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馬布里》觀後感600字
期待的一部高以翔的影片上映了。說真的這部影片有別於其他的影片,我不能說它小眾,但確實願意花錢來看的人甚是少,網上選票的人就三五個,而去到影院也是寥寥可數的幾人。但是票房不等於影片的質量,以及對人類文明推進的深遠意義。這樣的影片不跟風,沒有小年輕的愛戀,沒有特效的宏偉,沒有悲情的催淚......但是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來彌補空缺。
身邊的人大抵不會相信我一怎麼會去追這樣一部體育片。而且還是一個人去看。我想說其實能有幸奉獻票房(雖然是微薄之力)是因為高以翔,還是回到了他的言情片。但是始於言情,卻堅守於他的體育精神和生活方式。
影片一開始就是回到馬布里小時候練球,他很喜歡籃球,而且一直以來爸爸對他的籃球夢想都是無條件的支持。馬布里也是用自己的汗水和天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家人的窘迫生活環境。
人生就是變奏曲,沒有誰可以跳脫。 這時, 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就在他第13年效力於NBA時,最愛他的爸爸因為突發心臟病離開了。禍不單行,也就是這時他所熱愛的籃球事業也走到了盡頭,NBA放棄了他......他失去了熱愛的籃球場,失去了一直支持他愛他的爸爸,他還有什麼?人一旦抽掉了主心骨,就如一具行屍走肉!
但是生命是平衡的,以我們了解或是不了解的方式。上天為你關上一扇窗,就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北京歡迎你!來自中國的橄欖枝投向了馬布里。機會放在眼前,是否能抓住也是本事,是金子就會發光,馬布里就是馬布里,他對籃球從來沒有猶豫,發自內心的渴望讓他無往不利。來到了中國,馬布里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他依然努力,依然想贏,那種精神感染著身邊每個隊員,這就是強烈願望所散發的魅力,這就是Leader。在起初大家的質疑聲,到中間大家的齊心協力,再到後面的帶領大家拿下冠軍,這一路的堅定信念讓馬布里迎來了久違的勝利滋味。
我不能說這是一部多麼傳奇的個人傳記,但是確實是一部值得去品味的影片。教科書式 的影片,淡淡的感動、簡單不拖沓的紀實寫法、男人與男人化解矛盾時的簡單處理方式、教練的精闢教誨等都不可不說這部影片不俗。
最後還是因為私心,想聊聊高以翔,在這部戲里他應該不算討喜,甚至有些夜郎自大,不認識他的人確實不太會因為這部戲圈粉。不過高以翔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他一直在做他喜歡的事,是一個隨心的人,在自己能夠掌控的范圍內選擇自己的所愛,順遇而安。大家萬不會想到一個身高195的男子卻靦腆不善言辭,他的魅力在肢體語言上!在籃球場上的他,可以說更能展現真實的他,他不需要因為身高而去將就別人。他的內心是豐富的,卻因為中西文化差異讓中國的很多觀眾走不近,而他也進不來。不過,他是美好的,至少在我能看到的地方他是無可挑剔的,包括他的性格。
就這樣吧,一切的境遇絕非偶然!
⑵ 2015年cba總決賽的觀後感
徐濟成:關於2015年CBA總決賽斷想
2015年03月09日10:32 體育專欄 作者:徐濟成 我有話說(1,054人參與)
大徐籃球筆記 2015年CBA總決賽斷想
一,新紀錄必將誕生
朱彥西在半決賽中神兵天降的補籃,不僅把北京隊送進了總決賽,同最後無論誰是總冠軍,CBA都將誕生一項新的記錄。
1,如果北京奪冠:北京將第一次衛冕成功,成為CBA歷史上繼八一和廣東之後第三支能夠衛冕的總冠軍球隊;在一個擁有20傢俱樂部的職業籃球聯
盟中,20年間有三支不同的球隊做到了衛冕成功,盡管數量不多,但畢竟標志著聯賽品牌的提高。特別是新的衛冕冠軍淘汰的是「多年」稱霸並「多次」衛冕的老
牌王朝球隊廣東隊。
2,如果遼寧奪冠:CBA將誕生第五支總冠軍球隊。雖然不是遼寧籍教練和運動員第一次奪冠,但這畢竟是在遼寧的土地上、在遼寧的大旗下,遼寧球
員和教練揣著自己的戶口本和身份證,穿著自己的球衣、拿著遼寧投資人發的工資和獎金拿下的第一個總冠軍。這不僅是中國籃球人才老根據地品牌的新生,更是
CBA地域實力的整體提高的印證,是在部隊體系和「北、上、廣」經濟發達地區之外的第一個總冠軍。CBA的20年,也是中國經濟發展20年的間接寫照,特
別是遼寧將成為八一、廣東、老上海和北京之外,第一個CBA俱樂部投資人變換之後奪冠的球隊。真的奪冠了,千萬別忘了那位曾為遼寧嘔心瀝血的韓老闆。遼寧
的媒體也可以查一查,其實CBA歷屆總冠軍球隊中,無一例外都有遼寧人!
二,品牌到底是什麼?
寫此筆記第一段的時候,廣東到底「多少次」總冠軍?「多少次」衛冕?遼寧到底「多少次」殺進入總決賽但總是以「第二」而歸?每一屆CBA總冠軍
球隊中到底「有多少」遼寧人?這么多「多少」,可是我在以「中國籃球協會」名義出版的《2014-2015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官方手冊》竟然遍查不到!
這又是一大發現。多少是多?多少是少?20年的奮斗和風雨,多少中國籃球人為此付出了青春、汗水和財富?才凝聚成這些「多少」的數據!但是竟然入不了中國
籃球的官方手冊。其實一個聯賽的品牌經緯線,就是由這些「多少」的數據一根一根編制而成,一根斷裂,整幅凌亂。雖然上下都喜歡古玩古董的官方如此不重視或
不願意積累和展示CBA職業聯賽的歷史數據,如果網站和媒體能夠自行整理,這些「多少」會讓你在寫比賽和看比賽的時候感慨不已,未賽先嘆:「真不容易」。
三,總決賽實力對比依據
1,需要忘掉的總決賽「偽數據」:北京是衛冕冠軍,但常規賽第四;遼寧是七年內總決賽新客,但卻是常規賽第二;常規賽遼寧隊主客場雙殺北京,經過季後賽,這些和總決賽的狀態和心態已基本無關。
2,頑強是共同的特點:遼寧是第四節「惹不起」的球隊,馬布里是第四節「惹不起」的球星。遼寧特點是後來居上,北京特點是相持力強。頑強的球隊
個性雙方在季後賽已經充分展示。遼寧可以在沒有郭士強被罰出場和哈德森六犯離場到絕境中後來居上戰勝強敵廣廈,北京可最後六秒和加時賽用不可思議的三分和
補籃將廣東幾乎已經到手的勝利兩次奪走。
3,總局賽的馬布里和哈德森
總決賽的哈德森對於北京隊來說並不陌生,北京去年奪冠就是因為盯死了當時作為新疆隊隊魂的哈德森;總決賽的馬布里對於遼寧隊可能不太熟悉,雖然遼寧上下都看過馬布里和廣東隊的恩怨和決斗,但是自己臨場可能是另外一種感覺。
4,兩天一場的賽制
總決賽賽制2-3-2。遼寧主場4個北京3個。遼寧4個主場劈兩半,頭尾各2個,北京3個在中間,三場連續在五棵松。其實對於雙方真正有影響的
不是在誰家的主場作戰,而是從3月10日到3月19日的10天中,雙方要對戰5場,這5場的結果將直接奠定總決賽的走勢。兩天一賽的節奏,對於北京的核心
馬布里是一個巨大的考驗!38歲的年齡,體能恢復是一個必須完成的挑戰。而遼寧隊的核心哈德森只有31歲,體能優勢明顯。陣中本土球員除了1985年30
歲的楊鳴和1987年28歲的韓德君外,其餘的隊員都是90後。所以對於北京來說第一場、第三場(回到北京的第一場)和第五場是要力拚取勝的,這三場要是
頂不住,遼寧就有可能成為脫韁野馬,絕塵而去。因為遼寧有足夠的資本把每場比賽都打成強悍的體能大戰,比如半場擴大的緊逼,下半場特別是第四節的全場緊
逼,把身體對抗和高節奏不斷升級,希望能夠壓垮和拖垮北京隊。所以從隊醫配比上看,遼寧有兩個隨隊隊醫,北京應該至少增加一個隊醫,誰恢復得快,誰的戰斗
力強。
5,總決賽經驗的辯證法
北京總決賽經驗豐富,去年、今年都有。遼寧隊總決賽經驗最新鮮的只有哈德森,是輸掉比賽的體驗;其他遼寧球員七年前有的總決賽經驗也是輸球的經
驗。但是整個常規賽,遼寧隊和強手對陣幾乎都是後來居上,從本賽季第一場前三節落後佛山12分後來居上110比103戰勝對手,一路打來幾乎就是場場在為
總決賽做准備!遼寧隊在常規賽被青島和廣廈後來居上了之後,在季後賽第一輪和半決賽先後復仇,把負經驗變成正能量。這一切幾乎都是為了和北京或者廣東見
面。所以總決賽經驗不能一概而論,真正起作用的是贏球的體驗。
6,本土球員勢均力敵
兩隊都有國內最出色的本土球員群體,這是決定比賽勝負的基礎和前提。外援再神奇,沒有本土基礎,球隊無法勝利。以雙方剛剛打完的半決賽系列為例:
北京半決賽固定輪轉球員6名:平均上場30分鍾的隊員是孫悅和李根;25分鍾以上的隊員是翟曉川和朱彥西;20分鍾以上的是吉喆,10分鍾左右的是張松濤;其餘隊員如張慶鵬、王驍輝、陳磊、方碩平均出場時間不足3分鍾。
遼寧隊半決賽系列固定輪轉隊員5人;平均30分鍾以上的隊員是郭艾倫、韓德君和李曉旭;其中郭艾倫甚至達到3場比賽平均上場42分鍾!25分鍾
以上的隊員有劉志軒和賀天舉;10分鍾左右的隊員是楊鳴;叢明晨、趙繼偉、衛猛和廉明等小夥伴上場時間不足2分鍾;其他隊員未見名單體現。這里沒有統計這
些隊員的得分,因為上場並不意味著只得分,組織、防守、前後場籃板、下快攻都很重要。所以固定的上場時間是這個球員在球隊整體價值的真正體
⑶ 400字至少。觀後感看林書豪勵志紀錄片。
年齡的增長使得我對籃球的熱愛隨著姚明的退役而變的雲淡風輕,不過如今卻被一位一位名不見轉的23歲的美籍華人重新點燃了我對它的激情,他僅僅用五場比賽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林書豪在和籃網的比賽中一戰成名,他僅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全世界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偶然看到《林書豪:夢想的力量》一書,細細拜讀了一番,收獲頗豐!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高度評價林書豪「林書豪的崛起是一個偉大的勵志故事,這甚至已經超越了體育本身的意義,深受感動!」這讓人倍受鼓舞,也從中能明白了點什麼,書中的林書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NBA的體育明星,他還是一個哈佛高材生,他對夢想有著不懈的追求,他被認為是「為夢想而努力奮斗」的典範。此書中作者從年輕人的角度來解讀林書豪成功精神真諦,其大致可以分為如堅持夢想、做好准備、等待時機、長期為夢想堅持不懈等等!
林書豪已經成為一顆璀璨的籃球新星,但他離巨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近兩個月來林書豪的狀態起起伏伏,這一股林書豪現象也在逐步褪去,但他的經歷會一直激勵著我們每個人學會在逆境中成長與堅持。書中寫到了林書豪的內心世界非常強大,他內心的強大並不是同齡人所能比擬的,這從林書豪的經歷可以窺探一二,林書豪他曾經是高中時代最棒的球員,贏得過州冠軍,在大學聯賽中也有過上佳的表現,但最終的選秀會上卻無人問津。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普通人身上也許有的人會一蹶不振,但林書豪沒有,他唯一去做的就是埋頭努力打球。在NBA他是唯一的頂著哈佛光環的球員,所以我認為林書豪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勵志書,我們在解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在給自己夢想注入力量!
對於林書豪這樣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美籍華人,作為哈佛的名校生他所接受也完全是美式教育。他的成功是否可以復制呢? 這本《林書豪:夢想的力量》一書,對林書豪做了一個全方位解讀,從林書豪成功的12個關鍵密碼入手,把林書豪現象作了一次全面的解剖,得出結論林書豪的成功是完全可以復制的。例如堅持夢想、做好准備等待機會、長期堅持不懈、勝不驕敗不餒、注重團隊精神、保持強大的內心等等。這本書告訴我們為了夢想只要勇於堅持,夢想終會成真,林書豪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勤能補拙是良才」這一道理,因為從身體素質來講,亞洲人由於身體特性較歐美身體素質相差甚遠,但是他卻利用後天的努力和智慧來贏的比賽贏的尊重,他可以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一切只因夢想的力量在支撐著他。
愛迪生說過一句話,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成功向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林書豪現象尤其證明如此,機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他沒有能力抓住這次機會,也許這輩子就將碌碌無為的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他的成功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示,書中作者總結的12條成功密碼我認為適用於任何人、任何職場,我們在追逐夢想的時候要清醒的認
⑷ 電影《夢之隊》的觀後感
《夢之隊》這部電影是描述了一個頂尖籃球高手的故事。他在軍隊的籃球隊里時在一次比賽中被對方球員惡意犯規而受了傷。此後他只好去山村裡教一群小調皮搗蛋鬼學籃球。這個頂尖籃球高手就是韓老師。 韓老師在山村裡教搗蛋鬼們動作要領,比方說運球跑之類的。可是老師一邊叫運球跑,他們一邊抱球跑,老師問柱子學到了什麼,柱子說:「運球跑!」老師說,柱子是最聰明的了,讓他示範給大家看,你猜他怎麼著,他居然口上說著運球跑,可卻還是抱球跑,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兩天後,韓老師接到了比賽通知,信是這么寫的:為了迎接2008中國北京奧運會,所以每個學校都要參加這個籃球比賽,冠軍隊伍還可去北京看奧運會。大家都很興奮,可是第一場比賽前,孩子們不聽韓老師的話,在比賽時慘敗。接下來的每一天,老師的言行深深打動了每一個孩子,他們努力學習,把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裡。半決賽時,他們發揮出了最好的水平。還在這個時候取了個隊名「夢之隊」。 決賽前一天,老師騎車時不小心摔在山溝溝里了,受了重傷。孩子們到了賽場,學校老師和家長都沒把這一消息告訴他們,他們的心完全在韓老師身上,都到半場了,比分卻是15比5,夢之隊5,老虎隊15。這時,在醫院里,韓老師碰到了他的同學,苦苦哀求同學讓他去,他的同學看到了他這么堅決,就拿來推車,讓他坐在上面,跑到了體育場。 大家看見了韓老師,就像看見了救星一樣,忙跑過來,韓老師用平時規定的術語和他們說了好多作戰方法,還一再提醒:「千萬不能犯規!」孩子們提起精神,努力比賽,結果獲得了第一! 我想,世界上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一個山村裡的籃球隊都能在1個月里訓練得很好,比賽得第一,我們有什麼不能做到的呢?他們靠的是什麼?就是韓老師負責到底的精神和孩子們努力到底的精神。
⑸ 《我的世界我的夢》姚明 讀後感
[讀《我的世界我的夢》有感]堅持的力量——讀《我的世界我的夢》有感曾經有過無數人,讓我為之感動,讀《我的世界我的夢》有感。從郭明義到袁隆平,從劉偉到劉翔……他們的所作所為無一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但這其中,姚明——中國巨人,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堅持。1980年9月12日,姚明出生於上海市第六醫院。他的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父親姚志源身高2.08米,曾效力於上海男籃;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是70年代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 在姚明的4歲生日時,他得到了第一個籃球。6歲時看美國哈里籃球隊在上海表演,知道了NBA。9歲那年,姚明在上海徐匯區少年體校開始接受業余訓練。由於從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他對籃球的悟性,逐漸顯露出來。5年後,他進入上海青年隊;17歲入選國家青年隊;18歲穿上了中國隊服。年輕的姚明有著不同與常人的堅持,每天的訓練都要把自己練得筋疲力盡。每天上千次的投籃訓練,在常人眼中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務,但他卻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了下來。直到他退役的前一天他還在籃球館里完成了這項他堅持了十三年的訓練。姚明的堅持,不僅在於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訓練,更在於他的責任心,他的信心以及他的感恩。王志郅是姚明之前最受矚目的中國籃球運動員,曾經非常輝煌並且也是很多運動員的目標,姚明在訪談的時候提到大郅,說在他剛到國家隊的時候大郅就是他奮斗的目標,他和大郅平時的交往並不多,但他很感謝大郅也曾經跟大郅說過:沒有姚明大郅還是大郅,但如果沒有大郅就沒有今天的姚明。在中國,運動員往往很小就開始了體育生涯,文化教育相對缺失,絕大多數的運動員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績的,退役後多數沒有任何謀生的手段甚至很多生活悲慘。在訪談中姚明提到這些運動員,懷著強烈的悲憫。他希望從事運動生涯的運動員最終能有個好的歸宿,能夠有一技之長,能夠快樂的從事體育運動。他不隊的勸阻堅持收購上海籃球,不是他認為球隊能夠讓他賺錢,而是認為有責任給上海隊的隊友們更好的訓練條件,之後他不僅僅是出錢還積極督戰,上海隊也因為他狀態有所改觀,也許上海籃球隊會因此改變並取得突破性的成績也未可知,讀後感《讀《我的世界我的夢》有感》。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之下,姚明用堅持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他的責任感告訴他自己,這不是一個人的戰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榮譽。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在勝利前卻步,往往只會擁抱失敗;如果在困難時堅持,常常會獲得新的成功。古往今來,無數的取得成果不都是依靠堅持而取得勝利的嗎? 我雖不是一個籃球迷,但在奧運會期間最關注的是籃球比賽。關於姚明帶傷回國打奧運會這件事,從比賽半年前就一直議論,美國網友在《休斯敦時報》的論壇上對姚明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抨擊,這些所謂的「反對派」理由看上去義正詞嚴,那就是,你拿著火箭的錢,為何要為中國男籃賣命? 美國很獨立,勢必就養成了某些人「自私」的個性,在中國人看來「國家榮譽高於一切」的情懷,在他們眼裡也成了某種莫名其妙。但正如姚明在一趟電台節目中說得那樣:「嘴都是長在別人身上的,只要問心無愧,我還是會做我認為對的事。」 正是這種堅持,姚明慢慢改變了美國有些人的看法。特別是在地震發生之後,背著國內無休止地對其「捐款太少」指責,姚明毫不在乎地做著自己的事。先是聯系NBA聯盟一起發起賑災宣傳片的錄制,然後派遣姚之隊親赴四川災區研究災後重建工作,後來又發起「姚基金」,為下一步的扶助計劃早作打算。這一步步走來,姚明體現出的愛國精神讓無數人動容。這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當姚明得知四川地震發生後,連續幾天,他的眼裡就不時噙著淚光。 姚明的一舉一動,感動了我,感動了全體中國人,也改變了美國人的態度。我是一名中學生,我眼中的姚明總是默默地堅持。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困難,記得一次我在學習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打開電視機,想放縱一下自己,卻被電視上正在播放的姚明吸引住了。那是姚明退役的新聞發布會。正在播放的是姚明在美職籃賽場上帶著受傷的左腳堅持打比賽,那一次次堅強的投籃,和他眼中那種中國人特有的堅毅,無不讓我感動。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困難,正是堅持讓我取得了最終的成功,我正是贏在堅持!姚明是我的榜樣,也是我心中的堅持!
⑹ 中國男籃vs美國男籃觀後感
力量 速度 彈跳等質素確實不及美國 但可以看出中國在面對夢八時並不畏懼去打 而且內線技術明顯強於夢八 不知各位支持與否……
實際上 中國隊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外線不能有效地組織進攻 年輕球員心理問題嚴重(原廣東隊兩個……唉……)
……以及……老尤的球員分配……很X的……
中美這場比賽在處理一些外線得分時表現出了從前少有的堅決(不知是不是因為事前不抱太大希望而放鬆濫投) 這也算是中國籃球近幾年的進步 只是中國男籃……應該是中國籃球在國際賽場上長期存在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太大的解決:後衛問題。面對國際球員的緊逼和聯防 中國後衛粘球久 易丟球的特點還是暴露無遺 一人粘球 四人遠觀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 這是中國隊打陣地進攻時最為嚴重的問題
同時 cba體制下對球員心理造成的影響也是十分嚴重 比如下半場有一個罰球進後被夢八發底線球打成的快攻……nba說的好 「Where amazing happens」 要求球員在球場上一刻都不能放鬆 但是我們的球員就是此方面意識嚴重不足 所以還是頻頻出現發球被斷 被對手反打快攻 傳接配合不到位等問題……
比賽結果大家已經看到 「中美男籃對戰最小分差」……不是值得歡喜的評價 「從中還是暴露一些問題」也是一句經常聽到的結論 我們應該去做什麼 去改變什麼 這才應該是夢八要帶給我們的
⑺ 電影《特別的愛》原名《投籃者》的 觀後感,講一個16歲男孩的,幫幫忙,不是知青的
《特別的愛》講述了一名叫穀雨的16歲智障男孩,非常喜愛打籃球,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參加中國特奧會籃球選拔賽,一步步融入社會,一步步改善心智的故事。尤其是它的結尾,很有創意,很有人文精神高度。 影片《特別的愛》講述了智障兒穀雨與「富二代」的故事。富二代庄燁子承父業,但是被認為品格低下,遭遇了一系列人生困境。一次不經意的邂逅,他遇到熱衷籃球運動的穀雨,庄燁把穀雨訓練成特奧運動會籃球運動員,在幫助穀雨的過程中,讓自己善良的一面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從而被眾人接受,收獲事業和愛情。 電影包括兩條主線,一條是智障少年穀雨的成長,成長為一個特奧籃球運動員,一條是富二代庄燁的成長,成長為關愛社會的青年企業家。
⑻ 以看籃球賽為話題的讀後感,英文
觀看中美籃球賽有感
8月10日晚上二十二點十五分有一場籃球賽,它被人們稱為「死亡之組」,因為中國籃球隊要對戰美國實力超強的夢之隊。這場球賽受到了全世界球迷的關注,全場座無虛席,就連美國總統布希也來觀看球賽。
這是一場群英薈萃的比賽,兩隊打的非常激烈,中國隊姚明開場就來了一個三分球,美國隊也當仁不讓,很快就追平了比分,當打到了第三節的時候中國已經落後了很多分了
,姚明終於找回了感覺,連著幾次蓋帽,七次籃板球。李楠也連著幾次給對方造成失誤,可是三十一分的分差已經無力挽回,中國隊最後以失敗告終。
雖然中國隊最後敗給了美國隊,但中國隊在外線投籃連連得手,籃板球也控制的不錯,並且每一次和美國隊的距離都在縮小,說明中國隊每一場球賽都有一定的進步。我堅信,總有一天中國隊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⑼ 請找一篇關於電影大灌籃的觀後感(比如什麽人有什麽樣的品質)
整體來說,有一些短,故事沒有很好的張開,才100分鍾,導演完全可以繼續多拍點。刻畫人物,還好,在最後的時刻人物的性格出來了,雖然有點晚。畫面還好,這個片子其實對畫面要求不高,因為這是喜劇片,不過開頭練習「乾坤大那移」的時候,雪花飛舞和慢鏡頭營造的氣氛倒是挺美。表演,傑倫搞笑天賦讓我驚喜,但是還是能看出傑倫不是專業演員,不過,總的來說可以用不錯來形容,傑倫可是全身瘀青拍完片子的,疼的時候,他就算是吃消炎葯、去痛片也要堅持拍戲,而且99%的特技、危險時候,都是傑倫親自完成的,拚命和成龍有一拼!所以認真和敬業的精神大抵可以彌補傑倫的不足了。曾志偉是我覺得整個片子刻畫的比較成功的一個人,表演也不錯。音樂,一般,確實一般,除了特技的聲音還有傑倫的周大俠,照比不能說的秘密的音樂,大灌籃太爛。鏡頭玩的挺溜, 蒙太奇在有些地方的運用也很精彩。這是一個成功的喜劇片,看這個片子比看春晚的有些小品來得實在,我推薦大家看春晚小品沒笑的可以去看看大灌籃,反正裡面的笑料挺多的,還有演佟湘玉那個演員和黑皮,挺有意思。當然,傑倫黑們還是免了。而且我也奉勸傑倫黑子們不要去看,不然看到你們的過激評論我會沖過去打你們的。識趣的你們就安安靜靜的呆著吧,傑倫現在是中國政府的香餑餑,傑倫黑們消消停停的過好你們的年,啊。
片頭開始,是傑倫特意在拍戲之外新拍的一段戲,拍片頭那個地方傑倫很辛苦。因為傑倫要5點起床,沒有吃飯,就去吊鋼絲,說威亞吧,專業點,這是程小東指導的特色,並且百用不爽,例如《滿城盡帶黃金甲》里在山崖上飛下去的那些忍者,可以算是威亞用得最驚險和大氣的一次了。動作指導,程小東是很讓人放心的,傑倫也和程小東合作過。所以紅花會砸場子那一段,傑倫的打戲十分精彩,感謝程小東的動作設計,傑倫打的兼顧了「酷」和「幽默」,差不多就是成龍幽默功夫和李連傑真功夫的合體(只是形容,這倆人功夫當然比傑倫好多了),配樂吧,這個地方有些失誤,本來《周大俠》這個歌曲節奏很適合這場打戲,有些動作確實很巧妙的與周大俠的音樂結合在一起了,比如曲子第一段過去後中間的那一個過渡段,很安靜,恰巧這時畫面也很安靜:傑倫被一群打手包圍。接著就是一個音樂上的強拍子,傑倫的飛腿也應聲而出。不錯。但是一曲結束後,他們還在打,周大俠再次響起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是,突兀。這個音頻剪輯很不好。不過,其間,傑倫的一些可愛又搞笑的動作還是博得了全場的笑聲。
片子最開始,第一個橋段,就清楚的表明了——這是一個喜劇片。吳宗憲把嬰兒傑倫帶給他師兄那一段實在是搞笑。吳宗憲把一本《乾坤大挪移》給了他的師兄,而他師兄卻讀出了N個錯別字,好像是讀成了「乾坤大那移」吧?我記得是這樣。這個地方實在是太搞笑了,我在看預告片的時候看見了這段,笑噴了都。而且,這個地方,劇情的伏線埋的還算不錯。開頭出現,然後這個情節就「伏」 了起來,到最後,傑倫使出乾坤大挪移的時候,這個情節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畫面不錯,師父練習乾坤大挪移的時候,特技加上一連串快速的短鏡頭切換來表現師父打太極時候的柔和又高超的技術動作,雖然看起來有點迷糊(快鏡頭王家衛電影里常用),但是給人的感覺倒是比較酷的。師父打拳時念 的台詞極具搞笑氣氛,開始的時候念的是古文,什麼無極啊,萬物啊,後來念著念著變成物理了,什麼將萬物打成分子,進行分子重組,太惡搞了。最後師父的死也更加無厘頭:自己打拳被凍死了。有點星爺電影的味道。
接著傑倫出場,開始的時候傑倫戴著一個民工帽,起著破舊的自行車出場,引來不少小fans的驚嘆和尖叫聲。剩下的戲,就靠傑倫撐了。
講實話,劇情其實很粗糙,太急,而且有些鏡頭似乎在花絮里出現了但是被剪掉了,讓人很不爽,以後買一個導演剪輯加長版的看。劇舉例來說,介紹傑倫4大師父的時候,原來有更大的展開的,但是電影院里看的時候全沒了。所以中間大部分其實都是靠傑倫和立叔這個角色推進,是影片的動力。可惜推進速度實在太快,有些地方轉場也很突兀……那邊傑倫正在練習,再一轉鏡頭就轉到比賽中了,讓人摸不到頭腦。有一些鏡頭是聲音蒙太奇轉場,《辛德勒名單》里我見到有過運用。不過呢,既然是喜劇片不是懸疑片,劇情的不足也只是一個小問題,而且有些伏筆做的不錯,如,王剛的窩囊,與後面呼應,傑倫的鐵布衫,也對後面情節有影響。立叔扔鐵罐那段,全場笑翻了,一個不錯的段子。立叔的出現,給了影片以「明確的動機」,這是創作劇本的老套路,加上沖突和結果,就是三動作結構。這種商業喜劇片必然會遵守這個准則的。主要情節線和次要情節線很明顯,一個是籃球,一個是感情線。人物刻畫我覺得立叔刻畫的很好,這個人是一個真實的人,先不管他是好還是壞,首先他有一顆真實的心。壞人也可以變好,好與壞其實 沒那麼大的溝壑。立叔承認自己把阿傑只不過當成搖錢樹,立叔喜歡錢,這是目前很多人想要為之奮斗的目標,誰都喜歡賺大錢,可以理解。但是,立叔失敗了無數次,正是心灰意冷的時候,遇到了傑倫,所以在傑倫身上,立叔不僅僅把他當成是搖錢樹,更多的是自己的希望和理想,這種感覺和任天堂在破產前夕孤注一擲的成功游戲作品《最終幻想》很類似。立叔將所有的夢想都放在了傑倫身上,就像任天堂將全部的希望放在了《最終幻想》上一樣。立叔可以為了傑倫甘願被打也不賣掉他,雖然他也坦誠的說:「說真的,他們開的價碼確實很誘人。」最後的時候,立叔放走阿傑的時候,他下狠心給傑倫買了一個2萬6的西服,也誠懇的說出了自己的初衷。其實,能知道自己的內心,知道真正的良心不安,敢於承認自己錯的地方,何嘗不是另一種偉大和善良?有些犯罪的犯人甚至殺完人毫無感覺,永遠不懂得懺悔和反省,所以他們的心都是黑色的。所以,我覺得立叔這個人的塑造要比傑倫鮮明很多。那麼,傑倫在片子快要結束的時候,有一個橋段,終於給了傑倫升華他形象的機會,他放棄的接管老爸的金融業,重新回到了立叔身邊,表現了他的朴實,善解人意,敢於放棄,待人真誠。傑倫最後部分回頭看著立叔那一段煽情很好,傑倫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那一滴眼淚也不容易了,神態拿捏比較到位。這也終於給了影片中,阿傑的一個人格定位,不然,我們看完片子,只能記住傑倫的傻傻的可愛而無法形成電影人物的具體印象,這樣的話,那就太失敗了。
感情部分太少,被淡化了很多,大部分感情部分的橋段都被導演用作了搞笑,比如下雨天的那個地方,傑倫那一句:「撤」讓全場又笑抽了。
演員陣容挺強大,黃健翔在這個片子里起到了奇兵的效果,當他喊完:「方世傑生日快樂!」後,全場看見黃健翔的臉再次笑翻。還有黑皮和掌櫃的,笑果也很出眾。而且還有一個女主持人……我師妹告訴了我名字我忘了,反正陣容絕對豪華,阿sa等人的加盟也會帶來更大的票房號召力,符合一個好的商業片的標准。
團結這個主題體現的不是很明顯,只是在最後的階段才有所展示,片子更多的是展示人物的性格。
至於有關電影標題《功夫灌籃》的功夫,倒是貫穿了片子的始終。首先功夫學校里那些行頭還真像是那麼回事。上來王剛對著傑倫來的那麼一拳挺忽悠人的,感覺這個校長挺厲害,慢鏡頭給的那麼讓我們傑迷心碎,結果傑倫使了金鍾罩鐵布衫把王剛的手給弄壞了。其中有一段傑倫被N個大漢拿鐵棒子圍圈打的段子,我旁邊的幾個小女生立即受不了了,有的說:「哎呀,傑倫疼死了……不許打傑倫」,有的則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來表示對傑倫的心疼。……(雞皮疙瘩)……,這個地方也可以對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作用。最後四大師父一起出場那一段才算是名副其實的「功夫籃球」,場面也確實壯觀,詠春拳,太極拳,針灸,蛤蟆功,真是各路神仙顯神通。其中有一個台詞巨經典。
窩囊廢王剛被逼和佟湘玉飾演的妮師父PK。
王剛:「妮師父,我們怎麼說……也認識了那麼多年……可別下狠手啊!」
佟湘玉扮演的妮師父笑呵呵的走到王剛面前:「訥不下狠手…………」
鏡頭切到王剛開心的笑容,
然後再切妮師父:「訥下毒手……」
靠,笑爆……
其餘的有關特效方面,我也沒什麼說的,很好很強大,只是,單手灌籃的感覺總有些不對呢……誰知道,也許是看麥迪科比扣籃看多了,突然之間看這樣的扣籃不是很習慣。
要說一句,電影劇情沒有mtime上介紹的劇情那麼瞎,mtime上介紹的劇情簡直都是錯的,還說什麼阿傑和莉莉結婚生孩子,完全是放屁啊,不知道mtime怎麼想的!!!
如果要拍續集,最重要的是,請導演拍得長一點,別把劇本弄那麼倉促,謝謝。
⑽ 大灌籃影評
競技比賽加上了功夫、特技、秘笈、玄術之後是一種撒子樣的後果呢?按理周傑倫從小見證了師付的乾坤移動大法的威力,而又沒有與師付一起「走火入魔」到冰鎮,他該是一代強人重出江湖,輝煌無比。但是,劇情到此一轉,他反倒走起了麥城來,要不是曾志偉把他的潛力開發了出來,用到了籃球場上,他基本被埋沒掉了;周傑倫的潛質被開發了出來,球場上的竟技+武功、輕松,那生了得,造就了一場「功夫大灌籃」呀,瞧吧,小小的籃球象子彈一般飛向籃框,與球場上的冤家、球場下的敵人一番惡戰,你可以猜得到結果了。玩轉籃球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