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捉妖記電影觀後感100多字日記
失了魂的妖
文/夢里詩書
莫名敷衍的劇情,尷尬蒼白的人物,沒有合理的主線構思,也極其匱乏想像力的呈現,毫無誠意的《捉妖記2》,其所做的僅只是在強行狗尾續貂,這無疑也使第一部本還有著一定世界觀架構的人妖世界,徹底淪為了糊弄小孩的低齡童話。
對於《捉妖記》,其實劇情薄弱這一問題已經顯露無疑,而作為續作的《捉妖記2》並沒有能去更為細膩的填充原有的世界架構,也沒有能帶來更為精彩的故事,電影只是在啃著原有的老本,徹底的將胡巴變成了只知賣萌的萌物,這使電影的時長雖然長達兩個多小時,但只讓人看到了導演做著東拉西扯的堆砌,而在這些堆砌的故事不僅令劇情變的更為凌亂,亦使其變的極為空洞敷衍。
縱觀第二部的劇情,其最為匱乏的就是一個合理的主線架構,電影的主體故事其實只是再仿效前作,又是妖王抓著胡巴,又是一場早已料定的結局,而第一部中所埋藏的線索,沒有得到任何合理的推進,相反很多無關緊要的搞笑情節空耗了大量的時間,這也使電影對人物的塑造,根本無從帶入絲毫的感情,不管是老面孔白百何與井柏然,還是新加入的梁朝偉,給人的感觸都只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裝瘋賣傻。
從這部續作不難看出,它應該並非是這個系列的最終結局,電影仍舊還在為這個故事在埋線,然而當一部本當承上啟下的作品,甚至失去了最為起碼的意義,只是賣弄著萌物與明星,用一個又一個倍覺尷尬的萌點串聯,做著一再討好觀眾的行徑,這種沒有靈魂的作品儼然也令人對其失去了任何期待,一個好的故事才是一部電影真正的內核,而本末倒置去標榜合家歡的《捉妖記2》,最終所留給人的只是無趣的冗長。
回溯昔日,雖然《捉妖記》算不上多麼的經典,但那個精靈可人的胡巴也曾帶給我過會心一笑,然而今時的再見,它卻已然和電影所有的角色一樣,丟失了靈魂,變的如此陌生。
⑵ 看電影捉妖記作文800字
懷孕的井柏然、愛唱歌的姜武、愛打麻將的湯唯、鬼馬夫妻曾志偉吳君如、正經搞笑的姚晨閆妮、可以煮著吃的天天森碟…太多驚喜和亮點,讓這么一部古裝奇幻片徹底淪為2015的《武林外傳》&《盒子怪》。新生代國產萌物胡巴加分,也為結尾理解父親拋棄自己原因的體會、「人間還不能接受你」點贊。驚喜之作
果然是「誠意」之作,開篇就是一個妖的世界,緊張地拉開一場捉妖大戲的帷幕,法術、咒語、紙人、換皮,就像打開了一個充滿寶藏的盒子,連連地驚奇之間還藏著各種捧腹的大笑,人、妖怪、天師相互穿插的多線並行,最後又繞回到父子的親情主題,是難得的一部合家歡佳作!ps,小哇更是神演技,點一千個贊!
蔡康永那句「我們不是妖怪」,就是對本片最好的解讀。這其實是一部「撐同志反歧視」的電影,講的是披著直人外衣的同志們,以及直人與同志從隔絕到理解的過程,井柏然和白百合分別飾演對同志子女寬容與不理解的父母,鍾漢良演的則是一個恐同深櫃偽直男。
幾乎是一部完美的娛樂片!故事整體偏於西式奇幻,雖老套但一氣呵成,情節跌宕起伏,充滿娛樂元素,超像夢工廠的動畫。特效逼真度國內最強,場面雖不大但細節入神,胡巴超級萌,角色生動,幾位大牌客串部分非常出彩,生妖那段多人互動情節笑掉大牙。有瑕疵但確是一部誠意作品,在如今影市實為可貴
「拋妻棄子算什麼英雄好漢」、「我舌頭乾巴巴」、「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生小孩」、「不當大丈夫了?生完再當」、「他是個妖精,有什麼感情啊」、「我打不過他」、「哎媽呀」……哈哈哈,笑中帶淚。有彩蛋。
很棒的中西合璧作品,好萊塢動畫式的笑料搭上中式的奇幻古裝,一出合家歡的喜劇。贊贊的動畫效果造就又新一代國民萌寵,胡巴胡巴~
CG製作雖精良,類型方面也有突破,可電影當成了動畫拍,情節很是低幼。真人與卡通都在賣萌,只有胡巴和姚晨是天然萌。屠龍、卡通歌舞、小黃人的一些特點都有被拿來西學中用,混搭東方武俠與無厘頭。中葯好西葯快,中西結合療效好,常備中西混搭片,保護月里不感冒。
《捉妖記》上映揭爆點 井柏然飆演技歷盡苦難
由「怪物史瑞克之父」好萊塢著名導演許誠毅執導,白百何、井柏然領銜主演,姜武、鍾漢良、湯唯 、姚晨、閆妮等明星加盟的IMAX 3D奇幻爆笑巨制《捉妖記》將在今日全國公映,電影講述了由井柏然飾演的「宋天蔭」在陰差陽錯意外懷孕並生下小妖王「胡巴」後,為了保護兒子,與白百合飾演天師小嵐一起對抗妖界的故事。
飆演技!導演力贊:處處展細膩
電影《捉妖記》採用的是真人+特效的形式,片中所有妖形象均採用CG特效製作,而負責電影特效的則是真正的好萊塢特效大師,包括《侏羅紀公園》、 《冰雪奇緣》的製作人Ellen Poon和《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盜》系列的製作人Jason H. Snell。IMAX對於優秀動畫技術的展現功力一向令人稱道,此次與《捉妖記》的合作,也是難得以IMAX格式來展現具有頂級動畫CG視效的國產影片。由於很多事後期加上的特效,拍攝中演員很多時候將直接對著空氣和綠幕表演,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更別說是對於途中加入並首次接觸3D的井柏然了。井柏然不僅要面對空氣進行表演,為了配合第一次拍完已經做好的特效,有時還需要動作的快慢、手的高低等控制到和先前版本的一模一樣,這考驗的不止是演員的演技,更是考驗演員自身的應變能力和細節細膩的處理能力。因為每次在這類鏡頭拍攝時,井柏然必須要在保持清醒確定位置沒有偏差的同時還需要將自己完全代入角色,去詮釋主人公的感情。導演許誠毅也多次表示,井柏然在電影中的表現非常棒,各種細節處理的很好,為「宋天蔭」這個角色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寶」非彼「寶」 頭腦風暴貢獻好橋段
不管是粉絲還是身邊的朋友,很多人喜歡稱井柏然為「井寶」,是來源於節目選秀時年齡最小,很受大家寵愛,就叫井柏然為「井寶」。但現在大家再叫起「井寶」這個名字更多的是一種肯定。井柏然在拍《捉妖記》剛進組時,由於是中途加入,和大家都還不熟,再加上是影片類型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挑戰,所以在前期有一些迷茫,但井柏然不但很快的找到了狀態,還經常開啟頭腦風暴,提出一些有創意的新想法,讓導演驚奇不已。觀眾所不知道的是,整部電影的近三分之一內容都是和第一版完全不同的。其中在觀眾記憶最深刻的產子鏡頭其實是在拍過一遍後,井柏然自己覺得不合適,既然是生妖,怎麼能和平常產子一樣呢?在井柏然的提議下導演重新拍攝了第二版,讓井柏然沒有劇本的臨場發揮。最終,第二版被剪入影片。除此之外,井柏然在片場更是一個活寶,經常說一些笑話或者搞怪來逗大家開心,工作人員一提起井柏然就會說,既是開朗的活寶,又是學習力強的學習寶,還是思維敏捷的創意寶,不虧名字叫「井寶」!
《捉妖記》觀後感影評:說句實話,我看到的全是心酸
最近看了三部電影,《道士下山》《路人甲》《捉妖記》,走出影院,都是相同的感受——心酸。
《道士下山》,不必多說,看到陳凱歌導演一把年紀拍成那個樣子,拿腔拿調的光怪陸離,高高在上大師姿態,赤裸裸的賣腐,全是不忍直視,全是江郎才盡的尷尬。有一年,流言四起,說《霸王別姬》其實是陳凱歌父親所拍攝的,幾天之後,娛樂網站焦點圖推了一組公關稿,發布了當年《霸王》的片場照,陳凱歌親自執掌導筒,揮斥方遒,以期用圖片事實來攻克謠言。這件事情,細想起來特別心酸:一個中國大師級導演用十幾年前的片場照片,來證明自己最牛逼的作品真的是自己拍攝的,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再也沒有拍出過好作品。而陳導演,其實,您不應該用一組片場照來攻克謠言,而是應該用一部了不起的作品讓眾人閉嘴啊。
《路人甲》的心酸則來自題材本身,雖是一鍋味精過量的雞湯,但看到那些生澀的少年少女聲嘶力吼喊夢想,還是有些動容。
昨晚去看《捉妖記》的首映典禮,看到巨大的胡巴玩偶賣力得在台上蹦蹦跳跳,看到導演許誠毅一遍遍感謝眾人感謝白百合感謝江老闆幾乎要落淚,聽主持人說著兩次拍攝的艱難不易,說到齊心協力眾志成城。
最後,觀影結束,看台上的人走的稀稀拉拉,片尾字幕很長,終於走到特效公司那個部分,內場特效工作人員還留在那裡,他們大聲歡呼拚命鼓掌,隔著遙遠的距離,我不懷疑,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流淚。
想想這部電影所走過的路,荒誕而心酸,一部電影拍完了,殺青了,就要後期製作了,廣告都投放了,卻因為一個演員的問題,就要讓幾百幾千號人的努力陪著他付諸東流,於是,江老闆咬著牙,又花了大價錢,再拍一次,再經歷一次不知未來的波折。而就在這幾天,《道士下山》的公映讓《捉妖》又陷入尷尬境地,房祖名的戲份大多保留,由此反觀《捉妖記》的重拍行為,是否有些可笑而多餘?在即將到來群魔亂舞的暑期檔,據說《捉妖記》要過10億才能收回成本,其要正面搏擊的,則是口碑好到爆的《煎餅俠》,胡巴是否能在混戰中突圍?沒有人知道他們將要面對什麼。
就像是看一個悲劇英雄的華麗舞蹈,帶著難以名狀的心情看這部電影。
單純從電影的角度,我給這部電影打7分。很久沒有見過的華麗特效,很久沒有見過的華語電影里表現正常的中國演員們,很久沒有見過的正常講故事的導演,有笑點,有萌點,有大場面,有動作戲,有愛情,酣暢淋漓,怎麼說也是值得起票價。中國觀眾上半年經歷了《何以笙簫默》這種純爛片的洗禮之後,《捉妖記》這種良心電影是可以救命的。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一些不可迴避的缺陷,除了部分劇情牽強之外,就是有些低幼,我時常覺得自己在看一部兒童卡通片,覺得四下應該都是小朋友。其影片主題並不宏大,似乎沒有沒有一個核心命題和價值觀,沒有建立一個清晰的新世界,也沒有把那個「妖與人共生」的主題講透做實,更有不少戲份只是為了大場面而大場面。但瑕不掩瑜,或者是我對這部電影更寬容,這些瑕疵都不影響整體的觀感。
如果從情感角度,我給這部電影打8分,加了1分的同情分,為了那些在場內大聲歡呼拚命鼓掌的特效工作人員,他們的努力的成果,終於能見天日了。
《捉妖記》觀後感影評:笑淚齊飛:熊孩子胡巴,你玩兒的可還開心?
《捉妖記》的宣傳陣仗很大,又是跑男助陣,又是大牌加盟,又是滿商場的玩偶立柱,這個夏天幾乎隨處可見這個萌萌的蘿卜精胡巴,不去看似乎都不那麼可能。712的全國首映事實上已經是我的二刷了,早在之前點映的時候就有幸一睹胡巴,感覺實在不錯,於是二刷又來,聊聊這部絕對稱得上國產真人動漫CG結合完美的良心電影。
如果給這部電影框定一個主題:那就是一群人人妖妖圍繞著熊孩子胡巴的成長故事。
無論是男主角天蔭,女主角小嵐,還是一眾大小妖精官宦名流,所有的角色無一不是在陪伴這個小妖王長大。它呆萌可愛,通曉人情,本性調皮,而且似乎味道十分美味。女主想著拿它賣錢,傻白甜男主卻一直護著它,葛老闆心心念念想把小妖王烹煮,一則享饕餮美味,二則鏟除妖王,心有千千結,欲下一盤很大的棋,然而終究事與願違。當然了,小妖王胡巴不管怎麼折騰,最後總能安然脫險。善良總歸是要戰勝邪惡的,故事大都如此。
事實上,《捉妖記》的故事情節相當簡單,但讓我想要二刷甚至三刷的沖動來源於裡面出色的歌舞配樂和激萌的群妖亂舞。我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有預料到這會是一部喜劇,卻怎麼也未曾想過這竟然是一部歌舞片!小妖的舞蹈配上極其恰如其分的歌詞描繪心境,實在是引人捧腹大笑,然而細細琢磨歌詞,還有種說不明道不盡的辛酸。捉妖天師再努力也只是為了生存奔波,妖精們選擇吃素也不能擺脫被追殺的命運,人妖皆有無奈,世事總有兩邊,羅剛能和竹高胖瑩和睦相處,但世界上依然有無數的天師和小妖勢不兩立。男女主共同飼養胡巴的那段歌舞也相當出彩,搞笑中不乏滿滿溫情,是《捉妖記》的最大特點。胡巴一直哭鬧如同不諳世事的頑童,然而誰都未曾料到它居然用牙齒咬了一家三口的圖畫,女主就此崩盤,以心換心,再也狠不下心賣掉這個小東西。
聊完歌舞秀,再聊聊一眾的大咖演員。一刷的時候我在短評里提到了鍾漢良飾演的葛老闆,甫一出場,便激起無數少女心盪漾,極致完美的畫皮技術,自戀狂狷霸道,拽的不可一世,光顧著看顏值擔當了,反倒忽略了葛老闆這個真正意義上的反派角色。二刷細看,發現演技也著實夠的上女孩子們的嘖嘖贊嘆,告別了痴情男神的形象,這個葛老闆壞的實在是很有魅力,無論是對鏡自照還是白馬入村,眉眼間有自信有戲謔有諷刺有不羈,直到宴席最後層層脫皮方顯出一絲絲慌亂恐懼。葛老闆這個角色貫穿頭尾,為妖為人都多年,若是再多鋪墊一些,應是會更豐富些,在僅有的時間里,鍾漢良的表演稱得上驚艷,讓人有眼前一亮的記憶度。姚晨的搞笑大廚更是《捉妖記》中的一大亮點,提著菜刀一出場的大嘴,彷彿《武林外傳》的郭芙蓉附身,分分鍾在給某些電影里的小鮮肉做表演教程,你瞧,喜劇就該這么演!姜武也塑造了與以往稍顯不同的大叔形象,看似威嚴端莊,實則連半個燒餅都啃不起,小人物的前後反差躍然紙上,要的就是一個萌!
最後講講結局,奶奶追隨著竹蜻蜓的離開必然是導演埋下的伏筆,期待續集,更想知道熊孩子胡巴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同時也喜歡最後的主題曲,配上天蔭一步步離開的身影和胡巴抽泣的惹人心疼的小表情,格外升華。「失去了保護,才可以邁向成熟。離開曾經靠倚過的大樹,放開一切包袱,要義無反顧。」或許這就是《捉妖記》想講的成長,離開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只有獨立才能真正成熟。有點淚目,有點感動,有點難過,然而也是欣慰的。我很喜歡《捉妖記》這個立意。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吳莫愁的《舞底線》MV,第一次聽的時候還不大能接受,配上萌萌的小妖和胡巴倒是可愛的不要不要。很有誠意的一部片子,祝福大賣!
《捉妖記》觀後感影評:一個萌妖、萌神、萌萌噠的良善世界#
曾經持續關注了此片的拍攝過程,可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死而復生。終於看了《捉妖記》點映場,等待沒有讓人失望,最大的感覺就是萌萌的、暖暖的。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爆相十足的影片。
這是一部國內少見的動畫與真人結合,3D特效,投資巨大,好萊塢大片製作水準的影片。故事情節簡單流暢、節奏緊湊;導演把控到位,細節處理細致;選擇演員多演技派、整體實力強勁。全程有笑點、有淚點、有炫目打鬥、有甜蜜愛情;淚光中帶著歡笑,情意動人。
電影的主角是原創動畫人物:小妖王——胡巴。他是一個外形好似白蘿卜,頭發是綠蘿卜纓,矮矮胖胖、乖乖萌萌的動畫形象,是個天真爛漫、心無城府、良善可愛、淘氣頑皮的萌寶寶設定。
導演對他的動作設計細致入微,每一個表情刻畫特別到位。他的哭,他的笑,他的調皮,他的嬉鬧,總是惹人憐愛,讓你忍不住想去關心他、寵溺他。他歡笑,觀眾不自覺的跟著莞爾;他掉淚,大家眼眶也濕潤;他生病,觀眾們忍不住焦急;甚至他拉臭臭時,憋氣使勁、眼珠翻白的表情,都惹得觀眾們哈哈大笑,寵愛之心滿盈。男女老少通吃,都非常喜愛他,胡巴估計能成為現象級的超級萌物。這大概是人們內心對於真善美自然而然的喜愛吧,美好純凈善良的東西總會被人們輕而易舉的接受。
主演和客串的表現都很精彩,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鍾漢良,演技細膩傳神,堪稱影片一大亮點。這部影片里他飾演的是反派第一大boss葛千戶,是披著人皮,隱藏最深,捉妖烹妖食妖的最大妖。第一個鏡頭、第一次亮相就驚艷全場,惹得觀眾們驚呼連連。舉手投足帶著幾分貴氣的威儀,眼神帶著幾分壞壞的狡黠,小鬍子造型更增加了幾分邪魅之氣,最絕的是隱隱帶著幾分萌萌噠屬性。整個表演真的很顛覆之前對他的印象。記得有人問導演,當初為什麼找鍾漢良來演大反派?導演回答:這類角色一定要找這樣帥氣有型的大演員才能駕馭。果然沒有說錯。
可以說這部電影無處不萌,無角色不萌,而且還都是那種暖萌暖萌的。就連醜醜的血妖也帶著萌屬性,和天師羅鋼大戰後,牙齒被打落一地,萌萌噠癟嘴委屈跑走的樣子,引得場內一陣歡笑,剛剛滿滿硝煙立刻消散,有化戾氣為和氣的神奇。影片裡面所有的萌都帶著良善的內核,讓人在或哭、或笑、或感動之餘,留於心底的是暖暖的愛!
電影結尾的音樂非常契合主題,淡淡的離別愁緒,遠遠的旅程,音樂響起,鍾漢良深情唱出:生命就是一本奇書,期待你細心的讀,迷亂時起步,勇敢的向前追逐。。。小妖王胡巴在努力壓抑自己嗜血的本性,放下萌萌噠小白兔,皺著眉頭拿起了紅紅的棗子塞進了嘴裡。。。。。。
整部劇又留了太多的懸念和伏線:終極大boss留下的預言;小妖王的獨自遠走;奶奶的神奇離去;天蔭父親的謎團。。。。。。那江老闆所說的第二部、第三部《捉妖記》會有怎樣新奇的情節與人物設定呢?鍾漢良所飾演的霸道總裁千戶大人又會以怎樣耳目一新的形象來到人間呢?嚴重期待!!!
⑶ 捉妖記的觀後感
《捉妖記》電影觀後感
這部電影雖名為「捉妖」,但電影中「妖」不是我們常態認識中的妖,不是鬼怪精靈,而是與人類曾經共生的生命,因為生存環境與生存空間的局限性,被迫排除到人跡罕至、與我們不同的其他生命。冥冥之中,不論是人,還是妖,都有好有壞,有邊界,也就會有相遇的紛爭,就像電影中的反映,大多數天師為了利益不分好壞一心只想捉妖殺妖,而另一部分天師如小嵐和羅剛卻是因為與妖的親密接觸,也就不知不覺中重新認識和改變著自己對待妖的態度。就像當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慢慢地人們認識到需要和睦相處,需要愛與保護,而不是唯我獨尊的殺戮。
如小妖王胡巴雖是妖,但在宋天蔭、霍小嵐眼裡,胡巴就是他們的孩子。胡巴餓了,病了,他們像一般父母一樣擔心,一樣竭盡所能照顧它。他們付出的關愛換來的是胡巴的信任,於是,彼此漸漸變成相互依存的同類。所以當宋天蔭也為人父母最終不得不讓胡巴離開自己的時候,似曾相識的畫面出現在他腦海,他一剎那間明白了父親當年的舉動的苦衷的,就如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胡巴,他決定去找到父親重新認識了解他,而不再念念不忘並且懷恨在心父親當年拋棄了他。驀然讓我們體悟到人性的溫度,不要輕易從表面現象揣測父母的用意,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去溝通,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愛,己所不欲,不僅勿施於人,更應不施於萬物。
我彷彿看到自己的失誤之處,我彷彿看到人類的悲哀之處,世界很大,萬物有靈,不是只有人類才聰明,也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感情,現實中多少導盲犬與盲人和睦相處,多少人與動物愛的幸福;多少一面之緣,卻成就一生的彼此關注……
同時也不得不說說電影中的音樂和歌舞,讓你啼笑皆非中驀然回首來時路,多了一些敬畏自然在靈魂深深處的頓悟。讓你在觀影的過程里樂在其中,卻在看完之後,自然而然地回顧,什麼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幸福,怎樣才是更好的生活,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抱快樂,遠離痛苦?
《捉妖記》,捉的是妖,映襯的卻是人類發展的心路,是人性復雜的抉擇與付出,是笑中帶淚的傾訴,讓我們一起思考我們該如何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讓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永葆真善美的聖土。
⑷ 《捉妖記》觀後感
故事說的是一個在人與妖的共存時代,妖的王國出現了內亂。老妖王死後,留下了懷孕的妖後,新妖王為了斬草除根,披了幾層人皮,懸賞人類捉拿小妖。 妖後最後闖入到宋天蔭的村子裡,她受傷知道馬上就要死了,就把卵寄在天蔭的肚子里。天師小藍准備等天陰生出小妖王出來賣錢,小妖王從天蔭的嘴裡生出來了,特別可愛也很盟,他們相處了段時間,有了感情,但小蘭還是含淚把它賣了100大洋,但他們不久就後悔了,他們得知小妖王已經送到「天下第一宰妖府」,壞蛋們把小妖王,油炸,清蒸,火燒都不管用,他們只好把小妖王用夾板夾了送給新妖王生吃,這時天蔭和小蘭敢到,和妖怪展開殊死搏鬥,最後天蔭用祖傳寶劍揭開了新妖王的面目,殺死了它,救出了小妖王。 天蔭最後把小妖王交給妖的王國,小妖王胡巴先是不肯離開,但天蔭逼著它,這是為妖王好。我看過之後,覺得妖怪和人都是很善良的,都是有感情的。不要因為自私,而對其他人做出不利的事情,或出賣他們。要寬容和理解的心。
⑸ 看捉妖記觀後感日記100字
《捉妖記》不同於一般神話電影那麼妖魔化,整部電影有萌點有笑點也有感人的地方。
導演你說胡巴像蘿卜嗎,霍小嵐都說宋天蔭生了一個蘿卜呢,可是胡巴大大的眼睛,軟潤飽滿的身子,小獠牙也是那麼的可愛,這個就是小妖王,沒有凶神惡煞沒有利眼尖牙,很滿足觀眾對可愛的萌物的心理需求,所以在場觀眾包括我,我是非常的喜歡胡巴,真的就像能抱在懷里的小嬰兒一樣的讓人憐愛。包括大反派血妖和葛千戶也都不是讓人害怕的凶惡形象,雖然反派有反派的樣子,可是就是讓人可怕不起來。胖瑩、竹高、莫大娘、小武等等妖怪都是被賦予了人性的的妖怪,還有會跳舞的小妖怪都是很可愛的萌物,萌點十足,非常的適合全家一起去觀影,不管大人小孩兒都會很喜歡。
⑹ 看電影《捉妖記》有感400字
有人說,覺得《捉妖記》好看的人,都是懷有一顆「赤子之心」。
我沒有問他覺得好不好看,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真的完整看過,但我對他所說的深表認同。
而我也意識到我們可能存在的分歧在哪裡:他大概覺得「赤子之心」在這個現實世界中難能可貴,而我卻認為這種東西有什麼了不起,生而為人,初生時擁有過的東西,就是會終其一生隨身攜帶,只不過有可能越藏越深連自己都以為丟掉了而已。
不過先不用說這么高深的啦,為什麼《泰囧》和《心花路放》票房那麼高?
除了好笑還是好笑啊。
所以現在大家對電影的期待已經從「好看不好看啊?」轉變成了「好笑不好笑啊?」如果好笑的話就可以去看一看,大概是這么想的。
《捉妖記》開場就把我笑得不行,背影音樂這么磅礴,旁白聲音這么宏偉,眼看一個陰森恐怖的妖屆戰爭就要打響的時候,被仇敵追殺的妖後出現了——妖後啊!懷孕的妖後啊!我眼前浮現的第一是安吉麗娜茱莉第二是安妮海澀薇的臉啊,結果你敢長得再胖點兒嗎!我以為你們是歐洲的妖結果你們是唐朝的妖啊,我都做好嚇尿的准備了就給我看這個!
也好,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放心了,這絕逼是個一點兒都不恐怖的電影,請在暑期順便帶小盆宇們一同入院觀看。
⑺ 電影捉妖記觀後感
曾經持續關注了此片的拍攝過程,可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死而復生。終於看了《捉妖記》點映場,等待沒有讓人失望,最大的感覺就是萌萌的、暖暖的。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爆相十足的影片。
這是一部國內少見的動畫與真人結合,3D特效,投資巨大,好萊塢大片製作水準的影片。故事情節簡單流暢、節奏緊湊;導演把控到位,細節處理細致;選擇演員多演技派、整體實力強勁。全程有笑點、有淚點、有炫目打鬥、有甜蜜愛情;淚光中帶著歡笑,情意動人。
電影的主角是原創動畫人物:小妖王——胡巴。他是一個外形好似白蘿卜,頭發是綠蘿卜纓,矮矮胖胖、乖乖萌萌的動畫形象,是個天真爛漫、心無城府、良善可愛、淘氣頑皮的萌寶寶設定。
導演對他的動作設計細致入微,每一個表情刻畫特別到位。他的哭,他的笑,他的調皮,他的嬉鬧,總是惹人憐愛,讓你忍不住想去關心他、寵溺他。他歡笑,觀眾不自覺的跟著莞爾;他掉淚,大家眼眶也濕潤;他生病,觀眾們忍不住焦急;甚至他拉臭臭時,憋氣使勁、眼珠翻白的表情,都惹得觀眾們哈哈大笑,寵愛之心滿盈。男女老少通吃,都非常喜愛他,胡巴估計能成為現象級的超級萌物。這大概是人們內心對於真善美自然而然的喜愛吧,美好純凈善良的東西總會被人們輕而易舉的接受。
主演和客串的表現都很精彩,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鍾漢良,演技細膩傳神,堪稱影片一大亮點。這部影片里他飾演的是反派第一大boss葛千戶,是披著人皮,隱藏最深,捉妖烹妖食妖的最大妖。第一個鏡頭、第一次亮相就驚艷全場,惹得觀眾們驚呼連連。舉手投足帶著幾分貴氣的威儀,眼神帶著幾分壞壞的狡黠,小鬍子造型更增加了幾分邪魅之氣,最絕的是隱隱帶著幾分萌萌噠屬性。整個表演真的很顛覆之前對他的印象。記得有人問導演,當初為什麼找鍾漢良來演大反派?導演回答:這類角色一定要找這樣帥氣有型的大演員才能駕馭。果然沒有說錯。
可以說這部電影無處不萌,無角色不萌,而且還都是那種暖萌暖萌的。就連醜醜的血妖也帶著萌屬性,和天師羅鋼大戰後,牙齒被打落一地,萌萌噠癟嘴委屈跑走的樣子,引得場內一陣歡笑,剛剛滿滿硝煙立刻消散,有化戾氣為和氣的神奇。影片裡面所有的萌都帶著良善的內核,讓人在或哭、或笑、或感動之餘,留於心底的是暖暖的愛!
電影結尾的音樂非常契合主題,淡淡的離別愁緒,遠遠的旅程,音樂響起,鍾漢良深情唱出:生命就是一本奇書,期待你細心的讀,迷亂時起步,勇敢的向前追逐。
⑻ 捉妖記1的讀後感
捉妖記觀後感(一)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淚點太過奇怪,整部電影里我居然為了宋天蔭和幾個配角的情感線濕潤了眼角。
王櫟鑫所飾演的小武是宋天蔭的死黨平時幫助他縫補衣服此外村子裡還有一群大爺大娘作為保長的天蔭負責調節鄰里矛盾糾紛直到胡巴出現他可能永遠也不知道和他朝夕相處的村民竟是妖當千戶出現他們被迫恢復真身處於內心最本能的懼怕天蔭逃避了眼睜睜看著已經變回綠色小妖的小武和村民被抓走看著自己要守護的村子被大火燒個精光小武與天蔭被抓去前的對視小武委屈的說:我們不是最好的兄弟嗎?天蔭的心裡就此繫上了一個結直到到了天師堂後廚對吊掛的偽小武說對不起面對霍小嵐的阻止反駁:我已經背叛他一次了我不會再背叛第二次以及小武的回應: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的我們看到了人與妖之間的友情這感情是真摯的而人為了一統天下對妖趕盡殺絕為了所謂的大補元氣把妖煎煮烹炸雖然妖有好壞之分可更險惡的是這些權貴人的心。
郭曉冬特別出演的宋戴天宋天蔭之父全劇只出現在自家兒子的回憶里只有兩句台詞「快走啊!」「我不要你了!」可就是這兩句台詞卻讓我流下了眼淚從一開始時而裝瘋賣傻的奶奶對天蔭說你爹把整個永寧村交付給你你不要辜負了他對你的期望和在後面與霍小嵐談論父親的話題看出他是不想承認這個爹的並說:「拋妻棄子的人不配當爹」。
可是在和千戶大戰時奶奶弱智的說出了六加五等於十天蔭又以為是奶奶老糊塗了可是到最後我們才明白六加五確實等於十因為剩下的一枚錢幣是父親留給兒子的而天蔭也收下了這傳承之物做了和他爹一樣斬壞妖守護好妖的天師踏上了早已經命中註定的路。
可以說這次旅行也是天蔭對父親的理解之路最後當他狠下心趕走胡巴劈出一道火牆說出當年父親對他說的話「你走啊我不要你了」幼時的場景與現實重疊他也終於明白父親是用怎樣一種殘忍隱秘卻無比深沉的愛將他保護只有夠決絕才能無法察覺而做父親的又怎能不心疼。
捉妖記在下很大一盤棋天蔭的身世之謎宋父的下落妖界的新boss閆妮角色的真正身份誤以為胡巴已死的竹高和胖瑩該如何復仇第二部的大幕早已拉開但不管怎樣這部劇都是有愛的無論是羅剛從一開始捉妖掙錢到最後被竹高胖瑩兩妖相救而同心協力抗天師還是宋天蔭和小武和所有永寧村民還是宋戴天抗旨護妖整部劇都是講求人與妖和諧共處的理想雖然路途還很艱辛但起碼還有人為此努力
宋天蔭踏上了追尋其父親的天師之路而他與他父親的心也在慢慢靠近貼近我們只需慢慢等待。
捉妖記觀後感(二)
近些年來,中外的電影屏幕上,颳起了一陣來勢不小的為「妖魔」辯護、翻案之風。讓人看了之後,不禁同情起妖魔來、覺得妖魔非盡壞、不必除。
在象徵的意義上,「妖魔」所對應的,無非就是現實中的壞人。倘若我們認同這類電影的觀點的話,即認同這樣的想法:「壞人非盡壞,壞人不必除」。誠然,壞人非盡壞,壞人有時候也做點好事。但細一想來,這其實不足以用作為壞人翻案的理由。一個好壞參半的人,人們一般不將之視為「壞人」。所謂壞人,必是指其壞的一面大大多於好的一面,其有害於人之處大大多於有利於人之處。如果壞人好的一面佔主導,他就已然與壞決裂、成了好人了。如果「妖魔」本質上更像人,他也就不是「妖魔」了。
問題的實質其實還遠不止於此。在這類電影的背後,其實反映了一段歷史時期以來一部分因違法犯罪而富有起來的一群人試圖洗白自己、逃避清算的一種社會心理。有這樣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洗白罪孽在於向受害人贖罪,亦即通過實際行動補償被害人。然而在近來為妖魔翻案的一系列電影中卻罕有補償的主題。在現實的層面,那些被犧牲的人們更沒有得到來自那些通過非正當手段發了大財的人的一丁點補償。
如果他們得到了現實的補償,清算或可避免,社會寬容或許可能實現。如果那些通過非正當手段發了大財且對社會欠下孽債的人一點也不打算做出補償,卻又幻想洗白自己、避免將來的清算,這樣的美事合乎邏輯嗎?這就是這類為妖魔翻案的電影之自欺欺人的地方。
所以,這類為「妖魔」翻案的電影只能是一種欠債不還者的意淫。
捉妖記觀後感(三)
《捉妖記》,新近比較火的3D影片,湊個熱鬧,帶著女兒一起去看,起初她不太感興趣,因為一聽「妖」,總是覺得妖魔鬼怪,過於恐怖和驚悚,然而觀影之中,電影場內時不時爆發出的開懷笑聲,足以證明這部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影片贏得了多數影迷的認可。
捉妖記,說是捉妖,實則是人與妖之間的剪不斷、理還亂。妖的世界與人的世界一樣,充滿了爭霸與忠義,邪惡與溫馨。整部影片敘事簡潔,通過人與妖之間的情感交織,勾勒出了整個世界,一句話,「妖是妖,人是人」,然而人有好人,妖有壞妖,誰好誰壞,一看便知。
整部影片的畫面是相當不錯的,在國產同類影片中絕對是翹楚之作。因為所刻畫的每一個妖,即使是最大的反派,也是栩栩如生,充滿了中國元素,濃郁的卡通化氣息讓影迷同情心驟然而起,讓人心生懷疑,捉妖為何?
影片的主角是井柏然和白百合,二人應屬「配角」,卻挑起大梁,而我們熟知的姚晨、閆妮、鍾漢良、吳君如、湯唯、姜武等甘為配角,共同營造了一個溫暖人心的《捉妖記》,讓觀影者意猶未盡。
⑼ 捉妖記的五十字觀後感
1、今天,和姑姑去影院看了一部超贊的電影——《捉妖記》。
那裡頭的小主角——胡巴簡直把人萌翻了!瞧:胖胖圓圓的小腦袋上頂著一叢嫩綠的「小草」,圓溜溜的眼睛又大又亮,遠遠望去,就像一個表情豐富、白生生、水靈靈的大蘿卜——長著四隻手的大蘿卜哦!這小可愛不僅外表萌萌噠,而且性格活潑、可愛、生命力極強。可惡的壞蛋為了吃它,殘忍地將它丟進直冒泡泡的油鍋炸。當所有觀眾為之驚叫時,它卻出人意料地扎了個猛子後「彈」出油麵,在滾燙的油鍋中悠閑地游泳、洗澡,還調皮地邊吐出一口油,噴向准備烹飪它的一夥「廚師」,邊發出串串銀鈴般清脆的歡笑。呵,這小傢伙還挺會享受的嘛!全場觀眾被它的一舉一動逗得哈哈大笑,愛意滿滿。
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愛的角色自然是小妖王胡巴。它調皮可愛,給電影帶來了不少笑點,真是個會說話、會走路,會賣萌的「小蘿卜」!
看了《捉妖記》後,我明白了親情、感情都是金錢換不來的無價之寶,有了錢沒有感情又有何用?所以我們要珍惜感情,不要讓它白白浪費。看電影送的小胡巴的貼畫,我把它貼在爸爸媽媽的手機上,我像小胡巴愛「媽媽」一樣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2、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愛的角色自然是小妖王胡巴。它調皮可愛,給電影帶來了不少笑點,真是個會說話、會走路,會賣萌的「小蘿卜」!
3、看了《捉妖記》後,我明白了親情、感情都是金錢換不來的無價之寶,有了錢沒有感情又有何用?所以我們要珍惜感情,不要讓它白白浪費。看電影送的小胡巴的貼畫,我把它貼在爸爸媽媽的手機上,我像小胡巴愛「媽媽」一樣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⑽ 一篇看捉妖記觀後感的作文,300~400字左右
(一)
人們都說妖就是妖,沒有任何感情,我也信以為真啦。但看了《捉妖記》以後,我明白了,妖也是有感情的。
《捉妖記》是講太真的宋天蔭、機靈的霍小嵐、調皮呆萌的「蘿卜」胡巴的一段故事
。裡面有淚點,也有笑點最讓人感動的是宋天蔭為了救霍小嵐被劍殺死,胡巴用自己的血救活了宋天蔭,並開封了寶劍。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是胡巴被大師傅丟進油鍋里炸,我都差點嚇哭了。最讓人飆淚的是霍小嵐賣掉胡巴之後,看到的一塊布,上面呈現的圖案是胡巴咬的宋天蔭和霍小嵐牽著胡巴。此時的我,眼裡含著淚水,心裡莫名的感動!
最喜愛的角色自然是小妖王胡巴。它調皮可愛,給電影帶來了不少笑點。整個身體潔白如玉,頭上長著一簇翠綠的「小草」,真是個會說話、會走路,會賣萌的「小蘿卜」。
我看了《捉妖記》後明白了親情、感情的重要,這些都是金錢換不來的無價之寶。有了錢沒有感情又有何用?所以我們要珍惜感情,不要讓它白白浪費。
捉妖記觀後感作文(二)
今天中午,我和我的一個朋友
,她叫翟新雨。一起去看的《捉妖記》。因為《奔跑吧兄弟》上演過,所以我非常想看。故事很精彩,給我的感受也很大。
一開始,故事裡的男主角,被一個妖喜歡上了。但是那個妖快死了她就把在她肚子里的寶寶給了那個男人。「男人生
小孩?」我自言自語道。不就小妖就出生了。它叫胡巴,超級可愛。它就像一個小蘿卜,滿地打滾。給它吃小棗或者別的東西它就會像機關槍一樣滿地的吐。
最後,小妖離開了。和別的妖在一起。
小胡巴很可愛但是它畢竟是妖不能和人類在一起。但它是一隻好妖,我最喜歡的就是胡巴,她在電影裡面非常的厲害,被抓去做成菜的時候,烤、蒸、煮、炸、煎都沒有死,還在胡巴、胡巴的叫。
這個電影里,我知道了,喜歡一個人,比如說你的媽媽,就要真真實實的愛,要不你還不如把她給賣了呢!
希望你們也看一看這部電影,我覺得很不錯哦。
捉妖記觀後感作文(三)
7月16日,我和王姿涵一起去茂業天地看《捉妖記》,一想到妖,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它們的樣子一定很醜,不善良。先去,買上爆米花吧。
進了影廳,正在播放《捉妖記》,於是我們邊吃著爆米花,邊看起來了,這部電影是這樣的:有一個瘸子,叫天蔭,他開了一家茶館。他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妖,那些妖很狡猾,他們披著人皮來討飯。但是天師不會讓他們得逞,因為天師是抓妖的。有一天,兩只妖來到了茶館,有一位天師知道這是妖,救下了那個瘸子。在和妖打架的時候,妖的包里掉出了它們的皇後,皇後吐了一口塗抹在天蔭的臉上,說明是看上他了,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在睡覺的時候,皇後把天蔭拉倒了一個樹林里,用爪子割破了肚皮,給天蔭一個蛋,死之前告訴天蔭要保護好它。從此,天蔭的肚子就和懷孕了一樣,裡面有小妖王。回到了村子裡,沒想到村子裡全是妖,都被人抓去了他們租了一個旅館,在旅館里生下了小妖王。小妖王非常調皮,天蔭和天師都管不住了。最後,他們決定把小妖王給賣了,那些吃妖的人抓住了小妖王,准備把小妖王吃了。天蔭、天師和壞人打起來,原來壞人的頭也是妖,天蔭為了救小妖王,被妖一劍殺了。那把劍就是他奶奶給他的,說,只有一種血可以讓這把劍變回原來的樣子。小妖王看見了,用手使勁拔劍,手都割破了,流出了血。血滴到劍和身上,天蔭活了!最後,打敗了妖。天蔭成了天師。成了天師意味著要收壞妖,小妖王也不能跟著他了,他們就這樣道別了。
這部電影很好看,推薦大家來看。
二、
《捉妖記》在節奏和包裝上非常好萊塢范兒,擁有的卻是一個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的內核,中西合璧的這個產品很成功,不僅契合了當下商業電影的快節奏,也能讓中國觀眾很容易去看懂這個故事。影片屬於老少咸宜的風格,看這部影片,會經常想起夢工場的那些動畫電影作品,也難怪,導演許誠毅就是從夢工場出來的。
《捉妖記》是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電影。影片的特效技術過關,在華語片中屬於一流的水準,畢竟有上億元的投資作為支撐,重金砸下來的特效怎樣都不會太差,何況導演許誠毅之前在好萊塢執導過《怪物史瑞克3》這樣的動畫電影大製作。
導演許誠毅是第一次執導華語電影,之前他在好萊塢的夢工場完成了包括《怪物史瑞克3》、《怪物史瑞克4》等多部動畫電影長短片,是一位製作動畫大片經驗豐富的導演。這次首度執導華語真人電影,看不出有生澀的地方,演員的表演非常出彩,這或許也是有江志強這樣的製片人坐鎮,讓整部電影擁有一流的台前幕後製作團隊,許誠毅導演的工作就是完成他對於影片世界觀的構想即可。
《捉妖記》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電影,首先它是真人+動畫的影片,片中至少有一半的主要角色都是有動畫來演繹,最明顯的就是那個小妖王胡巴,長得像個大白蘿卜,但是在影片中極度可愛,特別會賣萌。
雖然胡巴是妖怪,但其實這個小妖王完整地拷貝了人類嬰兒的性格,餓了就哭,開心就笑,每天沒有消停的時候,這個動畫角色的復雜與精緻程度在華語片里罕見,許誠毅把這個角色在影片里塑造成功了,票房成功的話,那就不只是拍攝續集那樣簡單,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一個大金礦。
說《捉妖記》復雜,一方面是真人+動畫的演繹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影片類型屬於魔幻片,電影構築在一個人類與妖怪並存的世界裡,而且這些妖怪還具備強大的魔力和破壞力。但是,人類同樣也擁有很強的法力,兩個物種之間的生存空間爭奪戰在所難免,導演把妖怪一族刻畫的比較正面,倒是人類中有不少捉妖師極度兇狠,對妖怪毫不留情。這種處理方法和《怪物史瑞克》中類似,人不可貌相,同時也是突出怪物的內心其實很良善的一個原則,這這部《捉妖記》里,那就是你以胡巴為可愛善良的代表了。
嚴格來說,《捉妖記》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工業產品,用高成本打造了復雜精湛的電腦特效場景和動畫角色,以好萊塢的敘事模式完成了一個緊湊緊張的故事,配合上井柏然、白百何、姜武等中國演員的出色表演,這部中西合璧式的影片不僅有豐富的想像力,還有扎實的執行力,最終成就了一部精彩的東方魔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