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母子情深》觀後感500字
一、
除夕夜,老人為了和麵包餃子,去廚房拿面盆時,不小心被凳子絆了一跤,腿摔折了.等到去醫院檢查完已是晚上11點了,老人不願意呆在醫院里,固執地要回家過年,兒子點頭答應了,兒子未叫車,而將母親背在背上.快到家的時候,兒子對母親說:「媽媽,小時候我生病時,您背我去看醫生,記得當時您問過我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老了,走不動了,我會不會背您,媽媽現在我正在背著您呢.」聽了這一番話,老人差點落下眼淚來,幾十年前逗孩子玩的一句話,自己已經忘了,沒想到兒子竟一直記在心裡.
這一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定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我以後一定要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幫父母幹活.長大以後常回家看父母,多買點水果、好吃的.
二、
今天,我無意間翻開了語文《非常課課通》,被一片文章吸引了。這篇文章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母子情深》。這篇文章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母子情深》。
這篇文章講的是:傍晚的時候下起了細雨,路上有兩只家燕,是一對母子,一輛大貨車風一般疾馳而過,那隻小家燕躲避不及,喪命於無情的車輪下,那隻老家燕撲到小家燕身上,用翅膀不停地拍打著小家燕,嘴裡發出急切而凄慘的叫聲,久久不願離開……
讀到這兒,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多麼深的感情呀!多麼深的親情呀!
我又想到汶川大地震中那個為保護孩子而死的母親,她居然讓石頭壓得變了形,也沒讓一塊石頭砸到孩子身上。
我也有一個愛我如寶的母親。今年暑假,我的媽媽要送外公外婆回老家,一來一回光車上就要四天,因為不放心我的生活,媽媽只在外婆家呆了兩天就急匆匆趕回了家。媽媽回來後告訴我她那幾天天天都想我。
每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她們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母愛就像陽光,我們就像沐浴著陽光的小草,雖然唐代詩人孟郊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報答不了就不想著報答,我們應該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盡自己所能,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報答母親的恩情!
㈡ 有關親情的電影觀後感5oo字作文
春天的花嬌艷動人,快樂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天的樹枝葉繁茂,快樂是生機勃勃的嚮往;秋天的果子低垂著頭,快樂是沉甸甸的等待;嚴冬的雪漫天飛舞,快樂是繽紛晶瑩的暢想……
人生,充滿著快樂的喜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快樂----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嘴裡添著一塊巧克力,他很快樂;剛走進教室的學生,得了一顆五角星,他很快樂;年輕的男女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們很快樂;年邁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兒女坐上了飛機,他們很快樂……但是,所有的人都有雷鋒那麼快樂嗎?不!雷鋒無私地把自己的愛心都送給了別人,於是,他就可以驕傲地對全世界說:「我是最快樂的!」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到養老院去看看孤單無親的老人吧,和他們聊聊天,幫他們梳梳頭,曬曬被子;用你積攢的錢讓那些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吧,為他們穿上新衣,背上書包;捧一束鮮花走進「蒼白」的病房吧,讓千紙鶴在天空中飛翔……
當老人們流下激動的淚花,當孩子們綻開燦爛的笑容,當病房裡洋溢著盎然生氣……那麼,你就成為了快樂的天使,擁有了最快樂的快樂!
快樂是一種舒適的心境,一種暢快的感覺,一種歡愉的情緒,就讓我們一起去追尋快樂!讓: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㈢ 電影《小花》觀後感500字,拜託了,急用!
該片在藝術上的顯著特點就是敢於寫人的情感,敢於以情感人,具有抒性詩般的清新風格,這就使其大不同於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
它不僅敢於寫情,而且善於寫情。創作者通過精心選擇典型細節,通過具有視覺形象的典型動作,調動電影藝術的多種手段,來描繪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該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是電影手法運用上的探索。
主要人物:
1、趙小花
演員陳沖
單純、天真、活潑、敢愛敢恨的農村姑娘。本名「董紅果」,是共產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因為部隊轉移,不滿周歲的她由何向東送到趙家寄養,改名「趙小花」。
2、趙永生
演員唐國強
生長於桐柏山區的貧窮人家,從小就體驗了與親生妹妹離散的悲痛,因此把父母收養的「小花」當成親妹妹一樣疼愛,父母慘死後,更是與小花相依為命。後來,他參加了解放軍,成長為一個英勇、睿智、成熟的革命戰士。
㈣ 愛心親情教育片《天下父母心》觀後感
假期間,我和媽媽在家裡看了一部電影,這部影片叫《天下父母心》,電影主要由一個叫橋橋的小男孩講述他和父母的故事。
首先,他講了他的媽媽從一個當紅歌星為了他的爸爸放棄了一切。他的爸爸成功以後卻拋棄了當時懷有身孕的媽媽,和別人結婚了。不捨得打掉孩子的媽媽在秦阿姨幫助下生了橋橋。為了給發高燒的橋橋看病,媽媽冒雨上山給橋橋挖白茅根治病。可媽媽的身體卻越來越不好。但是橋橋很懂事很聽話,經常幫媽媽做飯,洗衣服。
後來,橋橋的爸爸因為車禍的原因不能再有小孩了,就找到了橋橋的媽媽,想要走橋橋。經過痛苦的掙扎之後,媽媽選擇了讓橋橋和他的爸爸走,因為橋橋的爸爸可以為他提供更好的條件。走後的橋橋因為十分想念媽媽就去後山求石頭媽媽,卻因為淋雨暈倒了。媽媽為找他摔下了山崖昏迷不醒。小橋橋講述到這里唱起了他和媽媽經常唱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時從人群的後面他的爸爸推著蘇醒的媽媽向他走過來。
看完了電影,我很感動,故事讓我懂得了媽媽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我的爸爸、媽媽為了給我創造好的環境而辛勞的工作,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長大了回報他們。
㈤ 電影《叫聲媽媽》的觀後感,要求500-600字!!
2008年09月28日下午我媽媽帶我去看一部叫《叫聲媽》的電影。電影的內容讓我深受感動,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描述的是,在一個特殊背景下一少年成長歷程。以流暢動感的電影語言講述了一個以親情、友情和師生情為主體的感人肺腑、生離死別、富於人性的人間真情故事——一輛汽車撞倒了為救孕婦的丈夫,在醫院搶救室里,孕婦的丈夫因搶救無效死亡,悲痛之中的孕婦順利產下一個女嬰,取名蘇亞男。本以為母女倆能夠相依為命安度餘生,誰知母親又被診斷得了子宮癌,母親最終決定將自己的親生骨肉送給好心人收養。以賣盒飯為生的張素珍,接過了這位身患癌症的年輕媽媽手中的嬰兒,同時也接過了一份囑托。亞男的到來給剛剛失去丈夫的張素珍增添了很多快樂,同時也因亞男的到來,使張素珍與女兒劉愛潔之間產生了許多矛盾。
下面是令我最感動的一段。
大木被抓起來的時候,哭了。
他不是為自己哭的,而是為母親哭的.大木說:「守寡的母親只有我一個兒子,我坐了牢,誰來照顧母親呀?」
大木在被塞進警車的那一剎那,回頭叫道:"媽,您就當沒有兒子了,「這喊聲想鞭子一樣,抽打著母親的心。」
母親去看守所看大木。在大門外,母親對看守所的警察說:「我想看看兒子大木。」
警察說:「現在還不能看。」
母親說:「啥時候能看呢?」
警察說:「再等些時候吧。」
母親就在看守所的高牆外邊繞邊哭,生生哭瞎了眼。
有人說,在犯人放風的時候,爬上看守所旁邊的小山坡,就可以看見大木。
母親爬上山坡,感覺下面有很多人。她堅信兒子大木就在裡面。她一邊哭一邊喊:「大木,大木,你在哪兒?媽來看你了…………」
就在母親流不出淚,喊不出聲的時候,山坡下傳來一陣喊聲,大木跪在犯人中,朝母親拚命的磕頭,撕心裂肺地喊著母親。
母親聽到隱約傳來的聲音,掙扎這站起來。
就這樣,一天一天,一月一月,母親准時在大木放風的時候,做在山坡上:大木也在山坡下,對著山坡不聽地喊著。
臨去刑場的那天,大木哭著對同監舍的人說:「你們也知道,我媽媽每天都要到對面山坡上,呼喚我的名字,風雨無阻。她的眼睛瞎了,聽不到我的聲音,她會哭的,我走了以後,你們誰聽到了,都要提我叫一聲媽媽。」他們點著頭,哭了。
那一天,風雨交加。母親堅持要到山坡上看大木。
母親艱難地爬上山坡,衣服鞋子全濕透了。母親整理好雨披,做在山坡上開始無限無限憐愛地喊著:「大木,母親又來看你了。」
母親的喊聲在空曠的山坡下迴旋著。
其實,母親看不到,山坡下已經沒有她的兒子大木了。
母親也看不到,此刻,山坡下274名服刑犯,正在雨中,朝她深深的鞠著躬。
㈥ 金色記憶觀後感(300到500字)就OK了
影片《金色記憶》講述了酷愛籃球的的男孩梁晨,在即步入高考考場的高二期間,發生的一系列關於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的一系列故事。
整部影片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梁晨與球隊球員之間那好的令人嫉妒的兄弟情。「無兄弟,不籃球」這句始終貫穿整部影片的口號包含著他們濃厚的情誼。球場上揮汗拼搏,默契合作,生活中相互支持,學習上共同進步。這樣的友情真的彌足珍貴。
同時,影片抓住了高二這個時間段的敏感性。片中梁晨與母親對話在充滿趣味性的同時,也讓觀眾時刻感受到高考的無形壓力。於是,梁晨第一次與母親發生了爭吵。躺在床上,他想到了很多。一直以來,他都是母親的乖兒子,有著優秀的成績,在同學口中有著良好的口碑,經過這次爭吵,他的一切活動都被禁止了,這一切都是源於不信任。當他深夜走出房間,看到母親蜷在沙發上睡著了,眉宇間仍夾雜著擔憂。於是,他紅著眼眶,輕輕為母親蓋上被子。
看到這,我的心似乎被人揪了一把,酸酸的。我想我能體會到梁晨那種復雜的心情。有委屈,有後悔。我們應當理解家長對我們的種種擔憂,多與家長交流,不要將家長拒於千里之外,而家長也應該給予我們足夠的信任。有了溝通與信任,我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片中梁晨的班主任許老師也給了梁晨許多幫助。在梁晨受挫,失去信心的時候,幫他重振旗鼓,告訴他:「一個優秀的男孩,要變成一個優秀的男人,必須要經受挫折。」讓梁晨從一個只對前途負責的人,變成一個對結果負責的人。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需要一個這樣的智者為我們指路。
影片以梁晨球隊比賽得勝的歡樂場面結局。是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受傷,會失落,會迷失,會彷徨,但在經過這風浪的洗禮後,我們將會蛻變,變得更加從容,更加堅定!
㈦ 一張電影票作文500關於親情友情
生命中如果缺少了友情,就如同大地缺少了鮮花一般,變的枯燥無味。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友情。
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我的學習中不溜楸的。那時,我的同學楊夢西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楊夢西扎著一個漂亮的馬尾辮,一雙圓滾滾的大眼睛,一張小小的嘴,她皮膚比較黑,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學習不太好。我們兩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就像那花兒離不開大地一般。
一天上午語文課時,她竟然扒在座位上哭了,我忙去問她為什麼哭。她哭哭啼啼地說:「我爸爸媽媽,要要要帶我去令一個地方去上學了,明天早上就動身出發,看來我們只能相處一天了。」我猶如受到晴天雷劈一般,頓時愣住了。在這一天當中,同學們都對楊夢西特別的好,我更是如此,恨不得把一秒鍾當一小時來用。但是,時間是無情的,時間是狠心的,它讓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次日早上,她果然沒有來上學。我靜靜到看著她那空盪盪的位子,心碎了……
現在,我又結交了一個新死黨——呂悅。我們兩,似乎比我和楊夢西更加還要親密一些,但是,我們相處的日子,也只剩下那短短一年的時間了。在五年級學習的日子中,我和呂悅也有過矛盾,也有過不和,但是,這些很快就化解了,畢竟,友情比什麼都珍貴么。破碎的友情經不起風吹雨打,看著別人為了那麼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鬧別扭,我和呂悅都會搖搖頭說:「和好吧,友情比什麼都珍貴。」回想那往日的點點滴滴,呂悅幫助我,和我幫助她的景面還歷歷在目,我們忘不了這一段快樂的生活。在六年級中,我相信我和呂悅始終是好朋友,我們的友情天長地久。在六年級的美術課上,我要多做賀卡給她;在六年級的體育課上,我要多多幫助她……總而言之,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讓我們之間的友誼之樹長青。
不知道楊夢西可記得我這個共患難的好朋友了,反正我是絕對絕對不會忘記她的,盡管那無情的歲月在我的記憶中沖淡著她,把呂悅印入我的心中。
珍惜你所擁有的友情吧,它一定會給你帶來許許多多的幸福,和甜蜜!
㈧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電影觀後感
每次跟老公一起看的電影總是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這次看的是《機器人總動員》,名字倒是沒什麼特別之處,一聽就有動漫的感覺。
800年後, 人類已經離開了地球, 住在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大型飛船里. 人們已經集體肥胖, 不會行走, 甚至於有些缺失自我意識. 所有的一切都由機器操作管理. 這些聽起來有些誇張, 但真真像個語言. 有人說過, 科技是懶人的發明. 當我們真正什麼都方便了, 也就失去了控制任何的能力.
WALL-E是台機器, 它善良, 它單純, 它調皮可愛. 每天按時起床, 睡覺, 工作. 閑暇也有自己的小小興趣愛好. 看著他堅固小屋裡, 那些從垃圾堆里收集來的新奇小玩意兒, 不知為什麼, 覺得可愛之餘, 好感動.
在似懂非懂間遇見了EVE, 為她做人偶, 為她打傘, 對她展示自己的收藏, 為她奮不顧身. 即使永遠只會說」WALL-E」 「EVA」, 即使總要EVA來收拾爛攤子. 那份執著, 任誰都不經意間在屏幕外為他喜, 為他憂.
機緣巧合中, WALL-E圓了人類的尋根夢. 他讓人們意識到, 他們的家在一個叫地球的地方, 那裡有海洋, 植物和PIZZA. 現在, 在離開那裡700年之後, 他們能回家了. 當人們回到地球, 面對乾涸的家園, 沒有驚訝, 沒有失望, 只是默默地打量這個叫家的地方. 也許家就是這樣, 不管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都欣然接受, 我們都依然想要回到它的懷抱.
當EVE重新組裝好WALL-E那生銹的機身, 當她發現面對的, 是已失去記憶的他時, 那份沒有語言的驚慌失措, 任誰在屏幕外都會覺得揪心.
盡管是機器, 他也會想牽她的手, 他和她也會彼此依戀, 彼此擔心、牽掛, 他和她也懂得, 什麼是愛情.
最終, 人類回家了, WALL-E也在一番冒險後, 找到了家.
整個劇情中台詞很少,能讓你體會到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深的愛,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美好而單純的愛。。。2個機器人的愛情,總感覺超過一切~~ 讓我們好好想想自己是否能達到一個機器人的愛情~!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感動,現實中的我們應學習它們的善良, 它們單純,它們的毅力~~~
㈨ 關於電影《我們倆》的觀後感500字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是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很有名的對聯,也是林則徐一生為人做官的真實寫照。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的中的這兩句詩,描述了一個物是人非的場景。
時光飛逝,歲月穿梭,轉眼又是重陽。
重陽,雖說是中國的老人節,然而對我來說,似乎意義不大。並非我不是老人的緣故,而是我們家從來沒有像漢人那樣過重陽節的習慣。按照古代習俗,漢民族每逢重陽,必是登高、賞菊,喝黃花酒,但我家這些全沒有了。現在我們家,過重陽節就是蒸糯米飯捶糍粑,去田裡抓幾條大鯉魚,用酸湯來煮,放足辣椒,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好的,僅此而已,與「老人」二字全無關系。盡管我的祖輩是漢人,但為避官場之禍,早在十六七代以前便逃到貴州苗族山區,娶了苗家女子,從此和苗族聯了姻,此後子孫後代就都成了苗人,習俗也基本上都隨苗族的了,唯獨喪葬「披麻戴孝」這一項不變,依舊遵循漢家禮法。
以往在家的時候,過重陽也是極其簡便的——處處都是高山,故不須登高;沒有菊花可賞,故不用賞菊;可以喝酒,但只能喝自家釀的米酒,因為從來不知道有一味酒叫「黃花酒」,也不知道用菊花來釀酒這么一回事。在家裡,雖說菊花是個稀缺之物,但偶爾見誰家種有一盆菊花,跟家裡老人說了,老人也是不屑一顧,「不就是野花么」,冷冷的一句話扔過來,可見在我們那地方,菊花並不像在陶淵明眼裡那樣有地位。
在上海讀大學的這三年,離家千里,既喝不到家裡奶奶親手釀的米酒,也吃不上自家田裡的紅尾大鯉魚,重陽節只能在學校里過。畢竟國家不設假日,所以碰上該上課的還得上課。
重陽這天的課上,恰好是星期二,上的是《老年心理咨詢》課程。因為是老人節,所以元元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關於老人的電影——《我們倆》。說的是一個九旬孤獨老人和一個租房小女孩的故事。我也像其他人一樣,開始看時感觸頗多,唏噓不已。但我看到最後,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開始時的頗多感觸漸漸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分感觸——人活著,最好做個獨立的個體,不要輕易對一些人或事動情。倘若一旦動情,就很容易受傷,甚至為此付出生命,作為代價。
而影片中的九旬老太太正是如此。
也許,看了上面這幾句話,有人會跟我理論,說我在胡說八道:影片中一老一小,年紀懸殊如此之大,老太太怎麼可能「動情」?其實,我沒有在胡說八道,這老太太確實動了情。不僅是動了情,最後老太太還為「情」付出了生命作為代價,小姑娘也因老太太的離去而痛哭流涕,悲傷良久。我說這一老一小之間動了情,那也只是我的個人視角,只是個人感悟,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
古語雲: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想來這「情」,應該包括很多種,並不僅僅專指愛情。對於「情」,一般人認為只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三種。然而,我卻覺得在此三種之外,還包括激情、熱情、無情、離情、絕情等幾種。
「動情」二字常常被我們片面的理解成為「愛「動情,或此「動情」為愛情所霸佔。其實,我們動的「情」不應該專指愛情,比如友情、親情也是可以算的。為什麼偏偏局限於愛情呢?愛情果真有那麼美好么?後面的哪幾種,也是「情」中之一,為什麼就被忽略?我想,可能後面的這幾種比較短暫,在人與人之間沒有固定關系,所以容易被忽略吧!
佛家說「有求皆苦」:求之不得,苦;求之得少,也苦;縱然得多,不能滿足,還是苦;得到的,有一天終究會失去,怎麼也留不住,依舊是苦。
佛家還說,出家修行之人要斷卻七情六慾,方得六根清凈,唯獨清凈證得菩提大道。盡管我這個世俗方內之人,不具慧根,從小到大忙忙碌碌只為將來的柴米油鹽,不需要證得什麼菩提大道,但我覺得,這「情」也算是「欲」裡面的一部分。人一旦有了欲,動了情,就會變得脆弱,接下來就會挨苦。
九十多歲的老太太,晚年雖然一個人住在四合院里,難免會感到孤獨與寂寞,然而內心卻很堅強,每天能吃好喝好,無憂無慮。閑得沒事可做,就拄著拐杖坐在門外,看著院子,吹吹風,曬曬太陽。早晨和傍晚會來一個年齡稍小的鄰居老太太,送來飯菜,兩人一起吃吃飯,喝喝湯,嘮幾句家常,不用起心動念。盡管沒什麼話題可聊,但兩個老人家身體也都硬朗,心理也沒有什麼劇烈的波動。
《黃帝內經》上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老太太沒有遇到小女孩之前,應該就是這么一種「無思慮、守神」的一種狀態。可是,突然有那麼一天,一個租房子的小女孩來了,老人家獨自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被打破了。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磨合,到後來能夠勉強相處,直到老人家為這個小女孩動了情。再後來,老人家為情而死。
可能老太太年輕時當過兵,在部隊里受過艱苦訓練,所以年老了依舊堅強硬朗,一把錚錚鐵骨。為人精明,十分會算計,九十多歲了腦子一點都不糊塗,拌嘴吵架,一般人還比不過老太太的陣勢。
這部影片,老太太為情而死,一個「情」字貫穿始終。從老太太的角度來看,老太太先是無情,後來有情,後來動情,後來離情,最後情「絕」而死。
片中相處的點點滴滴,很實在也很朴實。乍一看影片開頭那部分,老太太是多麼的無情和冷漠,那麼凶,沒有一點點兒人情味。可那小姑娘也不是個好欺負的,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 「這女孩子好強悍,敢和這么厲害的老太太對著干」。
作為人,無情固然不好,而輕易動情,也不好。個中取捨,自己把握,正如凡人飲水,只有喝了,水之冷暖方能自知。
孤獨,苦!寂寞,苦!起心動念,有所求,求之不得,更苦!
還是那句話: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如果老太太不是因為動了情,憑著硬朗的身體,興許能盡享天年,活到一百二十歲也未可知。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恐怕只能是觀者的遐思了……
㈩ 快寫一篇電影暖春觀後感作文500子以上哦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了四至六年級的同學們去看了《暖春》這部電影,我看了這部電影後,真是百感交集,心中有一種莫明的感慨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這不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小花從外村跑到芍葯村,村民們都不想把自家的肥水外流。年邁的寶柱爹看不下去,頂著兒子、兒媳的壓力收留了苦命的小花。小花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爺倆兒相依為命、土屋裡從此有了笑聲、多門多年不生娃的兒媳香草十分妒忌,想把小花送人。一次又一次的騙走了單純的小花,但始終沒能如願。小花每天除了做飯、做家務之外還偷偷的學寫字。小花非但沒有記恨叔叔、嬸娘,還一次又一次用真誠和稚嫩的心去接近他們,她的寬容與善良的心撞擊了香草與寶柱的良心,終於使他們落下了懺悔的眼淚……寶柱爹和小花被請回了正屋,他們看著桌子上的豐盛的飯菜,哽咽得難以下咽,小花含淚撲向了香草、叫了生平的第一聲娘……在一家人團圓的幸福的哭泣聲中我也淚流滿面.
多麼溫暖!多麼感人!謝謝這位爺爺收留了小花,為她跌倒、為她而重病,把她培養成這么好的一個姑娘,而小花也為爺爺爭了口氣,靠上了大學。因為爺爺愛她,她也愛爺爺!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也看到了社會的不平等,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同時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看到了影片中小花的生活,我不由地想起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影片中小花的生活是那樣的艱苦、可她卻那樣的懂事,爭氣可現在 的一些獨生子女,生活在父母的光環下,過著「伸手、飯來張口的」的日子,但他們還不滿足,只要父母有一點過失,他們便會覺得委屈,不高興,而且學習還不好;影片中的小花,什麼家務都會干,可現在的孩子什麼事也不會干,甚至連自己的日常生活也照顧不了;影片中的小花省吃儉用,可現在的孩子們,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不管再貴都要買下來,如果自己不喜歡的不管再貴,即使都買下來了,也會丟掉。
暖春,像春天一樣的溫暖!暖春,愛的啟示!
這電影是那樣的感人。其實,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都像老爺爺愛小花那樣愛我們,可我們卻沒有體會到。現在我體會到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報答他們對我的愛。
這部電影看完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淚水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我的眼睛,小花真是一個好女孩呀!我暗暗地下定決心,要向小花學習,做個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小花—我永遠忘不了她,因為她有著一顆純潔、善良的心。我將以小花為榜樣,努力向上,以誠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