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一篇《鐵道飛虎》讀後感
干大事
——看《鐵道飛虎》有感
如果我告訴你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由裁縫、苦力、小偷等形形色色職業的小人物構成,你覺得他們能辦成大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你肯定會說這樣的團隊肯定幹不成大事?確實,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直到我看完了《鐵道飛虎》。
這部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控制了鐵路樞紐,為非作歹,仗勢欺人,而以馬原為首的鐵道飛虎隊則在暗中反抗著日軍。然而,他們的反抗方式有點幼稚——劫客車。飛虎隊搶走日軍的衣服和頭盔,模仿英雄好漢在日本人的肚子上畫飛虎,對著鍋爐撒尿。這些行為怎麼看都不像能幹成大事,怪不得時常有人說:「你們能幹成什麼大事?」這句話大海說過,大奎說過,大國說過,范老闆說過,就連馬原死去的老婆也說過,在飛虎隊經過鐵匠店時,還被二胖調侃說:「大哥,干什麼大事去?」憲兵隊長山口更是直稱其為鄉巴佬。
但其實也不能怪飛虎隊,連八路軍和曾經跟著大帥的神槍手——范老闆都打不贏日本人,更不要說一群無名小卒。但飛虎隊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建立了微山湖的根據地,掌握了在火車上作戰的各種技巧,在灶台下搭建藏身之所,只因他們心中懷著干點大事的豪情壯志。
他們的激情在遇到大國後爆發了。大國是個受傷的八路軍戰士,為了炸大橋而獻出了生命,臨終前,他將這個任務託付給了馬原。飛虎隊干大事的機會終於來了。可是,橋要怎麼炸呢?這可是個大難題,他們一沒炸葯,二沒技術。然而他們做到了,在克服重重不可想像的困難後,做到了,大橋炸了!
這在現代人眼中完全是件不可能的事。連神槍手范老闆跟著大帥照樣敗了,就憑鐵道飛虎幾個粗人是如何做到的?其實很簡單,他們各司其職,將自己的專業發揮到極致。銳哥發揮火車修理工的知識,駕駛火車,用蒸汽對付鬼子;大奎仗著自己一身蠻力,輕易將兩個鬼子滾下火車;小偷三癩子機靈地傳遞消息,吸引敵人注意;裁縫大海用自己精巧的控制力舞動鐵鏈;范老闆利用自己的本領,架大炮,開坦克;就連煎餅攤主二嫂也發揮自己煎餅做得好的特長,賄賂鬼子,下葯麻暈了憲兵隊長。在面對兇殘的日本人時,飛虎隊以極致的態度磨練了自己的才能,發揮了自己的本領,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然而,在我們為飛虎隊叫好的同時,是否想過飛虎隊蘊含的精神或許這正是當今社會缺乏的?現在的我們心浮氣躁,想干大事,卻只追求「付出少、周期短、見效快」,不願意磨練自己。我們會被眼前的短期利益迷惑,從而忽略了干大事的品質靈魂。有人抱怨自己缺少伯樂,有人為自己沒有好的出身而怨天尤人,有人面對現狀焦慮不已卻不思改變,這些做法都對現狀無益,干大事者不會這么做。
真正能幹大事的人會等待,他們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面對他人的嘲笑毫不在乎,靜待時機。飛虎隊劫客車真的是為搶那幾件衣服嗎?不,他們在表明態度:我們現在雖然做不成大事,但我們將一直為之奮斗。真正能幹大事的人很敬業,他們的敬業來自內心的熱愛,不求名利,只是單純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最後,你會發現就算是烙煎餅也能幹倒幾個鬼子,鬼子還在一旁傻樂。真正能幹大事的人會思考,他們會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地反復改進。飛虎隊為什麼能把竹竿當撐桿,跳上火車?為什麼能在隧道口用簡易的滑梯滑上火車?為什麼能悄悄隱藏在火車而不被發現?這一切源於他們對鐵路線的熟悉,對火車構造的了解,他們用巧妙的思維,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策劃了一個神奇的計劃,完成了連八路軍也無法完成的任務。
時間如白駒過隙,數十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昨日八路軍還在炸火車,今天火車已經成為博物館參觀的對象。在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前激烈的競爭並存,如果到飛虎隊的智慧中尋找答案,他們或許會這樣告誡我們短暫的一生:少說多做,石頭亦可發光,平心靜氣,精益更需求精,大事可成矣。
『貳』 鐵道飛虎影評:電影鐵道飛虎好看嗎
《鐵道飛虎》不同於其他的抗日劇非要打上愛國標簽,他們就是小人物,這些小人物,不是說一味地誇他們有多聰明,而是展現出他們也有愚昧,但是他們很搞笑地去幹了大事情,整個氣氛也比較輕松。
『叄』 鐵道飛虎觀後感急用!
時間如白駒過隙,數十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昨日八路軍還在炸火車,今天火車已經成為博物館參觀的對象。在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前激烈的競爭並存,如果到飛虎隊的智慧中尋找答案,他們或許會這樣告誡我們短暫的一生:少說多做,石頭亦可發光,平心靜氣,精益更需求精,大事可成矣。
『肆』 鐵道游擊隊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鐵道游擊隊》。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微山島上的游擊隊英勇抗擊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9年,日本鬼子為了盡快佔領中國,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斷地把國內的槍炮運往中國,他們在中國燒、殺、搶,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打擊日本鬼子,中國共產黨便決定在微山湖地區組織了一支游擊隊,任務就是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因為他們來無蹤,去無影,因此也被稱為飛虎隊。一場以洪隊長為首的鐵道游擊隊——飛虎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游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火車,游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彈葯、糧食等統統扔下火車,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而埋伏在鐵路周圍的戰士們迅速地把武器和供應物質運回根據地。這些使得鬼子小隊長暴跳如雷。
影片中的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游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後,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起,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游擊隊還積極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同學們禁不住歡呼起來。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打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奴隸的,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從中我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祖國,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伍』 你怎樣評價電影《鐵道飛虎》
《鐵道飛虎》是一部十分值得看的電影,這部電影不是成龍一個人單打獨鬥了,而是一幫兄弟們打鬼子,這部電影是一次真實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是依據棗庄鐵路上的游擊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飛車搞機槍"、"夜襲臨城"、"打岡村"、"搞情報"等等一系列的打擊日本鬼子的活動,同時也鼓舞了我國人民的抗日鬥志。正如《鐵道飛虎》中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的那樣: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賓士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陸』 大家如何評價《鐵道飛虎》這部電影!
《鐵道飛虎》是一部十分值得看的電影,這部電影不是成龍一個人單打獨鬥了,而是一幫兄弟們打鬼子,這部電影是一次真實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是依據棗庄鐵路上的游擊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飛車搞機槍"、"夜襲臨城"、"打岡村"、"搞情報"等等一系列的打擊日本鬼子的活動,同時也鼓舞了我國人民的抗日鬥志。正如《鐵道飛虎》中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的那樣: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賓士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柒』 鐵道飛虎觀後感
干大事
——看《鐵道飛虎》有感
如果我告訴你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由裁縫、苦力、小偷等形形色色職業的小人物構成,你覺得他們能辦成大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你肯定會說這樣的團隊肯定幹不成大事?確實,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直到我看完了《鐵道飛虎》。
『捌』 鐵道飛虎影評
《鐵道飛虎》講述的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穿過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成為日軍在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戰略交通線之一。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隊長叫馬原,是火車站的搬運工工頭。他們白天在日本人佔領並管理的火車站幹活,晚上出來秘密活動,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當地老百姓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叫鐵道飛虎隊。
影片雖然有保值的成龍大哥,但是觀眾似乎不買帳,評分只有6分左右。
『玖』 作文鐵道飛虎的觀後感怎麼寫
你可以寫一寫劇中的情節,然後寫寫你的感想,這樣應該就是一份非常棒的觀後感。
『拾』 如何看待電影《鐵道飛虎》
如虎難添翼
文/夢里詩書
根據《鐵道游擊隊》的改編,成龍將自己的喜劇風格帶入到了這場昔日的紅色經典,固然那用幽默重新裝點的鐵道抗日,使《鐵道飛虎》煥發著一種全新的朝氣,但又不得不說那浮誇過度的場面道具,使電影未能真正如虎添翼的跳出一部動作片的淺池。
在已然擁有著一個真實故事和經典藍本的奠基下,《鐵道飛虎》無疑在先天上是占優的,就像《血戰鋼鋸嶺》那位隻身挽救了數十人生命醫療兵的傳奇,一支在真實歷史上活躍敵後取得了斐然戰果的鐵道游擊隊,並不會讓人有感電影劇情上的胡編亂造,反而能寫實於民族凝聚力,彰顯國人面對侵略戰爭不屈的毅力,所以即便昔日的《鐵道游擊隊》有著尤為刻意的革命樂觀主義,但個人認為其今日看來仍舊不失為一部中肯之作,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新編的《鐵道飛虎》,其與諸多真正的抗日「神」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劇情構思上《鐵道飛虎》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新穎之處,但成龍的功夫幽默和諸多的笑料包袱使得這部新作相比老版有著尤為出色的娛樂性,或許會有很多會認為戰爭與喜劇並不應該混為一談,但其實不論是國產的《三毛從軍記》,還是《歡迎來到東莫村》《虎口脫險》《大獨裁者》這樣的的他國經典,其實都非常出色的將戰爭與幽默做出了結合,固然《鐵道飛虎》做出的這種結合尚難以企及這些佳作,但總歸是好過於如《舉起手來!》那樣對日本荒謬的醜化。
《鐵道飛虎》中雖然沒有如同手撕鬼子這樣的橋段,甚至還有著子彈是不會拐彎的自嘲,但從內在上來說,這部作品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干貨,其所做的仍舊只是一部帶有誇張意味的成龍動作喜劇,這自中還有著明修棧道,暗度成倉希望兒子復出的私心,看似高潮迭起的轉折,甚至還有著所謂的彩蛋,這些好萊塢喜劇套路的沿用,卻使電影欠缺了對戰爭殘酷性的著點,這種著點是三毛脫下軍裝後看著無數墓架的唏噓,也是東莫村中那超越意識形態對生命的尊崇,《鐵道飛虎》雖然能逗人一樂,也有著激情熱血,可這些卻並不應該是一部戰爭喜劇真正落足的重心。
客觀的講看《鐵道飛虎》時我也笑了,但如果一部有著真實歷史沉澱的戰爭電影,在時隔近六十年後今天的改編,最終所留給人的只有笑意與熱血,自認為這樣的戰爭電影其實已然迷失了它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