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少年馬克思觀後感

電影少年馬克思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6-13 16:53:05

1. 青年馬克思創立科學社會主義對當代青年肩負歷史使命有哪些啟示

青年要有明確的價值目標和正確的價值指導思想。奉行利他主義和實現個人價值相統一的價值觀。確立為人類而獻身的價值理想。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要充分考慮實現人類的幸福和青年自身的完美這兩方面的問題。人類的幸福和青年自身的完美,這兩種利益不是彼此敵對、互相沖突的,也不是一種利益必然要消滅另一種利益。相反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別人的幸福而工作,用戶才能達到完美。

(1)電影少年馬克思觀後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運用社會基本矛盾學說,證明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化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運用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學說,提出要從社會經濟關系和階級關系中去尋求解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沖突的途徑,說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2. 電影《青年馬克思》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青年馬克思》該片講述了1844年,年輕的馬克思在巴黎與恩格斯相識,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1843年,君主專制下的歐洲飢荒肆虐、經濟蕭條,處處危機四伏。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秩序,創造出新的無產階級。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

馬克思自大學畢業後,憑著犀利文筆與非凡思路迅速躍升《萊茵報》總編。然而,因他撰文抨擊普魯士國王導致報紙被迫停刊,隨後,他帶妻子遷居巴黎。在創辦《德法年鑒》期間,馬克思結識了家境富裕的德國同鄉恩格斯。

恩格斯在英國曼徹斯特經營紡織工廠,擁有卓越手腕與經濟知識。他的出現,於金錢、於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後來,兩人受託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即將讓全世界風雲變色。

(2)電影少年馬克思觀後感擴展閱讀

《青年馬克思》是拉烏爾·佩克執導的傳記影片,由奧古斯特·迪赫、斯特凡·科納斯克、薇姬·克里普斯主演,於2017年2月12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2018年5月5日在中國上映 。

角色信息:

(1)卡爾·馬克思,青年革命者。在《萊茵報》因撰文抨擊普魯士被迫停刊後,他和妻女遷居巴黎,生活十分拮據。即便如此,他仍堅持斗爭。在巴黎期間,他與恩格斯相識,雖然一開始稱對方是「門外漢」,但十分贊賞恩格斯所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二人成為革命同志並結下深厚友情。

(2)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富家公子,其父在英國擁有多家紡織廠。但他作為父親工廠的代理人,對父親剝削工人階級的行為極其不滿。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的他,深入工人階級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完成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以此為契機與馬克思成為朋友。不僅與馬克思互為精神支柱,更為馬克思提供了經濟支援。

(3)燕妮·馮·韋斯特倫·馬克思,出身自德國名門望族,卻義無反顧地愛上了馬克思這個「無宗教信仰的猶太男孩」。即便婚後的生活再艱苦,她也沒有向家裡要一分錢。她具有非凡的思想境界,對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

(4)瑪麗·伯恩斯,來自愛爾蘭的紗廠女工,愛憎分明,爭強好勝,積極投身於工人運動。在恩格斯父親的工廠工作時與恩格斯相識,後來與他結為夫婦。幫助恩格斯與正義者同為盟取得聯系,對恩格斯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 青年馬克思的人生境界對你有什麼啟迪

天長地久的友誼

源於對於共同信仰的追求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穿越百年歷程,如今看來卻依然濃郁醇香。他們帶給現代青年的啟示之一:真正的友誼,來源於對共同信仰的追求。影片的開端,一行白色的字幕「1843年初,專制君主統制下的歐洲 飢荒肆虐 經濟蕭條 危機四伏 處於革命的邊緣」。歷史往往驚人的相識,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大清王朝帝國夢破碎了。隨後的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何嘗不也是處於革命的邊緣。三年之後的歐洲危機,總感覺歷史像是有一隻無形之手在控制著一切。年輕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遇,是在爭辯中彼此賞識,原來彼此都對對方的論著欣賞不已,卻始終無緣相見。馬克思討薪之旅,成為兩人友誼的開端。相談甚歡,到了徹夜無眠。兩人都煩透了無政府主義與空想主義,打著「博愛」「正義」的幌子,煽動工人運動,卻沒有實質性的綱領指導。於是將人人皆兄弟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同盟。同一個信仰,始終見證著兩人的友誼。馬克思精通於理論研究,恩格斯注重社會實踐,特別是對工人基層的了解無人能比。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成就了兩者友誼至純至真。為了追求真理,為了解救萬民,他們的友誼早已經上升為革命者的境界,上升為理想與信念的堅定支持者。

空談誤國 實干興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影片中我們看到的青年馬克思始終激情澎湃,敢於向一切權威挑戰,他只信奉真理,始終在為真理而辯。但是辯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道理越辯越清,目的是為了知道工人運動,指導無產階級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要麼發動革命不惜一戰,要麼忍受屈辱等待死亡。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雖然這句話不是馬克思說的,但是它所包含的道理贏得了民眾的擁護。工人階級兄弟們,通過《共產黨宣言》深刻地了解了馬克思主義,了解了自身的階級構成,了解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是敵對的雙方,只有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推翻腐朽的剝削階級,人人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自由。投身實踐,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發動人民,始終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始終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進歷史的進步。

把奮斗作為青春的底色

莫負青春年華

恩格斯調查工人階級現狀,著書傳道時才22歲。馬克思和恩格斯寫完《共產黨宣言》時分別是30歲和28歲。青春芳華是有限,我們要用奮斗的青春抒寫不朽的青春,像馬克思和恩格斯那樣,為了信仰,為了理想,為了解決無產階級而不懈奮斗。影片始終將馬克思與恩格斯作為兩條主線,而他們各自的愛情同樣在奮斗的青春之中。馬克思與燕妮的愛情,早已經脫離了世俗的觀念。燕妮出生貴族,卻因為信仰與馬克思走到了一起,甘心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以靈魂伴侶終身偕老。恩格斯與瑪麗的愛情,瑪麗深愛恩格斯,卻始終拒絕使用恩格斯家族的「剝削錢」,她也想有個屬於自己的孩子,但是又擔心孩子跟著自己受苦,貧困是她選擇獨立自主的一條女權之路,也是她為了支持恩格斯的事業,而付出的巨大犧牲。他們在自己最年輕的時光歲月中,選擇了奮斗,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全世界的勞苦大眾,為千千萬萬無產階級,這是何等的信仰,這是何等的榮光。

4. 馬克思主義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啟示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價值在於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科學的,它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來揭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

啟示二、馬克思的經歷教會大家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雖說理論能指導大家的實踐,但大家應該更清楚的知道實踐是理論的來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來源於實踐並經實踐檢驗的真理才能正確的指導大家的實踐。

啟示三、鑄造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 青年的馬克思在個人感情上也遇到了困難。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遭遇了生活的打壓,然而馬克思卻沒有屈服於命運,而是通過自己的拼搏來改寫命運的軌跡。而馬克思在學術生活中也始終保持著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這些也是馬克思最終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偉人。



啟示四、回望馬克思主義的成長經歷就不是寬闊平坦的,它在曠野中前進,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人生不可能是平坦的、筆直的路,只有在一次次跌倒後又一次次頑強站起來的人才能創造一個輝煌的人生。

啟示五、自覺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 在柏林大學求學期間,馬克思接觸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思想,然而他並沒有簡單地將這些思想吸收或是摒棄,而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吸取其中的精華,最終擴充自己的思想理論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克思

5. 電影青年馬克思 體現出了什麼馬克思主義原理

《青年馬克思》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善於從社會中尋找真理,它是通過社會實踐總結出來的道理。

劇情簡介

1843年,君主專制下的歐洲飢荒肆虐、經濟蕭條,處處危機四伏。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秩序,創造出新的無產階級。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

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馬克思自大學畢業後,憑著犀利文筆與非凡思路迅速躍升《萊茵報》總編。然而,因他撰文抨擊普魯士國王導致報紙被迫停刊,隨後,他帶妻子遷居巴黎。在創辦《德法年鑒》期間,馬克思結識了家境富裕的德國同鄉恩格斯。

恩格斯在英國曼徹斯特經營紡織工廠,擁有卓越手腕與經濟知識。他的出現,於金錢、於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後來,兩人受託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即將讓全世界風雲變色。

(5)電影少年馬克思觀後感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基本內容是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基本理論、基本范疇,是其立場、觀點和方法的理論表達。這些基本原理和范疇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概括。

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是絕對和相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是理論與實踐、科學性與階級性的高度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精髓。馬克思主義是完整的科學體系,也是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不論對社會實踐,還是對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6. 誰有《青年馬克思》電影,求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N4izXY5qJZ-JSn3Kk9Eqzg

提取碼: 69ap

《青年馬克思》是拉烏爾·佩克執導的傳記影片,由奧古斯特·迪赫、斯特凡·科納斯克、薇姬·克里普斯主演,於2017年2月12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2018年5月5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1844年,年輕的馬克思在巴黎與恩格斯相識,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7. 觀領風者有感對到學生有什麼啟示

從小學起,我們就學習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知道他是千年第一思想家,知道他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但也許我們並不知道馬克思是怎樣成為校園里的風雲人物,是怎麼追到全城最美女神的;也許我們並不知道這位比馬克思大了4歲的貴族小姐為了和平民馬克思在一起,幾乎背叛了自己的家族;也許我們並不知道馬克思在上大學期間為了創造一個全新的法哲學體系苦苦思索而病倒;也許我們並不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見面全程冷場,差點錯失40年的偉大友誼;也許我們並不知道馬克思一家在流亡期間生活窘迫可為了創辦新報紙捐獻了剛得到的遺產7000塔勒。馬克思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為了讓新時代青少年認識真實的馬克思,浙江少兒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宣部理論局(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辦公室)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中國社會科學院提供學術支持,國內多家頂級漫畫公司聯合重磅打造的《領風者》系列圖書。

《領風者》是首部以漫畫的方式,全景展示馬克思的親情、愛情、友情、理論及斗爭的圖書,以馬克思的生平為線索,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語言生動鮮活,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設計帥氣俊朗,畫風大氣唯美。

在2019年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浙江少兒出版社邀請了多名專家和《領風者》製作團隊一起漫話《領風者》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上的嘗試。

一、從「新」出發

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傳播是《領風者》的初心,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與時代接軌,《領風者》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讓馬克思的理論真正地活起來。

首部以馬克思為題材的漫畫:以漫畫的形式講述馬克思多姿多彩個人生活、波瀾壯闊的革命經歷和深邃厚重的思想理論,全方位展示一個立體的馬克思。

打造首個馬克思的全媒體系列產品:除了漫畫書本身,還針對不同的受眾和傳播渠道,推出動畫片、主題歌、舞台劇、表情包、動漫周邊等全產業鏈系列產品。

創新結合滿足多層面要求:雖然是一部圖書,但是從主題到內容,既滿足於價值層面對文化、情感的高質量要求,又滿足於市場層面對年輕、潮流的大眾化需求。

二、「磨」出精品

從創意到製作完成,《領風者》歷時兩年,五易其稿,凝聚了大量的心血,只為還原一個真實的馬克思。

還原時代:再偉大的人物,再經典的理論,也不能脫離他所產生的時代,所以只有了解了馬克思生活的時代,才能理解他的偉大。圖書還原了19世紀的時代背景,串聯了歷史大事件,構建了一個立體的世界。

雕刻細節:在腳本的打磨過程中,專家組力求為馬克思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都找到依據,參考了各國各類馬克思相關傳記、理論書籍,還有周邊人物的回憶錄、同時代的經典著作等等,讓這些細節釋放出真實的震撼與感動。

故事新講:把握新時代語境,讓老故事傳播新價值。馬克思是偉大的革命導師,他的很多故事都被人們津津樂道,但是在圖書中,我們採用了全新的角度,大量情節和對話的補充,讓人物更立體,讓故事更豐滿、更有人情味兒。

三、「燃」動青春

《領風者》立足青少年群體,從主題歌到形象設計再到腳本情節、語言風格,都力求創造一個熱血又不失深度的馬克思。

1、一部純粹的中國本土原創漫畫,中國「心」中國造。

2、聯合國內多元化流行音樂的領軍人物——南征北戰樂隊創作了同名的主題歌。

3、基於目前青少年的審美喜好設計人物形象,在真實的基礎上對特徵用美型的手法處理,由國內頂級畫手親自創作。

《領風者》(《使命起源》《夢想啟航》《星辰大海》)致力還原一個真實的馬克思,他是一個偉人也是一個常人,在《領風者》中,大家看到的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而不是傳說中對的神,這個人、這段歷史就會給人力量給人啟迪。

對今天00後10後的青少年來講,可以從《領風者》中學到什麼呢?

學習馬克思的偉大志向。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中學畢業作文里立下了「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遠大理想。有人說,馬克思這是在唱高調。但正是這個遠大理想激勵著馬克思,讓他在顛沛流離和貧病交加中仍然堅守初心,不停地撰寫文章和著作來啟迪人們,用自己的行動引領人們,為創造一個更加公正平等的新世界,獻出了自己的精力、家庭甚至是生命。馬克思去世的時候,沒有人在他身邊,也沒有人知道馬克思當時在想什麼。如果可以設想的話,有一段話可以概括馬克思當時的心境——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他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馬克思做到了這一點,他用自己一生的實際行動,把「高調」唱成了「高尚」。

學習馬克思的勤奮刻苦。馬克思之所以能夠成為名垂青史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是和他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分不開的。馬克思為了完成《資本論》的創作,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廣泛涉獵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養料。當他在寫作過程中遇到一個新問題,總是要把關於這個問題的所有重要文獻都研究完了之後,才動筆去寫下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觀點。為了弄清剩餘價值率的計算問題,馬克思鑽研了高等數學,並寫下了《數學手稿》;為了讀懂俄國關於土地所有制問題的文獻,馬克思在晚年自學了俄語;為了驗證唯物史觀在人類古代社會發展中的科學性,馬克思深入研究了當時新興的學科——人類學,並且撰寫了《人類學筆記》。馬克思的頭腦就像是一艘在海港中升火待發的軍艦,一接到命令就會駛往知識的海洋。正如馬克思所寫到的那樣:「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馬克思的重情重義。馬克思熱愛生活,真誠朴實,重情重義。馬克思家的大門,始終向革命的流亡者敞開,收容他們並且與之分享家裡僅有的一點食物。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誼長達40年。正如列寧所說:「古老傳說中有各種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但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馬克思出身平民之家,但是他妻子燕妮卻是貴族家的千金大小姐,兩個人追求的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戶對,而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在婚後顛沛流離的歲月里,馬克思燕妮患難與共,譜寫了理想和愛情的命運交響曲,成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愛情佳話。

《領風者》是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一次嘗試。主題出版既要有底氣,也要接地氣;既要內容紅,也要形式潮;既要不戲說,也要不枯燥。

從內容上創新講述方式。以往的主題出版習慣於國家視角和大口號切入,習慣於「從上往下講」「從大往小講」,《領風者》從常人視角切入,用普通讀者聽得懂的小故事說開去,引發共鳴。

從內容上創新話語表達。《領風者》下功夫把理論語言轉化為新時代的話、年輕人的話、鮮活的話、言簡意賅的話、記得住的話,不說少說空話、套話、大話,力求讓廣大讀者聽得懂,聽得進,聽了信。

從形式上創新傳播形式,從「簡單思維」轉變到「系統思維」。運用系統思維,走「結合式」創新創意的路子,努力做到內容一次生成,多樣態呈現,多頻次傳播,多渠道發布,多平台運營,避免零敲碎打,防止內容資源浪費。《領風者》出版同名動畫片、舞台劇、主題歌、表情包、小程序測試題等形式對馬克思生平和思想故事進行了整合性的系統開發。同一個IP跨媒介的呈現形式不同,表達方式不同,但最終多方合力,產生1+1>2的正向效果

我們要把好聽的理論故事、生動的通俗話語和豐富的傳播形式進行全渠道傳播。讓不同的受眾,通過不同的渠道,接觸不同深度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成果。

8. 青年馬克思人生經歷與人生境界對於你有何啟示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新時代大學生要立鴻鵠志。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在給大學生的講話和回信中,語重心長地勉勵他們「要志存高遠」「立鴻鵠志」,要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志向。他指出:「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




新時代大學生要堅定不移為遠大志向而奮斗。當前,一些大學生雖有遠大理想信念但易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青年的講話中反復強調要為理想信念奮斗終生,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非常有針對性。「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理應是大學生的自覺追求。


注重學習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的思想家、教育家都特別強調讀書學習。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講:「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人在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是有益的,《顏氏家訓》中說:「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這些論述對大學生理解學習的意義很有啟發。

9. 領風者動漫觀後感

《領風者》是一部7集的日本動漫,主人公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個被相對高度政治化的名稱,就是被帶進了二次元世界中,這也是為了留念馬克思兩百年誕辰發布的動漫。

動漫中的故事情節分配,人物形象設計等都很喜歡。動漫很簡潔明了,敘述了馬克思為了更好地追求真理而不斷前進的故事,使我們更了解馬克思,了解這其中的故事。

這一部短短動漫印證了名人馬克思從少年到青年壯年,到老年,最終到晚年時期,印證了他與老婆燕妮的傑出感情,紀錄了他與恩格斯的傑出友誼,記錄了他的傑出共產主義社會工作。

動畫片頭曲讓人熱血澎湃,「這是一個執著的夢想,鏗鏘有力,未來漫長;這是一種忠誠的信念,昂首闊步,期待遠方。」這是馬克思一生的奮斗。

為了建立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他過著貧窮的生活,沒有錢支付租金,沒有錢救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他,這讓他感到內疚,他也很幸運,有家人的支持,朋友攜手,建立一個喚醒無數人的思想體系。

10. 1.青年馬克思對理想的思考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青年馬克思始終激情澎湃,敢於向一切權威挑戰,他只信奉真理,始終在為真理而辯。但是辯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道理越辯越清,目的是為了知道工人運動,指導無產階級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要麼發動革命不惜一戰,要麼忍受屈辱等待死亡。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雖然這句話不是馬克思說的,但是它所包含的道理贏得了民眾的擁護。工人階級兄弟們,通過《共產黨宣言》深刻地了解了馬克思主義,了解了自身的階級構成,了解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是敵對的雙方,只有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推翻腐朽的剝削階級,人人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自由。投身實踐,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發動人民,始終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始終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進歷史的進步。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少年馬克思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裝電影神鵰俠侶場景圖片 瀏覽:651
經典粵語電影magnet 瀏覽:619
香港導演為什麼能拍好主旋律電影 瀏覽:813
哪個女導演的電影票房最高 瀏覽:914
電影空天獵片頭音樂 瀏覽:156
好看的電影英文的要短的老師 瀏覽:647
中文電影有英文名嗎 瀏覽:538
獅子老虎的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316
女主角叫鬼如玉電影 瀏覽:830
給英文電影配音app 瀏覽:981
韓國一部電影名字很難寫 瀏覽:146
一部喪屍有思想的電影 瀏覽:841
失憶泰國電影 瀏覽:410
張藝興和關曉彤新電影 瀏覽:807
中文電影字幕翻譯歷史 瀏覽:650
歌唱祖國電影觀後感 瀏覽:652
宋小寶電影經典片段完整版 瀏覽:785
十部經典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322
哆啦a夢電影大全2016 瀏覽:757
重慶大渡口鋼花電影院在那裡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