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赤壁之戰讀後感600字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豈能料乎?」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有奪天造地之法、鬼神不測之術.他的神機妙算、呼風喚雨的才能,在赤壁之戰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話說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於是吳蜀聯合抗曹.由於曹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使用火攻.先是「鳳雛」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曹軍用鐵索把船隻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再是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曹;最後孔明推測出東南風將至.風起時,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本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
孔明在岸上設連環計,殺得曹操四處逃竄,最後只剩數十人.在華容道上,關羽念及舊情,放曹操一馬,曹操逃走了.
故事中,孔明在七星壇上喚東南風,正好,三天三夜後風起.他猜中曹操多疑的心態,在伏有埋伏的小道放火煙,果然,曹操率軍走進了設有埋伏的小道,可謂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曹操為什麼會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他的八十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是曹操輕易信人,先是中了龐統的連環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是曹操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掉以輕心使曹軍大敗;曹操的多疑也是失敗的重要所在,看著煙霧騰騰的小路和風平浪靜的大路,懷疑是諸葛亮在引誘他,於是偏往藏有埋伏的小路前行.
赤壁之戰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制勝的根本在於諸葛亮聰明的神機妙算、周瑜足智多謀、曹操的聽信謠言.這也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僅要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學會做任何事都不能夠掉以輕心,不能夠聽信他人未經過證實的話.
《赤壁之戰》讀後感
《赤壁之戰》講述的是曹操想帶領十五萬大軍搶奪東吳江南的地方.龐統的連環計成功後,周瑜決定用火攻來對付曹操,先讓黃蓋寫信詐降,讓曹操毫無防備.曹操不知有詐,黃蓋的船借著東風飛快地沖進曹軍的水寨.
赤壁之戰是靠了團體的智慧戰勝了曹操.因為先是龐統出了連環計,周瑜出了火攻的主意,諸葛亮前來借東風,最後是黃蓋寫詐降書來攻打曹操.
在日常生活中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團體可以互相幫助,把缺點彌補.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智慧,在遇到困難是不能直接不
加思考就硬做,要多動腦筋,想出化解困難的好辦法.考卷上有一道難題,我們不能空著不做,得通過腦子的思考來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
我們也需要勇氣,如果沒有勇氣的話,你的智慧也是用不上的.比如遇到小偷,你想好了怎麼抓住他,可你們沒有勇氣不敢與小偷去拼搏,你也就抓不住她.
生活中既要有勇氣,又要有智慧,讓我們做一個智勇雙全的人.
B. 赤壁之戰讀後感500字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
C. 《赤壁之戰》觀後感800字高中作文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讓我學到了很多。故事是這樣的:
曹操,字孟德。有一次,他親自帶領八十三萬大軍南下,准備攻打江東。當時曹操號稱百萬大軍,嚇得孫權連大氣也不敢出。幸好劉備派諸葛亮去江東幫助孫權,受到了孫權的熱烈歡迎。雖然是初冬,諸葛亮卻預測三天以後有東南風,於是他和周瑜商量了一條計謀。他們先派龐統去游說曹操,讓他把所有的戰船都用鐵鏈連接起來,再讓黃蓋領兵去詐降,趁機把曹操的戰船都燒毀。等到了黃蓋詐降的那一天晚上,果然吹起了猛烈地東南風,於是黃蓋放出了許多火船。只見那些火船乘著東風,飛快地沖向曹操的戰船。可曹操的戰船被鐵鏈拴在一起,不能掉頭,無法逃脫,因此,一轉眼就被全部燒毀了。曹操大敗。
看完《赤壁之戰》,我對諸葛亮又敬佩有羨慕。他不但能打仗,能製造木牛流馬和噴火巨獸,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測出三天後有東南風,對赤壁之戰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以後一定要向諸葛亮學習,學習他博覽群書、刻苦求學的精神。我會每天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好好做作業,還要讀很多的課外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社會有用的人。
D. 赤壁之戰讀後感想20字
讀了三國演義,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要數《赤壁之戰》這一章了,它之所以讓我記憶深刻是因為這章講述了一場中國歷史以少勝多的戰役。
在東漢末年,當時曹操擁有24萬的兵力,然而孫劉盟軍僅僅才5萬。他揮師南下,想要滅劉備,再擊敗孫權,從而統一天下,然而孫權與劉備聯合起來在赤壁抗擊曹軍,當時由於北方人不擅長水戰,所以曹操下令將戰傳首尾相連成一體,以便用與訓練水軍,等待作戰。周瑜採納了黃蓋所獻的火攻計,並且利用苦肉計詐降,來讓曹操鬆懈警惕,後來黃蓋摔戰船10艘,滿載乾草,並在上面灑了油,當時江面上刮著孔明早以預計好的東南風,所以船速飛快。當快接近曹軍時,黃蓋下令各船同時點火,火船直沖曹軍的戰船。由於曹軍的戰船全都連在一起,結果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在風的作用下,火越燒越猛一直逼上了岸上的曹營。隨後周瑜等摔軍乘勢突擊,一舉擊潰了曹軍。為後來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奠定了相當大的基礎。
我體會到曹操之所以輸掉了這場戰役是因為他輕敵了,和太過自信,以為自己的兵多就能打勝仗,結果卻敗在了自己粗枝大葉之上。在現實中也是一樣,我們在做一件自己很有把握的事情的時候,也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它,做事時也要細心,而且不能太驕傲自負,要有自知之明,要擅長從自身中找確定並及時的改正,揚長避短。
E. 求《赤壁之戰》的讀後感(600字)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豈能料乎?」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有奪天造地之法、鬼神不測之術。他的神機妙算、呼風喚雨的才能,在赤壁之戰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話說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於是吳蜀聯合抗曹。由於曹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使用火攻。先是「鳳雛」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曹軍用鐵索把船隻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再是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曹;最後孔明推測出東南風將至。風起時,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本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
孔明在岸上設連環計,殺得曹操四處逃竄,最後只剩數十人。在華容道上,關羽念及舊情,放曹操一馬,曹操逃走了。
故事中,孔明在七星壇上喚東南風,正好,三天三夜後風起。他猜中曹操多疑的心態,在伏有埋伏的小道放火煙,果然,曹操率軍走進了設有埋伏的小道,可謂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曹操為什麼會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他的八十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是曹操輕易信人,先是中了龐統的連環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是曹操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掉以輕心使曹軍大敗;曹操的多疑也是失敗的重要所在,看著煙霧騰騰的小路和風平浪靜的大路,懷疑是諸葛亮在引誘他,於是偏往藏有埋伏的小路前行。
赤壁之戰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制勝的根本在於諸葛亮聰明的神機妙算、周瑜足智多謀、曹操的聽信謠言。這也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僅要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學會做任何事都不能夠掉以輕心,不能夠聽信他人未經過證實的話。
《赤壁之戰》讀後感
《赤壁之戰》講述的是曹操想帶領十五萬大軍搶奪東吳江南的地方。龐統的連環計成功後,周瑜決定用火攻來對付曹操,先讓黃蓋寫信詐降,讓曹操毫無防備。曹操不知有詐,黃蓋的船借著東風飛快地沖進曹軍的水寨。
赤壁之戰是靠了團體的智慧戰勝了曹操。因為先是龐統出了連環計,周瑜出了火攻的主意,諸葛亮前來借東風,最後是黃蓋寫詐降書來攻打曹操。
在日常生活中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團體可以互相幫助,把缺點彌補。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智慧,在遇到困難是不能直接不
加思考就硬做,要多動腦筋,想出化解困難的好辦法。考卷上有一道難題,我們不能空著不做,得通過腦子的思考來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
我們也需要勇氣,如果沒有勇氣的話,你的智慧也是用不上的。比如遇到小偷,你想好了怎麼抓住他,可你們沒有勇氣不敢與小偷去拼搏,你也就抓不住她。
生活中既要有勇氣,又要有智慧,讓我們做一個智勇雙全的人。
F. 觀 電影《赤壁》有感
赤壁觀後感
今天和同學去看了電影[赤壁],30一張票,什麼概念呢?比一般的美國大片便宜了點,但比大部分國產電影貴了不少。可是,大家看完之後大多說不怎麼樣,排除大家憤青或嘩眾取寵的因素,我想這總會是有原因的。下面,我摘取大家反映最多的一個問題,談談我的愚見,權當玩耍。
我問過七個人,有五個說不行,其中理由佔多數的,是劇情與歷史不符,覺得故事情節的設計很失敗。其中原因,當是很明白了。由於這是一部國際導演,投資巨大,大牌雲集的名片,這是要全球同步上映的。那麼就不得不考慮到外國人的感受。在他們不了解中國歷史的背景下,有許多情節是若是一板一眼照原書演是不可以的。比如外國人看了會問,曹操兵敗為何為沒被殺死?這就要講到華容道,而為何關羽會釋放自己的仇人?這就要講更多甚至與赤壁不沾邊的內容,這樣,影片就散了。說句實話,吳老在這里把關羽調過來並讓他斷後被擒,曹操義釋之,也是一個漂亮的改編。
此外,我們還看到許多與我們想像中赤壁之戰或三國人物不同的影子。比如諸葛亮的給馬接生,比如長板坡的鏡面反射,比如孫尚香多次的放肆犯上,等等。畢竟吳老在美國呆了這么長時間,對美國文化爛熟於心。要知道,美國人眼中的英雄與中國是不同的。中國的英雄講究忠義神武,運籌帷幄,有羽扇綸巾的大氣,又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從容。而美國的英雄則不同,從超人蝙蝠俠到蘭博終結者,無不肌肉發達,一路猛打。不說頭腦簡單,但至少思考的時間比打鬥的時間少,而中國英雄的代表關公,我們在給他築像時,一般是築他讀書時的像。這便是文化的不同,於是,文化的不同註定這部商業大片要追求大多數人的意志,這樣,我們看到英雄們各自為戰缺少配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諸葛先生的接生工作,也是一個文化問題,而非衛生問題。在美國英雄不僅僅要有俠骨,更要有柔腸。雖然似乎中國也是如此,但其兩者是不同的。在中國看來,劉備帶老百姓逃難,這是柔腸,但他絕不會帶著牲口逃難。這或許是動物在兩種文化間不同地位的原因,總之,給馬接生在我們看來是笑場的橋段,但在西方人眼中,這才是英雄所為。至於帶百姓逃難,那是你劉備無能,沒什麼。
說來說去,還是落在文化上。本來嘛,電影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吳老也是一個文化的締造者。這是導演的本質,也是導演的任務。可問題是電影不僅僅是文化,它還是藝術,還是商業。於是,電影也由此逐漸退去文化的光環。導演也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了。
當然,國際名導畢竟是國際名導,影片至少讓人看了覺得有一絲文化的味道。或許是劇本和故事發生時代喚起國人內心共鳴的原因吧,但在這一方面講,本片就比什麼終結這一類只注重視覺效果而胡扯一頓,只注重商業價值而瞎拍半天的好。
最後說來,本片無非就是一部中國版的[特洛伊]。倒不是說他們的情節雷同或是說視覺效果相似。而是因為其內在都是美國文化對世界范圍內古典文化的再審視。或許是美國沒有古典文化,便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可利用的古典文化,再大加改造,最後弄到除了人物名字還是原來的以外無一相似了為止。然後對世界宣稱,這就是美國版的特洛伊,這就是美國版的赤壁。實則是美國版的希臘文化,實則是美國版的中國文化。不倫不類。
這就是美國式的文化再審視。好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一夜暴富,總覺得缺點什麼,就買下了各個名牌大學的學位,印在自己名片上。殊不知,學問這東西和文化一樣,沒有上千年的醞釀,買來的永遠是買來的。或許它可以使你賺很多錢,但絕不會深深的刻在你的血液里。既然這樣,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回歸正題,這部片子,就是導演的中國情結,國人的對自己文化重新要求外來審視的願望,與全球的商業化結合的產物。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文化空虛罷了。這樣的片子賺錢,原因就在於它把我們的文化結合進美國主流文化。換句話說,就是把圓明園建成一個豪華賓館,國人沖著圓明園的歷史去,西人沖著他的豪華去。所以說,這部片子是美國文化的產物,而非中國,而情節則的變動要更貼近西方價值觀。
有人問我喜不喜歡這部電影,我說,一部電影,總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要是都不喜歡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就不會上映。所以,在選擇中喜歡不喜歡不重要,畢竟人各有各的欣賞標准。於是,分析比結果更重要。
分析比結果更重要,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試圖透過暄彩的熒幕看到它後面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我們心中深深隱藏著的東西,看到一些不算在那30塊錢里的東西。愚見平庸甚極,權當玩耍。
G. 赤壁之戰讀後感50字
今天我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第十四回《火燒赤壁》。裡面講了諸葛亮草船借箭後要與曹操水上交戰。孔明出了一計,他讓黃蓋去投奔曹操為曹操獻上-計。他讓曹操把船-一個個連起來。到了那一天颳起東風,孔明讓士兵點火,曹操的軍隊無法散開,大敗。
我受到的啟發是我們應該做事開動腦筋不思進取,並且要學習這樣的精神。我覺得諸葛亮神機妙算,黃蓋老實厚道,實在讓人敬佩。
(7)赤壁之戰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
H.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的電影觀後感
這部赤壁已經不是《三國演義》里的原汁原味的赤壁之戰了,已在原有名著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變。其中最大的改變恐怕要數周郎這個人物了吧。
在《赤壁》中,周郎風度翩翩,豁達大度,精通音律。在裡面,周瑜與諸葛亮是音樂上的知音、戰場上的盟友,再不是小說中那個雞腸小肚,嫉賢妒能的周公謹啦!他和諸葛亮一同品茗茶、彈古琴,還為小喬接生過一匹小馬,兩人建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
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是,電影把計除蔡瑁、草船借箭兩個故事自然地銜接在一起,上演了一出箭鋒上的友誼大戲。在這里,是蔡瑁、張允自己去江上射的箭,而不是曹操下的命令。諸葛亮借夠了十萬只箭之後,卻故意放走了一條插滿箭的船,使曹操疑上加疑,而錯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而諸葛亮因此借不夠十萬只箭,本來周瑜可以殺了他,但他卻暗中添了六百隻箭,建立了這段交情。記得福建曾經有一道高考話題作文,是關於「假如諸葛亮借不夠十萬只箭」。我猜大概編劇本的人就是借鑒了這道作文題目了吧。
《赤壁》里少了龐統獻連環計的情節,連鎖戰船是精通水戰的蔡瑁設計出來的;少了周瑜夜探曹軍水寨的情節,卻多了孫權妹妹大膽潛入敵營,刺探軍情,繪制曹營紮寨地形圖;少了周瑜設鴻門宴宴請劉備的情節,卻多了孫權妹妹和劉備的一段難忘的經歷;此外,還多了甘興部下偷牛的事件,周瑜知道後暗中創造機會讓他們改過自新。
除此之外,電影還特別增加了幾個情節。
第一,曹軍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曹操將得病死的士兵送到江南岸,讓孫劉聯軍染病。此時,周瑜還借機安排了劉備的離去,盟軍的瓦解,令曹操輕敵致敗。
第二,電影中沒有黃蓋詐降的情節,卻有了小喬因為沒有欠東風,單船過江去找曹操,兩人一起閑聊以前舊事,還一同品茶(可惜曹操不懂得品嘗)。小喬之意本來是希望曹操能為她而放棄殺戮,可是,兩人品茶卻因此使東吳得到了一個火攻曹軍水寨的絕好機會。如果東風沒有來,周瑜沒能夠打敗曹操的話,那麼小喬將再也不會回到周郎身邊。這也正好符合杜牧的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安排也符合情節安排。
第三,赤壁之戰的最後結局卻是曹操、孫權、劉備三個,在戰場上相遇,兵戎相見。三國的各位主要人物都在這里碰面了。最後不是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而是周瑜他們放走的。這果然是一次決定三國鼎立局面的戰役。
《赤壁》雖然有些不合史實,有些誇張,卻也合情合理,十分巧妙。裡面的戰斗場面果然精彩,驚險刺激。《赤壁》比以前《三國》的戰爭場面要來得精彩些。周瑜集中了兵力正面攻擊曹營,先讓黃蓋的草船火燒曹軍戰船,攻入曹營,接下來還要費很大勁攻打曹軍旱寨。另外,劉、關、張和趙雲配合吳軍攻擊曹軍側翼。果真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讓我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反傳統的影視套餐。
總而言之,這算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電影《赤壁》觀後感
前天晚上去看了看《赤壁》,基本的感想是很好玩,不管是台詞,還是情節,都有不少有趣之處,下面謹就所記得的部分,列舉一二:
1.影片開頭是曹操南征,趙雲救阿斗,沒有提到這是長阪坡,後面交代說,這是新野撤退。在歷史上,劉備率領的是襄陽十萬多百姓撤退,因為行走緩慢,在當陽被曹操五千騎兵追上,一萬多士卒被騎兵打垮,不得不拋棄十多萬百姓,率領幾十騎向漢津逃竄。幸得關羽船隊在漢水接應,才揀得一條性命。長阪坡一役,劉備損失慘重,不但一萬多步騎血本無歸,連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死在亂軍中,如此慘烈的情節,電影中毫無表現,實在可惜。影片中說劉備竟然率領十多萬百姓安全撤離,讓人大跌眼鏡。
2.曹操和周瑜在赤壁相持,竟然派步騎繞到周瑜後面去跟他打陸地戰,這情節有些不可思議。赤壁兩岸交通應當不便,如果是平原廣隰,能繞過去打陸地戰,曹操早該想到。以曹兵陸地戰軍力之強,周瑜的數萬水兵,轉瞬就會被擊潰,還打什麼水戰?如果曹兵在赤壁和周瑜遭遇,他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隊上溯,在遠一點的地方渡江,從陸地夾攻周瑜,而歷史上曹操竟然沒這么做,說明陸上攻擊周瑜軍隊後背完全不可能。古代交通不便,很難繞攻,往往一城就可以堵住軍隊去路,要前進,非攻拔此城不可。
3.此場陸戰,在電影中虛構一個八卦陣也不大現實,那種盾牌形成的陣勢,不過一人高,很容易被騎兵馬蹄沖散,又不是土垣石牆,哪有分割包圍敵兵的功效?曹兵的士卒手持圓盾,還搞個魚鱗陣,大概是模仿羅馬步兵,中國歷史上似乎沒有出現過圓盾,況且羅馬魚鱗陣非常堅固,幾匹馬拉起一條繩子,繩子上串幾條狼牙棒似的東西就想摧毀魚鱗陣,似乎也有點小兒科。
4.諸葛亮去東吳勸降,魯肅竟然說周郎此刻就在赤壁練兵。要知道赤壁是當時孫劉聯兵沿長江上溯時,和曹兵偶然相遇的地方,周郎怎麼可能預先在赤壁練兵呢?電影畫面轉瞬又切換到諸葛亮在周瑜兵營的畫面,好像赤壁就在吳都城附近,也有點不大合理。
5.關羽、張飛、趙雲的打法,有點像武俠電影,一個人撞倒幾十個士卒,除非超人。連周瑜在中箭後,也拔掉胸前的羽箭,飛越而起,將箭插入對方大將的脖子,穿頸而過,似乎和歷史戰爭片有點不大諧調。而且,當時騎兵已經很發達,董卓和呂布都以騎射聞名,關羽也是策騎在亂軍之中斬顏良,為什麼電影里的幾個主將都喜歡下馬徒戰呢?況且周瑜以主將之尊,貿然上陣,未免冒險了些罷?
6.諸葛亮給小馬接生,周瑜說要給小馬取個荊楚風格的名字,小喬說,就叫萌萌罷。萌萌和荊楚有什麼關系?小喬寫字平安,說取為周郎兒子的名字,也有點傻,平安這樣的名字也太現代了,漢末的人絕不可能取這種渾名。趙薇被稱為郡主,那時候哪有郡主這種稱呼?郡主的稱呼最早起於唐代,還是用來指皇太子的女兒。
7.趙薇竟然會點穴這種功夫,大大加深了這部電影的武俠片屬性。本來這情節放在一般電影中也似乎無所謂,但在《赤壁》這種雙方甲士弩箭對射如雨的軍事片中,突然蹦出一個會點穴的女人上竄下跳,無論如何不能不讓人覺得滑稽,這使得影片的性質無所歸屬。
8.兩軍對峙的地方,完全不像長江。曹兵的船隊竟然不是沿江岸橫著一條線的排開,而是豎著形成縱深的列隊,列隊後才是陸地,試問哪有這么寬的江面?
9.關羽教孩子念《詩經》,似乎也不可能。漢代儒學發達,《詩經》有專門的博士講授,關羽未必懂。當時蒙童課本主要是《論語》和《孝經》,以及《急就篇》之類,不會用《詩經》講授。漢簡中士兵習字簡多是《急就篇》、詔書和算術書,似乎無五經。
10.張飛在大紙上練字,當時紙張製造並不發達,官府公文也大多用竹簡,電影中曹操給孫權的信都是竹簡(似乎過於節省),而張飛這個窮軍官竟然用紙練字,未免過於奢侈。
11.回光陣完全瞎扯,劉備哪有這么多財力去打制這樣的盾牌;就算有,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把它磨得像銅鏡一樣光;就算能磨光,哪能計算陽光角度計算得那麼好,反射陽光,讓對方騎兵受驚?
12.周瑜為了訓練孫權膽量,讓孫權一個人打老虎,而且不允許隨從幫助,這無異於謀殺,任何君主都會認為這是謀反,有點胡編亂造。
再就是台詞問題,半文半白,頗為失敗,就不用說了。從此片上集看,整部電影暫時還沒看到有靈魂,它想說什麼呢,歌頌劉關張的兄弟情,抨擊曹操的殘暴,敘述孫權的成長,贊揚周瑜的雄姿英發?似乎都不是,總之有點亂。另外,赤壁之戰發生在冬天,江上寒冷刺骨,這種氣候對戰爭的影響也沒有表現。當然這無關緊要,但至少顯得不夠精緻。
當然,此片也有亮點,比如曹操船隊蔽江而下的時候,雖然做的特技不是很好,但也頗具震撼力。曹操在船上吟誦:「駕九龍九合諸侯」的時候,鏡頭迅速拉遠,俯拍船隊全景,也很不錯。影片中的服飾也還行,前額發兩邊中分,皆是西漢式,士兵紗帽也是西漢式,看陽陵俑便知,惟無赤幘。有的士卒護頸甲胄,一如徐州獅子山漢楚王墓墓出土弩兵,也是西漢式。小喬穿的衣服則為戰國楚式,花紋都是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直裾衣的花紋,和東漢末年的服飾只怕有所區別,不過這個關系倒不是很大。東漢陶俑出土不如西漢那麼多,畫像磚發式不清晰,襲用西漢乃至戰國也是可以的。曹操給孫權的信,寫在竹簡上的字體,和出土漢簡很相似;小喬和張飛的字如同東漢碑刻,這些都是不錯的細節。
電影《赤壁》觀後感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千古絕唱,每每讀起總是沉浸久久回味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赤壁搬上銀幕一直想看看,吳大導演如何展現那種恢宏與滂沱,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公瑾/小喬的維美愛情,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還有感受詞人那種胸懷大志的淡定,區區幾句竟能將如此浩渺的歷史說盡,讓我感嘆讓我沉醉。
讀蘇大師的詞你感受不到時代的痕跡,所能體會的就是那種如史詩般的故事,永遠那樣吸引不變,看過了吳大師的作品,總的感覺是恢宏尚可,可細節上過於粗糙,曹操的赤壁之戰難道就是為了小喬,一個女人引起的戰爭,讓我無法相信一代梟雄的曹阿瞞竟然如此荒謬,年少的一次謀面竟然刻骨銘心不能忘懷,畫一小喬的像來久思(曹操在史書中的確有戰爭後霸佔敗方美女的情況,如,霸佔張綉之妻,可成王敗寇的過去,這樣的行為是對敵對方的一種羞辱,不能作為戰爭發起的理由),也許導演只是從藝術的角度來簡化戰爭的主題,可背離了歷史的電影藝術能有多大的生命力呢?更尤甚的是吳導竟然用電影中的曹操說出了現代人的觀點「對美色的追求和賞鑒能讓人永葆青春活力」,呵呵,笑笑也罷,可還有更可笑的,一代屠夫張飛竟然也成了書法大師,在那煞有介事的書寫著興復漢室,關二爺也客串了老師,領著一群孩子朗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調皮的孩子對學習能做什麼的發問後,竟然提出了現代的觀點「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想千年前的孩子們要是真如此,那我們豈不早實現了共產主義了呢。笑笑也罷(電影中的張飛竟然成了步將,甚至為了表現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英雄,連那聞名遐邇的丈八蛇矛都不用了,咳,好差勁),本是電影藝術何必深究呢。
當今越來越多的電影似乎在逃避著什麼,要麼古裝,要麼神話,電影本身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難道現在的我們更喜歡的是逃避現實嗎,我看過電影《活著》《盲井》這些帶有深刻時代意義的影片往往被鴆殺了,可我更喜歡這種勇敢的自我剖析,敢於面對也許才敢於解決,奧運會也結束了,當我們的新聞媒體大肆宣傳海外如何如何高度贊揚我們的成功,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如同反思電影一樣反思一下我們的不足呢?
電影《赤壁》觀後感
今天去看了吳宇森的最新作品--赤壁,本不喜歡什麼所謂的國產大片,大概是讓黃金甲之流害的吧,今天也是沒抱什麼希望,可能同去的人比影片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吧,開玩笑啦,看到這都不許吃醋。
就和事先宣傳的一樣,這是一部十足的男人戲。
先拿它的演員來說,張豐毅的曹操最先登場,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序幕。張的眼神兇狠狡詐,很符合大眾心目中一貫的梟雄形象,還算出色的扮演了這個角色,不愧一個老牌演技派。接下來出場的是金城武演的諸葛亮,本來就很喜歡粱朝偉和金城武,喜歡他們的眼神,喜歡他們深沉的男人魅力,可說句實話開頭金城武的演技實在差強人意,讓我真是為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和林志玲小姐做伴,成為赤壁中的男花瓶,直到故事發展到後來,劉備孫權聯手後,他和梁朝偉一段又一段的對手戲時,一個運籌帷幄絕頂聰明的諸葛孔明才映入我的眼簾。我覺得金城武早晚有一天會和梁朝偉一樣,成為名副其實的影帝。接下來的劉備讓嚴重過氣的尤勇來演,其實是一招很高的棋,尤勇想當初也曾很輝煌過,扮演過很大氣的角色,但現在實在是嚴重的過氣,猛一看他出場,還真是象劉備,本應是個大氣的人物,但實則沒什麼真本事,一副窩窩囊囊的樣子。再說胡軍扮演的趙雲,一副鐵錚錚的硬漢形象還是很討巧,雖然少了想像中的騎著白馬的飄逸英俊,但還是很讓人喜歡的。當時就在想,如果李亞鵬先生肯掏錢贊助赤壁以換來扮演這個角色,是不是又會招來罵聲一片呢?胡軍能演好這個角色還是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演技的。接下來的粱朝偉扮演的周喻就無須多講了,因為說了也是廢話白說,因為粱朝偉就是一個演什麼成什麼的人。後面的關羽張飛魯肅孫權等就是一個個臉譜似的人物了,關羽耍的大刀,張飛的暴脾氣和震天的吼聲等等。
再來說說赤壁中的女人角色的扮演者,都是一個以前風格的延續。趙薇的孫尚香延續了她的小燕子風格,一個調皮的假小子。林志玲延續了她的廣告風格,我的腦海一會兒蹦出的是潘婷洗發水,一會兒又是玉蘭油沐浴乳,因為都是頭發臉蛋和身體的展示,毫無演技可言。
赤壁電影中的大場面戲的確挺好看的,一些排兵布陣的場面和打鬥場面很吸引人,很有看頭。不過有些電腦特技的畫面難免製作的太過粗糙。
在看赤壁過程中,有些台詞難免使人笑場,比如多吃一點吧,此次東吳之行,路途遙遠(劉備舉著碗米飯遞給諸葛亮)。這匹馬出生在荊楚,就該有個荊楚的名字,我們叫它萌萌好么(周瑜摟著小喬溫柔的說)?編了(草鞋)很多年,習慣了(劉備一副業務熟練的樣子)。現在好好讀書,以後就有飯吃(關羽教小孩子讀詩經時說的)。慾望使人年輕(曹操)。還有什麼平安是福之類的軟廣告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我當時真擔心孫權嘴裡會蹦出一句我的地盤我做主。
電影《赤壁》觀後感
諸葛亮要去東吳,講了一大通理由後,劉備問他什麼時候動身,他說就今晚,劉備端起一碗飯說「那你多吃點吧」。
諸葛亮見孫權,當時想著該舌戰群儒了,應該很精彩,結果呢?短短幾句不輕不重的話就把這段經典一筆帶過了。同事說金城武第一眼看上孫權那個鏡頭,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忽然慢鏡頭拉過就瞟上了孫權了,然後倆眼就扎人家身上拔不出來了,當時她就覺著這諸葛亮看著勢頭是對孫權一見鍾情了,典型的瓊瑤劇里女主角一眼就相上男主角時的場景鏡頭運用嘛,而且表情動作和神態也一樣。
周瑜問諸葛亮「這么冷的天你還拿著扇子,不冷嗎」,諸葛亮回答「我要隨時保持冷靜」諸葛亮給周瑜的馬接生,周瑜問「這個你也懂」,答曰「略懂」,然後就是小喬要周瑜給剛出生的小馬起名字,周瑜說「就叫萌萌吧」,全場樂翻。晚上魯肅說起抗曹的事情,周瑜說「大喜的日子不談公事」。
有個鏡頭是演周瑜為小孩挖笛子眼,哈哈,同事可是吹笛高手,一看這鏡頭就找到了嚴重問題,當時就發表了她的專業演講:笛子音歪了,哪個音歪了你挖哪個孔就是了,而周瑜卻去挖氣孔管!不是沒事兒胡勒勒嘛!氣孔又不發音,就是個棒墜子穗子的地方。再有古時候的笛子哪兒還有笛頭啊,又沒裝飾牛角,何況那麼短的能不跑調嘛,就算是小G調的也不能那麼短啊,再說那裡是南方,都是曲笛,哪有那麼小個的笛子阿!又不是吹河北梆子呢!哈哈,看來我們的大導演真是該好好補補課。
有場張飛在八卦陣里跟敵人廝殺的場面,張飛一出場大家就鬨笑,整個一個金剛呀,赤手空拳,吼叫著就沖上來了。書中稱張飛是猛張飛,人家是粗中有細,可是這個張飛整個一個傻張飛。而且那個八卦陣也拍的有問題,雖然我不懂古時的陣法,但是怎麼也感覺那幫草兵太傻了,怎麼就沒頭沒腦的在場子里亂跑,旁邊就是敵人要不殺,就在那裡亂跑,跟走迷宮似的。
當諸葛亮請周瑜來他們安的營扎的寨里來引薦劉備,先是見子龍在跟戰士們練摔跤,然後看關羽在教小孩子們念:「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剛念完一小孩站起來問:我們連飯都吃不飽為什麼還讀書啊?關羽回答:你現在讀書,將來你才有飯吃!這話怎麼聽著怎麼耳熟。然後鏡頭一轉,張飛在寫毛筆字,周瑜拿起來看後竟然說「好字!」天啊,全場又笑場。然後當周瑜終於看到劉備的時候,劉備在忙著編草鞋。劉備說自己習慣編草鞋,關羽說大哥編的鞋很結實,我們的鞋破了都是大哥給我們編草鞋,穿他的草鞋能走很遠的路,鏡頭一轉,地上一堆草鞋……全場幾度笑場。
華佗在給曹操扎針,曹操看著自己畫的小喬的畫像,用同事的話說是淫笑著看著畫像,華佗提醒曹操不可慾望太多,否則會加重頭痛風,結果曹操猥瑣一笑,說到:難道你不知道慾望可以使人年輕嗎……。同事說看到華佗趴在曹操背上給他一邊看頭疼一邊說話的樣子,讓她就想到了那首「最浪漫的事」,倆人一起慢慢變老的感覺不過如此阿,感嘆,老夫老妻的神聖場景啊。
曹操發現一舞女長的很像小喬,寵幸三天,早上正趕華佗來給他治病,結果華佗面色凝重的站在門外偷窺,夏侯淳來了,偷窺後痛心疾首的感嘆「原來大哥打這場仗都是為了一個女人」,全場又爆笑,說「一個女人引發的戰爭」
趙薇扮演的孫尚香一出場大家就樂,整個一個小燕子。她讓孫權對著祖宗牌位笑一個,場內有觀眾配音說「來,給大爺笑一個」,哈哈。當她哥哥孫權為她和劉備說媒的時候她竟然說她哥哥「你從來都沒有尊重過我!」之後氣呼呼的走了,然後就是諸葛亮去安慰她,對她說你很有個性,又是爆笑,當兩個人站在那裡看著對面的曹營時,觀眾感嘆,看人倆多班配,怎麼沒讓孫尚香嫁給諸葛亮呀。
電影中那些女人的化妝都好難看,不論男女個個臉色黑黃,梁朝偉已經好老了,結果還老給特寫,有男士感嘆「他的臉上也不平呀」。林志玲是台灣公認的大美人,可是在片中沒覺得好看,鏡頭下給人的感覺就是骨瘦如柴,之記得高高的顴骨。最主要的是,怎麼都感覺吳宇森根本沒讀過三國似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事件沒一個演的,不知道從哪裡挖掘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戲說了一把。最主要的是戲說的曹操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小喬,曹操要是知道了估計得氣活了。
------------紫霞游戲贈送該游戲首充,返利
I. 赤壁之戰讀後感雙標題
赤壁之戰是三國里邊很重要的一次戰役。他主要說了。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一局想拿下南方。所謂的孫權所佔領的江東地區。這個時候啦!劉備。從。星野。戰敗。諸葛亮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個時候了,他跑到江東。聯合孫權政權。歷史上所謂的。歷史上所有的聯吳抗曹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
諸葛亮舌戰群儒。聯吳抗曹。雖說孫吳聯盟抗曹,但是啦,孫吳政權和劉備政權所有的人物加起來啦,還不夠曹操的五分之一。所以。這個戰爭啊,他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曹操號稱83萬。而孫武和劉備政權所有的人加起來不過10萬左右。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是出自這兒。曹操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啦,有幾個條件對他不利。首先。北方士兵到南方作戰。水土不服。其次。北方士兵不習水戰。在這里還有一個關鍵的就是曹操的謀士。出了一個餿主意。把所有的戰船用鐵鏈連在一塊兒。這樣使得用火攻的時候啊不得分開。
而孫劉聯盟這塊啦。雖說都人少但是吧都是精兵強將。謀士都是一敵百。將士那是萬人敵。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黃蓋所獻的苦肉計使得曹操相信了黃蓋。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時沒有精確的天氣預報。而諸葛亮呢。他懂看雲識天氣。他曾說過。為將者不懂天時地利人和,乃庸才也。所以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天氣現象便出現在這個時候在冬天的時候呢卻颳起了。東南季風。使得曹操大敗於赤壁。
J. 電影赤壁之戰的觀後感。速求。
赤壁劇情介紹:
影片以長坂坡之戰開場,曹操在擊潰劉備後,認為對他稱霸天下有威脅的是東吳,再加上曹操鍾愛的小喬誓死不從,令他大發雷霆,執意攻打東吳。 孫權派魯肅以弔唁劉表之名與劉備會面,商討聯合抗曹的事情。劉備在同意了與東吳聯合抗曹的建議之後,派諸葛亮前往東吳。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與魯肅用激將法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並且把周瑜召回,主持抗曹。兩軍最終在赤壁相遇,在黃蓋的詐降計策之下,曹操大敗,沿華容道退回江陵。
周瑜和諸葛亮是全劇最主要人物,周瑜是第一男主角。吳宇森的《赤壁》試圖超越《三國演義》,還原真實的赤壁之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周瑜是第一功臣,並且年紀比諸葛亮大,只是後來在演義中由於羅貫中「擁劉」的寫作立場,才將功勞全都攤在諸葛亮身上。並且在演義中將諸葛亮塑造成神仙似的人物,長髯飄飄,羽扇綸巾,把周郎塑造成嫉賢妒能的白面後生。從吳導演最初的設定,由周潤發和梁朝偉分飾周瑜和諸葛亮,後來發哥退出改由梁朝偉飾周瑜來看,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小喬有戲。花那麼多銀子請來林志玲大概是要渲染周瑜的感情戲,這是一個賣點,周郎和小喬是歷史上羨煞旁人的情侶。劇中大概會讓美貌與智慧兼得的小喬來啟發周瑜的計謀,在赤壁之戰的關鍵時候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孫權的寡嫂、孫策的妻子大喬也由林志玲扮演,大概戲份不會太多,只意在表現林志玲有分飾兩角的表演能力,此外無他。
孫尚香在赤壁之戰期間就與劉備有情義,非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後才因「周郎妙計安天下」認識劉備,誤打誤撞成就與劉皇叔的婚姻,但戲份也不會太多。劇中赤壁期間劉備與孫尚香的感情戲大概是在趙雲的掩護下得以實施。
大小喬的作用還表現在曹操的感情戲上。——這充分說明《赤壁》是戰爭大片之外的感情大戲。曹操的感情戲大概表現為覬覦大小喬的美貌上,然後銅雀台橫槊賦詩,成為戰爭的導火索,與歷史上的許多戰事由美貌女人引發一樣。
電影赤壁在線觀看地址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