯人的貨幣收入總量不足美國人的10%,健康狀況和平均壽命也在惡化。有專家估計,俄羅斯人均GDP生產要達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長速度也需要15年的時間。
「休克療法」照抄照搬別人的做法,完全背離了俄羅斯的國情,失敗是必然的。這是俄羅斯民主派改革家們在俄羅斯經濟轉軌過程中所犯的最本質的錯誤。曾在莫斯科度過近20年記者生涯的義大利人朱利葉托·基耶薩對此評論道;「是因為俄羅斯民主派改革家們不顧俄羅斯自己的傳統與特點,丟掉了俄羅斯精神,照抄照搬西方也有爭議的新自由主義和現代貨幣主義的東西,結果使俄羅斯陷入了今天這樣的災難性的境地」。
由於改革的失敗,俄羅斯副總理蓋達爾不得不於1994年1月16日被迫辭職。葉利欽也被迫在1994年2月的國情咨文中宣布放棄「休克療法」的改革,並在1996年大選時承認「過去在改革中試圖抄襲西方經濟的做法是錯誤的」。

⑸ 休克療法在俄羅斯為什麼失敗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當時玻利維亞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高達24000%,經濟負增長12%,民不聊生,政局動盪。薩克斯臨危受聘,向該國獻出錦囊妙計:放棄擴張性經濟政策,緊縮貨幣和財政,放開物價,實行自由貿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上述做法一反常規,短期內造成經濟劇烈震盪,彷彿病人進入休克狀態,但隨著市場供求恢復平衡,經濟運行也回歸正常。兩年後,玻利維亞的通貨膨脹率降至15%,GDP增長21%,外匯儲量增加了20多倍 。薩克斯的反危機措施大獲成功,休克療法也名揚世界。

1991年底,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獨立,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豐厚的遺產令葉利欽喜上眉梢,可窮家難當,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外加1萬億盧布內債和1200億美元外債,也讓新總統夙興夜寐,坐卧不安。作為前蘇共的反對派,葉利欽認為,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改革,零打碎敲、修修補補,白白斷送了蘇聯的前程。痛定思痛,俄羅斯要避免重蹈覆轍,重振大國雄風,不能再做小腳老太太,應該大刀闊斧,進行深刻變革。此時,年僅35歲的蓋達爾投其所好,在薩克斯的點撥下,炮製了一套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葉利欽「慧眼識珠」,破格將其提拔為政府總理,1992年初,一場以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休克療法的重頭戲,也是第一步棋是放開物價。俄羅斯政府規定,從1992年1月2日起,放開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資料價格。與此同時,取消對收入增長的限制,公職人員工資提高90%,退休人員補助金提高到每月900盧布,家庭補助、失業救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物價放開的頭三個月,似乎立竿見影,收效明顯。購物長隊不見了,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習慣了憑票供應排長隊的俄羅斯人,彷彿看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可沒過多久,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扶搖直上,到了4月份,消費品價格比1991年12月上漲65倍。政府原想通過國營商店平抑物價,不想黑市商販與國營商店職工沆瀣一氣,將商品轉手倒賣,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市場秩序亂成一鍋粥。由於燃料、原料價格過早放開,企業生產成本驟增,到6月份,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14倍,如此高價令買家望而生畏,消費市場持續低迷,需求不旺反過來抑制了供給,企業紛紛壓縮生產,市場供求進入了死循環。

對此,俄政府似乎早有準備,休克療法的第二步棋,財政、貨幣「雙緊」政策與物價改革幾乎同步出台。財政緊縮主要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稅收優惠統統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繳納28%的增值稅,同時加征進口商品消費稅。與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減了公共投資、軍費和辦公費用,將預算外基金納入聯邦預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銀行貸款彌補赤字。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貸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備金制,實行貸款限額管理,以此控制貨幣流量,從源頭上抑制通貨膨脹。可是,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於稅負過重,企業生產進一步萎縮,失業人數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濟補貼和直接投資,財政赤字不降反升。緊縮信貸造成企業流動資金嚴重短缺,企業間相互拖欠,三角債日益嚴重。政府被迫放鬆銀根,1992年增發貨幣18萬億盧布,是1991年發行量的20倍。在印鈔機的轟鳴中,財政貨幣緊縮政策流產了。

休克療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規模推行私有化。蓋達爾認為,改革之所以險象環生,危機重重,主要在於國有企業不是市場主體,競爭機制不起作用,價格改革如同沙中建塔,一遇到風吹草動,便會轟然倒塌。為了加快私有化進程,政府最初採取的辦法是無償贈送。經有關專家評估,俄羅斯的國有財產總值15萬億盧布,剛好人口是15億,以前財產是大家的,現在分到個人,也要童叟無欺,人人有份。於是每個俄羅斯人領到一張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可以憑證自由購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啟動,已是1992年10月,時過境遷,此時的1萬盧布,只夠買一雙高檔皮鞋。因此這個措施使大批國有企業落入特權階層和暴發戶手中,他們最關心的不是企業的長遠發展,而是盡快轉手盈利,職工既領不到股息,又無權參與決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生產經營無人過問,企業效益每況愈下。1992年12月,蓋達爾政府解散。

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GDP總量只有美國的1/10。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燃料、電力和冶金工業成了民族經濟的關鍵部門,其比重在GDP中約為15%,在工業總產品結構中為50%,在出口中為70%多。實際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如果說原料和能源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還算接近世界平均指標的話,其它部門則遠遠低於美國同類指標20%~24%。70%多的生產設備服務期超過十年,高於經濟發達國家一倍。這種局面是國內投資特別是實際經濟部門的投資大幅度減少的直接後果。外國投資不願進入俄羅斯,吸收的外資總額累積只有115億美元。俄羅斯科技開發支出全面減少,投資不足,對創新重視不夠,使得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價格和質量競爭力的產品越來越少,特別是在民用科技產品市場上受到外國競爭對手的排擠,俄羅斯產品還占不到1%的份額。

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到2000年底俄羅斯人的貨幣收入總量不足美國人的10%,健康狀況和平均壽命也在惡化。有專家估計,俄羅斯人均GDP生產要達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長速度也需要15年的時間。

⑹ 什麼是俄羅斯的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是針對嚴重失衡的社會總供求狀況,從控制社會總需求出發,採取嚴厲的行政和經濟手段,在短時間內強制性地大幅度壓縮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使社會總供求達到人為的平衡,以此遏制惡性通貨膨脹,恢復經濟秩序。

這種政策調控帶有明顯的應急性質。因為社會總供求的平衡,不僅需要控制過旺的社會總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刺激低迷的社會總供給的有效增長。宏觀經濟運行的實踐證明,前者在短時間內容易實現,後者卻需較長時間花大力氣方能見效。

由於休克療法的調控重點放在社會總需求上,加之實施措施的力度較大,所以極易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6)休克療法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經濟領域。這是薩克斯被聘擔任玻利維亞政府經濟顧問期間所為。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的最初實施,收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效。該療法實施不到一周,惡性通貨膨脹便得到了強有力的遏制,物價從暴漲趨於穩定。

⑺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後被引入哪一領域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後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引入經濟領域。
這是薩克斯被聘擔任玻利維亞政府經濟顧問期間所為。薩克斯根據玻利維亞經濟危機問題,提出了一整套經濟綱領和經濟政策,主要內容是經濟自由化、經濟私有化、經濟穩定化,實行緊縮的金融和財政政策。
由於這套經濟綱領和政策的實施,具有較強的沖擊力,在短期內可能使社會的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震盪,甚至導致出現「休克」狀態,因此,人們借用醫學上的名詞,把薩克斯提出的這套穩定經濟、治理通貨膨脹的經濟綱領和政策稱為「休克療法」。

⑻ 什麼是東歐的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當時玻利維亞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高達24000%,經濟負增長12%,民不聊生,政局動盪。薩克斯臨危受聘,向該國獻出錦囊妙計:放棄擴張性經濟政策,緊縮貨幣和財政,放開物價,實行自由貿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上述做法一反常規,短期內造成經濟劇烈震盪,彷彿病人進入休克狀態,但隨著市場供求恢復平衡,經濟運行也回歸正常。兩年後,玻利維亞的通貨膨脹率降至15%,GDP增長21%,外匯儲量增加了20多倍。

1991年底,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獨立,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豐厚的遺產令葉利欽喜上眉梢,可窮家難當,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外加1萬億盧布內債和1200億美元外債,也讓新總統夙興夜寐,坐卧不安。作為前蘇共的反對派,葉利欽認為,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改革,零打碎敲、修修補補,白白斷送了蘇聯的前程。痛定思痛,俄羅斯要避免重蹈覆轍,重振大國雄風,不能再做小腳老太太,應該大刀闊斧,進行深刻變革。此時,年僅35歲的蓋達爾投其所好,在薩克斯的點撥下,炮製了一套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葉利欽「慧眼識珠」,破格將其提拔為政府總理,1992年初,一場以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休克療法的重頭戲,也是第一步棋是放開物價。俄羅斯政府規定,從1992年1月2日起,放開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資料價格。與此同時,取消對收入增長的限制,公職人員工資提高90%,退休人員補助金提高到每月900盧布,家庭補助、失業救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物價放開的頭三個月,似乎立竿見影,收效明顯。購物長隊不見了,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習慣了憑票供應排長隊的俄羅斯人,彷彿看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可沒過多久,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扶搖直上,到了4月份,消費品價格比1991年12月上漲65倍。政府原想通過國營商店平抑物價,不想黑市商販與國營商店職工沆瀣一氣,將商品轉手倒賣,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市場秩序亂成一鍋粥。由於燃料、原料價格過早放開,企業生產成本驟增,到6月份,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14倍,如此高價令買家望而生畏,消費市場持續低迷,需求不旺反過來抑制了供給,企業紛紛壓縮生產,市場供求進入了死循環。

對此,俄政府似乎早有準備,休克療法的第二步棋,財政、貨幣「雙緊」政策與物價改革幾乎同步出台。財政緊縮主要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稅收優惠統統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繳納28%的增值稅,同時加征進口商品消費稅。與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減了公共投資、軍費和辦公費用,將預算外基金納入聯邦預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銀行貸款彌補赤字。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貸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備金制,實行貸款限額管理,以此控制貨幣流量,從源頭上抑制通貨膨脹。可是,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於稅負過重,企業生產進一步萎縮,失業人數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濟補貼和直接投資,財政赤字不降反升。緊縮信貸造成企業流動資金嚴重短缺,企業間相互拖欠,三角債日益嚴重。政府被迫放鬆銀根,1992年增發貨幣18萬億盧布,是1991年發行量的20倍。在印鈔機的轟鳴中,財政貨幣緊縮政策流產了。

休克療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規模推行私有化。蓋達爾認為,改革之所以險象環生,危機重重,主要在於國有企業不是市場主體,競爭機制不起作用,價格改革如同沙中建塔,一遇到風吹草動,便會轟然倒塌。為了加快私有化進程,政府最初採取的辦法是無償贈送。經有關專家評估,俄羅斯的國有財產總值15萬億盧布,剛好人口是15億,以前財產是大家的,現在分到個人,也要童叟無欺,人人有份。於是每個俄羅斯人領到一張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可以憑證自由購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啟動,已是1992年10月,時過境遷,此時的1萬盧布,只夠買一雙高檔皮鞋。因此這個措施使大批國有企業落入特權階層和暴發戶手中,他們最關心的不是企業的長遠發展,而是盡快轉手盈利,職工既領不到股息,又無權參與決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生產經營無人過問,企業效益每況愈下。1992年12月,蓋達爾政府解散。

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GDP總量只有美國的1/10。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燃料、電力和冶金工業成了民族經濟的關鍵部門,其比重在GDP中約為15%,在工業總產品結構中為50%,在出口中為70%多。實際經濟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如果說原料和能源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還算接近世界平均指標的話,其它部門則遠遠低於美國同類指標20%~24%。70%多的生產設備服務期超過十年,高於經濟發達國家一倍。這種局面是國內投資特別是實際經濟部門的投資大幅度減少的直接後果。外國投資不願進入俄羅斯,吸收的外資總額累積只有115億美元。俄羅斯科技開發支出全面減少,投資不足,對創新重視不夠,使得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價格和質量競爭力的產品越來越少,特別是在民用科技產品市場上受到外國競爭對手的排擠,俄羅斯產品還占不到1%的份額。

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到2000年底俄羅斯人的貨幣收入總量不足美國人的10%,健康狀況和平均壽命也在惡化。有專家估計,俄羅斯人均GDP生產要達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長速度也需要15年的時間。

⑼ 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不要挺精神病醫生說得有的么好,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千萬不要用。本人親生經歷過,現在的記憶力都衰退了,要知道我才22歲呢。這樣療法實在有違人權,其實就是一種電虐待人,是護工對病人管理的一種懲罰方式
醫生說我這種看法不對, 其實如果你試過一次之後估計你一輩子都忘不了。建議用休克療法的精神科醫生都應該首先做一個休克療法

⑽ 什麼叫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原是醫學上臨床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後來,這一醫學術語被用來形容治療經濟危機的「後遺症」———通貨膨脹。此種經濟葯方的基本用意在於:採取嚴格從緊的金融貨幣政策,輔以壓縮消費的手段,強行彌合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缺口,達到短時間內遏制通貨膨脹的目的。由於上述經濟措施具有很強的沖擊性,社會經濟會受到極大的震盪,甚至處於「休克狀態」,故有了醫學上的「休克療法」的比喻。

閱讀全文

與休克療法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球上剩下最後一個男人的電影名字 瀏覽:85
愛上泰國大叔電影名字 瀏覽:834
歐美五十年代的經典愛情電影 瀏覽:773
走出埃及電影演員表 瀏覽:104
蟲子題材電影大全 瀏覽:677
尉犁縣電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646
歡子微電影大全 瀏覽:725
大武生電影發布會劉謙 瀏覽:45
為什麼男生不願意陪女生看電影 瀏覽:239
佛教電影主角是女的 瀏覽:692
類似於童話的英文電影有哪些 瀏覽:654
21年新上映的電影 瀏覽:439
宜春市有哪幾個電影院 瀏覽:846
好傢伙電影英文影評 瀏覽:627
愛情真偉大韓國電影 瀏覽:423
新美人魚電影下載 瀏覽:431
英文電影欣賞翻譯 瀏覽:805
英文電影面試自我介紹 瀏覽:381
徐福電影演員 瀏覽:811
孤獨老人電影圖片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