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技觀後感怎麼寫400字
在星期一的明媚下午,我們來到了繁華中學參觀流動科技。這個活動中充滿了無限的歡樂。
下午接踵而至,同學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約而同的提早來到了學校。很快,幾輛大巴車就來到了同學們的眼前。同學們爭先恐後的,生怕落下,你追我趕的跑到車上搶占那屈指可數的座位。倒也有些同學發揚風格,主動落在後面,給前面的同學讓出座位。過了一會兒,車上便無一處空隙了。一路上,大家興奮地說說笑笑,不知不覺的,我們就來到了洋溢著激情活力的繁華中學。
進入繁華校園後,爬滿藤株的教學樓首先奪去了我們的眼球。同學們互相交流著自己的新發現,看看那裡,瞅瞅這里,好不熱鬧。
就要進入展廳了!大家的嘴巴依然沒有閑下來,唧唧喳喳的討論著,但是迫於老師的威嚴,也只得忍了下來。進入展廳後,同學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再也壓抑不住了,紛紛向各處散開了,奔向各自喜愛的展品。我一時眼花繚亂,所以從第一個展品瀏覽起來了。
第一個實驗是奧斯特實驗。它利用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電流是由電荷定向產生的原理。
第二個實驗是電磁加速器。按下開關,會發現一個小鋼球在飛速的運動,它利用了鋼球在磁場作用下,可以加快速度運動的原理
第三個實驗是雅各布天梯。是因為當它運動起來,像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雅各布天梯」而得名。按下開關,會發現物體在不斷的向上爬升,它的原理是放電過程中會產生空氣對流,這股空氣使得物體向上運動。
第四個實驗是無形的力,當啟動它時,實驗中的鐵環自動升起來了!這可不是童話故事中的那樣,它是電磁感應的功勞,給我們變了個小魔術。
第五個實驗是靜電轉輪。轉輪會受到莫名的力量被推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同極電荷相斥形成「電風」,當「電風」力量夠大時,也就是電場的強度夠大時,就可以利用這股力量推動轉輪。
還有一個實驗讓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手蓄電池。手為什麼會產生電呢?相信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是這樣的,是因為手的汗液為電解質,能導通線路,鋁板的電子向銅板處流動,於是就產生了電流。
大家意猶未盡的走出了展廳。這次展覽讓我在歡笑中學會了思考,讓我懂得了許多科學道理,我非常開心。
B. 科幻電影的影評
《銀翼殺手》觀後感
看完《銀翼殺手》到MTIME網上去找影評看,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認為好看的人把這部電影捧上了天,認為不好的人,把這部片子貶得一無是處,攝於二十六年前的《銀翼殺手》,雖然已經被許多權威電影機構認定為科幻電影的經典之作,但是截然相反的兩種聲音連綿二十多年依舊爭執不休。
這部電影是拍過《角鬥士》的雷德里·斯科特大導演繼1979年《異形》之後貢獻給科幻片的第二部里程碑式作品,拍完伊始剛在美國本土放映的時候,因為其陰暗壓抑的影像風格和緩慢凝重的節奏而掌聲寥寥。但是隨著時光流逝,這部電影因為他在科幻電影中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愛戴,在許多無聊的科幻電影排行榜上,它一直就沒有跌出三甲之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欣賞趣味,同一個審美客體在不同的審美主體中會有不同的藝術體驗這很正常,但是做為我個人來說,這部融合了偵探片刺激懸疑的充滿想像力的科幻電影簡直完美無暇。各個電影元素都有異乎尋常的成就,即使受科技進步制約的特效處理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也幾乎沒有任何破綻。
而這部電影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在一個看似荒唐的故事框架下,導演對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探討,講述了科學、倫理、生命、本能、愛與恨、生與死的諸多問題,還涉及到了靈魂,即永恆,以及生命的最終歸宿和身份的自我認同,使那些已經習慣用眼睛和耳朵來欣賞大片的電影觀眾重新把心靈武裝起來,來靜靜體會來自機械文明製造的虛幻光影帶給我們的深切感受。
斯科特對畫面驚人敏感成就的影像風格還為以後的科幻電影提供了一種影像模式,由他創造出的烏煙瘴氣、永遠燈火闌珊的未來世界,被後現代理論稱為「奇觀社會」的「真正的沙漠」。 我們在許多科幻電影甚至魔幻電影中經常會看到這部電影的影像痕跡。
刻畫人物時,斯科特很少用遠鏡頭和中鏡頭,在銀幕的炫眼的光亮之下,大量的近鏡和特寫使演員無法掩藏起自己的內心,這對演員的演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扮演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哈里森.福特。是20世紀八十年代中,美國好萊塢最偉大的演員之一,與我最喜歡的電影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和艾爾文.帕西諾齊名。在這部電影中,他扮演一個銀翼殺手奉命追殺六個違背人類意志冒險騎劫太空船回到地球的人造人,這些人造人與真人無異,雖然生性殘暴,卻對自己只擁有的四年生命充滿著渴望和留戀,他們返回地球只為了尋找長壽的方法,想擁有一個正常人的權力。哈里森.福特在追殺的過程中不斷陷入迷茫,人造人是人嗎?他們擁有與人類無異的思想感情並且比人類更加優秀,應該是人,如果他們不是?那麼我們自己是什麼?特別是當他碰上高貴美麗的女復制人,在她的幫助下僥幸脫身以後,哈里森.福特的迷茫加深了。哈里森.福特把這個進退兩難殺手的困惑和窘迫用眼神和豐富的肢體語言表現得淋漓盡致。使這個角色具有了打動人的悲劇性力量。成為電影史上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之一。
這部電影在各個方面都是如此的出色,觀影以後讓我感到巨大的精神滿足,我本可以和那些悠閑的生命一起投身於物質文明製造的各種狂歡中,卻唯獨鍾情於面對屏幕坐在黑暗的一隅,為那一燒就著的透明膠片傾情一生,就是因為有那些偉大的藝術家不斷地用天才思想在電影的時空轉換中把我帶入藝術的天堂。
C. 科技電影觀後感
電影《後天》觀後感
看完《後天》這部電影現在想起,我的心中還是會涌動著很多感想,還是會覺得很震撼,還是會想起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影片是通過電影的形式來表達對人類肆意破壞大自然的不滿,提醒人類不應該過度的毀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在片中各種自然災難在眼皮子底下席捲而來:洪水,冰雹,酷寒,一切人力不可抗力,就在眼前!一個冰河世紀結束,恐龍滅絕,但人類存活了;而現在又一個冰河世紀就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 而更是在這部影片上,直觀地體現了影視藝術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運用電腦特技營造出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發生的「後天」,但特技之後,我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隱隱地感覺到那個「後天」真的並不遙遠。 災難就像一個無情的惡魔,它毀滅著一切一切,房屋、奪去了許多來不及躲藏的人的生命,也摧毀了人們的房屋,就在一瞬間奪去了更多的無辜生命。
更是在影片中體現了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是那麼脆弱,那麼渺小。更沒有會說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類的貪婪造成的!是無度的開采,是貪婪的索取!大自然給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切資源可是我們沒有好好的利用和分配!沒有去珍惜!
可是大自然真的會給我們補救的時間?我們又會痛改前非嗎? 而更因為我們的貪婪又讓多少無辜的生物失去了生命甚至滅亡? 雖然人們一直都非常討厭災難,在近幾年內災難好似跟人們作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加重了許多,越來越頻繁。但我們在怨天尤人的同時又對自己的所做所為反省過什麼呢?
我想沒有,人類總是認為自己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可是在大自然
的面前我們是那麼的渺小,生命是那麼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 為了不再讓電影里的情況成為事實,我們要、為了綠色地球貢獻自己的能力,有能力者要給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把環保制定成法律,必須給予足夠的權力去懲治違法者我們就要努力學習科技知識,不斷探索新的未知的領域,用科技的力量預測災難、就算戰勝不了災難,但還是用科技的力量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減少災難。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雖然人們不可阻止災難的發生,但如果人們團結在一起,所有災難都不會成為我們的攔路虎!
就算面臨選擇的時候但我更希望我們在現在選擇健康,選擇環保,讓《後天》的悲劇永不出現!
D. 科技電影觀後感350字
科技電影觀後感
科技電影觀後感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我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兩個短片和一個長片。看了電影我收獲很多,那就講一下其中一部片子的內容。
從前有3個人,兩男一女,他們要是時光穿梭,他們走到了一半人走不到的地方,爬上了山頂,拿著穿梭器在山頂,可天氣不好,打閃打雷,一個女的說:「穿梭器導電,快放下,快!」這時一個名叫傑夫的人馬上放下穿梭器拿著往山洞裡跑,可那個穿梭器還是爆炸了,把山洞的洞口堵住了,他們一步一步的到了地下,那個女的說:「往東走」,往東走了有一米遠,這時有出現了一個謎,他們走進去看到有地下水,這是一個叫肖恩的男孩說:「我們必須跳下去」,他們一同跳下去了快到岸時,一個女的憋不住了,其餘人都順利的上岸了,傑夫有自告奮勇的跳下去,把那個女的救上來了,他們還看到了一些鳥兒,傑夫在書上看到說一些鳥兒,在人不在的地方生存,這些鳥兒最後還幫助了他們,他們自己動手造船用幾根粗繩子,綁住一個大氣球,他們在海上遇到食人魚和水龍的襲擊,他們每人拿著棍子對付食人魚和水龍的襲擊,終於把他們趕走了,這時天上突然閃了一下閃電,他們都到了岸邊。。。。。。
驚險和刺激電影我看完了,我看了以後覺得他們都非常勇敢,經歷那麼多的磨難和風雨都沒有打垮他們,我突然覺得我渾身也有一股力量,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要勇敢的去面對,不要被困難所打-倒,好好學習,做生活和學習的主人,做一個勇敢而有智慧的人。
今天老師從我們班裡選了十名同學,讓我們去看關於科技的電影。
老師一共讓我們看了三部電影,前兩部是短片,第三部是長片。
第一部短片是海底探秘。一望無際的大海到底有多麼的神奇奧秘呢?在一群群魚兒的帶領下,我開始探索海底的奧秘。不一會兒,我看見一隻大螃蟹從岩石後面爬出來,揮舞著大鉗子,好像在炫耀自己的威武;一隻比目魚又出現了,它活蹦亂跳的,可愛極了!這時,從珊瑚中游出了許多海蛇,他們各自扭動著身體好像在跳舞,真嚇人。更讓我驚奇的是,海底居然也有火山和樹林,海底真是太奇妙了!
第二部短片是恐龍的世界。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一下恐龍,下面就讓我給你們介紹介紹吧。恐龍分為很多種:有兇猛的王龍、有劍龍、有頭上長角的三角龍、有尾巴很長的素龍、有會飛的翼龍,還有溫柔可愛的龐龍,它是食草的。你們知道恐龍是怎樣滅絕的嗎?有一天,一顆巨大的行星一下撞擊了地球,頓時地球上火山爆發,到處都是火球,恐龍即將滅絕,你看,一隻龐龍正在吃草,當它發現有危險的時候想跑已經來不及了。就這樣,恐龍的數量一隻一隻的在減少,直到最後都滅絕了。
第三部長片主要講的是有三個人去冒險,可是由於發生了意外,他們都到了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迷路了,但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最終他們都脫離了危險回到了自己的家。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危險困境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不能成功的事,勝利最終就會屬於我們。
當我還意猶未盡的時候,電影結束了,我戀戀不捨得離開了。
E. 科技影片觀後感600字
《聽,地球的低泣 》
靜謐的母親河靜靜地流淌,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清澈的母親河已悄然逝去,取而代之的是泛綠亦或發黃的散發著一股惡臭的河水。是誰抹黑了母親河潔凈的臉龐?是誰給母親河換上了綠衣黃衫?曾經哺育過無數兒女的母親正在抽泣!那些與母親河共同走過漫長歲月的老人們憤怒了!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工廠源源不斷的污水的排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卻讓有些人忘記了感恩,一雙雙充斥著污濁的手無情伸向了母親河。昨日鮮活的母親河已離我們遠去,只剩下衰頹的身軀無助地呻吟…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本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資料表明:全世界森林面積以每年約170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種生物消亡等。所有這一切都在向人類發出警示:人類在破壞地球環境的同時,也在毀滅著自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所以承擔樹木的命運成為我們環境保護工作者刻不容緩的責任。
白居易曾經說過:「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可見能源有限,用度無窮,要求節約成為一種習慣,也成為一種自覺。
有人說,五六十年代的人,縫縫補補又三年;七十年代的人,節儉等於合理消費;八十年代的人,勇於享樂,嚮往「超前消費」。筆者作為80後一代,對於所謂「勇於享樂,嚮往「超前消費」的觀點不敢苟同。
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大家應該行動起來,已經有好多的環保工作者沖鋒在一線,他們佑護了我們的健康,他們的苦樂年華,蹉跎歲月,都化為無聲的環保之歌。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其實,環保事業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事業,就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細節做起」的事業,真正的環保工作,你我都是第一角色--時至今日,人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大自然對我們人類一無所求,而人類只有在大自然的蔭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任意揮霍的家園。她對我們是唯一的,卻不是永遠的。人類不善待地球,這個家園最終變為墓地。
望採納
F. 急!!!科技電影或書的觀後感或讀後感。急
看老美的科幻片的觀後感
自從80年代國內引進的星戰第一集(立體的),我就迷上了科幻類的電影,之前只是買市面上能買...都是些武打的根本沒有創作感,也不引進,這些老美的科幻片內容多沒有敵視我國的內容。畢竟買DVD比下載方便些,除了交流...
G. 有關國際空間站的科技短片觀後感
下文僅供參考:
主要的就是簡單的介紹一下,空間站的發展,和這些航天員的狀況。
看的過程中我停下來好幾次去網路中國航天,還是不明白為什麼中國沒參與到這個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中。
但是現在我們的探月計劃也是非常緊張的進行著,16年還會有13年那樣的大動作。簡直是一代人的美好的記憶。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我們的空間站將是地球軌道上唯一的空間站,也是對我們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獻禮吧。
科幻電影看的多了的話,就會對我們人類的科技水平估計的過於樂觀,僅僅是空間站的舉動其實拆開看的話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起碼是人類能做到的極限了。更何況是離開地球軌道去月球和火星了。
但是,有人說過一句話,我們總是高估技術帶來的短期的影響力而低估技術的長期的影響力,現在的航天技術就是被高估的狀態,但是長期以來必將深刻改變我們對自身的看法和生活方式。
我還是相信技術是有國界的,雖然片子傳達的是一種隔離的狀態的認知。但是現實還是現實,在我們落後的情況下,事情永遠是苦逼的,只有自身強大起來,才能有底氣的說話。
H. 電影《人工智慧》觀後感怎樣寫
電影中,導演斯皮爾伯格以一個非人類為主角,講述了一個機器男孩的心路歷程。人工智慧是人類科技的產品,人類一如既往地對自己的科技產品懷有敵意和偏見。雖然大衛探求與人類平等的情感的努力孜孜不懈,但最後仍以失敗告終,片中包含了斯皮爾伯格對於科技如人類自身的一些反思:當科技力量已經足夠強大的時候,科技是否只能為人類服務,還是能擁有和人類對等的地位?人類懼怕科技的毀滅性力量,但是毀滅人類的並不是科技而是人類對於科技的狂熱與偏見。劇終時的溫情畢竟留下了一絲希望:大衛終於能與人類母親重會共敘天倫。在未來人的世界中,人類、機器人、仙女終於平等地相處在了一起。
I. 誰有科技影片的觀後感啊(是關於地球的先史的哦!)
《與遠古人同行》
親眼目睹人類祖先的生活!本片以深入淺出的劇情見證數百萬年前人類始祖的生活,帶您深入了解不可思議的人類演化歷史;本系列描述的是一個物種,看他們如何結合各種特徵並形成強勢的本能,逐漸演化最後征服世界的故事,這個物種,沒錯,就是我們現代人;這是一趟尋根之旅,藉由特效與先進的人工修補技術,並以科學化的方法,將人類始祖精確地重現在我們的眼前;片中也透過計算機繪圖與創新的數字科技,完整的模擬他們的生活環境!此外,本片也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得以探尋史前人類生活行為,並且揭露猿人始祖的特性是如何的留傳給現代人,甚至進而了解到經由那些關鍵的特徵,才會演化出今天現代人兩足運動的模樣,也看看他們如何打開使用各項驚奇新技能的大門;同時也探討為何一個食腐的物種能比深思熟慮的物種具有更強的求生本能。經由這些的見證,讓我們開始對觀察其它人的思維與感覺產生興趣;最後我們將揭開人類成為成功獨特物種的主要關鍵在於想像力!
J. 科學電影觀後感
平凡的佳作
文/夢里詩書
《模仿游戲》是艾倫·圖靈這位天才的人生傳奇,但在那個過往時代對出櫃的不容,將電影蒙上了一層悲情的基色,三線齊驅的敘事手法劇情上不僅獨具匠心,行雲流水,更將圖靈這一人物予以了多角度立體的呈現,卷福的演技再一次證明了他是多麼契合天才型人物。
進行時、往昔的追憶、學生時代的閃回,三線齊驅的敘事架構構築了《模仿游戲》圖靈的人生軌跡,被打亂穿插於敘事中的三條線索,使得電影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場如同紀錄片的人生傳記,主線迷式密碼破解的驚心動魄,兩條輔線戰後為人扼腕的悲情與學生時代的美好卻又同樣有著對生命逝去的沉痛,雙輔線並軌的情感使得電影從側面道出了圖靈作為同性者在那個時代的宿命,這使得《模仿游戲》在劇情上如同一曲完美的變奏曲,一系列的變化反復,又能按照統一的構成契合於人物情感,形成了該片邏輯架構上行雲流水的所在。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對圖靈這一天才人物的把控是此作的畫龍點晴之筆,一個不通世故的天才形象在卷福的演繹下惟妙惟肖,他的不近人情成為了電影不時之間為人忍俊不禁的笑點,而他對於圖靈這個人物痛苦孤寂負面情緒的把控,亦形成了電影毫無嬌柔作態的情感洪流,這與他在昔日《神探夏洛克》中的演技幾乎是一脈相承的,或許對與卷福而言,這樣高智商天才的人物形象已然能形成了他的定型所在。
如若將《模仿游戲》比作一張答卷,那麼它無疑是對仗工整的,但這卻給人一種太過平實的觀感,劇情邏輯的行雲流水和人物塑造的完美,並不足以使此作能打上滿分,電影將重點過重側重於了迷式密碼的破解之上,使得人物情感在輔線那本自高潮迭起的故事架構,很多時候呈現上卻給人一種刻板如電影中「填字游戲」般的感觸。圖靈人物自身的悲劇性並沒有得到一個能真正動人與心的感觸,這使得此作更多的淪為了一部二戰英國何以勝的記錄,而未能得以真正呈現圖靈這一人物更為深層次的底蘊。
這是一部屬於天才平凡的佳作,圖靈的一生不僅是如今人類計算機的啟迪,更是同性被大眾包容接納的先驅,但在這部戰爭佳作里,這兩點至少都未嘗能有以多麼值得深攫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