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後天電影觀後感150字

後天電影觀後感150字

發布時間:2022-07-07 18:56:57

❶ 電影《後天》的觀後感

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無疑是個警示:溫室效應將導致地球災難,環保問題需政府重視,人民自覺。2004年的老電影,教育意義不用贅述,世界早已關注並執行。今天推薦這部電影,純粹是為它強烈的視覺美感所震撼,讓我一度忘記高科技的效用。其空前的想像力和磅礴氣勢,迄今無人超越。它是後繼者朝拜跟模仿的經典。《The Day After Tomorrow》,絕對是災難片的巔峰之作。

故事伊始在南極洲拉森冰川,一望無際的冰面,遠處盡頭的霞光。幾個黑點是勘測隊所在地。半分鍾內橫生變故。隊員站立的地面驀地下陷,深淵深不可測。鏡頭拉遠,茫茫的冰川一分為二。盡頭,仍然是一無所知的霞光。

與此同時,印度新德里開始飄雪;蘇格蘭平原下陷,都是很好玩的創意。東京,卻開始下冰雹。拳頭大小的冰雹,突如其來地砸在車窗、屋頂上。重重的、圓圓的,火花跟晶瑩沒有絲毫的爛漫氣息,因為行人逃避不及,死於災難。

最類似的天災電影有1997年的《龍卷風》和1996年的《天崩地裂》。在描述群眾奪路而逃的前半個小時是災難片的重頭戲,某些大膽想像如果成功即是傳世經典。譬如《龍卷風》,就有女主角開車過程中,一隻奶牛被龍卷風席捲上天,然後對准鏡頭直飛過來。在《The Day After Tomorrow》里,選景在紐約。十個路口塞車,象徵環保問題迫在眉睫。毫不知情的男主角下車,發現天空顏色陰暗,數以萬計的鳥倉惶逃散;圈養的動物驚恐不安,災難前夕的恐怖預兆醞釀十分精彩。

影片進行到25分鍾,出現了第一個龍卷風。太酷了!我們見過太多成型的龍卷風,卻從沒見識它的形成過程。城市上空壓得低低的雲層,好像擁有極大的魔力,如吸塵機一樣將地表灰塵向上牽引。霎時,淺色的塵粒連接天地,由散亂變得有序,逐漸成型。時尚頂級城市紐約,矗立成排高樓的背面,是成群結隊的龍卷風。災難效果簡單到不可思議,反正街上車多,那麼就直接將汽車卷上去摔下來。特別之處是快,摔得快,沖擊力狠。

影片第30分鍾,人們還未在驟變中醒覺,我們迎來了該片的傳世經典:一名男子緩緩推開隔壁的門,發現自己站在懸崖邊緣,大樓的另一邊不見蹤影。對面的大樓全是斷壁殘垣,而更大的龍卷風正在形成。音樂徐徐響起,空靈的女聲縹緲、遙遠,透著死寂。

影片第40分鍾,飛行勘測隊查看地形。因天氣驟冷凍壞油管而墜機。一名雪地生還的機師推開機窗,正要慶賀生的喜悅,3秒內雪跡爬上他的臉,嘴還張著,人就凍死了。

電影海報是被雪地掩埋的自由女神像。雖然我更喜歡斷壁殘垣的那幅景象,但是理解政治意義的高度。盡管災難遍及全球,自由女神像並沒有遭到損壞,這大概也是影片的善意。她在影片出現過兩次,都帶來炫惑的美麗和震撼。一次是海嘯,翻騰的海浪以魔鬼般的猙獰呼嘯過來,她堅強而孤獨地站立原地,頭頂一道閃電,奪目驚心。這是一場神與魔的較量,但是信念已逐漸崩塌。另一次已接近電影的尾聲,就是海報那幅。男主角他爹從帳篷出來,發現晶瑩一片,女神像安靜地半埋於地,手上的火炬仍不失尊嚴的高舉,肅穆地哀悼,更多的是希冀。

誠然影片在故事脈絡方面稍顯單薄,結構上災難情境較短,抗災的篇幅過長。而抗災兩條線未免太容易:受災群眾只要在屋內躲避即可;救世英雄是南極勘測隊員,只需走到紐約救兒子就成了。結尾當然粗糙,因為很多父親都不是專業探險的,他們同樣在屋頂得到直升機的救援。年輕的男主角Jake Gyllenhaal出演過《斷背山》和《十二宮殺手》,在這里還稍顯稚嫩。但是瑕不掩瑜,對於喜愛災難電影的同好,《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必修課。

❷ 災難片《後天》觀後感300字!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國科幻災難片《後天》。在《後天》這部電影中,主人公賀爾教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風暴將到達美國,於是他馬上報告副總統,要求把人們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否則將會死傷無數,但是副總統並不相信這些。這時,賀爾的兒子森姆正乘飛機飛往紐約,在途中他乘坐的飛機遇到一股強大的氣流,森姆特別害怕,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到達了紐約。就在他們到達紐約的晚上,在北極的研究人員給賀爾發了一個電報,上面說,海洋的溫度直接下降了十三度,風暴來臨了,人們四處逃竄。這時政府才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他們找賀爾教授做分析,分析出來的結果令人難以想像,這個巨大的風暴將把整個歐洲的北部全部封凍。這時,賀爾教授想起正處在風暴風眼中的兒子森姆,於是他馬上動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兒子與他的夥伴救了出來。
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與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片中賀爾教授為救兒子不惜一死,而且在途中一名同伴死去了,但他並沒有害怕,冒著危險仍然堅持去紐約.人們常說母親的偉大,而在這部片子中體現了父親同樣是偉大的。森姆能有這樣的父親真是幸福啊!
巨大的風暴是因為人們隨意破壞環境而造成的,這叫自食其果。今日種下惡因,明日自食惡果。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但又太容易受到傷害。人們只有保護好環境,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繼續生存。
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
望採納,謝謝

❸ 《後天》觀後感

今天閑來無事重新看了一遍《後天》這部電影。說實話,在這部電影中,那種暴風雪肆虐,海嘯摧毀城市的場景永遠給人一種人類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的感覺。人類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助。
中國常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人類隨意的破壞地球環境,隨意的消耗地球的能源後,人類,將要面臨地球的報復。
人類出現已經有幾萬年的時間了,相對於人類的存在時間,我們的一生真的很短,至於區區百年時間。可是人類的幾萬年時間對於地球那以億為單位的存在時間,人類的存在時間對於地球來說只是很微小的一段。可在這小小的一段時間里,人類把地球環境從自然環境改造成鋼鐵都市,把森林變成荒漠。我不知道該感嘆人類竟然的創造力還是恐懼人類那無窮的破壞力。
人類就像是地球身上的病毒,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傷害的地球選擇滅掉身上的這些病毒。溫度驟變,冰川融化,海嘯來臨,暴雪不停。人類破壞環境的最終結果是人類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只能滅亡。而地球,它仍然會在,它會滅掉一切生物,然後,慢慢恢復原來的狀態。
在後天中,暴風雪表現的如此無情,但人類卻顯示出自己的感情。親情,愛情,友情等,在裡面都可以感受得到。
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嘗試去保護環境,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就得面臨地球的復仇了。

作者:空心老竹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ffdb7ec34600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❹ 電影《後天》觀後感應該怎麼寫

幾天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後天》,我原以為不好看,便拒絕了父母,但我父母說:「看看吧!看完你再做決定。」我心想:「好吧!看這部電影,也沒么損失阿!」現在,讓我告訴你故事的情節吧!

這部電影是在描述全球溫室效應造成各地天災頻傳,暴風雨、龍卷風、地震、海嘯、山洪爆發等等,一名氣候學家試圖找出拯救地球方法,但之前他必須搶救危在旦夕的兒子,他的兒子被困在冰河包圍的紐約城的圖書館中,氣候學家決定自己去拯救兒子,並在和兒子通話中告訴他:「在室內燒點東西保溫,不要出去,一出去,馬上會被凍傷,嚴重可能會死的。」過了不久,大家發現雪停了,他們想說趕快逃命吧,他的兒子試圖告訴大家他爸爸說的話,但大家都不相信他,只剩下他的好友.流浪漢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大家一直燒書,並相信他的爸爸一定會來,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後,他的爸爸終於來了,他很慶幸自己的兒子能聽他的話,並存活下來。我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很感動,也很害怕,問爸爸說:「我們會不會遇到冰河時期?」爸爸微笑著說:「有可能吧!也有可能在你的四.五代會遇到。」我很想問爸爸:「你怎麼都不害怕呢?」但我沒做到。

我覺得大家都看過這部電影,有可能害怕,有可能不會,但是大家一定要維護這個世界,才能盡量不碰到這可怕的冰河時期。

❺ 求一篇200字電影《後天》的觀後感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名字叫做「後天(Thedayaftertomorrow)」,「後天」是部災難片。

第一個出現災難的是日本的東京。有一天,有一個叔叔他下班去喝酒,他喝了一會兒就下冰雹了。他家人給他打電話,話還沒說完,他就被冰雹打死了。世界各地還有很多類似的災難,我還要給大家說的是:美國紐約出現了水災,是最嚴重的國家。有些人被餓死了,有些人被冷死了。因此,我們就應該保護小草,小樹,不能傷害他們。

❻ 電影《後天》觀後感

我來幫你解答:
南極洲出現了冰縫拉開了《後天》驚心動魄的序幕。肆無忌憚的龍卷風,粒大如雨的冰雹,連綿磅礴的大雨,駭人聽聞的颶風,加上一秒鍾下降10度的氣溫,煉就了賀爾教授對兒子森絡言的堅定,煉就了森與羅拉愛情的堅貞,更煉就了大家的勇氣。
我佩服賀爾教授對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苟,對副總統的不畏強權,對兒子森的愛,對華盛頓到漫哈頓的勇氣,是他拯救了半個美國,是他拯救了自己的兒子,也是他打破了災難的語預言。他是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成功的氣候學家,一個成功的父親。
在整個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愛情,友情,親情,最至善,也最至美。當然其中另一個政治思想焦點是墨西哥政府接納了美國南遷的難民。回想起以前都是美國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入境,而現在卻主謂顛倒,形成了「倒裝句」。美國總統在駐墨西哥大使館發表演說「感謝墨西哥人民。」我不由得想質問一下那些流離失所的,無親無故的伊拉克難民,又有誰會接納他們呢?
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融化後流入大西洋,導致海水稀釋變淡,請保留此標記大西洋的暖流,是得「鹽溫環境」停止流動。可想而知,後果將是如此的可怕:海洋溫度急遽下降,威力令人生畏的颶風將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迅速南下,再加上海嘯和大冰雹,北半球發達地區轉瞬間變成了酷寒的人間煉獄。
如果你不是一個熱血澎湃的人,一出門,將可能被無情的寒風,殘酷的冰霜所凍結,那時你的生命就由此而暗淡。但是什麼導致了家人流離失所,可愛的家園消失了呢?也許一切矛頭都指向全球變暖,但人們能否用推倒的方法思考一下,什麼會引起全球變暖呢?歸根究底,人類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對於環保,我想我也沒必要再對此抒發感想吧。
雖然這只是科幻片,但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現在已經發生。有人可能會說,這只是虛構的,這么荒誕的想像簡直是天方夜潭,但你能說,在遙遠的時候,人們是否回幻想過今天會有電腦的出現,會有電燈的問世。他們肯定沒有預料到。相同的,現在的你,你能肯定嗎?如果還不注意環境的話,我們後天將可能更糟,也將可能沒有「後天」。

親~你看我回答的這么好的說~!
那就。。採納吧!~嘿嘿、、

❼ 電影《後天》觀後感,跪求學霸支援!

後天,顧名思義,就是明天的明天。而有一部電影,也叫《後天》。今天,我就看了這部片子。
故事是這樣的:在美國,氣候學家傑克告訴副總統,溫室效應會讓地球發生空前災難,然而副總統理也不理他。沒多久,災難發生了:一個巨大的風暴攻擊了美國。紐約下起了大雨,隨後海水就沖了進來,巨輪被沖上了紐約街道。傑克的兒子山姆和眾人逃進了圖書館。這時,天氣驟變,氣溫急劇下降,暴雪撲天蓋地而來,海水頓時結成了冰,所有的東西都被凍結,紐約被冰封了。山姆他們別無去處,只能在圖書館深處燒書取暖。傑克為了救兒子,帶上級地裝備,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救出了山姆等人。當風暴消失後,宇航員發現,北半球進入了冰川時代。
看完電影,我被那無與倫比的電影特技折服了,特別是那紐約被「急凍」的畫面,白色的冰從高處直凍下來,整個城市被瞬間冰封。那冰凍跟著主人公的腳步,步步緊逼,好像真的一樣,但我想,如果這是真的,那要有多可怕就有多可怕。這就是「後天」的地球!電影用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可怕後果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如果不保護好地球,等著我們的,只有毀滅。所以,我們人類應在今天就要好好愛護地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不亂伐森林,減少白色污染……因為,人類在大自然堅不可摧的力量面前實在太渺小了。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絕不能讓電影「後天」里的災難重現。

有幫助請記得好評,新問題請重新發帖提問,謝謝

❽ 後天電影觀後感

看《後天》之前,在「環保」上我是言語的巨人;看過《後天》之後,我決心不再做個行動的矮子。
《後天》這個災難片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美國,看著金發碧眼的洋鬼子們逃出生天,很多人也可能「只會」當成旁觀來看個驚險和揪心。但是內容涉及的是全球氣候變暖,這就不得不讓人跟著一塊杞人憂天一下。來來來,我們來看個權威的預言: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氣候變暖,溫室效應會造成如下後果——
●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
●海平面上升會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
●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飢荒、乾旱和農作物欠收而大舉移民;
●歐洲老年人將死於熱浪。
綜合各種氣候變化的趨勢,在影片的官方網站上,做了一個駭人的統計和預測:2003年,在歐洲有2萬多人因氣溫過高死亡;美國創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據分析該數字還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過去30年裡,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半數與洪水有關……到2050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於氣溫變暖而消失;由於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就是這么一部電影,它不是把時間搬到幾十年後,而是讓災難活活地在眼皮子底下席捲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酷寒,就在眼前;一切人力不可抗力,就在眼前!上一個冰河世紀結束時,恐龍滅絕,但人類存活了;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就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
《後天》這部影片直觀地體現了影視藝術的逼真性和假定性,一方面運用電腦特技營造出了一個似乎不可能發生的「後天」,但特技之後,我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隱隱地感覺到那個「後天」真的並不遙遠。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❾ 求後天電影的觀後感

看完《後天》這部電影之後,不禁為這個電影幕後製作團隊而喝彩,更為導演的細節處理、編劇的構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
斷送人類的是人類本身,挽救人類的也是人類自己。可惜回天無力,誰能改變地球的氣候?現在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一年比一年熱,一年比一年冷的環境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改變了曾經熟悉的家。希望那一天早日來臨,讓一切都恢復最初,也許下一個統治地球的不再是人類……
後天是一部相當有雄心的影片 看完後感覺這開始拍的時候就劍指所有的獎項 票房 以及一座電影史上的豐碑 我覺得做到了吧 至少在我心裡 同樣是當時以特效著稱的泰坦尼克號相比 我比較喜歡後天具有的現實意義 時勢造英雄啊 感覺後天的影響力完全沒有泰坦尼克號大
後天並不是針對目前的全球氣候變暖的題材 我覺得 全球氣候溫暖化僅僅是一個引子 影片並不是探討環境問題 而是人類的命運 正如影片中主人公一直將災難與公元前的冰川世紀相比較 這是地球的輪回 與他身上的寄生蟲沒關系 即使沒有全球溫暖化 宇宙也終將變化 地球在多少萬年以後或許會如影片中那樣 影片只是將一定會發生未來展示在我們眼前 碰出火花 引發思考 作為人類社會金字塔頂端的產物 電影能發揮這樣的效果 我覺得很成功
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當時技術下近乎完美的特效(5年後的現在看來也帶給我相當大的震撼!!特別是對比海雲台之後囧)對於角色劇情鏡頭的處理都能看出來相當用心 這才是大片 你膽敢描繪這么大的框架 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你要有種一筆一筆把這個框填滿才算成功 像什麼世界大戰 感覺簡直就是個殼 從名字庸俗到結尾 最後莫名其妙被細菌搞死 感覺是不是舒膚佳在打肥皂劇廣告 就拿題目來說 後天 看完以後真的會想後天 後天 就是後天 半期口語考試,,,啊啊啊啊啊
從北極研究站的天空到 空間站上觀察到的地球 紐約被水沖掉的瞬間或者是被雪整個埋掉 自由女神像一半身子露在外面無神地望著遠方 油輪倒翻掉結冰在紐約 很多鏡頭完全可以當一幅畫 不是特效 是製作人員的心血!
盡管油輪駛過紐約街頭的鏡頭比較假(不是指畫面 是船駛進來這個情節) 但是在巨大的船身不小心撞扁水底的計程車時 還是能體會到導演的用心
雖然部分情節偏離真實,虛構渲染過多,但是特技還是很令人佩服。主角在這次災難中展現出了自己的智慧與勇氣把到了小妹妹 但是還和狼搏鬥未免有些庸俗,估計是特效組在洋盤說看我們大的可以埋紐約 小的可以做生動的大灰狼 看海雲台就沒這個脾氣 但是把這些庸俗的刪掉。。。估計就是災難紀錄片了。。。。。。。還是俗點好。。。。
3個在英國的研究員知道逃不了這一劫 舉杯暢飲 乾杯!
「為了英國」
「為了人類。。。」
「為了。。。。曼徹斯特聯隊!!」
對這3個研究院的心理刻畫相當仔細到位 出境時間不多但是卻把面臨末日浩劫的科學工作者描寫得很生動
主角被困圖書館,抵抗寒冷的天氣求生 燒什麼?燒書!平時被好好愛護的書 整個大圖書館的書
「尼採的書?我們不能燒尼採的書,他是19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
「別扯了,他是個狂妄的沙文主義者 還愛上了她妹妹!」
「他不是個狂妄的沙文主義者."
"但是他愛上了她妹妹 是吧」
兩人吵 然後樓下的同學很不耐煩的說:
「嘿!扯啥子!我這有一整個區的關於稅法的書拿來燒!」
影片中特寫了很多關於燒書的鏡頭 在優雅的房間 華麗的灶台前 一群受良好教育並且熱愛書籍知識分子 這樣來利用書籍的力量 平時被視為寶物的書
"報紙是最好的,但是這個也可以 你知道要是你在大街上過上幾年 你就會學會如何保溫」
影片中一個和主角一起留下來燒書的乞丐 貫穿整個影片的樂觀 幽默感 或許末日來臨 最平靜的人是乞丐 他們本一無所有 這里留下來燒書的人有家境闊綽的大學生 乞丐 圖書管理員 飽覽圖書的老學者以及那個流浪漢的狗(可愛啊可愛) 這樣幾個生活不同階層的人搭配起來產生的火花 也看出對劇本的用心
「看這!」
「什麼?」
「你有見過這么清澈的天空嗎?」
災難過後 2個空間站的宇航員的對話 影片多次以空間站的角度俯瞰整個地球 畫面之美令人震撼 這並不是匠心獨運 這片子的題材應該利用這個角度 但是描繪的可是一整個變化的地球!在數億觀眾面前 在數千萬科學家面前 近乎魯莽的特效 他們敢想敢做 而且成功了 可能在每一個幾秒的描繪大氣運動的特效製作中他們要問好多次相關顧問 氣象學家? 至少對於我這個教育水平的人來說看不出什麼破綻 或許處於對情節的需要有破綻 科幻小說上叫硬傷 但是 誰還會在這顆雞蛋里挑骨頭 我看到的只有用心 宏大中蘊含著謹慎
還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鏡頭和對話
很佩服他們敢想敢做 盡管這么大的題材劇情世界觀肯定有紕漏之處(圖書館燒什麼書啊 滿地的木頭桌子!如此巨大的氣團 風眼周圍根本不能活一秒吧 他爸居然走進了風眼) 但是還是感謝他們 看完以後我轉向窗外釜山的天空 覺得是另外一個世界 對於我來說 能讓你看完電影後回到現實感覺回到了一個陌生的 全新的世界 能讓你感慨思考的 就是一部好電影

❿ <後天>觀後感

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後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後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主要是講人類不斷破壞美麗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嚴重的懲罰。冰雹 、閃電、 暴風雨、 龍卷風、 颶風 、洪水、 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南極冰融化等種種災難降臨在人類身上時,人類才覺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經太晚了。因為災難轉眼之間席捲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溫室效應將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龍卷風 、海嘯、 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災都將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紐約市被淹的鏡頭:慌亂的人群 飛起的汽車 破碎的玻璃,後面是樓一樣高的巨浪…你能看到發生在夏威夷度假海邊勝地受到颶風侵襲的場面。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後果,這就是對人類的懲罰。幾千年來,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現在就要品嘗自然所釀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後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住我們的家園。 「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何變化?猶記得前年是下了雪,而去年,直至12月了,依然不見雪的蹤影。越來越溫暖了,不是嗎?其實作為一個怕冷的人來說,我更喜歡這樣的暖冬。可是暫時的舒適背後是否隱藏著危機呢?對於這種明顯的變化,不知人們是否有所思考。
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並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回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在最後一個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間。因為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後,而是現在。
就在後天預測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極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後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後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最令人震撼的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沖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過影片,那可怕的場面真使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同身受的懼怕。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來的天災人禍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大問題。
多一座工廠,多一輛車,多一台空調,毀滅就會早來到一天!
或者,也許我們趕不上那天,但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下下一代,他們要怎樣咒罵我們在這個瘋狂年代給他們製造的災難?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環境,盡可能的讓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球減輕一些負擔吧!保護環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話,難道我們真的想要「後天」的來臨嗎?
看完影片,走出房間,我慶幸的是:外面還有陽光,而我們的世界還沒被淹沒。

閱讀全文

與後天電影觀後感1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啪啪下載 瀏覽:386
協商韓國電影大結局 瀏覽:393
熊鋼琴電影完整版 瀏覽:769
法國花開花落電影 瀏覽:216
與大男當婚相似的電影 瀏覽:921
泰國電影警察查車是什麼電影 瀏覽:348
藍精靈二大電影簡介 瀏覽:397
被後入電影大全 瀏覽:574
泰國電影環情鼓電影解說 瀏覽:759
2020年愛情電影大片有哪些 瀏覽:234
午夜電影網站迅雷下載 瀏覽:701
英文經典電影動畫片 瀏覽:899
耀萊電影院兒童購票標准 瀏覽:955
共助電影完整版韓劇 瀏覽:992
查理基爾愛情電影 瀏覽:628
周星馳的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51
抖音新年零電影票 瀏覽:779
頭後面有007是什麼電影 瀏覽:964
吳宇森黃秋生謝天華的電影大結局 瀏覽:862
日本純愛電影系列觀看圖片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