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無極電影觀後感論文

無極電影觀後感論文

發布時間:2022-07-11 20:37:07

A. 關於《無極》中的民族問題:韓國昆侖是奴隸、日本鬼子大將軍是主人、中國的無雙像太監而傾城像慰安婦

[轉帖]我們一直錯怪了張藝謀——無極觀後感(摘自韓寒blog)

今天去看了無極,80一張票子。人不算少。
無極開始了。
後來無極就結束了。
看完以後我很茫然。有那麼幾條感受
1:中國的所謂大導演是不是都有點用力過猛了。感覺上,這樣用台詞和眼淚拚命渲染氣氛應該不是所謂大師的行為。看來最近陳憋壞了。我想,我愛你三個字如果要用我愛你來說出來,那是最低等的表達方式,如果在電影里要用台詞說出來,那是低等中的低等。
2:陳導演顯然沒弄明白電腦特技和網友FLASH是有區別的。其中一幕張東鍵從花草中走來就感覺是後面扯了一個掛歷拍的。
3:我不明白為什麼最近的導演都那麼愛用電腦特技。難道是要表達的東西已經不能用真實的鏡頭表達出來了?尤其是老導演們,都很趕流行,看國際上都用這玩意兒,我也用,但沒找對人做,沒花夠錢,結果拍出來成這樣。這就好比看到最近流行CK內褲,馬上去襄陽路買一條,遠看還挺像,仔細一看,原來是OK。
4:多麼大的投資啊,我們的投資人為什麼不給年輕人一點機會。雖然很多時候他們挺不爭氣。
5:電影里說,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我想,投資方看了肯定會贊同這話。
6:整個電影真是又散又長又教條。好不容易有點想法了,馬上借演員的嘴說出來。演員在哭,台下都在笑。一個商業的片子,膚淺點可以,但連樣子都沒有,就太不像樣子了。
7:其實這可以和成龍的《神話》組成一個系列,叫《我飛,我飛,我飛飛》。
8:事實告訴我們,老婆做製片人會影響作品的質量的,尤其在老公還參與劇本創作的時候。
9:聽說張東健拍完片子看了小樣以後哭了。我們一直以為是感動的,原來是。。。。。。
10:中國的導演就是不會點到即止,一定要點死為止。
11:陳的電影還是太做作。台詞和劇本還是太裝了。演員不臉紅也是本事。估計陳年輕的時候也愛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淚流滿面。無極。。。無聊至極算了,還很扭捏不自然。我最討厭長相平常的姑娘發嗲。
12:電影票太貴。
13:電影讓我想起我童年,昆侖那個不是動畫片里「豹的速度」嗎?
14:昆侖牽著張敗芝用豹的速度在跑,張在空中飛,穿了白羽毛衣。無歡像個觀眾一樣在旁邊看著。這個場景蘊涵的意思是,當著觀眾的面放鴿子。
15:朋友的經典一句,我們都錯怪了張藝謀。其實本人一直覺得張拍的還是不錯的。但還是用力過猛。難道他們平時不運動嗎。
16:還是少認識人比較好。看徐靜蕾那邊的欲說還休樣,真是替她急死了。好在我多年刻意保持誰都不認識,這樣說誰都不愧疚。希望心直口快的人向我學習。

感受完了。希望中國電影可以繁榮,投資方可以給更多的機會給年輕人。中國人其實是很有想像力的。我們怎能輸給韓國。也希望廣電局拓寬思路,神六都上天了,我們的電影為什麼還一直地下。你們應該促進中國電影的發展而不是限制電影的發展。同時,我們的年輕導演也不要那麼反動,至少你們還白白胖胖活到現在,別裝憤青,一個自嘲都不會的人怎能去嘲自己的國家呢。像呂克貝松,拍TAXI的時候把德國車和日本車嘲的多有意思。雖然法國車事實上是沒那麼好的。要有想像力。要給中國電影爭氣。
還有,弄不好發完這文章我的博客又要從新浪的人氣榜上和推薦榜上神秘消失了。消失消失。哈哈哈哈我們一直錯怪了張藝謀——無極觀後感(摘自韓寒blog)

B. 陳凱歌導演的《無極》被人稱為又有一個血案,為什麼會這么說

被稱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因為劇情是這么講的。

《無極》是由郭敬明的同名小說《幻城》改編而來。在當時還未成熟的中國電影市場,電影的消費者並不是高中生。所以郭敬明小說改編的電影,自然沒有足夠的觀影人群而具備較高審美水平的人都會對無極的劇情感到厭惡。所以劇情的薄弱是當時《無極》被吐槽的根本原因。

大家覺得這電影怎麼樣?

C. 求電影《無極》的觀後感 不要復制粘特 要原創 好的加懸賞!

1。昨晚,跟幾個同樣期待《無極》的影友一起見證了中國電影的一次華麗現身,如果說這像是一部星光熠熠的亞洲電影、甚至是國際級的電影的話,我倒是覺得它更像是一部世界繞著中國轉的電影,但說得客氣點的話,就是一種合作罷了。
作為中國投資做大、製作最精美的大師級電影,我和我的幾個影友都認為是成功的,直叫我們的心裡覺得崇敬與自豪,當電影最後黑幕出現時,我們不約而同的鼓掌了,既是對高水平的《無極》,也是對按捺近兩個小時的自己,更是對中國電影的一次掌聲。
2
話說回來,之前留意到的國內影評和聲音似乎都是一片糟糕,讓人有點神話破滅的感覺,這使我多少有點不惑,雖然有些感情能夠理解,但畢竟大家都踩得很盡,一下子電影評論都變成了電影批評。當然,比較慶幸的是,我的思維和觀念向來都比較自我和獨立,無論聽到怎樣的聲音,都不易影響我對一部沒有看過的電影的感覺,《無極》當然也不例外啦。嘻嘻!
神話破滅不要緊,因為電影正在我的心中重塑著一個「無極」的世界,那比神話更虛幻、比神話更令人嚮往。
當電影開始不到十五分鍾,我對電影的贊嘆已經湧上心頭了了。電影的特技效果真的做得很出彩,僅僅是野牛追逐的一場就已經呈現出相當高的水平,背景虛實並存,場景氣勢澎湃,色彩具有沖擊力,細節處理精緻,昆侖背著主人光速般的逃跑,他的眼神深邃而堅定,率領著成千上萬頭野牛不停的奔跑,牽動著觀眾敏感的神經。
3
我也深深的知道這種特技是燒錢的地方,但我卻覺得這錢花得漂亮!說到特技,很多人都用《無極》的特技與好萊塢電影的特技相比,這多少對《無極》是不公平的。電影處處顯示出的精美特技效果,並不是每位導演拿了三億的人民幣都能做出來的。真的,相當於不到四千萬的美金投資,並不算什麼高投資,而且這並不存在著很大的物價差距問題,因為電影的特技都不是能在國內就能完成的,同樣需要以國際貨幣進行計算的,這樣來看,《無極》是在相對節省的情況下完成了這樣高水平的製作。更何況,別忘了,在中國電影仍未成為一種產業的時候,《無極》無疑是一個奇跡,一個振奮人心的奇跡!
特技製作上的精緻更是具有中國特色,《無極》追求的特技不僅僅停留在逼真與震撼,更側重於一種境界的創造,突出了中國水墨的唯美風格,同時大氣與靈氣並融。畫面除了構圖、色彩、光影的極力追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蘊含著一種文化的沉澱,這與陳凱歌的文人氣質不謀而合。
4
乍一看,《無極》似乎是一部嘩眾取寵的商業電影,爽完、笑完過後,只剩下爭議的聲音;但細嚼之後,不難發現,電影深刻的內涵才被淺探出來。倘如說電影是失敗的話,我想最失敗的地方應該是,商業元素調動綽綽有餘,主題卻過於含蓄,升華不夠自然,缺乏水到渠成的震撼感。
鬼狼——雖然有著穿越時空的速度,但這對於這個有過去的人而言,是一種折磨,更是一種痛苦。
他是我最喜愛的角色,在電影中,他充其量只是一份催化劑:他打傷光明將軍,使昆侖有機會進城殺王,並救出了傾城,埋下情種;他在昆侖無家可歸的時候,告訴昆侖他倆都是來自雪國,還教會只懂得「逃」的昆侖什麼才叫做「跑」。
鬼狼一直背負著背叛的罪名走向解脫,那是一個忍辱負重的升華過程,因為由始至終他都沒有背叛過自己的種族。當年在雪國人遭到滅族的時候,鬼狼只是選擇了與其他任何雪國人都不一樣的決定——放棄死亡,在嚴重燒傷之後,為了生存下去,他穿上了無歡公爵的不死黑袍,成為他的御用刺客——能夠站起來的奴隸。
在他遇到了昆侖之後,他們兩人有兩次親密接觸是我很深刻:一、鬼狼在雪地上救活了昆侖,背靠背地背著他穿越時空,飛往過去的雪國,那是一個鬼狼幫助昆侖認識過去、尋找渴望的啟蒙,這成為他們同族之情深入發展的關鍵轉折;二、鬼狼在身上的黑袍和手上的鮮花盔甲之間抉擇的時候,他從後面緊緊地抱著昆侖,深情地向最後一個雪國人傳遞著畢生的希望與尊嚴,最後選擇了放棄黑袍,在解脫中洗去了背叛的罪名找到了尊嚴的軀體。這兩幕都拍得動人而不造作,尤其是後面的一個擁抱,這時,我墜落的淚珠獻給了找到尊嚴的雪國人。
鬼狼穿著背叛的黑袍,生命失去了依託,時刻活在無比的恐慌之中,內心戲表達要求相當高,劉燁演繹得入木三分,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表現得很貼切,為中國內地演員贏得了光彩。還記得《無極》在很多宣傳中介紹演員時,對於其他演員用的都是類似「著名影星」作為頭銜,但對於劉燁,基本上都只是用「中國內地演員」,但現在電影出來之後,我想這位「中國內地演員」的表現,應該能代表著中國新一代最高實力的演員水平了。
昆侖——在狂奔中學會站起來的雪國人,他為了尋找渴望而奔跑,最終完成了獨立和尊嚴的蛻變,但為了愛,他再次奔跑。
昆侖是一個只懂得爬著「逃」走的奴隸,但他有著率領成千上萬野牛群瘋狂奔跑的氣度與本領,可是,對於這一切,他是無知的。
所以說,昆侖應該算是整個「無極」世界裡面最幸福的人了,因為他單純。一開始他受到光明大將軍的重用,得以後來遇見傾城、營救傾城、戀上傾城,在他看來這樣的事情是多麼的自然和正常的——對於受重用,他沒有多少榮譽感;對於愛情,他更沒有什麼痛苦與幸福而言。
這還不算,最幸福的事情應該是,他遇上了與自己同是雪國人的刺客鬼狼先生。鬼狼告訴昆侖什麼是雪國、什麼叫渴望、怎樣才叫做跑,甚至什麼才是愛,他一直引導著昆侖找到真正的自我,把握命運。雖然最後鬼狼的犧牲是為了自己的尊嚴,但同時也是為了這個無極世界中最後的雪國人。
這種比單純更大的幸福來自於幸運,這是「無極」給予昆侖的承諾。
我不知道是張東健的原因,還是昆侖的原因,我很主觀地感受到這個角色散發著很強烈的單純和執著,在「無極」世界裡面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最終主宰著命運。張東健的眼神依然的深邃、誘人,即像個無底黑洞,深深地吸引著周圍的一切,又像一個火山口,醞釀著能量的隨時爆發,雖然角色不算很豐滿,但被他演繹得很豐滿。
光明——常勝將軍以為人定勝天,一直拚命掙扎,卻忘了掌舵的是「無極」。
光明雖然身經百戰,戰無不勝,但人生上的經理還是非常少,所以他還是個孩子,而且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他會為了一場碰巧在意料之外的意外中以小勝大的戰役而沾沾自喜,會為了讓這種沾沾自喜繼續下去而磨滅了昆侖的功勞,會為了一口氣而下賭注去愛一個人,還會在打賭的過程中失控地愛上了傾城,更會為了得到傾城而隱瞞事實的真相、放棄自己的「鮮花盔甲」,等等。
結論是,他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為了保持自己的「常勝」紀錄,經常說謊,欺己欺人,逃避現實。
光明將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有很天真無邪的一面,相信自己能改變「無極」許下的承諾,於是拚命掙扎;他又有現實人性的一面,自私、驕傲、輸不起,於是騙人騙己。但光明應該是最接近「無極」的人,他成為「無極」忠實的實踐者和公正的證明人,在已知的預言中掙脫。
無歡——完美主義者都這樣,把生命看作是一種信仰,接受不了現實,就選擇忽視,甚至忘記。
這是個內心很復雜的人,他天生就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唯美主義者,他對周圍的事物很苛刻,包括頭飾、服裝、武器和奴隸,細節都要求很精緻,由內至外散發出獨一無二的氣質。
正因為對缺陷的嚴重排斥,所以一直對於小時候的一次欺騙耿耿於懷,根本原因是,他相信「無極」世界中的真、善、美。既然「無極」賦予了無歡有缺陷的命運,所以他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現實的生活者,能屈能伸,他能夠很坦盪的面對對手,但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現實,所以你會發現無歡搞笑的阿諛奉承變得很踏實。
只是江山雖易改,本性卻難移,無歡畢竟是個徹底的完美主義者,直到生命的緊要關頭,還是放棄了懷疑,選擇了相信,但「無極」並沒有眷顧這個虔誠的信徒。
無歡是一個接受不了現實的完美主義者,所以他的心態是扭曲的,我對他充滿著可惡和可憐的矛盾,謝霆鋒在電影中的表演相當出眾,對角色的定位和詮釋我覺得既合情合理,又不乏自己的獨特演繹。
傾城——活在當下的唯一女性,永遠是公平的,擁有了美貌與榮華富貴,就不會有真愛,被欺騙的一生註定了她在「無極」世界中的飄泊與迷失。
細心的話,不難發現雪國的女性已早早消失了,加上滿神應該是沒有性別的神,活在當下就只有傾城一個女性了,預示著這個女人在「無極」中的被動和無阻。
傾城一輩子都生活在被欺騙的環境下,很可憐。從小時候無知的那句「我願意」開始,他就被「無極」誘騙了一生,到後來錯愛上了光明,也是一個愛情騙局。到了最後,我曾經懷疑,傾城的愛情真的可以在事實真相面前善意的移花接木嗎?答案告訴我,真相跟謊言往往只是一線之差,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更何況傾城是在騙局裡面成長起來的。
張柏芝是漂亮的,但我總覺得電影中的傾城可以更漂亮些。對於演技,張柏芝能屈能伸的表演能力非常了得,可塑性很強,加之傾城這個角色難度不算大,她很到位地表現出對角色的理解,既有妖姿嫵媚的氣質,又有真情流露的細節。但是,我覺得傾城應該還有一種既接受命運、又渴望真愛、柔弱中略帶剛強的氣質,這種境界仍有所欠缺。
5
故,無極,看似遠,實則近。
無極的是一種境界,一種變換難側的命運;但無極是有限的,局限於對命運的曾經承諾,不同的生命體都將走在無極給予的承諾之中。
6
當然,不得不承認電影的硬傷,還是相當明顯的。向來很注重劇本的陳凱歌,這次不知為什麼總多少讓人覺得缺了些東西。比方說,電影最後無歡、昆侖、光明和傾城聊天的一畝,我就覺得略顯苛刻了,電影中很多的內心和情感發展似乎遠離了一種水到渠成的境界,這種感覺在陳凱歌以前的作品裡面是比較罕見的。其實,我不知道是否「商業」二字作怪,電影在商業和藝術的博弈過程中,有點迷失了,又或者說,在兼顧商業的基礎上承載不了過於豐富的電影內涵。
還有些想不通的就是,很明顯導演或多或少的將電影裡面的男性形象都有意偏移了一下,除了偏於女性化的王和拿腔拿調的無歡之外,就連昆侖、鬼狼和光明某些散發鏡頭都顯得很女性,這決不是偶然,也不會是商業原因,但我始終不明白這樣處理的用意何在。

D. 近代史論文電影觀後感2000字 急

反日情緒如此高漲的今天,又加上幾乎遺忘了所學過的歷史,我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上,有時候難免有些困惑。《東京審判》再現了日本投降後,遠東軍事法庭審判 28名甲級戰犯的過程,喚起了我一些記憶,也幫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節的合理性,演員的演技,一部電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已經可以讓人致敬了。回來以後網路了一些當時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關於座次的爭取,及法庭上關於皇姑屯、南京大屠殺等訴因的辯論,基本都是真實的,看得人熱血沸騰;影片中另一條線索是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個在戰爭的影響下,命運各有不同,卻都以悲劇收場。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雖然僅僅只有六十年,但當時的一切在時間的這邊慢慢的變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電影的方式重溫歷史,總能喚醒心裡沉睡的一些東西。戰爭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災難帶來的累累傷痕,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而戰爭的始作俑者雖然被處以極刑,卻無法彌補已經發生的一切,這樣想來,無比悲哀,所慶幸的是我還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雖然一些自由被禁錮著,但起碼的尊嚴還能夠保持。 梅汝傲說的好:「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在影片的開頭,看見日本人拿著酒瓶辱罵著中國人,雖然被槍擊,但他們倒下以後,我們所受的屈辱也並未消失,聯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國民素質受指責新聞,還是老話,只有每個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內事,國家強大了,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可惜,這樣做的人不在多數,所以,多一些《東京審判》這樣的片子,讓更多的人記住歷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評論《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國人必看。為什麼?沖著它的名字,想著它的內容,就足以讓我、讓很多國人涌現出一種莫名的憤恨和愛國的沖動。就在前半個小時,我還在電影院里默默的體會著這部電影。現在,在剛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我沒有做任何事,只是打開電腦,開始記錄我的感受和思考。這是值得留下的記憶。總體來說,這是一部讓我比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時候,幾個主角義憤和激情的演說辭讓我對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親身坐在電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時候,整個過程卻只有一種木漂於水的輕浮感。明知道這些歷史足以讓人的心感到壓抑和刺痛,但是這些歷史的負重卻堵塞在咽喉處,缺少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力量,讓這些負重瞬間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澱——然而,沒有!!!整個過程中,感受不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主義以及其伴隨的殺戮、血腥給人帶來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國對歷史事件激辯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惡受到懲罰以及和平得以彰顯的快感和激動。總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點作為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以及報復行為,日本老兵在戰爭後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後的恐懼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汝?H對審判座次的據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後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爭繼續進行的丑惡嘴臉;一是日本老闆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後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然而,讓我不太滿意的恰恰就是這些重點情節。這些情節並沒有深化和細膩,無法讓人將感情投入,甚至是我這個滿懷激憤、時刻准備投入情緒的觀眾都無法將感情沉澱下去。整個影片中其實時刻都存在爆發點,況且有劉松仁和曾江這兩個老牌的實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然而,不知是編劇的原因還是導演的原因,這些情緒激動的演員卻在闡述一些空洞的說辭,完全沒有力度。這就好像朝你打過來一個大拳頭,讓你顫抖,讓你恐懼,但是打到身上卻沒有想像得那麼痛。不知道是否導演的角度太過客觀,卻又極力的想用情緒來煽動觀眾,以至於在影片的拍攝中產生一種情緒上的矛盾。整個影片中貫穿的真實的歷史膠片,以及不斷出現的字幕,使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紀錄片。讓人有一種被人搔你癢癢但是又無法發笑的難受感覺。似想爆發,卻如鯁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來。還有一點也存在著失誤,那就是整個情緒的導線都是集中在中國法官身上。中國法官力爭座次問題,中國法官說服大家贊同死刑,似乎整個的審判都是中國人在主導,都是中國人在利用大多數的權力來對日本進行鎮壓和報復。這樣容易誤導觀念,誤導情緒。
在演員方面:首先,溥儀的出場應該是一個爆發點。在這個情節上,應該是讓溥儀用平靜而朴實的語氣訴說讓別人氣憤和窩心的事實,但是溥儀的表現更像是在做秀,有很著跡的偽君子的圓滑和無賴;其次,「小偷」和尚的回憶,情緒激憤是對的,但是他回憶的內容還無法讓別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顫栗,應該換個內容並且繼續細膩;再次,美國律師對東條英機的盤問是很不錯的一個部分,有情緒也有內容;還有就是那個日本辯護律師,讓他的辯護詞更為卑鄙和狡猾一點,也許效果會更好……類似的小角色還有很多,但是都有一個總體上的毛病——沒有細膩和深化,只是粗線條的描繪和表演者的沖動肯定是無法讓人有情感上的共鳴。 不過,這些的表演者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現都比較到位。而且,這些演員從外形到氣質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比較符合,在選角上沒有太大的參差,可以表揚。
另外,影片的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銜接有不連貫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斷裂的跡象。比如對東條英機審判的那個場景,鏡頭對准了東條英機的頭頂處,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後下一個畫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國律師的臉上,如果從頭頂處往下推進,再緩慢過渡到律師的臉上,效果會很好。不知道導演怎麼會有這么大的疏漏,顯然監制和剪切的工作沒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夠。
總而言之,鄙人認為這部影片原本應該拍得比現在的更精彩,演員的表現總體上還是不錯的,音效也還是有分量的,畫面還算精緻;但是劇本顯然沒有寫到位,該入的不入,該出的倒是出的很開;導演、監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來,真的很平靜,還會有一種很窩囊的感覺。不過,這部影片的意義以及本意還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電影這樣的宣傳手段將歷史的真相揭露到國際社會面前。不過類似作品的後繼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劇本的深度和力度問題,不要再浪費這些優秀的實力演員。 最後,考慮到配音的不真實性,鄙人覺得還是再重看一遍原聲片比較好,也許沒有加工過的聲音會比配音後的更有震撼力。
東京審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長達兩年多的國際審判。而今年,這件歷史事件再一次的引發了熱潮,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東京審判》。而在本周二下午,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一起去電影院觀看《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you 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
「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
「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鬥志充斥了熒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盡管早已經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開始發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開始浮現於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MY GOD!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雲突然消散了,心裡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里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自從千禧年以後,中國電影就沒了骨氣和血性,讓人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悲觀。歷數這些年來的所謂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無極》、都是空洞的卡通式的江湖臆想。《少林足球》、《功夫》則是一種觸景生情的吶喊和宣洩,《卧虎藏龍》、《花樣年華》更不行,華麗的情調只能從單一角度解讀中國的文化,卻不能注入真正的民族精神。
直到今年,《東京審判》的到來讓人看到了一點希望,這是一部真正用心去描述歷史的電影,同時也是代表所有中國人發出的一聲怒吼,絕不能允許日本人要抵毀真相、顛倒黑白!東京審判已經過去整整六十年了,日本右翼份子一直在試圖篡改歷史,抵賴曾經的侵略罪行,修改教科書歪曲侵略真相否認南京大屠殺、為戰爭元兇立靖國神社、厚顏無恥地申請「入常」……面對這樣赤裸裸的反動行為,作為中國人,我們怎能無動於衷? 還好,《東京審判》站了出來捍衛直相,狠狠地抽了日本人一個嘴巴,鐵證如山,面對正義的審判,日本右翼的信口雌黃只能是螞蟻撼樹,徒勞無功。
多年來,日本文藝界一直都不缺少懷有狼子野心的人,《山本五十六》、《啊!海軍》這種明晃晃地為戰爭狂人樹碑立傳的右翼電影並不可怕,我們要警醒的東西還有很多,如當年在東京大審判期間,黑澤明拍攝《我於青春無悔》來表達反動思想,審判結束後又用《羅生門》暗示每個證人都是各執一詞,沒有絕對正確的一方,結尾處更是用偽裝的善良把軍國主義思想寄託在日本下一代的兒童身上,無恥到了極點。
還有在日本組建自衛隊期間,黑澤明又假借《七武士》來為自衛隊搖旗吶喊,七個武士保護村莊的故事用意路人皆知,其間借用大量細節來宣揚護衛隊的精神。其實,黑澤明的大部分影片,如《活人的記錄》、《亂》、《紅鬍子》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法西斯傾向,雖然這些影片的藝術成就很高,但是這種為軍國主義甘當走狗的作風不由人不鄙視!
日本另一位反動大導演是小津安二郎,這個曾經入侵中國的三流軍官,負傷回國後絕口不提戰爭的罪惡,以鼓吹社會和諧和家庭美景揚名世界影壇,一生竭力為日本政府粉飾太平。還有拍攝過《壬生義士傳》的瀧田洋二郎和宮崎駿等大師級導演都是軍國主義藝術家的代表。當時在日本國內,堅持反戰態度的大島諸、今村昌平等導演的影壇地位是低於黑澤明和小津安二郎的,歸根結底,是因為日本政府一直在扶持右翼電影的發展。在那個大師如雲的年代裡,黑澤明在奧斯卡的影響力很大來源於政府的強力支持,而後來的今村昌平能在戛納兩度摘下金棕櫚,憑的就完全是實力了。
日本影人在為軍國主義的重新抬頭在無恥造勢,中國影人絕不能再沉默下去。除了抵制日貨,反對日本入常,我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高群書和他的《東京審判》已經開始行動了,應該不會比《羅生門》拍的更漂亮,也不會比《七武士》的場面更宏大,但是它講的是一件每一個中國人應該知道並牢記的事,我們都應該去認真地看它,愛護它,讓它流傳下去……
為了民族的尊嚴,為了家園能保持純凈和美麗,也為了我們的孩子能挺胸抬頭地面對外國人,我們已經不需要更多的《夜宴》和《滿城盡帶黃金甲》,我們需要的是《東京審判》。

你自己在改改~應該能用的哦~~

E. 有幾個人看懂了《無極》(無極)影評

除了畫面的精緻,整部劇只剩下一堆顯然經過精心打磨的莎士比亞式的對白,每句話都似乎充滿了哲理,同時又乾巴巴,沒有味道。一個字:傻!四個字:故弄玄虛!不妨簡稱為「莎比式對白」。沒有高潮,沒有感動(有也只是感動了主創者自己),總算還有一點娛樂,在後半段,類似「你毀了我做一個好人的機會」讓觀眾鬨堂大笑,並且一句比一句更搞笑,影院里剎那間洋溢起愉快的空氣。

F. 一部好的電影的影評!1500字左右!急需!

《公元一萬年以前》——美國無極,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影院看完羅蘭�6�1埃莫里奇的《公元一萬年以前》,我緩步走出影院,旁邊一個兄弟憤怒地指著該片的海報罵道:根本TMD就沒有這個鏡頭!!!

海報上,是一個原始人背對懸崖絕壁,手執長矛,與一隻張牙舞爪的劍齒虎怒目相向。顯然,這幅海報告訴觀眾,片中將有一場原始人PK劍齒虎的華麗戰斗。想想我們的打虎英雄武松吧,跟這位早生了10,000年的原始兄弟相比算什麼呢,也許因為時代的緣故,這位兄台的身高應該跟武松兄長相仿,但他徒手搏擊地可是比景陽崗老虎,不,比正龍虎還大好幾倍的劍齒虎耶~!這么爽的電影,咋能不看呢?

然而,你被海報涮了,跟我一樣,跟那位叫罵的兄弟一樣。如果你還能沒事兒鼓搗個QUICKTIME,下載個預告片啥的,你會被涮得更慘。劍齒虎是有的,只不過人家其實是友情客串,連配角都算不上的,而那場眾生期待地原始人PK劍齒虎根本就是子虛烏有,在片中,哥倆關系很好,就差那句很諂媚的「跟著你,有肉吃」嘞。

發泄完心中地不滿,還是回到影片本身吧!怎麼評價呢……

老實說,我有點沒辭兒。評價一部電影,總得有個定位,但對於這個電影,應該劃歸個什麼類型呢?不敢說啊,不敢說,還是看看影片都表現了些什麼吧!

假設我們秉著完全相信這部電影的精神去理解導演的意圖。

首先,恐怖分子的祖宗就是恐怖分子,他們的恐怖伎倆代代相傳了一萬年。

不知是不是哪個古生物學家挖出了一萬年前的一堆化石渣滓,窮畢生之力拚好後認定這是一個原始恐怖分子,阿拉伯裔,當時的死因是自殺式爆炸襲擊。我覺得只有這種驚人的科學事件才能激發導演的想像力,認定即便在一萬年前,威脅人類自由生活的敗類也帶有鮮明的阿拉伯人特徵。我的意思是說,導演用一種帶入式的現代觀念,毫不費力地就在以原始人為主角的電影中分出了正義與邪惡,唯一的缺憾是,如果片中的主角長相更接近小布希就完美了,觀眾會更順暢地理解導演的意圖。

其次,人類這一萬年算是白混了。

一萬年前的人類祖先就搞出了比中央電視塔還高的金字塔,可我們到現在還沒想通4000多年前埃及人的金字塔是怎麼建造的,這不是白活了嗎。其次,老虎的祖宗還保持著那麼龐大的身軀,怎麼馬就跟現代的馬差不多了呢?難道馬也白活了一萬年沒進化?另外,有色人種部落的樣子好像跟近代非洲部落區別不大啊……還有,那麼多,那麼多超越了我們考古學者想像的東西,我都不敢一一列舉。總之,我要是個考古學者,就召集同僚給導演頒個獎,也聽聽他都要感謝誰。

再次,愛的力量真偉大。

這話,不是評價主人公的,而是評價匪幫老大的。這位以掠奪人質為己任的恐怖分子頭目,死心塌地地愛上了藍眼睛的女主角,然後就徹底地迷失了自我,本該凶光四溢的眼睛裡不時流淌出萬種柔情,結果被匪幫老二抓住機會成功反骨,丟了首領位置不說,老大還因為愛之深,責之切的緣故,狠狠地用鞭子抽了女主角的手,結果,硬是把人家的玉手打上了「神明剋星」的印痕,直接導致了一個了一個邪教帝國組織的覆滅。可這些還不算,當老大已經一無所有,帝國也大廈將傾之時,老大想的不是自己一個人逃命,而是要逃地瀟灑,逃地徹底,帶著女主角一起逃。可結果想想也能知道,人家男主人公為了自己的女人奔襲千里,籠絡萬民,連神都不吝,還能在乎你一個土匪頭子?結果妄自丟了卿卿性命。看過電影的同學可以跟我一起總結一下,這位兄台真可以說是一事無成,老大做不好,奴隸販子做不好,情人做不好,殺手也做不好,做人真是失敗地不能再失敗啦!但是,這種死不放手的精神是值得中國散戶借鑒和學習的……

當初,《無極》上映的時候,被全國觀眾罵了個狗血淋頭,大家都覺得陳導扯蛋扯的有些過了,但是,看過《公元一萬年以前》才知道,大洋彼岸的導演扯的更兇悍、更無所顧忌,可是人家埃莫里奇好像也沒受到陳導那麼大的委屈,至少面對批評,人家沒有說出「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名言警句。

最後,想說說關於片名的翻譯,羅導的上一部電影《明日之後》在引進時,被引進部門的某一××翻成《後天》,將原片之中的警世意味消解殆盡,結果在兩岸三地留下笑柄,可見直譯之害;所以為了矯枉過正,我覺得這次應當把《公元一萬年以前》意譯為《美國無極:有過之而無不及》!!

G. 大家覺得《無極》這部片子如何評價一下啊

我觀無極——還有閃光點
我是看了各位的罵言後進的影院
我也是看了諸位的影評後寫這個東東的。
我本懷著「他是爛片」的心理去看,所以我還覺得不失望。
我承認它特技很假,這在英雄,十面埋伏里都有前車之鑒了,我承認它語言關沒把好,各位明星普通話太差,我承認它太吹噓,什麼速度超越時空~~~~`但我覺得罵聲一片,我再罵也罵不出彩了,還是獨辟蹊徑,用並不專業的眼光,點評無極中的閃光點吧。
第一:畫面質感很好。即使是被罵到死的十面埋伏,也要承認他的畫面一流。所以對無極,我同樣給它的畫面打9分。即使是超假的「氂牛陣」,也給視覺帶來磅礴的氣勢。
第二:背景音樂好。也許有人說我說的是廢話,但不可不說。畢竟錢不是白砸的,只有在影院里才感受的到,而且本片的音樂時緩時急,結合劇情,給人很強的沖擊力,這一點,你們無論誰要罵,也要講出根據的。
第三:大家都認為「傾城」除了「脫」就沒什麼了,是吧?恩~,我不反對。可那就是她——傾城的命,它擁有美貌擁有最強的男人的寵幸,她惟獨沒有得到真愛,她恨不得王去死,所以面對「無歡」的造反,她與他暫時聯合一把,以自己的美色引誘眾人去倒戈,並沒有脫離人物本身——也希望各位在罵的時候,說清楚是「傾城『,不要一口一個「張柏芝脫衣」,她只是演員,她按劇本演戲了,被人罵成這樣;倘若她脫離劇本自顧自的演,你們就不會罵嗎?
第四:我自認為「光明」的演員真田廣之演的不錯,他演出了大將軍的傲氣與得不到「傾城」真正對他的愛的無奈與掩飾。也很感謝各位愛國者在這里大罵什麼日本人,韓國人,我要說的是,在電影里,沒有現在的所謂國界,在藝術上,也不是較這個真的場合與時候——就你們愛國?不看他們的電影就愛國了?
第五:「無歡」的角色是出乎我意料的。我看片花就以為他會很拽很冷酷,看完知道他更「妖媚」。我沒有用「變態」這個詞,因為我覺得「無歡」就應該是如此的。他也許小題大做了,為一個饅頭而記恨半生,也許大家全認為他很變態,說話為什麼要陰陽怪氣...但不要忘了,他為什麼會如此?他是因為被「傾城」欺騙後才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他每次陰陽怪氣的話語,都是對「傾城」的嘲弄與計謀得逞後的洋洋自得,他扭曲的心理致使他會那樣。他在最後反復說「我們誰也不可能相信誰?」,難道大家除了罵影片劣質外,一絲半點感觸也沒有嗎?「無歡」和「光明」激戰(我承認武打爛,預料到的)時,他們雖說「我們同時放」,可是呢?將軍在「無歡」左手丟下刀子後又」我勒死你「,而他畢竟算不過狡猾的「無歡」,右手抽出寶座上的刀子,轉身刺向他......誰信誰呢?再爛的片子,也是我等拍不出的;再低級的電影,也有它可圈可點之處,我就覺得它強調了人世的誠信,可能庸俗,但不是媚俗。如果你們認為那兩人的激情戲就是媚俗的表現,我想「英雄」「十面埋伏」「2046」哪個也逃不出這一點吧?就連「泰坦尼克」還有呢。所以即使誰想罵無極,也要找個「硬傷」出來,中國乃至世界電影都有的病變,就沒有必要往無極一個身上扣黑鍋了。
第六:有人提出那句「你可以重新做出選擇,因為生命可以重來,時光可以倒流」而覺得有被騙的感覺,還口口聲聲拿唯物主義論來駁斥,我想說的是,它一開始就在吹,它從頭吹到尾了,沒錯!時光不能倒流你干嗎要讓它倒流?昆侖是個人他不可能跑得比氂牛陣都快!是的,完全正確!帶著唯物論看電影的人,都有這么個想法......順便提醒這些已存世不多的唯物論者,孫悟空是猴他不會說話,大話西遊也是假的,過幾天的情癲大聖最好也別看,因為這些「荒謬」的情節會「玷污」真理的!您看了,您要吐血的!
廢話一大堆,後面跟帖的人就是買我面子,您罵也好,頂也好,我在這廂有禮了~這是我頭一次發長篇的廢話言論,只為趕個時機。如果您罵出了彩,罵出了花,那我佩服您,比我有本事!也許您也會說「傻*才說無極好呢」,我是主觀評價的,想必您的破口大罵也不是專家級別的「客觀聲音」吧?

H. 《無極》里昆侖對傾城說「你不要死,要好好活」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學生寫的《無極》觀後感

ps:在報紙上看來的..樂的都翻翻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都樂和樂和...過年了嘛。

昨天晚上7點半,夜色迷人,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電影院,雖然有點冷,但是我們還是飽含熱情地觀看了國產電影《無極》。
無極,是一部主題教育片。我們看到無歡哥哥為了一個饅頭而報復傾城姐姐20年,20年啊,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受到了教育,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不要搶別人的東西吃,更不要欺騙別人。不要像無歡哥哥一樣,就因為一個饅頭,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輩子都活得不開心。
昆侖哥哥是個長跑和短跑運動員,如果他能加入到2008年奧運會的話,我相信他一定能和劉翔哥哥席捲整個奧運賽場,為祖國爭光。
光明哥哥是個大英雄,有勇有謀,一開始,他利用昆侖哥哥的特長,用3000軍隊打敗了2萬蠻兵,最後為了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利用計謀逃脫了繩索的捆綁,與無歡哥哥進行斗爭,最終遭到了無歡哥哥的暗算,死掉了,不過還是得到了傾城姐姐的愛戀,所以他們最後的時刻還是很讓我們感動的。
鬼狼哥哥雖然一開始背叛了自己的族人,成為無歡哥哥的幫凶,雖然我知道無歡哥哥也是一個受害者,但是無歡哥哥卻殺了無數的無辜的人,使得很多家庭受到災難的打擊,多少小朋友失去了溫暖的家庭。但是鬼狼哥哥到最後還是棄暗投明,犧牲了自己,成全了昆侖哥哥。
昆侖哥哥其實還是一名科學家,他成功地破解了愛因斯坦爺爺創立的「相對論」而超越了時空,並且知道了過去的事情,影片最後雖然他被無歡哥哥刺了一刀,身負重傷,但仍然繼承了鬼狼哥哥的遺志,穿上黑袍,超越時空,給了傾城姐姐一次選擇的機會。
滿神,這個全劇的大反派,利用自己的職權,玩弄了3個男人的感情,改變了4個男人的命運,更使得我們的美女傾城姐姐沒有獲得愛情,所以我們一定要鄙視滿神這個利用職權破壞他人幸福的卑劣舉動。
看完全片,我們深受感動。同學們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們懂得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同學之間要互相友愛,不要欺騙別人,更不要玩弄別人的命運。
啊,這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啊!

閱讀全文

與無極電影觀後感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有關家鄉醫生 瀏覽:186
看電影什麼時候牽手合適 瀏覽:733
電鋸驚魂系列電影的英文名字 瀏覽:543
黃真伊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414
少女大電影 瀏覽:873
決戰中途島電影完整電影免費 瀏覽:778
唐人街探案3電影票是多少 瀏覽:741
1電影青春派的結局 瀏覽:951
一部講述博弈論的電影 瀏覽:871
大師兄電影圖片 瀏覽:558
電影中的詭異圖片真實版 瀏覽:386
2000年代愛情電影 瀏覽:635
成龍辛亥革命電影購買 瀏覽:613
老電影大全飛奪瀘定橋 瀏覽:655
與周星馳有關的電影 瀏覽:289
電影男主角叫eugene 瀏覽:848
愛情廁所電影 瀏覽:830
五頭鯊五頭鯊魚電影音樂 瀏覽:929
適合五人配音英語電影 瀏覽:2
電影里的蟬紋身圖片 瀏覽:578