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無國界的。但是好的電影還需配上好的翻譯,方能讓不同語言的觀眾更好的理解電影所要表達的本意。這其中,電影名字的翻譯,便是首要考慮的。
以前,曾有過英文電影翻譯成中文,結果同一部電影在大陸、香港、台灣分別被翻譯成了不同的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在大陸被翻譯成《肖申克的救贖》,在台灣被翻譯成《刺激1995》,而在香港則被翻譯成了《月黑高飛》,大家覺得哪個名字更能體現電影的本意呢?
下面這些華語經典電影,想必大家都看過,但是它們的英文名,恐怕各位是不知所以然了。
1.《霸王別姬》
英文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英文名字直譯:再見了,我的小老婆
2.《回家過年》
英文名:《Seventeen Years》
英文名字直譯:十七年
3.《東邪西毒》
英文名:《Ashes of Time》
英文名字直譯:時間的灰燼 ,這個譯名意味深長,無論你是東邪還是西毒,武功再高還不是最後都成了時間的灰燼?
4.《水滸傳》
英文名:《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
英文名字直譯:四海之內皆兄弟:豹子的血
5.《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英文名:《Chinese Odyssey 1: Pandor's Box》
英文名字直譯:中國的奧德賽1:潘多拉寶盒 (這個絕對是入鄉隨俗了,不過好象都挨不上邊吶~)
6.《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英文名:《Chinese Odyssey 2: Cinderella》
英文名字直譯:中國的奧德賽1:辛德瑞拉 (至尊寶成了孫悟空,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天才啊!)
7.《烈火金剛》
英文名:《Steel Meets Fire》
英文名字直譯:鋼遇上了火 ,這翻譯水平,秋明君不敢恭維。
8.《劉三姐》
英文名:《Third Sister Liu》
英文名字直譯:第三個姐姐劉 (典型的不動腦筋)
9.《花樣年華》
英文名:《In the Mood for Love》
英文名字直譯:在愛的情緒中 (《花樣年華》,這個確實不好翻譯,英文名只能取相近意思的了)
10.《人鬼情》
英文名:《Woman-Demon-Human》
英文名字直譯:女人-惡魔-人類 (這個英文名也不能反映原名的意境。)
11.《國產007》
英文名:《From Beijing with Love》
英文名字直譯:從北京帶著愛 (有點莫名其妙的英文名,叫Made in China:007不是更好嗎?)
12.《紅樓夢》
英文名:《Flirting Scholar》
英文名字直譯:正在調情的學者 (這英文名略有才。)
13.《鹿鼎記》
英文名:《Royal Tramp》
英文名字直譯:皇家流浪漢 (鹿鼎記這種中文名字,註定是找不到英文名的,故只能根據電視的主題起一個切合的。不過,為什麼不譯成「皇家馬德里」?)
14.《海上花》
英文名:《Flowers of Shanghai》
英文名字直譯:上海之花 (海上就是上海的意思?)
15.《英雄本色》
英文名:《A Better Tomorrow》
英文名字直譯:明天會更好 (「玉山白雪飄零,燃燒少年的心」 ,起這么個英文名,有可能是電影的結局太過悲劇,所以期待明天更好?)
16.《神鵰俠侶》
英文名:《Saviour of the Soul》
英文名字直譯:靈魂的救星 (金庸要哭暈在廁所)
17.《三國演義》
英文名:《Romatic of Three Kingdoms》
英文名字直譯:三個王國的羅曼史 (三國打的死去活來,還羅曼史?羅曼史的是劉關張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
本文由@秋名山司機原創發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號。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
2. 兩岸電影名稱翻譯差有多大台灣的翻譯為何全是「魔鬼」、「神鬼」系列
兩岸之間的電影名稱其實發現差別也是非常大,但是現在已經逐步的走向了統一。中國大陸是因為文化氣息比較重,然後在翻譯方面可能會選擇得更加的委婉,而且是名字更加的吸引眼球,然而在台灣當地可能會更加符合主人公的形象,或者是根據全面影片的內容來決定這篇影片的名稱翻譯。像曾經的一篇影片叫《紅磨坊》,其實裡面主要講的就是感情之類的電影,在台灣的翻譯就直接變成了《貞潔牌坊》。能看出祖國大陸的文化底蘊還是非常深厚的,雖然台灣的翻譯更加的一針見血,但是直白中缺乏文化底蘊。
因為台灣長期受到外國思想的束縛,所以對於電影的名稱可能會更加偏向外國人的思維,更加的直白,像內地所翻譯的一部電影,名字叫《音樂之聲》,而台灣翻譯的就是《真善美》。中國大陸所翻譯的一部電影名稱叫《雌雄大盜》,而台灣的翻譯變成了《我倆沒有明天》。
3. 台灣哪些電影的譯名讓你對台灣翻譯「佩服」得五體投地呢
是台灣翻譯的電影名字,讓我覺得非常的震驚,非常無語的,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比如說非常火的《加勒比海盜》竟然被他們翻譯成了《神鬼奇航》。直接就掉了一個檔次,完全不能夠想像是同一個電影。再說一個更加讓人無語的,那就是jk羅琳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大家真的想像不到台灣翻譯的名字是什麼樣的?他們翻譯的名字竟然叫做《怪獸與他們的產地》,是不是感覺有一種low到爆的感覺呢?真的是非常的不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距。
4. 盤點中國台灣的神鬼電影翻譯,中國內地的總動員譯名
中國內地譯名VS中國台灣譯名
飛行家——神鬼玩家
懲罰者——神鬼制裁
諜影重重——神鬼認證
愚蠢計劃——神鬼妙計
貓叔游戲——神鬼交鋒
誰是塞勒斯·湯特——神鬼奇謀
壞傢伙——神鬼拍檔
小島驚魂——神鬼第六感
競技場——神鬼競技場
吸血鬼德拉古拉——神鬼大反撲
厄運狂瀾——神鬼大法師
木乃伊——神鬼傳奇
迷魂陣——神鬼願望
熱血青年——神鬼戰陣
戰爭的藝術——神鬼任務
馴鹿游戲——神鬼莫測
角鬥士——神鬼戰士
替身行動——神鬼出竅
聖徒——神鬼至尊
三角洲行動——神鬼奇兵
無間道——神鬼無間
荒野獵人——神鬼獵人
加勒比海盜1:黑珍珠號的詛咒——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
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2
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神鬼奇航:世界的盡頭
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神鬼奇航:幽靈海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神鬼奇航:死無對證
處刑人——神鬼尖兵
斯諾登——神鬼駭客:史諾登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
不當交易——神鬼交易
格林兄弟——神鬼剋星
貴族大盜——神鬼大盜
小鎮怪客托馬斯——神鬼廚師
幸運數字斯萊文——神鬼運轉
保衛者——神鬼護衛
臨時特工——神鬼拍檔
德古拉2000——神鬼大反撲
決戰豪門——神鬼獵殺
無法者——神鬼仲裁
蓋娜——神鬼帝國
深海異種——神鬼關頭:異形復仇
反常——神鬼獵熊
角鬥士游戲——神鬼競技場
日落之後——鬼膽神偷
凌晨是神的時間——七歲之前與神鬼同列
(中國台灣的神鬼翻譯實在豐富,這里整理了部分,除了這些還有許多不同風格的翻譯。)
獨闖龍潭 魔鬼司令
蒸發密令 魔鬼毀滅者
空中堡壘 魔鬼武器
幼兒園特警 魔鬼孩子王
最後的動作英雄 最後魔鬼英雄
炮彈專家 魔鬼專家
終結者 魔鬼終結者
全面回憶 魔鬼總動員
潛龍轟天 魔鬼戰將
戰栗黑洞 完全魔鬼手冊
第九道門 魔鬼手記
第六日 魔鬼復制人
超能敢死隊 魔鬼剋星:麻辣異攻隊
驚心食人族 魔鬼屍餐
好人寥寥 軍官與魔鬼
幻影英雄 最後魔鬼英雄
潛龍轟天 魔鬼戰將
中國內地譯名VS中國港/台譯名
機器人總動員——太空奇兵·威E
賽車總動員——反斗車王
海底總動員——海底奇兵
玩具總動員——反斗奇兵
超人總動員——超人特攻隊
戰鴿總動員——戰鴿快飛
蜜蜂總動員——蜜蜂電影
昆蟲總動員——蟲蟲大聯盟:方糖爭霸戰
美食總動員——五星級大鼠
動物總動員——動物會議
火雞總動員——火雞反擊戰
飛機總動員——
魔法總動員——魔法之家
蠟筆總動員—— 小蠟筆們的彩色世界大冒險
潛艇總動員——
殺妻總動員——生存藝術5+
青蛙總動員——
世博總動員——
動物總動員——動物會議
宅男總動員——
晶兵總動員——魔幻小戰士
追愛總動員——
斑馬總動員—— 酷巴-尋斑大冒險
熊貓總動員——
巨星總動員——樂一通反斗特工隊
母牛總動員——牧場是我家
閃婚總動員——
情色總動員——
蟑螂總動員——阿祖與小強
搖滾總動員——
國寶總動員——
分家總動員——
球迷總動員——偉大的比賽
天兵總動員——天才教官
生化總動員——越軌追擊
(大部分是動畫電影,引進外國片和國產片都流行使用總動員翻譯方式。)
5. 逆光飛翔電影簡介英語版翻譯
《逆光飛翔》(英語:Touch of the Light)是一部2012年的台灣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一名全盲鋼琴家與夢想成為舞者的女孩,一段好友互相鼓勵勇敢逐夢的歷程。
Touch of the Light is a 2012 Taiwanese drama film directed by Chang Jung-Chi.[1] The film was selected as the Taiwanese entry for the Best Foreign Language Oscar at the 85th Academy Awards, but it did not make the final shortlist.
劇情概要
天生眼盲的裕翔,首次離家北上念書,他琴彈得好,卻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因為不想被同情,他只想跟大家過得一樣。此時,他遇見愛跳舞的小潔,因故被迫放棄學舞,卻交了個一跳街舞就閃耀著光芒的男友,暖陽般的裕翔走進她的世界,融化了小潔冰冷的心。裕翔的勇敢深深牽引小潔;而小潔帶領裕翔經歷不曾有過的冒險。他們填補彼此遺失的力量,就算夢想遙不可及,也不再是獨自面對。 青春的他們,大聲嘶吼著,現在的他們,朝著最初的夢想,邁開步伐,逆光而行。
Based on true events related to the life of Taiwanese piano prodigy Huang Yu-Siang (Siang played by himself), this is a story of inspiration, discovery and love. Born to a rural family in Taiwan unprepared for the birth of a blind son, Siang was a curious and precocious child. Touch and sound was everything to him. With the love of his mother and support of his family, he grew up with no barriers - that is until he had to face the real world as he left his family behind in order to attend university where he had to compete on the same playing field as the sighted students and to find his own way. He soon crossed paths with Jie (Sandrine Pinna), a beautiful but frustrated cold drinks vendor who dreams of being a dancer, but whose struggles against the harsh realities of her life render her helpless. However, when she witnesses Siang's fearless determination and understood his optimism and inner peace, she is inspired and determined to hold on to her dream. Touch of the Light - a 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