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鴉片戰爭的觀後感怎麼寫
觀《鴉片戰爭》有感
趙五小五一班謝境
我看了《鴉片戰爭》這部電影使我對這位一百多年前的這位禁毒英雄――林則徐,產生了無比的敬佩之情。他不為個人利益,不畏強權,不顧個人生死,堅決的打擊毒品,他的精神令我激動不已。
這部電影里,我記憶最深的是林則徐把洋人的鴉片當眾燒毀後倒入了大海里。我為林則徐感到驕傲,為祖國有這樣的清官感到自豪。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老百姓因為吸鴉片身體越來越差,連農活都幹不了;士兵因為吸鴉片精神越來越差,連武器都拿不動了;官員因為吸鴉片思想越來越腐敗,連國家都可以出賣。鴉片的大量侵入了致使我國白花花的銀子從中國人的腰包流進了外國人的腰包,從中國的倉庫流進了外國人的倉庫,中國的財政越來越空虛,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困苦。
然而就在禁毒活動將近成功之時,林則徐被貪官誣陷,被撤職查辦這場轟轟烈烈的禁煙活動就這樣夭折了。當時我恨得咬牙切齒真想沖上前把那個貪官打死,把真相告訴當時的皇帝――林則徐是個清官,你冤枉了他。然而歷史是不能辦法改寫的。
看完了這部電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對我們的危害,它會吞噬我們的肉體和靈魂,毀滅我們的美好生活。因此我們要從小立志,努力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鴉片戰爭》觀後感
趙五小五一班楊楚翹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鴉片戰爭》,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1838年鴉片在我國泛濫成災,道光皇帝派遣兩廣總督林則徐去虎門禁煙的事。
影片中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那一幕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里:他把從英國商人那裡繳獲來的兩萬多箱鴉片全部銷毀。熊熊烈火燒掉了給人們帶來災難的鴉片,也燒掉了英國商人的囂張氣焰,看得老百姓拍手稱快,林則徐那高大的身影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政府打了敗仗,從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把自己的領土――香港割讓給了英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經我國政府的多方努力,到1977年7月1日我國才恢復了對香港行使主權此時,據鴉片戰爭已有157年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毒品曾給中華民族帶來過極其深重的災難,時至今日,毒品這場來勢兇猛的世紀之患正無情的侵蝕著青少年的身心。因為我們青少年的好奇心強,,判別是非的能力差,對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違法性缺乏認識,最容易接受毒品的侵襲,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禁毒的知識,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樹立防毒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不要盲目追求享受,趕時髦,尋求刺激。平時生活要有規律,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文體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做一個思想健康,奮發向上的人。
《鴉片戰爭》有感
趙五小五一班汪海彤
6月26日晚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放了電影《鴉片戰爭》,通過觀看不僅使我再一次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而且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洗禮。
影片表現了以林則徐為首的禁煙派,在民族危急之際,敢於挺身而出,同英國走私商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殊死搏鬥,最後,迫使英國商人交出了手中的所有鴉片,並在虎門海灘全部銷毀。表現了中國人民抵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可膽略,是中國近代史的偉大壯舉,是一首弘揚民族的精神的正氣歌,是一曲震驚中外的交響曲。
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學生,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古訓,努力學習,刻苦讀書,振興中華,保衛祖國,讓我們偉大的祖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林則徐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牽動著每個小學生的心,也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讓我們時刻牢記做一個愛國的小公民。
Ⅱ 電影林則徐觀後感
《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看電影《林則徐》,我們別提有多興奮了。
影片剛開始,就讓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像壓了一塊石頭:英國殖民者為了掙錢,他們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中國,殘害中華兒女,霸佔中國領土,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咬著牙,接著看了下去:清朝的道光皇帝為此十分著急,他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林則徐抱著「鴉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決心,他一上任就造了幾門八千斤大炮,邊積極備戰,修建炮台,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在和英國人的交戰中,他截獲22艘鴉片貨船,活捉了鴉片商人顛地,讓所有的鴉片商人交出了鴉片,在虎門銷毀,真是大快人心。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導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後,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川鼻草約》。真是奇恥大辱。廣大勞苦老百姓忍不下去,紛紛扛起大刀,背起鋤頭,打得英國侵略者落花流水……
虎門銷煙,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而林則徐則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一生辦事兢兢業業,是當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幹、正直無私受群眾愛戴的好官。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能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從這一點上看,他的確是非常地了不起,我十分敬佩他。當他因為清政府的無能,日思夜想、不吃不喝時,我為他深深擔心,責罵琦善這無恥小人。
我憎恨無能的清政府、仇恨侵略者,但林則徐剛直不阿、秉公辦事的光輝形象卻在我腦海中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
很小的時侯,就聽爸爸講述過有關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便對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充滿了崇敬之情。
今天,我滿懷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林則徐》這部電影,它真實面生動地再現了鴉片戰爭時期,英帝國主義為了護大殖民統治,將大量的鴉片傾銷到我國,嚴重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後,來到了廣東。他帶領廣東人民與英國商人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率領英勇頑強的廣東軍民,抵禦了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由於封建統治者----道光皇帝的昏庸、無能,他聽信饞言後將林則徐流放到了尹梨。
當影片播放到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鴉片是一種毒品,長期吸食鴉片,不公危害人的身體健康,而且使人精神萎糜不振。可見,它的侵入,不僅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使我們的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對它深惡痛絕。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不但滅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還大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志氣。帝國主義其實就是一隻紙老虎,只要萬眾一心就一定能打敗這只紙老虎的。
當影片播放到賣國賊琦善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擺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臉時,我心裡頓時怒火中燒。我真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這喪權辱國的賣國賊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喪失的不僅是個人的尊嚴,而且是民族的尊嚴。正因為這些賣國賊的存在,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才會遭到侵略者的踐踏、蹂躪。慈禧大後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正因為她的對內殘酷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對外一再賣國求榮,才導致我們的祖國一次以一次遭受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和蹂躪。這些賣國賊給後人留下的只是四個字,那就是——遺臭萬年!
做為每一個有血有肉的炎黃子孫,時刻都應該把祖國放在心裡。林則徐的英雄事跡將激勵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為振興和捍衛中華民族面獻身。
Ⅲ 虎門銷煙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虎門銷煙》一片後,心潮像起伏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記敘了19世紀30年代,英國商人把大量的鴉片販賣到我國,牟取暴利,嚴重地摧殘了人民的健康。面臨經濟受損,人民受害,國防削弱的嚴重形勢,清朝政府軟弱無能。最後,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禁煙,迫使洋人交出鴉片。林則徐在虎門進行了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共繳鴉片19187箱,合計118萬公斤,銷煙連續進行了23天,廣大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可以說,虎門銷煙是二戰期間的一次壯舉!因為,在中國,這個當時被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所統治的國家,竟有人做出了對腐敗的統治者與強大的侵略者的勇敢反抗!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法西斯在攻擊著中國。當時,法西斯為了削弱中國的勢力,竟做出了無恥的選擇——他們在製造一種毒品——鴉片——他們把它出售給了中國!毒災泛濫,中國人精神上衰弱了;肉體上也虛弱了。同時,不知多少同胞喪生在毒品的魔爪之下。
中國,這個本來已軟弱的民族,更加撐不下去了,在歲月的摧殘之下,南京大屠殺,火燒圓明園等,這些罪證便是最有力的見證!
中國,正走向亡國;中國人,正准備變成亡國奴!
……
但有一天(在火燒圓明園之前),中國人站起來了。在一次銷毀中,二百萬斤鴉片全部化作了一縷青煙……
偉大的毛主席曾說過一句偉大的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現在,中國醒了,它在仰天長叫,它在憤怒!一叫驚醒夢中人,中國千千萬萬子孫亦覺醒了!隨後,國民黨、共產黨先是推翻了清政府,再趕走了侵略者,新中國從此成立了。
時代在前進,中國千千萬萬子孫在不懈努力,讓國家日益強大。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勝利讓世界震驚;「神六」的成功飛天讓世界意想不到;「汶川地震」的眾志成城讓世界瞠目結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世界刮目相看,「太空漫遊」讓世界再次感受中國的強大……
現在,我們這一帶雖已和平;中國,也雖已強大;世界,亦推薦忘記戰爭。但我想,我們仍不該忘記那國恥與法西斯的罪惡。我們要以此化作動力,把中國,向列強推動!我們要向全世界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軟弱!我們要完成毛主席的心願,讓他的預言成為現實——中國將讓全世界為之震驚!
Ⅳ 寫《林則徐》和《鴉片戰爭》電影觀後感
又重溫了這部電影,感覺還是很揪心。小的時候看不懂,只記得課本中經常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鴉片戰爭下,當時的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到列強的欺壓。想到這兒,電影中的一幅幅畫面就會出現在眼前,不論是從我國的官員和百姓身上,還是從英國的議員和商販那裡,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點鴉片戰爭——一場讓我們永不能遺忘的戰爭。
這部電影,其實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特別是當成噸的鴉片倒入石灰池,隨煙覆滅的時候,我們揪住的心會有一些釋放,畢竟我們看到了鴉片的結果,這在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厄運的東西在一百多年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有一點值得贊揚的是此次戰爭雖然激烈,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將無一人投降。
這場戰爭源於鴉片,有人說它的引發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損,殊不知,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連英國女王最後都說「誰能擁有中國,誰就擁有十九世紀。」可見她的慾望是有多大。所以發動戰爭只是時間問題,首先得找個借口,這樣才好下手。所以這么看,他們無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盤打的還是挺精的。但我從他們議會成員口中發現,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對中國的了解還是很廣泛的,讓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稱中國泱泱大國,一個皇帝,一種語言,四億多的人口,實在是難以捉摸,還有人稱寧願游過大海,也不願坐軍艦前去。這些人他們不主張戰爭,貿易則是最佳方式,但最終,英國議會以271贊成打仗票數擊敗了262票反對票數,懸殊不是很大,這一點我們也看出有時候我們不了解對方,反而被這一點絆倒在起跑線上。
割土地無疑是要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命。但是琦善還是向英軍「賜和」賠款不說還開放通商口岸,割香港,這讓我想到關天培將軍所說的那句話「牙齒乃骨骼所生,膚發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於父母」,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將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給了他人,最後只能變得血肉模糊嗎。最後當跪了一地的皇子面對先朝的列祖畫像時,那哭聲是多麼撕心裂肺。亡國匹夫之痛,何況是穿龍袍的人。
洋人的貪婪加上當時我國的懦弱,使那自稱最好的炮台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下變得不堪一擊,棍棒始終對付不了槍炮,我們要變得強大,不是只讀幾本書,要從內心為國家著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現在的中國已經屹立世界之端,但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很多的。
Ⅳ 觀《林則徐》有感
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他成功地領導了在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虎門銷煙,在近代史留下光輝而濃重的一筆,東莞這片熱土是林則徐一生中最輝煌的舞台。但是他那種光明磊落做人的品格和清正廉潔的作風,更值得後人尊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與其說是林則徐書寫的一副對聯,不如說這是他本人的真實寫照。他從政40年,先後歷官13省,在職期間,他重視國計民生,倡導廉政,正己率屬,懲治腐敗分子。在貪污奢糜之風盛行的封建社會里,林則徐能出污泥而不染,確屬難能可貴,其真知灼見,可為後世為政者所效法。
林則徐出身於下層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賓日是一位私塾先生,母親靠做女紅補給家用,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是其樂融融,林則徐就是在父親「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錢」的言傳身教,母親甘於清貧的生活的影響下長大的。
林則徐所處時代,正值清朝開始走向衰落風雨飄搖的多事之秋,官場十分腐敗,可謂貪污成風,賄賂公行,「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是清朝官場的真實寫照。林則徐對當時官場的腐敗十分痛惡,對那些苟且偷安,志在飽溫的「利祿徒」嗤之以鼻。他在詩中寫道:「嗚呼利祿徒,字泯何少恩。所習乃脂韋,所志在飽溫。色厲實內荏,驕晝而氣昏。豈其鮮才智,適以資攀援。模稜計滋巧,刀筆文滋繁,峻或過申商,滑乃逾衍髡」。並表示自己「但當保涓潔,弗逐流波奔。」立志要做一個清廉「安民」的好官,不與那些「利祿之徒」為伍。
在風氣不正、腐敗現象包圍的情況下,無論是在貧困逆境還是在權重名顯之時,林則徐都能奉行 「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保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1820 年林則徐赴湖北接任時,由襄陽發出《傳牌》:「 伙食一切,亦已自行買備,沿途無須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屬官員,只在本境碼頭接見,毋庸遠迎。」 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道監察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不怕得罪當時任河南巡撫的琦善,針對有人借修築水利工程乘機發橫財的弊端,提出了整頓改革的建議;他剛到澎湖群島寓所,就收到張保送來金老鼠,把金老鼠沒收,上繳國庫。在治理黃河、運河時,他先後處罰過督工不嚴導致劣質工程的鉅嘉汛主薄徐恂、對料垛偷工減料的蘭儀廳同知於卿保、瀆職造成虞城上汛料垛失火的監守委員和兵丁,起到很好的警戒效果,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
Ⅵ 《林則徐》 觀後感800字
手打上不來了
1.《林則徐》
很小的時侯,就聽爸爸講述過有關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便對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充滿了崇敬之情。
今天,我滿懷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林則徐》這部電影,它真實面生動地再現了鴉片戰爭時期,英帝國主義為了護大殖民統治,將大量的鴉片傾銷到我國,嚴重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後,來到了廣東。他帶領廣東人民與英國商人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率領英勇頑強的廣東軍民,抵禦了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由於封建
統治者----道光皇帝的昏庸、無能,他聽信饞言後將林則徐流放到了尹梨。
當影片播放到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鴉片是一種毒品,長期吸食鴉片,不公危害人的身體健康,而且使人精神萎糜不振。可見,它的侵入,不僅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使我們的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對它深惡痛絕。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不但滅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還大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志氣。帝國主義其實就是一隻紙老虎,只要萬眾一心就一定能打敗這只紙老虎的。
當影片播放到賣國賊琦善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擺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臉時,我心裡頓時怒火中燒。我真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這喪權辱國的賣國賊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喪失的不僅是個人的尊嚴,而且是民族的尊嚴。正因為這些賣國賊的存在,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才會遭到侵略者的踐踏、蹂躪。慈禧大後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正因為她的對內殘酷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對外一再賣國求榮,才導致我們的祖國一次以一次遭受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和蹂躪。這些賣國賊給後人留下的只是四個字,那就是——遺臭萬年!
做為每一個有血有肉的炎黃子孫,時刻都應該把祖國放在心裡。林則徐的英雄事跡將激勵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為振興和捍衛中華民族面獻身。
2.十月五號看完電影《林則徐》之後寫的。
電影《林則徐》繪寫了林則徐從勵精圖治,堅決禁煙到得罪權貴的人生片段。開始的時候則徐看到國人乞討只為吸幾口鴉片…,他眉頭緊鎖,置辦進口大炮遇到困難時眉頭緊鎖,領發配新疆伊犁的旨謝恩時眉頭緊鎖,他始終都眉頭緊鎖,因為他時刻在擔心著國民的健康,御敵的武器,自己的救亡圖存的宏圖壯志能否實現。在別的官員想方設法討好洋人的時候,只有林則徐站出來,說「如不禁煙,國無可用之兵」。
百姓們真正發自內心地擁戴林則徐,當虎門銷煙時,民眾像慶祝節日似的吹著喇叭嗩吶,笑意盪漾在他們的臉上,融化在林則徐的心裡。當炮陣摧毀了英國艦隊時,民眾對於林則徐的崇拜更是五體投地。然而琦善來了,則徐離開了,離開前則徐看了一眼正在追趕英國軍隊的農民兵,雖然這一次勝了,可天津已經被攻陷。
歷史終究是歷史。有著自己的軌跡。不能要求享受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統治者們感受到其腐朽性。他們習慣了天朝大國的稱號,他們習慣了他們所謂的蠻夷之邦對他們俯首稱臣,習慣了,就不容易改變,他們哪知,西方侵略者正用他們所未知的方式打開中國的國門。
很喜歡電影的最後一句話:英國侵略者企圖用鴉片來麻醉中國,但無數中國人正是因為鴉片而清醒,從此走上強國之路。終於明白國慶六十周年閱兵式上,為何國旗護衛隊要走一百六十九步。因為中國是從那一年起開始受屈辱,開始覺醒,開始探索,中華民族反帝反封建的號角正式吹響。。一百六十九年走來,不知當年的林則徐看到今天想比較當初強大的國力,會發生怎樣的感想。一定還是那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歷經磨難,漸漸蘇醒。1840年的北京一片歌舞昇平,但在這安詳的背後是危機四伏,是列強對這片古老大地的虎視眈眈,而如今的北京天安門前也同樣是狂歡的景象,可我們也必須知道,狂歡的代價是什麼?是一代代革命先驅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是無數華夏兒女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信念。正是前輩們用生命鋪就的道路,我們才更要將它走得踏實,走得鏗鏘,走得漫長!
3.對於中國近代史極度痴迷的我,並不滿足於歷史書上對虎門銷煙和鴉片戰爭「隻字片語」的,描寫。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部能夠讓我深入了解虎門銷煙和鴉片戰爭的電影,我選擇了《林則徐》。
不曾想《林則徐》是一部拍攝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黑白電影,這使我感受到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歷史。
《林則徐》這部電影講述了1839年虎門銷煙到1841年三元里抗英這段中華民族不屈的抗爭史。這部電影由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血戰英軍、三元里抗英這三個著名的歷史剪影組成。這三個歷史剪影無不展示了我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
縱觀整部電影,林則徐身上那種「忠義」的精神令我為之嘆服。在國家危難,鴉片泛濫之時,他挺身而出,堅決遏制鴉片流毒,這是「義」,面對朝廷的誹謗與誣陷,他沉默無言,平靜的幾乎難以置信,這是「忠」。但他又為忠義所困,一個「義」字成為他仕途的絆腳石,可他全然不顧,一心一意只為在亂世中苦苦哀號的百姓;一個「忠」字同樣成為他實現自己理想的攔路虎,他一心為民,得到的是人民的愛戴,他一心為民,得到的是朝廷的猜疑!為了踐行「忠」,他離開了愛戴他的百姓,終止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臨行時,誰又注意到他平靜的外表下那緊鎖的眉頭,落寞的眼神。
可憐的,在大清國風雨飄搖之際竟還有些人置國家利益而不顧,比如琦善,可他同林則徐一樣會在歷史留名,只不過叫法不同,一個是流芳百世,另一個叫遺臭萬年!
但可憐了,優柔寡斷,毀譽參半的道光帝。
不必講英軍的殘暴,統治者的無能,官場的腐敗。對於歷史我們總是不能夠很客觀,而又有深度的進行概括,我們只能說,林則徐是當之不愧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功偉績會永遠的光耀史冊!
4.
觀電影《林則徐》有感
——林則徐拯救中國
林則徐是一個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熟知的名字,作為一個熱愛歷史的學生的我對林則徐的的了解更多。以前對於林則徐的印象都是來自於歷史書和人物傳記的描述,今天觀看了展現林則徐大義之事的影片後,林則徐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豐富、真實、具體。這雖然是部老影片,但其中慷慨義氣的場景還是使我頻頻感動,本來我認為這是一首以林則徐為中心的中華民族在1939年的慷慨悲歌,但在影片結束時,我覺得,這部影片反映的就是一個事實:林則徐拯救中國。
這個結論看起來誇張,但實際分析起來會發現它是有根有據的。 正如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19世紀30年代末的中國深受鴉片貿易的毒害:官兵吸食鴉片成風,從將軍到士兵無不火槍煙槍一起扛,軍隊戰鬥力極弱;官場上貪官污吏討好洋人,欺壓百姓,中飽私囊,官官相互,包庇鴉片貿易,地方官更是與皇親國戚勾結,黨派林立,一片烏煙瘴氣;民間吸食鴉片者更是十之七八,人們無心勞動,流離失所,大街上的鴉片館如餐館般平常。電影中就有這樣令人難忘的一幕:林則徐到民間微服私訪,見一餐館前站一可憐婦人,便給了她一點錢財讓她吃頓飯。誰曾想那銀子還沒在婦人手中捂熱便被一中年男子搶去,林正要阻攔,婦人卻說那是其丈夫。中年男子匆匆道一聲謝然後急切離開,中年婦女登時掩面而泣。林疑惑不解,便跟隨那男子來到一處店鋪,見那男子將剛討來的銀子往桌子上一扔便在那大煙館里抽起鴉片來。鴉片對人民的毒害由此可見一斑。當時的罪惡貿易更
5.
《林則徐》觀後感
我國歷史的輝煌是許多人民英雄用血淚譜寫的,林則徐就是其中一位。
那時候,中國並不富強,外國人想出一個「美妙」的方法賺我們的銀子。他們高價賣鴉片給中國人抽,就這樣,人們「如痴如醉」的迷上了鴉片,一個個面黃肌瘦,重則死亡。鴉片在蔓延。林則徐見了不忍心,絞盡腦汁,想出了辦法,他命令手下把炸彈放在箱子里,假裝是去買鴉片的商人,他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外國人收下銀子並放在火上烤,以試銀子的真假。誰知,炸彈遇火突然爆炸,把奸吝的外國人炸得面目全非。「真是太棒了!」我忍不住大叫起來,終於一血恥辱,大快人心。林則徐,你真聰明,真勇敢,民族英雄,你當之無愧。
外國人仍不死心,又去和林則徐商議,林則徐靈機一動把箱子里裝滿了蜜蜂,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再放炸彈那些外國人就不會上當了。果然這次交易完畢後,外國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知道不能在用火燒了,於是,他們用熱水澆箱子。可是,林則徐早已在箱子上挖了個小洞,蜜蜂遇到高溫以後,立刻一涌而出,把外國人蜇的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真是大快人心。
由此可見,林則徐多麼機智、勇敢、不畏強暴呀!他的剛正不阿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他任兩廣總督時,曾將200多萬斤鴉片,化為煙渣,流入大海,這偉大的壯舉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使外國人一段時間內不敢對中國有任何的輕舉妄動
林則徐不愧為人民的英雄。和平發展的今天,中國日益強大,令世人刮目相看,但「落後就要挨打」這一教訓我們永遠都不能忘懷。建設祖國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也許我們成不了名人,更成不了偉人,但我會在平凡的生活尋找理想的真諦,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諾言,平平凡凡也是真呀!
6.
鴉片,這種毒品很多人都知道。早在清朝,就有許多人吸食鴉片,就連宮里的大臣們中也有人吸食。之後就有了有名的林則徐虎門銷煙。
18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為了開發殖民地就大量的運鴉片進入中國,瘋狂地傾銷鴉片,毒害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在當時的統治階級里分為了兩派,一派是投降派,另一派則是以林則徐為首的抵抗派。清朝的道光皇帝起先是傾向於抵抗派,派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查禁鴉片。
1839年6月3日,從英國商人那繳來的鴉片被集中銷毀,當數以萬計的鴉片被倒入水中時,水頓時渾濁發黑,想沸騰了似的冒泡,濃煙滾滾。觀看的人們敲鑼打鼓,慶祝終於把這害人的鴉片銷毀了。可與此同時,一個可拍的侵略計劃的英國人心中孕育而生。
可是昏庸、無能的道光皇帝聽信了「投降派」大臣的話,撤消了林則徐職務。
1840年4月,英國政府用保護英商利益為借口派遣大批軍艦侵略中國。可他們攻不進廣州,便轉向定海,然後直撲天津。關天培在這場戰役中因為慘敗,抽刀自盡。
可中國人最後還是贏了。
這電影,讓我看到了英國侵略者的邪惡,和中國人民的團結趕走了強大的敵人。
7.
觀電影《林則徐》有感
電影《林則徐》主要記述了林則徐及虎門地區人民抗英銷毀煙的歷史片段,情節可概括如下:
清朝末年,朝廷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銷煙。林則徐到任後,先體察民情,然後確立銷煙方案,之後下令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林則徐是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人,在收繳鴉片的同時,還改良了港口等地區的武器裝備。期間,武少龍放走洋人鴉片走私頭目,幸而及時被當地漁民抓回,並送交給林則徐查辦。也因此,林則徐召開會議,嚴打不法官民。他還向當地貪官逼要三萬兩白銀修整炮台。爾後,林則徐與英國大使談判,逼迫查理交出所有鴉片。同年,查理請求英軍出戰中國。虎門銷煙後,林、楊兩位大人繼續共圖抗英贏得民心。不料,有佞臣進言誣陷林則徐,以致皇帝拆散了再一起共事的林、楊欽兩位大人。1840年4月,英軍進攻廣州不利,遂北上。英軍逼至天津港,清帝無能,按英方條件撤林則徐換齊曾。隨即,在廣州出現了千萬百姓為林則徐送行的感人場面。無能的齊曾替英軍拆炮台、教民兵。待英軍再次攻打廣州之時,勇將關天培率部下英勇抵抗,在奮戰中,他不幸為國捐軀。英方繼而強迫清政府發配林則徐到伊犁,可喜的是,在被發配之前,林則徐見證了三元里百姓抗英取得了巨大勝利。
影片中,林則徐等愛國忠良一心抗英救國,他們銷毀鴉片、反擊英軍等壯舉,可謂可歌可泣。而在封建統治下,官僚資本主義佔主導地位,他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惜殘害忠良,甚至置民族存亡於不顧,一味妥協讓步,最終招致列強侵略、生靈塗炭。而英侵略者正是抓住了清朝封建腐朽帝制的劣根,才得以在中華大地上胡作非為。但在此期間,涌現出的一批又一批的愛國志士,他們使侵略者無法在中國真正長期生存下去,而這也正是我們能走向獨立的堅實的保障。
在現今和平時代,林則徐等人的愛國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大學生去學習。我們要學習其愛國之堅、之深、之遠,從實際生活做起培養愛國精神。在礦大,我會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繼續深造,立志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棟梁,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上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Ⅶ 求一篇林則徐虎門銷煙觀後感 700到800字左右
《虎門銷煙》(《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我讀了《虎門銷煙》一片後,心潮像起伏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記敘了19世紀30年代,英國商人把大量的鴉片販賣到我國,牟取暴利,嚴重地摧殘了人民的健康。面臨經濟受損,人民受害,國防削弱的嚴重形勢,清朝政府軟弱無能。最後,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禁煙,迫使洋人交出鴉片。林則徐在虎門進行了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共繳鴉片19187箱,合計118萬公斤,銷煙連續進行了23天,廣大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可以說,虎門銷煙是二戰期間的一次壯舉!因為,在中國,這個當時被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所統治的國家,竟有人做出了對腐敗的統治者與強大的侵略者的勇敢反抗!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法西斯在攻擊著中國。當時,法西斯為了削弱中國的勢力,竟做出了無恥的選擇——他們在製造一種毒品——鴉片——他們把它出售給了中國!毒災泛濫,中國人精神上衰弱了;肉體上也虛弱了。同時,不知多少同胞喪生在毒品的魔爪之下。
中國,這個本來已軟弱的民族,更加撐不下去了,在歲月的摧殘之下,南京大屠殺,火燒圓明園等,這些罪證便是最有力的見證!
中國,正走向亡國;中國人,正准備變成亡國奴!
……
但有一天(在火燒圓明園之前),中國人站起來了。在一次銷毀中,二百萬斤鴉片全部化作了一縷青煙……
偉大的毛主席曾說過一句偉大的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現在,中國醒了,它在仰天長叫,它在憤怒!一叫驚醒夢中人,中國千千萬萬子孫亦覺醒了!隨後,國民黨、共產黨先是推翻了清政府,再趕走了侵略者,新中國從此成立了。
時代在前進,中國千千萬萬子孫在不懈努力,讓國家日益強大。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勝利讓世界震驚;「神六」的成功飛天讓世界意想不到;「汶川地震」的眾志成城讓世界瞠目結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世界刮目相看,「太空漫遊」讓世界再次感受中國的強大……
現在,我們這一帶雖已和平;中國,也雖已強大;世界,亦推薦忘記戰爭。但我想,我們仍不該忘記那國恥與法西斯的罪惡。我們要以此化作動力,把中國,向列強推動!我們要向全世界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軟弱!我們要完成毛主席的心願,讓他的預言成為現實——中國將讓全世界為之震驚!
Ⅷ 《林則徐》電影觀後感
《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看電影《林則徐》,我們別提有多興奮了。
影片剛開始,就讓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像壓了一塊石頭:英國殖民者為了掙錢,他們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中國,殘害中華兒女,霸佔中國領土,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咬著牙,接著看了下去:清朝的道光皇帝為此十分著急,他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林則徐抱著「鴉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決心,他一上任就造了幾門八千斤大炮,邊積極備戰,修建炮台,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在和英國人的交戰中,他截獲22艘鴉片貨船,活捉了鴉片商人顛地,讓所有的鴉片商人交出了鴉片,在虎門銷毀,真是大快人心。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導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後,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川鼻草約》。真是奇恥大辱。廣大勞苦老百姓忍不下去,紛紛扛起大刀,背起鋤頭,打得英國侵略者落花流水……
虎門銷煙,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而林則徐則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一生辦事兢兢業業,是當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幹、正直無私受群眾愛戴的好官。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能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從這一點上看,他的確是非常地了不起,我十分敬佩他。當他因為清政府的無能,日思夜想、不吃不喝時,我為他深深擔心,責罵琦善這無恥小人。
我憎恨無能的清政府、仇恨侵略者,但林則徐剛直不阿、秉公辦事的光輝形象卻在我腦海中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
很小的時侯,就聽爸爸講述過有關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便對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充滿了崇敬之情。
今天,我滿懷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林則徐》這部電影,它真實面生動地再現了鴉片戰爭時期,英帝國主義為了護大殖民統治,將大量的鴉片傾銷到我國,嚴重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後,來到了廣東。他帶領廣東人民與英國商人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率領英勇頑強的廣東軍民,抵禦了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由於封建統治者----道光皇帝的昏庸、無能,他聽信饞言後將林則徐流放到了尹梨。
當影片播放到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鴉片是一種毒品,長期吸食鴉片,不公危害人的身體健康,而且使人精神萎糜不振。可見,它的侵入,不僅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使我們的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對它深惡痛絕。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不但滅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還大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志氣。帝國主義其實就是一隻紙老虎,只要萬眾一心就一定能打敗這只紙老虎的。
當影片播放到賣國賊琦善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擺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臉時,我心裡頓時怒火中燒。我真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這喪權辱國的賣國賊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喪失的不僅是個人的尊嚴,而且是民族的尊嚴。正因為這些賣國賊的存在,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才會遭到侵略者的踐踏、蹂躪。慈禧大後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正因為她的對內殘酷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對外一再賣國求榮,才導致我們的祖國一次以一次遭受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和蹂躪。這些賣國賊給後人留下的只是四個字,那就是——遺臭萬年!
做為每一個有血有肉的炎黃子孫,時刻都應該把祖國放在心裡。林則徐的英雄事跡將激勵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為振興和捍衛中華民族面獻身。
Ⅸ 請看過老版國產電影《林則徐》的人士進,請談談觀後感,謝謝!!!!!!
《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看電影《林則徐》,我們別提有多興奮了。
影片剛開始,就讓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像壓了一塊石頭:英國殖民者為了掙錢,他們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中國,殘害中華兒女,霸佔中國領土,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咬著牙,接著看了下去:清朝的道光皇帝為此十分著急,他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林則徐抱著「鴉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決心,他一上任就造了幾門八千斤大炮,邊積極備戰,修建炮台,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在和英國人的交戰中,他截獲22艘鴉片貨船,活捉了鴉片商人顛地,讓所有的鴉片商人交出了鴉片,在虎門銷毀,真是大快人心。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導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後,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川鼻草約》。真是奇恥大辱。廣大勞苦老百姓忍不下去,紛紛扛起大刀,背起鋤頭,打得英國侵略者落花流水……
虎門銷煙,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而林則徐則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一生辦事兢兢業業,是當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幹、正直無私受群眾愛戴的好官。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能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從這一點上看,他的確是非常地了不起,我十分敬佩他。當他因為清政府的無能,日思夜想、不吃不喝時,我為他深深擔心,責罵琦善這無恥小人。
我憎恨無能的清政府、仇恨侵略者,但林則徐剛直不阿、秉公辦事的光輝形象卻在我腦海中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贊同0| 評論
Ⅹ 《林則徐》觀後感2000字數
觀電影《林則徐》有感
電影《林則徐》主要記述了林則徐及虎門地區人民抗英銷毀煙的歷史片段,
情節可概括如下:
清朝末年,朝廷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銷煙。林則徐到任後,先體
察民情,
然後確立銷煙方案,
之後下令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
林則徐是一個具有
長遠眼光的人,
在收繳鴉片的同時,
還改良了港口等地區的武器裝備。
期間,
武
少龍放走洋人鴉片走私頭目,幸而及時被當地漁民抓回,並送交給林則徐查辦。
也因此,
林則徐召開會議,
嚴打不法官民。
他還向當地貪官逼要三萬兩白銀修整
炮台。爾後,林則徐與英國大使談判,逼迫查理交出所有鴉片。同年,查理請求
英軍出戰中國。虎門銷煙後,林、楊兩位大人繼續共圖抗英贏得民心。不料,有
佞臣進言誣陷林則徐,以致皇帝拆散了再一起共事的林、楊欽兩位大人。
1840
年
4
月,英軍進攻廣州不利,遂北上。英軍逼至天津港,清帝無能,按英方條件
撤林則徐換齊曾。
隨即,
在廣州出現了千萬百姓為林則徐送行的感人場面。
無能
的齊曾替英軍拆炮台、
教民兵。
待英軍再次攻打廣州之時,
勇將關天培率部下英
勇抵抗,在奮戰中,他不幸為國捐軀。英方繼而強迫清政府發配林則徐到伊犁,
可喜的是,在被發配之前,林則徐見證了三元里百姓抗英取得了巨大勝利。
影片中,林則徐等愛國忠良一心抗英救國,他們銷毀鴉片、反擊英軍等壯
舉,
可謂可歌可泣。
而在封建統治下,
官僚資本主義佔主導地位,
他們為了自己
的一己私利,
不惜殘害忠良,
甚至置民族存亡於不顧,
一味妥協讓步,
最終招致
列強侵略、
生靈塗炭。
而英侵略者正是抓住了清朝封建腐朽帝制的劣根,
才得以
在中華大地上胡作非為。
但在此期間,
涌現出的一批又一批的愛國志士,
他們使
侵略者無法在中國真正長期生存下去,而這也正是我們能走向獨立的堅實的保
障。
在現今和平時代,林則徐等人的愛國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大學生去學習。我
們要學習其愛國之堅、之深、之遠,從實際生活做起培養愛國精神。在礦大,我
會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
將來繼續深造,
立志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棟梁,
為祖
國的繁榮昌盛上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