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寫一篇英雄電影括電視劇的觀後感作文
、近一段時間,一部根據許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拍的同名電視劇在各大省級電視台播出並一度走紅,成為2005-2006年度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之一.我在去年暑假看了這部電視劇,感觸很深.
這部電視劇主要記敘了抗日戰爭年間,白洋淀地區的八路軍英勇抗擊日寇的故事,以上級傳達的接葯任務為線索,把故事情節展現的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主角以張嘎為中心的一幫小夥伴,在打擊日寇的戰爭中表現出的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愛國精神讓人敬佩.
故事清晰的展現了日軍侵華期間的罪惡,也展現了我國人民抗擊外侵的決心.
這部電視劇的播出,表現了我國人民打擊一切敵視勢力的堅定不移的信心,警告一切敵對中國的勢力:「中國人民會與你們斗爭到底,無論任何組織和國家都不能幹涉中國主權和內政!」在「台獨」勢力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僅要與台獨勢力斗爭,也要與一切支持台獨的國家斗爭.
在21世紀,這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我們少年兒童更要為國家統一和完整作出貢獻,像張嘎那樣與一切敵對中國的勢力斗爭到底.而只有現在努力學習,將來才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學們,加油吧,牢記國恥,現在努力學習,將來使中國再像一個巨人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② 如何寫好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希望採納
③ 介紹一部你感受最深的愛情電影或電視劇,說說你的觀後感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一部你感受最深的愛情電影作為主題,寫出觀後感,可以以《父母愛情》為例,寫出該劇的發展經過,表現出自己觀看後的心理情感,正文:
一直很喜歡這類解放期的父輩們的愛情故事,朴實真實溫暖,我們沒有經歷艱苦歲月的年代,無法理解他們眼中的愛情,看完父母愛情,對那個年代的愛情很崇敬。
放在解放前,江德福和安傑(梅婷 這對男女可真是八竿子夠不上關系的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年輕有為、干練果敢的海軍軍官,一個是從小養尊處優、嬌媚華貴的資本家小姐,解放前資本家是被打倒對象,被萬人唾棄的。
但20世紀50年代的滄桑巨變讓他們倆人走到了一起。江德福在舞會上結識美麗的安傑,雖然他冒冒失失,又是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組建了成分不相匹配的小家庭。問題是不相匹配的何止是出身,還有各自的閱歷、學歷以及人生態度,在之後的歲月里,他們打打鬧鬧,吵架拌嘴,儼然成了家庭常態。
安傑其實一開始是看不上江德福的,嫌棄他大老粗,但因為解放後資本家被打倒家庭沒落,需要江德福的軍人身份來幫助家裡,兩人從生活的習慣,認知,知識,教育(包括對孩子的教育),生活態度可以說經歷了大半輩子的磨合。
江德福受安傑影響改變了很多,安傑也在經歷生活後改變很多,從什麼都不會的大小姐到什麼都會,一生跟著江德福的步伐。喜歡安傑不論在怎樣的生活環境下,保持自己講究生活的態度,自尊心強不服輸的性格。
父母年代的愛情是平凡朴實偉大的,是最美的愛情。羨慕那種同甘共苦走完一生的愛情。向父母那個時代的愛情致敬。
④ 電影或電視劇觀後感600字初二
電視連續劇《懸崖》改編於全勇先的小說《霍爾瓦特大街》,跟張藝謀的電影《懸崖之上》是同一編劇,影片持續了電視連續劇的人物角色,並增加了新的事情。
《懸崖》在開播後,反應非常好,並在當時狂掃白玉蘭獎、金鷹節等眾多榮譽獎。直到今日,重觀《懸崖》之時,仍然感覺它是一部精典,自己早已看過四遍了,熱劇賞心悅目!
所說「懸崖峭壁」,指的是中國共產黨特務們的生活情況,她們在滿洲國,在日自己的關注下,必須時時刻刻掩藏自己。
每一句話,每一個姿勢,每一次傳遞情報,都是有很有可能透露,就好像處於懸崖峭壁旁邊,隨時隨地都很有可能摔下去一樣。
如所有的諜戰電影一樣,《懸崖》細膩地描述了特務們的生活情況,險象環生、舉步維艱,劇里的伏筆當然也是無所不在,張嘉譯、宋佳等實力派演員的演出,更能讓觀眾們充分投入進來。
但不一樣的是,《懸崖》並沒有隻是將故事聚集在周乙等人是怎樣進行一次次任務的,反而是更為關心對人的本性的討論。
及其對角色精神實質與心態的發掘,一名地工,在那般的條件中存活,埋伏很多年,那必須怎樣的個人心理素質,承受多少的精神壓力,令人敬佩萬分!
這部劇有趣的基礎設置是「換妻」。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必須經過特殊訓練「顧秋妍」 作為搭檔,假裝是周乙的妻子,周乙和原來的妻子孫月健只能被迫分開。
顧秋妍本人剛結婚,她和丈夫的命運也是如此。一個奇怪的家庭組合誕生了。正如周乙和顧秋妍所說,這種家庭組合只存在於那個特殊的時期。只有當事人最了解他們的生死關系。
⑤ 看一部電視或電影,寫一篇觀後感啦
《暖春》是大家都愛看的電視劇,故事情節非常感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小花。她是一個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孤兒。在無人收留的情況下,一位好心的爺爺把她帶回了家。老爺爺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上,哪裡有錢供她上學呀!小花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學去了,她多麼想上學呀!可沒有辦法,她怕老爺爺傷心,就偷偷地跑到學校,趴在班級的窗外偷聽老師講課……
我看到小花,想起了王冕小時候的故事。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王冕就給人家放牛,路過私塾時,就偷偷地在窗外聽老師講課……後來,王冕成為非常有名的畫家。
看到她們,我心裡非常慚愧。我們今天的孩子們,父母給我們非常優越的條件,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要星星都不給月亮,難道就不想點什麼嗎?我們有好的學習環境,一流的教學條件。學校老師教我們,課後輔導班教我們,回家父母叫我們;課外書家裡沒,書店買,書店沒有網上購……
我們今天這些獨生子女,還缺少什麼呢?缺少的就是像小花和王冕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現有條件的珍惜。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今後,我一定要時刻銘記他們的故事,把他們作為我的一面旗幟,指引著我,在將來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作為我心中學習的榜樣,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父母對我的期望。
我們不要再做溫室里的花花草草,要做經得起考驗的參天大樹,將來能遮風擋雨,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電影《暖春》觀後感
浙江省紹興紹興縣柯岩中心小學阮社分校四1班 陳寧
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裡,一位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花,孤立無援,被飢餓折磨得暈倒在荒涼的草地上。一位老爺爺含著眼淚把她救回了家。可是,老爺爺家也太窮了。小花被她的「嬸娘」送走了多次,是老爺爺多次找到她,以寬厚而溫暖的胸襟頂住了各種壓力,堅持把這個孤兒培育成人。
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老爺爺對小花無微不至的愛:一天,他上山采柳條,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老爺爺全身都被雨淋透了,老人也終於累倒在泥濘的山路上,小花拿著一塊塑料薄膜去接爺爺。小花看見爺爺的時候摔了一大跤,爺爺也摔倒了……
「爺爺,請留下我吧!」「爺爺,爺爺……」聽到小花撕心裂肺的的叫喊,我眼裡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禁不住淚流滿面,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是呀,為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的小女孩而操勞成疾的老人,怎能不感動呢?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身上流淌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善良、真誠,面對孤兒,用暖春般的真誠關懷她,感染著周圍的人。我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老爺爺這樣一份暖春般的美德!
當我看完《暖春》這部片子後,有許多的感觸湧上了心頭。
片子講述了一個名叫小花的女孩,她的生命之路非常坎坷,她的父母在一次煤礦事故中身亡,大家都不願意收養她,她就住在大隊書記家裡,大隊書記給她找過很多戶人家,可最終還是沒能將她送出去。有一位老人見小花這么可憐,就好心收養她,但是她的叔叔和嬸娘不願收養她,嫌她是個累贅,曾多次把她送走。她的爺爺頂著很大的壓力撫養她,為了讓小花上學,她的爺爺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柳條編筐子給小花攢學費。
小花很乖,只要爺爺上山砍柳條她就跟著爺爺,幫他背柳條。回到家,小華又是刷碗,又是收拾衛生,鄰居見她可憐,都給她好吃的,她都捨不得吃,留一點和爺爺吃,剩下的全都給她嬸娘送去,可她嬸娘對她還是冷眼相待,嬸娘叫小花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從不叫苦。她的行動終於感動了她的嬸娘,他們同意收養小花,並繼續供她上學。長大後,小花考上了師范學校,回到家鄉任教。
片中有一個情節讓我深受感動,就是小花的爺爺背著柳條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爺爺摔倒了,小花擔心爺爺,就披著雨衣在大雨中尋找爺爺。
想到小花,我不禁慚愧起來,我擁有這么幸福的生活應該珍惜,應該孝敬父母。小花在如此坎坷的命運中,依然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我要向她學習,開心的生活,並盡力幫助別人。
眼淚始終在我的眼裡不停地轉動,終於在影片收尾的時候,它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
看完《暖春》這部電影後,我覺得很驚訝,沒想到世界上還會有這么一個不幸的小女孩。
首先是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她被一個好心的老大爺收養。但老大爺的兒子、兒媳(繼父、繼母)並不喜歡她。後來,只為聽到的繼母說的一句話,她便在每天放學後拿著向別人討來的玻璃瓶去捉蚱蜢。她這么辛苦地去捉蚱蜢只為一個理由:她認為繼母吃了蚱蜢,便會生出小弟弟,生下小弟弟後,繼父繼母會喜歡她,愛她。看到這里,我覺得心好酸,她的繼父母雖然對她不好,但是小女孩卻一點也不怨恨他們。
故事中的小女孩只有7歲,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種寬廣的胸懷,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和她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甚至有天壤之別,我的父母愛我、寵我,有時候,只要我喜歡還可以在父母懷里撒撒嬌,我不必為一個愛,一個喜歡,去捉「蚱蜢」。
故事一小女孩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繼父繼母的愛為結局。但我感到的卻是悲哀,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太不一樣了。
我真的好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不要再有不幸的小女孩、小男孩。
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愛吧!
電影《暖春》觀後感 浙江省紹興 紹興縣柯岩中心小學阮社分校四1班 陳寧 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裡,一位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花,孤立無援,被飢餓折磨得暈倒在荒涼的草地上。一位老爺爺含著眼淚把她救回了家。可是,老爺爺家也太窮了。小花被她的「嬸娘」送走了多次,是老爺爺多次找到她,以寬厚而溫暖的胸襟頂住了各種壓力,堅持把這個孤兒培育成人。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老爺爺對小花無微不至的愛:一天,他上山采柳條,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老爺爺全身都被雨淋透了,老人也終於累倒在泥濘的山路上,小花拿著一塊塑料薄膜去接爺爺。小花看見爺爺的時候摔了一大跤,爺爺也摔倒了……「爺爺,請留下我吧!」「爺爺,爺爺……」聽到小花撕心裂肺的的叫喊,我眼裡的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禁不住淚流滿面 ,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是呀,為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的小女孩而操勞成疾的老人,怎能不感動呢?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身上流淌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善良、真誠,面對孤兒,用暖春般的真誠關懷她,感染著周圍的人。我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老爺爺這樣一份暖春般的美德!
《暖春》觀後感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暖春》。
電影講述了一位從小失去父母的女孩小花苦難的童年的故事。小花由於飢餓,暈倒在路邊,被一位好心的爺爺收養。她的養母因為家窮,自己又有三個兒子,所以不願意養她。
一次小花穿著長長的破衣服,在河邊洗衣服,一群背著書包上學路過的孩子譏笑她窮得沒學上。小花很羨慕他們,也渴望上學,但家裡沒錢,所以很難實現。回到家,她看見小孩在玩識字的游戲,她就在一旁學,別人念一個字,她記一個字。當她學會26個字後,非常高興。小花是個重感情的女孩,一次,下起了暴雨,小花想起了爺爺砍柴沒帶遮雨的東西,一把抓起塑料布頂在頭上到山上去找爺爺。她看見爺爺時他正背著柴艱難地行走,一不小心摔倒在泥坑裡,小花趕忙跑上去,自己也摔倒了。小花堅強地爬起來,扶起爺爺,為爺爺遮住雨,兩人在雨中相擁而泣。看到這里,我為小花的真情而淚流滿面。
後來她上學了,非常刻苦,勤儉節約。她給了老師一根鉛筆,讓老師用鉛筆給自己批改作業,她說:「用鉛筆批改了還可以擦掉,本子又可以利用了。」他的話感動了老師,也感染著我們。
小花堅強的與命運抗爭,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看完電影後,使我深受教育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一定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⑥ 近期經典電影或電視劇的觀後感
[近期電影觀後感]近日觀影若干,爛片好片基本持平,觀後感如下,近期電影觀後感。爛片:《三槍拍案驚奇》在電影院看《2012》時,預告片里就有《三槍》。盡管張導的奧運會開幕式讓我對其已經五體投地,但該片的演員陣容毫無疑問地決定了這是一部爛片,因此我絕不會到電影院去看這部片。上映之後的輿論不出意料地一邊倒,迅雷看看網站的網友評分則客觀地給出了迅雷網站有史以來最低的4.0分。自從中國商業大片出現以來,影迷們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盡管知道某片很爛,但仍禁不住好奇地想去看看這片到底有多爛,所以才會出現再爛的片子,只要宣傳搞得大,票房總不會很差。基於這種心態,我還是在網上下載了該片,抱著瞻仰一下影史封底之作的初衷,忍痛荒廢了我30分鍾的時間。盡管有準備,但該片仍舊給了我無比的震撼,任何細節上的評價都是蒼白的,這片絕不是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很爛,而是讓我有種螞蟻吃大象無處下口的感覺。有人會說至少那場景很美,我要說的是,一個醜女人即便穿了一身好衣服,連那衣服也會讓人覺得反胃。當然,以我目前的修養和心理承受度來說,我只能忍住看30分鍾。當我年齡再大一些,經歷的磨難再多一些,心智再堅韌一些後,我會去嘗試再看30分鍾,甚至看完。《蘇乞兒》這是我認為唯一有資格在水平上接近《三槍》的片子,最無語的是,我在電影院看了這部片子,外帶了女友和另外一個朋友。我始終無法理解,在影視行業如此發達的當今社會,除了《三槍》那種大型二人轉電影,怎會排出這么爛的片子?這是一部在二十年前都算的上的爛編劇,加上一個有拍片愛好的非專業導演,再加上一些剛剛會3D技術的技術人員拽上幾個大牌演員硬湊出來的一部電影,觀後感《近期電影觀後感》。其情節荒誕以至於我女友都要中途退場,後來在我的勸說下,以"畢竟咱是花錢看"的理由挽留住了。這片子給了我無以倫比的打擊,以至於我對今後的電影宣傳片有了心理障礙。《孔子》這片不怨發哥,也不怨導演,更不怨編劇。怨的話,就怨製片人吧,非要拍一部題材這么大的電影。孔子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接近於神話般的聖人,他目前只能出現於人們的想像中。如果非要把他弄到直觀的電影屏幕里,至少也要達到斯皮爾伯格或卡梅隆這種天才導演的水準吧?另外,還至少要有能寫出《肖申克的救贖》這種劇本的編劇。即便這樣,拍出來的效果還不見得能讓中國觀眾滿意,因為畢竟想像才是最美好的。總結一句,這片題材太大,導演編劇太小。《全城熱戀》很簡單一句話,這片對女生是好片,對我來說是爛片,我是被女友逼著去看的。好片:《阿凡達》、《2012》再給這兩部片子評價,只能算狗尾續貂了。如果談差別,那就是《2012》的場面是災難片的極致,但情節稍顯不足;而《阿凡達》,太完美了,無話可說。這兩部片子如果沒有在電影院看,實在太可惜。《大偵探福爾摩斯》該片主演小羅伯特·唐尼在《鋼鐵俠》中表演還沒有太大感覺,但在這部片子中,他以絕妙的演技,塑造出一個極具個性的全新福爾摩斯形象。他身上散發出的是真正的男人味,才華橫溢而又浪盪不羈,生活上不拘小節而在破案中細致入微,我心中最理想的男人形象就是他在片里所詮釋的那樣。這片子是久違的英式古典風格,畫面語言的應用加上配合情節的音樂,細節處理無一不體現出導演的功底。風格與讓·雷諾主演的《暗流》有些類似,但我更喜歡這一部。《迫在眉睫》、《忠犬八公的故事》馬上要出門,就不多寫了。這兩部都不是新片,是在迅雷看看里發現的,評分分別為9.8、9.9。《迫在眉睫》(迅雷搜索中需要輸入"迫在眉梢")雖說不至於得到如此高分,但這片子絕對算得上經典了,必看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是小成本製作中的頂級作品。在片中,導演居然能夠讓人感受到一條狗的內心世界,太讓人折服了。9.9分的最高評價並不為過。此片男女皆宜,看前女生准備好手帕、毛巾或面巾紙。
⑦ 以「當危險來臨時」為題,寫一篇看電影或電視劇的觀後感,300字左右
危險來臨時
——《洪水暴發》觀後感
《洪水暴發》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一個貧困的農村,人們正在收割莊稼的時候,突然下了一場大暴雨,引發了洪水,把所有的莊稼都沖走了,有的人還遭到洪水的傷害,一位村長挺身而出,不惜犧牲自己性命解救全村人的感人故事。
這位村長在人們面臨危急和飢餓的生死關頭,做出了果斷的決定:知道洪水已到何處;是否要給村民糧食;是否要把洪水引出去;是否應該讓村民們立刻轉移,如果不轉移,人們會有生命危險,如果轉移,這里的東西就會讓大水沖走……這些困難都必須解決,村長處處都為村民著想:為了讓村民安全轉移,村長竟然自殺了……這樣的領導是人們學習的榜樣,是英雄。
洪水終於過去了,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難題:以後他們吃什麼,他們應該住在哪裡;他們還有沒有救……洪水給人們帶來的這些災難真是觸目驚心!
看了這部電影,我突然想到,如果人們不保護環境,繼續砍伐樹木,亂扔垃圾,也許這種悲劇還會接著重演啊!聯想到生活中人們把樹木不斷砍伐,而且還不種樹,把環境大肆污染,這真是太可怕了!
我要從現在開始,阻止我身邊的人破壞環境,不然等到災難來臨時,後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